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合調研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合調研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合調研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合調研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合調研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六校聯(lián)合調研試題高二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題,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將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1.云南洱海白羊村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其中出土的陶器幾乎都是夾砂的,紋飾以劃紋、繩紋和篦紋為主。劃紋中也有之字紋,它同中原磁山文化的之字紋以及內蒙古東南與遼寧等地的之字紋并不屬于一個系統(tǒng)。材料可用來說明A.中國早期文化多元發(fā)展B.自然環(huán)境決定文明進程C.中原文化的輻射力較強D.云南地區(qū)制陶技藝高超2.漢初約有60萬將士因賜爵而獲得田宅,軍爵的受益面為300萬人,約占當時人口的1/5上下。軍功受益階層被授予了3億畝耕地和1500萬畝的住宅地,這一數量相當于全國耕地的40%。這種做法A.妨礙了自耕農經濟發(fā)展B.為解決邊患集聚了力量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D.有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3.據史書記載,唐朝中后期湖北某地一名崔姓農民,“原家貧乏,偶種桔約千余株,每歲大獲其利”;同時,江南地區(qū)也出現(xiàn)了許多這樣的農民家庭:他們“涸湖池取魚,獲龜猶倍多,悉刳其肉,載龜板至江陵鬻之,厚得金帛”。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A.反映了城市經濟的繁榮B.說明了多種經營方式的普及C.受到了稅制改革的影響D.體現(xiàn)了古代經濟重心的轉移4.如表關于“杯酒釋兵權”故事的不同記載,對此合理解釋是記載來源作者經歷重大事件故事演變情況丁謂(966-1037年)《丁晉公談錄》趙光義北伐失敗趙普奏“石守信、王審琦皆不可令主兵”,太祖悟而從之。王曾(978-1038年)《王文正公筆錄》楊家將北伐失敗,澶淵之盟太祖召“守信等曲宴”,提出“莫若各守外藩“優(yōu)游卒歲”“守信等咸頓首稱謝”。司馬光(1019-1086年)《涑水記聞》宋夏慶歷和議,王安石變法若身臨其境,對酒宴和“屏左右”后君臣對話、動作描寫細致入微。后人常引用此版本,并評曰:“宋之弱,由削節(jié)鎮(zhèn)之權故?!盇.個人記載具有較強主觀性,可信度差B.司馬光的記載最為詳細,可信度最高C.三則史料互相佐證,證實故事可靠性D.故事演變反映對宋初集權措施的反思5.明成祖時期相繼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分別建立了以遼東、大同、宣府、延綏、寧夏、甘肅等九個軍事重鎮(zhèn)為中心的軍事城鎮(zhèn)體系,其中甘肅、寧夏、山西、大同等軍鎮(zhèn)城市后來都成為重要的綜合性城市。這表明A.明成祖時北方邊防形勢嚴峻B.軍鎮(zhèn)的設置有利于城市發(fā)展C.皇權通過軍鎮(zhèn)加強朝廷控制D.周邊游牧民族促成城市發(fā)展6.清朝災荒賑濟自乾隆以來出現(xiàn)了明顯的貨幣化傾向,并經歷了由主動到被動推行、由“銀米兼賑”到“全放折色”,貨幣賑濟越來越多的背負起解決籌糧困境的任務。這反映了A.晚清經濟的衰退B.中央推動幣制改革C.救濟的作用加強D.社會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7.鴉片戰(zhàn)爭后姚瑩考察西藏,編撰了《康輶紀行》,提出要警惕英國對西藏的侵略。張穆撰寫的《蒙古游牧記》研究了蒙古各部的地理位置及前代在這一地區(qū)的設施,認為中國北部與沙俄接壤,應該有專門著作加以考究。由此可見,鴉片戰(zhàn)爭A.增強士人的務實愛國意識B.促使清廷推行洋務新政C.使憂患意識成為時代潮流D.打破清朝閉關鎖國政策8.下圖是1918年12月《上海潑克》發(fā)表的一幅漫畫。中文的說明寫著:“新思潮與舊官僚勢難相容?,F(xiàn)在社會狀態(tài)亦多趨附舊官僚。此中國之所以無起色也?!边@折射出當時A.袁氏復辟帝制不得人心B.政黨政治的嘗試宣告失敗C.思想文化革新漸趨深入D.