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試卷(一)
考試方式:【閉卷】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
一、主觀題(共10題,每小題10分,共100分)
1、請認真閱讀下述材料,并求要求作答。
問題:16支足球隊參加比賽,比賽以單場淘汰制(即每場比賽淘汰1支球隊)進
行,請問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才能產生一支冠軍隊?
解法1:按照比賽進程,第一輪16支球隊進行8場比賽,淘汰8支球隊;第二
輪,首輪晉級的8支球隊進行4場比賽,淘汰4支球隊;第三輪,再次晉級的
4支球隊進行2場比賽,淘汰2支球隊;第四輪,2支球隊進行決賽,產生1支
冠軍隊。所以,一共要進行15(8+4+2+1)場比賽,才能產生1支冠軍隊.
解法2:匈牙利數(shù)學家路莎?佩特曾說:“數(shù)學家往往不是對問題進行正面的
攻擊,而是不斷地將它變形,甚至把它轉化為已經(jīng)得到解決的問題?!睋?jù)此,
由16支球隊產生1支冠軍隊就要淘汰15支球隊,每淘汰1支球隊就要進行1
場比賽。所以,一共要進行15(167)場比賽,才能產生1支冠軍隊。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簡答題]
上述兩種解法的思維路向是什么?
[問題2][簡答題]
第二種解法所反映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什么?
[問題3][簡答題]
如指導高年級小學生學習該數(shù)學思想方法,試擬定教學目標。
[問題4][簡答題]
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1、解法1為正向思維,解法2為反向思維。
2、第二種解法所反映的數(shù)學思想是轉化。轉化是一種常見的、極為重要的解決
問題的策略,是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運用轉化的思
想去處理問題,可以使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其關鍵是要
能根據(jù)具體的問題,確定轉化后要實現(xiàn)的目標和具體的轉化方法。
3、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回顧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解決具體
問題,感悟轉化的含義。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策
略的經(jīng)驗,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轉化技巧。
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體會運用
轉化的策略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獲得成功的體驗。
4、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轉化”
數(shù)學是和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課的開始,我先跟學生講了一個愛迪生和他的助手
測量燈泡體積的故事。助手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來計算燈泡的體積,也沒有算
出來,愛迪生能很快的算出來,讓學生猜一猜愛迪生是用的什么方法?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我適時小結:把燈泡的體積轉化成水的體雙就是一種非常重
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叫做“轉化”。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作文課上,李老師說:“作文素材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數(shù)不清。同學們要從
生活中捕捉各種作文素材……”李老師正說著,忽然一位同學說:“不對,作
文素材不像浪花,是各種各樣的小魚,在生活的海洋里捕捉更多有價值的'小
魚'?!甭牭竭@么一句話,李老師很生氣,想要斥責他上課亂說話,后來李老
師使自己冷靜下來,平靜地說:“這樣的想法和比喻很好,其他同學還有沒有
更好的想法?”后來,在李老師的引導下,每個學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
李老師原來的比喻要好很多。
[問題1][簡答題]
請對李老師的做法進行評價行(10分)
[問題2][簡答題]
談談教學過程中預設和生成的關系。(10分)
【答案】1、李老師在一位學生提出異議后,雖然心有不快,但是很快調整好了
自己的情緒,用溫和的態(tài)度和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這體現(xiàn)了李老師具有
較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
首先,李老師能很快調整自己的情緒,說明李老師有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這
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之一。
其次,在學生提出異議后,李老師采用了順水推舟法,順著學生的問題,以新
的教學思路展開、推進教學。這體現(xiàn)出李老師擁有教學機智,能夠敏感洞悉學
生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及時采取恰當措施。
最后,李老師通過啟發(fā)引導,使每個學生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提出了更多、更
好的比喻,真正達到了作文教學的目的之一。
李老師的教學行為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遵循教學規(guī)律,運用教學
機智,把握教育契機,使課堂教學更精彩!
2、教學方案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預設”,實施教學方案是把“預設”轉化為
實際的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雙方的互動往往會“生成”一些新的教
學資源,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及時把握,因勢利導,適時調整預案,使教學活動
收到更好的效果。
3、材料:
小學教學材料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jīng)做了5
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孫老師把題目改編為:“六一”兒童節(jié)要到了,我們三
年級要參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裝160套,愛心服袋廠已經(jīng)做了5天,平均每天
做20套。現(xiàn)在離“六一”兒童節(jié)還有2天,請你幫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
套?
巧妙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問題:
(1)對孫老師成功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評析。(10分)
(2)闡述老師處理教材內容時的基本要求。(10分)
【答案】(1)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作用于學生而引起學生積極的
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編造故事和問題創(chuàng)設進行教
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
過故事的引導和一定的問題情境聯(lián)系,激起學生的取之欲,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
設新奇的、獨特的教學情境,有效的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探究能力。
材料中,孫老師把枯燥泛味的數(shù)學題目,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六一兒童節(jié)的故事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出教學問題,這樣新奇巧妙的設計激發(fā)
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2)教師在處理教材內容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深入了解學生,找準教學的起點。教學設計的對象是學生,教學設計的
成效如何,將取決于對學生情況的了解程度。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要充分考慮
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他們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設計富有情趣的數(shù)學教
學活動。
第二,教師在處理教材是應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與好奇心,向學生提供充參加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
過程中理解知識,解決問題。
第三,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一節(jié)課的信息量過大,知識點過
慢慢下降,變成了地?!白x一讀,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研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想,人類老祖宗創(chuàng)造宇宙美麗的樣子。
3.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4.用自已的話給其他同學講一講盤古是怎樣開天地的。
三、鞏固練習
1.浮想聯(lián)翩。請同學跟著配樂讀課文,想象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以及創(chuàng)造出美麗
宇宙的樣子。
2.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并把它們記下來。
3.引導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
造了美麗的宇宙?!?/p>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了一篇怎樣的神話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話講給喜歡的人聽
嗎?你還喜歡哪些神話故事?下節(jié)課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5、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1][簡答題]
簡述英語課程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
[問題2][簡答題]
如指導小學生學習該材料,試擬定教學目標。
[問題3][簡答題]
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和操練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
【答案】1.
