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福建省寧德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滿分:100分作答時間:75分鐘)注意: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應在答題卡各題指定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第Ⅰ卷選擇題本卷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賜貝是商末至西周早期廣泛開展的政治活動。商王的賜貝對象多為內服近臣;西周早期,除內服近臣外,周天子還向四方諸侯、周邊部族首領等賜貝。這反映了()A.商末貝幣尚未廣泛流通 B.華夏認同觀念基本形成C.天子強化政治統(tǒng)屬關系 D.西周借賜貝籠絡股貴族【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內容,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時空是:西周時期(中國)。據材料“一般由最高統(tǒng)治者主持,受賞者為近臣或四方諸侯、宗室貴族、內服王官等,受賞者可將王所賜之貝分賜臣下或宗嗣”和所學可知,賜貝活動為王賜臣服對象,通過賜貝的方式確立雙方的關系,是為維護統(tǒng)治,天子強化政治統(tǒng)屬關系,C項正確;賜貝并非用于經濟目的,而是政治目的,商末貝幣是否流通和題干無關,排除A項;華夏認同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產生,排除B項;西周借賜貝并非籠絡股貴族,而是明確臣屬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2.對如表解讀正確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初稅畝(開始按畝征稅),非禮也。”——《左傳·宣公十五年》(李悝答魏文侯)“食有勞而祿有功?!薄墩f苑·政理》“令民什伍,而相牧司連坐。”——《史記·商君列傳》A.制度變革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B.列國確立封建政治制度C.社會轉型助推基層治理完善 D.土地私有制已廣泛推行【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中“初稅畝(開始按畝征稅)”、“食有勞而祿有功”、“令民為什伍”等信息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國按照田畝進行征稅,李悝認為治理國家的原則就是,給付出勞動的人以衣食,封賞有功勞的人,商鞅認為老百姓分為什伍進行編制,如果有人犯罪,與其相連坐的人也要受到懲罰,結合這一時期社會的變革可知,制度變革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A項正確;封建政治制度確立是在秦朝,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到基層治理的完善,排除C項;材料只提及按田畝征稅,不能說明土地私有制已廣泛推行,排除D項。故選A項。3.漢代以來儒法互補、霸王雜之的治理思想,奠定了傳統(tǒng)中國的國家治理模式。下列主張與之相符的是()A.“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B.“其治國也,正明法,陳嚴刑,將以救群生之亂”C.“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所以備民也”D.“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據材料可知,漢代以來儒法互補、霸王雜之的治理思想,體現了律令的儒家化趨勢;“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是指在安定社會里推行教化,要把禮義放在首位,在亂世里執(zhí)政,要把刑法放在第一位,與漢朝國家治理思想相符,A項正確;“其治國也,正明法,陳嚴刑,將以救群生之亂”是韓非子的法家思想,與漢朝國家治理思想不符,排除B項;“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所以備民也”是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思想,與漢朝國家治理思想不符,排除C項;“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其“仁政”是孟子的思想,與漢朝國家治理思想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4.曹魏西晉時期,高昌置戊己校尉,受中原政權設置的西域長史節(jié)制。前涼政權于公元327年置高昌郡,下設縣鄉(xiāng)里。后繼的前秦等政權亦將高昌作為屬郡,委派當地大姓為太守進行管理。據此可推斷,魏晉南北朝時期()A.高昌是絲路貿易的重要節(jié)點 B.政權更迭打破原有民族布局C.經略西北為后世大一統(tǒng)奠基 D.高昌地區(qū)逐漸盛行門閥制度【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高昌置戊己校尉”、“置高昌郡,下設縣鄉(xiāng)里”、“將高昌作為屬郡,委派當地大姓為太守進行管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但多個政權對于高昌地區(qū)都進行了治理,為后世大一統(tǒng)奠定了基礎,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對高昌的政治治理,與貿易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及高昌的民族布局,無法得知是否被打破,排除B項;材料強調西昌地區(qū)的機構設置,沒有涉及門閥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5.唐宰相杜佑所撰《通典》,是我國典章制度專史開創(chuàng)之作,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典,食貨居首?!锻ǖ洹返某蓵ǎ〢.體現政府將稅收視為立國之本 B.得益于國家治理體系的發(fā)展C.標志史學政治借鑒功能的產生 D.