北洋政府扼殺新思潮傳播9.下圖為宣發(fā)于20世紀50年代的愛國衛(wèi)生運動主題宣傳畫,該畫反映出我國A.城鄉(xiāng)居民身體健康狀況的改善B.“五講四美三熱愛”政策的落實C.實施了新時代“健康中國戰(zhàn)略”D.社會主義衛(wèi)生工作的鮮明特色10.1977年,安徽省“省委六條”出臺后,一些生產隊開始推行責任制。后來經過七省三縣農村工作座談會和全國省市區(qū)第一書記座談會,中央、地方和學界大量的調查研究,最終才水到渠成出臺了1982年中央1號文件,肯定了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據此可知A.漸進式改革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B.極“左”思潮阻礙社會改革C.改革開放有廣泛的群眾基礎D.地方實踐助推農村經濟改革11.2024年8月,人民日報發(fā)布《關于“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的公示》,接受社會監(jiān)督,以充分發(fā)揚民主。公示人選包括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李振聲、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護邊員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歸國科研人員杰出代表黃大年等。據此可推知,新時代模范人物的評定A.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助推了精神文明建設C.規(guī)范了黨的干部隊伍建設D.提高了社會整體素質12.古代文明的擴展,促進大帝國的興起。人類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xiàn)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下圖是某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據此判斷該帝國是A.波斯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羅馬帝國D.阿拉伯帝國13.俯伏敬拜是一種來自波斯的東方宮廷禮儀。對波斯人而言,俯伏敬拜是一種日常的禮儀,表示恭順。對波斯大王行敬拜禮儀,僅僅意味著臣服于王權統(tǒng)治,并無神圣意味。但對希臘人而言,敬拜禮并非日常禮儀,只在神靈面前才行此大禮,以表虔敬。亞歷山大的奉承者欲將俯伏敬拜引入希臘世界。這一做法旨在A.實現(xiàn)東西方思想統(tǒng)一B.鞏固馬其頓帝國統(tǒng)治C.借助神權以強化權威D.促進東西方文化交融14.隨著法國“公社運動”和早期城市化的發(fā)展,13世紀末“法國好城”體系開始形成?!昂贸恰蓖ǔ碛谐菈统TO的司法機關,經濟上有較為顯赫的地位,并直接依附于國王。據此分析,中世紀后期“法國好城”體系的設置A.削弱了國王權威B.開啟城市化進程C.有助于國家統(tǒng)一D.保障了城市自治15.下表是倫敦城市發(fā)展大事年表(部分),這反映了英國時間事件1863年議頒布《酸業(yè)法》,要求抑制工業(yè)生產中的有害氣體。1875年議會頒布《公共衛(wèi)生法》,設公共衛(wèi)生局,對供水、排污、貧民窟清理進行監(jiān)督。1876年議會頒布第一部水環(huán)境保護法《河流污染防治法》。A.市民訴求改變城市面貌B.城市治理逐步走向法制化C.環(huán)境污染加劇社會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16.1973年后,由于石油危機的影響,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作為石油出口國的蘇聯(lián)獲得巨額的外匯收入,對其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八十年代受美國操縱,國際油價暴跌,蘇聯(lián)的石油出口收入急劇下降,加劇了蘇聯(lián)的經濟困難。這表明A.蘇聯(lián)經濟發(fā)展存在較大的隱患B.石油危機導致蘇聯(lián)經濟“滯脹”C.外向型經濟不利于蘇聯(lián)的穩(wěn)定D.美蘇爭霸中蘇聯(lián)處于不利地位二、材料分析題:共4題,其中第17題14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4分,共52分。17.(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史記·秦始皇本紀》記秦獻公十年,“為戶籍相伍”。所謂“相伍”,就是以五家為“伍”的辦法編排戶口,“伍”是戶籍編制的基本單位。以什伍之法編排鄉(xiāng)村民戶,使之互相擔保、相互糾察,且共賞罰乃至同生死,乃來源于軍法。