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歷史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歷史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歷史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歷史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歷史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PAGE1試題2024年臨沂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單項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答在本試卷上不得分。第Ⅰ卷(共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25道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2021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5頁的一幅圖。這幅圖反映了()A.北京人已經懂得了人工取火 B.北京人正燒烤水牛等家畜C.北京人學會了用火改善生活 D.北京人燒烤的食物中有甘薯2.《漢書·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這表明當時的社會境況是()A.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B.食物匱乏,人口銳減C.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D.連年災荒,起義不斷3.三世紀末四世紀初,出現(xiàn)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高潮。這主要是因為()A.東漢的朝政腐敗造成社會動蕩 B.大批中原人民為逃避戰(zhàn)亂南下C.南朝時期的社會秩序比較安定 D.江南地區(qū)已成為全國經濟重心4.如圖(來源:2021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3頁)所示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大工程,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工程()A.開鑿于隋統(tǒng)一全國之前 B.以長安為中心貫通南北C.使隋朝的統(tǒng)治日趨穩(wěn)固 D.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5.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742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后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754年到達日本。下列相關論述,正確的是()A.鑒真東渡日本時玄奘正在西行 B.鑒真受到日本人邀請和尊敬C.鑒真東渡時風平浪靜順利成功 D.鑒真東渡期間發(fā)生了安史之亂6.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氣勢磅礴,情調高亢,激勵了后世眾多為理想而奮斗的仁人志士。這主要反映了文天祥()A.具有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B.為南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C.是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將領 D.掌握著南宋末年朝廷大權7.如圖(來源:2021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79頁)所示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于該工事的準確表述是()A.為防御女真貴族南擾而修 B.明代修筑長城的規(guī)模最大C.西起臨洮,東至鴨綠江邊 D.成為今天主要的防御工事8.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一書中指出:“中國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這些措施的頂點是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沒收、焚毀走私的鴉片?!痹谶@些“非常措施”中,影響最大的是()A.緝拿煙販 B.沒收鴉片 C.虎門銷煙 D.對英作戰(zhàn)9.如圖(來源:2022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60頁)所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件重要史事過程中提出的口號。這一重要史事()A.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同時發(fā)生 B.是以工人階級為先鋒的運動青力C.取得了反帝斗爭的重大勝利 D.是中國近代革命歷史的開端10.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保ㄕ浴肚笫恰冯s志,2021年7月16日)歷史已經證明,這種“新的思想”是()A.君主立憲制 B.民主與科學 C.新三民主義 D.馬克思主義11.“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不是8年(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也不是14年(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而是自甲午戰(zhàn)爭開始的51年的時間?!保ㄕ浴豆饷魅請蟆罚?014年7月29日)在這“51年的時間”里,中國抗戰(zhàn)的面貌煥然一新開始于()A.中國同盟會成立 B.中國國民黨建立C.國民革命軍建立 D.中國共產黨誕生12.如圖(來源:2022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83頁)所示之處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場重要戰(zhàn)斗的地址。這場戰(zhàn)斗發(fā)生于()A.國共合作時期 B.北伐戰(zhàn)爭時期C國共對立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13.“淮海戰(zhàn)役已化作強大的精神力量融入人們的血脈中,現(xiàn)在,當遇到超級難啃的‘骨頭’,‘打一場淮海戰(zhàn)役’已成百姓慣用的口頭禪?!保ㄕ浴豆饷魅請蟆?,2021年2月9日)人們慣用這句“口頭禪”的主要原因是()A.淮海戰(zhàn)役規(guī)模大、戰(zhàn)斗激烈、戰(zhàn)果輝煌B.淮海戰(zhàn)役由中原、華東野戰(zhàn)軍共同發(fā)起C.淮海戰(zhàn)役的廣大作戰(zhàn)區(qū)域以徐州為中心D.淮海戰(zhàn)役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區(qū)14.在如圖(來源:2022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3頁)所示的會議開幕式上,毛澤東說:“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里的“站立起來了”是指()A.中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政權 B.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C.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1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在實行這一“改造”過程中的重要創(chuàng)舉是()A.建立農業(yè)合作社推動經濟發(fā)展 B.通過贖買政策實現(xiàn)了和平過渡C.建立經濟特區(qū)和開放沿海城市 D.在全國實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6.“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來先后訪問印度和緬甸,訪問中,分別于28日和29日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確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指導兩國關系的原則,并共同倡議將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一般國際關系的原則?!保ㄕ匝霃V網,2021年12月31日)這表明該“五項原則”()A.由周恩來在訪問印度時首次提出 B.只使用于中國、印度、緬甸三國C.包含的原則之一是“求同存異” D.得到了三國總理在國際上的倡導17.圖1(來源:2019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67頁)和圖2(來源:2022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67頁)所反映的史事()圖1香港人民歡慶回歸祖國圖2澳門人民歡慶回歸祖國A.先后發(fā)生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 B.徹底改變了當?shù)貙嵭械纳鐣贫菴.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所有問題 D.