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園林命名之最高標準,張岱已明言“無有一字入俗”,這也是園林命名同現(xiàn)代的“主題園”的
區(qū)別。后者僅僅指出命名是表達景致的某一主題思想,而園林命名的關鍵卻不只在于“主題”,
更在于雅俗。有人認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紅樓夢》第十七回中以兩處題名指出了
這一觀念的問題,在“曲徑通幽”,寶玉言之”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這自然是常說的
“古雅”了;而在“沁芳橋”,寶玉又不喜歡別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通觀全篇,其所涉用
典之俗的問題大抵有三:一曰陳舊,二曰犯忌,三曰“不中”。
所謂陳舊,就是用典太過俗濫,了無新意。如眾人到了瀟湘館時,論此處匾該題四字。有人
說:“淇水遺風?!辟Z政道:“俗?!庇忠粋€道:“睢園遺跡?!辟Z政道:“也俗?!倍咭?/p>
處用《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
處用睢園,即漢梁孝王“綠竹蔭諸”的菟園之典,都同瀟湘館最點景的物“竹”有關,也算應題,
為何被政老稱“俗”呢?主要在于,這兩個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幾乎已經(jīng)
是陳詞濫調(diào)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處景致之獨特也自然不可見了。
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這看似同雅俗無關,但所“雅”者,乃是寓于此間而得其
遺世獨立之精神;若不能意會禁忌之“度”,便是同時俗產(chǎn)生了沖突,難得獨我之幽趣了。一犯
在違制。如“墓汀花淑”一景,有人擬出“秦人舊舍”,寶玉立即指出“背謬了”,桃花源之典
故,本是講“為避秦亂”而隱居的一村人,他們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無疑暗藏著對政治
的不滿。二犯在重名,“稻香村”最初有人題名“杏花村”獲得眾人贊賞,賈政卻向眾人道:“'杏
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請名方可。”三犯在“頹喪”。在衡蕪苑一處擬聯(lián),有人
道,“廉蘭芳靄科陽院,杜若香飄明月洲.”眾人指出“斜陽”二字不妥,那人便引古詩“熊蕪
滿院泣斜陽”句,眾人皆云:“頹喪,頹喪!”
所謂“不中”,就是本來顯然需要提及的點題景物,沒有說準或者說滿了,或者明明沒有的景
致,卻在匾額和對聯(lián)中生造出來。前者如怡虹院之處,有人提出“蕉鶴”,有人提“崇光泛彩”,
寶玉就說“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nèi)。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
蕉亦無著落”。后者如在衡蕪苑中清客們的“麝蘭芳靄斜陽院,杜若香飄明月洲”“三程香風飄
玉蕙,一庭明月照金蘭”二聯(lián)。說“不中”是“俗”,似乎也有些不妥,但是“俗”并不只針對
文辭不美,還針對那些華美卻不切景的辭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據(jù)“此景”各種幽致深蘊而
從生命經(jīng)驗中流露出來,而非為了炫耀自己的文學才華而生搬硬造出來的。
從根本上講,“不入俗”之難在于不能回到自我觀照的世界中來,而只在“外部”的典故、概
念和比擬中打轉。在這一回中,尤其彰顯寶玉才華的,或者說特別表露出“雅”的含義的,是連賈
政也比較欣賞的“沁芳”橋之命名以及“衡芷清芬”的對聯(lián)?!扒叻肌敝麛M出后,賈政的態(tài)度是
“拈須點頭不語”,脂評“六字是嚴父大露悅容也”。寶玉在評價前人時已提出,“雅”雖要切景,
但卻不能太“實”,而是要“蘊藉含蓄”:而其“含蓄”處,卻是一種真正的“實在”。之所以“含
蓄”,乃在于命名不能是對眼前景致的一般描述或比擬,而要將自我的生命經(jīng)驗沉浸于作為整體的
園中世界,并前追古人之生命,將之也化入此刻自我的生命中來。
所謂“無有一字入俗”,其實就是將自我作為存在者的“主人”去面對真實的世界,面對真實
的比刻的顯現(xiàn)。然而古今鮮有人可做到極致,又知這一“真實”是極難尋找的。這一回的敘事展現(xiàn)
出,對真實的意義的尋找乃是基于對許多“不真”的表達的滌除與反省,在這種反省之后重新回歸