漢代沿用秦制,編排什伍。北魏立三長之制,以五家為鄰(保),五鄰為里(閭),五里為黨(族),各有長,“取鄉(xiāng)人強謹者”任之。唐制在鄉(xiāng)、里之下有鄰、保。《唐六典》卷三《戶部尚書》謂:“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四家為鄰,五家為保。保有長,以相禁約?!北彼挝鯇帯⒃S改革,推行保甲法,最初規(guī)定以十家為一保,后來定制以五家為一保(小保)。明朝自洪武十四年起,推行里甲黃冊之法。在里甲制下,“甲”是一個應役單位,由十一家民戶組成(包括一個里長戶)。明中后期在部分地區(qū)實行的保甲制及其原則,入清以后,漸次得到全面推行。-摘編自魯西奇《中國古代鄉(xiāng)里制度研究》材料二清初基層社會結構示意圖-摘自寧波《清代社會結構變遷的歷史特點之一》(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基層社會治理制度的演變歷程。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基層治理的特點并說明其影響。(8分)18.(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朝政府在經歷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開始認識到實業(yè)建設的重要,隨即開展了洋務運動。但總的說來,當時的清政府并沒有明確的近代化意向,清朝中央政府更沒有對近代化予以制度創(chuàng)新和制度供給。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中至關重要的政府作用的發(fā)揮,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承擔。在近代中國這種相當長的時間內,在施行現(xiàn)代化方面沒有制度供給的狀態(tài)下,地方現(xiàn)代化的能否啟動和發(fā)展,一個主導因素就是地方當政者的主體認識如何。地方督撫們認識的提高和政府職能的轉變,首先需要讓地方督撫能獲得必需的認識環(huán)境,從思想上突破傳統(tǒng)的阻力。一些沿海地區(qū)由于較早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使置身其中的地方督撫有了較為便利的認知條件,而在此之外的廣大地域,傳統(tǒng)仍維系著自身的歷史連續(xù)性和不可侵犯性。-摘編自戴鞍鋼《督撫崛起與晚清政局》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督撫崛起與晚清政局”,自擬論題并加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重慶浦陵機器廠的前身-上海動力機制造廠,它始建于1958年。1964年,上海動力機制造廠400名職工和200名家屬響應黨中央號召,懷著建設大西南的革命熱情,加入到三線建設的內遷潮流中,從繁華的黃浦江畔遷到重慶遠郊。浦陵廠按照中共中央西南局的要求,從工程設計、設備制造、施工管理等方面,徹底打破蘇聯(lián)那一套少慢差費的束縛,創(chuàng)造了一套適合我國情況的、體現(xiàn)勤儉建國精神的辦法。在中梁山、縉云山脈之間選址建廠。材料二重慶浦陵機器廠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期大事記(1980-1996)1985年,重慶浦陵機器廠開始實行廠長(經理)責任制,推行各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1986年8月,浦益斯公司成立,成為重慶市第一家中美合資的實體性企業(yè)。1990年10月,“不完全淬火”新工藝取代傳統(tǒng)的“完全淬火”方法,產品合格率提高到100%,月節(jié)約資金兩千元。1991年9月,企業(yè)被全國總工會和國家體委授予“全國職工冬季長跑先進單位”。1993年12月,中港合資企業(yè)一浦嘉利發(fā)動機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5月,浦陵廠被重慶市政府授予“重慶市工業(yè)企業(yè)五十強”稱號。1995年2月,浦陵文化樂園開業(yè)。-摘編自《重慶浦陵機器廠企業(yè)歷史資料》(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浦陵廠內遷重慶的背景,簡析這一時期內遷潮流的重要意義。(6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浦陵廠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期發(fā)展的有利因素。(6分)20.(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據考古顯示,瑪雅人最早在菜園中種西紅柿。