使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邁出了重要一步18.2014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首次提出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從此,“四個全面”成為中國的政治熱詞,受到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這里的“四個全面”()A.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戰(zhàn)略布局 B.是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C.是立體化的大國外交布局 D.在中共十九大后逐步形成19.“2022年‘中國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期間,在中國舉辦了多場意大利古代文化展覽,為中國民眾近距離接觸古羅馬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保ㄕ浴豆饷魅請蟆?,2023年2月9日)該“文明”()A.在法制上的成就是《漢謨拉比法典》 B.在鼎盛時期建立了森嚴的種姓制度C.在雕塑藝術中的杰作有《擲鐵餅者》 D.經歷了從共和國到帝國的發(fā)展變化20.根據(jù)下表中的文字(來源:2023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61頁)和所學知識,可以明確()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yè)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xiàn)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fā)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R克思A.西歐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 B.土地所有者是農業(yè)工人的實際剝削者C.租地農場主出現(xiàn)于馬克思生活的時代 D.土地所有者主要由富裕農民轉化而來21.“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們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擔任一切官職、公共職位和職務,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別外,不得有其他差別。”(摘自《人權宣言》)結合所學,可知該“宣言”()A.反對公民擁有私有財產 B.認為所有公民沒有差別C.主張法律面前公民平等 D.受《拿破侖法典》影響22.閱讀表(來源:依據(jù)2023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內容制作),結合所學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對比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間1914—1918年1939—1945年交戰(zhàn)雙方同盟國與協(xié)約國法西斯國家與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戰(zhàn)場歐洲戰(zhàn)場歐洲西線戰(zhàn)場、北非戰(zhàn)場、歐洲東線戰(zhàn)場、太平洋戰(zhàn)場、中國戰(zhàn)場關鍵戰(zhàn)役凡爾登戰(zhàn)役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結果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而結束A.每間隔二十五年就會爆發(fā)一次世界大戰(zhàn)B.兩次大戰(zhàn)的交戰(zhàn)雙方都是帝國主義國家C.亞洲地區(q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場D.兩次大戰(zhàn)的結束都與核武器的使用相關23.閱讀下表(來源:依據(jù)2023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第59頁內容制作),結合所學可知()1929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情況美國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yè)產量下降超過40%1/3以上貿易額減少70%2/3失業(yè)人數(shù)1500萬-1700萬超過3000萬A.只有美國受到這次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B.美國政府通過政策調整扭轉了經濟困局C.羅斯福新政解決了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D.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與這次危機無關24.《北大西洋公約》規(guī)定: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受到武裝攻擊,締約國將作出集體反應;各締約國決心維護共同的社會制度和傳統(tǒng)文化。材料中的“締約國”()A.以遏制蘇聯(lián)的擴張作為共同的目標 B.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C.實際上處于美國和蘇聯(lián)的控制之下 D.分化為敵對的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25.“第七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10日至11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舉行。古巴首次參加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保▉碓矗褐袊侣劸W,2015年4月13日)該材料中兩個國家都()A.曾與美國斗爭并取得勝利 B.開展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走上了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 D.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第Ⅱ卷(共5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3道題,第26題17分,第27題18分,第28題15分,共50分。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見如圖(來源:《中國歷史地圖冊》七年級上冊第32頁,星球地圖出版社,2016年8月)(1)如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fā)生于5世紀末期,該事件中的皇帝屬于哪個民族?此事件之后,他進一步推行了什么措施?同一時期,西歐最為強大的是哪一國家?該國家的版圖在誰統(tǒng)治時期達到最大規(guī)模?材料二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從古代的孝文帝改革、邊疆民族習用“雅歌儒服”、中原盛行胡衣胡帽,到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總書記如數(shù)家珍地講述,聽者耳熟能詳,引起廣泛共鳴,進一步激發(fā)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浴吨袊褡鍒蟆罚?021年1月26日(2)材料二中哪些詞語反映了民族交融在歌舞服飾方面的表現(xiàn)?該材料中“改革”以后,我國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是什么?當時北方地區(qū)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有何重要意義?(3)新中國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建國前夕,確定實行這項制度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該制度及相關政策的實施使我國的民族關系呈現(xiàn)出怎樣的局面?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系?!薄懊览麍院媳妵姓J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薄浴吨忻澜ń还珗蟆凡牧隙砂锻谂蔚臅r刻終于來臨:2015年11月7日下午3時,海峽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雙手緊握?!暯皆跁嬷性俅蝹鬟f了這樣的信息:臺灣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么,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愿意同其交往?!幾匀嗣窬W-人民日報海外版,2015年11月8日(1)依據(jù)所學知識與上述材料,寫出能夠證明“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史實。(8分。要求:需從中國古代史中任選2個史實,從中國近代史中任選1個史實,從上述材料中任選1個史實)(2)材料二中我們“愿意同其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什么?