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天津市部分區(qū)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1頁
2022-2023學年天津市部分區(qū)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2頁
2022-2023學年天津市部分區(qū)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3頁
2022-2023學年天津市部分區(qū)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4頁
2022-2023學年天津市部分區(qū)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天津市部分區(qū)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一、(18分)1.(6分)閱讀,回答問題。張秉貴老人曾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的稱號。勞模之所以贏得大家的尊重,最難能可貴的不僅僅是奉獻精神,更是工匠精神?!肮そ尘瘛笔枪艠阍~匯,今年它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令人。所謂“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一個擁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濫造,多一些優(yōu)品精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部分代表委員認為,中國企業(yè)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腳踏實地和精益求精。企業(yè)家們認為,在發(fā)展的市場環(huán)境中,形成了一種對貪大求全生產規(guī)模的崇拜。沒有人堅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設法實現利益最大化。中國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補齊的。(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煥然一新推崇投機倒把開放式B.耳目一新推崇投機取巧粗放式C.耳目一新崇拜投機倒把粗放式D.煥然一新崇拜投機取巧開放式(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A.中國在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過度追求速度,工業(yè)化起步晚,從而陷入了種浮躁的狀態(tài)。B.中國工業(yè)化起步晚,在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過度追求速度,卻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C.中國工業(yè)化起步晚,在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過度追求速度,從而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D.中國在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因為過度追求速度,所以工業(yè)化起步晚,從而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在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補齊的“短板”。B.中國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效率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補齊的“短板”。C.在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提升的“短板”。D.中國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效率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提升的“短板”。2.(2分)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郭沫若的詩集《女神》是中國新詩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嶄新的內容和形式,表達了“五四”時期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 B.《夢游天姥吟留別》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以記夢為由,抒寫了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具有現實主義色彩。 C.優(yōu)秀的古詩詞具有獨特的藝術匠心,如曹操《短歌行》運用比興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淵明《歸園田居》用白描手法呈現日常生活畫面。 D.雪萊,英國詩人,浪漫主義詩作《致云雀》意蘊深刻,比喻新奇,詩中的形象“云雀”是自由的化身,代表了詩人的情懷和寄托。3.(2分)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所游的是黃州(今湖北黃岡)的赤鼻磯,并非三國時期赤壁大戰(zhàn)處。 B.封狼居胥:“封”,登山祭天,以紀功勛;還酹江月:“酹”,將酒灑在地上,表示憑吊。 C.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鹿鳴》是宴客的詩,這里用來表現熱鬧的場景。 D.糞土當年萬戶侯:萬戶侯,本指食邑萬戶的封侯者,這里借指大軍閥、大官僚。4.(2分)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指點:評論 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留存 C.少無適俗韻韻:氣質,情致 D.作《師說》以貽之貽:贈送5.(2分)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遏止(è)崢嶸(róng)百舸(gě)舞謝(xiè)歌臺 B.寥(liáo)廓彷惶(huáng)罅(xià)隙精神抖擻(sǒu) C.掇(duō)拾晨曦(xī)荻(dí)花乍暖還(huán)寒 D.纖(qiān)細檣(qiáng)櫓笨拙(zhuó)跌宕(dàng)起伏三、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4分)6.(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xiāng)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我們說鄉(xiāng)下人土氣,這個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在鄉(xiāng)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農業(yè)直接取資于土地,種地的人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系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系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中國鄉(xiāng)土社區(qū)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間的關系而說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絕對的,但是人口的流動率小,社區(qū)間的往來也必然疏少,我想我們可以說,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qū)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嚴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鄉(xiāng)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fā)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fā)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用一位外國學者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后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生活上被土地所圈住的鄉(xiāng)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們選擇得來的關系,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huán)境。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fā)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摩擦里陶煉出來的結果。這過程是《論語》第一句里的“習”字,“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說乎”是描寫熟悉之后的親密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guī)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guī)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從心?!