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實驗1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農業(yè)大學_第1頁
基礎化學實驗1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農業(yè)大學_第2頁
基礎化學實驗1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農業(yè)大學_第3頁
基礎化學實驗1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農業(yè)大學_第4頁
基礎化學實驗1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農業(yè)大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化學實驗1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農業(yè)大學緒論單元測試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酒精燈內酒精的用量不應超過1/3B:使用臺天平稱量時,可將固體試劑直接放在托盤中C:洗滌儀器時,用自來水洗后要用去離子水涮洗。D: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液體的量應為試管容積的1/3~2/3

答案:洗滌儀器時,用自來水洗后要用去離子水涮洗。攪拌完燒杯中的溶液后,玻璃棒可以放在實驗臺上。

A:對B:錯

答案:錯下列關于膠頭滴管的使用說法,錯誤的是()

A: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一定要保持垂直滴加B: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橡膠乳頭在上,不平放,更不能倒置,以免被試劑腐蝕C:先趕出滴管中的空氣,后吸取試劑D:滴入試劑時,滴管要懸于容器口上方滴加,不能與器壁接觸

答案: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一定要保持垂直滴加下列關于常壓過濾的說法,正確的有()

A:常壓過濾適用于沉淀物細小的晶體B:過濾時應先轉移溶液,后轉移沉淀C:洗滌沉淀時應遵照“少量多次”的原則D:濾紙要緊貼漏斗,濾紙邊緣應低于漏斗邊緣

答案:常壓過濾適用于沉淀物細小的晶體;過濾時應先轉移溶液,后轉移沉淀;洗滌沉淀時應遵照“少量多次”的原則;濾紙要緊貼漏斗,濾紙邊緣應低于漏斗邊緣下列關于減壓過濾的說法,正確的有()

A:洗滌沉淀時,應在保持抽氣狀態(tài)下加入洗滌溶劑,以便于快速抽干沉淀B:布氏漏斗的濾紙應覆蓋所有底板小孔,同時略小于底板內徑C:抽濾結束后應先拔去橡膠管,再關閉水泵D:漏斗斜口應朝向抽濾瓶支口

答案:布氏漏斗的濾紙應覆蓋所有底板小孔,同時略小于底板內徑;抽濾結束后應先拔去橡膠管,再關閉水泵;漏斗斜口應朝向抽濾瓶支口用臺天平稱量物品時,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不需要調平,直接進行稱量即可B:只能用調平螺絲進行調平C:可以借助砝碼或游碼進行調平D:可以將藥品直接放在托盤中稱量

答案:可以借助砝碼或游碼進行調平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應當先將試劑瓶中的試劑倒在燒杯中,然后再用燒杯向量筒中轉移。

A:對B:錯

答案:錯抽濾完成后,應當先從抽濾瓶上拔下抽氣橡皮管,再關閉真空泵的電源開關,目的是()

A:避免濾紙被抽破B:防止真空泵體中的抽氣介質被倒吸入抽濾瓶中C:防止抽氣過度D:減少濾餅的揮發(fā)

答案:防止真空泵體中的抽氣介質被倒吸入抽濾瓶中關于滴瓶中的膠頭滴管,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不管滴管內有無試劑,捏扁膠頭進行吸取就行B:使用時必須先將滴管提至液面以上,然后再輕輕捏扁膠頭,目的是為了防止吸入滴瓶底部可能存在的沉淀物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無需清洗D:滴瓶上配的滴管屬于滴瓶專用,不能吸取其他液體

答案:不管滴管內有無試劑,捏扁膠頭進行吸取就行關于酒精燈的使用,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開始加熱前,發(fā)現酒精燈內酒精的量只有約1/3體積,應當補充好酒精后再進行加熱B: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C:添加酒精時,不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D: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水澆滅

答案: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水澆滅

第一章單元測試

洗滌劑之所以能去污,主要與洗滌劑中所含的()有關。

A:表面活性物質B:硅酸鈉C:碳酸鈉D:三聚磷酸鈉

答案:表面活性物質表面活性物質的分子結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分子的一端為疏水基,另一端為親水基。

A:對B:錯

答案:對與輕垢型洗衣粉比較,重垢型洗衣粉的pH值較小。

A:對B:錯

答案:錯LAS是下列哪種表面活性劑的縮寫?

A:脂肪醇硫酸鈉B: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D:烷基苯磺酸鈉

答案:烷基苯磺酸鈉FAS是下列哪種表面活性劑的縮寫?

A:烷基苯磺酸鈉B: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D:脂肪醇硫酸鈉

答案:脂肪醇硫酸鈉下列哪種物質屬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A:AESB:AEO-9C:FASD:LAS

答案:AEO-9羧甲基纖維素鈉的縮寫是()?

A:CMCB:LASC:AESD:FAS

答案:CMC脂肪醇硫酸鈉屬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A:對B:錯

答案: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屬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A:錯B:對

答案:錯本實驗中用到了哪些類型的表面活性劑?