根據(jù)所學知識寫出,對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最大現(xiàn)實威脅是什么?2022年發(fā)布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tǒng)一事業(yè)》白皮書強調,我們要怎樣解決臺灣問題?(3)綜上所述,從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角度,你想對廣大臺灣同胞說哪些心里話?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類已經歷了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這三輪科技革命的浪潮,現(xiàn)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fā)展,正在掀起第四輪科技革命,推動人類社會邁向智能時代?!袊W,2018年12月8日材料二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突飛猛進,越發(fā)深入影響人類命運??萍甲鳛橐话选半p刃劍”,可能是造福人類的“利器”,也可能成為危害人類的“兇器”?!饷骶W,2023年9月13日(1)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在材料一提及的“這三輪科技革命的浪潮”中,第一輪的主要動力來源、第二輪最顯著的成就分別是什么?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的標志是什么?中國在哪一政府統(tǒng)治時期錯失了第一輪發(fā)展機遇?(2)根據(jù)上述材料,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024年臨沂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單項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答在本試卷上不得分。第Ⅰ卷(共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25道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2021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5頁的一幅圖。這幅圖反映了()A.北京人已經懂得了人工取火 B.北京人正在燒烤水牛等家畜C.北京人學會了用火改善生活 D.北京人燒烤的食物中有甘薯【答案】C【解析】【詳解】據(jù)題干“北京人用火場景想象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這反映出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C項正確;北京人已經懂得了人工取火說法錯誤,山頂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排除A項;北京人正在燒烤水牛等家畜說法錯誤,北京人是舊石器時代還沒有進入原始農耕文明時期,沒有養(yǎng)殖家畜,排除B項;北京人燒烤的食物中有甘薯說法錯誤,甘薯是明朝時期傳入中國的,排除D項。故選C項。2.《漢書·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這表明當時的社會境況是()A.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B.食物匱乏,人口銳減C.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D.連年災荒,起義不斷【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可知,西漢剛建立時,人民流離失所,大片土地荒蕪,饑荒、食物匱乏,戰(zhàn)亂導致人口銳減,社會動蕩。B項正確;風調雨順,豐衣足食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A項;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是春秋時期的情況,排除C項;連年災荒,起義不斷是東漢末年的狀況,排除D項。故選B項。3.三世紀末四世紀初,出現(xiàn)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高潮。這主要是因為()A.東漢的朝政腐敗造成社會動蕩 B.大批中原人民為逃避戰(zhàn)亂南下C.南朝時期社會秩序比較安定 D.江南地區(qū)已成為全國經濟重心【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三世紀末四世紀初,出現(xiàn)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高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世紀末四世紀初”正處于西晉統(tǒng)治時期,當時發(fā)生了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中原地區(qū)社會戰(zhàn)亂不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造成大批中原人民為逃避戰(zhàn)亂南下,B項正確;公元220年(3世紀初)東漢政權滅亡,與題干“三世紀末四世紀初”不符,排除A項;中原人民大批南下,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區(qū)戰(zhàn)亂不斷,“南朝時期的社會秩序比較安定”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地區(qū)成為全國經濟重心,排除D項。故選B項。4.如圖(來源:2021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3頁)所示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大工程,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工程()A.開鑿于隋統(tǒng)一全國之前 B.以長安為中心貫通南北C.使隋朝的統(tǒng)治日趨穩(wěn)固 D.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圖示“隋朝大運河示意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征發(fā)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陸續(xù)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2700多千米。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D項正確;大運河開鑿于隋朝統(tǒng)一全國后,排除A項;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排除B項;由于隋煬帝在修建大運河時,征發(fā)的大量徭役,導致民不聊生,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隋末農民起義爆發(fā),排除C項。故選D項。5.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742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后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754年到達日本。下列相關論述,正確的是()A.鑒真東渡日本時玄奘正在西行 B.鑒真受到日本人的邀請和尊敬C.鑒真東渡時風平浪靜順利成功 D.鑒真東渡期間發(fā)生了安史之亂【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742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后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754年到達日本。”可知,鑒真東渡是受到日本僧人的邀請,他為中日交流做出巨大貢獻,受到日本人的尊敬,B項正確;鑒真東渡日本是唐玄宗時期,玄奘西行是唐太宗時期,排除A項;鑒真東渡是歷經艱難險阻和風浪,第6次才達到日本,風平浪靜順利成功與現(xiàn)實不符,排除C項;鑒真東渡754年達到日本,755年爆發(fā)安史之亂,鑒真東渡期間發(fā)生了安史之亂不正確,排除D項。故選B項。6.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氣勢磅礴,情調高亢,激勵了后世眾多為理想而奮斗的仁人志士。這主要反映了文天祥()A.具有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B.為南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C.是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將領 D.掌握著南宋末年朝廷大權【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詩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人,元軍南下攻宋,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募士卒勤王,后在五坡嶺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屢經威逼利誘,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從容。