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2024年春季版)_第1頁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2024年春季版)_第2頁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2024年春季版)_第3頁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2024年春季版)_第4頁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2024年春季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

全冊教案設計

*

33

第一課時24時計時法

?教學內容

教材1?3頁24時計時法

?教學提示

教學時,教師要按照教材的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電視節(jié)目

預告這些課外資源,通過有效的討論和交流,把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為數(shù)學知識,

不但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24時計時法,還要讓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

時法之間的關系。重點關注并指導學生用下午、晚上等描述12:00以后的電視

節(jié)目,然后,再介紹24時計時法。在“說一說”的交流活動中,鼓勵學生用不

同的計時法描述事物中的時間。

?教學目標

1.了解24時計時法,知道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關系,會用兩種計時法

表述同一時刻。

2.在觀察、交流電視節(jié)目預告的活動中,經歷了解24時計時法的過程。

3.感受24時計時法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學會有計劃地安排時間。

?重、難點

重點: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某一時刻。

難點:學會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相互交換。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鐘表教具

學具準備:課件鐘表教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鐘表出示8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周末這個時間點兒在干什么。引起學生爭

議,教師介紹,一天有兩個8時:上午8時、晚上8時,像這種計時方法叫普通

計時法,也叫12時計時法。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體會一天的時間變化,更深刻理解普通計

時法,感受學新知的必要性和好處。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電視節(jié)目預告表。

觀察交流從預告表中得到的信息,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開始的時刻。

教師提出問題,例,05:30是什么節(jié)目的開始時刻,19:00什么節(jié)目開始,它

是晚上的幾時等。

師介紹:電視節(jié)目預告用的是24時計時法。課件出示什么叫24時計時法。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課程資源,通過交流討論把學生的生活經

驗提升為數(shù)學知識。

2、了解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關系。

教師用鐘表教具從夜間0時開始,轉動表針,邊轉動邊說時刻,讓學生演示

在干什么。(例,凌晨1時,學生演示睡覺。上午10時,演示上課。中午12時,

演示吃午飯。)了解時針走的第一圈是:從夜間0時到中午12時(第一圈)。(板

書)

用同樣的方式繼續(xù)轉動表針,使學生了解從中午12時到夜間24時是表針轉

的第二圈,板書:從中午12時到夜間24時(第二圈)。然后學生交流討論:下

午1時、2時、3時……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這些時刻。重點讓學生理解為什

么要加12,強調今天的0時是昨天的24時,今天的24時也是明天的0時。(即:

24時是前一天的結束,又是新一天的開始。)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切實理解其中原理。在探究性的

操作活動基礎上,通過強調今天的0時是昨天的24時時,使學生了解前一天、

后一天之間的聯(lián)系。

3、區(qū)分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寫法。

師提出問題,如果沒有具體情境,你能不能區(qū)分出12時是中午還是晚上。

交流討論應該怎樣說才能分清。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12時計時法應

在時刻的前面加上限制詞。例,中午12時、上午8時、凌晨4時等。24時計時

法不用加限制詞。

4、出示教材“說一說”,從下面的事物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先讓學生讀教材上的四種事物上的時刻,然后分別說一說每件事物中的時刻。

5、學生自讀兔博士網站,了解相關資料。

設計意圖: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有效的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

望。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3頁練一練1、2、3題。

第1題,先讓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在全班介紹,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是怎

樣想的。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結果。

第3題,合理安排時間的練習。先讓學生了解分別做每件事所用的時間,理

解(1)和(2)題的意思,然后獨立思考,解答問題。交流時重點說一說(2)題

的想法,可以怎樣安排,需要多長時間。如果學生對燒開水的5分鐘有不同意見,

教師要進行安全教育。(統(tǒng)籌方法的滲透)

四、達標反饋

1、判斷

(1)一天有12個小時。()

(2)晚上8時就是20時。()

(3)18:00就是6時。()

(4)24時計時法比12時計時法準確。()

2、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下午5時()上午8時15分()中午12時

晚上9時()凌晨4時()晚上12時

3、根據(jù)情境圖連線

晚上11時上午10時晚上7時

23時10時19時

答案:1、xVxx.2、17時8時15分12時3、(略)