A: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B:陽離子表面活性劑C:非離子表面活性劑D: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答案: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第二章單元測試

采取熱過濾是為了防止在過濾過程中溶液溫度降低導致晶體析出。

A:錯B:對

答案:對關于活性炭的使用,表述正確的是()。

A:一次脫色不好,可多次重復。B:活性碳用量越多越好。C:活性炭在極性溶劑中脫色效果較差。D:不能向正在或接近沸騰的溶液中加活性炭。

答案:一次脫色不好,可多次重復。;不能向正在或接近沸騰的溶液中加活性炭。重結晶是利用被提純物質與雜質在某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將它們分離。

A:對B:錯

答案:對使用熱水漏斗進行熱過濾時濾紙要折疊成菊花形濾紙。

A:錯B:對

答案:對使用熱水漏斗進行熱過濾時濾紙要先潤濕再過濾。

A:錯B:對

答案:錯冷卻析出的晶體進行抽濾,并要用少量的熱水進行洗滌。

A:錯B:對

答案:錯使用熱水漏斗進行熱過濾時要等到漏斗里的水燒開時才可進行過濾,水燒開后可熄滅酒精燈。

A:錯B:對

答案:錯重結晶溶劑的選擇應遵循什么原則()

A:被提純物在高溫溶解度較大,在室溫或低溫溶解度較小B:不與被提純物質發(fā)生反應C:易揮發(fā),易與晶體分離,能得到較好的晶體D:雜質在熱溶劑中不溶或難溶,或者在冷溶劑中易溶

答案:被提純物在高溫溶解度較大,在室溫或低溫溶解度較??;不與被提純物質發(fā)生反應;易揮發(fā),易與晶體分離,能得到較好的晶體;雜質在熱溶劑中不溶或難溶,或者在冷溶劑中易溶重結晶操作包含以下哪些主要步驟()

A:熱溶解B:冷卻結晶C:活性炭脫色D:熱過濾E:抽濾

答案:熱溶解;冷卻結晶;熱過濾;抽濾為了防止熱過濾時結晶提前析出,溶劑常過量()。

A:10%-20%B:50%-70%C:50%-60%D:20%-50%

答案:20%-50%

第三章單元測試

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中,典型的活性基團是(

)

A:季銨基B:羧基C:磷酸基D:磺酸基

答案:磺酸基強堿型陰離子交換樹脂中,典型的活性基團是(

)

A:磺酸基B:季銨基C:羧基D:伯氨基

答案:季銨基鉻黑T檢驗金屬離子,自制水現象應為()

A:紫色B:藍色C:黑色D:酒紅色

答案:藍色裝柱時水的流速以每秒1~2滴為宜。

A:錯B:對

答案:對化學實驗中用到的試劑一般是去離子水進行配制。

A:錯B:對

答案:對交換水時,控制流量速度為每分鐘()滴。

A:30~40B:20~30C:40~50D:10~20

答案:20~30在pH>12的溶液中,用鈣指示劑檢驗鈣離子,如有鈣離子存在,則溶液呈(

)。

A:黑色B:黃色C:藍色D:紅色

答案:紅色實驗過程中,裝柱時,裝填樹脂高度約25cm,樹脂上部保留()cm高的水。

A:1~2B:4cm以上C:3~4D:2~3

答案:1~2離子交換樹脂使用過后,其交換能力會下降,所以離子交換過程是不可逆的,

A:對B:錯

答案:錯金屬離子的檢驗指的是對鈣離子的檢驗。

A:對B:錯

答案:錯

第四章單元測試

還原鐵粉與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快速反應,然后待溶液冷卻后過濾,即可得到硫酸亞鐵溶液。

A:錯B:對

答案:錯在蒸發(fā)操作時,可以蒸發(fā)至干以節(jié)約時間。

A:錯B:對

答案:錯將硫酸銨加入至硫酸亞鐵溶液中后,需調節(jié)pH值防止亞鐵離子水解,適宜的pH范圍是()。

A:8~9B:1~2C:11~12D:5~6

答案:1~2在蒸發(fā)濃縮直至晶膜出現全過程中,都需要不斷攪動。

A:對B:錯

答案:錯將硫酸銨加入至硫酸亞鐵溶液中后,需用什么溶液調節(jié)pH?