就義體現(xiàn)了文天祥具有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A項正確;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抗元英雄,為南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文天祥是南宋最著名的抗元將領,岳飛是著名的抗金將領,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文天祥掌握著南宋末年朝廷大權,排除D項。故選A項。7.如圖(來源:2021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79頁)所示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于該工事的準確表述是()A.為防御女真貴族南擾而修 B.明代修筑長城的規(guī)模最大C.西起臨洮,東至鴨綠江邊 D.成為今天主要的防御工事【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此為明長城,明朝時期,為了防御北方蒙古騎兵南下侵擾,明朝在歷代長城的基礎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時間修筑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六千余公里,是歷史上修筑規(guī)模最大、工程最堅固的長城,B項正確;明長城的修建主要是為了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下侵擾,而非女真貴族的南擾,排除A項;明長城西起嘉峪關,而非臨洮;東至鴨綠江,排除C項;雖然明長城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但到了今天,它更多地是作為文化遺產和歷史遺跡存在,而不再是主要的防御工事,排除D項。故選B項。8.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一書中指出:“中國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這些措施的頂點是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沒收、焚毀走私的鴉片。”在這些“非常措施”中,影響最大的是()A.緝拿煙販 B.沒收鴉片 C.虎門銷煙 D.對英作戰(zhàn)【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中的“欽差大臣”“廣州”“焚毀走私的鴉片”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上半期,英國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鴉片流毒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也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東禁煙。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后開展禁煙。6月3日,林則徐開始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收繳的鴉片,前后用了23天,銷毀鴉片共110多萬千克。虎門銷煙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C項正確;緝拿煙販的沖擊力不如當眾銷毀鴉片那么大,排除A項;虎門銷煙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沒收鴉片的影響面沒有虎門銷煙廣,排除B項;1840年,英國發(fā)動侵華的鴉片戰(zhàn)爭,清廷對英作戰(zhàn)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9.如圖(來源:2022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60頁)所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件重要史事過程中提出的口號。這一重要史事()A.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同時發(fā)生 B.是以工人階級為先鋒的運動青力C.取得了反帝斗爭的重大勝利 D.是中國近代革命歷史的開端【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運動,學生名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得到社會各基層人士廣泛用戶。北洋政府不得不釋放學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職務,中國代表沒有在“巴黎和會”上簽字。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xiàn),取得了反帝斗爭的重大勝利,C項正確;五四運動先在北京發(fā)生,后來轉移到上海,北京和上海兩地同時發(fā)生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五四運動是以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排除B項;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并不是中國近代革命歷史的開端,排除D項。故選C項。10.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保ㄕ浴肚笫恰冯s志,2021年7月16日)歷史已經證明,這種“新的思想”是()A.君主立憲制 B.民主與科學 C.新三民主義 D.馬克思主義【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D項正確;君主立憲制是英國的政體,排除A項;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排除B項;新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11.“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不是8年(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也不是14年(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而是自甲午戰(zhàn)爭開始的51年的時間?!保ㄕ浴豆饷魅請蟆?,2014年7月29日)在這“51年的時間”里,中國抗戰(zhàn)的面貌煥然一新開始于()A.中國同盟會成立 B.中國國民黨建立C.國民革命軍建立 D.中國共產黨誕生【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中國共產黨誕生于1921年,它的誕生為中國革命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組織力量。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成為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抗戰(zhàn)的面貌。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極大地團結了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抵抗外敵入侵,D項正確;中國同盟會成立于1905年,是孫中山領導的一個革命團體,主要致力于推翻清朝封建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國,雖然它對中國歷史有深遠影響,但與抗日戰(zhàn)爭面貌的煥然一新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A項;中國國民黨的前身是興中會、中國同盟會、中華革命黨等,其成立初衷和主要活動并不直接針對抗日戰(zhàn)爭,排除B項;國民革命軍是民國時期的主要軍事力量,但其建立時間并不標志著中國抗戰(zhàn)面貌的煥然一新,此外,國民革命軍主要在北伐戰(zhàn)爭中發(fā)揮作用,與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和面貌改變無直接聯(lián)系,排除C項。故選D項。12.如圖(來源:2022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83頁)所示之處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場重要戰(zhàn)斗的地址。這場戰(zhàn)斗發(fā)生于()A.國共合作時期 B.北伐戰(zhàn)爭時期C.國共對立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為飛奪瀘定橋,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關鍵戰(zhàn)役,具有里程碑意義。這場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35年6月16日至17日,是中央紅軍長征中為了渡過大渡河、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而進行的一場重要戰(zhàn)斗,此時,國共兩黨正處于對立狀態(tài),國民黨軍隊試圖消滅紅軍,而紅軍則通過巧妙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成功奪取了瀘定橋,為繼續(xù)北上、完成長征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項正確;“國共合作時期”主要指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時期)和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zhàn)爭時期),與飛奪瀘定橋的時間不符,排除A項;“北伐戰(zhàn)爭時期”是國民革命軍北伐、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時間大致在1926年至1928年,同樣與飛奪瀘定橋的時間不符,排除B項;“解放戰(zhàn)爭時期”是國共兩黨之間為了爭奪全國統(tǒng)治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時間從1946年開始,遠晚于飛奪瀘定橋的時間,排除D項。