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BT/JXXCCYTheproceduresofeffectivecontroltechnologyonseleniumenrichedrice江西省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協會發(fā)布IT/JXXCCY005—2024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硒和鎘的監(jiān)測技術 5富硒阻鎘伴生有效控制技術 6稻谷采收和干燥 7稻谷檢測和儲存 8稻米加工和包裝 9檔案管理 附錄A(資料性)富硒低鎘稻米生產過程中的農事記載表 附錄B(資料性)富硒低鎘水稻的生育期記載表 T/JXXCCY005—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的規(guī)則規(guī)定起草。本標準由江西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協會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宜春市農業(yè)農村局、宜春市硒資源開發(fā)利用中心、江西農業(yè)大學、江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研究所、江西締緣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宜春市袁州區(qū)中州米業(yè)有限公司,袁州區(qū)農業(yè)農村局、樟樹市農業(yè)農村局,豐城市現代農業(yè)富硒產業(yè)園管理辦公室,靖安縣農業(yè)農村局,奉新縣農業(yè)農村局,高安市農業(yè)農村局,上高縣農業(yè)農村局,宜豐縣農業(yè)農村局,銅鼓縣農業(yè)農村局,萬載縣硒資源開發(fā)利用中心,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qū)社會事業(yè)局,贛州市綜合檢驗檢測院,高安市盛發(fā)糧油有限公司,江西吉內得實業(yè)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瑛,王小華,程建峰,黃英金,王方,張標金,昌曉宇,宋永平,張衛(wèi)華,吳建富,李九根,李星,陳欠林,陳凱榮,歐陽冬梅,陳呂明,彭蘇梅,梁正芬,廖莎,張小華,盧磊,馬躍峰,陰小剛,陳繼龍,葉小麗,胡樂明,李萌,劉榮啟,陳宗奎,羅圣,陳慧,丁旦,蔣鵬程。本標準為首次發(fā)布。1T/JXXCCY005—2024稻米富硒阻鎘伴生有效控制技術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江西省稻米富硒阻鎘伴生有效控制技術的術語和定義、硒和鎘的監(jiān)測技術及稻田富硒阻鎘伴生有效控制的技術內容和方法(包括生長環(huán)境、品種選用、土壤改良、土壤調理、水肥管理、葉面阻控、病蟲害防治和稻谷采收等)。本文件適用于土壤硒元素含量≥0.4mg/kg,土壤污染為鎘污染、且耕作層土壤鎘含量介于《GB15618—20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規(guī)定的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間的稻田。南方地區(qū)同類稻田可參照執(zhí)行。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354大米GB27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糧食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3095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5009.15食品中鎘的測定GB5009.