①以歌曲組織教學引入;②會話導入;③教師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④看圖說
話;⑤用打字形式輔助英語學習法;⑥利用《輕輕松松背單詞》軟件,創(chuàng)設英
語學習的情景。
2.
①能力目標:
能夠簡單介紹學校校舍的分布情況,如:Thisistheteacher's
office.Thatismyclassroom.
②知識目標:
掌握A、B部分Readandmatch的單詞和句子并能做到會聽、說、讀、寫。
③情感目標:
注重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構思未來學校的藍圖。
3.1.導入(Lead-in)
(1)Enjoyasong:”O(jiān)urschoolw
⑵Let'schant:
Whereismypen?Hereitis.
Whereismybag?Hereitis.
Whereismyruler?Hereitis.
理由:溫故知新,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所講知識點上來。
2.呈現(xiàn)/操練(Presentation/Practice)
Let'slearn
(1)教師指著教室問學生:Thisisournewclassroom.Doyoulikeour
classroom?What1sintheclassroom?學生做出相應的回答。教師接著問:
Howmanyclassroomsarethereinourschool?Doyoulikeourschool?
Whatelsecanyouseeintheschool?Look!Thisisamapofour
school.接下來教師借助校園分布圖教授生詞。
(2)教學“Whereisthelibrary?It'sonthefirstfloor.w
a.借助教學樓圖示呈現(xiàn)句子。
b.學生學說、認讀句子。
(3)通過教師領讀和聽音跟讀,讓學生掌握本課時五個生詞的正確讀音。在練
習library的發(fā)音時,可復習已學過的含輔音連綴的單詞,^P:ice-
cream,brother,friend,hungry?
(4)游戲
a.小組比賽。教師出示一張詞卡,如garden,組內學生依次說出與該詞有關
的其它單詞,如:flowers,red,colour,trees等,這樣既復習了學過的單
詞,也為繼續(xù)學習Let'sdo打下基礎。
b.教師或學生做動作,讓其池的學生猜并說出該單詞。
Let'sdo
a.Listenandpoint.
學生聽音,邊聽邊手指圖示
b.Listenanddo.
c.Charades.
教師做出某種動作,讓學生猜接下來的動作意圖,或教師說出某種指令,讓學
生來說、做指令的后續(xù)動作。
理由:講練結合,寓教于樂,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學習效果。
6、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左右開立,與肩同寬,上體稍前傾,兩腿屈膝,兩臂后舉;兩
臂自然向后預擺,同時兩腿隨著協(xié)調彈性屈伸;起跳時兩臂由后向前上方有力擺
動,兩腳迅速蹬地,充分蹬身髓、踝關節(jié)向前上方跳起,騰空后挺胸、展體、延
伸使身體盡量伸展;落地前收腹、屈膝、小腿盡量前伸;落地時腳跟先著地,并立
刻屈緩中,保持身體平衡。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說明“立定跳遠”的教學重點、難點。(10分)
(2)如果指導水平二的學生練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授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方法并說明理由(20分)
【答案】1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雙腳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躍起,雙腳同時落
地。
教學難點:蹬擺有力、上下肢辦配合。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基本說出立定跳遠技術的動作要領,初步掌握立定
跳遠的動作技術,85%以上的學生可以協(xié)調的做出雙腳起跳,雙腳輕巧落地的立定
跳遠動作。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組與游戲練習各種跳躍,發(fā)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和靈教
等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協(xié)調性、靈活性,發(fā)展跳躍能力。發(fā)展身體素質,培養(yǎng)果
敢、頑強、自信等意志品質。
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各種跳躍的學習和游戲活動,體
驗集體活動的樂趣,道守活動的規(guī)則,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表現(xiàn)出勇敢、
頑強、自信等意志品質。
3新授環(huán)節(jié)教學步驟:
(1)自主進行“跳格子”游戲練習
(2)教師完整示范立定跳遠動作并分解講解動作要點:兩腳左右開立,彈性屈伸擺
動,同時腳用力地向前上方跳起,使身體充分伸展,落地屈膝緩沖。
⑶學生練習
①原地擺臂做彈性屈伸練習組織:將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3組X5次練習,讓學
生感受彈性屈伸和手腳瞪擺配合的動作。
②彈性伸連續(xù)起跳練習組織:分成4蛆.聽口令依次做3組X5次練習;教師集中
講解易犯
錯誤和糾正方法,強調發(fā)力部,立和感覺。
③完整立定跳遠練習組織:將學生分成四組,聽口令依次進行立定跳遠練習,教師
強調安全注意事項。
(4)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
⑸學生通過游戲再次鞏固練習
游戲:“運送太空物資”
方法:全班分成人數(shù)相等和實力相近的四組,并排站在起跑線后,教師口令開始,
第一個人雙腳夾球跳到前方標志線,統(tǒng)過標志線,夾球跳回,把球交給下一個人,
同樣的方法依次進行。
選擇上述教學步驟及方法的理由:
通過教師完整動作示范學生能夠建立的動作表象;分解講解能夠把握動作的要
點;原地的彈性屈伸練習強調擺臂和蹬地以及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的重要性;教師的
巡視指導能夠看清每個學生的動作,并進行針對性指導,預防和糾正錯誤動作;游
戲的方法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并鞏固所學知識,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效果。
7、黃山奇石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的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
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
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薄?/p>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
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
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
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dangb6tizhuqidng
當脖蹄著搶
tanq1nxingzhuangyan
彈琴形狀巖
我會認
區(qū)尤其仙盤峰胳
膊巨當脖著形狀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問題(一)(二)(三)。
[問題1][簡答題]
試對上文進行文本解讀.(10分)
[問題2][簡答題]
若指導低年段小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8分)
[問題3][簡答題]
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寫話教學環(huán)節(jié)并簡要說明理由。(22分)
【答案】1、這是一篇寫景文章。本文題目點出了“奇石”,內容即圍繞著“奇
形怪狀的巖石”展開具體闡述。文章思路清晰,具體寫了“仙桃石”“猴子觀
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四塊奇石。通過對這四塊奇石的描寫,讓學
生來感受黃山“石”的奇與趣,激發(fā)學生愛黃山石,愛黃山,愛祖國大好河山
的思想感情。
2、L知識與技能目標
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結
合上下文、生活實際及想象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展開豐富的想象,能簡要講
述或簡單畫出。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習方法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感受黃山奇石的美,培
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審美意識。
3、
師:讀了這篇課文,老師也想去黃山看看奇石啦!你們作為小導游,能不能講
講這些石頭的名字和名字的來歷呢?