故選C項。13.“淮海戰(zhàn)役已化作強大的精神力量融入人們的血脈中,現(xiàn)在,當遇到超級難啃的‘骨頭’,‘打一場淮海戰(zhàn)役’已成百姓慣用的口頭禪?!保ㄕ浴豆饷魅請蟆?,2021年2月9日)人們慣用這句“口頭禪”的主要原因是()A.淮海戰(zhàn)役規(guī)模大、戰(zhàn)斗激烈、戰(zhàn)果輝煌B.淮海戰(zhàn)役由中原、華東野戰(zhàn)軍共同發(fā)起C.淮海戰(zhàn)役的廣大作戰(zhàn)區(qū)域以徐州為中心D.淮海戰(zhàn)役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區(qū)【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淮海戰(zhàn)役作為解放戰(zhàn)爭中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其規(guī)模之大、戰(zhàn)斗之激烈、戰(zhàn)果之輝煌,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不僅體現(xiàn)在戰(zhàn)役本身,更體現(xiàn)在它所展現(xiàn)出的堅韌不拔、勇于斗爭的精神上。因此,當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時,自然而然地會聯(lián)想到淮海戰(zhàn)役,用“打一場淮海戰(zhàn)役”來激勵自己或他人,A項正確;“淮海戰(zhàn)役由中原、華東野戰(zhàn)軍共同發(fā)起”雖然描述了淮海戰(zhàn)役的一個事實,但它并不能直接解釋為什么人們會用“打一場淮海戰(zhàn)役”作為口頭禪。戰(zhàn)役的發(fā)起者并不直接影響其作為精神象征的地位,排除B項;“淮海戰(zhàn)役的廣大作戰(zhàn)區(qū)域以徐州為中心”只是描述了淮海戰(zhàn)役的一個地理特征,與人們?yōu)楹问褂眠@句口頭禪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C項;“淮海戰(zhàn)役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區(qū)”指出了淮海戰(zhàn)役的一個重要戰(zhàn)果,但它同樣沒有直接解釋為什么人們會將這場戰(zhàn)役作為精神象征來激勵自己,排除D項。故選A項。14.在如圖(來源:2022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3頁)所示的會議開幕式上,毛澤東說:“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边@里的“站立起來了”是指()A.中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政權 B.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C.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B項正確;毛澤東提出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主要是針對擺脫近代以來被侵略的而言的,體現(xiàn)了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而不是中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政權,排除A項;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排除C項;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1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在實行這一“改造”過程中的重要創(chuàng)舉是()A.建立農業(yè)合作社推動經濟發(fā)展 B.通過贖買政策實現(xiàn)了和平過渡C.建立經濟特區(qū)和開放沿海城市 D.在全國實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答案】B【解析】【詳解】據(jù)題干“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和所學知識可知,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即按全行業(yè)公私合營時資本家的資本發(fā)給定息Φ。這種贖買政策,實現(xiàn)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chuàng)舉,B項正確;建立農業(yè)合作社推動經濟發(fā)展是三大改造中農業(yè)的改造,與題意中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不符,排除A項;建立經濟特區(qū)和開放沿海城市是對外開放的舉措,與三大改造不符,排除C項;在全國實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是改革開放后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與題意中三大改造時期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6.“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來先后訪問印度和緬甸,訪問中,分別于28日和29日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確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指導兩國關系的原則,并共同倡議將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一般國際關系的原則?!保ㄕ匝霃V網,2021年12月31日)這表明該“五項原則”()A.由周恩來在訪問印度時首次提出 B.只使用于中國、印度、緬甸三國C.包含的原則之一是“求同存異” D.得到了三國總理在國際上的倡導【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6月,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同兩國總理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在三國總理的積極倡導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D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而不是訪問印度,排除A項;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并不只使用于中國、印度、緬甸三國,排除B項;1955年萬隆會議時周恩來“求同存異”的原則,不屬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原則,排除C項。故選D項。17.圖1(來源:2019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67頁)和圖2(來源:2022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67頁)所反映的史事()圖1香港人民歡慶回歸祖國圖2澳門人民歡慶回歸祖國A.先后發(fā)生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 B.徹底改變了當?shù)貙嵭械纳鐣贫菴.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所有問題 D.使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邁出了重要一步【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香港人民歡慶回歸祖國、澳門人民歡慶回歸祖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不僅結束了這兩個地區(qū)長期被殖民的歷史,更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D項正確;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都發(fā)生在20世紀末,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歸,澳門則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排除A項;香港和澳門在回歸后,都保持了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并享有高度自治權,排除B項;香港和澳門的回歸確實解決了這兩個地區(qū)長期被殖民的歷史問題,但“所有問題”這一表述過于寬泛,且忽視了可能存在的其他歷史遺留問題或新出現(xiàn)的問題,排除C項。故選D項。18.2014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首次提出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從此,“四個全面”成為中國的政治熱詞,受到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這里的“四個全面”()A.