A:磷酸B:鹽酸C:硫酸D:硝酸

答案:硫酸為節(jié)約時間,鐵粉與硫酸可大火加熱。

A:錯B:對

答案:錯硫酸亞鐵銨晶體析出后,抽濾過程中,用少量去離子水洗滌晶體。

A:錯B:對

答案:錯鐵粉和硫酸的反應過程中不需要攪動,但要不斷補充水分。

A:錯B:對

答案:錯室溫下,硫酸亞鐵銨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硫酸亞鐵小。

A:對B:錯

答案:對因為硫酸亞鐵銨溶于水,為增大產率,應蒸干水分,確保硫酸亞鐵銨析出完全。

A:錯B:對

答案:錯

第五章單元測試

液體混合物成分的沸點相差()以上可用蒸餾的方法提純或分離;否則,應用分餾的方法提純或分離。

A:10℃B:20℃C:30℃D:40℃

答案:30℃在蒸餾操作中,溫度計水銀球的上沿應和蒸餾頭側管的下沿在同一水平線上。

A:錯B:對

答案:對實驗室常用蒸餾裝置主要由()5部分組成。

A:蒸餾頭B:冷凝管C:溫度計D:電熱套E:接受器F:接液管G:圓底燒瓶

答案:蒸餾頭;冷凝管;接受器;接液管;圓底燒瓶蒸餾實驗中,一般裝入液體的量為燒瓶容量的()。

A:1/3~2/3B:1/2~2/3C:1/2~3/4D:1/3~1/2

答案:1/3~2/3蒸餾時,應該調節(jié)加熱溫度使餾出液每秒()滴為宜。

A:2~3B:1~2C:3~4D:4~5

答案:1~2分餾實驗中,餾出液速度應控制在不要超過(

)秒1滴為宜。

A:3~4B:2~3C:1D:4~5

答案:1實驗過程中,如果忘記加沸石,但溶液已經沸騰,應該(

)。

A:立即向圓底燒瓶中加入沸石B:先使溶液冷卻,再加入沸石C:可以不加

答案:先使溶液冷卻,再加入沸石直形冷凝管的進水口為下端支管口。

A:錯B:對

答案:對蒸餾實驗中,儀器安裝、拆卸順序分別為()。

A:自上而下、自上而下B:自上而下、自下而上C:自下而上、自下而上D: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答案: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蒸餾完畢,先停止加熱,后停止通冷卻水,拆卸儀器。()

A:錯B:對

答案:對

第六章單元測試

苯胺有強烈氣味,久置會被氧化,實驗中最好用新蒸餾的苯胺。

A:對B:錯

答案:對本實驗中反應結束后,反應瓶溫度較高。因此,應在其充分冷卻后再進行后續(xù)操作。

A:對B:錯

答案:錯本實驗提高產率的措施有哪些?

A:除去反應產物之一的水B:加入過量的乙酸C:提高反應溫度D:加入過量的苯胺

答案:除去反應產物之一的水;加入過量的乙酸鋅粉的作用是什么?

A:起著沸石的作用B:加速熱量傳導C:促進平衡向右移動D:防止苯胺被氧化

答案:起著沸石的作用;防止苯胺被氧化反應時分餾柱上端溫度要控制在()左右?

A:120℃B:85℃C:105℃D:95℃

答案:105℃本實驗用于盛放反應物的50mL圓底燒瓶必須干燥。

A:對B:錯

答案:對為了防止苯胺的氧化,應盡量多加一些鋅粉。

A:對B:錯

答案:錯反應20min后,提高溫度是為了將反應生成的水蒸出。

A:對B:錯

答案:對抽濾后的粗產品轉移到熱水中加熱溶解,若溶液沸騰時仍有未溶解的油珠,應如何處理?

A:補加熱水,直至油珠消失為止B:攪拌C:直接棄去D:不予理會,直接進行下一步操作

答案:補加熱水,直至油珠消失為止可從下列哪些現象判斷反應終點的到達?

A:圓底燒瓶內溶液顏色發(fā)生變化B:溫度計的讀數下降C:溫度計的讀數上升D:反應器中出現白色霧狀蒸汽

答案:溫度計的讀數下降;反應器中出現白色霧狀蒸汽

第七章單元測試

氯化銨生成焓測定實驗基于的理論基礎是(

)。

A:質量守恒定律B:熱力學第二定律C:蓋斯定律D:熱力學第三定律

答案:蓋斯定律實驗中少量鹽酸溶液或氯化銨固體粘附在量熱計器壁上,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A:錯B:對

答案:錯量熱計每次用完后需清洗干凈并干燥,然后繼續(xù)下一個實驗。

A:對B:錯

答案:對不管化學反應是一步完成或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

A:錯B:對

答案:對溫度計水銀球需全部浸入溶液,可以與量熱器的內壁及底部接觸。

A:對B:錯

答案:錯測定量熱器的熱容量時,量取50mLNaOH倒入量熱器中后,緊接著倒入50mLHCl溶液,然后蓋上塞子,開始計時。

A:錯B:對

答案:錯使用量熱器時,為確保溶液充分混合,應大幅度搖動。

A:對B:錯

答案:錯測定氯化銨溶解熱時,當溫度下降到最低點后可立即停止測量。

A:錯B:對

答案:錯加入氯化銨固體并蓋上杯蓋后,可適當搖動量熱器以加速固體溶解。

A:錯B:對

答案:對實驗中溫度的改變值為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差。

A:對B:錯

答案:錯

第八章單元測試

粗食鹽中所含的雜質有(

A:硫酸根離子B:鈣離子C:鎂離子D:鉀離子

答案:硫酸根離子;鈣離子;鎂離子;鉀離子粗食鹽除雜時,應該先去除硫酸根離子。

A:錯B:對

答案:對在蒸發(fā)濃縮步驟前,要用鹽酸調pH,原因是()

A:為了使溶液更好的蒸發(fā)B:為了除去過量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C:NaCl在該pH值時刻才能結晶D:為了更好的除去鉀離子

答案:為了除去過量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本實驗要求蒸發(fā)時一定不能蒸干,這是因為()

A:蒸干了會發(fā)生爆炸B:蒸干了食鹽就分解了C:蒸干了影響食鹽產率D:蒸干了無法去除鉀離子

答案:蒸干了無法去除鉀離子檢驗硫酸根離子是否沉淀完全,加1滴()溶液。

A:氯化銅B:硝酸銀C:氯化鋇D:硝酸鋇

答案:氯化鋇抽濾時用()洗滌氯化鈉晶體。

A:自來水B:50%乙醇C:母液D:去離子水

答案:50%乙醇檢驗硫酸根離子是否沉淀完全時,需靜置,直接在上清液中滴加試劑。

A:對B:錯

答案:對檢驗鈣離子、鎂離子是否沉淀完全時,需靜置,直接在上清液中滴加試劑。

A:錯B:對

答案:錯用鎂試劑檢驗鎂離子時,若存在鎂離子,可觀察到(

A:紅色沉淀B:天藍色沉淀C:黃色沉淀D:紅色溶液

答案:天藍色沉淀用草酸銨檢驗氯化鈉中的鈣離子時,要先加入(

A:硫酸B:鹽酸C:醋酸D:硝酸

答案:醋酸

第九章單元測試

在酯化反應中,濃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A:吸水B:減少副反應C:調節(jié)反應pH值D:催化