21時4時24時(0時)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哪兩種計時法?它們之間是怎樣轉化的?除了這些你

還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對課堂教學進行歸納梳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總結規(guī)律。

六、布置作業(yè)

1、把下面的24時計時法改寫成12時計時法

8:30()17:38()24:00()

22:10()19:22()2:00()

2、填表

12時計時法上午9時半晚上8時凌晨3時

24時計時法14:0023:30

3、根據(jù)給出的時刻補全鐘表。

/ioA/ioA

L,Ja?JJLJ

23:3012時19:150:00

答案:1、上午8:30下午5:38晚上12:00

晚上10:10晚上7:22凌晨2:00

2、9:00下午2時20:0()晚上11時30分3:00

3、(略)

?板書設計

24時計時法

從夜間0時到中午12時(第一圈)

從中午12時到夜間24時(第二圈)

24時也叫0時

?教學資料包

資料鏈接:

時、亥II、更、鼓、點

時、亥k更、鼓、點、都是古代計時單位。

時:指時辰。古代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折合現(xiàn)在的兩小

時。以十二地支為名,從夜間十一時起算,夜半十一時至一時是子時,夜一時

至三時是丑時,其余類推。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一晝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現(xiàn)在十四分二十四秒。頃

刻,指短時間。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大致分為:晚七時至九時為一更,九時

至夜十一時為二更,其余類推。

鼓:古代夜間擊鼓報更,故以其為更的代稱。

點:古代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點。一

點合現(xiàn)在24分鐘。

時間計量單位及時間長度

世紀:一個世紀為100年

花甲:60年,自“甲子年”起到“癸亥年”為一個60花甲

紀:12年

年代:10年

年:公歷一年12個月,農歷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

公歷一年為365至366日,農歷一年為354或355至383或384日

季:一季三個月,一年有四季

月:公歷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農歷大月30

天,小月29天

旬:每10為一旬,月初10天為上旬,月中10天為中旬,月末為下旬

周:一周為七天,也叫一個星期,西方稱為一個禮拜

日: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23小時56分4.09054秒);天文學上規(guī)定:太陽

連續(xù)兩次上中天(即過子午線)的平均時間間隔為一“日”;古埃及把一日劃

為24小時;中國的農歷把一日劃為12個時辰

時辰:每個時辰為2小時

時:一個小時60分鐘

分:一分鐘等于60秒節(jié)氣與節(jié)令

節(jié)氣與天候

我國早在漢代著作《周髀算經》一書中,就有八節(jié)二十四氣的記載。所以

謂八節(jié),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八節(jié)是季節(jié)

轉換的時候,可以明確地劃分為四季。這八節(jié)中,每節(jié)有三個時令,如立春,

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包括春分、清明、谷雨……共二十四節(jié)氣,除

上述八節(jié)之外,其余節(jié)氣都表示氣候變化,物象差異。人們只要知道目前是什

么節(jié)氣,就可大體推算出近期的氣候情況。因此,節(jié)氣與農業(yè)結合得為緊密。

節(jié)日節(jié)令

春社立春后第五個戊日

秋社立秋后第五個戊日

入梅芒種后第一個丙日

出梅小暑后第一個未日

初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

中伏夏至后第四個庚日

末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

九九自冬至起八十一天

二十四節(jié)令歌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瀝皮干.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五月節(jié),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殺年豬,大寒過后又一年.

第二課時同一天內經過的時間

?教學內容

教材4~5頁同一天內經過的時間。

?教學目標

1.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同一天內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

2?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嘗試計算、交流同一天內經過的時間計算方法的過程。

3.了解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求經過實踐的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

?重、難點

重點:正確計算經過的時間。

難點:理解“時刻”與“時間”的意義及區(qū)別。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生談話:1、媽媽(爸爸)每天幾點上班,幾點下班。

2、我們每天幾點上學,幾點放學。

3、自己坐的公交車每天早上幾點發(fā)車,晚上幾點結束。

根據(jù)談話內容,詢問學生有沒有算過媽媽(爸爸)一天工作幾個小時,我

們在學校每天呆多長時間。公交車每天在路上來回跑多長時間。由此引出課

題:

同一天內經過的時間

設計思路:從學生熟悉的事情和生活經驗入手,提出問題,引入課題,明確了本

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和具體目標。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二、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超市情境圖,學生觀察營業(yè)時間表,說出這個超市的營業(yè)時間。

1、提出問題一:這個超市周一到周五每天營業(yè)多長時間?

