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2認識細胞(綜合題30道)
1.如圖是細胞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細胞中,有許多與細胞生命活動有關的微細結構。例如:甲、乙細胞共有的、與細胞呼吸作用
有關的細胞結構是。
(2)將甲、乙兩種細胞放于清水中,不會漲破的是(填“甲”或“乙”),因為該細胞具有[]
結構。
(3)若此時這兩個細胞正在進行分裂①內的變化最為明顯。
(4)若將細胞甲放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一般不易看到的結構是[]。
【答案】(1)線粒體
(2)甲⑦細胞壁
(3)染色體
(4)③細胞膜
【分析】圖中:①是細胞核,②是細胞質,③是細胞膜,④是液泡,⑤是線粒體,⑥是葉綠體,⑦
是細胞壁。
【詳解】(1)⑤線粒體是動植物細胞都有的能量轉換器,線粒體可以進行呼吸作用,將有機物中的
化學能釋放出來,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2)甲細胞具有④是液泡、⑥葉綠體、⑦細胞壁,這只植物細胞特有,因此甲細胞是植物細胞,植
物細胞有⑦細胞壁,細胞壁具有支持和保護的作用,放于清水中吸水也不會漲破,因此將甲、乙兩
種細胞放于清水中,不會漲破的是甲,因為甲細胞具有⑦細胞壁。
(3)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最先分裂的結構是①細胞核,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是明顯,染色
體先進行自我復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
(4)甲細胞是植物細胞,細胞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易被看到的是③細胞膜,細胞膜是緊貼在細
第1頁共37頁.
胞壁上一層透明且極薄的膜。
2.左圖(圖甲)是顯微鏡的結構圖,右圖(圖乙)的A、B分別是兩種細胞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下列問題。
(1)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A、B細胞的物像,其放大倍數是甲圖中[①]和[③]兩者
放大倍數的乘積。
(2)小蘭看到的觀察目標在視野的左上方,如果要將觀察目標移到視野中央,那么應該將玻片標本
向(“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動。觀察細胞時,如果視野比較模糊,應該轉
動,使視野更清晰。
(3)圖乙中是B植物細胞,對比A、B兩細胞可以看出,植物細胞除具有與動物細胞相同的基本結
構外,植物細胞一般還具有[1]、液泡、[5]。
(4)制作A、B臨時裝片后,可用作為染色液對細胞進行染色。
(5)與多莉羊的身世有關的母羊有3只。A羊提供了無核卵細胞,B羊提供了細胞核,C羊提供了
胚胎發(fā)育的場所。多莉長相幾乎和(“A”或“B”或“C”)一模一樣。由此可以說明,生物體
建造自己生命大廈的藍圖儲存在內。
【答案】目鏡物鏡左上方細準焦螺旋細胞壁葉綠體
碘液B細胞核
【分析】1.顯微鏡的結構:
第2頁共37頁.
2.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詳解】(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故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A、B
細胞的物像,其放大倍數是甲圖中[①]目鏡和[③]物鏡兩者放大倍數的乘積。
(2)由于顯微鏡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當于將物體水平旋轉180后的圖像),所以物像移動的方
向與玻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梢岳斫鉃椋喝魧⑽锵褚浦烈曇爸醒耄瑒t物像位于哪一方,玻
第3頁共37頁.
片標本就移向哪一方。故小蘭看到的觀察目標在視野的左上方,如果要將觀察目標移到視野中央,
那么應該將玻片標本向左上方移動。準焦螺旋用于升降鏡筒,其中粗準焦螺旋升降鏡筒的幅度較大,
能夠更快的尋找物像;細準焦螺旋升降鏡筒的幅度小,調整焦距更精細準確,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
像。故觀察細胞時,如果視野比較模糊,應該轉動細準焦螺旋,使視野更清晰。
(3)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故圖乙中B是植物細
胞,對比A、B兩細胞可以看出,植物細胞除具有與動物細胞相同的基本結構外,植物細胞一般還
具有[1]細胞壁、液泡、[5]葉綠體。
(4)為了便于觀察細胞的各個結構,需要對細胞進行染色。染色時,使用碘液,把一滴碘液滴在蓋
玻片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全部。故制作A、B臨時裝片后,可用碘液作
為染色液對細胞進行染色。
(5)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是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DNA是主要的
遺傳物質,DNA上有指導生物發(fā)育的全部信息。因此決定生物遺傳的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所以,
與多莉羊的身世有關的母羊有3只。A羊提供了無核卵細胞,B羊提供了細胞核,C羊提供了胚胎
發(fā)育的場所。而多莉長相幾乎和B一模一樣。由此可以說明,生物體建造自己生命大廈的藍圖儲存
在細胞核內。
【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是解題的關鍵。
3.下圖是使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的上皮細胞的有關實驗操作,請回答問題:
(1)甲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過程,步驟b中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是,
其目的是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步驟c的正確實驗操作是使蓋玻片的一側接觸載玻片上液滴,緩緩放
下,目的是避免產生。
(2)染色時,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從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3)圖丙是顯微鏡的兩個物鏡和觀察的圖像,如果由視野C到視野D,應先向方移動裝片,將
第4頁共37頁.