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硒的測定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5502糧油檢驗大米加工精度檢驗GB/T7471水質鎘的測定雙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5水質銅、鋅、鉛、鎘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13580.2大氣降水樣品的采集與保存GB1488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標準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T17109糧食銷售包裝GB/T17141土壤質量鉛、鎘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420微量元素葉面肥料GB/T17891優(yōu)質稻谷GB/T21015稻谷干燥技術規(guī)范GB/T22499富硒稻谷GB/T23349肥料中砷、鎘、鉻、鉛、汞含量的測定GB/T23739土壤質量有效態(tài)鉛和鎘的測定原子吸收法2T/JXXCCY005—2024GB2805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T36869水稻生產的土壤鎘、鉛、鉻、汞、砷安全閾值GB/T37883水處理劑中鉻、鎘、鉛、砷含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ICP—OES)法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GB/T39229肥料和土壤調理劑砷、鎘、鉻、鉛、汞含量的測定HJ/T166土壤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LS/T1231稻米加工技術規(guī)程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395農田土壤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NY/T396農用水源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NY/T398農、畜、水產品污染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525有機肥料NY/T797硅肥NY/T847水稻產地環(huán)境技術條件NY884生物有機肥NY/T1104土壤中全硒的測定NY1110水溶肥料汞、砷、鎘、鉛、鉻的限量要求NY/T1978肥料汞、砷、鎘、鉛、鉻、鎳含量的測定NY/T2271土壤調理劑效果試驗和評價要求NY/T3034土壤調理劑通用要求NY/T3041生物炭基肥料NY/T3176稻米鎘控制田間生產技術規(guī)范NY/T3319植物性料原料中鎘的測定直接進樣原子熒光法NY/T3343耕地污染治理效果評價準則NY/T3420土壤有效硒的測定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NY/T3443石灰質改良酸化土壤技術規(guī)范NY/T3499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導則的修復原則NY/T4287稻谷低溫儲存與保鮮流通技術規(guī)范NY/T5190無公害食品稻米加工技術規(guī)范DB22/T3113優(yōu)質稻谷收儲作業(yè)5T管理技術規(guī)程DB23/T1323稻谷碾米前預處理及儲存技術規(guī)程DB36/T566富硒食品硒含量分類標準DB36/T1112富硒水稻生產技術規(guī)程DB36/T1243稻米中有機硒和無機硒含量的測定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DB43/T816富硒水稻生產技術規(guī)程DB43/T2599低鎘水稻品種自主試驗技術規(guī)程T/HNFX002嘉禾縣水稻富硒栽培技術規(guī)程T/YSIA007宜春大米加工技術規(guī)程3術語和定義3T/JXXCCY005—2024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富硒稻谷通過生長過程自然富集硒或借助硒生物營養(yǎng)強化技術,而非收獲后添加硒、加工成符合GB/T1354規(guī)定的大米,硒含量在0.04mg/kg~0.30mg/kg間且有機硒含量占比不低于80%的干燥稻谷。