(1)、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嘗試解答。

(2)、全班交流、討論解答方法,給學生充分介紹自己算法的機會。

方法1,1小時1小時的數(shù):10時、11時、12時、13時……。

方法2,畫線段圖:

11時

_________________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開門關門

方法3,計算同一天中經過的時間,可以直接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

板書:

20-9二11(時)

III

結束時刻一開始時刻二中間時間(或經過時間)

第三種方法如果學生想不到,教師介紹并講解。

(3)、區(qū)分得數(shù)11時與11:00的不同。

教師提出疑問:求出的結果11時與鐘表上的11時意義一樣嗎?學生交流討

論,得出結果,求出的11時指的是11小時,鐘表上的11時是11點鐘。

2、提出問題二:這個超市周六、周日每天營業(yè)多長時間?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交流做法,展示不同算法。板書:

21:00-8:30=2時30分

重點關注半小時是如何計算的。(只要方法合理,計算正確就給予肯定)不

明白的學生,老師給予見解。

3、出示試一試,解決開始和結束是幾時幾分的情況。

學生嘗試自己解答,全班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1小時、1小時數(shù)出經過的時間。11時11分、12時11分、13時

11分、14時11分、從14時11分到14時32分之間有21分,所以路上經過了

共4小時21分。

方法二:結束的時刻一開始的時刻二中間時間

14:32-10:11=4小時21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凸顯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交流不同方法,通過比較分析進行優(yōu)化。在區(qū)分時刻和

時間時,通過學生經歷交流同一天內經過的時間計算,輕松的突破難點,理解時

間和時刻的不同含義。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5頁“練一練”

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理解郵箱上的開箱時間,弄清“間隔”的意思,再自

己計算并填空。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1)題是怎樣計算的。

第2題,讓學生了解對話信息,理解兩個問題的要求。先完成(2)題,提

示學生根據(jù)第二班車發(fā)車的時刻計算。

第3題。先讓學生理解題意,然后在獨立解答。交流時,給學生充分展示不

同算法的機會,只要學生計算的正確,教師就給予鼓勵和表揚。

四、達標反饋

1、計算營業(yè)時間.

營業(yè)時間

開門時間:8:30

營業(yè)時間開放時間

打悻時間:21:30

早800上午:8:30~11:30

晚22:00下午2:00~5:00

()小時()小時()小時

2暑假里,小明一家到石家莊度假,全家上午11:25進入植物園,下午3:37從里

面出來.小明一家在植物園游覽了多長時間?

3同學們去郊游,路上用了1小時45分,上午8時到達目的地,他們幾點出發(fā)的?

答案:1、14時,6時,13時。2、4時12分。3、6時15分。

五、課堂小節(jié)

這節(jié)課學了哪些內容,你還有哪些疑惑?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順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整理、復習、鞏

固所學知識,深化理解。

六、布置作業(yè)

1、填空

(1)一場晚會從20:00開始,到22:00結束,晚會共進行了()個小時。

(2)一部電影15:15開始播放,16:55結束,電影共播放了()小時()

分。

(3)明明從家到學校要走28分中,學校13:30上課,他最遲應該()時

()分從家出發(fā)。

2、判斷

(1)、從。時到7時,就是從夜里12時到下午7時。()

⑵、從8:00到20:00經過了12小時。()

(3)、小明從13:35開始午睡到15:30醒來,共睡了1小時5分。()

3、從廣州開往某地的火車,9時30分開車,15時30分到達,全程運行744千

米,火車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答案:1、(1)2(2)1小時40分⑶13時2分

?板書設計

同一天內經過的時間

20-9二11(時)

III

結束時刻一開始時刻二中間時間

21:00-8:30=2時30分

?教學資料包

教學資源

ldK-⑴聚風馀館晚上的

營業(yè)葉間是從下

午一到晚上_?