觀察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再調節(jié)圖乙中的(填序號及名稱),使圖丙中鏡頭(填字
母)對準通光孔,然后調節(jié)圖乙中的(填序號及名稱)使物像更清晰。
(4)若顯微鏡的視野中出現(xiàn)一個污點,轉動目鏡,污點跟著移動,由此可判斷污物在(選填“目
鏡”、“物鏡”或“玻片”)上。
【答案】(1)生理鹽水氣泡
(2)稀碘液/碘液
(3)左④轉換器B③細準焦螺旋
(4)目鏡
【分析】(1)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記為:擦→滴→刮→涂→蓋→染;圖甲中
a是刮和涂;b是滴;c是蓋;d是染。
(2)圖乙中:①是目鏡;②是粗準焦螺旋;③是細準焦螺旋;④是轉換器;⑤是反光鏡。
(3)圖丙中:AB是物鏡,A是低倍物鏡,B是高倍物鏡。
【詳解】(1)圖甲中,步驟b中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是生理鹽水,目的是保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
防止細胞失水變形;步驟c是蓋蓋玻片,正確的操作步驟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
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目的是防止出現(xiàn)氣泡。
(2)對細胞進行染色時染色的正確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
稀碘液就會從蓋玻片下被吸過來,使稀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3)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
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C中的物像偏左,向左移動玻片,物像會向右移動到視野的中
央。然后再轉動④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B,對準通光孔,物像會放大,但可能會模糊,然后再調
節(jié)圖乙中的③細準焦螺旋,使物像變得更加清晰。
(4)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視野中出現(xiàn)了的污點,污點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
本,判斷的方法是:轉動目鏡,污點動就在目鏡,不動就不在目鏡;移動載玻片,污點移動就在載
玻片,不動就不在載玻片;換用物鏡,污點移動就在物鏡,不動就不在物鏡;題中轉動目鏡,污點
跟著移動,由此可判斷污物在目鏡。
4.顯微鏡是中學生開展實驗探究常用的實驗用具,其結構模式圖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問題:
第5頁共37頁.
(1)光線較暗時,應選用圖中[9]反光鏡的鏡。
(2)在觀察過程中,要使觀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jié)[]。
(3)該顯微鏡的物鏡有兩種,分別標有“10×”和“40×”,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的
物鏡是標有的。
【答案】(1)凹面
(2)12細準焦螺旋
(3)10×
【分析】觀圖可知:1目鏡、2鏡筒、3轉換器、4物鏡、5壓片夾、6載物臺、7遮光器、7通光孔、
9反光鏡、10鏡座、11粗準焦螺旋、12細準焦螺旋、13鏡臂、14鏡座。
【詳解】(1)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jié):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jié);光線弱時,用大光圈、
凹面鏡調節(jié)。若光線較暗時,應用大光圈、9反光鏡的凹面鏡調節(jié),會使視野變亮。
(2)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外,還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即在觀察過程中,要
使觀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jié)12細準焦螺旋。
(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大,數目越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
就越小,數目越多。該顯微鏡的物鏡有兩種,分別標有“10×”和“40×”,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
目最多,應選用低倍物鏡,即標有10×的。
5.圖是顯微鏡結構圖和小潔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物像,請據圖回答。(注意:
[]里填序號,________上填文字)
第6頁共37頁.
(1)若使鏡筒在較大的范圍內升降,應調節(jié)[]。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看
著。
(2)若使物像甲移到視野的中央,應往方移動裝片。調整后,觀察到物像乙,要使物像乙更
加清晰,應調節(jié)[]。
(3)觀察時,應先選用物鏡進行觀察。(填“高倍”或“低倍”)
(4)顯微鏡結構中,能夠放大物像的結構是[]和[]。
(5)若目鏡內視野過暗,應使用光圈、面鏡來調亮
(6)小潔同學在觀察時,視野中清晰的看到了幾個大而圓且?guī)Ш谶叺奈锵?,這個物像可能
是。
【答案】(1)9粗準焦螺旋物鏡
(2)右下10細準焦螺旋
(3)低倍
(4)1目鏡/4物鏡4物鏡/1目鏡
(5)大/較大凹
(6)氣泡
【分析】如圖中,1是目鏡,2是鏡筒,3是轉換器,4是物鏡,5是遮光器,6是通光孔,7是壓片
夾,8是反光鏡,9是粗準焦螺旋,10是細準焦螺旋,11是鏡臂。
【詳解】(1)9粗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大幅度的升降鏡筒。當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
應該注視4物鏡,避免壓碎玻片標本或損傷鏡頭。
(2)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
第7頁共37頁.