說明官僚系統(tǒng)整體素質提升【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通典》分為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典,這些都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通典》的成書得益于國家治理體系的發(fā)展,B項正確;中國古代立國之本是農業(yè),排除A項;史學借鑒功能在唐朝之前就已經產生,且材料主題與史學功能無關,排除C項;科舉制的推行有利于官僚系統(tǒng)素質的提升,這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6.宋代,任用轉運使、提點刑獄等地方官員時,實行親嫌回避制度,即與所轄地區(qū)的知州、通判等地方長官之間,不許有親屬關系。這一制度()A.提高文官地位 B.維護司法公正 C.杜絕貪污腐敗 D.加強中央集權【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任用一些官員時,實行親嫌回避制度,防止這些官員與知州等地方長官有親屬關系,進而威脅中央集權,因此這一制度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D項正確;材料措施沒有提高文官地位,排除A項;材料說的是地方行政官員的回避設置,沒有涉及到司法,排除B項;“杜絕”一詞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7.元代重視社學,各村五十家為一社,社長先經社眾推舉,再由官方認定,官方劃撥土地作為學產。社學子弟學習儒家經典及農業(yè)生產知識,“如學文有成者,申復官司照驗”。這表明元代基層治理()A.凸顯地方宗族地位 B.注重官民雙向互動C.蘊含濃厚民主色彩 D.突破傳統(tǒng)教化模式【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元代重視社學,各村五十家為一社,社長先經社眾推舉,再由官方認定,官方劃撥土地作為學產,社學子弟學習儒家經典及農業(yè)生產知識,“如學文有成者,申復官司照驗”,這表明元代基層治理凸顯了官民雙向互動的特點,注重官民間的溝通與合作,B項正確;材料強調官民之間的互動,未涉及到宗族的相關信息,排除A項;元朝時期,中國是一個專制社會,排除C項;元朝的教化仍然是學習儒家經典及農業(yè)生產知識,并沒有突破傳統(tǒng)模式,排除D項。故選B項。8.明初罷丞相,政歸六部。后設內閣,漸以閣臣意見為重,但“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于內監(jiān)之批紅”。這一變化反映出()A.內閣決策地位上升 B.中樞機構逐漸臃腫C.宦官專權問題突出 D.君主權力更加集中【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根據“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于內監(jiān)之批紅”可知,內閣的地位及權力有所提升,有了擬票權,但皇帝賦予司禮監(jiān)批紅權,牽制內閣,這一變化是君主專制加強的產物,反映出君主權力更加集中,D項正確;內閣并沒有決策權,不存在決策地位的說法,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及中樞機構人數,并不能說明機構臃腫,排除B項;材料不僅涉及宦官專權問題,還有內閣,排除C項。故選D項。9.圖1和圖2選自《皇清職貢圖》,該圖冊于清朝乾隆年間編繪,介紹國內外諸多“民族”和“國家”向皇帝覲見納貢的相關人物形象。這表明()圖1朝鮮國夷官圖2安南國夷官A.對外交流促使中國傳統(tǒng)繪畫風格轉型 B.海禁政策的解除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C.朝廷對四海歸化政權永固理想的追求 D.朝貢體制推動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皇清職貢圖》描繪了國內外諸多“民族”和“國家”向皇帝覲見納貢的場景,同時圖中朝鮮國夷官和安南國夷官穿著漢服,體現了朝廷對四海歸化政權永固理想的追求,C項正確;對外交流會影響中國傳統(tǒng)繪畫風格,但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A項;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B項說法錯誤,排除B項;朝貢體制有利于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交流,與推動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0.明清慈善組織活動內容基本沒有超出“養(yǎng)育”的范疇。戊戌維新運動興起后,戒煙會、閱報社、不纏足會、新學堂等新興慈善機構紛紛出現。這些新興慈善機構()A.推動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 B.維護封建統(tǒng)治根本利益C.拓展慈善組織的社會功能 D.固守儒家傳統(tǒng)忠孝思想【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末(中國)。根據材料“戒煙會、閱報社、不纏足會、新學堂等新興慈善機構紛紛出現”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末以來,新興慈善機構出現,超出了“養(yǎng)育”范疇,拓展慈善組織的社會功能,C項正確;此時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排除A項;新興慈善機構與封建統(tǒng)治根本利益無關,這些慈善機構并不以維護封建統(tǒng)治根本利益為目的,排除B項;慈善機構不能體現出儒家傳統(tǒng)忠孝思想,傳統(tǒng)忠孝思想強調對家庭和國家的雙重責任,即對父母的孝敬和對國家的忠誠應該統(tǒng)一,材料內容沒有體現傳統(tǒng)忠孝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11.1948年8月,蔣介石頒布財政經濟處分令,要求整理財政并加強管制經濟以穩(wěn)定物價。同年10月,物價的批發(fā)指數比8月高漲35.6%,這可用于佐證()A.解放區(qū)的軍事封鎖阻斷物資供應 B.美國的經濟掠奪造成財政緊張C.官僚資本主義發(fā)展已經陷入絕境 D.國民黨倒行逆施加劇經濟困局【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8年(中國)。