⑵一元壬?營業(yè)3長

營也時間時間?

ofH;CO-14;00I(3)你還能提出哪些

比上17;C02330問題?

坐火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

三、一場足球賽,從10時30分開始,進行了155分鐘,比賽什么時候結束?

答案:一,(1)5:00,8:30(2)14-11=3(小時),20:30-17:00=3/J\0^30

分,3小時+3小時30分二6小時30分。(3)(略)

二、下午2時40分是14時40分,17時45分-14時40分二3小時5分

三、155分二2小時35分,10時30分+2小時35分二13時5分

第三課時經過若干天的時間

?教學內容

教材6~7頁經過若干天的時間

?教學目標

L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不在一天內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

2?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嘗試計算不在內經過時間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樹立為

國家作貢獻的志向。

?重、難點

重點:會計算不在一天內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以及計算過程和結果的書寫。

難點:理解不在一天內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的計算方法。(強調分段計時)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內容

一、新課導入

先復習計算同一天內經過的時間的方法:結束的時刻一開始的時刻二中間時間

師介紹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上一節(jié)課的基礎上學習——經過若干天的時間(板書)

設計意圖:舊知是新授的前提與基礎,新授是舊知的擴展與深化。

二、探究新知

1、先播放我國“神州”五號航天飛船載人飛行的情況小資料,再出示神州

五號發(fā)射時間與返回時間:神州五號2003年10月15日9時發(fā)射,2003年10

月16日6時23分返回,它繞地球飛行了多長時間?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然后交流做法。(先求出15日飛行的時間,再求

16日飛行的時間,然后相加。)

設計意圖:先從簡單入手,為后面例題做準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

學的情感,以及樹立為國家做貢獻的志向。

2、課件出示例3.學生讀題,鼓勵學生試著計算,寫出計算過程和結果。

3、交流不同算法。師板書

方法一、分別算出每天飛行的時間,在相加。

25H:24時-21時10分;2小時50分

26日:24時

27日:24時

28日:17小時37分

合計:2小時50分+24+24+17小時37分=68小時27分

方法二、飛行時間不到三天,分段計算。

25日21:10至27日21:10共2天。

27日21:10至28日17:37共20小時27分(24時-21時10分+17時37分

=20小時27分)

方法三,從25日21:10到9月28日21:10共3天,飛行時間比三天少3小

時33分。所以用3天的時間減去2小時33分正好就是飛行的時間。

21:10-17:37=2小時33分

24時x3-3小時33分=68小時27分

在交流過程中,如有學生敘述不清時,教師要適當加以講解。

設計意圖:本題所求時間跨度較大,而且非整時數(shù),難度較大,所以先讓學

生試做橫跨兩天的,有了一定基礎,在鼓勵試做例題。層層深入,由簡到繁。讓

學生進一步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運用分析,推理,在交流,講解中鍛煉學生的

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6頁練一練及第7頁兔博士網站。

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在獨立完成。

第2題,先幫學生讀懂列車時刻表,在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全班交

流。

學生自讀兔博士網站,了解從“神州”一號到“神州”九號的情況,鼓勵學

生算一算其他飛行時間是否與表中的結果一致。

五、達標反饋

1、一個公園5月至9月早上7:00開園,晚上6:00閉園,這個公園每天開園

幾個小時。

2、張叔叔去北京游玩,8月2日18:13坐火車,8月6日9:00返回,張叔叔

這次出游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3、某學校舉行夏令營活動,8月5日上午8:00在校集合出發(fā),8月10日15:

00返校,這次活動持續(xù)了多長時間?

答案:1、晚上6:00是18:00

18:00-7:00=11(小時)

2、24時x3=72(小時)

24時T8:13+9:00=14小時47分

72小時+14小時47分=86小時47分

3.10-5=5(天)

15:00-8:00=7小時

5天+7小時二5天7小時

某氣象員觀察空氣污染情況,每3小時做一次記錄,做第四次記錄時,時鐘正好

是12時,做第1次記錄時是幾時?