3.2富硒大米符合DB36/T566規(guī)定中硒含量為0.07mg/kg~0.30mg/kg的成品大米,稱為富硒大米。3.3富硒稻田土壤天然硒元素含量達到表1的規(guī)定,且污染物含量符合GB15618中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GB/T36869要求的稻田。表1富硒稻田土壤硒含量要求酸堿度pH≤5.55.5<pH≤6.56.5<pH≤7.5pH>7.5總硒含量(mg/kg)≥0.40≥0.35≥0.32≥0.30有效硒占比(%)≥9%≥11%≥13%≥15%3.4鎘污染稻田土壤中鎘含量超過GB/T36869中規(guī)定的鎘含量(表2)的稻田。表2水稻生產的土壤鎘安全值酸堿度pH<5.05.0≤pH<6.06.0≤pH<7.0pH≥7.0有機質含量(g/kg)<20.0≥20.0<20.0≥20.0<20.0≥20.0<20.0≥20.0全鎘含量(mg/kg)0.200.250.250.250.300.350.450.503.5富硒水稻品種在富硒稻田中,常規(guī)種植出的干燥稻谷中硒含量在0.04mg/kg~0.30mg/kg間,有機硒含量占比不低于80%,加工而成的大米中硒含量在0.07mg/kg~0.30mg/kg間,有機硒含量占比不低于80%,且產量不顯著低于當地大面積生產種植的水稻品種。3.6低鎘水稻品種在全鎘含量≤1.5mg/kg的土壤中,常規(guī)種植出的大米鎘含量低于0.2mg/kg,且產量不顯著低于當地大面積生產種植的水稻品種。低鎘水稻品種的篩選可參照DB43/T2599進行。3.7硒生物營養(yǎng)強化技術通過施用(或使用)富硒(或含)微量元素調理劑(或肥料),經生物自然生長轉化,提高其可食部分中總硒和有機硒含量的技術。3.8稻米控鎘技術4T/JXXCCY005—2024根據水稻對鎘的吸收和富集規(guī)律,通過單項關鍵技術及其組合的措施,降低鎘在土壤—作物系統中的生物有效性,在保證水稻減產不顯著的前提下,稻谷和大米中的全鎘含量分別降低至GB2715和GB2762規(guī)定的限量以下,實現鎘污染稻田水稻安全生產的田間操作方案。3.9淹水調控在水稻生產期間,田間持續(xù)保持約(3cm~5cm)水位,降低鎘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和遷移能力,減少水稻對土壤有效鎘的吸收。3.10葉面阻斷通過噴灑葉面肥和葉面阻控劑等,抑制或阻斷稻株中的鎘向稻谷中遷移和累積。3.11生理阻隔利用離子拮抗原理,施用富含有效硅、有效硒、有效鋅、有效鐵和有效錳等物化產品來阻礙水稻對土壤中鎘的吸收或抑制稻株中的鎘向稻谷轉移和累積。3.12富硒阻鎘伴生有效控制技術在富硒鎘污染稻田上,根據水稻對鎘和硒元素的吸收與富集規(guī)律,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通過自然富硒或借助硒生物營養(yǎng)強化技術,結合采用降鎘的淹水調控或葉面阻斷或生理阻斷方法,實現富硒稻谷和富硒大米安全生產并有效控制稻米鎘含量的綜合措施。4硒和鎘的監(jiān)測4.1土壤中的硒和鎘4.1.1監(jiān)測布點與采樣按照NY/T395和HJ/T166的規(guī)定執(zhí)行。4.1.2分析方法與質量控制按照NY/T1104、NY/T3420、GB/T17141和GB/T23739的規(guī)定執(zhí)行。4.2稻米中的硒和鎘4.2.1監(jiān)測布點與采樣參照土壤監(jiān)測點位,加密設置稻米樣品的采集點位,樣品采集方法按照NY/T398的規(guī)定執(zhí)行。4.2.2分析方法與質量控制按照GB5009.93、DB36/T1243、GB5009.15或NY/T3319的規(guī)定執(zhí)行。4.3輸入源中的鎘4.3.1灌溉水灌溉水應符合GB5084的要求,鎘監(jiān)測按照NY/T396、GB7475或GB/T7471或GB/T37883的規(guī)定執(zhí)5T/JXXCCY005—20244.3.2農業(yè)投入品肥料(包含化肥、有機肥、水溶肥和葉面肥)、土壤調理劑、鈍化劑和阻隔劑中鎘含量的檢驗按照GB38400、NY/T525、NY/T3034、NY1110、GB/T23349、NY/T1978、GB/T39229的規(guī)定執(zhí)行。