拔覀兇蠹沂鞘烊?,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F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fā)生法律。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fā)生的。“這不是見外了么?”鄉(xiāng)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從熟悉里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范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我讀《論語》時,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說著不同的話來解釋“孝”的意義時,我感覺到這鄉(xiāng)土社會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沒有抽象地加以說明,而是列舉具體的行為,因人而異地答復了他的學生。在我們社會的激速變遷中,從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所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xiāng)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于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語,“鄉(xiāng)”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鄉(xiāng)土本色》,有制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人與人在空間排列上的不流動性,造成鄉(xiāng)土社會里鄉(xiāng)民個體之間彼此的孤立與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B.生活在鄉(xiāng)土社會的人們,彼此之間相互了解,沒有隔閡,相比現代社會,更容易獲得一種從心所欲的自由。C.依附于土地的鄉(xiāng)民從小習得禮俗,與周圍的人都熟如親人,因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對他們來講“從俗即從心”。D.鄉(xiāng)民之間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來進行的,法律不是調節(jié)鄉(xiāng)土社會中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的基本依據。(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鄉(xiāng)土社會實際上就是熟人社會、禮俗社會,而現代社會是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法理社會,兩者的人際交往原則有別。B.禮俗是鄉(xiāng)土社會里應對社會生活的根本原則、抽象真理,也是人們處理具體事務時目的與手段間的普遍聯系。C.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從熟悉里獲得的認識是個別的?!墩撜Z》中孔子因人而異地解釋“孝”,能讓我們體會到這種特性。D.在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原有的生活方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暴露出弊端,“土氣”一詞因而有了貶義。(3)文末說:“從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所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睘槭裁催@樣說?二、(8分)7.(1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陶淵明傳陶淵明,字元亮。或云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隱于天下無道,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钡罎佉粤蝗?,麾而去之。后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不以家累自隨,送一力給其子,書曰:“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惫锵ち罾舴N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睖Y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間邀之。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俄頃弘至,亦無迕也。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潯陽與淵明情款,后為始安郡,經過潯陽,日造淵明飲焉。每往,必酣飲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彌日不得。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志。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業(yè)漸隆,不復肯仕。元嘉四年,將復征命,會卒,時年六十三。世號“靖節(jié)先生”。(選自蕭統(tǒng)《陶淵明傳》,有改動)(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屬文:寫文章B.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解歸:回家C.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執(zhí)事者:當政者D.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值:恰逢,正趕上(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以為三徑之資我欲因之夢吳越B.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為君翻作《琵琶行》C.送一力給其子人之將死,其言也善D.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3)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B.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C.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D.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陶淵明博學多識,擅長寫文章。他寫的《五柳先生傳》中的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當時人們認為這一形象是陶淵明的真實寫照;他在辭去彭澤令時寫了《歸去來兮辭》。B.陶淵明仕途短暫。因雙親去世,家里貧窮,他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場煩瑣,任職不久,便解職回家,此后,還擔任過鎮(zhèn)軍、建威參軍和彭澤令等職。C.陶淵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濟饋贈,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D.陶淵明任真自得。他曾將顏延之贈送的二萬錢全都送至酒家;有時坐在花叢中飲酒,酣暢時便撫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志。三、(22分)8.(8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涼風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注】.[注]謝玄暉:名謝朓,南齊著名詩人。(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金陵夜寂涼風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兩句中“金陵”點明了地點,“涼風發(fā)”暗示了季節(jié),“夜寂”概括了時間和環(huán)境,“望吳越”交代了登樓的目的。B.“古來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從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結構上有過渡作用,暗示后面將要寫的內容。C.“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兩句話中有“話”,意思是謝朓的詩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寫此詩,又有誰能讀懂呢?D.作者筆觸所及,廣闊且悠遠,而讀者細細品味,則會發(fā)現本詩以“愁情”為線索貫通前后,脈絡清晰。(2)從煉字角度來說,頷聯中哪兩個字用得極好?好在哪里?請簡要賞析。9.(6分)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1)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表現年輕革命者意氣奔放、強勁有力的兩句是“,”。(2)曹操《短歌行》中,把賢者比喻為高空的明月并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的句子是“,”。(3)杜甫《登高》中,用傳神之筆描寫凄冷景色和長江氣勢的句子是“,”。四、(12分)10.(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再到鳳凰山陳忠實小小的鳳凰城遠近聞名,著意在山水韻味。