五、課堂小結

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你認為這節(jié)課哪些地方是最值得注意的。

設計意圖:歸納總結,回顧反思,找出薄弱環(huán)節(jié),引起注意。

六、布置作業(yè)

1、觀察下表,計算出火車運行的時間填寫在下表中。

車次始發(fā)站開始時刻終點站結束時刻運行時間

TU北京10:22沈陽北當天19:29

T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

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

2、解決問題

小苗苗晚上8時睡覺,第

一王甲國公”擰之喧一

答案:1、9小時零7分,14小時,13小時35分。

2、10小時。

?板書設計:

經過若干天的時間

方法一、分別算出每天飛行的時間,在相加。

25日:24時-21時10分=2小時50分

260:24時

27日:24時

28日:17小時37分

合計:2/.\時50分+24+24+17小時37分;68小時27分

方法二、飛行時間不到三天,分段計算。

25日21:10至27日21:10共2天。

27日21:10至28日17:37共20小時27分

(24時-21時10分+17時37分=20小時27分)

方法三,從25日21:10到9月28日21:10共3天,飛行時間比三天

少3小時33分。所以用3天的時間減去2小時33分正好就

是飛行的時間。

21:10-17:37=2小時33分

24時x3-3小時33分=68小時27分

?教學資料包

教學精彩片段

師:同學們,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生: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經過若干天的時間怎樣算。

師:說一說,你怎樣算?

生:我先用24時減去第一天開始的時刻,求出第一天的時間,再加上第二天的

24小時,最后加上第三天從0時到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間,就是這三天經過的時

間。

師:誰還可以再說一說?

生:我喜歡用我們學的方法三,用三天的總時間減去沒飛的時間。

師:你認為這節(jié)課哪些地方是最值得注意的?

生:我認為今天學的知識有點繁,所以一定要認真,細心,否則就容易出錯。

生:我覺得做題時,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比較簡單的方法去做。

第4課時年、月、日

?教學內容

教材8~10頁年、月、日

?教學目標

1.知道年、月、日也是時間單位,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結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經驗,經歷認識年、月、日的過程。

3.積極參加交流、討論等數(shù)學活動,感受年、月、日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重、難點

重點: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認識大、小月。

難點:能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課件統(tǒng)計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課件出示情境圖及問題:根據(jù)你的生活經驗,說一說下面每件事需要經

過多長時間。

觀察情境圖然后交流討論,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提示或告知,(《春節(jié)聯(lián)歡

晚會》一般幾點開始,幾點結束;從9月1日開學到國慶節(jié)有多少天等)得出結

果:(1)跑完10。米大約用18秒。(2)打一場籃球比賽大約用40分。(3)聯(lián)歡

晚會大約持續(xù)5小時。(4)從開學到國慶節(jié)大約經過40天。(5)我從上學到現(xiàn)

在大約經過3年。

2、找出上面敘述中提到的時間單位。

全班交流找出時間單位,教師板書:秒分時日(天)月年

師:我們已經學過時、分、秒這三個時間單位,今天我們來認識另外三個時間單

位(板書):年、月、日。

設計意圖選擇學生熟悉的事釁入手,根據(jù)生活經驗說出經過的時間,復習舊知,

引出新知,體會年、月、日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探究新知

1、啟發(fā)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其池用年、月、日作單位的事例。例,媽媽調到新單

位已經1年了;假期表哥來我家住了1個月等。

2、認識大、小月及二月,掌握記憶方法。

(1)課件出示2012年年歷,學生觀察,說一說1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是多少天。

(2)課件出示2013年年歷,觀察并說一說1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

(3)通過兩個年歷對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完成手中統(tǒng)計表。

交流填表的結果,重點從兩個方面說:一方面兩個年份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另

一方面合計的天數(shù)是怎樣算出來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交流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得出結果。培養(yǎng)學生

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初步滲透一些數(shù)學研

究的基本方法。

3、讓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中31天的月份,說一說,有什么規(guī)律,然后師介紹31天

的月叫大月,30天的叫小月及歌訣,幫助記憶。并板書:

一、三、五、七、八、十、臘(十二),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三十天,

唯有二月二十八(二十九)。

師解釋"臘”"冬”和“唯有二月二十八(二十九)”的意思。

4、介紹拳頭記憶法,幫助學生記憶一年中每個月的天數(shù)。(二月除外)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歡的歌訣幫助記憶。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10頁練一練

第1題,課件出示今年年歷,學生觀察完成填空,指名交流結果。

第2題,首先讓學生明白活動要求,教師可示范說出自己的生日相關信息,讓學

生猜。然后再全班一起互相猜生日。

四、達標反饋

1、填空

(1)、一年半有()個月。

(2)、8月有()個星期零()天。

(3)、1年有()個月,31天的月份有()個,30天的月份有()個。

(4)、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

日。

2、樂樂在奶奶家連續(xù)住了62天,正好經過2個月,請你猜猜可能是哪兩個月。

3、紅光制藥廠9月、10月、11月平均每天節(jié)約用水2噸,這三個月一共節(jié)約用

水多少噸?

答案:1、⑴18(2)4,3(3)7月31日,7月1日。

2、7月、8月或12月、1月。

3、30X2+31=91(天),91X2=182(噸)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哪些時間單位?關于年、月、日你知道了什么?還有

哪些想了解的?

設計意圖:

通過總結,自評,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使知識的脈絡更清晰,更有條理,

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六、布置作業(yè)

1、判斷對錯

(1)、單月都是大月,雙月都是小月。()

(2)、每一年都是365天。()

(3)、一個月最多有5個星期日。()

(4)、媽媽的生日是2月30日。()

2、填空

(1)、21天=()周3日=()小時2年二()月

(2)、同一年中相鄰的兩個大月是()月和()月,這兩個月共()天。

(3)露露的生日是元旦的前一天,她的生日是()月()日。

3、某年9月份有4個星期四,5個星期三,這一年的9月1日是星期幾?請你

制出這個月的日歷表。

答案:1、XXJX。2、(1)、3,36,24.(2)、7,8,62.(3)12月31日.3、

9月1日是星期二,日歷表略。

?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臘(十二),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三十天,

唯有二月二十八(二十九)。

?教學資料包

第五課時平年閏年

?教學內容

教材11~12頁,平年、閏年。

?教學目標

1.認識平年和閏年,能判斷某個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2.經歷認識平年、閏年以及探索月歷中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

3.了解月歷表中隱含的數(shù)學規(guī)律,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思維。

?重、難點

重點:認識平年和閏年,會判斷某個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難點:了解月歷中隱含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回憶上節(jié)課2012年和2013年的統(tǒng)計表,想一想這兩年全年天數(shù)各是多少天,

(365天、366天)相差的一天是哪個月相差出來的?(2月)

設計意圖:利用情景和知識的再現(xiàn),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

機,了解知識的新舊聯(lián)系。

二、探究新知

1、找規(guī)律

課件出示月歷,教師提出問題:觀察下面2月份的月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觀察,交流得出:2000年、2004年、2008年的2月份都是29天。

其它都是28天。

在此基礎上,教師提示學生找出規(guī)律,總結出:每4年中就有一年的2月是

29天。

2、認識平年和閏年。

教師介紹并板書: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是29天的年份叫做閏年。

根據(jù)已有的知識,讓學生說出平年和閏年全年各多少天。師板書天數(shù)。(365

天、366天)

3、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

教師介紹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并板書,提出問題:為什么用“一般”兩個

字。提示學生讀兔博士網站,從中找出答案,并交流看法。重點理解判斷整百年

份的方法。

4、利用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說一說自己出生的年份是什么年,18歲那年

又是什么年。

5、自讀教材11頁內容,加深對平年和閏年的認識。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思考、交流的空間;加強教師的指導和必要

的講解,使學生認識平年和閏年,能正確判斷某個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6、探索月歷中的規(guī)律。

①、出示2012年2月的月歷表,提出問題1:這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是幾號?

第二個星期六是幾號?第3個呢?