4.3.3大氣沉降樣品的采集與保存方法按照GB/T13580.2的規(guī)定執(zhí)行,鎘含量的檢驗方法按照GB7475或GB/T7471或GB/T37883的規(guī)定執(zhí)行。5富硒與阻鎘伴生利用源頭控制、稻田選擇、品種篩查、土壤改良、土壤調理、科學管水、優(yōu)化施肥、硒營養(yǎng)劑施用、葉面阻鎘和生理阻鎘等多項富硒阻鎘伴生有效控制技術,生產出符合國家和地方等食品安全標準的富硒低鎘稻米,更好地保護稻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實現農業(yè)可持續(xù)生產。5.1阻鎘原則5.1.1動態(tài)監(jiān)控、分區(qū)施策利用對稻米產品和土壤重金屬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確定水稻生產鎘控制技術應用區(qū)域,按照“分類控制、分區(qū)施策”的要求,針對不同區(qū)域采取相應的防控技術措施,并持續(xù)評價鎘控制的效果。水稻生產鎘控制技術應用區(qū)域、具體指標及其技術應用要求見表3。表3水稻生產鎘控制技術應用區(qū)域分類分類土壤鎘污染質量指數莖基鎘含量(mg/kg)稻米鎘含量(mg/kg)風險等級控制技術應用Ⅰ類控制區(qū)<1.0<2.0<0.20無以綠色生產為目的,側重于生態(tài)安全技術應用,嚴格控制通過灌溉水、大氣和肥料等農用投入品所帶來的鎘污染潛在風險。Ⅱ類控制區(qū)1.0~5.02.0~4.00.20~0.40低、中以達標生產為目的,側重于稻米產品鎘含量達標,選用低鎘積累水稻品種,采取土壤調理、水肥優(yōu)化、土壤改良等農藝技術措施,嚴格控制因灌溉水、大氣、肥料、秸稈等輸入性鎘污染對稻米產品造成的超標風險。Ⅲ類控制區(qū)>5.0>4.0>0.40高以管控生產為目的,側重于土壤修復改良和作物種植調整,采取合理輪作、休耕和適宜的土壤改良措施,替代種植低鎘積累或非食用性的作物,嚴格管控產地環(huán)境污染對稻米產品造成的食用安全風險。*土壤鎘污染質量指數=土壤鎘含量實測值/土壤鎘污染篩選值5.1.2因地制宜、綜合防控6T/JXXCCY005—2024根據不同區(qū)域的特定條件,采取以“污染源頭控制、稻田土壤調理、適宜品種選用、水肥管理優(yōu)化”為主,“污染土壤改良、作物種植調整”為輔的綜合防控技術措施。5.1.3經濟有效、生態(tài)環(huán)保本著“成本低、操作簡便、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的要求,按照“田間試驗驗證、示范應用推廣、持續(xù)跟蹤評價”的技術路線,合理采用農藝的、物理的和生物的控制技術措施,謹慎采用化學的和工程的防控技術措施。采用新技術時應進行風險評估,避免產生二次污染。5.2源頭控制5.2.1生長環(huán)境針對可能存在鎘污染風險的種植區(qū),開展稻米產品和土壤、灌溉水、大氣及肥料等農用投入品的鎘含量動態(tài)監(jiān)測,控制輸入性鎘污染風險。I類控制區(qū)采取土壤監(jiān)測方式,Ⅱ和Ⅲ類控制區(qū)宜采取土壤與稻米產品協同監(jiān)測方式。5.2.2灌溉水灌溉水應符合GB5084的規(guī)定,pH<6.5的灌溉水不宜用于灌溉。灌溉水中鎘含量超過GB5084規(guī)定標準值的,應另選清潔水源;無替換水源的應設置人工濕地或/和物理過濾裝置等設施進行降鎘處理,直至符合GB5084的規(guī)定。禁止使用工業(yè)污水灌溉稻田。5.2.3農業(yè)投入品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提倡使用綠肥和有機肥,避免因長期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的肥料導致土壤重金屬的生物活性增加,禁止使用工業(yè)廢料、城鎮(zhèn)生活垃圾和河塘底泥、污泥等來源的肥料?;?、有機肥和水溶肥應分別符合GB38400、NY/T525和NY1110的規(guī)定,生物有機肥應符合NY884的規(guī)定。土壤調理劑應符合NY/T3034的規(guī)定。