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戰(zhàn)略布局 B.是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C.是立體化的大國外交布局 D.在中共十九大后逐步形成【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四個全面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戰(zhàn)略布局,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A項正確;四個全面是關于中國夢的內容,與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無直接關系,排除B項;立體化的大國外交布局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內容,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項;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開,與題干“2014年12月14日”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9.“2022年‘中國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期間,在中國舉辦了多場意大利古代文化展覽,為中國民眾近距離接觸古羅馬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摘自《光明日報》,2023年2月9日)該“文明”()A.在法制上的成就是《漢謨拉比法典》 B.在鼎盛時期建立了森嚴的種姓制度C.在雕塑藝術中的杰作有《擲鐵餅者》 D.經歷了從共和國到帝國的發(fā)展變化【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為中國民眾近距離接觸古羅馬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共和國。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chuàng)“元首制”,羅馬共和國演變?yōu)榱_馬帝國,因此,古羅馬文明經歷了從共和國到帝國的發(fā)展變化,D項正確;兩河流域文明在法制上的成就是《漢謨拉比法典》,排除A項;古代印度在鼎盛時期建立了森嚴的種姓制度,排除B項;古希臘在雕塑藝術中的杰作有《擲鐵餅者》,排除C項。故選D項。20.根據(jù)下表中的文字(來源:2023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61頁)和所學知識,可以明確()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yè)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xiàn)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fā)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馬克思A.西歐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 B.土地所有者是農業(yè)工人的實際剝削者C.租地農場主出現(xiàn)于馬克思生活的時代 D.土地所有者主要由富裕農民轉化而來【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直營地達到一個高潮,領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馬克思的這段材料體現(xiàn)了西歐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A項正確;土地所有者是農業(yè)工人的實際剝削者與“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yè)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不符,排除B項;租地農場主出現(xiàn)與14世紀中葉以后,早于馬克思生活的19世紀中期,排除C項;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土地將土地集中,土地所有者并不是主要由富裕農民轉化而來,排除D項。故選A項。21.“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們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擔任一切官職、公共職位和職務,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別外,不得有其他差別?!保ㄕ浴度藱嘈浴罚┙Y合所學,可知該“宣言”()A.反對公民擁有私有財產 B.認為所有公民沒有差別C.主張法律面前公民平等 D.受《拿破侖法典》影響【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發(fā)動起義,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法國大革命中,資產階級制憲議會頒布《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因此據(jù)題干材料“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們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擔任一切官職、公共職位和職務,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別外,不得有其他差別”可知,這體現(xiàn)的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反對公民擁有私有財產的信息,排除A項;認為所有公民沒有差別與題干“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別外”不符,排除B項;1789年通過《人權宣言》,1799年才制定《拿破侖法典》,排除D項。故選C項。22.閱讀表(來源:依據(jù)2023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內容制作),結合所學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對比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間1914—1918年1939—1945年交戰(zhàn)雙方同盟國與協(xié)約國法西斯國家與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戰(zhàn)場歐洲戰(zhàn)場歐洲西線戰(zhàn)場、北非戰(zhàn)場、歐洲東線戰(zhàn)場、太平洋戰(zhàn)場、中國戰(zhàn)場關鍵戰(zhàn)役凡爾登戰(zhàn)役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結果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而結束A.每間隔二十五年就會爆發(fā)一次世界大戰(zhàn)B.兩次大戰(zhàn)的交戰(zhàn)雙方都是帝國主義國家C.亞洲地區(q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場D.兩次大戰(zhàn)的結束都與核武器的使用相關【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亞洲地區(qū)有多個重要戰(zhàn)場,如中國戰(zhàn)場(抗日戰(zhàn)爭)、緬甸戰(zhàn)場(滇緬戰(zhàn)爭)等,這些戰(zhàn)場對戰(zhàn)爭的進程和結果都產生了重要影響,C項正確;“每間隔二十五年就會爆發(fā)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這是一個過于簡化和武斷的預測,歷史的發(fā)展并不是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來重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在1914年至1918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在1939年至1945年,兩次大戰(zhàn)之間相隔了大約20年,而非25年,此外,歷史的發(fā)展受到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不能簡單地用時間間隔來預測未來的戰(zhàn)爭,排除A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確實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為了重新分割世界而爆發(fā)的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主要是反法西斯國家和法西斯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反法西斯國家包括中國、前蘇聯(lián)、美國、英國等,而法西斯國家則包括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等,排除B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沒有使用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對日本使用了核武器,排除D項。故選C項。23.