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甲中物像位于視野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右
下方移動玻片標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動移到視野中央。10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
筒,還能調出更清晰的物像。
(3)低倍鏡視野范圍大,更容易找到物像。因此,觀察時,應先選用低倍物鏡進行觀察。
(4)1目鏡和3物鏡的作用是放大物像。
(5)顯微鏡的結構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線進入,故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
小光圈,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反光鏡有兩個面,平面鏡和凹面鏡,凹面鏡能夠聚光,可以
使視野變亮,故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平面鏡,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凹面鏡。所以,當光線暗時,用
凹面鏡、大光圈。
(6)氣泡與細胞的區(qū)別,氣泡內是空的,有較亮的黑邊,用鑷子輕輕的壓一下蓋玻片,氣泡可以改
變形狀,并且會移動位置;細胞具有一定的結構,邊緣較細不黑,用懾子輕輕的壓一下蓋玻片。因
此,野中清晰的看到了幾個大而圓且?guī)Ш谶叺奈锵瘢@個物像可能是氣泡。
6.如圖分別為顯微鏡和細胞結構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若顯微鏡視野中的B細胞偏在右下方,為移至視野的中央,應將載玻片向移動。用顯微鏡
觀察制成的臨時裝片,應先用(填“高”或“低”)倍鏡觀察。若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太小,
應先轉動轉換器切換物鏡,再調節(jié)(填圖中對應的數字),使物像更加清晰。
(2)與植物細胞相比,上皮細胞在細胞結構上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缺少了起支持和保護作用的。在
植物細胞中,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的是結構是(填圖中對應的數字)。
【答案】(1)右下方低⑥
(2)13
【分析】觀圖可知,①轉換器,②物鏡,③載物臺,④目鏡,⑤粗準焦螺旋,⑥細準焦螺旋,⑦反
光鏡。圖A為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圖B為動物細胞結構示意圖,1細胞壁,2細胞膜,3葉綠體,
4細胞核,5液泡,6細胞質。
【詳解】(1)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
第8頁共37頁.
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如我們向右移動玻片標本,而在顯微鏡內看到的物像則是向
左移動的。所以若顯微鏡視野中的B細胞偏在右下方,為移至視野的中央,應將載玻片向右下方移
動。用顯微鏡觀察制成的臨時裝片,應先用低倍鏡觀察。若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太小,應先轉動
轉換器切換高倍物鏡,再調節(jié)⑥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植物細胞內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與植物細胞
相比,動物細胞在細胞結構上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缺少了1細胞壁,細胞壁起支持和保護作用。在植物
細胞中,3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能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7.圖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在[]填序號,__填文字)
(1)圖中能表示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的是,你的判斷依據是。
(2)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煙葉中的煙堿和尼古丁等物質存在于細胞的[]。
(3)[]是動植物所共有的,它相當于汽車的發(fā)動機,可使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通過復雜的變化,
將其中儲存的供細胞利用,因此也稱該結構為。
【答案】(1)甲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2)①細胞壁⑤液泡
(3)⑦化學能能量轉換器
【分析】題圖中:①是細胞壁,②是細胞膜,③是葉綠體,④是細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細胞質,⑦
是線粒體。
【詳解】(1)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兩者的不
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
綠體。所以,圖中能表示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的是圖甲。你判斷的依據是該細胞含有細胞壁、葉綠
體、液泡。
(2)①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保護和支持作用。
⑤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鹽、
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液泡具有一定的濃度,能產生一定的滲透壓,可以調節(jié)植物細胞內部的環(huán)境。
第9頁共37頁.
煙堿和尼古丁等物質存在于細胞的液泡中。
(3)⑦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場所,把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被稱為動
力車間,是動植物細胞都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是細胞的發(fā)動機。
8.下圖是動、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表示動物細胞的是圖(填“甲”或“乙”)。
(2)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含有較多的糖分。
(3)結構②是具有和的功能。
(4)甲細胞和乙細胞都有的能量轉換器是[],植物的葉片細胞特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
(5)植物的葉是綠色的,而植物的根是白色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根細胞中不含有。
(6)人體或動物體的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上與植物細胞的不一樣,但植物細胞、動物細胞都具
有、和等基本結構。
【答案】(1)乙
(2)⑤液泡
(3)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進出控制物質進出/保護
(4)⑦線粒體③葉綠體
(5)葉綠體
(6)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
【分析】圖甲為植物細胞,圖乙為動物細胞,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
細胞質、⑦線粒體,據此解答。
【詳解】(1)由細胞模式圖可知:甲圖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這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動物
細胞不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因此表示植物細胞的是圖甲,表示動物細胞的是圖乙。
(2)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
第10頁共37頁.
鹽、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⑤液泡中含有較多的糖分。
(3)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huán)境分開,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
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②是細胞膜,具有保護
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性透過性)。
(4)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具有的能量轉換器是⑦線粒體。
植物細胞內還含有的能量轉換器是③葉綠體,它可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
(5)植物葉片內含有葉綠體,能夠合成葉綠素,所以葉片成綠色。而根內沒有葉綠體,所以是白色
的。
(6)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不同點:植物細胞有
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
9.生物研究中常用的一種基本方法,而顯微鏡是重要的觀察工具。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第11頁共37頁.