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的規(guī)定,優(yōu)先按照NY/T393防治有害生物。農藥等其他投入品需經過國家或省級農業(yè)農村部門登記,鎘含量應符合GB5084的規(guī)定。5.2.4秸稈還田Ⅰ類控制區(qū)鼓勵秸稈還田;Ⅱ類控制區(qū)適量稻草秸稈還田,隔年(或隔兩年)所有水稻秸稈全量還田;Ⅲ類控制區(qū)不宜秸稈還田,應將稻草秸稈移離田和安全利用。5.3稻田選擇應選擇富硒稻田,土壤環(huán)境質量符合NY/T847和GB15618,灌溉水質符合GB5084,大氣質量符合GB3095的二級以上標準。5.4品種采用應采用通過國家或江西省審定并適應于種植區(qū)域,品質達到GB/T17891三級以上的被科學鑒定的產量高、適應性強和綜合抗性好的富硒且低鎘積累水稻品種,種子質量符合GB4404.1的規(guī)定。5.5土壤改良5.5.1培肥土壤7T/JXXCCY005—2024針對稻田鎘污染的程度,結合當地水稻生產條件和種植習慣,通過合理輪作或休耕,種植紫云英、苕子、草木樨、箭舌豌豆等綠肥作物深耕翻埋入土,或利用冬作油菜等秸稈適量還田,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5.5.2增加耕層根據當地種植習慣、稻田土壤類型(物理結構、養(yǎng)分狀況和生物學性質)和耕作層的深淺,在秋/春整地時采取機械翻耕和深耕,將表層土壤翻埋到底層,增加耕層厚度至20cm以上。深翻可采取一年一翻或兩年一翻,但砂質土壤、冷浸田和鎘主要來源于成土母質的稻田不宜進行深翻耕。稻田耕作層較淺時,采取逐年加深耕層,以減少對犁底層的破壞。5.5.3污染修復針對土壤污染程度,結合當地生產條件和種植習慣,按照本標準5.1.3的原則,因地制宜采取農藝的、物理的、生物的和工程的單項或綜合性污染修復措施,降低水稻根部和稻米中的鎘積累。5.6土壤調理5.6.1施石灰調酸5.6.1.1適用條件土壤pH值小于6.5的酸性稻田。5.6.1.2石灰種類按照當地資源條件和NY/T3443的質量要求,選擇合適的生石灰、熟石灰等農用石灰質物質,其鎘含量應符合GB/T23349的規(guī)定,氧化鈣含量≥85%。5.6.1.3施用量根據耕層土壤(0cm~20cm)鎘含量范圍、pH值和質地而定,農用石灰質物質(按生石灰計)推薦施用量見表4。表4農用石灰質物質(按生石灰計)改良酸化土壤(20cm耕層)推薦施用量(單位:kg/667m2·年)土壤鎘含量范圍土壤pH值土壤質地砂土及砂質壤土砂壤土壤土粉質壤土粘土有機土1—2倍篩選值(含)2002503505.5~6.5602003002倍篩選值以上2002503004005.5~6.52002503005.6.1.4施用次數稻田土壤pH值<5.5的可每年施或隔年施一次;pH值為5.5~6.5的可兩年或三年施一次。土壤pH值達到7.0后停止施用。5.6.1.5施用時期及方法8T/JXXCCY005—2024根據當地水稻種植習慣,優(yōu)先選擇施基肥前7~10天一次性均勻撒施在土表,再及時翻耕、整田,使其與土壤充分混合。若在分蘗、孕穗和灌漿等生長期施用石灰,可將石灰混入細泥或造粒成形后,均勻撒入行間;或采用有效的噴撒機具施入行間,避免灼傷葉面。5.6.1.6注意事項(1)施用石灰應盡量撒勻,7~10天后再施用化肥或有機肥,避免與酸性肥料同期或混合施用。(2)生長期撒施,宜在田間有少量水或成泥漿狀時施用,促使石灰快速溶解,防止流失。(3)施石灰時,操作人員應采取高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以防灼傷眼睛、皮膚或呼吸道等。5.6.2施土壤調理劑5.6.2.1品類選擇土壤調理劑應符合NY/T3034的要求。施用的土壤調理劑應能降低稻米鎘含量和(或)根部鎘積累,且成本低、可操作,經評估不存在二次污染、復合污染或潛在污染的風險。根據不同控制區(qū)產地環(huán)境條件和鎘污染狀況,施用以堿性肥料、天然礦物質、生物有機物料、微生物菌劑、農業(yè)廢棄物、加工副產物及新型環(huán)保物料等來源的土壤調理劑。按照NY/T2271的規(guī)定進行施用效果評價,篩選出不同產地環(huán)境條件下適宜的土壤調理劑。5.6.2.2施用量按照土壤調理劑產品使用說明書和田間試驗來確定施用量。5.6.2.3施用方法在水稻播種前或插秧至少提前7天撒施,施用后應與耕層土壤充分混勻。