閱讀下表(來源:依據(jù)2023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第59頁內容制作),結合所學可知()1929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情況美國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yè)產量下降超過40%1/3以上貿易額減少70%2/3失業(yè)人數(shù)1500萬-1700萬超過3000萬A.只有美國受到這次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B.美國政府通過政策調整扭轉了經濟困局C.羅斯福新政解決了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D.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與這次危機無關【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針對經濟危機,美國采取了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采用政府干預經濟模式,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美國政府通過政策調整扭轉了經濟困局,B項正確;1929年經濟大危機波及范圍廣,影響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排除A項;新政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排除C項;德國和日本應對經濟危機采取的措施是,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D項。故選B項。24.《北大西洋公約》規(guī)定: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受到武裝攻擊,締約國將作出集體反應;各締約國決心維護共同社會制度和傳統(tǒng)文化。材料中的“締約國”()A.以遏制蘇聯(lián)的擴張作為共同的目標 B.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C.實際上處于美國和蘇聯(lián)的控制之下 D.分化為敵對的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北大西洋公約》規(guī)定: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受到武裝攻擊,締約國將作出集體反應;各締約國決心維護共同的社會制度和傳統(tǒng)文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代表在華盛頓集會,簽訂《北大西洋公約》,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形成了西方集體防御體系,以遏制蘇聯(lián)的擴張作為共同的目標,A項正確;北約包括資本主義國家,不包括社會主義國家,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是北約,處于美國的控制下,未提及蘇聯(lián)控制下的華約,排除C項;材料中的“締約國”都屬于資本主義國家,這些國家加入了北約,并未分化為華約和北約兩大集團,排除D項。故選A項。25.“第七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10日至11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舉行。古巴首次參加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保▉碓矗褐袊侣劸W,2015年4月13日)該材料中兩個國家都()A.曾與美國斗爭并取得勝利 B.開展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走上了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 D.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卡斯特羅領導古巴人民推翻美國扶持的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巴拿馬不斷爆發(fā)群眾性的反美運動,要求收回運河區(qū)主權。1977年,巴拿馬與美國簽訂條約。后來,巴拿馬收回了運河區(qū)的海關、郵政、司法等主權,并參與運河的管理和營運。1999年,巴拿馬收回了運河區(qū)的全部主權,因此這兩個國家都曾與美國斗爭并取得勝利,A項正確;印度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排除B項;巴拿馬并未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排除C項;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排除D項。故選A項。第Ⅱ卷(共5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3道題,第26題17分,第27題18分,第28題15分,共50分。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見如圖(來源:《中國歷史地圖冊》七年級上冊第32頁,星球地圖出版社,2016年8月)(1)如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fā)生于5世紀末期,該事件中的皇帝屬于哪個民族?此事件之后,他進一步推行了什么措施?同一時期,西歐最為強大的是哪一國家?該國家的版圖在誰統(tǒng)治時期達到最大規(guī)模?材料二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從古代的孝文帝改革、邊疆民族習用“雅歌儒服”、中原盛行胡衣胡帽,到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總書記如數(shù)家珍地講述,聽者耳熟能詳,引起廣泛共鳴,進一步激發(fā)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摘自《中國民族報》,2021年1月26日(2)材料二中哪些詞語反映了民族交融在歌舞服飾方面的表現(xiàn)?該材料中“改革”以后,我國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是什么?當時北方地區(qū)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有何重要意義?(3)新中國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建國前夕,確定實行這項制度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該制度及相關政策的實施使我國的民族關系呈現(xiàn)出怎樣的局面?【答案】(1)鮮卑族。漢化措施。法蘭克王國。查理。(答出“查理曼”或“查理大帝”亦可)(2)雅歌儒服,胡衣胡帽,舞獅,胡琴,旗袍。(答出2個詞語即可)漢語。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為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答出1條即可)(3)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答出《共同綱領》亦可)民族大團結。(答出“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或“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亦可,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解析】【小問1詳解】民族:根據(jù)材料可知5世紀末期,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屬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孝文帝是鮮卑族的首領。

措施: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孝文帝遷都洛陽后,進一步采取了漢化措施,規(guī)定官員在朝廷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以漢服代替鮮卑服等。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實力。

國家: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眾多大小不同的王國,最為強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其所處時期與北魏公元5世紀末相近。

人物: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查理成為法蘭克王國,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版圖擴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國西部的廣大地區(qū),成為歐洲最大的王國。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多,或者查理曼?!拘?詳解】詞語:根據(jù)材料“從古代的孝文帝改革、邊疆民族習用“雅歌儒服”、中原盛行胡衣胡帽,到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可知,材料中的雅歌儒服,胡衣胡帽,舞獅,胡琴,旗袍等詞語反映了民族交融在歌舞服飾方面的表現(xiàn)。語言: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規(guī)定官員在朝廷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在不斷的民族交往過程中,胡漢觀念日益淡薄,漢語成為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