讓學生找出這個月的星期六,并在書上圈出來??纯从惺裁匆?guī)律,交流總結:

相鄰兩個星期六相差7天。

提出兔博士的問題:下個月10號是星期幾?獨立思考并推算,交流推算方法。

②、出示圖2,并提出問題2:觀察月歷表中虛線框著的4個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

么?

讓學生觀察思考,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對角上兩個數(shù)的和相等。然后鼓勵學生框

出9個數(shù),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③、提出藍靈鼠的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完成計算,在月歷表中檢驗自

己的結果。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想法和做法。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思考的時間,使學生了解月歷表中隱含的數(shù)

學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思維。

三、鞏固練習

教材13頁練一練1、2、3題0

第1題,先讓學生了解每幅圖片中的事件,再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

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第3題,先討論:小亮12年才過了3個生日,平均幾年過一個生日?然后再

讓學生判斷小亮出生的年份和日期。提示學生根據(jù)“今年”的年份推算小亮出生

的年份。

四、達標反饋

1、填空

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共有()天,一年有366天的是()年。

通常公歷年份是()的倍數(shù)的是閏年。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

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1900年是()年,全年有()天;2000年是()年,全年有()天。

2、判斷

(1)、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定是閏年。()

(2)、如果今天是12月30日,那么明天就是元旦。()

(3)張軍四年才過一次生日,他一定是2月29日出生的。()

明明是1997年2月29日出生的。()

3、張明是1992年的2月29日出生的,到2014年3月他共過了幾個生日?

他再過生日應該是哪一年?

答案:1.(1)28,365,閏年。(2)、4,400.(3)平年,365,閏年,366.

2、xxVx。3、5個,2016年。

五、課堂小結

請你說說這節(jié)課你們學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自評、互評,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使知識的脈絡

更清晰,更有條理,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六、布置作業(yè)

一、想一想,再填空。

1.一年有()個月,31天的月份有(),30天的月份有

(),平年的二月有()天,閏年的二月有()天。

2.2004年的二月份有()天,全年共有()天,是()年。

3.劉波是1986年7月12日出生的,到2005年生日時,他滿()周歲。

4.閏年全年有()天,是()個星期零()天。

5、2010年在廣州舉辦亞運會,這一年二月份有()天,是()年。全年共

有()天,有()個星期零()天。

二?選擇.

1.下列年份中不是閏年的是().

A.2000年B,2008年C,1902年.D.2004年

2.小華的生日是第二季度最后一個月,日子數(shù)比月份多7,小華的生日是

().

A.4月13日B.4月11日C.6月13日D.5月12日

3、王爺爺是在()年2月29日出生的。

A.1986B.1948C.1938D.1982

4、2008年的上半年有()天

A.181B.184C.182

5、2008年9月4日是星期四,10月4日是星期()

A.六B.日C.一D.二

三、識別真假通行證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小偵探。

有一個逃犯持日期為2009年2月30日的假海關通行證企圖逃走,經過驗證

口時,警察叔叔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這是個假通行證,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四、制作一張明年的年歷卡。

答案:一、1、(12),(1、3、5、7、8、10、12),(4、6、9、11),(28),(29)。

2、(29)(366)(閏年)3、(19)4、(366)(52)⑵5、(28)(平年)(365)

(52)(l)o

二、C、C、B、C、A.

三、因為2009年是平年,2月份只有28天,所以他的通行證是假的。

四、略。

?板書設計

平年、閏年

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是29天的年份叫做閏年。

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都是閏年。

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閆年。

?教學資料包

教學資源:

()

()

()

()

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知識應用。

一年有四個季度,每個季度三個月,第一季度包括一月、二月、三月。今年

的第一季度有多少天?