參照NY/T3343的規(guī)定進行修復效果評估,在此基礎上確定土壤調理劑施用間隔期。5.6.3施土壤鈍化劑5.6.3.1鈍化劑選擇(1)當土壤pH值≤5.5時,宜在翻耕期施用農用石灰質物質等酸堿鈍化劑,通過提高土壤pH值,促進稻田土壤鎘形態(tài)轉化,降低土壤鎘有效性。(2)當5.5<土壤pH值<6.5時,宜在翻耕期混施適量農用石灰質物質等酸堿鈍化劑和腐殖質、生物質炭和鐵基材料等鈍化劑,提高土壤總有機碳含量和土壤pH值,吸附和共沉淀固定土壤鎘。(3)當土壤pH值≥6.5時,宜在翻耕期施用腐殖質、生物質炭和鐵基材料等鈍化劑,提高土壤總有機碳含量,吸附、共沉淀固定土壤鎘。5.6.3.2施用劑量農用石灰質物質鈍化劑的使用條件和施用劑量參考NY/T3443;生物質炭材料鈍化劑的使用條件和施用劑量參考NY/T3041;鐵基材料等鈍化劑的使用條件和施用劑量參考產品使用說明、NY/T3034和NY/T2271。5.6.3.3影響因素主要影響因素為施用肥料種類,包括氮肥和硫肥的施用。當施用銨態(tài)氮肥時,可加大鈍化劑用量;當施用硝態(tài)氮肥和硫酸鹽肥時,可減少鈍化劑用量。9T/JXXCCY005—20245.7科學管水淹水下,土壤處于還原狀態(tài),pH值趨于中性,能降低土壤中鎘的生物有效性和遷移能力,減少水稻對鎘的吸收和富集。全生育期淹水下的稻米鎘濃度最低,抽穗前后3周長時間淹水對降低稻米中的鎘濃度最有效,且抽穗后淹水3周比抽穗前淹水3周更為有效。5.7.1在I類控制區(qū)進行合理灌溉(1)插秧時基本無水層或淺水插秧,返青期保持淺水層。(2)分蘗期采取干濕交替,促進分蘗發(fā)生和生長,適時曬田,控制無效分蘗。(3)幼穗分化期結合復水施穗肥,拔節(jié)后至開花期保持淺水層。(4)灌漿期田間保持干濕交替,至成熟收割前7~10天排干水,防止斷水過早。5.7.2在Ⅱ和Ⅲ類控制區(qū)淹水控鎘(1)在排灌方便的水稻種植區(qū),實行有水層灌溉,分蘗盛期露田但不曬田,乳熟期淺水灌漿不脫水,田間基本保持有水層,至收割前7~10天排干水。必須曬田的,盡量降低曬田時間和程度。(2)在水源充足的水稻種植區(qū),實行淹水灌溉,直到收割前7~10天排干水層或自然落干,中間不露田、不曬田,全生育期淹水控制。5.8優(yōu)化施肥5.8.1總體要求施肥應符合NY/T394、NY/T525和NY/T496的規(guī)定。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法或目標產量施肥法,做到“基肥深施,分蘗肥適施,穗肥巧施”,有機肥與無機肥、生物肥配合施用,平衡施入氮、磷、鉀肥。在不增加氮肥總量的前提下,減少前期氮肥施用量,增施穗肥,做到前氮后移。避免或盡可能少量施用過磷酸鈣、硫酸銨等酸性或生理酸性化肥,增施鈣鎂磷肥、碳酸氫銨、硅鈣肥、鉀肥等堿性肥料和農家肥、商品有機肥、生物肥、腐殖酸水溶肥及硅、鈣、鉀、鋅、鐵、硫、硼等葉面肥?;驶蕬c機械整地耕作相結合,實現全層施入。5.8.2有機肥施用有機肥應符合NY/T525的規(guī)定。根據有機肥養(yǎng)分含量計算有機肥和化肥施用量。有機肥替代化學氮肥的比例宜為15%~30%,有機肥移栽前結合翻地作基肥施用,結合旋地一次性施入,以100kg/667m2~150kg/667m2為宜。5.8.3無機肥施用無機肥應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施用量以氮(N)12kg/667m2~15kg/667m2,磷(P2O5)3.5kg/667m2~5kg/667m2,鉀(K2O)5.5kg/667m2~7.5kg/667m2為宜。氮肥基:追:追=4~5:3:2,磷肥基100%,鉀肥基:追:追=7:0:3。超級稻可適當增加。5.8.4中微量元素肥料土壤有效硅(SiO2)含量低于40mg/kg或出現水稻植株營養(yǎng)失調癥狀,硅肥(SiO2含量≥20%)40kg/667m2~60kg/667m2作基肥施用。結合施肥、病蟲害防治增施鋅、鎂、硼等微量元素肥料,選晴天下午葉面噴施。應嚴格控制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注意水稻后效并避免引起土壤污染。5.9硒營養(yǎng)劑施用T/JXXCCY005—20245.9.1施用原則當土壤天然含硒量<0.8mg/kg(參考T/HNFX002),可通過人工技術補硒。