鳳凰城山水名揚天下,得益于作家沈從文。凡讀過沈從文作品的人,不僅難以忘記湘西的山水韻味和民俗風情,而且種下有朝一日走一回湘西的欲念。鳳凰城是湘西風景風情的代表性杰作,自然為首選之地。十年前到鳳凰城,看了山,看了水,看了沈從文先生的書屋和墓地,感觸頗多,卻不著一字,說來很簡單,沈先生早在幾十年前把湘西的山光水色和民生的風情靈氣展示得淋漓盡致,至今都很難再讀到那樣耐得咀嚼的文字,我便不敢貿然動筆了。這回又去湘西,再上鳳凰山,不僅有沈先生文章里的景致為參照,而且還有第一次來鳳凰城的印象作對比,我發(fā)覺變化真是太快了,也太大了。我記得十年前進鳳凰城時,要過一座橋,從橋上看下去,河水里浮游著幾頭水牛。水牛在河里懶洋洋地游著,露出碩大的頭和頭上的彎角,還有淺灰色的脊背。水色不清,渾而近濁,漂浮著有藤蔓的野草,據說是剛剛下過雨漲了水的緣故。這幕水牛戲水的景象就留在我這個北方人的記憶里。這回一看見鳳凰城,一看見那條河,自然不再陌生,卻看不見水牛的姿容了。水變清了,大約沒有落雨也就沒有漲水,更看不見浮草;原先沙子泥土鋪就的河岸,用水泥砌得整整齊齊,類似城市公園人工湖的堤岸了。我似乎隱隱生出某種缺失的惆悵。我又不敢說這種整修有什么不合適,卻想著那泛著青草的泥岸伸展著的自然狀態(tài)的曲線,再也不復存在了。沈從文先生的舊居,十年前看了一回,這次來仍然想再看一回。我從東正街拐進中營巷,就感到擁擠和熙攘,擁擠著的男男女女,都是因觀瞻一位作家宅第的好奇心所驅使。而這位作家生前卻是落寞的,盡管住在繁華的北京,活著時幾乎是蟄伏隱居,即使在胡同里迎面撞懷,乃至不經意間頭與頭碰撞得起了疙瘩,卻誰也認不出個沈從文來?,F在,先生早已棄居的老宅舊屋,卻“下自成蹊”。據說一年四季都是絡繹不絕的參觀者,旅游旺季就這么擁擠著。舊居左臥室背后,有一方小小的火塘,上邊吊著一只水壺,四周擺著幾只小板凳。使我自然地發(fā)生最生動的聯想,家人或朋友,圍坐在火塘邊,聽燃燒的劈柴噼啪響著,水壺里的水咝咝咝響著,沏一碗熱茶,或敘友情,或議家事,該是怎樣一番愜意和快活。沈先生的墓地在半山上,山不高,卻很幽靜,曲徑盤繞,雜樹蔽蔭。突??吹揭粔K碑石,刻著龍飛鳳舞的手書字體:“一個士兵要不戰(zhàn)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xiāng)?!背蹩磭樍艘惶?,碑題內容似乎太硬,一下子竟反應不及。細看副題為“悼念從文表叔”。立碑題字者為大名鼎鼎的黃永玉。便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覺隱壓下來,慢慢嚼磨,反復體味個中內涵。沈先生的墓,是以一塊巨大的石頭為標志,據說重達五噸。上邊刻著沈先生自己的話:“照我思索,能理解人;照我思索,可認識人?!边@應該是先生一生的哲思概括,也是一種復雜曲折的人生歷程之后的生命體驗,只可領悟,不敢評說。據說這石頭是黃永玉先生親自為其表叔選擇采掘來的,我便欽佩這位畫壇大師超凡脫俗的審美取向,真是一塊再恰切不過的石頭。想先生平生不聲不響,似乎也不愛熱鬧,悄悄走出鳳凰,死后又悄然歸于鳳凰,不料熱鬧發(fā)生在死后,擁擠了舊宅老屋,又川流不息吵吵嚷嚷在墳頭墓前,如果真有先生不死的幽靈,怎么承受得住……我依著同行的朋友去河上乘一種專供游樂的小艇,河水清冽,暑氣悶熱暫得緩解。河邊有人在洗衣淘米。女人洗著淘著,淘著洗著的還有男人。洗菜的男女似乎平平常常,洗衣的男女居然還用著棒槌。棒槌在石頭上捶擊衣服的響聲聽來悅耳,那是我自小在家門口的澇池邊和灞河里聽慣了的脆響樂聲。上岸后沿河邊的小路走,不時有人拉著小車擦身而過,車上繃一頂遮陽的花布,車內置一張?zhí)梢??;藥讐K錢的人坐在躺椅上。掙了幾塊錢的人拉著車子在小巷和河邊跑著,供花了幾塊錢的人觀光賞景。這是最簡單最直白的一種關系,容不得多愁善感者說三道四。我看著覺得有點扎眼的,是一位坐在躺椅上的人的姿勢,手里夾一支正燃著的紙煙,兩條腿以八字撇開,搭在車子的兩邊,旁觀者入目頗覺不雅。沈先生如果活著,今日的鳳凰在他的筆下會是怎樣一番景致?(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十年前來鳳凰城“不著一字”,再次來時卻寫了這篇文章,這是因為作者認為自己要像沈從文那樣,寫出耐得咀嚼的文字。B.文中的描寫靈動而細致,有形有聲,在石頭上捶擊衣服的棒槌聲是“悅耳的”,就連作者的想象,壺里的水也是“咝咝咝”在響的。C.文中說“先生早已棄居的老宅舊屋,卻‘下自成蹊’”,“下自成蹊”含意豐富,既是實指,也包含了作者對沈從文先生人品的態(tài)度。D.作者兩次到鳳凰,感受不同,再次到鳳凰時,筆下的鳳凰少了初識時的驚喜,而多了由表及里的沉思與回味,給讀者以啟示。(2)分析文中兩處畫橫線句子的含意。①便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覺隱壓下來,慢慢嚼磨,反復體味個中內涵。②只可領悟,不敢評說。(3)文章結尾說:“沈先生如果活著,今日的鳳凰在他的筆下會是怎樣一番景致?”作者這樣寫在結構上和內容上分別有什么用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五、(10分)11.(10分)閱讀,回答問題。礁石艾青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1)這是現當代文學家艾青所寫的一首抒情詩《礁石》,詩中“礁石”這個意象激發(fā)了你怎樣的情思與感悟?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寫一則80字左右的札記。(2)請結合所學《鄉(xiāng)土中國》內容,從閱讀的現實意義角度,為《鄉(xiāng)土中國》這本書設計一句腰封推介語,不超過30字。六、(50分)12.(5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939年,毛主席在模范青年授獎大會上說:“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就是‘永久奮斗’?!?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說:“青年要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同北大師生座談時說:“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022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講到“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春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弊鳛樯硖幙焖侔l(fā)展時代、正值芳華的青年,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立足自身,放眼天下,據此寫一篇以“青春為何,青春何為”為主題的班會的發(fā)言稿。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學年天津市部分區(qū)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18分)1.(6分)閱讀,回答問題。張秉貴老人曾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的稱號。勞模之所以贏得大家的尊重,最難能可貴的不僅僅是奉獻精神,更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古樸詞匯,今年它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令人。所謂“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一個擁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濫造,多一些優(yōu)品精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部分代表委員認為,中國企業(yè)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腳踏實地和精益求精。企業(yè)家們認為,在發(fā)展的市場環(huán)境中,形成了一種對貪大求全生產規(guī)模的崇拜。沒有人堅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設法實現利益最大化。中國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補齊的。(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BA.煥然一新推崇投機倒把開放式B.耳目一新推崇投機取巧粗放式C.耳目一新崇拜投機倒把粗放式D.煥然一新崇拜投機取巧開放式(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CA.中國在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過度追求速度,工業(yè)化起步晚,從而陷入了種浮躁的狀態(tài)。B.中國工業(yè)化起步晚,在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過度追求速度,卻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C.中國工業(yè)化起步晚,在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過度追求速度,從而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D.中國在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因為過度追求速度,所以工業(yè)化起步晚,從而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A.在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補齊的“短板”。B.中國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效率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補齊的“短板”。C.在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提升的“短板”。D.