到本真的存在中來,回歸到在此的自我中來,世界的“真”使從被遮蔽的俗套和成見中顯露現(xiàn)身了。
(摘編自李溪《以意造園,復以園造意:從〈紅樓夢》第十七回看文人園林》)
材料二:
中國古代園林是文人讀書治學的場地、修身養(yǎng)性的樂土、結社雅集的處所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地。
中國古代園林的文學書寫種類多樣,異彩紛呈。園林中的建筑題名、匾額、對聯(lián)和刻石等或取材于
著名詩文,或出自文人之手。文學史上眾多美文意境與文學家的高雅情致,皆成為中國古代園林的
造景依據(jù)。拙政園來源于陶淵明《歸園田居》的“守拙歸園田”;滄浪亭的“滄浪”二字取自屈原
《漁父》中的典故,園中臨水的“觀魚處”得名于《莊子》“觀魚于濠梁之上”;頤和園后山“看
云起時”出自王維《終南別業(yè)》“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拙政園“留聽閣”用李商隱《宿駱
氏¥寄懷崔雍崔兗》“留得枯荷聽雨聲”的詩意。園林中的對聯(lián)、刻石對仗工整,寓意深遠。留園
五峰仙館題有“雨后靜觀山意思,風前閑看月精神”,這與李白《獨坐敬亭山》中“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有異曲同工之妙。園林散文、題園詩賦是古典文學與園林的另一種結合形式,如《阿
房宮賦》《醉翁亭記》《岳陽樓記》等、都是流傳千古的名篇。湯顯祖筆下的“牡丹亭”和曹雪芹
筆下“大觀園”更是將中國園林的文學書寫推向了高潮。
(摘編自袁圓《從《紅樓夢》大觀園看中國古代園林的文學書寫》)
材料三:
說著,進入石洞來.只見佳木蘢蔥,奇花煙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下.再
進數(shù)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繡檻,皆隱于山坳樹杪之間。俯而視之,則清
溪瀉雪,石磴穿云,白石為欄,環(huán)抱池沿,石橋三港,獸面銜吐。橋上有亭。賈政與諸人上了亭子,
倚欄坐了,因問:“諸公以何題此?”諸人都道:“當日歐陽公《醉翁亭記》有云:'有亭翼然',
就名‘翼然'。"賈政笑道:“'翼然'雖佳,但此亭壓水而成,還須偏于水題方稱。依我拙裁,
歐陽公之'瀉出于兩峰之間',竟用他這一個‘瀉'字?!庇幸豢偷溃骸笆菢O,是極。'瀉玉'二
字妙?!辟Z政拈髯尋思,因抬頭見寶玉侍側,便笑命他也擬一個來。
寶玉聽說,連忙回道:“老爺方才所議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當日歐陽公題釀泉用一
'瀉'字,則妥,今日此泉若亦用'瀉'字,則覺不妥。況此處雖云省親駐蟀別墅,亦當入于應制
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覺粗陋不雅。求再擬較此蘊籍含蓄者?!辟Z政笑道:“諸公聽此論若何?方
才眾人編新,你又說不如述古,如今我們述古,你又說粗陋不妥。你且說你的來我聽?!睂氂竦溃?/p>
“有用‘瀉玉'二字,則莫若‘沁芳'二字,豈不新雅?”賈政拈髯點頭不語。
(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十七回)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第十七回中對?大觀園各處命名的品評鑒賞,依據(jù)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雅俗之辨。
B.因為認識到園林命名的關鍵因素,張岱提出了“無有一字入俗”的園林命名的最高標準。
C.“淇水遺風”“睢園遺跡”被認定為“俗”,這兩個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
【).”稻香村”擬題“杏花村”獲贊賞,賈政卻認為不宜用“杏花村”這類已有實指的名字。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第十七回中關于匾額和對聯(lián)命名的記述,展現(xiàn)了園林命名是如何在種細致的審思
及體悟中誕生的過程。
B.園林中匾額和對聯(lián)為了追求文辭華美,從而生造出此地沒有的景致,這不應該歸于“俗”的
命名方式。
C.衡蕪苑處寶玉化用舊聯(lián)擬對“吟成豆蔻詩猶艷,睡足荼藤夢亦香”是為了證明“編新不如述
舊”的觀點。
I).頤和園后山“看云起時”因為出自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詩句,會引起游人“不
中”的感受。
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屬于“中國園林的文學書寫”的一項是()