據材料可知,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為了維持內戰(zhàn)的消耗,大肆濫發(fā)貨幣,導致國統(tǒng)區(qū)經濟通貨膨脹嚴重,處于崩潰的邊緣,據此可知,國民黨倒行逆施加劇經濟困局,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國民黨的做法,不是解放區(qū)的封鎖,也不是美國的掠奪,排除A、B項;此時的官僚資本正在瘋狂侵吞掠奪社會資產,排除C項。故選D項。12.2021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對《家庭教育促進法》《濕地保護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法律(草案)進行審議。這說明我國()A.立法工作注重回應民生關切 B.開始重視維護公民基本權利C.市場經濟保障機制走向成熟 D.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基礎【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21年(中國)。根據材料“《家庭教育促進法》《濕地保護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法律涉及到家庭教育、環(huán)境保護、網絡詐騙,都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反映出立法工作注重回應民生關切,A項正確;“開始”一詞錯誤,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市場經濟保障機制,排除C項;1954年,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初步奠定了我國法治建設的基礎,排除D項。故選A項。13.公元前29年,屋大維獲得“元首”稱號。公元前27年,屋大維在元老院會議上宣布,“我要將國家事務從我的手里轉交到元老院和羅馬人民的仲裁下”。不久,元老院正式授予他“奧古斯都”(締造最高大權的第一人)尊號。這表明羅馬元首制()A.實質是隱蔽的專制君主制 B.強化了元老院權力C.標志著羅馬進入鼎盛時期 D.旨在維護共和傳統(tǒng)【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公元前29年至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根據材料可知,屋大維獲得“元首”稱號后,掌握了國家的絕大部分權力,表明屋大維的“元首”制實質是隱蔽的專制君主制,A項正確;元首制下,元老院的權力被弱化,排除B項;元首制的確立,不是羅馬進入鼎盛的標志,排除C項;元首制的建立,沒有維護共和傳統(tǒng),排除D項。故選A項。14.英國享利一世(1068-1135年)即位后,經常調換郡守任區(qū),指派近臣兼任重要地區(qū)的郡守。此外,還建立了王室法官巡回審判制度,檢查郡守工作。這些措施()A.推動司法走向獨立 B.沖擊教會權威 C.促進民族意識形成 D.強化王權統(tǒng)治【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歐洲)。據材料可知,經常調換郡守的任區(qū),防止地方勢力過大;建立了王室法官巡回審判制度,對地方進行監(jiān)督控制;以上措施有利于削弱地方,強化王權的統(tǒng)治,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強化王權,而非司法獨立,排除A項;材料中描述的是強化王權,沒有提及教會的信息,排除B項;英國的民族意識形成大約在14世紀,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5.自1883年起,德國俾斯麥政府相繼頒布了《事故保險法》《傷殘及養(yǎng)老保險法》等法律,為工人及工傷者提供醫(yī)療保障,同時也為老年人及傷殘者提供養(yǎng)老金和津貼。這一系列法律的頒布是源于()A.德意志統(tǒng)一進程的推進 B.工業(yè)革命的深入開展C.“福利國家”的基本建成 D.議會政治走向了成熟【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83年(德國)。結合所學可知,德國工業(yè)革命深入開展,工人階級不斷壯大,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俾斯麥政府頒布了法律,建立社會福利制度,B項正確;這時期德意志已完成統(tǒng)一,排除A項;“福利國家”的基本建成是在二戰(zhàn)后,排除C項;材料不涉及議會政治的發(fā)展情況,排除D項。故選B項。16.二戰(zhàn)后,英國首相丘吉爾說:“即使我們賣掉了我們的全部黃金和國外資產,也不能付清訂貨的一半貸款?!迸c此同時,美國的黃金儲備卻迅速增加,約占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總量的一半以上。這說明戰(zhàn)后()A.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 B.國際經濟格局發(fā)生變動C.美蘇推行霸權主義政策 D.美日西歐鼎立局面形成【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zhàn)后的世界。根據材料信息“即使我們賣掉了我們的全部黃金和國外資產,也不能付清訂貨的一半貸款”可知,二戰(zhàn)后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難以維持,英國喪失了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B項正確;歐共體的成立和發(fā)展,日本經濟的“起飛”及其要成為“政治大國”的追求,說明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材料中未涉及到這些信息,排除A項;材料中提到了美國,但未提及蘇聯(lián),排除C項;丘吉爾的講話發(fā)生在戰(zhàn)后初期,美日歐三足鼎立局面則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排除D項。故選B項。第Ⅱ卷非選擇題本卷共4個小題,第17題8分,第18題8分,第19題24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2年1月,關于九一八事變的國聯(lián)調查團成立。