生:我給老師介紹“仙桃石”,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
的石盤上,所以叫“仙桃石”。
師:很好,你用了課文中的語言。但是黃山還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讓我們
一起來欣賞吧。
(出示奇石圖片)
師:課文最后說“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你去給它們起名
字呢”,各位同學能不能看圖片,給石頭起名并說出為什么要這樣起名呢?大
家可以寫下來,寫完再給老師介紹你命名的石頭。
(生看圖寫話,師生交流)
[設計理由]首先,讓學生做小導游給老師介紹奇石,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觀
看圖片,從視覺的角度讓學生欣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然后再讓學生寫
話,達到了一種順其自然的效果。
8、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乘法”練習課上,吳老師生投影儀出示了一道開放性練習題:“3位老師帶
50名學生去參觀植物園,票價分別是:成人每人10元、學生每人5元、團體
(10人以上)每人6元,怎樣買最合算?”很快,很多同學給出了答案:老師和
學生分開來買,一共花費280元。小寧提出了另一種方案:“把老師、學生湊
成10人,買團體票,剩下的買學生票,一共花費275元,比280元少了5元
錢?!眳抢蠋熜χc點頭,同學們有的點頭贊成,有的似茅塞頓開。小思卻
說:“不就少了5元錢么!”吳老師示意她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她一下站起來,
滿不在乎地說:“老師,都出去玩了,誰還在乎這5元錢??!”小欣也附和
說:“就是,5元錢算什么!”
[問題1][簡答題]
如果你是吳老師,會如何應對這一狀況?(10分)
[問題2][簡答題]
談談在教學中如何貫徹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10分)
【答案】1、如果我是吳老師,我會采取以下方法應對這一狀況:
(1)對同學們的踴躍發(fā)言和積極思考表示肯定與鼓勵。
(2)請與小思、小欣持不同觀點的同學發(fā)表意見。
(3)通過學生對各種不同觀點的爭辯,引發(fā)學生思考:從數(shù)學角度看,哪種方
案最合算?從實際情況看,節(jié)約5元錢是否真的不重要?
(4)肯定小寧的方案,并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分一毫當思來之不易,勤儉節(jié)
約,從我做起!
2、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tǒng)一原則,要求向學生傳授反映客觀實際的真理性知識和
實際有用的知識技能,使教學內容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結
合知識技能的傳授,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具有教育性,并將兩方
面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教學中貫徹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tǒng)一原則的要求是:
(1)以符合科學要求的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進行教學。
(2)根據(jù)各門學科的性質和特點,發(fā)掘教學內容的思想性。
(3)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率先垂范,以身教人。
9、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改要求作答。
(1)請簡述教師課堂上“創(chuàng)設語境”需要考慮的基本要素。
⑵請根據(jù)教學內容確定本課時的語言技能(聽說)目標。
(3)請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一個語言運用活動,并說明設計意圖。(要求:創(chuàng)設一
個真實語境,讓學生運用核心句型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語言交際訓練。)
【答案】(1)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語境”需要考慮的基本要素有四點:①創(chuàng)設
語境要有針對性。創(chuàng)設語境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所開展的活動目標、
內容、方法及形式等都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智力水平。
②創(chuàng)設語境要有趣味性。創(chuàng)設的語境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
生感知更加清晰、想象更加活躍、思維更加深刻、記憶更加牢固。
③創(chuàng)設語境要貼近生活。語境的創(chuàng)設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
說,真正參與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語境中來。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在特定的語言情景中的交際能力。
④創(chuàng)設語境要有可操作性。語境的創(chuàng)設要便于操作,不要超出教師的可控范
圍。
(2)Abilityobjectives
①Students'1isteningandspeakingabilitycanbeimprovedbytheend
oftheclass.
?Studentscanmastersomeexpressionsaboutthetopic,,Lost&FoundM,
andapplytheminrealsituations.