A.宋代司馬光定制過一套古代衣冠,“人獨樂園,則衣之”,表達對董仲舒、陶淵明、王子默,
白居易等七位先賢的敬慕。
B.“園林文學”是園林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掌握園林文學的基本知識對于培養(yǎng)園林類
專業(yè)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
C.古典園林中洞門有種“穿越”性,“初極狹,才通人。亞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與古人造
園反復借用的“桃花源”意境有關。
D.未來的園林設計建造者,要想提高園林藝術的理論水平,必須廣泛地閱讀中國古典園林文學,
站在更高層次上來鳥瞰園林藝術自身。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第一自然段的論證思路。
5.《紅樓夢》第|七回中,橋上亭的擬名先是“翼然”,后改擬為“瀉玉”,最后改擬為“沁芳”。
請結合材料觀點,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材料一:
文學與建筑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不僅因為建筑和文學在美學上有許多相通之處,還因為建筑
往往是文學家觀察與描寫的對象,是文學作品展現(xiàn)情節(jié)與鋪陳故事的場景和空間。
在中國文學中建筑是文學家抒發(fā)感情的載體,歷史上有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描寫亭臺樓閣的詩文和
辭賦。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時,也建起了建筑文學寶庫。歷代文學都留下了許多生動地描寫建筑的
篇章,有關古建筑的文獻有詩詞、曲賦、游記、題記等。這些文學作品無論是在文學的體裁、題材、
手法或是風格和意境上,都豐富多彩,不僅在藝術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論述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詩經(jīng)》有許多關于建筑的篇章,《詩?小雅》有一篇歌頌周王宮室落成的詩《斯干》,詩中
寫道:“如踐斯翼,如矢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暈斯飛,君子攸躋?!币馑际钦f宮室建筑
的勢態(tài)好像人抬起腳跟望遠那樣高峻,又有的像箭羽那樣周正挺括,屋頂四角如飛鳥展翅,像鳥那
祥飛翔。這些描寫已成為人們認識遠古時期中國建筑形式的原型。
有許多可以列入建筑專業(yè)文獻的文學作品,但凡樓堂、宮室、館閣、亭臺等建筑完工,多有碑
銘、題記、詩詞或辭賦記載,后代的文人墨客贊頌或追思的作品也會流傳下來。唐代詩人王勃的《滕
王閣序》、杜牧的《阿房宮賦》、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散文家歐陽修的《解翁亭記》
等,都是千古絕唱。北京人民大會堂大報告廳頂棚的設計就受到《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長
天一色”的啟發(fā)。
《紅樓夢》可以稱之為“建筑文學”,一種根據(jù)建筑演繹的文學,而同時也呈現(xiàn)了一種“文學
建筑”,文學生成的建筑。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關于大觀園和榮國府、寧國府的描述,激起了多
少文人墨客和建筑師的遐想,他們努力從書中去尋找被歷史淹沒了的建筑,并試圖去重建作者虛構
的“大觀園”?!都t樓夢》塑造了一個綜合了南方和北方園林與建筑特點的大觀園,用文學藝術語
言表達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理論、園林藝術、造園手法等。小說《紅樓夢》將建筑融入文學作品
之中,描寫建筑空間的變化,書中涉及的建筑及景物有82處,建筑及建筑空間、構件、家具等共
155種,門30余種。
(摘編自《文匯報?這部浪漫小說啟發(fā)了凡爾賽宮的園林設計》鄭時齡,有刪改)
材料二:
余志成(《文學報》記者):人類能夠流傳千百年的智慧之花,應該非文學與建筑莫屬了!但
要系統(tǒng)探究起來,似乎又很不筒單。那么,什么是文學?什么是建筑?文學與建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又表
現(xiàn)在哪里?