10月,《國聯(lián)調查團報告書》發(fā)表,以報告書為基礎,國聯(lián)制定了旨在促成中日和解的決議草案,主要內容包括: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的計劃性和占領中國東北的非法性以及東北偽政權的傀儡性;承認中國在東北的主權,同時又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地位和權益;主張“國際共管”中國東北地區(qū)。1933年2月,國聯(lián)大會以42票贊成、1票棄權、1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決議。3月,日本宣布退出國聯(lián),中日和解失敗。——摘編自馬海天《國際聯(lián)盟促使中日和解的嘗試》等從國際法的角度,就國聯(lián)對九一八事變的處理進行合理的解釋?!敬鸢浮繃?lián)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戰(zhàn)后國際秩序。國聯(lián)是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成立的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國聯(lián)成立調查團,否定日本的侵略行為,承認中國在東北地區(qū)的主權,力圖促進中日和解;體現了用談判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等國際法原則,符合國聯(lián)的宗旨。但承認日本在東北地區(qū)的特權,主張“國際共管”表明英法等國對日本侵略行為采取綏靖政策。從最終結果來看,國聯(lián)在制裁侵略,保衛(wèi)世界和平方面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窘馕觥勘绢}是特點類材料題。時空是:1932年中國。首先,明晰要求從國際法的角度,就國聯(lián)對九一八事變的處理進行合理的解釋,從而確定對國聯(lián)角度入題,如從國聯(lián)成立的背景、性質作答,即國聯(lián)是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成立的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其次,對國聯(lián)的調查的內容進行概括整理,如國聯(lián)成立調查團,否定日本的侵略行為,承認中國在東北地區(qū)的主權,力圖促進中日和解;體現了用談判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等國際法原則,符合國聯(lián)的宗旨。最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但承認日本在東北地區(qū)的特權,主張“國際共管”表明英法等國對日本侵略行為采取綏靖政策。國聯(lián)在制裁侵略,保衛(wèi)世界和平方面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5-1907年,革命派和立憲派出現了激烈的論爭。革命派力主通過革命,推翻滿清,變君主為共和;立憲派認為君主作為神圣的政治權威關乎秩序的穩(wěn)定,關鍵在于立憲。民國肇始,在經歷了短暫的政黨政治的嘗試后,1915-1917年,國體問題再度引發(fā)激烈的辯論,這些論爭主要是關于民主共和與君主立憲這兩種政治制度何者更適合中國。立憲派認為,君主制可以使國家定于一、確立起國家象征和政治權威。擁護共和者認為,君主制也未必能做到天下定于一、共和制如果規(guī)范選舉法規(guī),一樣能穩(wěn)定秩序?!幾运魏辍豆埠瓦€是君主——重思民國初期關于國體問題的論爭(1915-1917)》根據材料,概括20世紀初兩次國體論爭的焦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15-1917年國體問題再度引發(fā)激烈辯論的政治背景。【答案】焦點:政治制度的選擇(若答“民主共和還是君主立憲”亦可)政治背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袁世凱奪取革命果實后,逐步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獨裁統(tǒng)治;政黨政治嘗試的失敗;袁世凱復辟帝制;袁世凱之后北洋軍閥混戰(zhàn)割據,政治格局混亂不堪。(答對其中3點即可)【解析】本題是特點類和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初中國。焦點:根據材料“革命派力主通過革命,推翻滿清,變君主為共和;立憲派認為君主作為神圣的政治權威關乎秩序的穩(wěn)定,關鍵在于立憲”可分析出政治制度的選擇。政治背景:結合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可分析出,1911年10月爆發(fā)辛亥革命,最終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結合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可分析出袁世凱奪取革命果實后,逐步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獨裁統(tǒng)治,政黨政治嘗試的失?。唤Y合所學可分析出袁世凱復辟帝制,袁世凱之后北洋軍閥混戰(zhàn)割據,政治格局混亂不堪。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遼建立之初,主要通過世選制從契丹貴族中選拔人才.938年,遼開始在幽云地區(qū)舉行科舉考試,“以登漢民之俊秀者”,但契丹人禁止參加。此時考試無定期,負責官員為臨時委派,管理機構也非常設。976年,遼在幽州設禮部貢院,主管科舉事務。988年,遼全境推行科舉,考試內容以五經為主。初每歲舉行,但此后20次開科,進士及第者僅101人;1014年,改為三歲一試,平均每次及第者達88人。遼后期,甚至有契丹、白蕾等族士人及第,誦經習儒成為遼朝社會生活中的時尚?!幾詤侵緢缘戎吨袊婆e制度通史·遼金元卷》材料二17-18世紀,法國在國際競爭中屢敗于英國,消耗巨大,為填補國庫,捐稅日增。在強化君權的改革中,國王陸續(xù)增設機構轉移權力,以致有些機構互不承認管理權限,在當時的法國,人們迫切需要新的制度結構來實現國家的變革。