(3)Practice&Activity
Workingroupof4,andgiveeachgroupanemptyboxand
a',Lost&FoundMboard.Studentscanputtheirstationeriesintheempty
box.Thenonestudentactsasanofficestaff;otherstudentscometo
himtogettheirlostthingsback.Forexample:
A:Exeuseme.Ilostmypencilbox.
B:Whatcolorisit?
A:It'sredandblue.
B:OK.What'sinit?
A:Twopencils,apen,arulerandaneraser.
B:Hereitis!
A:Thankyousomuch.
Studentswillhave10minutestocompletethedialogue.Afterthey
havefinishedthegroupwork,inviteoneortwogroupsto
cometothefrontandshowtheirdialoguestothewholeclass.
Teacherwillgivethemproperfeedback.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來練習單詞和句型,可以提升
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鞏固新知,增強合作意識。)
10、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求要求作答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1][簡答題]
簡述英語游戲教學的作用。(10分)
[問題2][簡答題]
如指導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問題3][簡答題]
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和操練環(huán)節(jié)的游戲活動并說明理由。(20
分)
【答案】1、英語教學要結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shù)?/p>
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符合“樂學”原則。利用游戲有意無意的特性,
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叱難為易,減輕小
學生負擔,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具體地說,游戲的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
以起到以下作用:
(1)游戲教學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游戲教學能排除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減輕負擔;
(3)游戲教學能促進學生記Z力的發(fā)展;
(4)游戲教學能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思維。
2、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聽、讀、寫“head、eye、ear.nose、face、
mouth”等單詞,及句子“Thisismy.....;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老師講解、學生分組參與、游戲鞏固等環(huán)節(jié)掌握所學
知識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協(xié)作、勇于表達的精神,養(yǎng)成學習英語
的興趣。
(1)導入:
1.Greetings.
2.SinganEnglishsong《Tenlittlefingers》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把學生帶進一種英語氛圍中;由于finger是人體
的一部分,“Tenlittlefingersw這首歌又能很好地把學生引入這堂課)
3.Freetalk
T:Hello,whatJsyourname?/Howareyou?/Pleaseintroduceyour
friendstous.
(設計意圖:運用句型Thisis為新授做鋪墊)
(2)操練
1.Lead-in
T:Boysandgirls,now,lookhere,canyoutellmewhatisthis?
(師指著自己的手指進行提問)
Ss:Fingers
T:Andwhatisthis?Doyouwanttoknow?(師分別指自己的頭、胳
膊、手、腿、腳進行提問)
OK,thislessonwewillpickupthem.Ifyoudowell,youcanget
astickerasanaward.Areyouready?Let'sgo.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老師指著自己的身體部位進
行提問能夠帶給學生一種真實的感覺:英語就在我們身邊;一定的獎勵機制更
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Presentation
T:Lookatthescreen,please.(出示一張Panda的國片)
Whocantellme"what'sthis"?
SI:panda!
T:Welldone!Thisstickerisforyou.
(然后屏幕逐一出示熊貓的各個部位,師引導學生學習)
T:/e/:ea,ea;head,head,head.Readafterme.(師指著自己的頭教
讀這個單詞)
Ss:(pointtoheadandsayaftertheteacher.)head
T:Myhead.(TandSsdotheactiontogether.)
Ss:Myhead.
(師通過指著男孩女孩教讀讓學生加以區(qū)分his與her)
同樣的方法教授arm,hand,leg,foot.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整個課堂學習的重點,由單詞到到詞組再到句子,
這樣小步子的循序鞏固學習,符合三年級學生初學英語的特點,重復加強記
憶。
3.Practice
T:Mostofyouworkhard.Let1shaveacheck.
師出示本課的生詞卡片,多種形式檢測學生的認讀情況。
T:Now,practicewithyourpartner.(整個過程,師巡視并進行指導)
(設計意圖:隨堂檢測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對問題
進行點撥,確保課堂的高效性;把課堂教給學生,小組合作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
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避免了“老師說的多學生說的少”的弊病。)
4.Consolidation
T:Nowdrawananimalonyourpaper,andwritethenameonhis
head,arm,hand,legandfoot.