中國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那種精益求精、追求效率的“工匠精神”是全社會都必須提升的“短板”?!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運用的辨析能力。答此類題要有一定的詞語積累,尤其是易錯詞語。答題時要結合語境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的語句銜接能力,涉及的是語言連貫的知識。答題時要讀懂語段相關內容,結合語境選出填寫正確的選項。(3)本題考查學生對修改語病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熟知常見的病句類型,認真閱讀題干中的句子,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差異,作出正確的選擇。【解答】(1)煥然一新:改變舊面貌,出現嶄新氣象。耳目一新: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語境中是政府工作報告使人感到新鮮,應該用“耳目一新”。推崇:指非常重視某人的思想、才能、行為、著作、發(fā)明等,給予很高的評價。崇拜:個體對自身、他(她)人以及某外界事物所具有的高度的尊重、欽佩與信任。推崇比崇拜更理性,也更穩(wěn)重。對于“工匠精神”,應選“推崇”。投機取巧: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也指靠小聰明占便宜、走“巧路”。投機倒把:側重的是做生意。根據語境,后面說的是“腳踏實地”,所以此處應該用“投機取巧”。開放式:解除限制的方式。粗放式:粗疏、不細致的方式?!按址攀健焙H義。依據后文“形成了一種對貪大求全生產規(guī)模的崇拜”可知,這里應填“粗放式”。故選:B。(2)比較四個選項,從語序角度分析,首先應是“工業(yè)化起步晚”,然后是“過度追求速度”,最后是導致的結果“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據此可排除AD;“過度追求速度”與“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應是因果關系,據此排除B。故選:C(3)畫線句子的語病有:“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上”成分殘缺,表意不明,可改為“中國在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道路上”;中途易轍,“中國在……,那種……的‘工匠精神’……”,應把“在”提到最前面?!啊侨鐣急仨氀a齊的”成分殘缺,可在句末加“短板”。修改全部正確的只有A。故選:A。答案:(1)B(2)C(3)A2.(2分)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郭沫若的詩集《女神》是中國新詩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嶄新的內容和形式,表達了“五四”時期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 B.《夢游天姥吟留別》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以記夢為由,抒寫了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具有現實主義色彩。 C.優(yōu)秀的古詩詞具有獨特的藝術匠心,如曹操《短歌行》運用比興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淵明《歸園田居》用白描手法呈現日常生活畫面。 D.雪萊,英國詩人,浪漫主義詩作《致云雀》意蘊深刻,比喻新奇,詩中的形象“云雀”是自由的化身,代表了詩人的情懷和寄托?!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解答此類題需要平時強化準確記憶?!窘獯稹緼CD.正確。B.有誤,“具有現實主義色彩”錯誤。詩人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膽夸張的手法,組成一幅亦虛亦實、亦幻亦真的夢游圖,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故選:B。3.(2分)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所游的是黃州(今湖北黃岡)的赤鼻磯,并非三國時期赤壁大戰(zhàn)處。 B.封狼居胥:“封”,登山祭天,以紀功勛;還酹江月:“酹”,將酒灑在地上,表示憑吊。 C.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鹿鳴》是宴客的詩,這里用來表現熱鬧的場景。 D.糞土當年萬戶侯:萬戶侯,本指食邑萬戶的封侯者,這里借指大軍閥、大官僚?!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對相關文化常識表述的判斷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選擇?!窘獯稹緾.“用來表現熱鬧的場景”表述錯誤,應該是表達了曹操渴望得到賢才,就像小鹿呦呦鳴叫,希望盡快吃到艾蒿一樣。故選:C。4.(2分)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指點:評論 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留存 C.少無適俗韻韻:氣質,情致 D.作《師說》以貽之貽:贈送【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解答文言詞語意義的題主要就是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詞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據上下已知條件加以仔細研釋?!霸~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理,推斷出其意義?!窘獯稹緼.句意: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B.存:問候,探望,思念。句意:遠方賓客穿越縱橫交錯的田路,屈駕前來探望我。C.句意:從小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氣質。D.句意:作《師說》來送給他。故選:B。5.(2分)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遏止(è)崢嶸(róng)百舸(gě)舞謝(xiè)歌臺 B.寥(liáo)廓彷惶(huáng)罅(xià)隙精神抖擻(sǒu) C.掇(duō)拾晨曦(xī)荻(dí)花乍暖還(huán)寒 D.纖(qiān)細檣(qiáng)櫓笨拙(zhuó)跌宕(dàng)起伏【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識記并辨析現代漢語中常見漢字的讀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題時,要結合平時所積累字音和字形知識及相關技巧進行辨析,尤其是要結合詞義、詞性進行?!窘獯稹緼.“舞謝歌臺”中“謝”應改為“榭”。B.“彷惶”中“惶”應改為“徨”。C.正確。D.“纖細”中的“纖”應讀作“xiān”;“笨拙”中的“拙”應讀作“zhuō”。故選:C。三、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4分)6.(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xiāng)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我們說鄉(xiāng)下人土氣,這個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在鄉(xiāng)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糠N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農業(yè)直接取資于土地,種地的人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系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系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中國鄉(xiāng)土社區(qū)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間的關系而說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絕對的,但是人口的流動率小,社區(qū)間的往來也必然疏少,我想我們可以說,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qū)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嚴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鄉(xiāng)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fā)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fā)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用一位外國學者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后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生活上被土地所圈住的鄉(xiāng)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們選擇得來的關系,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huán)境。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fā)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摩擦里陶煉出來的結果。