趙麗宏(著名作家):能夠代表一個時代智慧高度的兩個標識:一是文學,二是建筑。文學展
現(xiàn)了一個時期或幾代人的生活與內(nèi)心情感;而建筑則是一門綜合藝術,其精美能成為時代的里程碑。
文學和建筑,是人類的智慧之花。余志成:趙老師,記得你曾經(jīng)寫過一篇散文《我向往的城市之美》,
你認為的魅力城市其建筑應該具有哪些特點呢?
趙麗宏:那是一個秋天的黃昏,我騎著自行車,沿復興中路由東往西。無意中抬頭遠望,視野
中出現(xiàn)的美妙景象使我吃了一驚。一輪已經(jīng)失去耀眼光芒的落日,像一個巨大的火球,噴射著暗紅
色的火焰,靜靜地懸掛在天地之間。天空是藍灰色的,有幾縷金色的云霞飄浮在落日周圍。使我吃
驚的美妙,是落日下的城市輪廓。建筑猶如層疊的山巒,猶如起伏的波瀾,讓人產(chǎn)生遐想。
我想,一個有魅力的城市,最好是依山傍水。依山,自然是靠山而建,城在山里,山在城里,
街道盤旋起伏,房屋層層相疊,入夜之后,城市的燈火和天上的星月交融為一體。傍水,當然是指
江海湖泊與城市為伴。水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城市如果建在海邊,那是得天獨厚,
大連、青島、煙臺和威海這樣的城市,沐浴在海風中,視野開闊,景色清朗。
樓房建筑,是城市的主體。一個城市是不是有魅力,和城市的建筑有沒有自己的風格大有關系。
上海曾經(jīng)被世人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這和上海的獨特的歷史有關,上海是中國最早大規(guī)模向
世界開放的城市,人類創(chuàng)造的各式各樣的文化都涌進了這個城市。其中最顯眼、最持久的,便是建
筑。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上海的建筑風格,我想,大概只能用“千姿百態(tài)”來形容。外灘那些
歐式建筑,向世人展示的是西方人的智慧和文明,是殖民時代的紀念,盡管它們所代表的歲月是中
國人的恥辱,然而誰也不能否認它們在建筑藝術上的成功。這些用石頭壘起的樓房,是那個時代智
慧和才華的結晶,直到今天,它們依然是上海的標志。
我認為,一幢成功的建筑物,往往匯集綜合了各種藝術手段,建筑如同歲月的紀念碑,一個時
代的建筑中,鐫刻著那個時代的烙印,沉積著那個時代的情感,也匯集了那個時代的審美眼光和趣
味。建筑又如同時代的接力棒,我們可以從城市建筑風格的演變中,探知文化眼光、社會習俗和經(jīng)
濟水平的進展變遷。(摘編自《文學報?文學與城筑的城市智慧》,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國古代的詩詞、曲賦、游記、題記中都有關于古建筑的佳作,無論是從文學的角度還是從
建筑論述的角度考慮,都成就很高。
B.《紅樓夢》是在大觀園、榮國府、寧國府等建筑基礎上演繹而成的文學,它將中國古典園林
的審美理論以文學藝術語言傳達出來。
C.依山傍水是一個城市具有魅力的先天優(yōu)勢,而城市的主體一樓房建筑,有沒有獨特的風格也
是衡量城市有沒有魅力的重要元素。
D.趙麗宏認為上海建筑風格是“千姿百態(tài)”的,外灘的建筑雖然讓人想到殖民時代恥辱的歲月,
但作為建筑藝術,我們必須承認它的成功。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斯干》一詩,歌頌了周王宮室的落成,較全面地反映了遠古時期中國建筑的藝術特征,充
分體現(xiàn)了文學與建筑的密切關系。
B.《阿房宮賦》是唐代杜牧描述古代建筑阿房宮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篇,是因為它
兼有文學價值和建筑專業(yè)文獻價值。
C.成功的建筑往往綜合了多種藝術手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人們從城市的建筑風格演變中,
可以感知社會習俗和經(jīng)濟水平的發(fā)展變化。
D.采訪者結合趙麗宏的作品進行提問,這樣不僅能讓被采訪者有一定的熟悉感,而且也使其回
答得更加生動形象,思想更加深亥h
3.材料一中說:“但凡樓堂、宮室、館閣、亭臺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銘、題記、詩詞或辭賦記載。”
《紅樓夢》第十七回中這樣描寫“稻香村”:“轉過山懷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筑就矮墻,墻頭皆
用稻莖掩護。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里面數(shù)楹茅屋?!饺刖仗?,里面紙窗木榻,富
貴氣象一洗皆盡?!?/p>
下列選項中,詩句所描繪的對象和這一建筑不一致的一項是()(3分)