讓學生上臺用“Thisishis…”介紹自己所畫的動物的身體各部位。學
生介紹的過程中,師適時發(fā)出指令Pointtohis...o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開放式的畫畫練習,技能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又能學
以致用,師在合適的時機參與,趁熱打鐵。)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試卷(二)
考試方式:【閉卷】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
一、主觀題(共10題,每小題10分,共100分)
1、甲同學在小學六年級的第一次數(shù)學摸底測驗中,成績很不理想,在班級的排
名是三十幾名,而此前他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很優(yōu)秀。他回家后受到父母的責罵,
從此以后,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其實,他也很想取得好成績,但又認為自己
做不到,因為甚至連他最感興趣的數(shù)學考試都出現(xiàn)了不及格現(xiàn)象,別的學科又
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績呢?有一次,老師還用鮮紅的水筆在他的試卷上批注“字跡
潦草,思維混亂,簡直不是人寫的“。久而久之他便對學習夾失了信心,上課
不認真,拖欠作業(yè),對考試成績也是無所謂的態(tài)度了。
問題:(D分析甲同學對學習喪失信心的原因。
(2)結合材料闡述教師應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答案】(1)甲同學對學習喪失信心的原因主要有:①學習興趣未得到充分地
激發(fā)。甲同學本來對數(shù)學特別感興趣,但由于一次數(shù)學成績不理想導致他喪失
了信心,進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成績自然也就難以提高。
②不良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家長并未對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進行了解和分析,
而是一味地責罵,降低了甲同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扭曲了孩子的個
性,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長。
③不正確的學習歸因。甲同學對自己成績不佳進行了錯誤的歸因,想取得成績
又認為自己做不到,導致喪失了學習信心。
④教師對其進行錯誤的反饋。教師對甲同學試卷的評判過于激進,給予甲同學
錯誤的信息反饋,導致其對學習失去興趣。
(2)教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應做到如下幾點:
①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用教師設問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業(yè)的
方式提出;它既可以從新舊教材的聯(lián)系方面引進,也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經(jīng)驗引
進。
②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在學習較容易、較簡單的課題時,應盡量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學生盡量緊張
一點;而在學習較復雜、較困難的課題時,則應盡量創(chuàng)造輕驗自由的課堂氣
氛;在學生遇到困難或出現(xiàn)問題時,要盡量心平氣和地慢慢引導,以免學生過
度緊張和焦慮。
③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改變學生不正確的歸因、提高學習動機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努力歸
因“,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歸因于努力與否的結果。二是“現(xiàn)實歸因”,針對一
些具體問題的方法,以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增強自信心。
④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反饋”在此指的是給學生提供關于其成績的信息通過反饋,使學生及時了解
自己學習的結果,包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效、作業(yè)的正誤、考試成績
的優(yōu)劣等。知道自己的結果,會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看到自己的成功、進
步,會增強信心,提高學習興趣;知道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可以及時改正,并
加倍努力,力求獲得成功。
獎勵與懲罰是對學生成績和態(tài)度的肯定和否定的一種強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學
生的認識水平,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正確地運用獎勵和懲罰是激發(fā)學
生動機的主要手段之一。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也是對學生口
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最經(jīng)常、最廣泛、最具體的訓練過程。請結合某一篇課文的
教學,設計一個口語交際的材料。
【答案】(1)抓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口語交際,激發(fā)興趣,鼓勵探究;(2)抓重點字詞
進行口語交際,加深理解,錘煉語言;
(3)抓重點句段進行口語交際,揭示中心,抒發(fā)情感;
(4)抓空白填補進行口語交際,啟發(fā)想象,擴展思路;
(5)抓疑惑之處進行口語交際,引發(fā)爭論,明辨事理;
(6)抓總結歸納進行口語交際,擴展延伸,升華主題。
3、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談談應如何開展閱讀教學?
(2)如指導三年級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
⑶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過程。
【答案】(1)閱讀是學生的個,'生化行為,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理
解、欣賞與評價能力。教師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
略讀和瀏覽。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并
不斷提升閱讀品味。(2)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會認猛、緩、丈、逐、肢、肌、遼、血、液、宗、蹬、
倒、濁、滋、潤15個生字,會寫暗、降、丈、肢、肌、膚、遼、闊、血、液、
滋、潤、倉入造14個生字,正確理解文中出現(xiàn)的反義詞,正確、流利、有感情
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與小組討論的方式感受盤古開天辟地的偉大,提高
自己的語言表達與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神話故事提升想象能力,激發(fā)對中國古代神
話故事的熱愛之情。
⑶教學過程設計:
一、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都知道哪些神話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
二、講授課文
(一)初讀,感知全文
1.自讀全文,標出自己不認次的生字、詞,對照拼音讀準。
2.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研讀,體悟思想
1.研讀第2自然段,“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
慢慢下降,變成了地?!白x一讀,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研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想,人類老祖宗創(chuàng)造宇宙美麗的樣子。
3.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4.用自己的話給其他同學講一講盤古是怎樣開天地的。
三、鞏固練習
1.浮想聯(lián)翩。請同學跟著配樂讀課文,想象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以及創(chuàng)造出美麗
宇宙的樣子。
2.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并把它們記下來。
3.引導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
造了美麗的宇宙。”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了一篇怎樣的神話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話講給喜歡的人聽
嗎?你還喜歡哪些神話故事?下節(jié)課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4、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求要求作答。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什么是模型思想?指出本節(jié)課的模型并列舉小學數(shù)學中的模型。(10分)
(2)若指導中年段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沒計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并簡要說明理由。(20
分)
【答案】(1)模型思想
數(shù)學模型是用數(shù)學語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現(xiàn)實世界事物的特征、數(shù)量關系和
空間形式的一種數(shù)學結構。數(shù)學的模型思想是一般化的思想方法,數(shù)學模型的
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數(shù)學符號表達式和圖表,因而它與符號化思想有很多相通之
處,同樣具有普遍的意義。
本課屬于乘積模型。小學數(shù)學中的數(shù)量關系有兩個基本的模型:一個是總體等
于部分的和,即求和的模式,部分+部分二和;另一個模型是乘積的模型,總價二
單價X數(shù)量和路程二速度X時間,這兩個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是乘積關系的模型。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過程與方法:學生經(jīng)歷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的過程,能根據(j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
筆算方法,類推并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初步培養(yǎng)遷移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感受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3)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情景導入
(一)出示例題情景:
圖片: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車每小時可行106千米
問題:它們30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二)學生根據(jù)題意,獨立寫出解題算式,獨立進行計算
出示課題:因數(shù)末尾有0的計算
出示學習目標:我能口算、筆算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設計理由: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情景,希望學生能主動投入到
估算中來,讓學生通過估算,試圖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同時也使學生明確要解決
的問題,用已有知識來解決新問題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方法。先讓學生估算,再
嘗試筆算,實現(xiàn)了估算、筆算的有機結合。同時,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
同的學習方法,較好地體現(xiàn)了“關注差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二、質疑與小結
(一)反饋第(1)題:請不同算法的學生說一說
(二)重點圍繞豎式的簡便寫法和積進行討論
1、寫豎式時,如何處理“0”和“非0”數(shù)字的對位問題
2、怎樣確定積的末尾零的個數(shù)
(三)反饋第(2)題:重點圍繞豎式的簡便寫法
1.因數(shù)末尾有0如何列豎式簡便?應注意什么?