(1)小君同學在使用顯微鏡時,經??吹揭曇爸杏小拔畚铩背霈F(xiàn)。為了能快速準確的判斷視野中“污物”
可能存在的位置,畫出了如圖1所示的思維導圖。請在圖1方框①②中填入合適的文字,把思維導
圖補充完整。①,②。
(2)小君用某光學顯微鏡觀察血涂片時,發(fā)現(xiàn)有圖2所示的一些鏡頭可供選擇,要使觀察到的細胞數
目最多,應選擇的鏡頭為。
(3)小君用顯微鏡分別對三種生物的細胞形態(tài)與基本結構進行了觀察,其結果如下:圖3中,觀察到
屬于植物細胞的是,它之所以在大量吸水后不會漲破是因為具有。這三種
生物在結構層次上的共同點是生命體均由構成。
【答案】(1)在裝片上在目鏡上
(2)①④
(3)乙細胞壁細胞
【分析】(1)顯微鏡視野中的污點只可能存在三個地方:目鏡、物鏡和玻片標本上。
(2)圖2中,③④⑥沒有螺紋屬于目鏡;①②⑤有螺紋屬于物鏡;鏡頭上的數字代表放大的倍數。
(3)圖3中,甲神經細胞;乙植物細胞;丙變形蟲。
【詳解】(1)判斷顯微鏡視野中污點的位置:先轉動目鏡如果污點動說明在目鏡上,如果污點不動,
說明不在目鏡上;然后移動裝片,污點動說明在裝片上,如果不動說明污點在物鏡上。即①在裝片
上,②在目鏡上。
(2)顯微鏡的物鏡為螺絲式,目鏡是嵌入式,所以③④⑥為目鏡,①②⑤為物鏡;顯微鏡的放大倍
數為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
的細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數目越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細胞
就越小,但看到的細胞數目就越多。若要在視野內看到較多的細胞,宜選用的鏡頭組合是放大倍數
最小的目鏡④和物鏡①。
第12頁共37頁.
(3)由于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相比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乙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
葉綠體,因此可判定乙是植物細胞。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能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
植物細胞在大量吸水后不會漲破是因為植物細胞具有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細胞壁。甲是神經細胞,
丙是變形蟲,無論植物還是動物,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
10.顯微鏡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觀察儀器,它能幫助我們觀察到用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微結構。請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為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在練習使用顯微鏡對光時,可用于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
構是(填序號)和反光鏡。
(2)甲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時,顯微鏡鏡盒內有如圖2所示的4個鏡頭。要使視野中
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擇的鏡頭組合是。(填字母)
(3)乙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時,視野中出現(xiàn)如圖3所示的漆黑一團,最可能的原
因是。
(4)丙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時,雖然看到了如圖4所示的細胞,但物像比較模糊,
此時他應該輕輕地轉動如圖1所示的(填序號)進行調節(jié),使物像更清晰。
(5)丁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時,看到了如圖5所示的細胞,要使圖中細胞移至視野中
央,應將裝片向(填“左下方”或“右上方”)移動。
【答案】(1)④
(2)ad/da
(3)未對好光
(4)⑦
(5)右上方
【分析】圖1中的①目鏡,②轉換器,③高倍物鏡,④遮光器,⑤反光鏡,⑥粗準焦螺旋,⑦細準
焦螺旋;圖2中ab是物鏡,cd是目鏡。
【詳解】(1)顯微鏡用于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構是④遮光器和⑤反光鏡。光線較弱時,應該選擇反光
鏡的凹面和遮光器上的較大光圈;光線較強時,應選擇反光鏡的平面和遮光器上的較小光圈。
第13頁共37頁.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ab有螺紋為物鏡,物鏡倍數越小,鏡頭越短;cd一
端無螺紋為目鏡,目鏡倍數越小,鏡頭越長;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因此
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較多,應選用放大倍數小的目鏡和物鏡,即ad組合。
(3)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看到視野里漆黑一團(如圖3),最可能的原因是未對
好光。
(4)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外,還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看到了細胞,但物像
比較模糊,應該輕輕地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為止。
(5)顯微鏡呈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5中在視野的右上方有一個口
腔上皮細胞,要把這個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向右上方移動。
11.實驗課上,小霞和小藝兩位同學分別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
裝片并觀察,請據圖回答:(【】內填序號)
(1)甲圖中,小霞和小藝在步驟②中滴加的液體分別是、。
(2)小藝在步驟③中用在口腔內側壁輕刮取材;步驟④是為了讓觀察材料充分展開,防止細胞
影響觀察;步驟⑥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稀碘液,并用在另一側吸引,使得染液浸沒標本。
(3)乙圖中,小霞在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填“A”或“B”),染色最深的細胞結構是,若
視野中出現(xiàn)氣泡是因為甲圖的步驟【】操作不當引起的。
第14頁共37頁.
【答案】(1)清水生理鹽水
(2)消毒牙簽重疊吸水紙
(3)B細胞核⑤
【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可以簡化成關鍵字口訣來記憶:①擦、②滴、③撕、④
展、⑤蓋、⑥染。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順序是:擦→滴→刮→涂→蓋→染。
【詳解】(1)在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②中滴加清水,以維持細胞形態(tài)。在制作“人的口腔
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的是生理鹽水,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不至于細胞因吸水膨脹,也不至于
因失水而皺縮。
(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小藝在步驟③中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上刮取口腔
上皮細胞;步驟④是涂,為了讓觀察材料充分展開,防止細胞重疊影響觀察;步驟⑥是染,蓋玻片
的一側滴加稀碘液,并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使得染液浸沒標本。
(3)乙圖中,小霞在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B,細胞核含遺傳物質,是染色最深的細胞結構。蓋蓋玻
片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若視野中出現(xiàn)較
多氣泡,是由于甲圖中步驟⑤蓋操作不當引起的。
12.如圖所示是一個細胞的結構圖,看圖完成下列問題。
(1)這是一個植物細胞,其依據是細胞中有[a];[c];[e]。
(2)[b]緊貼在內側,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楚。
【答案】(1)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2)細胞膜細胞壁
【分析】植物細胞的結構圖中,a是細胞壁,b是細胞膜,c是葉綠體,d是細胞核,e是液泡,f是
細胞質。
【詳解】(1)植物細胞最外層比較薄的壁,叫細胞壁,起保護作用和支持細胞的作用。緊貼細胞壁
內側的一層膜非常薄,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容易看清楚,叫做細胞膜。植物細胞都有一個近似球形的
細胞核。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被稱為細胞質。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
第15頁共37頁.