A.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B.菱存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C.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D.進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
4.當被問及“魅力城市其建筑應該具有哪些特點”時,趙麗宏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詳細描述了一個
秋日黃昏的情景。這樣回答有什么好處?(4分)
5.趙麗宏創(chuàng)作《我向往的城市之美》,在某些方面體現(xiàn)出文學與建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請聯(lián)系材料一中
的相關論述,談談你的理解。(6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材料一:
作為文藝批評的重要術語,意象在新時期以來的文藝評論中運用得更為泛化,很多論者甚至言必稱“意
象”。依筆者看,在很多當代論著中,“意象”取代“形象”成為處處可見的“主角”,有時并非必要,
不加甄別地混用、泛用,對文藝批評來說,未必是好事。這兩個就念盡管多有交叉重疊,卻又有內(nèi)在區(qū)別。
因此,有必要從木體意義上對“意象”概念正木清源,對“意象”“形象”之間的區(qū)別進行深入分析。
“意象”的本義是什么?“意象”是“意”中之“象”,這個基本含義雖有些古老,但至今仍未“失
效”。真正將“意象”作為一個完整的、純粹的文學理論范疇加以使用的,是中國著名文論家劉娓。他在
《文心雕龍?神思》中提出的命題是:“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睙o論如何引申理解,劉勰此語都是
對作家內(nèi)在藝術思維的描述和概括,這是確定無疑的。整篇《神思》都是在講作家創(chuàng)作思維的運行規(guī)律和
過程。
關于“神思”,或者稱之為“靈感”“想象”“構思”,無論何種說法,論者都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方
式的層面上分析的。筆者認為:“神思”是中國古典美學中關于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的核心范疇,包括文學創(chuàng)作
的準備階段、創(chuàng)作沖動的發(fā)生機制、藝術構思的基本性質(zhì)、創(chuàng)作靈感的發(fā)生狀態(tài)、審美意象的產(chǎn)生過程以
及作品的藝術傳達階段等,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運思過程及思維方式,而非靜態(tài)的概念?!蔼氄罩场币庵^作
家獨到的觀照能力,“窺意象而運斤”指作家根據(jù)自己內(nèi)心生成的形象進行“郢人運斤”般的藝術表現(xiàn)。
“意象”是在作家的內(nèi)心生成和運化的,這對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在《神思》篇的贊語中,劉勰
又有高度概括:“神用象通,情變所孕。”就是說,文學創(chuàng)作的運思是以“意象”作為基本元素進行連通
和運行的,是由情感的變化所孕育的。
“形象”是指體現(xiàn)在作品文本中的藝術形象。如果說“意象”是生成于創(chuàng)作的內(nèi)在運思階段,那么“形
象”則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傳統(tǒng)的文學理論教材大多將“形象”作為文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出發(fā)點,認為
文學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社會生活”。
而“文學形象”是專指作品文本所呈現(xiàn)出的形象,這恰恰是“形象”與“意象”的區(qū)別?!拔膶W作品
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場面、環(huán)境和一切有形的物體。這就是說,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每個人物(包括
抒情作品中的抒情主體)是一個形象,每個自然景物是一個形象,每一個場面環(huán)境也可以是一個形象;而
把這三者綜合地進行描寫,使人物、景物、場面相互聯(lián)系,共同構成完整的生活畫面,也是一個形象。還
有,抒情性作品中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雖然主觀因素更濃,但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意境實質(zhì)上