兩個因數(shù)末尾都有0的簡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兩個因數(shù)末尾
一共有幾個0,則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
2.因數(shù)中間有0,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乘數(shù)中間有。的乘法,用0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數(shù)哪一位上的數(shù)
乘,乘得的數(shù)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
(設計理由:讓學生通過對不同方法的比較、算法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深入分析,
從中逐步體驗到豎式計算簡潔、明白、通用、易查的優(yōu)越性,體驗到豎式計算
的優(yōu)越性和學習豎式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中體驗各種算法。感悟和選擇出最優(yōu)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一)嘗試完成課后練習
(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討論訂正
(設計理由:通過練習和方法比較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因數(shù)有0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
數(shù)的算法。)
四、全課小結
(一)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是怎樣學會這些新知識的?
(二)同學們喜歡看課外書嗎?前幾天老師買了一套少兒百耳全書,付了128
元,如果買2套付多少錢呢?5套呢?學校圖書室要買12套,你能算出要付多
少錢嗎?
(設計理由:通過總結歸納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學習過程,通過延伸題目引導學
生思考,為下一課時打好基礎。)
5、育才小學的李老師在教“唱”這個生守時,她拿起一支毛筆問學生筆桿是什
么做的。學生說是竹子做的(老師在黑板上寫個“竹”字),又問筆頭是什么做
的。學生說是毛做的(她又寫個“毛”字),然后告訴學生:“竹頭下面加個毛
字,合起來就是‘筆'字?!?/p>
問題:(1)李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突出體現(xiàn)了哪個教學原則?為什么?
(2)結合本材料談談該原則的貫徹要求。
【答案】(1)材料中教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這一教學原則。循序漸進教學原
則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和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教學,
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材料中教師通過與學
生的互動,讓學生了解了“筆”的構造,“竹”下加“毛”閡成“筆”,加強
了學生對“筆”字的認識。這一系列的做法遵循了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由淺入
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2)貫徹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的要求有:①按照學生的認識順用,由淺入深、由易
到難、由簡到繁地進行教學;②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tǒng)性;③教師要引導學生將
知識體系化、系統(tǒng)化;④抓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
6、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分析歌曲的特點。
(2)如指導低年段小學生學唱本歌曲,試擬定教學目標。
(3)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并說明理由。
【答案】(1)《乃喲乃》是一首土家族民歌,歌曲極具民族特色。在土家族中
“乃喲乃”代表了“快快來”的意思,歌曲每一句結尾都用“乃喲畸”的語氣
襯詞來結束,表現(xiàn)出了土家族人民熱情奔放的性格。全曲只用“domisol”
三個音構成,通過旋律進行可以看出,每句前半部分呈上揚感,而后半部分的
襯詞在“solmido”下行旋律表達下呈肯定語態(tài),使全曲的演唱形成一種問
答形式的感覺,表現(xiàn)出了幸福熱鬧的場面。(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歌曲中“domisol”三個音的音高并唱準。
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不同演唱形式(齊唱、小組合作、男女生對唱)來表演歌
曲,體會歌曲情緒,提高表演積極性,逐步加強合作意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土家族民歌的韻味和特點,用音樂體會土家族的
歡樂及人民的熱情,逐步對少數(shù)民族音樂產生興趣。
⑶導入環(huán)節(jié):
課前,教師提前穿上土家族服飾來到教室,多媒體播放土家族風俗人情圖片,
音響播放《乃喲乃》。
學生伴隨著音樂的聲音步入教室,親身感受土家族民俗。
師:大家看我穿得是哪個民族的服飾(生自由作答)
師:對了,是土家族服飾。土家族喜歡群居,愛住吊角木樓。什么是吊腳樓呢
大家看圖片……為什么土家族人民要住吊腳樓呢據(jù)說古時候的土家族人居住
的地方經(jīng)常遭到猛獸、毒蛇、娛蚣的威脅。后來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辦法:他
讓小伙子們利用現(xiàn)成的大樹做架子,捆上木材,再鋪上野竹樹條,再在頂上搭
架子蓋上頂篷,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從此再也不怕毒蛇猛獸的襲擊
了,這種建造空中住房的辦法后來就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吊腳樓。
師:看來土家族無論穿著還是居住都是很有特色的,那么土家族的音樂是怎樣
的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土家族的音樂世界,感受土家族人民的熱情,請欣賞
《乃喲乃》。
設計意圖: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方法。導入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
設一定的情境,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置身其中,深入體驗°教師通過穿民族
服飾。播放民族風情圖片等方式讓學生一進入教室就感受到濃郁的土家特色,
更快地進入課堂學習中來。它能提升學生對課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學生
的注意力,更有益于學生了解課程學習的背景,從而能與新課很好地連接起
來。
7、一天午后,一群小孩子在田間的小路上追逐著一只蜻蜒。突然,蜻蜓猛地撞
在樹干上摔了下來。
翠貞撲上去捉住了它,幾個孩子搶著要,鬧成一團。陶行知恰好從村里走出
來,見到他們在捉蜻蜒玩,便停下腳步,慈愛地撫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
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翠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蟲子?!薄俺月?/p>
水。”另一個男孩說。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吃草、吃樹葉,吃泥土!”