5.9.2硒營養(yǎng)劑選擇選擇經國家登記的含硒植物營養(yǎng)劑、含硒土壤調理劑或鈍化劑。5.9.3施用方式分葉面補硒和根際補硒,可根據生產實際任選一種或二者兼用的補硒方式。5.9.4葉面補硒苗期,取含硒植物營養(yǎng)劑75ml(實際加入劑量硒含量為6000mg/kg)加入硼酸溶液中攪拌溶解(硼酸的濃度為0.05%~0.2%)后噴灑于葉面;灌漿初期,葉面噴施量為45kg/667m2~60kg/667m2。噴灑的時間一般為陰天宜選擇上午10點前或者下午4點后噴施,晴天宜選擇下午4點后噴施,雨天不噴灑,收割前20天停止噴灑。5.9.5根際施硒土壤翻耕前,田間按產品說明施用含硒土壤調理劑。然后翻耕,使土壤與含硒土壤調理劑或鈍化劑充分混勻。5.10葉面阻鎘5.10.1品類選擇宜選擇通過區(qū)域示范性試驗驗證,效果好且效果穩(wěn)定的葉面阻控劑產品。葉面阻控劑應符合NY1110的規(guī)定。5.10.2施用時間從水稻拔節(jié)期開始,陰天宜選擇上午10點前或者下午4點后噴施,晴天宜選擇下午4點后噴施,噴施2~3次,每次間隔10~15天。5.10.3施用量按照葉面阻控劑產品使用說明書和田間試驗確定施用量,隨配隨用。5.10.4施用方法葉面均勻噴霧,與有機硅等類型表面活性劑配合使用可增強阻控效果,噴施后12小時內遇大雨需重新噴施。5.11生理阻隔5.11.1生理阻隔劑的有效元素成分要求生理阻隔劑的有效元素成分一般以有效硅、有效硒、有效鋅、有效鐵和有效錳為主,有的是單一成分,有的是幾種成分的組合,但都應達到有關中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要求,其中硅含量應符合NY/T797的要求,鋅、鐵、錳含量應符合GB/T17420的要求。T/JXXCCY005—2024固體類生理阻隔劑中的重金屬含量應不高于GB15618規(guī)定的篩選值。液體類生理阻隔劑中的重金屬含量應不高于GB5084規(guī)定的限量值。5.11.2施用方式施用方式根據生理阻隔劑呈現的產品形態(tài)來定。固體類生理阻隔劑一般作基肥或分蘗肥施用,液體類采用葉面噴施,分別在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始期各噴1次,陰天宜選擇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噴施,晴天宜選擇下午4點后噴施。5.11.3施用劑量施用劑量依據所含具體成分而異,應按照產品說明書和田間試驗規(guī)范實施。需注意以下幾點:(1)每次葉面噴施的硅一般折合純SiO2為200g/667m2~400g/667m2,在種植鎘累積能力較強的水稻品種、土壤有效硅含量較低(<100mg/kg)和晚季種植的情況下,宜加大噴施劑量。(2)硒噴施劑量不能導致稻米硒含量超過0.3mg/kg,推薦硒與SiO2的質量比為0.5%~1.0%。(3)推薦鋅與SiO2的質量比為2.0%~10.0%,當稻田土壤有效鋅>8mg/kg時,與鎘的拮抗作用顯著。(4)推薦鐵/錳與SiO2的質量比為2.0%~10.0%。5.12病蟲害防治5.12.1物理防治利用20目~40目的防蟲網或規(guī)格為225g/hm2~300g/hm2的無紡布預防稻飛虱、薊馬、螟蟲以及病毒病的介體昆蟲等;根據害蟲發(fā)生情況,懸掛頻振式殺蟲燈,誘殺二化螟等螟蟲及稻縱卷葉螟等鱗翅目害蟲、稻飛虱等同翅目害蟲。5.12.2生物防治使用稻螟赤眼蜂或土著稻螟赤眼蜂或螟黃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等;選用蘇云金桿菌、短穩(wěn)桿菌、球孢白僵菌和金龜子綠僵菌防治二化螟、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選用稻縱卷葉螟顆粒體病毒CmGV或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NPV防治稻縱卷葉螟。選用枯草芽孢桿菌、蠟質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防治水稻紋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生防制劑施用量按制劑說明而定。