重要意義:根據(jù)材料“總書記如數(shù)家珍地講述,聽者耳熟能詳,引起廣泛共鳴,進一步激發(fā)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保Y合所學知識可知,民族交往交融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為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拘?詳解】基本政治制度: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根據(jù)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xiàn)實情況,中國共產黨將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確立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法律文件: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將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立下來。局面: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體現(xiàn)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shù)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力的精神,使我國民族關系呈現(xiàn)民族大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局面。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薄懊览麍院媳妵姓J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系?!薄懊览麍院媳妵姓J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薄浴吨忻澜ń还珗蟆凡牧隙砂锻谂蔚臅r刻終于來臨:2015年11月7日下午3時,海峽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雙手緊握?!暯皆跁嬷性俅蝹鬟f了這樣的信息:臺灣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么,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愿意同其交往?!幾匀嗣窬W-人民日報海外版,2015年11月8日(1)依據(jù)所學知識與上述材料,寫出能夠證明“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史實。(8分。要求:需從中國古代史中任選2個史實,從中國近代史中任選1個史實,從上述材料中任選1個史實)(2)材料二中我們“愿意同其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什么?根據(jù)所學知識寫出,對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最大現(xiàn)實威脅是什么?2022年發(fā)布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tǒng)一事業(yè)》白皮書強調,我們要怎樣解決臺灣問題?(3)綜上所述,從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你想對廣大臺灣同胞說哪些心里話?【答案】(1)中國古代史:230年(或“三國時”),孫權派將軍衛(wèi)溫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lián)系;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1662年(或“清朝時”),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清軍進攻臺灣,臺灣歸入清朝版圖;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答出2條即可)中國近代史:清朝在臺灣正式建省,臺灣成為中國的一個行??;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臺灣回到祖國懷抱。(答出1條即可)材料:在《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九二共識”。(答出1條即可)(2)前提條件: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F(xiàn)實威脅:“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做法:繼續(xù)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tǒng)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3)心里話: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任何黨派、團體都應該承認“九二共識”;“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xiàn)兩岸統(tǒng)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祖國實現(xiàn)完全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兩岸統(tǒng)一有利于振興中華,有利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企圖依靠任何外部勢力進行“臺獨”分裂活動,都必定要失敗?!窘馕觥俊拘?詳解】中國古代史:結合所學中國古代政權對臺灣的交往和管轄,可舉例三國時期的吳國、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臺灣、清軍收復臺灣,設置臺灣府等。230年(或“三國時”),孫權派將軍衛(wèi)溫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lián)系;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1662年(或“清朝時”),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清軍進攻臺灣,臺灣歸入清朝版圖;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答出2條即可)中國近代史:結合近代史上的與臺灣相關的大事件,可舉例臺灣行省的建立、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回臺灣。清朝在臺灣正式建省,臺灣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臺灣回到祖國懷抱。(答出1條即可)材料:根據(jù)材料一“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系”可知,該內容出自《中美建交公報》。在《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根據(jù)材料二“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么,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愿意同其交往”可知,與此相關的史實是“九二共識”,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答出1條即可)【小問2詳解】前提條件:根據(jù)材料二“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愿意同其交往”可得出,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F(xiàn)實威脅:結合所學兩岸關系的發(fā)展,當前對解決臺灣問題最大的威脅是“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阻礙了臺灣問題的解決。做法:根據(jù)材料二“臺灣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么,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愿意同其交往”并結合所學臺灣問題的知識可知,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愿望,大陸繼續(xù)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tǒng)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拘?詳解】心里話:本題是開放性試題,可從臺灣的歷史、九二共識、對臺方針、祖國統(tǒng)一、兩岸統(tǒng)一的影響、分裂必將失敗等角度進行分析,例如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任何黨派、團體都應該承認“九二共識”;“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xiàn)兩岸統(tǒng)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祖國實現(xiàn)完全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