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類文本閱讀專題04教考銜接
以本為本課程目錄壹核心考點貳銜接課本叁難點突破肆實戰(zhàn)演練第壹章節(jié)核
心
考
點在鑒賞活動中,能結合作品的具體內容,闡釋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題和思想內涵,能對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作出自己的評論。能比較兩個以上的文學作品在主題、表現(xiàn)形式、作品風格上的異同,能對同一個文學作品的不同闡釋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質疑。課標要求第一部分文本和題型特點
2024年高考古詩詞閱讀題具有以下特點:
在選材上仍然延續(xù)了以七言律詩為主的特點,三首詩歌都為宋詩,屬于名家名篇。作品語言較為淺易,內容上貼近生活,多蘊含豐富深刻的道理、高遠的精神追求、古今相通的感情。命題上都比較穩(wěn)定,主要是對能力的考查,即立足課程標準,緊扣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借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的要求。具體如下:一、考點體現(xiàn)多維布局從考點來看,主要集中在詩歌理解與賞析,內容概括、感情歸納、觀點評析、表現(xiàn)手法鑒賞、語言特色賞析等。詩歌理解與賞析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內容概括、感情歸納、觀點評析、表現(xiàn)手法鑒賞、語言特色賞析主要以簡答題的形式考查。如2024年新課標I卷的簡答題“詩中以對比的方式,對泉聲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賞析”,考查的是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第一部分文本和題型特點
近年高考文言類文本閱讀題具有以下特點:二、注重教考銜接考查在比較鑒賞中加強教考關聯(lián),主要有:①意象、意境比較鑒賞;②語言比較鑒賞;③表達技巧(藝術手法)比較鑒賞;④內容、情感比較鑒賞。如2024年新課標I卷第15題的C、D兩項;2024年新課標II卷第15題的B項,2024年全國甲卷第14題的C項。三、注重思維品質考查2024年高考三套卷的古代詩歌閱讀更注重從內容到思維品質的考查,主要從詩句內容的理解與分析延伸到詩歌蘊含的審美、情理的提煉等。如2024年新課標I卷《宿千歲庵聽泉》的主觀題考查的是通過聲音強弱、氣勢大小的對比,展現(xiàn)了泉聲多變而和諧的魅力,屬于審美鑒賞。第一部分文本和題型特點
復習清單1.課內古詩詞背誦默寫。2.有關作家作品、背景、注解的復習。3.古詩詞鑒賞之讀懂古詩詞。4.古詩詞鑒賞之情感分析。5.古詩詞鑒賞之形象分析。6.古詩詞鑒賞之思想內容分析。7.古詩詞鑒賞之藝術手法分析。8.古詩詞鑒賞之比較分析題。9.古詩詞鑒賞之詩評互證題第貳章節(jié)銜
接
課
本第二部分課本知識回顧·選擇性必修上第二部分課本知識回顧·知識梳理
古詩閱讀
選擇性必修上
篇目作者意象意境手法情感無衣《詩經(jīng)·秦風》袍、戈矛、澤、戟、裳、甲兵軍情緊急、奮勇殺敵的的戰(zhàn)爭場面、慷慨悲壯、氣勢磅礴賦比興重章疊唱反問、設問、夸張戰(zhàn)士團結友愛、同仇敵愾、英勇抗敵的慷慨豪邁和愛國精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孤墳、塵、鬢如霜、軒窗、明月、短松岡悲涼腸斷、凄婉哀傷以虛映實、虛中見實想象豐富白描(寫人、狀物、繪景)對亡妻沉痛的思念、不得相逢的遺恨、對亡妻執(zhí)著不舍的深情第二部分課本知識回顧·知識梳理
古詩閱讀
選擇性必修上
無衣(一)原文再現(xiàn)
無衣《詩經(jīng)?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ǘ┲攸c課注1.秦風:《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今存十篇。2.袍:長袍,即今之斗篷。3.王:此指秦君。一說指周天子。于:語助詞。興師:起兵。4.同仇:共同對敵。5.澤:通“襗”,貼身內衣,如今之汗衫。6.偕作:一起行動。作,起7.裳:下衣,此指戰(zhàn)裙。8.甲兵:鎧甲與兵器。9.行:往。第二部分課本知識回顧·知識梳理
(一)原文再現(xiàn)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①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②。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③,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④忽還鄉(xiāng)。小軒窗⑤,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⑥。(二)重點課注1.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是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知州時悼念妻子王弗的作品。王弗去世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2.兩茫茫:指雙方茫然不相知。3.千里孤墳:王弗葬地在四川眉山,與蘇軾任職的山東密州相距遙遠,故稱亡妻的墳為“千里孤墳”,有感傷自己不能與她同穴相伴之意。4.幽夢:隱約迷離的夢。5.軒窗:窗戶。6.短松岡:長著矮小松樹的山岡,指王弗墳塋所在地。
