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234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題文】推動戰(zhàn)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根本因素是()A.新興地主的產生B.頻繁的爭霸戰(zhàn)爭C.社會大變革D.私學的興盛2、詞在我國下列哪-朝代的發(fā)展中達到了頂峰,()A.隋朝B.唐C.宋朝D.元3、戰(zhàn)國七雄、商鞅變法等歷史現象反映的時代特征是A.爭霸稱雄與社會變革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D.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4、6、“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倍鸥υ娭兴鑼懙氖⑹谰置娉霈F在()A.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B.唐高宗統(tǒng)治時期C.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D.唐玄宗統(tǒng)治時期5、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經歷的場景是A.宋遼“澶淵之盟”B.去杭州旅游夜宿邸店C.欣賞辛棄疾的詞作D.在書房里鉆研八股文6、下列排序正確的是()①設臺灣府②冊封達賴喇嘛③設軍機處④金瓶掣簽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7、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下列有關唐太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唐太宗善于用人B.唐太宗注重發(fā)展生產.C.唐太宗注意戒奢從簡.D.唐太宗創(chuàng)立了科舉制.8、如圖是哪一聚落房屋復原圖()
A.山頂洞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春秋晚期的______,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道家在戰(zhàn)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他認為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______”。10、它的建立標志著中國王朝的產生;既是原始社會結束的標志,又是奴隸社會開始的標志;它是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______11、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農民大起義是______。12、960年,趙匡胤發(fā)動______(事件),建立了北宋;宋真宗時,遼和北宋議和,遼撤兵,宋給遼歲幣,史稱______。13、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______(判斷對錯)14、22、小明愛好收藏歷史小說,請幫助他標識下列小說故事發(fā)生的朝代。(1)《楊家將》——(2)《瓦崗軍》——(3)《岳飛傳》——(4)《東周列國志》——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5、黃帝在阪泉與炎帝展開大戰(zhàn),炎帝戰(zhàn)敗,歸順黃帝,兩大部落結成聯盟。()T.正確F.錯誤16、山頂洞人已懂得取火技術,他所使用的火是自然火。______(判斷對錯)17、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______(判斷對錯)18、戰(zhàn)國時秦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千里沃野。______(判斷對錯)19、敢于直言向唐太宗進諫二百多次的是姚崇。20、西域指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qū)和更遠的地方。()2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列舉題(共1題,共8分)22、宋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到了兩宋有很大發(fā)展。列舉宋朝的三位詞人。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3題,共6分)23、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大唐西域記》--______
“三別”--______
《秦中吟》--______。24、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計8分)請回答:(1)此圖是西周什么制度的反映?(1分)(2)西周實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1分)(3)圖中第二層人從周天子手中得到了什么東西?同時他們要向天子盡什么義務(4分)(4)西周的分封制在當時起到什么作用?(2分)25、圖一、圖二原始居民分別耕種何種農作物?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3題,共21分)2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l:閱讀右面的歷史人物圖片。材料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闭埢卮穑?1)圖片中的歷史人物是誰?(2)材料2中,所謂“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3)這位歷史人物主要歷史功績是什么?27、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是什么時期?有哪些科技成就居世界的領先地位?(7分)28、一個民族的文化,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是民族賴以生存的支柱和靈魂。閱讀下列材料:【藝術篇】材料一(1)材料一中《史記》的體例有何特點?圖二作品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其作者是誰?(2分)【思想篇】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薄墩撜Z》(2)以上材料體現了孔子怎樣的思想主張?談談這種思想主張對當今社會有什么作用?(2分)【科學篇】材料三(3)材料三中兩位人物分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yī)學家和數學家。請你任選一位,說明他有哪項成就在當時領先世界?【感悟篇】(4)綜合以上探究,你覺得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tǒng)文化?(1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fā)表意見,并互相辯論,推動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的出現,故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上冊·中華文化的勃興(二)·百家爭鳴【解析】【答案】C2、C【分析】宋代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詞在宋代達到發(fā)展的頂峰.杰出的詞人有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
故選C.
本題考查的是宋元文化的知識點;應把握宋代著名的詞人.
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記憶宋詞發(fā)展的相關知識.【解析】C3、A【分析】略【解析】A4、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唐朝的開元盛世,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題干所給的詩句來自于杜甫的《憶昔》,描寫了唐朝開元時期的繁榮富庶景象,“開元”是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的年號。唐玄宗統(tǒng)治的前期,勵精圖治,任用賢能,政治清明,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D符合題意,ABC可以排除。故選D。【解析】D5、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有關宋代的史實。八股文是在明朝時期才出現的,不可能出現在宋代,A、B、C項均為宋代的史實,故選D?!窘馕觥俊敬鸢浮緿6、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設臺灣府、冊封達賴喇嘛、設軍機處和金瓶掣簽制度時間順序。根據所學知識,設臺灣府是在康熙帝在位時;順治帝冊封達賴喇嘛;雍正帝設軍機處;金瓶掣簽制度乾隆在位時。所以ACD不正確,故選B?!窘馕觥緽7、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貞觀之治。唐太宗年號貞觀,他在位期間,采取了許多鞏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從農民戰(zhàn)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重視發(fā)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提倡節(jié)儉,唐太宗注意戒奢從簡,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虛心納諫??婆e考試是在隋朝時創(chuàng)建的。根據題意,ABC三項與題意不符,故選D。
【解析】D8、B【分析】依據圖片判斷是半地穴式房屋;這是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還飼養(yǎng)豬;狗等家畜,種植蔬菜,還從事漁獵,已經會建造半地穴式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
故選B.