著多種物質。因此,這是個植物細胞中有[a]細胞壁;[c]葉綠體;[e]液泡。
(2)植物細胞最外層比較薄的壁,叫細胞壁,起保護作用和支持細胞的作用。緊貼細胞壁內側的一
層膜非常薄,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容易看清楚,叫做細胞膜。因此,圖中[b]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側。
13.如圖為細胞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表示動物細胞結構模式圖的是(填“甲”或“乙”),判斷依據是:。
(2)完全浸潤在清水中也不會因過度吸水而漲破的細胞是(填“甲”或“乙”),是因為它的外面具
有(填序號和名稱)。
(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現(xiàn)象,主要與細胞中的(填序號和名稱)有關。植物細胞中與細胞
吸水和失水有關的結構是(填序號和名稱)。
(4)動植物生長發(fā)育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填序號和名稱)。
(5)栽培于土壤中的農作物,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營養(yǎng)物質,又能阻止有害物質進入體內,
這主要與(填序號和名稱)有關。
(6)山楂素有“開胃第一果”之稱,吃起來酸甜可口。這些酸甜物質主要存在于內(填序號)。
(7)綠色植物葉片中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填序號和名稱)。
【答案】(1)乙沒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2)甲①細胞壁
(3)④細胞核⑤液泡
(4)⑦線粒體
(5)②細胞膜
(6)⑤
(7)③葉綠體
【分析】由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可知: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
第16頁共37頁.
液泡、⑥細胞質、⑦線粒體。
【詳解】(1)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綠色植物細胞
還有葉綠體。動物細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線粒體。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
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兩者的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
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故甲圖為植物細胞,乙圖為動
物細胞。
(2)甲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有保護和支持作用,因此盡管完全浸潤在清水中也不會因過度吸水而漲
破。
(3)細胞核是遺傳物質的控制中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xiàn)象,主要與細胞中的④細胞核有關。
植物細胞的中央大⑤液泡中有細胞液,溶解著多中物質,失水或吸水是取決于細胞液和細胞外溶液
的濃度。
(4)呼吸作用能夠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所以動植物生長發(fā)
育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⑦線粒體。
(5)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有害的物質不能進入,有益的物質不能流出,從而保持了內部環(huán)
境的相對穩(wěn)定。所以栽培于土壤中的農作物,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營養(yǎng)物質,又能阻止
有害物質進入體內,這主要與②細胞膜有關。
(6)⑤液泡內的細胞液溶解有多種物質,山楂酸甜可口物質主要存在于液泡內的細胞液中。
(7)光合作用的場所是③葉綠體,因此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葉綠體的部位進行,葉綠體
中含有葉綠素能夠吸收光能,葉綠素呈現(xiàn)綠色,所以植物體的綠色部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14.如圖是普通光學顯微鏡,請識圖作答。(填寫相應的序號和名稱)
(1)顯微鏡的主要作用是將觀察對象放大數倍,便于仔細觀察分析。其最重要的結構是①、③。
第17頁共37頁.
(2)對光時,選擇較大光圈需要轉動⑤;⑥是,起反射光線的作用。
(3)對光完成后,先轉動⑦使鏡筒下降至接近玻片標本。
【答案】(1)目鏡物鏡
(2)遮光器反光鏡
(3)粗準焦螺旋
【解析】略
15.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圖是動、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
題。([]中填序號,橫線上填文字)
(1)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結構圖應該是圖中的(填甲或乙),理由是它無液泡、
葉綠體和(填名稱)。
(2)結構②除保護功能外,還可以控制。
(3)植物葉是綠色的,主要是葉肉細胞中含有[]。甲、乙兩細胞中都有的“能量轉換器”
是。
(4)與細胞乙相比,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特有的結構是和。
(5)“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這與圖中的[]有關。
【答案】(1)乙細胞壁
(2)物質進出細胞
(3)③葉綠體線粒體
(4)液泡/細胞壁細胞壁/液泡
(5)④細胞核
【分析】植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線粒體、葉綠體等;動物
細胞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等。分析圖示,①是細胞壁、②是細胞膜、③是
第18頁共37頁.
葉綠體、④是細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細胞質、⑦是線粒體。
【詳解】(1)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等;
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等。觀察圖甲和圖乙可知,與圖甲相比,
圖乙細胞結構中沒有液泡、葉綠體、細胞壁,因此,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結構圖應
該是中的乙。
(2)圖中②是細胞膜,其作用是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
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3)葉肉細胞中的③葉綠體在光下能合成葉綠素,使葉呈現(xiàn)綠色。線粒體是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
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是甲植物細胞、乙動物細胞中都有的“能量轉換器”。
(4)與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內沒
有葉綠體。因此,與細胞乙相比,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特有的結構是液泡和細胞壁。
(5)細胞核中含有遺傳物質(DNA),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
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因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這與圖中的④細胞核有關。
16.實驗課上,同學們制作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
(一)在下圖中,圖甲是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圖乙是顯微鏡結構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小張同學在光線良好的環(huán)境中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時,已將功能完好的目鏡、物鏡和通光孔調節(jié)
到同一直線上,反復調節(jié)反光鏡還是看不到白亮的視野,可能的原因是。
(2)圖甲中小張同學制作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是(填字母)。
(3)小張同學在b步驟中滴水的目的是。如果是觀察動物細胞b步驟應該滴
加。
(二)臨時裝片制作完成后,同學們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觀察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
第19頁共37頁.