答案:吸水;催化為提高酯化反應的產率,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不斷將產物酯和水蒸出B:適度加大濃硫酸用量,使平衡向右移動C:采用增加醇的用量D:嚴格控制反應溫度,防止副反應發(fā)生

答案:不斷將產物酯和水蒸出;適度加大濃硫酸用量,使平衡向右移動;采用增加醇的用量;嚴格控制反應溫度,防止副反應發(fā)生本實驗中使用飽和氯化鈣溶液洗滌酯層,主要除去什么雜質?

A:水B:未反應的乙醇C:未反應的乙酸D:乙醚、乙烯副產物

答案:未反應的乙醇加濃硫酸后,搖勻反應物的目的是()

A:加快反應速率B:促進脫水C:防止局部濃硫酸濃度過高引起試劑脫水碳化D:維持反應溫度均勻

答案:防止局部濃硫酸濃度過高引起試劑脫水碳化乙醇和乙酸加入的物質的量為()

A:不確定B:乙醇的等于乙酸的C:乙酸的大于的乙醇D:乙醇的大于乙酸的

答案:乙醇的大于乙酸的回餾與蒸餾操作中,冷卻水的方向為()

A:回餾與蒸餾都是下進上出B:回餾是上進下出,蒸餾是下進上出C:回餾是下進上出,蒸餾是上進下出D:回餾與蒸餾都是上進下出

答案:回餾與蒸餾都是下進上出將回餾裝置改成蒸餾操作時,應()

A:改成蒸餾后可以不加沸石B:趁熱改換C:冷卻后再改換D:改成蒸餾后可以不用冷卻水

答案:冷卻后再改換乙酸乙酯粗產品中,不可能有哪種物質()

A:丁酸B:乙醇C:水D:乙酸

答案:丁酸粗乙酸乙酯溶液分液時,正確的是(

A:水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乙酸乙酯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水和乙酸乙酯都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水和乙酸乙酯都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先將水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將乙酸乙酯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答案:水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乙酸乙酯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樣品加入順序不合理的是(

A:濃硫酸、乙醇、乙酸、沸石B:濃硫酸、乙酸、乙醇、沸石C:乙酸、乙醇、濃硫酸、沸石D:乙醇、乙酸、濃硫酸、沸石

答案:濃硫酸、乙醇、乙酸、沸石;濃硫酸、乙酸、乙醇、沸石

第十章單元測試

測得A、B兩種樣品的熔點相同,則A、B為同一種物質。

A:錯B:對

答案:錯測熔點時,裝樣品用的毛細管可以重復使用。

A:錯B:對

答案:錯測沸點時,觀察到()現象時,可以記錄溫度。

A:小氣泡快速逸出時B:開始有氣泡冒出時C:最后一個氣泡要縮回內管時D:小氣泡穩(wěn)定冒出時

答案:最后一個氣泡要縮回內管時為避免溫度計受損,一般必須待浴液溫度慢慢冷卻至100?C以下時方可取出。

A:錯B:對

答案:對精測熔點時,樣品開始熔化時的溫度為樣品的精測熔點。

A:錯B:對

答案:錯關于熔點的測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b形管中浴液的高度應略低于b形管的測管B:橡皮圈不能觸及浴液C:溫度計水銀球應處于b形管兩支管中間D:熔點管中樣品應處于水銀球的中部

答案:橡皮圈不能觸及浴液;溫度計水銀球應處于b形管兩支管中間;熔點管中樣品應處于水銀球的中部測熔點時,樣品管中的樣品高度為()

A:0.5~1mmB:2~3mmC:0.5~1cmD:2~3cm

答案:2~3mm當接近熔點時,加熱要更慢,每分鐘上升()

A:1~2?CB:2~3?CC:5~10?CD:0.2~0.3?C

答案:0.2~0.3?C緩慢升溫是準確測定熔點的保證,升溫過快會導致測量熔點偏高。

A:錯B:對

答案:對微量法測沸點時,在外管中加入樣品,并將一端封口的內管開口向上放入其中。

A:對B:錯

答案:錯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在一定條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向移動。B:通入CO2,平衡向正向移動C:稀釋溶液,水解平衡常數增大D:加入NaOH固體,溶液pH減小

答案:通入CO2,平衡向正向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時,會造成弱電解質電離度變大。B:當離子積小于溶度積時,溶液為未飽和溶液,無沉淀生成。C:向緩沖溶液中加入大量酸、堿和水,都不能改變緩沖溶液pH值。D:向AgCl沉淀中加入6mol/L氨水,沉淀溶解。

答案:當離子積小于溶度積時,溶液為未飽和溶液,無沉淀生成。;向AgCl沉淀中加入6mol/L氨水,沉淀溶解。在Cl-和CrO42-離子濃度都是0.1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忽略體積變化),則()