這過程是《論語》第一句里的“習”字,“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說乎”是描寫熟悉之后的親密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guī)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guī)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從心。“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F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fā)生法律。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fā)生的。“這不是見外了么?”鄉(xiāng)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從熟悉里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范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我讀《論語》時,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說著不同的話來解釋“孝”的意義時,我感覺到這鄉(xiāng)土社會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沒有抽象地加以說明,而是列舉具體的行為,因人而異地答復了他的學生。在我們社會的激速變遷中,從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所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xiāng)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于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語,“鄉(xiāng)”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鄉(xiāng)土本色》,有制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DA.人與人在空間排列上的不流動性,造成鄉(xiāng)土社會里鄉(xiāng)民個體之間彼此的孤立與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B.生活在鄉(xiāng)土社會的人們,彼此之間相互了解,沒有隔閡,相比現代社會,更容易獲得一種從心所欲的自由。C.依附于土地的鄉(xiāng)民從小習得禮俗,與周圍的人都熟如親人,因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對他們來講“從俗即從心”。D.鄉(xiāng)民之間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來進行的,法律不是調節(jié)鄉(xiāng)土社會中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的基本依據。(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鄉(xiāng)土社會實際上就是熟人社會、禮俗社會,而現代社會是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法理社會,兩者的人際交往原則有別。B.禮俗是鄉(xiāng)土社會里應對社會生活的根本原則、抽象真理,也是人們處理具體事務時目的與手段間的普遍聯系。C.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從熟悉里獲得的認識是個別的?!墩撜Z》中孔子因人而異地解釋“孝”,能讓我們體會到這種特性。D.在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原有的生活方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暴露出弊端,“土氣”一詞因而有了貶義。(3)文末說:“從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所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睘槭裁催@樣說?【分析】(1)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題時要找出原文相關的信息,然后與選項比較。(2)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時要細致分析,準確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窘獯稹浚?)A.“造成鄉(xiāng)土社會里鄉(xiāng)民個體之間彼此的孤立與隔膜”分析錯誤。依據原文第二段“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和“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間的關系而說的”可知,“彼此的孤立與隔膜”是從村和村之間的關系而說的,是相對的。B.“相比現代社會,更容易獲得一種從心所欲的自由”分析錯誤。依據原文“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guī)矩的自由”可知,沒有說比現代社會“更容易獲得”。C.“因為大家感情深厚”分析有誤。依據原文“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guī)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guī)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可知,是說因為“熟悉”。故選D。(2)B.“禮俗是鄉(xiāng)土社會里應對社會生活的根本原則、抽象真理”分析錯誤。依據原文第五段“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和“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范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可知,禮俗不是一種抽象出來的原則,更不是目的與手段之間的普遍聯系。故選B。(3)依據文章第二段“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qū)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嚴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可概括為“鄉(xiāng)土社會的地方性,妨礙了現在社會的流動性,社會圈子孤立”。依據文章第六段“鄉(xiāng)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可概括為“鄉(xiāng)土社會尊崇的是禮俗,它與現代社會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依據文章第七段“從熟悉里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可概括為“鄉(xiāng)土社會對世界的認識只限于個別關聯,影響對抽象的普遍原則的追求”。答案:(1)D(2)B(3)①鄉(xiāng)土社會的地方性(孤立與隔膜),妨礙了現代社會的流動性。②鄉(xiāng)土社會尊崇的是禮俗,它與現代社會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鄉(xiāng)土社會對世界的認識只限于個別關聯,影響對抽象的普遍原則(真理)的追求。二、(8分)7.(1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陶淵明傳陶淵明,字元亮?;蛟茲?,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隱于天下無道,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钡罎佉粤蝗?,麾而去之。后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不以家累自隨,送一力給其子,書曰:“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惫锵ち罾舴N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間邀之。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俄頃弘至,亦無迕也。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潯陽與淵明情款,后為始安郡,經過潯陽,日造淵明飲焉。每往,必酣飲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彌日不得。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L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志。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業(yè)漸隆,不復肯仕。元嘉四年,將復征命,會卒,時年六十三。世號“靖節(jié)先生”。(選自蕭統(tǒng)《陶淵明傳》,有改動)(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A.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屬文:寫文章B.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解歸:回家C.