(4)圖(選填“1”或“2”)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5)圖1中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細胞結構是[],緊貼其內側的結構是
[],該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被看清楚。細胞中都有一個能被碘液染成深色的近似
球形的結構是[],它是整個細胞的控制中心。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生活所
需的能量都可來自“能量轉換器”——。動植物細胞的區(qū)別是:植物細胞有
(寫名稱)。
(6)在顯微鏡(目鏡10×,物鏡4×)下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看到圖3所示圖像。據細胞排列特點,
判斷它屬于組織。為進一步觀察右下方圓圈中的細胞,需將裝片向方向移動,換
成10×物鏡,看到物像后再轉動使物像更加清晰,觀察到圖4的視野。圖4中的細胞是
實際大小的倍。
【答案】(1)未將光圈對準通光孔
(2)bdca
(3)保持細胞的形狀生理鹽水
(4)2
(5)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④細胞核線粒體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6)保護右下細準焦螺旋100
【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滴(清水)、撕、展、蓋、染、吸。
【詳解】(1)光線經過顯微鏡部件的路徑為: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物鏡→鏡筒→目鏡→人的眼
睛。所以當光線良好的環(huán)境中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時,已將功能完好的目鏡、物鏡和通光孔調節(jié)到
同一直線上,反復調節(jié)反光鏡還是看不到白亮視野,原因可能出現(xiàn)在光圈沒有對準通光孔。
(2)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滴(清水)、撕、展、蓋、染、吸。因此,
圖甲中小張同學制作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是bdca。
第20頁共37頁.
(3)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中,開始時用滴管向載玻片中央滴加
的液體分別是清水和生理鹽水。因為洋蔥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吸水也不會漲破,故可以用清水;
而動物細胞,用清水的話會因為滲透作用,細胞吸水漲破,故需滴加與動物細胞液濃度相同的生理
鹽水,目的都是維持細胞的原有形狀,便于觀察。
(4)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兩者的不同點是:
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所
以,圖2是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5)①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保護和支持作用。
②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性透過性)。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huán)境分開,
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
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植物的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內側,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
④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
和遺傳。
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場所,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被稱為動力車間,
是動植物細胞都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是細胞的發(fā)動機。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兩者的不同點是:植物
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
(6)保護組織是由植物體表面的表皮構成,具有保護功能。
顯微鏡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動方向與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裝片就應
向哪一方移動,物象可移動到視野中央。因此,為進一步觀察右下方圓圈中的細胞,需將裝片向右
下方移動。
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準確,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因此,放大倍數=10×10=100倍。
17.以下是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而圖A和圖B是細胞結構示意圖,請依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第21頁共37頁.
(1)在使用顯微鏡時,應選擇顯微鏡結構示意圖中標有的物鏡,可觀察到更大的物像:調
節(jié)[]可使物像更清晰。
(2)杜鵑和杜鵑花的名稱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的結構層次卻不完全相同。圖中兩個細胞示意圖
中,能表示杜鵑中細胞結構圖的是,因為它沒有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填
序號)。
(3)洋蔥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水、無機鹽等無機物,但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質等大分子有機物,這主
要是因為圖A細胞中[]能控制物質進出。切洋蔥時,會有刺激性物質揮發(fā)出來,該
物質來自圖A細胞結構中的[]。
【答案】(1)40×乙細準焦螺旋
(2)圖B①⑤⑥
(3)④細胞膜①液泡
【分析】分析圖可知:甲是粗準焦螺旋、乙是細準焦螺旋;①液泡、②細胞核、③線粒體、④細胞
膜、⑤細胞壁、⑥葉綠體。
【詳解】(1)在使用顯微鏡對光時,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再轉動遮光器,把一個
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最后轉動反光鏡,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意味著對光成功。準焦螺旋
是顯微鏡的機械部分,用來調節(jié)焦距。粗準焦螺旋使鏡頭上升或下降的范圍大;細準焦螺旋使鏡頭
上升或下降的范圍小,能使焦距更準確,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使用顯微鏡時,應選擇顯
微鏡結構示意圖中標有40×的物鏡,可觀察到更大的物像:調節(jié)乙細準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
(2)A圖具有⑤細胞壁、⑥葉綠體和①液泡,這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因此A圖是杜鵑花細胞結構
模式圖,B圖是杜鵑細胞結構模式圖。
(3)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洋蔥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水、無機鹽等無機物,但不能直接
吸收蛋白質等大分子有機物,這主要是因為圖A細胞中④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液泡內
含細胞液,溶解著各種糖類無機鹽有機物等物質。可見,切洋蔥時會聞到刺激性的辣味,含有辣味
的物質存在于①液泡中。
第22頁共37頁.