本題考查半坡人的農耕生活.
要注意區(qū)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產和生活狀況.【解析】B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老子無為而治【分析】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他認為世界萬物的本源為“道”;道是沒有形狀;超時空的永久存在,這是一種唯心論思想。老子的學說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不停的運動著,有無、難易、高低、貴賤、剛柔,說明對立的東西是相互轉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斷變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反對采用嚴刑峻法,對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響。戰(zhàn)國時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莊子,認為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希望社會退回到小國寡民的狀態(tài)。
故答案為:
老子;無為而治。
本題主要考查了老子和莊子思想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老子和莊子思想的有關內容。【解析】老子無為而治10、夏朝【分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它的建立既是原始社會結束的標志,又是奴隸社會開始的標志。
故答案為:
夏朝。
本題以它的建立標志著中國王朝的產生;既是原始社會結束的標志;又是奴隸社會開始的標志為切入點,考查夏朝建立。
本題以夏朝建立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夏朝11、略
【分析】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被征發(fā)到漁陽戍守長城時,遇雨誤期,按秦律誤期當斬,陳勝吳廣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在大澤鄉(xiāng)起義,起義軍攻下陳,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tǒng)治.
故答案為:
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xiāng)起義).
本題考查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農民大起義.
本題以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農民大起義為依托,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解析】陳勝吳廣起義12、略
【分析】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漢族)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宋真宗時(1004年),遼大舉進攻北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故答案為:
陳橋驛兵變;澶淵之盟。
本題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北宋建立和澶淵之盟的相關知識。
本題較基礎,識記北宋建立和澶淵之盟的相關知識。【解析】陳橋驛兵變;澶淵之盟13、略
【分析】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種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種植粟.他們的種植農作物不同,飲食習慣也不同.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了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解析】√14、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歷史朝代的識記能力。聯系所學知識,《楊家將》講述的是宋遼之間的對抗戰(zhàn)爭,遼與北宋形成對峙局面,所以此小說故事發(fā)生在北宋。(2)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歷史朝代的識記能力。聯系所學知識,《瓦崗軍》講述的是隋末唐初時期的起義故事,所以此小說故事發(fā)生在隋唐時期。(3)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歷史朝代的識記能力。聯系所學知識,《岳飛傳》講述的是岳家軍抗金的對抗戰(zhàn)爭,金與南宋形成對峙局面,所以此小說故事發(fā)生在南宋。(4)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歷史朝代的識記能力。聯系所學知識,《東周列國志》是一部描寫我國東周歷史的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說,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東周五百多年間列國爭霸稱雄的史實。所以此小說故事發(fā)生在東周。【解析】(1)北宋。(2)隋唐。(3)南宋。(4)東周。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5、√【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帝和炎帝結盟的知識。依據所學可知,黃帝和炎帝為了爭奪中原地區(qū),黃帝在阪泉與炎帝展開大戰(zhàn),炎帝戰(zhàn)敗并歸服了黃帝,二部落結成聯盟,后來形成了華夏族的主體。所以,這句話的表述是正確的。故選T?!窘馕觥縏16、×【分析】山頂洞人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頂部的洞穴里發(fā)現;因而得名山頂洞人,山頂洞人使用打制石器,最早掌握人工取火。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山頂洞人的知識。識記相關內容。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山頂洞人的知識的掌握。需熟知相關知識。【解析】×17、√【分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出現了魏蜀吳;西晉、東晉、南北朝等割據分裂政權,這期間還出現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權分立、民族融合是當時的突出特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特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出現了魏蜀吳;西晉、東晉、南北朝等割據分裂政權。
解答本題需要全面分析相關時代特征,確定主題。【解析】√18、√【分析】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使成都平原成為千里沃野,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都江堰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都江堰的相關史實。【解析】√19、×【分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以人為鏡”,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故本句表述錯誤。姚崇為唐玄宗時宰相。
【點評】本題考查貞觀之治相關知識,屬識記層面要求,難度不大。20、√【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域地理位置的知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漢代人把今天甘肅玉門關、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qū)和更遠的地方稱作西域。所以,這句話的表述正確。故選T?!窘馕觥縏21、√【分析】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它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商朝甲骨文。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它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掌握甲骨文的特點及意義。【解析】√四、列舉題(共1題,共8分)22、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朝著名的詞人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便于歌唱。詞在唐朝時已經出現,經五代到兩宋,得到很大的發(fā)展,成為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兩宋時期杰出的詞人有蘇軾、柳永、李清照、辛棄疾等。北宋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豪放派詞人,對詞的發(fā)展有突出貢獻。他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把寫景、抒情和議論結合在一起。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李清照早期的詞作詞風委婉,清新淡雅。南宋詞人辛棄疾詞風慷慨激昂,豪邁悲涼,充滿憂國憂民的愛國豪情。代表作有《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窘馕觥刻K軾、李清照、辛棄疾。