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執(zhí)事者:當政者D.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值:恰逢,正趕上(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CA.以為三徑之資我欲因之夢吳越B.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為君翻作《琵琶行》C.送一力給其子人之將死,其言也善D.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3)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A.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B.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C.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D.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陶淵明博學多識,擅長寫文章。他寫的《五柳先生傳》中的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當時人們認為這一形象是陶淵明的真實寫照;他在辭去彭澤令時寫了《歸去來兮辭》。B.陶淵明仕途短暫。因雙親去世,家里貧窮,他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場煩瑣,任職不久,便解職回家,此后,還擔任過鎮(zhèn)軍、建威參軍和彭澤令等職。C.陶淵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濟饋贈,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D.陶淵明任真自得。他曾將顏延之贈送的二萬錢全都送至酒家;有時坐在花叢中飲酒,酣暢時便撫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志?!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使用,除了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結合句子的上下語境,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做好這類題,前提是我們必須熟知整個文言句子的含義,還必須熟悉語法。(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4)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5)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窘獯稹浚?)B.譯文:忍受不了官場的繁雜事務,不久自己棄官回家了?!敖鈿w”,棄官回家。故選:B。(2)A.結構助詞,的;代詞,指越人說的話。B.動詞,擔任;介詞,給。C.都是代詞,他的。D.連詞,表目的,來;介詞,用。故選:C。(3)“有腳疾”是動賓結構,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一門生”“二兒”為并列成分,在句中都做“使”的賓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D。譯文:陶淵明腳有病,讓一個門生和兩個兒子交替抬轎,到了以后,欣然和龐通之一同飲酒。故選:B。(4)B.“因雙親去世”錯誤,原文說“親老家貧”,應是雙親年邁。故選:B。(5)①“去”,離開;“與”,給;“稍”,逐漸地、漸次;“就”,靠近、前去。譯文:顏延之離開之前,留下二萬錢給陶淵明,陶淵明派人把所有的錢送到酒店,漸次去拿酒喝。②“安”,安于;“其”,代詞,代指陶淵明;“同志”,志趣相投。譯文:陶淵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勞清苦,和陶淵明志趣相投。答案:(1)B(2)C(3)B(4)B(5)①顏延之離開之前,留下二萬錢給陶淵明,陶淵明派人把所有的錢送到酒店,漸次去拿酒喝。②陶淵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勞清苦,和陶淵明志趣相投。參考譯文:陶淵明,字元亮,有人說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晉朝的大司馬。陶淵明少年時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學多識,擅長寫文章,聰明灑脫,卓爾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負。曾經寫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當時的人稱這篇文章為實錄。陶淵明的雙親年邁,家里很窮,他被起用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場的繁雜事務,不久自己棄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擔任主簿,他沒有赴任,親自耕種,自給自足,最終因勞累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濟前去探望他,陶淵明臥床挨餓好幾天了。檀道濟對他說:“賢人處世,國家政治黑暗就隱居,政治開明就出來做官。如今你生在開明盛世,為什么如此折磨自己呢?”陶淵明回答說:“我怎敢自比賢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們?!碧吹罎徒o他糧食和肉,他卻揮揮手讓道濟離開了。后來擔任鎮(zhèn)軍、建威參軍,陶淵明對親戚朋友說:“我想姑且做個縣令,得點薪俸作為隱居的費用,可以嗎?”當政者聽說后,調任他為彭澤縣令。(他)不帶家眷獨自上任,送了一個仆人給他的兒子,寫信說:“你每天的費用,難以供給自己生活?,F在派給你一個仆人,幫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別人的兒子,你要善待他?!惫俑墓锼甲屓朔N高粱,說:“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夠了!”妻兒堅持要求種稻子,于是下令二頃五十畝的田地種高粱,五十畝種稻子。年終,恰逢州郡派督郵到彭澤縣,下屬請示陶淵明說:“您應該整飾衣冠、系上腰帶面見他?!碧諟Y明嘆氣說:“我怎么能為五斗米官俸向鄉(xiāng)里小兒彎腰行禮!”當天就交出官印辭去官職,寫了《歸去來兮辭》。朝廷征召他為著作郎,沒有赴任。江州刺史王弘想要結識他,卻請不來他。陶淵明曾經去廬山,王弘讓陶淵明的老朋友龐通之準備酒席,在半路栗里邀請他。陶淵明腳有病,讓一個門生和兩個兒子交替抬轎,到了以后,欣然和龐通之一同飲酒。不一會兒王弘到了,陶淵明也沒有拒絕。起初顏延之擔任劉柳后軍功曹,在潯陽和陶淵明有交情,后來到始安郡做官,經過潯陽,每天都到陶淵明的住所飲酒。每次去,都要暢飲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請顏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顏延之離開之前,留下二萬錢給陶淵明,陶淵明派人把所有的錢送到酒店,漸次去拿酒喝。曾經于(某年)九月九日在房邊菊花叢中閑坐,時間長了,采了一捧菊花,忽然王弘送酒來了,隨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淵明不懂音律,卻保存了一張無弦琴,每次飲酒舒暢時,就撫琴來寄托心意。來拜訪的人不論貴賤,只要有酒就招待他們。陶淵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訴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覺,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達到這種地步??⒃泚戆菰L他,正趕上他釀的酒熟了,陶淵明就取下頭上的葛巾濾酒。濾完,又把頭巾扎在頭上。陶淵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勞清苦,和陶淵明志趣相投。陶淵明自認為曾祖父是晉朝的宰相,恥于再在后一朝代委屈自己,自從宋高祖(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的基業(yè)漸漸興盛,再也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將要接受朝廷征召,恰好去世了,時年六十三歲。后世稱他為“靖節(jié)先生”。三、(22分)8.(8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涼風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注】.[注]謝玄暉:名謝朓,南齊著名詩人。(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金陵夜寂涼風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兩句中“金陵”點明了地點,“涼風發(fā)”暗示了季節(jié),“夜寂”概括了時間和環(huán)境,“望吳越”交代了登樓的目的。B.“古來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從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結構上有過渡作用,暗示后面將要寫的內容。C.“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兩句話中有“話”,意思是謝朓的詩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寫此詩,又有誰能讀懂呢?D.作者筆觸所及,廣闊且悠遠,而讀者細細品味,則會發(fā)現本詩以“愁情”為線索貫通前后,脈絡清晰。(2)從煉字角度來說,頷聯中哪兩個字用得極好?好在哪里?請簡要賞析?!痉治觥浚?)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的能力。這道題考的是詩歌的煉字?!盁捵帧倍酂拕釉~和形容詞,可以煉數詞,也可以煉副詞,還可以活用詞語。