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快樂讀書吧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1頁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快樂讀書吧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2頁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快樂讀書吧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3頁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快樂讀書吧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4頁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快樂讀書吧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語文園地·歡樂讀書吧1.引導學生回顧、梳理本單元的幾篇有關神話的課文,了解神話的特點,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感受神話顯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古人借助神話表達的美妙愿望。2.引導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多途徑地識字、積累識字閱歷。識記“圃、卉、蕾”等10個生字。3.讀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并能夠與相應的神話人物或故事聯(lián)系起來。4.能夠找到幾個句子的共同點,感受想象的奇妙,并能與相關的神話故事聯(lián)系起來。5.積累《嫦娥》這首詩,了解詩的意思,并背誦這首詩。6.課外閱讀世界各地神話故事,感受神話的無窮魅力。重點1.積累、理解詞語的意思,發(fā)覺這些詞語的特點并且能夠嫻熟運用。2.積累古詩,了解詩的意思。難點感受神話故事中想象的奇妙。1.溝通平臺回顧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在溝通的基礎上出示要點,了解神話的特點,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感受想象的奇妙。了解故事中顯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如性情剛烈的精衛(wèi)、和善英勇的女媧等。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是古人相識客觀世界的一種途徑和方法。2.識字加油站在日常生活中相識和觀賞植物,學會多途徑自主識字的方法。讀一讀這些詞語,重點關注“圃、卉、蕾”等10個字的讀音。引導學生溝通如何能又快又好地記住這些生字。3.詞句段運用理解詞語的意思,并想象詞語所描繪的畫面,找出這些詞語與哪些神話和人物能對應起來,并能運用幾個詞語綻開想象,說一段話。朗讀句子,找出句子的共同點,感受想象的奇妙,并能與課外神話中的奇妙情節(jié)聯(lián)系起來。4.日積月累朗讀詩歌,在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意思,并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達到當堂背誦的效果。1.課前預習(1)再次朗讀本單元的課文,能依據(jù)這幾篇神話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復述故事,感受神話人物的顯明形象。(2)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段運用”中的詞語的意思,并能和相應的神話故事或人物聯(lián)系起來。(3)感受神話故事中想象奇妙的特點,找出其他神話故事中自己認為想象奇妙的地方。(4)了解《嫦娥》這首詩的大意,了解作者李商隱。(5)了解一些我國聞名的神話傳聞以及古希臘神話傳聞。2.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讀課文,了解神話的特點,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發(fā)展,感受人物形象。2.積累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并能敏捷運用它們。3.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多個途徑自主識字的方法。一、溝通平臺1.激趣導入,課件出示一組詞語:課件出示: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海女媧補天普羅米修斯盜火同學們,看到這組詞語,你們知道詞中這些人物出自哪個故事嗎?學生回答。2.大家都說得很對,這些人物就是我們前面學過的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那么他們身上有什么故事呢?(1)學生任選一個人物,依據(jù)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把故事簡潔復述出來。學生復述,其他同學仔細聽,聽完后做出補充或評價。老師總結:我們能依據(jù)事情發(fā)展的依次講解并描述故事的來龍去脈,感受到神話故事的特點——想象豐富、奇妙。(2)概括人物形象。①小組探討溝通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和評價。②全班展示溝通。老師總結:神話中的人物性格顯明,具有神力、正義感,能夠折服自然和改造自然,這是古人對他們傾注的一種獨特情感,對客觀世界、自然現(xiàn)象的相識和說明。如盤古開天地是對天地形成的一種說明。二、識字加油站課件出示:花圃花卉花蕾花蕊玫瑰茉莉牡丹海棠1.學生自讀8個詞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引導學生發(fā)覺這些生字都與植物有關。