五、簡答題(共3題,共6分)23、略
【分析】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文化繁榮發(fā)展。玄奘西游天竺歸國后,以自己的親身見聞寫成了《大唐西域記》一書;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代表作是“三別”等;《秦中吟》是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
故答案為:
《大唐西域記》--玄奘;“三別”--杜甫;《秦中吟》--白居易。
本題考查的是唐朝文化發(fā)展的知識點。
本題以唐朝時期的文化發(fā)展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大唐西域記》、“三別”、《秦中吟》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解析】玄奘;杜甫;白居易24、略
【分析】試題分析:(1)圖片標注為西周封建等級示意圖。結合所學可知,西周初年,為了鞏固對周邊的統(tǒng)治,周王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在重要地區(qū)建立統(tǒng)治據點,形成對全國的控制網,通過分封可知,上圖中金字塔最頂端的為周天子,一下逐漸為諸侯、卿大夫、士,最后是被統(tǒng)治階層,為平民和奴隸。(2)夏商周時期,交通、通訊手段還很落后,大的聚落相隔遙遠,中間活動著眾多的少數民族部落,夏朝和商朝通過本部族對周邊部族建立臣屬關系,號令天下。隨著夏朝與商朝的滅亡,西周初年,周王為了鞏固對周邊的統(tǒng)治,在全國實行分封制。(3)分析圖片可以看出,第二層為諸侯。根據分封制的規(guī)定,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個諸侯,有諸侯管理當地的事務;同時,分封制也規(guī)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治理諸侯國,保衛(wèi)周王,向天子繳納貢品,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zhàn)等。(4)西周通過分封制,編織起由中央向四方擴散的控制網絡,鞏固了對全國的統(tǒng)治;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西周的影響不斷擴大,密切了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qū)的經濟開發(fā)和文化發(fā)展??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夏、商、西周的興亡【解析】【答案】(1)分封制。(1分)(2)鞏固統(tǒng)治。(1分)(3)得到土地和平民、奴隸;(2分)向天子繳納貢品,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zhàn)。(2分)(4)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加強統(tǒng)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2分)25、(1)分析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是干欄式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干欄式房屋利于通風;防潮。
(2)分析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二的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3)圖一相關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圖二相關的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
故答案為:
(1)圖一是干欄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
(2)圖二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半坡原始居民。
(3)水稻,粟。【分析】
本題綜合考查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及其它生產生活狀況。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有關內容?!窘馕觥俊拘☆}1】(1)分析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是干欄式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干欄式房屋利于通風;防潮。
(2)分析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二的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3)圖一相關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圖二相關的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
故答案為:
(1)圖一是干欄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
(2)圖二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半坡原始居民。
(3)水稻,粟。【小題2】【小題3】六、綜合題(共3題,共21分)26、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戚繼光抗倭史實的識記。第(1)問認真讀圖,結合教材中的插圖——戚繼光,可知圖片中的歷史人物就是戚繼光。第(2)問材料二中的詩句是在繼承父職后寫下的,詩中“海波”不平的原因,依據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5課中外的交往與沖突,第二子目戚繼光抗倭的內容中:“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沿海居民稱他們?yōu)椤量堋?。明朝中期,海防松弛,東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搶劫分贓。他們到處燒殺擄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據此可知。第(3)問依據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5課中外的交往與沖突,第二子目戚繼光抗倭的內容中:“戚繼光組建的一支抗倭隊伍,經過嚴格的訓練,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人稱‘戚家軍’。戚繼光率戚家軍開赴臺州,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九戰(zhàn)九捷,迅速蕩平了浙江的倭寇。”據此可知,這位歷史人物主要歷史功績是率領戚家軍平息東南沿海的倭寇。考點:戚繼光抗倭【解析】【答案】(1)戚繼光,明朝人;(2)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盜勾結中國奸商騷擾中國沿海地區(qū),形成倭患。(3)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平息東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抗倭業(yè)績永載史冊。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通信線路建設合同
- 冷庫物流及熟食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國際物流試題及答案
- 電工基礎考試題+答案
- 采購原材料合同范本
- 公共設施裝修改造工程合同
- 商鋪租賃合同協議書范本
- 度全國鋼材供應合同
- 自我血糖監(jiān)測操作
- 旅游規(guī)劃怎么做
- 《射雕英雄傳》好書讀后感
- DB51T 2049-2015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規(guī)范
- 【MOOC】風景背后的地貌學-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護理感動案例
- 2024版《安全生產法》考試題庫附答案(共90題)
- 企業(yè)天然氣轉讓協議書范文范本
-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 玩具照相機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 中考監(jiān)考和考務人員培訓手冊
- 數學史簡介課件可編輯全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