5.12.3化學防治農藥施用應符合GB/T8321和NY/T393,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在禾谷類作物上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及其混配農藥品種??茖W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提倡交替、輪換、合理使用農藥。5.13種植調整根據Ⅲ類控制區(qū)的土壤狀況、生產條件和種植習慣,優(yōu)先種植適宜的富硒低鎘積累水稻品種,合理選用玉米、高粱、低鎘積累的蔬果類作物或棉花、麻類、花卉、種苗等非食用性作物進行替代種植。5.14綜合集成當上述單項技術措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應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和單項技術效果,參照NY/T3176、NY/T3343和NY/T3499,對以上單項技術進行優(yōu)化組合,實現富硒低鎘稻米達標生產的目標。6稻谷采收和干燥T/JXXCCY005—20246.1稻谷采收當85%以上稻谷變黃時,籽粒充實飽滿堅硬,含水量22%~25%,其中80%以上的米粒達到玻璃質適時收獲。田塊土壤濕度以人站立田面時腳下陷程度適宜,不影響實際作業(yè)為準。宜使用整機重量輕、接地壓力小,防陷機能力強,適宜在水田或深泥腳田使用的收割機。收割前對收割機進行清理,防止品種間混雜。使用聯合收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上海市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附答案
- 貴州城市職業(yè)學院《中級財務會計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財經大學《面料認知與再造》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學院《音樂作品分析(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黑龍江建筑安全員-C證(專職安全員)考試題庫
-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東方文學專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湖北省安全員B證(項目經理)考試題庫
- 2025年湖南省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附答案
- 廣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稛艄庠煨汀?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新華學院《接口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1-2022學年第二學期《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與就業(yè)指導2》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本科《工程經濟與管理》2023-2024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代號:1141)
- 醫(yī)院關于不合理醫(yī)療檢查專項治理自查自查自糾總結
- 危險化學品水路運輸安全管理規(guī)定
-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
- 考古繪圖(課堂PPT)
- PE管熱熔對接施工方案完整
- 全國各地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 DB37∕T 5001-2021 住宅工程外窗水密性現場檢測技術規(guī)程
- 電氣化鐵路有關人員電氣安全規(guī)則
- 大連公有住房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