18世紀中期,啟蒙思想家在構建理論時,認為中國沒有世襲貴族,科舉制考試選官,倡導平等,官吏都是有學問的人,工匠子弟也能當上總督,經過啟蒙思想家的傳播,科舉制在當時的西方廣為人知,“以學識孕育政府”成為法國社會的新理念。1791年,法國國民議會試行用公開競爭考試的辦法選拔文官。19世紀后,法國陸續(xù)建立文官管理制度。——摘編自張慧《“中學西漸”推動近代法國政治變革》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遼朝科舉制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歷史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8世紀法國社會推崇科舉制的原因。(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制度借鑒應遵循原則?!敬鸢浮浚?)變化:選拔對象從僅限漢族擴大到遼境內各族;考試從不定期到定期;負責官員和機構從臨時到常設;實施區(qū)域擴大;取士人數增加。(答對其中3點即可)歷史作用:促進遼文化教育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促進北方民族交融;推動了北方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封建化;強化了制度認同和文化認同;為元明清大一統(tǒng)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法國專制制度危機;(若答“機構重疊效率低下;財政危機,捐稅日增”等具體表現,答對一點)國際競爭處于劣勢;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建立高效政府的需要;啟蒙思想家的大力推崇;科舉制度自身的優(yōu)越性。(3)符合國情要求;契合時代發(fā)展;制度的科學性;循序漸進推行。(答對其中2點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解析】【小問1】本題是對比類和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遼朝中國。變化:根據材料“契丹人禁止參加”、“甚至有契丹、白蕾等族士人及第”可分析出選拔對象從僅限漢族擴大到遼境內各族;根據材料“考試無定期”、“改為三歲一試”可分析出考試從不定期到定期;根據材料“負責官員為臨時委派,管理機構也非常設”、“遼在幽州設禮部貢院,主管科舉事務”可分析出負責官員和機構從臨時到常設;根據材料“幽云地區(qū)舉行科舉考試”、“遼全境推行科舉”可分析出實施區(qū)域擴大;根據材料“平均每次及第者達88人”可分析出取士人數增加。歷史作用:可從文化教育發(fā)展、民族交融、文化認同、大一統(tǒng)局面等角度進行分析。促進遼文化教育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促進北方民族交融;推動了北方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封建化;強化了制度認同和文化認同;為元明清大一統(tǒng)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拘?】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世紀法國。結合所學可分析出法國專制制度危機;根據材料“法國在國際競爭中屢敗于英國,消耗巨大,為填補國庫,捐稅日增”可分析出國際競爭處于劣勢;結合工業(yè)革命的開展可分析出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結合所學可分析出建立高效政府的需要;根據材料“經過啟蒙思想家的傳播,科舉制在當時的西方廣為人知”可分析出啟蒙思想家的大力推崇;根據材料“科舉制考試選官,倡導平等,官吏都是有學問的人,工匠子弟也能當上總督”可分析出科舉制度自身的優(yōu)越性?!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蓮闹贫葢m應國情、時代發(fā)展、制度科學性等方面進行分析。符合國情要求;契合時代發(fā)展;制度的科學性;循序漸進推行。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學者對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歷次國慶招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滬教版選修4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粵教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科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冀少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選修化學上冊月考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云計算數據中心托管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智能穿戴設備生產承攬合同補充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化儲藏室貨架設計與安裝合同2篇
- 2025年度嬰幼兒奶粉市場調研與品牌推廣合作合同4篇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豎式計算練習300題及答案
- 【“凡爾賽”網絡流行語的形成及傳播研究11000字(論文)】
- ppr管件注塑工藝
- 液化氣站其他危險和有害因素辨識及分析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思路及措施
- 高中語文教學課例《勸學》課程思政核心素養(yǎng)教學設計及總結反思
- 中國農業(yè)銀行小微企業(yè)信貸業(yè)務貸后管理辦法規(guī)定
- 初中英語-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學課件設計
- 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質量自評報告
- 優(yōu)秀支行行長推薦材料
- 中國版梅尼埃病診斷指南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