也是一種藝術形象。”(十四院校本《文學理論基礎》)這已經(jīng)把“形象”的性質(zhì)說得很清楚了?!靶蜗蟆?/p>
寓于作品文本之中,需待讀者的育美閱讀,可以呈現(xiàn)在讀者的審美經(jīng)驗中。
筆者認為,體現(xiàn)在文本中的形象還是由“形象”這個概念承擔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義是“意象”
無法全部承擔的;而“意象”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的核心范疇的含義,也是“形象”所無力負荷的。
(摘編自張晶《從“意象”看審美范疇的規(guī)范使用》)
材料二:
在《紅樓夢》的人物創(chuàng)造中,詩化的意象思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書中常常圍繞一個藝術形象出現(xiàn)
許多對其性格命運身份起映帶、點綴或暗喻作用的詩化意象。它們像藝術人物身上投射出來的一塊塊影子,
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藝術人物的氣質(zhì)、性情以及遭遇。它們在書中不是散漫化的隨心所欲地放置,
而似一面面小鏡片,各有各的投射點,它們有規(guī)則地與人物形象的“本體”構成“對應”的藝術關系,產(chǎn)
生比興意義的互補互射的效應。
譬如,書中有一類意象與藝術形象構成“類性聯(lián)系”。為人物性格命運服務的詩化意象,一般都考慮
到形象木身的基調(diào)特質(zhì),都從特質(zhì)出發(fā),往往構成相對的聯(lián)系性或類同性。比如蕉玉這個悲劇人物,圍繞她
出現(xiàn)了兩個系列性的詩化意象:一個是由歷史化的人物構成的詩化意象,如明妃、虞姬、湘妃、杜麗娘、紅
拂、綠珠等;另一個是自然意象,如斑竹、桃花、柳絮、秋菊、芙蓉等。兩個系列的意象都含有一種紅顏
薄命的悲劇性內(nèi)蘊,所以這些意象之間就構成了一種類性聯(lián)系。
但在人物創(chuàng)造中,隨情節(jié)發(fā)展和場面推移,也出現(xiàn)一些隨機拈來的詩化意象,它們對人物在特定場合
中的性情、情趣也起到映帶作用。把這些隨機安設的詩化意象羅列起來,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并沒有什么內(nèi)在或
外在的類性聯(lián)系,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例如與黛玉形象對應的意象除了上面列舉的以外,還有仙草、司
與牛、玉帶、漁婆等。它們出現(xiàn)在人物活動的具體過程中,對人物的氣性、命運及與其他人物的關系,有
具體的指示或暗寓。但是,若硬要尋找它們之間的“類性聯(lián)系”,就不免附會了。
(摘編自王政《論〈紅樓夢〉中“形象本體”與對應意象的關系》)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當代論著中,有時可用“意象”取代“形象”,但不能把二者不加甄別地混用、泛用。
B.《文心解龍》是一部文學理論著作,劉勰在該書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這一詞語。
C.讀者若想獲得作品文本中的形象,需要閱讀作品文字,并形成自己的審美閱讀經(jīng)驗。
D.仙草、司馬牛等幾個意象之間雖無類性聯(lián)系,但是對黛玉形象都有?各臼的映帶作用v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引用《神思》中的語句以清楚闡釋“意象”的內(nèi)涵,據(jù)此可以判斷,對文學作品而言,意象
比形象更重要。
B.“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落木、江水以及磅礴闊大的意境都是杜甫為后世讀者留
下的文學形象。
C.《紅樓夢》中的眾多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是因為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運用了
詩化的意象思維。
D.《紅樓夢》中的詩化意象有著透示人物性格命運作用,讀者借助這些意象可以推斷出對應人物形象
的具體特征和遭遇。
3.結合材料二內(nèi)容,下列人物形象與意象不構成“對應”藝術關系的一項是(3分)()
A.賈寶玉:絳珠仙草、通靈寶玉、補天頑石
B.薛寶釵:牡丹花、冷香丸、金鎖
C.賈探春:風箏、海船、杏花
I).史湘云:芍藥、海棠、金麒麟
4.根據(jù)材料一,如何理解“意象”和“形象”?(4分)
5.兩則材料在提出論題之后,分別是怎樣展開論述的?(6分)
【答案】
1.B
B.“因為……張岱提出了……”錯誤,強加因果,材料一第一段只是說“園林命名之最高標準,