18.觀察顯微鏡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1中②的結構名稱是;圖1中表示目鏡的序號是。
(2)在把我們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上載物臺之前,先要對光,對光需要調節(jié)的結構是⑤和。
(3)通常情況下,我們應用看顯微鏡。(左眼、右眼)
(4)下降鏡筒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目鏡、物鏡)
(5)找到物像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jié)的結構是[]。
(6)觀察圖2,甲是開始時顯微鏡里看到的視野,要達到視野乙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是先把玻片標本
往方向移動,使物像移到視野的正中央,再轉換成高倍鏡。
(7)觀察圖3,假設要放大100倍,應使用的鏡頭組合是。(填序號)
【答案】(1)轉換器①
(2)遮光器
(3)左眼
(4)物鏡
(5)⑦細準焦螺旋
(6)左下方
(7)③和④
【分析】分析圖示,圖1中,①目鏡,②轉換器,③物鏡,④壓片夾,⑤反光鏡,⑥粗準焦螺旋,⑦
細準焦螺旋;圖3中,①④是目鏡,②③是物鏡。
【詳解】(1)由分析可知,圖1中②是轉換器,①是目鏡。
(2)對光時,有“三轉”,一要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二是轉動遮光器,選擇一個合
適的光圈正對通光孔,用左眼注視目鏡內;三轉動反光鏡,直到看到明亮的視野。因此,對光需要
調節(jié)的結構是⑤反光鏡和遮光器。
第23頁共37頁.
(3)觀察標本時,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必須同時睜開,方便邊觀察邊畫圖。
(4)下降鏡筒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以免物鏡壓碎玻片,損傷鏡頭。
(5)粗準焦螺旋能使鏡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細準焦螺旋的調節(jié)能使物像更清晰。如果在視野中已
經找到觀察物,為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節(jié)顯微鏡的⑦細準焦螺旋。
(6)因為在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物像的移動方向與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圖2中,視野
甲的物像位于視野的左下方,要達到視野乙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是先把玻片標本往左下方向移動。
(7)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沒有螺紋,物鏡有螺紋,圖3中,①④
是目鏡,放大倍數分別是5倍和10倍;②③是物鏡,放大倍數分別是40倍和10倍。假設要放大
100倍,應使用的鏡頭組合是③和④。
19.下圖是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1)圖中②是,它起和的作用。
(2)圖中①是,它能起作用。
(3)圖中含有葉綠體的部分是[]。
(4)圖中④是,里面含有物質。
(5)切西瓜時,流出來的汁水主要來自圖中的[]。
【答案】(1)細胞膜保護細胞內部結構控制細胞內外物質進出
(2)細胞壁支持和保護
(3)⑥細胞質
(4)細胞核遺傳
(5)⑤液泡
【分析】分析圖可知: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據此答題。
【詳解】(1)圖中②是細胞膜,起保護細胞內部結構和控制細胞內外物質進出的作用。
(2)圖中①是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保護和支持作用。
第24頁共37頁.
(3)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位于⑥細胞質內。細胞質: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
分,是流動著的,這利于物質交換,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
(4)圖中④是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
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
(5)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
鹽、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因此,切西瓜時,流出來的汁水主要來自圖中的⑤液泡。
20.如圖為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對細胞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
(2)圖中②的結構名稱是,功能是。
(3)若圖中的某細胞是西瓜果肉細胞,甘甜可口的西瓜汁存在于[]里。
(4)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
(5)圖中④的結構名稱是,⑦的結構名稱是。
(6)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共有的結構有、、。
【答案】(1)①細胞壁
(2)細胞膜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⑤液泡
(4)③葉綠體
(5)細胞核線粒體
(6)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
【分析】觀圖可知: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⑦線粒體,
解答即可。
【詳解】(1)①細胞壁的功能是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
(2)②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
(3)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若圖中的某細胞是西瓜果肉細胞,甘甜可口的西瓜汁存
第25頁共37頁.
在于⑤液泡里。
(4)③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能將太陽能轉化為多種形式的能量,是細胞內的能量轉
換器。
(5)圖中④的結構名稱是細胞核,⑦的結構名稱是線粒體。
(6)由圖可知,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有:②細胞膜、④細胞核、⑥細胞質。
21.顯微鏡是我們進行生物學探究時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下圖是顯微鏡及顯微鏡下觀察到
的動植物細胞結構圖,請分析回答:
(1)將顯微鏡在試驗臺上安放好后要先進行,再將臨時裝片在載物臺上安放好,然后轉動圖
一中的[],使鏡筒慢慢下降,此時眼睛要注視[],這是為了防止壓壞玻片,保
護鏡頭。在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時,為了觀察到更多的細胞數目,最佳的目鏡和物鏡的組合
是。
(2)圖二中,屬于葉肉細胞的是(填“甲”或“乙”),判斷該細胞與動物細胞相比多了哪些
第26頁共37頁.