煉字題的答題步驟:①點出手法。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③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④點出該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還要關注結構上的作用?!窘獯稹浚?)B.“‘相接’是從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錯,“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2)根據對頷聯的理解,從表現手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角度分析哪兩個字最能具傳神?!鞍自朴乘畵u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一句中,“搖”“滴”二字將靜止的畫面變?yōu)閯拥漠嬅?,故起著化靜為動的作用,把水、城、露、月等景物寫的活靈活現,自然最為傳神。答案:(1)B(2)“搖”“滴”二字用得極好。此二字化靜為動,使靜止的畫面生動起來。涼風吹來,江水搖動,影子跟著搖動,讓人感到城也搖動起來;秋月皎潔,露珠墜落,仿佛是從月亮上滴落下來似的。使本屬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現出不同尋常的情態(tài)。譯文:在金陵一個靜悄悄的夜晚,涼風習習,我獨自一人登上高樓,眺望吳越。白云低垂,水搖空城,白露好像是從秋月上垂滴的水珠。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歸,思念古人,而古人能與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惟有能寫出“澄江靜如練“這樣清麗之詩的謝玄暉,方令人長憶不已。賞析:金陵城西樓即“孫楚樓”,因西晉詩人孫楚曾來此登高吟詠而得名。樓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見《輿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長江,皆陳其足下,為觀景的勝地。這首詩,李白寫自己夜登城西樓所見所感?!敖鹆暌辜艣鲲L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痹娙耸窃陟o寂的夜間,獨自一人登上城西樓的?!皼鲲L發(fā)”,暗示季節(jié)是秋天,與下文“秋月”相呼應?!皡窃健?,泛指江、浙一帶;遠望吳越,點出登樓的目的。從“夜寂”“獨上”“望吳越”等詞語中,隱隱地透露出詩人登樓時孤寂、抑郁、悵惘的心情。詩人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寫“望”中之景的?!鞍自朴乘畵u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鄙暇鋵懜┮?,下句寫仰觀。俯視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動,恍若白云、城垣在輕輕搖蕩;仰觀遙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瑩,仿佛是從月亮中滴出。十四個字,把秋月下臨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繪得非常逼真?zhèn)魃瘛蓚€“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潔,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瑩,江水之明凈?!翱铡弊?,在氣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別靜寂?!皳u”“滴”兩個動詞用得尤其神奇。城是不會“搖”的,但“涼風發(fā)”,水搖,影搖,給人的幻覺,城也搖蕩起來,月亮是不會“滴“露珠的,但“獨上高樓“,凝神仰望秋月皎潔如洗,好像露珠是從月亮上滴下似的?!暗巍迸c“搖”,使整個靜止的畫面飛動起來,使本屬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諸多景物,一齊情態(tài)逼露,異趣橫生,令人浮想聯翩,為之神往。這樣的描寫,不僅反映出浪漫主義詩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顯示出他對大自然敏銳的感覺和細致的觀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觀景物的主要特征,“著一字而境界全出”?!霸孪鲁烈骶貌粴w,古來相接眼中稀?!痹娙藖辛⒃孪?,沉思默想,久久不歸。原來他是在慨嘆人世混濁,知音難遇。“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一個“稀”字,吐露了詩人一生懷才不遇、憤世疾俗的苦悶心情?!肮艁怼薄把壑小保质窃娙藷o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說,不僅是我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來有才華、有抱負的人當時也都是如此。知音者“眼中”既然“稀”,詩人很自然地懷念起他所敬慕的歷史人物。這里“眼中“二字對最后一聯,在結構上又起了“金針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將要寫什么。“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敝x玄暉,即謝朓,南齊著名詩人,曾任過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誣陷,下獄死。李白一生對謝朓十分敬慕,這是因為謝朓的詩風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話說,就叫做“今古一相接”(見《謝公亭》)。謝朓在被排擠出京離開金陵時,曾寫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著名詩篇,描寫金陵壯美的景色和抒發(fā)去國懷鄉(xiāng)之愁?!俺谓o如練“就是此詩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潔白的絲綢。李白夜登城西樓和謝朓當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樣不幸,心情同樣苦悶(李白寫此詩是在他遭權奸讒毀被排擠離開長安之后),就很自然地會聯想到當年謝朓筆下的江景,想到謝朓寫此詩的心情,于是發(fā)出會心的贊嘆:“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意思是說,謝朓能吟出“澄江靜如練”這樣的好詩,令我深深地懷念他。這兩句,話中有“話”,其“潛臺詞”是,我與謝朓精神“相接”,他的詩我能理解;今日我寫此詩,與謝朓當年心情相同,有誰能“解道”、能“長憶”呢?可見李白“長憶“謝朓,乃是感慨自己身處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難耐。這正是此詩的命意,在結處含蓄地點出,與開頭的“獨上”相呼應,令人倍感“月下沉吟”的詩人是多么的寂寞和憂愁。這首詩,詩人筆觸所及,廣闊而悠遠,天上,地下,眼前,往古,飄然而來,忽然而去,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表面看來,似乎信筆揮灑,未加經營;仔細玩味,則脈絡分明,一線貫通。這根“線”,便是“愁情”二字。詩人時而寫自己行跡或直抒胸臆(如一二、五六句),時而描繪客觀景物或贊美古人(如三四、七八句),使這條感情線索時顯時隱、一起一伏,像波浪推涌,節(jié)奏鮮明,又逐步趨向深化,由此可見詩人構思之精。這首詩中,詞語的選用,韻律的變換,在色彩上,在聲調上,在韻味上,都協調一致,給人以一種蒼茫、悲涼、沉郁的感覺。這就格外突出了詩中的抒情主線,使得全詩渾然一體,愈見精美。9.(6分)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1)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表現年輕革命者意氣奔放、強勁有力的兩句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2)曹操《短歌行》中,把賢者比喻為高空的明月并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的句子是“明明如月,何時可掇”。(3)杜甫《登高》中,用傳神之筆描寫凄冷景色和長江氣勢的句子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痉治觥看祟}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情景默寫的方式增加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識記)?!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重點字:遒)(2)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重點字:掇)(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重點字:蕭)四、(12分)10.(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再到鳳凰山陳忠實小小的鳳凰城遠近聞名,著意在山水韻味。鳳凰城山水名揚天下,得益于作家沈從文。凡讀過沈從文作品的人,不僅難以忘記湘西的山水韻味和民俗風情,而且種下有朝一日走一回湘西的欲念。鳳凰城是湘西風景風情的代表性杰作,自然為首選之地。十年前到鳳凰城,看了山,看了水,看了沈從文先生的書屋和墓地,感觸頗多,卻不著一字,說來很簡單,沈先生早在幾十年前把湘西的山光水色和民生的風情靈氣展示得淋漓盡致,至今都很難再讀到那樣耐得咀嚼的文字,我便不敢貿然動筆了。這回又去湘西,再上鳳凰山,不僅有沈先生文章里的景致為參照,而且還有第一次來鳳凰城的印象作對比,我發(fā)覺變化真是太快了,也太大了。我記得十年前進鳳凰城時,要過一座橋,從橋上看下去,河水里浮游著幾頭水牛。水牛在河里懶洋洋地游著,露出碩大的頭和頭上的彎角,還有淺灰色的脊背。水色不清,渾而近濁,漂浮著有藤蔓的野草,據說是剛剛下過雨漲了水的緣故。