張岱已明言‘無有一字入俗’,……后者僅僅指出命名是表達景致的某一主題思想,而園林命名的
關鍵卻不只在于‘主題’",可見張岱提出這一標準與是否認識到園林命名關鍵并無因果關系。
2.A
B.“這不應該歸于'俗'命名方式”錯誤,由材料一第四段“‘俗’并不只針對文辭不美,還
針對那些華美卻不切景的辭藻”可知,這種為了追求文辭華美生造出此地沒有?的景致也應該歸于“俗―
C.“是為了證明'編新不如述舊'的觀點”錯誤,由第四段“所謂‘不中',就是本來顯然需
要提及的點題景物,沒有說準或者說滿了,或者明明沒有的景致,卻在匾額和對聯(lián)中生造出來”“如
在葡蕪苑中……'俗’并不只針對文辭不美,還針對那些華美卻不切景的辭藻。真正的‘命名’乃
是根據(jù)'此景'各種幽致深蘊而從生命經(jīng)驗中流露出來,而非為了炫耀自己的文學才華而生搬硬造
出來的”可知,衡蕪苑處寶玉化用舊聯(lián)擬對“吟成豆蔻詩猶艷,睡足荼靡夢亦香”是為了證明用典
要“中”,即根據(jù)景來命名。
D.”……因為……會引起游人‘不中’的感受"錯誤,根據(jù)材料二“文學史上眾多美文意境與
文學家的高雅情致,皆成為中國古代園林的造景依據(jù)……頤和園后山'看云起時'出自王維《終南
別業(yè)》'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可知,應該給人“中”的感受。故選A。
3.C
A.是司馬光對先賢的敬慕,與園林造景無關。B.是“園林文學”的概念知識,與園林造景和詩
文關系無關。C.洞門“穿越性”是以“桃花源”意境有關,屬于中國園林的文學書寫。D.是對園林
設計建造者的要求,與園林造景和詩文關系無關。故選。
4.
①首先通過引用張岱名言以及與現(xiàn)代“主題園”的對比,表明園林命名的關鍵在于雅俗;
②然后以“曲徑通幽”和“沁芳橋”兩處命名為例駁斥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的認識,指
出《紅樓夢》第十七回所涉園林命名用典之俗有三個角度。
5.
(1)“翼然”有“不中”的缺點,不如“瀉玉”更切合實際;
(2)“瀉玉”粗陋不雅,犯在違制;
(3)“沁芳”既切景又沒有太“實”,做到了“蘊藉含蓄”,體現(xiàn)出了“雅”的真意。
1.D
[]“外灘的建筑雖然讓人想到殖民時代恥辱的歲月”分析有誤。材料二倒數(shù)第二段原文“外
灘那些歐式建筑,……是殖民時代的紀念,盡管它們所代表的歲月是中國人的恥辱”只是說歐式建
筑代表中國人的恥辱歲月,而選項則將概念擴大成外灘的建筑。
2.C
【】A項,”較全面地反映了遠古時期中國建筑的藝術特征”分析錯誤。材料一第三段原文為
“這些描寫已成為人們認識遠古時期中國建筑形式的原型”。B項,“是因為它兼有文學價值和建
筑專業(yè)文獻價值”分析錯誤?!栋⒎繉m賦》不具有建筑專業(yè)文獻價值。D項,“而且也使其回答得
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責任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2025屆九師聯(lián)盟核心模擬卷(下)(樣卷)物理試題及答案
- 愛倫凱教育思想
- 小自考視覺傳播設計市場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上海合法標準租房合同
- 跨學科化學教學策略與實施路徑
-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考點重點講義
- 四川旅游學院《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發(fā)酵)》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尖子生歷史試題含解析
- 2025屆重慶市七校聯(lián)考高三一模試題(語文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消防安全評估消防安全評估方案
- 駕駛員汛期安全行車知識
- 小學勞動教育三上第三單元2《制作風車》課件
- 隱患排查統(tǒng)計分析報告
- 給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建議
-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復習資料
- 2024年重慶發(fā)展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成熟生產(chǎn)線評價報告
- 足球準確傳球訓練技巧:提高準確傳球能力掌控比賽節(jié)奏
- 自救器培訓(2023年煤礦安全生產(chǎn)培訓教師培訓班隨堂課程設計)
- 成人癌性疼痛護理指南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