第二部分課本知識回顧·知識梳理篇目作者特點意象意境手法情感燕歌行高適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zhàn)役的全過程:第一段八句寫出師,第二段八句寫戰(zhàn)敗,第三段八句寫被圍,第四段四句寫死斗的結局。各段之間,脈理綿密。
“大漠”“窮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肅殺陰慘蕭瑟凄清對比與排偶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和排偶的句式,將兩種截然相反的事物只做客觀描述,作者的褒貶明晰可見,起到振聾發(fā)聵之效。譴責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zhàn)爭失敗,使廣大兵士受到極大的痛苦和犧牲。同情廣大兵士,諷刺和憤恨不恤兵士的將軍。李憑箜篌引李賀想象奇特,形象鮮明,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白云、秋雨,香蘭,芙蓉,老魚、瘦蛟,湘娥、素女,紫皇、神嫗,吳剛、玉兔詩意濃郁側面烘托,通感,夸張,想象,聯(lián)想作者對樂工李憑所彈奏得箜篌技藝之高的敬佩之情,也表達出對該首曲子如癡如醉的喜愛之情錦瑟李商隱
錦瑟悲哀迷惘蒼涼凄清虛幻朦朧用典比喻對偶擬人感傷、哀怨、惋惜書憤陸游
樓船、夜雪、瓜洲、鐵馬、秋風、大散關、衰鬢氣勢雄偉、意境高遠、沉郁凝重用典借古諷今對比列錦虛實結合比喻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
第叁章節(jié)難
點
突
破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難點突破·讀懂課外古詩詞(一)讀標題,挖信息標題,通常是詩歌內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載體,是解讀詩歌的第一把鑰匙。其蘊含的信息有: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二)聯(lián)系作者,知人論世。(三)讀注釋,明暗示(四)借試題,巧理解注釋作用介紹作者,提供與“此詩作于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暗示作者仕途失意、對現(xiàn)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的深層原因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和相關詩句幫助讀懂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鏈接他人評價暗示本詩的藝術特色或思想內容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2021·新高考Ⅰ)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注]
①江州白司馬: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佛教講經(jīng)的集會。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
鑒賞
楊巨源是中唐著名詩人,他35歲進士及第,仕進之路雖然慢,卻比較平順。白居易在朝為官時,他們經(jīng)常以詩書往來。楊巨源雖然比白居易大了十幾歲,但非常欽佩這位青年才俊的文學造詣,白居易也同樣對這位長者非常尊重,他們很快就成了忘年交。白居易被貶江州之后,心情郁悶,深處異鄉(xiāng)又缺少知音,甚至一度想皈依佛門。楊巨源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希望他早點振作起來,并依然相信他前途光明。因為楊巨源掛念白居易,所以寄贈了這首七律。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詩詞鑒賞:請在理解正文、結合注釋并聯(lián)系題干的基礎上,填出下面導圖中的空缺內容。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思想情感類題: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詩歌鑒賞:圈點出下列詩句中能夠提示詩歌情感的關鍵詞,并據(jù)此推斷出詩句所要表達的情感。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杜甫《旅夜書懷》)答案“獨”,表明孤獨感;“夜”,有一種漂泊感。(2)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答案副詞:自、空?!胺紭洹薄按荷健彪m好,卻無人欣賞,詩人用宜人的景色襯托自己寂寞凄涼的心情。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形象分析:古詩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一是自我形象(主觀形象),即作者自己;二是他人形象(客觀形象),即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是作者表情達意的寄托。