2.認讀并理解詞語??梢月?lián)系生活、借助圖片等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花圃”中的“圃”可讓學生查閱工具書了解其意思,進而理解詞語的意思。3.聯(lián)系偏旁加強學生對生字的相識和積累。4.學生溝通詞語的意思,完成精確識字的練習并在全班溝通。老師剛好進行評價。預設:“花圃”是指種植花的場地?!盎ɑ堋笔侨炕ǖ目偡Q,“花蕾”指的是沒有開放的花,“花蕊”是指花結構中的名稱。玫瑰、茉莉、牡丹、海棠是指詳細的花的名稱。三、詞句段運用1.課件出示詞語:騰云駕霧上天入地足智多謀各顯神通三頭六臂神通廣闊未卜先知刀槍不入(1)仔細視察這些詞語,找出這些詞語的共同點。(2)說一說這些詞語對應的神話中的人或故事。預設:孫悟空神通廣闊,不僅能騰云駕霧,還能上天入地,而且刀槍不入;“各顯神通”這個詞讓人想到八仙過海;神話中的哪吒有三頭六臂。設計意圖:這些詞語大多表現(xiàn)的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的機靈敏捷、超群本事等。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再和相應的人或故事聯(lián)系起來。2.課件出示句子: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漸漸下降,變成了地。

當太陽車從天空馳過的時候,普羅米修斯跑到太陽車那里,從噴射著火焰的車輪上,拿了一顆火星,帶到人間。

女媧先從各地撿來赤、青、黃、白、黑五種顏色的石頭,燃起神火熔煉。隨著神火漸漸熄滅,五種顏色的石頭被煉成了黏稠的石漿。女媧用這些石漿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補好。(1)讀句子,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2)學生探討,感受神話故事中的奇妙想象。預設:第一個句子描寫天地形成時的情景;其次句寫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的場景;第三個句子寫女媧補天的情形。(3)學生溝通其他神話故事中自己覺得奇妙的情節(jié),感受神話中的奇妙想象,讓故事變得豐富多彩。預設:我讀《女媧造人》這個故事時,女媧用枯藤沾上泥漿向四處揮灑,濺落的泥點都變成了一個個蹦蹦跳跳的人,這個情節(jié)設置讓我覺得特殊奇妙。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一些詞語和句子了解神話的特點,感受神話的奇妙想象。還通過在日常生活的學習中,積累識字的方法和途徑。第2課時課時目標:1.了解古詩,積累古詩。2.感受神話的無窮魅力。一、日積月累1.這個單元,我們相識了很多神話人物,了解了很多奇妙的神話故事。今日,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與神話故事有關的古詩。課件出示:嫦娥[唐]李商隱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把古詩讀通、讀順。(2)老師播放古詩朗讀音頻,學生跟讀,讀出節(jié)奏感。(3)老師指名讀古詩,并進行評價。(4)了解作者李商隱。2.學生依據(jù)自己的預習成果,向大家介紹李商隱。老師總結。課件出示:李商隱(約813—約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代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是晚唐精彩的詩人,和杜牧合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代表詩作有《錦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等。(1)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理解說說這首古詩的大意,老師適時引導,并進行激勵性評價。(2)指名學生聯(lián)系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聞,想象一下詩歌所描繪的情景,并描述出來。(3)反復朗讀古詩,達到背誦的目的。設計意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句話強調了誦讀在古詩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學中,強化誦讀,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就能很好地理解詩人抒發(fā)的情感。二、歡樂讀書吧1.讀“炎帝嘗百草”的故事,感受中國神話傳聞的奇妙之處。2.把自己搜集到的我國古代神話故事和同學們共享。3.和同學們共享讀神話故事的心得。學生小組溝通,并匯報。老師引導學生在讀神話故事時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情節(jié)細化?!罢Z文園地”重點是培育學生的想象實力以及積累實力。在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一、由讀到悟。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讀本單元的課文,找出奇妙想象的句子,感受神話的特點,并能依據(jù)肯定依次復述出故事的內容。在朗讀這些情節(jié)或句子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了神話故事的特點——奇妙的想象,在感悟情節(jié)中,進一步體會到人物的顯明特點。讓學生充分閱讀——讀句子,讀詞語,讀詩歌,在讀的過程中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愛好。只有多讀,才能有所感悟。二、學會在生活中積累。生活也是我們的老師。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識字,從不同途徑積累學習的方法。可以借助圖片,直觀形象地相識事物,了解相關學問,進而達到積累的目的。詞語的積累也是一樣,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