A:AgCl先沉淀B:Ag2CrO4先沉淀C:無法判斷D:二者同時沉淀

答案:AgCl先沉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對用水稀釋后仍含有AgCl(s)的溶液來說,稀釋前后AgCl的溶解度和它的標準溶度積常數均不改變B:溶度積大的難溶電解質,其溶解度也大C:由于AgCl飽和溶液的導電性很弱,所以它是弱電解質D:難溶電解質離子濃度的乘積就是該物質的標準溶度積常數

答案:對用水稀釋后仍含有AgCl(s)的溶液來說,稀釋前后AgCl的溶解度和它的標準溶度積常數均不改變下列鹽的水溶液顯中性的是()

A:NH4ClB:Na2CO3C:KNO3D:FeCl3

答案:KNO3用0.1mol/LHAc和0.1mol/LNaAc溶液配制10mLpH=4.0的緩沖溶液,需要()mLHAc溶液。

A:8B:7.5C:8.5D:9

答案:8.5為了使NH3的離解度增大,應采用的方法中較顯著的為()

A:加入NH4ClB:減小NH3的濃度C:加入NaClD:增加NH3的濃度

答案:減小NH3的濃度在100mL0.01mol/LKCl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的AgNO3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已知AgCl的Ksp=1.8×10-10mol2/L2)

A:有AgCl沉淀析出B:有沉淀但不是AgClC:無法確定D:無AgCl沉淀析出

答案:有AgCl沉淀析出下列組合可作緩沖溶液的混合溶液是()

A:50mL0.1mol/LNaOH和25mLmol/LH2SO4B:25mL0.2mol/LHCl和25mL0.2mol/LNaAcC:25mL0.1mol/LNaOH和12.5mL0.2mol/LHAc混合D:50mL0.1mol/LHCl和100mL0.1mol/LNaAc

答案:50mL0.1mol/LHCl和100mL0.1mol/LNaAc當離子積>溶度積時,溶液為過飽和溶液,會生成沉淀。

A:錯B:對

答案:對

第十二章單元測試

用廢易拉罐(主要成分為Al,含有少量的Fe、Mg雜質)制備明礬,為盡量少引入雜質,一般先采用()溶液將其溶解。

A:HClB:H2SO4C:NaOHD:氨水

答案:NaOH本實驗易拉罐溶解過程中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2Al(OH)3+3H2SO4=Al2(SO4)3+6H2OB:Al2(SO4)3+K2SO4+24H2O=2KAl(SO4)2·12H2OC:2Al+2NaOH+2H2O=2NaAlO2+3H2↑D:2Al+3H2SO4=Al2(SO4)3+6H2↑

答案:2Al+2NaOH+2H2O=2NaAlO2+3H2↑計算用0.5g純的金屬鋁(Mr27)能生成()克的硫酸鋁(Mr342)?

A:0.5B:1.6C:3.2D:6.4

答案:3.23.2g硫酸鋁需與()克硫酸鉀(Mr174)反應?

A:1.6B:0.5C:6.4D:3.2

答案:1.6下列方法不能去除易拉罐表面漆膜(主要成分為烴類化合物)的方法是(

A:灼燒B:有機溶劑浸泡C:砂紙打磨D:飽和碳酸鈉溶液浸泡

答案:飽和碳酸鈉溶液浸泡關于明礬KAl(SO4)2·12H2O,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無色立方晶型B:水溶液呈堿性C:難溶于乙醇D:溶于水

答案:無色立方晶型;難溶于乙醇;溶于水用0.5g易拉罐反應,最后得到明礬晶體(Mr474)質量為4.39g,產率為()

A:50%B:30%C:60%D:40%

答案:50%下列關于抽濾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向布氏漏斗中轉移混合物時應先用傾析法轉移溶液,待溶液快流盡時再轉移沉淀B:安裝好儀器,將濾紙放入布氏漏斗內,接好橡皮管,抽氣使濾紙緊貼在漏斗瓷板上C:該方法適用于所有固體與液體的分離D:抽濾中的吸濾瓶外表形狀與錐形瓶十分相似,但厚度要比錐形瓶要厚一些

答案:向布氏漏斗中轉移混合物時應先用傾析法轉移溶液,待溶液快流盡時再轉移沉淀;抽濾中的吸濾瓶外表形狀與錐形瓶十分相似,但厚度要比錐形瓶要厚一些如果廢鋁罐里含有鐵之類的雜質的話,直接用酸溶解會使明礬不純。鐵之類的雜質不溶于堿,溶于堿之后,過濾一下再加酸制得的明礬比較純凈。

A:錯B:對

答案:對鋁是一種兩性元素,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

A:對B:錯

答案:對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

某學生用堿式滴定管量取NaOH溶液,開始時仰視液面讀數為1.00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視液面,讀數為11.00mL,該同學在操作中實際取出的液體體積為()

A:等于10.00mLB:等于11.00mLC:大于10.00mLD:小于10.00mL

答案:大于10.00mL用標準HCl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時,下列各操作中,無誤差的是()

A:用蒸餾水洗滌錐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潤洗,而后裝入一定體積的NaOH溶液進行滴定B:用蒸餾水洗凈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標準HCl溶液進行滴定C:用堿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餾水洗滌后的錐形瓶中,再加入適量蒸餾水和2滴甲基橙試液后進行滴定D:若改用移液管取待測液10.00mL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后,把留在移液管尖嘴處的液體吹入錐形瓶內,再加入1mL甲基橙指示劑后進行滴定