當時,瑪雅人已經懂得為西紅柿選種,種出的西紅柿又大又紅又甜。當西班牙人于1521年進駐特諾奇蒂特蘭時,發(fā)現(xiàn)市場上有各種西紅柿出售,包括大的、小的、各種形狀的、綠色的、紅色的、黃色的、酸甜的、味淡的、酸澀的,還有櫻桃-珍珠一小番茄(nipple-shaped,字面意義為像母牛乳頭狀的)。1528年,殖民者科爾特斯將西紅柿帶回歐洲。在16~17世紀,西紅柿在歐洲多數地區(qū)只被當作觀賞植物、藥物,出現(xiàn)在庭院、花園、植物園和大草本植物的標本集中。西紅柿于16世紀40年代中期傳入意大利。意大利的地理條件、土壤、氣候等接近墨西哥中部,美洲的一些作物很適合在意大利栽培。另外,不同于把蔬菜視作窮人的食物的其他歐洲國家,有著羅馬帝國厚重傳統(tǒng)的意大利人對蔬菜有自己的評價。意大利人規(guī)模種植西紅柿,除了用于做菜吃和作為水果零食生吃,還獨立研發(fā)了番茄醬作為佐料、調料和零食吃。到1633年,那不勒斯地區(qū)已出口了共計140堪泰阿(約合3萬磅)番茄醬。此外,意大利人至遲于18世紀還發(fā)展出一種延長儲藏利用這種易爛蔬菜的方法,即將它在太陽下曬干變成(西紅)柿餅,這樣就可以讓它不至于變質并在整個冬天里食用。16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口的增長也促使意大利進行西紅柿的實際農田栽培。到了16世紀中后期,西班牙人還將西紅柿帶到加勒比。1600年左右,經過歐洲移民選種栽培的西紅柿回傳到南美洲,被栽種于各地的農田中。1922年,我國園藝學家吳耕民從法國引進西紅柿種子進行栽培和食用推廣;2004年,意大利從中國進口了16.5萬噸西紅柿,價值8800萬美元,用于深加工和新包裝,然后貼上“意大利產”的標簽,進行銷售。-摘編自張箭《西紅柿的世界發(fā)展傳播史研究》(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印第安人、歐洲人在西紅柿傳播過程中作出的貢獻。(6分)(2)根據材料指出近代中國西紅柿種植業(yè)興起的條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紅柿在世界范圍內傳播的積極作用。(8分)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六校聯(lián)合調研試題高二歷史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答案AACDBCACDD題號111213141516答案BDCCB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14分)(1)發(fā)展歷程:秦漢時期推行由軍法演變而來的什伍組織;北魏實行三長制;唐朝建立鄰保制度;北宋出現(xiàn)保甲制;明朝發(fā)展成里甲制(里甲黃冊之法);清朝實行保甲制。(6分)(2)特點:注重基層民眾的自我管理與相互監(jiān)督;具有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宗族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員治理與士紳管理相結合;基層管理范圍廣泛(4分,任答4點即可)意義:加強中央集權;提高國家財政收入;促進社會穩(wěn)定;教化民眾,規(guī)范行為,有效治理基層地方;有利于經濟文化發(fā)展。(4分,任答4點即可)18.(12分)論題:晚清地方督撫在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闡述:面對西方列強的沖擊,清朝政府逐漸認識到實業(yè)建設的重要性,并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啟動洋務運動。然而,中央政府未能提供明確的近代化意向和制度創(chuàng)新,現(xiàn)代化的推動力主要來自地方政府。沿海地區(qū)的地方督撫因較早接觸外來文化,在推動現(xiàn)代化上積極性更強,他們倡導變革,為現(xiàn)代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地方督撫如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不僅在軍事上有所建樹,還大力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興辦近代企業(yè),建鐵路、辦工廠、興學堂等,推動了當地的社會發(fā)展。然而,在廣大內陸地區(qū),傳統(tǒng)勢力強大,改革難以推進;而人才和財政問題,則限制了地方督撫的改革力度??傊砬宓胤蕉綋岬尼绕馂槲覈缙诂F(xiàn)代化進程奠定了基礎,其歷史意義深遠。(“示例”僅供閱卷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