陶行知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填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蜻蜓吃蟲子、蒼蠅、蚊
子、水里的孑〈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陶行知從翠貞手里
取過蜻蜓,高高舉起,陽光下蜻蜓的圓眼睛一閃一閃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行知又問:“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誰知道?”“蜻蜒用尾巴在河里點
水?!薄拔舶褪侵阜较虻摹!碧招兄獙Ⅱ唑研⌒牡胤^去,指著它的尾巴說:
“你們看,它的尾巴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整方
向。在它餓急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過,以后又會長出來。”接
著,他將蜻蜓的頭部對著孩子們說:“它的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有成千上
萬的小眼睛構成,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孩子們入神地聽著,一個小
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撫了一下蜻蜓的尾巴。陶行知說:“孩子們,我們
觀察生物,切不可將它捉來弄死。一只蜻蜒一年可以為人類消滅成千上萬只蚊
子。你們看,它在大自然中飛來飛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潑!”
請運用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分析上述材料。
【答案】(1)陶行知先生教育學生關愛自然,關愛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與物種。當
今社會,環(huán)境污染極為嚴重,物種滅絕正在加速進行,人類破壞自然的行為一
定會受到懲罰。自然提供給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我們應該感謝自然、
關愛自然、呵護自然。陶行知先生從點滴小事做起,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學生共
同感覺自然物種的可愛、神奇與美妙,在這種熏陶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
然的精神,并使學生學會珍愛生命,關愛他人。(2)陶行知先生沒有把知識限
于教材、課本,而是在實際生活中隨時隨地選材教育學生,尊重了學生的天
性,尊重了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了學生主體性的原則,循序漸進地
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與思維。這些都有利于培劑學生的想象力與
創(chuàng)造力,最終使學生成為一名真正的具有優(yōu)秀的個性品質的人。
(3)陶行知先生看到學生追逐靖蜓,便與學生一起玩耍,一起觀察蜻蜓,討論蜻
蜓的習性與尾巴的用處,在平常的生活中剩育學生,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平等和
諧的教育理念,更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4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钡慕逃?/p>
念。
8、請認真閱讀下述材料,并按照要求作答。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問題1][簡答題]
簡要分析歌曲的特點(10分)
[問題2][簡答題]
如指導低年級小學生唱本歌曲,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問題3][簡答題]
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并說明理由。(20分)
【答案】(1)《乃喲乃》是一首土家族的歌曲,表現(xiàn)了土家兒童幸福、快樂的生
活。
(2)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個音譜成,其旋律多為級進下行,極富民族風
格和地方色彩,給人以奇特、質樸、清新之感。
(3)是一個讓孩子們了解土家族,拓寬民族音樂文化的很好的載體。
(1)知識目標:能用活潑優(yōu)美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乃喲乃》。能認唱音
符do、mi、sole
(2)能力目標:能用碗筷和老師合作演奏歌曲《乃喲乃》,在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
團結合作的精神。
(3)情感目標:了解土家風晴,感受土家族音樂特點,并對土家族歌舞產生興
趣。
音樂律動導入,用音樂營造幸??鞓返姆諊?/p>
學生隨著歌曲《幸福拍手歌》的伴奏音樂,自由而有序地進入音樂課堂;
1.師生問好;
2.教師提問導入:什么是幸福?你們覺得怎樣就是幸福?哪位小朋友來說給老
師聽聽?
學生:被爸爸媽媽喜歡就是幸福,被老師喜歡就是幸福,開開心心就是幸福,
一家人住在一起就是幸福.....
3.教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幸福和快樂常常在一起,我們會因為幸福而快
樂,也會因為快樂而幸福。你們都覺得幸福嗎?那我們一起來唱首《幸福拍手
歌》!
教師引導學生邊哼唱《幸福拍手歌》,邊做律動(拍手、跺腳、搭肩、握手)
4.教師談話式語言引入新課: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候會用拍手、跺腳等方式表達
快樂的心情。你們知道少數(shù)民族的小朋友感到幸福時是怎樣表達的嗎?那好,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首土家族的歌曲《乃喲乃》!
設計意圖: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本著“以人為本、享受音樂”的教育理念出發(fā)的,所以本課
的開始沒有從傳統(tǒng)的發(fā)聲練習、節(jié)奏練習入手,而是緊緊圍繞“幸福生活”這
一課題展開,讓學生盡快融入音樂營造的幸??鞓返姆諊?。
因為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因此設計了律動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律動,既讓學生將
身體動作融入音樂中進行體驗,又通過“拍手、跺腳、搭肩、握手”等動作培
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
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開學不久,趙老師發(fā)現(xiàn)楊明同學有許多毛病。趙老師心想,像楊明這樣的同學
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肯定和鼓勵。一次,趙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
你也有不少優(yōu)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找到自己
的一些長處,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第三天,楊明很不好意思地找到趙老
師,滿臉通紅地說:“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yè)后想當兵。”老師聽了說:
“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
大,想當兵,保家衛(wèi)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
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甭犃死蠋煹脑?,楊明高興極了,臉上露出
了微笑。
問題:
案例中趙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哪些德育原則和方法?