答案:用堿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餾水洗滌后的錐形瓶中,再加入適量蒸餾水和2滴甲基橙試液后進行滴定用已知濃度的酸滴定未知濃度的堿時,會導致待測堿液的濃度偏低的操作是()

A: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待測液潤洗B:滴定中不慎將錐形瓶內液體搖出少量于瓶外C: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標準液潤洗D:配制堿液時,稱量的固體吸潮E: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滿溶液

答案: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待測液潤洗;滴定中不慎將錐形瓶內液體搖出少量于瓶外;配制堿液時,稱量的固體吸潮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HCl溶液,選用酚酞作指示劑,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到終點讀數時,發(fā)現滴定管尖嘴處懸掛一滴溶液B:配制標準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雜質C:滴定終點讀數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D: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未用未知液潤洗

答案:滴定到終點讀數時,發(fā)現滴定管尖嘴處懸掛一滴溶液準確量取25.00mL溶液,可以使用的儀器有()

A:移液管B:量筒C:滴定管D:量杯

答案:移液管;滴定管配制0.1mol/L標準溶液300mL,稱取NaOH固體時,你認為應選用()

A:千分之一分析的天平B:十萬分之一的天平C:萬分之一的天平D:臺秤

答案:臺秤若配制0.1mol/L標準溶液1000mL,移取濃HCl時,你認為應選用()

A:10ml移液管B:50ml移液管C:25mL移液管D:量筒

答案:量筒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還需要()

A:用堿溶液洗一次B:立即加入標準溶液進行滴定C:用待裝溶液洗2到3次D:用酸溶液洗一次

答案:用待裝溶液洗2到3次為確保待測液濃度不變,應先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然后再移入待測液。

A:錯B:對

答案:錯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

A:滴定管內液面的變化B:滴定管中液體的流速C: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D:左手控制閥門的動作

答案: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第十四章單元測試

硫代硫酸鈉的制備實驗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A:乙醇能參加反應B:乙醇容易揮發(fā)C:增大亞硫酸鈉與硫磺的接觸機會D:降低水的表面張力

答案:增大亞硫酸鈉與硫磺的接觸機會;降低水的表面張力為什么要加入活性炭?

A:吸水B:脫色C:作為催化劑D:參與反應

答案:脫色蒸發(fā)濃縮時,因硫代硫酸鈉在水中有溶解度,應將溶液蒸干。

A:對B:錯

答案:錯如果沒有晶體析出,該如何處理?

A:蒸干溶劑B:加入少量晶種C:用玻璃棒摩擦燒杯內壁D:降低溫度

答案:加入少量晶種;用玻璃棒摩擦燒杯內壁;降低溫度關于硫代硫酸鈉的描述,正確的是()

A:淺藍色單斜晶體B:俗名“海波”、“大蘇打”C:具有還原和配位能力D:易溶于水

答案:俗名“海波”、“大蘇打”;具有還原和配位能力;易溶于水硫代硫酸鈉能與溴水反應,體現了硫代硫酸鈉的(

A:還原性B:配位性C:弱堿性D:氧化性

答案:還原性制備硫代硫酸鈉的反應過程中應大火加熱,不斷攪拌,并補充水分。

A:錯B:對

答案:錯用亞硫酸鈉法制備硫代硫酸鈉,反應中的硫磺是過量的。

A:對B:錯

答案:對硫代硫酸鈉的制備實驗中,抽濾后晶體要用乙醇來洗滌。

A:對B:錯

答案:對溴化銀能溶于硫代硫酸鈉溶液中。

A:對B:錯

答案:對

第十五章單元測試

電子天平顯示屏上的數字不穩(wěn),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天平工作臺不穩(wěn)定(有振動)B:室溫變化大C:預熱不夠D:防風門未關或未關嚴,造成氣流

答案:天平工作臺不穩(wěn)定(有振動);室溫變化大;預熱不夠;防風門未關或未關嚴,造成氣流稱量前,應做哪些工作?()

A:預熱B:檢查秤盤是否清潔C:無需檢查,直接開機稱量D:調水平

答案:預熱;檢查秤盤是否清潔;調水平開啟天平后,必須要等到出現稱量模式:0.0000g后方可稱量。

A:錯B:對

答案:對固定質量稱量法適用于稱量不易吸潮,在空氣中能穩(wěn)定存在的粉末狀或小顆粒樣品。

A:對B:錯

答案:對差減稱量法適用于稱量易吸水、易氧化或易與CO2反應的物質。

A:錯B:對

答案:對用電子天平稱量時,允許的誤差范圍為()

A:≤0.0002gB:≤0.1gC:≤0.0005gD:≤0.2g

答案:≤0.0002g如電子天平水準器中的氣泡發(fā)生偏移,則應把天平移動到合適的位置。

A:錯B:對

答案:錯使用差減法稱量時,將稱量瓶拿到接收容器口上方后才能打開瓶蓋。

A:錯B:對

答案:對使用差減法稱量時,若一次敲取的樣品量太多,應將樣品倒入稱量瓶中,重新稱取。

A:對B:錯

答案:錯不管是用差減法還是指定質量稱量法,都不許用手直接拿稱量瓶。

A:對B:錯

答案:對

第十六章單元測試

水蒸氣蒸餾時,被提純物質需具備哪些條件?