結構?。
(3)種植玉米時,要用農藥拌種以防止害蟲啃咬種子,但農藥并不會進入玉米種子的細胞內,原因是
玉米種子的細胞具有[]。切洋蔥時常會流眼淚,原因是洋蔥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質,那
么這些物質存在于洋蔥細胞的[]中。
(4)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的[]中,甲圖細胞特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答案】(1)對光①粗準焦螺旋⑤物鏡10×和5×
(2)甲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3)B細胞膜F液泡
(4)C細胞核E葉綠體
【分析】圖一顯微鏡結構示意圖中:①粗準焦螺旋,②細準焦螺旋,③鏡筒,④轉換器,⑤物鏡,⑥
遮光器,⑦反光鏡。圖二細胞結構圖示意圖中: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D細胞質,E葉綠
體,F(xiàn)液泡。
【詳解】(1)顯微鏡安放好后,接下來要進行對光,對光的方法是: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的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用較大光圈;左眼注視物鏡,有眼睜開,轉
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直到看見白亮的視野。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時,應把
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要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央。然后轉動①粗準焦螺旋下降
鏡筒時,此時眼睛應注視物鏡,以防壓壞玻片,保護鏡頭。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和目
鏡放大倍數的乘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范圍越小,細胞體積越大,細胞數目越少,顯微
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范圍越大,細胞體積越小,細胞數目越多。因此為了觀察到更多的細胞數
目,最佳的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5×和10×。
(2)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動物細胞不具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甲細胞比乙細
胞多了細胞壁、液泡、葉綠體,所以甲圖屬于植物細胞。因此圖二中屬于葉肉細胞的是甲。
(3)B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既不讓有害物質隨意進入細胞,也不會讓有用物質隨意滲
出細胞,所以用農藥拌種以防止害蟲啃咬種子,但農藥并不會進入玉米種子的細胞內。植物細胞的
液泡內,溶解著酸、甜、苦、辣的物質及色素,所以切洋蔥時常會流眼淚,原因是洋蔥中含有刺激
眼睛的物質,這些物質存在于洋蔥細胞的F液泡中。
(4)C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DNA,能傳遞遺傳信息。葉綠體和線粒體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其中E葉綠體是甲植物細胞所有的能量轉換器。
22.如圖是某同學做“觀察人的口腔上表皮細胞裝片”實驗時記錄下的圖像,請回憶你實驗時的情景,
回答:
第27頁共37頁.
(1)在觀察時我們一般先將到一定位置,然后左眼注視目鏡按相反方向緩緩轉動尋找物
像。
(2)觀察過程中,最先觀察到的像是.
(3)由④到⑤,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4)由⑤到②,可能進行的操作是.
(5)口腔上表皮細胞的透明度比較大,為便于觀察細胞的基本結構,要進行染色,在實驗室中常用
進行染色.
【答案】(1)物鏡下降
(2)③
(3)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4)換用高倍鏡,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5)稀碘液
【分析】使用顯微鏡時,若看到物像,但不清晰,應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顯微鏡下所成的是實物的倒
像,物像移動的方向與裝片移動的方向正好相反。
【詳解】(1)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我們一般先將物鏡下降到一定位置,然后左眼注視目鏡按相反
方向緩緩轉動粗準焦螺旋尋找物像。
(2)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實驗時,觀察到的圖像的先后順序是③①④⑤②。
(3)④的圖像模糊不清,⑤的圖像清楚,通過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可以使物像調節(jié)的更清楚。
(4)⑤物像清晰但較小,②中的物像清晰且被放大了,說明物鏡的鏡頭由低倍的換成高倍的,轉動
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5)口腔上皮細胞的亮度比較大,要觀察到清晰的細胞核,必須要對它進行染色.在實驗中常用稀
碘液(或碘液)進行染色。
23.實驗探究:
(1)觀察細胞時,通常要將觀察材料制作成玻片標本。如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的操作示意圖,正確的順序是(填序號),其中步驟c滴的是,若是“制作人口
第28頁共37頁.
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則步驟c滴的是。
(2)在觀察裝片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出現(xiàn)了許多氣泡,這可能是上述步驟[]操作不當導致的,正確
的操作應該是圖中的選項。
【答案】(1)cdbae清水生理鹽水
(2)aB
【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可總結為:擦(用紗布擦干凈載玻片和蓋玻片)、
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用鑷子從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展(用解剖針在水滴
中把薄膜展開)、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蓋上液滴)、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和吸(在
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詳解】(1)結合題圖可知,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載玻片和蓋玻片)、c
滴(清水)、d撕(內表皮)、b展(用解剖針或鑷子展開內表皮)、a蓋(用鑷子蓋蓋玻片)、e
染(用碘液染色)和吸(用吸水紙)??梢?,圖中正確的順序是cdbae。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因此
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需要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動物細胞沒有
細胞壁,因此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不至于因吸水而膨
脹,應向載玻片上滴生理鹽水。可見,圖中步驟c滴的是清水,若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
片”,則步驟c滴的是生理鹽水。
(2)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電商虛擬現(xiàn)實技術應用委托經營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奶粉品牌線上直播帶貨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智能停車場建設工程承包簡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益活動布展策劃與實施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煤炭行業(yè)信用風險管理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綠色建筑項目泥水工安全責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馬鈴薯種植保險及風險防控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空調系統(tǒng)改造與環(huán)保驗收合同3篇
- 個人住宅室內裝修設計服務合同(2024版)3篇
- 2025年度化肥電商平臺合作與服務協(xié)議2篇
- 物流無人機垂直起降場選址與建設規(guī)范
- 肺炎臨床路徑
- 外科手術鋪巾順序
- 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讀書課件
- 綜合素質提升培訓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懼癥
- 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作業(yè)改革新視角
- 移動商務內容運營(吳洪貴)任務三 APP的品牌建立與價值提供
- 電子競技范文10篇
- 食堂服務質量控制方案與保障措施
- VI設計輔助圖形設計(2022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