【答案】趙老師的方法用得恰到好處,樹立了學生的信心,挽救了一個后進
生。從德肓方面來看,趙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了知行統(tǒng)一原則,正面教
育、疏通原則,以及發(fā)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趙老師運用的主要
德育方法是品德評價法。
10、某教師在教文言文《強項令》時,提了一個問題:“課文題目中的‘強
項’是什么意思?”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注釋,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為了讓
學生對比古今詞義的區(qū)別,教師又追問:“'強項'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什么意
思?”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問住了,課堂上出現(xiàn)了“冷場”的局面,教師接連
問了幾個學生都沒有答出來。課后,教師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反思。第二天給另
一個班上課時,該教師及時改變了提問策略。
在學生找出“強項”在課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師請學生們思考:“請問你們都
有什么強項?”一個學生答道:“我的強項是打乒乓球?!苯處熃又鴨枺骸澳?/p>
么,你所用的‘強項'是什么意思呢?”學生想了想說:“是‘長處'的意
思。”于是,教師再次請大家思考:“'強項'在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
義有什么差別?”學生們紛紛舉手并給出正確的答案。
1請運用有關教學理論對此材料進行分析評價。
【答案】(1)材料中的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呈現(xiàn)了兩種不同效果的教學情境,這
體現(xiàn)了啟發(fā)誘導、循序漸進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①啟發(fā)性原則是指在
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積
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貫徹此原則的要求有: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
性;設置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思維能
力。材料中這位教師在第一堂課中提出的問題:“'強項'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什
么意思?”出現(xiàn)了課堂“冷場”的局面,這是由于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在教
學反思后的第二堂課上,學生們能夠緊跟問題思考,最后”紛紛舉手并給出自
己的答案”,這說明學生們的積極性被成功地調動了起來,證明教師的啟發(fā)有
了效果。
②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和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
律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貫徹此
原則的要求有: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tǒng)性;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
易到難、由簡到繁地進行教學。材料中,第一堂課中教師的問題之所以沒有得
到學生的回應,正是因為他直接把難題擺了出來,沒有遵循由易到難的順序導
致的;改進后的第二堂課中,教師先問了容易的問題,學生們做出回答之后再
一步步地引導到目標問題。這樣通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們自然而然就理解
了教師的問題。
③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應使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來理
解和掌握知識,并引導他們運用新獲得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培養(yǎng)他們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徹此原則的要求有:重視書本知識的教學,在
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聯(lián)系實際;重視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材料
中教師在笫一堂課中的問題沒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正是因為“強項”這個詞被
單獨拿出來直接讓學生解釋,學生無法聯(lián)系已有的經(jīng)驗。而到了第二堂課,教
師先問了“你們的強項是什么?“當學生說出了自己的強項之后,教師再讓學生
思考剛才說的“強項”是什么意思。這成功地讓學生將理論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
來,因此他們很快就明白了這個詞的現(xiàn)代意義,接下來也就可以與課文原意對
比了,本節(jié)課最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新課程強調教師要經(jīng)常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
長的核心因素。材料中的老師通過教學反思之后,對第一次上課中效果不好的
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修正,笫二次上課時在相同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處理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這說明該教師的教學反思是積極有效的,教師都應該經(jīng)常通過教學反思來改進
自身的教學。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試卷(三)
考試方式:【閉卷】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
一、主觀題(共10題,每小題10分,共100分)
1、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依據(jù)《義務教肓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簡要說明如何在本課教學中
落實“四基”。(8分)
(2)若指導六年級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沒計教學過程。(22分)
【答案】(1)依據(jù)《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簡要說明如何在本
課教學中落實“四基”。(8分)①基礎知識。本課中,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動
手操作,獲得圓的相關知識,這樣能夠使學生牢固掌握。
②基本技能。學生在觀察圓的特點,動手操作畫圓的過程中轂煉觀察能力與動
手操作能力。
③基本思想。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數(shù)學的基本思想。
④基本活動經(jīng)驗。學生通過動手,增加操作體驗。
(2)若指導六年級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
簡單認識圓,并理解掌握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等對圓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并能借助圓規(guī)正確
畫出圓,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③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學到與數(shù)學相關的知識,體會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及美
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依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沒計教學過程。(22分)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課本55頁的圖片,讓同學們從圖片中找出認識的圖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車
輪,花壇和水池等都是圓形的,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的知識一認識圓。
二、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對圓有個直觀、明確的形象認識
(一)找一找
組織學生找一找身邊或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圓的?
(二)畫一畫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在紙上畫出一個圓?
2、上臺展示討論結果,教師點評。
(三)折一折
1、請同學們把自己畫出的圓剪下了,對折、打開,再對折、打開,依次重復幾
次,發(fā)現(xiàn)有什么變化,能得到什么規(guī)律。
2、結合同學們的觀察發(fā)現(xiàn),教師講解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
3、練習:用彩筆描畫出下列圓的半徑和直徑。
三、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鄉(xiāng)職業(yè)技術學院《分子細胞生物學專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橫店影視職業(yè)學院《流體輸配管網(wǎng)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慈溪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yè)班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長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山西省晉南地區(qū)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調研試題(一)生物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十二次重點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新疆新源縣2025年高中畢業(yè)生五月供題訓練(二)化學試題含解析
- 星海音樂學院《合成生物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寧地區(qū)(SWZ)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八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玄武區(qū)十三中學集團科利華2024-2025學年初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數(shù)學試題試卷(6)含解析
- 2023屆高考作文模擬寫作:“成器”和“不器”導寫及范文
- GB/T 8237-2005纖維增強塑料用液體不飽和聚酯樹脂
- GB/T 14713-2009旋切機通用技術條件
- 低成本自動化的開展與案例課件
- 不予受理反訴民事上訴狀(標準版)
- 高中英語語法之虛擬語氣(課件3份)
- 粵教版2022年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測試試卷及答案2022-2023
- 北師大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
- 國際石油合作主要合同模式課件
- 橋梁加固改造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與措施
- 第二十六章慢性腎小球腎炎演示文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