A:常溫常壓下,密度比水大B:不溶或難溶于水C:與水長時間煮沸不發(fā)生化學反應D:在100?C左右必須有一定的蒸汽壓

答案:不溶或難溶于水;與水長時間煮沸不發(fā)生化學反應;在100?C左右必須有一定的蒸汽壓在水蒸氣蒸餾裝置中,水蒸氣發(fā)生器的盛水量不可超過其容積的()

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三C:三分之二D:二分之一

答案:三分之二在水蒸氣蒸餾裝置中,蒸餾燒瓶的樣品量通常不超過其容積的()

A:三分之二B:四分之三C:二分之一D:三分之一

答案:三分之一水蒸氣蒸餾實驗中,餾出液中加入FeCl3溶液,餾出液顏色沒有變?yōu)樽仙瑒t說明餾出液中不含有水楊酸。

A:錯B:對

答案:對水蒸氣蒸餾實驗中,蒸餾速度越快,分離效果越徹底。

A:錯B:對

答案:錯安裝水蒸氣蒸餾裝置時,導管通過蒸餾頭的上口插入圓底燒瓶的底部,要求距瓶底距離為(

A:觸及燒瓶底部B:插入液面以下即可C:距燒瓶底部8~10mm

答案:距燒瓶底部8~10mm水蒸氣蒸餾的餾出液組成取決于()

A:混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和沸騰溫度時各組分的蒸氣壓B:混合物的初始組成C:蒸餾溫度D:蒸餾速度

答案:混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和沸騰溫度時各組分的蒸氣壓水蒸氣蒸餾實驗中,T形管有哪些用途?

A:判斷蒸氣壓力B:放掉導出管中的冷凝水C:如發(fā)生不正?,F象,可打開夾子,以便排除故障D:調節(jié)蒸氣流量

答案:放掉導出管中的冷凝水;如發(fā)生不正?,F象,可打開夾子,以便排除故障;調節(jié)蒸氣流量蒸餾結束要先關閉熱源,再打開T型管上的螺旋夾。

A:對B:錯

答案:錯水蒸氣蒸餾中,如何判斷蒸餾是否完成?

A:餾出液體積達到被蒸餾混合液的體積B:餾出液澄清透明C:無液體餾出D:蒸餾燒瓶中無液體

答案:餾出液澄清透明

第十七章單元測試

酸堿滴定中選擇指示劑的原則是()

A: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應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躍范圍之內B:指示劑應在pH7.00時變色C:指示劑變色范圍應全部落在滴定pH突躍范圍之內D:指示劑變色范圍與化學計量點完全符合

答案: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應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躍范圍之內標定NaOH溶液的基準物質有()

A:草酸B:無水碳酸鈉C:硼砂D:鄰苯二甲酸氫鉀

答案:草酸;鄰苯二甲酸氫鉀稱取NaOH及草酸各用什么天平?

A:稱取NaOH用電子分析天平,稱取草酸用臺天平B:都用臺天平C:都用電子分析天平D:稱取NaOH用臺天平,稱取草酸用電子分析天平

答案:稱取NaOH用臺天平,稱取草酸用電子分析天平用強堿滴定一元弱酸時,弱酸應符合被準確滴定的條件,這是因為()

A:不符合此條件時滴定突躍范圍窄B:不符合此條件時指示劑不發(fā)生顏色變化C:不符合此條件時無法確定化學計量關系D:不符合此條件時反應不能進行

答案:不符合此條件時滴定突躍范圍窄配制NaOH標準溶液時未除凈CO32-,今以草酸(H2C2O4·2H2O)標定其濃度后,用來測定HAc濃度,測得結果()

A:偏高B:偏低C:無影響D:無法判斷

答案:無影響下列器皿需要用待裝液潤洗的是()。

A:容量瓶、滴定管B:移液管、容量瓶C:移液管、滴定管D:錐形瓶、量筒

答案:移液管、滴定管在用H2C2O4標準溶液標定NaOH溶液時,若滴定速度過快且滴定到終點時馬上讀數,會使分析結果()。

A:無法判斷B:偏高C:沒影響D:偏低

答案:偏低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體積應記為()

A:25.000mLB:25.00mLC:25mLD:25.0mL

答案:25.00mL已知濃度的NaOH標準溶液,因保存不當吸收了CO2,若用此NaOH溶液滴定食醋,測定結果會()。

A:偏高B:沒影響C:偏低D:無法判斷

答案:偏高滴定分析實驗中使用的準確量器有()。

A:量筒B:容量瓶C:移液管或吸量管D:滴定管

答案:容量瓶;移液管或吸量管;滴定管

第十八章單元測試

用酸度計測溶液的pH時,測定的順序應該由稀到濃。

A:對B:錯

答案:對當溫度有明顯變化時,醋酸的電離常數也會發(fā)生變化。

A:錯B:對

答案:對在醋酸電離常數測定實驗中,若只改變溶液濃度,溫度保持不變,則電離平衡常數(),電離度()。

A:不變,不變B:改變,不變C:改變,改變D:不變,改變

答案:不變,改變0.4mol/LHAc溶液中H+平衡濃度是0.1mol/LHAc溶液中H+平衡濃度的()。

A:2倍B:4倍C:3倍D:1倍

答案:2倍隨著醋酸濃度的減小,醋酸的電離度()。

A:不變B:減小C:增大D:無法判斷

答案:增大0.10mol/LHAc溶液pH()。

A:1.71B:2.87C:3.12D:4.61

答案:2.870.10mol/LHAc溶液,醋酸的電離度()。

A:2.65%B:3.02%C:1.34%D:4.21%

答案:1.34%使用酸度計測量溶液的pH,用與待測液pH值接近的標準溶液定位。

A:錯B:對

答案:對本實驗測定乙酸電離常數的方法是()