這幕水牛戲水的景象就留在我這個北方人的記憶里。這回一看見鳳凰城,一看見那條河,自然不再陌生,卻看不見水牛的姿容了。水變清了,大約沒有落雨也就沒有漲水,更看不見浮草;原先沙子泥土鋪就的河岸,用水泥砌得整整齊齊,類似城市公園人工湖的堤岸了。我似乎隱隱生出某種缺失的惆悵。我又不敢說這種整修有什么不合適,卻想著那泛著青草的泥岸伸展著的自然狀態(tài)的曲線,再也不復存在了。沈從文先生的舊居,十年前看了一回,這次來仍然想再看一回。我從東正街拐進中營巷,就感到擁擠和熙攘,擁擠著的男男女女,都是因觀瞻一位作家宅第的好奇心所驅使。而這位作家生前卻是落寞的,盡管住在繁華的北京,活著時幾乎是蟄伏隱居,即使在胡同里迎面撞懷,乃至不經意間頭與頭碰撞得起了疙瘩,卻誰也認不出個沈從文來?,F在,先生早已棄居的老宅舊屋,卻“下自成蹊”。據說一年四季都是絡繹不絕的參觀者,旅游旺季就這么擁擠著。舊居左臥室背后,有一方小小的火塘,上邊吊著一只水壺,四周擺著幾只小板凳。使我自然地發(fā)生最生動的聯想,家人或朋友,圍坐在火塘邊,聽燃燒的劈柴噼啪響著,水壺里的水咝咝咝響著,沏一碗熱茶,或敘友情,或議家事,該是怎樣一番愜意和快活。沈先生的墓地在半山上,山不高,卻很幽靜,曲徑盤繞,雜樹蔽蔭。突??吹揭粔K碑石,刻著龍飛鳳舞的手書字體:“一個士兵要不戰(zhàn)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xiāng)?!背蹩磭樍艘惶}內容似乎太硬,一下子竟反應不及。細看副題為“悼念從文表叔”。立碑題字者為大名鼎鼎的黃永玉。便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覺隱壓下來,慢慢嚼磨,反復體味個中內涵。沈先生的墓,是以一塊巨大的石頭為標志,據說重達五噸。上邊刻著沈先生自己的話:“照我思索,能理解人;照我思索,可認識人。”這應該是先生一生的哲思概括,也是一種復雜曲折的人生歷程之后的生命體驗,只可領悟,不敢評說。據說這石頭是黃永玉先生親自為其表叔選擇采掘來的,我便欽佩這位畫壇大師超凡脫俗的審美取向,真是一塊再恰切不過的石頭。想先生平生不聲不響,似乎也不愛熱鬧,悄悄走出鳳凰,死后又悄然歸于鳳凰,不料熱鬧發(fā)生在死后,擁擠了舊宅老屋,又川流不息吵吵嚷嚷在墳頭墓前,如果真有先生不死的幽靈,怎么承受得住……我依著同行的朋友去河上乘一種專供游樂的小艇,河水清冽,暑氣悶熱暫得緩解。河邊有人在洗衣淘米。女人洗著淘著,淘著洗著的還有男人。洗菜的男女似乎平平常常,洗衣的男女居然還用著棒槌。棒槌在石頭上捶擊衣服的響聲聽來悅耳,那是我自小在家門口的澇池邊和灞河里聽慣了的脆響樂聲。上岸后沿河邊的小路走,不時有人拉著小車擦身而過,車上繃一頂遮陽的花布,車內置一張?zhí)梢巍;藥讐K錢的人坐在躺椅上。掙了幾塊錢的人拉著車子在小巷和河邊跑著,供花了幾塊錢的人觀光賞景。這是最簡單最直白的一種關系,容不得多愁善感者說三道四。我看著覺得有點扎眼的,是一位坐在躺椅上的人的姿勢,手里夾一支正燃著的紙煙,兩條腿以八字撇開,搭在車子的兩邊,旁觀者入目頗覺不雅。沈先生如果活著,今日的鳳凰在他的筆下會是怎樣一番景致?(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A.作者十年前來鳳凰城“不著一字”,再次來時卻寫了這篇文章,這是因為作者認為自己要像沈從文那樣,寫出耐得咀嚼的文字。B.文中的描寫靈動而細致,有形有聲,在石頭上捶擊衣服的棒槌聲是“悅耳的”,就連作者的想象,壺里的水也是“咝咝咝”在響的。C.文中說“先生早已棄居的老宅舊屋,卻‘下自成蹊’”,“下自成蹊”含意豐富,既是實指,也包含了作者對沈從文先生人品的態(tài)度。D.作者兩次到鳳凰,感受不同,再次到鳳凰時,筆下的鳳凰少了初識時的驚喜,而多了由表及里的沉思與回味,給讀者以啟示。(2)分析文中兩處畫橫線句子的含意。①便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覺隱壓下來,慢慢嚼磨,反復體味個中內涵。②只可領悟,不敢評說。(3)文章結尾說:“沈先生如果活著,今日的鳳凰在他的筆下會是怎樣一番景致?”作者這樣寫在結構上和內容上分別有什么用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和藝術手法的分析和鑒賞能力。這種題我們的通常做法是:先整體閱讀,了解文章大意;其次,根據選項的表述,進行推敲琢磨、比較分析。如果是選擇題要看清題干的要求是選正確的還是錯誤的。(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畫線句的理解和分析,品味其藝術手法的能力。分析畫線句的含義,要密切聯系上下文,吃透內涵;或者根據其句式特點、修辭手法等去揣摩作者的表達意圖。分析句子一定要緊扣文中相關語段分析,進行整體把握。(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子的作用的能力,通常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答。內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內容,然后分析這個內容能表現所闡述對象的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則分析表現人什么形象特點,表現作者對他什么情感態(tài)度。如是景物,則分析表現景物什么特點,渲染什么氣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結構,則考慮其和上下文這間的關系,是否照應前文,是否為下文某內容做鋪墊,是否與什么內容形成對比等?!窘獯稹浚?)A.“因為作者認為自己要像沈從文那樣,寫出耐得咀嚼的文字”這個地方曲解了文意。從原文可知:“作者十年前到鳳凰城……我便不敢貿然動筆了。這回又去湘西,再上鳳凰山,不僅有沈先生文章里的景致為參照……我發(fā)覺變化真是太快了,也太大了”,即他為前后兩次的差距感到困惑,曾經鐘靈毓秀的鳳凰成了熙來攘往的旅游勝地,讓人遺憾。作者之所以第二次要寫點文字是對十年后,人們對名人故里的氛圍的破壞,感覺俗世的銅臭味太濃郁,于是他將心中郁積的困惑和不解形成了文字,并非是想“像沈從文那樣,寫出耐得咀嚼的文字”。故選:A。(2)第①句“便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覺隱壓下來,慢慢嚼磨,反復體味個中內涵”這里突出的是一種核心價值,突然出現了背馳和張揚的碑文,與生前低調的沈從文墓地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顯示出一種不協調的特點,但是作者在內心得知,這是沈從文先生的好友黃永玉先生所作,細細想來,這也是對沈從文先生一生的一種崇高的禮贊,也是有其道理的。第②句“只可領悟,不敢評說”這是從不同的角度對沈從文先生一生所經歷的哲思和復雜的人生體驗的高度概括,凸顯出作者只能夠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而不能去做平說,極其鮮明而別致地展現出作者對沈從文先生的一種崇高的禮贊和無限的崇敬之情。(3)本題是對最后一段的作用進行考查,題干明確要求從結構上和內容上分別分析其用意?!吧蛳壬绻钪?,今日的鳳凰在他的筆下會是怎樣一番景致?”這句話是作者在看到十年后湘西的變化后發(fā)出的感慨,作者再次到鳳凰時,筆下的鳳凰少了初識時的驚喜,代之而來的是由表及里的沉思與回味,這些沉思與回味給讀者以深沉的啟示。所以這句話在內容上以問句作結,委婉地道出了作者的困惑與感嘆,引人深思;結構上,尾段的作用主要是和前文的關系,如照應文章的開頭,點出鳳凰與沈從文密不可分的關系。答案:(1)A(2)①突然出現的碑石和張揚的碑文與生前低調的沈從文、清幽的墓地顯得不協調,但是作者知道立碑題字者是沈從文的親戚、大畫家黃永玉后,思考、體會這應有其道理。②對沈從文概括自己一生的哲思和經歷復雜曲折人生后的體驗,作者只能去領悟,不做評說,表現了作者對沈從文的崇敬。(3)①結構上:以問句結尾,引人深思,同時照應文章的開頭,點出鳳凰與沈從文密不可分的關系。②內容上:委婉地道出了作者的困惑與感嘆,曾經鐘靈毓秀的鳳凰成了熙來攘往的旅游勝地,讓人遺憾;表達了作者的憂思,現在的鳳凰出現了銅臭味和丑陋相,與沈從文先生當年描寫的鳳凰大不相同。五、(10分)11.(10分)閱讀,回答問題。礁石艾青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1)這是現當代文學家艾青所寫的一首抒情詩《礁石》,詩中“礁石”這個意象激發(fā)了你怎樣的情思與感悟?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寫一則80字左右的札記。(2)請結合所學《鄉(xiāng)土中國》內容,從閱讀的現實意義角度,為《鄉(xiāng)土中國》這本書設計一句腰封推介語,不超過30字。【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意象并撰寫札記的能力。首先對札記有所理解,再結合詩歌內容進行分析,得出答案。(2)本題考查學生對經典名著的內容把握以及寫腰封(推薦或宣傳語)能力。解答此題,重點把握腰封推介語的含義,再結合《鄉(xiāng)土中國》的內容,進行擬寫?!窘獯稹浚?)札記,指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體會及見聞的單篇文章,匯集多篇成文(書),乃稱札記。詩人把礁石塑造成了一個受迫害而又敢于反抗的形象。艾青曾說過:“詩只有借助形象思維的方法才能產生持久的魅力”他總是努力地尋覓具體的、鮮明的、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激情?!督甘芬呀涀屛覀兛吹搅诉@種藝術風格。礁石可以理解為一種正直偉岸的人格精神;在兩種人間力量中有表現為“正義”“真理”的象征;在社會發(fā)展的歷程中,它又使人們想起進步與腐朽之間的沖突。礁石的象征意義:①中華民族的整體象征。從古至今,我們的民族經歷了無數次外敵入侵的屈辱。然而我們的人民從未放棄過抗爭,在艱苦卓絕的抗爭中最終取得勝利。②聯想到進步力量和反動勢力的對抗。在兩種力量的較量中,進步必將取代落后,正義終究戰(zhàn)勝邪惡。③聯想到某些反抗壓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們不畏強權,敢于抗爭。說明面對艱難困苦,面對強權壓迫,要敢于抗爭。力爭最終能“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傊娭械慕甘哂蓄B強的斗志,堅忍不拔的毅力,不對強權低頭,不向暴力屈服的精神。這首小詩高度凝煉集中,由于礁石的形象被提到象征的層次,它的意蘊已超越了特指的象征對象和歷史條件,使人產生多重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