答案:神醫(yī)診斷:XX。X

想一想:2月29日

知識的應用:90天

第1課時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乘法

?教學內容

教材14?15頁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乘法。

?教學提示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的了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筆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教學活動中,首先讓學生觀察、了解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然后提出要求,讓學生自

己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試著解答。給學生充分交流自己提出的問題和解答方法的機

會,使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為豎式計算做鋪墊。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

豎式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豎式計算基礎和前面解決問題的經驗,師生

共同完成豎式書寫。

?教學目標

L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豎式計算。

2.結合彩筆問題,經歷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學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計算

方法的過程。

3.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的愉快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難點

重點:正確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

難點:理解兩位數(shù)成兩位數(shù)[不進位)乘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

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老師小時候上美術課用的都是彩色鉛筆,我發(fā)現(xiàn)咱們現(xiàn)在畫畫一般都用

彩筆,而且包裝都是圓柱形的。今天兔博士也帶來了它們用的彩筆,大家觀察兔

博士的彩筆跟我們的有什么不同?(課件出示)

生:兔博士的彩筆都是盒裝的,而且每盒24支……。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通過情境引入新知識

得學習,貼近學生生活。

二、探究新知

1、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圖中數(shù)學信息。

每盒彩筆有24支,左邊有2盒,右邊有10盒。

2、出示兔博士提出的要求,學生根據(jù)情境圖,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全

班交流。

2盒彩筆有多少支?24x2=48(支)

10盒彩筆多少支?24x10=240(支)

3、出示藍靈鼠的問題。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24x12=),然后讓學生

用已有的計算經驗嘗試解答,全班交流計算方法。讓學生各抒己見,展示自己的

算法,并說清算理。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個性化算法,實物投影展示不同算法。

20x12=240(支)24x2=48(支)

4x12=48(支)24x10=240(支)

240+48=288(支)48+240=288(支)

4、師:剛才大家說得方法都很好,今天我們重點要學習豎式計算的方法。

板書:24x12=

24

x12

教師講解24x12的豎式.板書完豎式后,重點讓學生討論大頭蛙提出的問

題,使學生理解:乘數(shù)12十位上的“V乘24個位上的“4”得4個十,所以4

要寫在積的十位上。多找?guī)孜粚W生說計算方法,明確算理。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交流討論,豐富

了學生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兩位數(shù)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明確算理,使學生計算時能掌握住方法。

三、鞏固新知

67x11=24x22=31x21=43x12=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重點了解學生是否掌握方法,結果是否正確,發(fā)

現(xiàn)問題及時全班交流,糾正指導。

四、達標反饋

1、豎式計算

23x13=42x12=24x21=32x23=

2、輛客車可以乘坐43人,12輛這樣的客車可以坐多少人?

3、學校每天中午用去大米41千克,晚上用去大米33千克,兩天共用去大米多

少千克?

答案:1、299,504,504,736。2、516人。3、148千克

五、課堂小結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列豎式計算,在計算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回顧知識,總結重點。

六、布置作業(yè)

教材15練一練1、2、3、4題。

答案;1、408,275,946,2、294只。323x22=506(個)

416,504,672。506>500,夠。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

24x12=288(支)

24

x12

48

24

288

?教學資料包

第2課時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教學內容

教材16~17頁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能正確進行豎式計算。

2.結合計算浪費水的問題,經歷自主嘗試、學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

方法的過程。

3.了解我國水資源的情況以及日常生活中水的浪費現(xiàn)象。

?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筆算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難點:理解筆算算理,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投影

學具準備: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水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的必要條件,誰也離不開它。今天老師讓大家

看一則關于水的小知識(課件出示兔博士網站)學生自己閱讀。

讀完后,教師引入例題:在平時經常有同學洗完手后不關緊水龍頭,這就是

浪費水資源?,F(xiàn)在我們就來看一看如果不關緊水龍頭會造成多大的浪費。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資料,引起學生對浪費水現(xiàn)象的思考,為新知的教學

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境。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不例2.

一個沒有擰緊的水龍頭,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這樣算,2個月要

浪費多少千克水?(附3、4月份的月歷表)使學生了解“2個月”的含義。

學生試做后先小組交流做法和想法,然后全班交流并投影展示各種方法。

方法一:

①、先算31天浪費多少水。12x31=372(千克)

②、再算30天浪費多少水。12x30=360(千克)

③、2個月一共浪費多少水。372+360=732(千克)

方法二、

把兩個月都看作30天。先算60天浪費的水再算61天的。

30x2=60(天)

12x60=720(天)720+12=732(天)

方法三'

①、先算2個月一共有多少天。31+30=61(天)

②、再算2個月一共浪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