A:中和滴定法B:電位滴定法C:酸度計法D:電導率法

答案:中和滴定法從滴定管中準確放入乙酸溶液和水時,應讀取并記錄滴定管的初讀數和終讀數。

A:錯B:對

答案:對

第十九章單元測試

分光光度法測磷實驗中空白溶液也要加入與標準溶液及未知溶液同樣量的鉬酸銨-硫酸和SnCl2?甘油溶液()

A:對B:錯

答案:對分光光度法測磷實驗中測的是哪種物質的吸光度()

A:硅鉬藍B:磷鉬藍C:三者都有D:磷鉬酸

答案:磷鉬藍使用分光光度計時,使用哪種模式來測定待測液的濃度()

A:吸光度B:濃度因子C:都可以D:透射比

答案:吸光度鉬藍法測磷中,濃度在1mg/L以下服從朗伯-比爾定律。

A:錯B:對

答案:對顯色反應主要有配位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鉬藍法涉及到的顯色反應主要為配位反應。

A:對B:錯

答案:錯實驗中需用吸量管準確量取磷標準溶液和鉬酸銨-硫酸溶液。

A:錯B:對

答案:對本實驗采用氯化亞錫為還原劑,有哪些優(yōu)點?

A:對鉬酸銨試劑濃度無要求B:生成的藍色物質穩(wěn)定性好C:顯色快D:靈敏度高

答案:顯色快;靈敏度高已知磷標準溶液濃度為5.00mg/L,取相同體積的磷標準液和未知液,用鉬藍法分別測得其吸光度為0.500和0.475,則磷未知液濃度為()mg/L。

A:4.75B:0.95C:5.26D:1.05

答案:4.75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總磷時,入射光波長應為()。

A:690nmB:490nmC:780nmD:500nm

答案:690nm鉬酸銨光度法測磷時,需要顯色反應10~20min。

A:錯B:對

答案:對

第二十章單元測試

索式提取器有哪幾部分組成()

A:錐形瓶B:圓底燒瓶C:回流冷凝管D:抽提筒

答案:圓底燒瓶;回流冷凝管;抽提筒本實驗進行升華操作時,應注意什么()

A:濾紙上的孔應盡量大一些。B:被升華的固體無需干燥C:小火加熱D:快速升溫

答案:濾紙上的孔應盡量大一些。;小火加熱提取過程中,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什么()

A:吸水B:中和C:便于升華D:吸附色素

答案:吸水;中和;便于升華當抽提筒中液面超過虹吸管最高處時,會發(fā)生虹吸作用。

A:對B:錯

答案:對升華操作中,在漏斗頸塞棉花是為了防止咖啡因蒸氣逸出。

A:錯B:對

答案:對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提取咖啡因的效率?

A:蒸發(fā)回收乙醇時,盡量蒸干B:延長實驗時間,使提取更充分C:控制好升華溫度D:充分研磨茶葉,增大與溶劑的接觸面積

答案:延長實驗時間,使提取更充分;控制好升華溫度;充分研磨茶葉,增大與溶劑的接觸面積從茶葉中提取出的粗咖啡因呈綠色是因為茶葉中含有葉綠素而呈綠色。

A:對B:錯

答案:對在升華操作中,要用小火加熱,是因為火太大會導致產品發(fā)黃或其他副反應。

A:對B:錯

答案:對下列哪些溶劑可用于萃取咖啡因?

A:氯仿B:丙酮C:乙醚D:乙醇

答案:氯仿;丙酮;乙醇索氏提取器萃取與一般的浸泡萃取相比,有哪些優(yōu)點(

)

A:溶劑用量少

B:提取效率高C:提取時間短D:原料利用率高

答案:溶劑用量少

;提取效率高;提取時間短;原料利用率高

第二十一章單元測試

實驗中測定自來水總硬度時,pH應該調節(jié)為()。

A:10B:任意pHC:12D:6

答案:10若自來水中的含有Fe3+、Al3+,應(

)。

A:加入亞硫酸鈉掩蔽B:加入氫氧化鈉掩蔽C:加入氰化鉀掩蔽D:加入三乙醇胺掩蔽

答案:加入三乙醇胺掩蔽實驗中測定自來水總硬度及鈣鎂離子含量時,EDTA標準溶液應儲存在()中。

A:普通玻璃瓶B:棕色玻璃瓶C:軟質玻璃瓶D:聚乙烯塑料瓶

答案:聚乙烯塑料瓶實驗中用直接法配制EDTA標準溶液時,稱量EDTA二鈉鹽要精確到小數點后()。

A:3位B:1位C:4位D:2位

答案:4位實驗中測定自來水總硬度時,其滴定終點所呈現的顏色為()。

A:MgIn-的顏色B:MgY2-的顏色C:CaY2-的顏色D:HIn2-的顏色

答案:HIn2-的顏色實驗中測定Ca2+含量時,選用的指示劑是()。

A:鈣指示劑B:甲基橙C:鉻黑TD:二甲酚橙

答案:鈣指示劑實驗中測定自來水總硬度時,選用的指示劑是()

A:甲基橙B:二甲酚橙C:鈣指示劑D:鉻黑T

答案:鉻黑T實驗中測定Ca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