每首詩都有自我形象,但不一定有他人形象。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思想內容: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藝術手法: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修辭手法:(一)主要修辭手法及其作用:(1)描繪類(作用:生動形象):比喻[生動形象地表達(描繪)了……內涵(形態(tài))]、夸張(生動地突出了……特征)、比擬(生動傳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發(fā)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2)結構類(作用:和諧音韻、強調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對偶、反復、頂真。(3)語氣類(作用:增強語氣、強化感情、引發(fā)思考):設問、反問。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修辭手法:主要修辭手法及其作用:(4)語義類(作用:使語言簡練、含蓄、風趣):雙關、互文。①雙關。諧音雙關: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思”與“絲”諧音,“思方盡”表現(xiàn)思念之深、之極。語義雙關:于謙《石灰吟》“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里的“清白”不僅指石灰的顏色,也暗指清白的品德。②互文:也叫互辭。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同一件事。如“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二)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作為古詩最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它有融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三種形式。但在平時的賞析活動中,不作如此專業(yè)的區(qū)分,都統(tǒng)稱“借景抒情”。(1)“借景抒情”中的景既可以是實景,也可以是虛景,“虛景”部分也可叫想象、虛寫。(2)景情關系不一致,手法名稱不同。樂景樂情、哀景哀情才叫借景抒情;樂景哀情、哀景樂情(很少)不叫借景抒情,而叫“反襯”(樂景寫哀)。(3)當尾聯(lián)(尾句)是寫景句,判斷時是交叉的,可以是融情于景,也可以是以景結情(結構技巧),如是虛景,也可以是想象、虛寫。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比較分析:第三部分難點突破·主觀題詩評互證:
(一)設問呈現(xiàn)1.有人認為這首詩“XXX”,你怎么看2.XX評論說“XXX”,請結合本詩談談你對上述評論的理解·設問解讀這類題考查的是觀點與材料的對應,需要細致、準確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及情感傾向才能得分對學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較高,難度較大。(二)答題步驟解釋含義;解釋詩歌中的看法或觀點:翻譯原文內容理清要素;找到看法或觀點中的核心要素,同時注意核心要素可能不止一個明確作答方向;明確看法或觀點所指向的要素,如內容、表達技巧、語言等;得出結論:根據(jù)核心要素及其指向的方向,對應詩歌原文分析得出結論第肆章節(jié)實
戰(zhàn)
演
練第四部分實戰(zhàn)演練(一)古代詩歌閱讀(2023年新高考I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湖上晚歸林
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咀ⅰ空D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流暢。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愉悅。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D.詩人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細膩。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錯。尾聯(lián)寫不知不覺地到達了詩人居住的小島,遠遠地就能聽到雞鳴、犬吠之聲。誅茅地,引用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甘心隱逸、不求名利的決心。“雞犬林蘿”之聲更增添了生活氣息,這聲音并未破壞詩人美好的感覺,心情也仍然是愉快的,并未發(fā)生變化。第四部分實戰(zhàn)演練7.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詩評互證題)審題:“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用自己的眼光、情感來看事物,所以萬物都帶有我自己的主觀色彩。這是“有我之境”。詩歌首聯(lián)“臥枕船舷歸思清”,寫詩人頭枕船舷,歸意極濃?!芭P枕”二字寫出詩人姿態(tài)的隨意,表露內心的愉悅閑適。正因為這樣的心境,使詩人眼中所見都帶有了主觀色彩。首先是“望中渾恐是蓬瀛”,詩人舉目四望,周圍碧波蕩漾、云霧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這山這湖詩人并非首次見到,但因為要回到家中,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見景色也格外美麗。接著寫“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橋橫、寺倚”,表現(xiàn)出景物悠然的狀態(tài),也委婉地抒寫出作者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很喜歡這種幽靜和安閑的行程。其實自然景物并不帶有感情色彩,正因詩人自己內心的寧靜閑適投注其上,在詩人眼里景物才呈現(xiàn)出悠然、寧靜的狀態(tài)。最后是“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作者采用擬人手法,“如見避、似相迎”,細膩生動地展現(xiàn)了湖面上的動植物,也傳達出詩人愉悅的心情。如果詩人歸心似箭,就會心有旁騖,不可能如此細心地進行觀察和描摹。答案:①詩歌首聯(lián)“臥枕船舷歸思清”透露出愉悅閑適之心境,全詩景物都籠罩上詩人的主觀色彩。②詩歌第二句寫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詩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見景色也格外美麗。③詩歌頷聯(lián)寫夕陽晚照中小橋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寧靜的狀態(tài),恰是詩人內心寧靜閑適的投射。④詩歌頸聯(lián)描寫歸飛的小鳥和水中的紅蓮,“如見避、似相迎”,運用擬人手法寫鳥兒避人飛走,荷花熱情歡迎,描寫細膩,同樣傳達出詩人回家之時愉悅閑適的心情。(2024年薪高考I卷)
宿千歲庵聽泉
[宋代]劉克莊
因愛庵前一脈泉,襆衾來此借房眠。驟聞將謂溪當戶,久聽翻疑屋是船。
變作怒聲猶壯偉,滴成細點更清圓。君看昔日蘭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注釋:①宿千歲庵聽泉:宿,住宿;千歲庵,可能是一個古老的庵堂或寺廟;聽泉,即聽泉水的聲音。②襆衾(fúqīn),古代一種背在身上的包袱,內裝被褥等物。③驟聞,突然聽到。④將謂,以為。⑤翻疑,反而懷疑。⑥蘭亭帖,即王羲之的《蘭亭序》。⑦亦把湍流替管弦:王羲之在《蘭亭序》中,也曾用湍急的流水聲來代替管弦之音,表示自然的和諧與美妙。原文:“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弊g文:
因為喜愛這庵堂前的一脈清泉,我背著行李來此借宿一宿。剛剛聽到泉聲時,我還以為有小溪正對著門戶,但聽得久了,卻仿佛感覺整間屋子都變成了小船,正在水面上飄蕩。泉水聲時而變得如怒濤般壯偉,時而又如滴滴細雨般清脆圓潤。你看那王羲之的《蘭亭序》也是用湍急的流水聲來代替了管弦之音。簡要賞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食品質檢員未來展望試題及答案
- 深入理解語文的試題與答案
- 汽車維修工常見部件功能解析試題及答案
- 民間文學對古代文學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七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原卷版)
- 2024年汽車維修工檢查與保養(yǎng)流程試題及答案
- 25年公司、項目部、各個班組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參考
- 2024-2025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歷年真題】
- 引力大挑戰(zhàn)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各地真題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課件
- 2024年鄭州黃河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浙江紹興市文化旅游集團限公司招聘83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玉米種子的購銷合同
- 高等數(shù)學 課件 第三節(jié) 分部積分法
- 內蒙古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單獨招生(機電類)考試題(附答案)
- 備戰(zhàn)中考2024年深圳市數(shù)學模擬題分類《填空壓軸題》含答案解析
- 國際商務貿(mào)易交流交往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備案拿地
- 內部控制評價和監(jiān)督制度(3篇)
- 《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4版)》解讀課件
- 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guī)范(2024年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