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閱讀《論語》忠恕之道讀書報告_第1頁
關于閱讀《論語》忠恕之道讀書報告_第2頁
關于閱讀《論語》忠恕之道讀書報告_第3頁
關于閱讀《論語》忠恕之道讀書報告_第4頁
關于閱讀《論語》忠恕之道讀書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閱讀《論語》“忠恕之道“讀書報告《論語百則》讀書報告

——關于“忠恕之道”的心得體會

引言

初次學習《論語十則》是讀小學時候的事了,想起當時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時候,即便對孔子還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但是心里已經(jīng)對孔子產(chǎn)生敬畏之情。這次的中國教育史,再次拾起《論語百則》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論語》留給后人的不只是孔子與他人的對話,其內地里含有很深刻的意義。并且,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當今有很多人批判儒家學說,但是《論語》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的,我想我遇到什么苦難或者困惑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一兩句《論語》中的話,勉勵自己。

由于對此書里面的關于“忠”與“恕”頗為感興趣,并且之前對“忠恕”并沒有很深刻的感想,品讀過《論語百則》后,對“忠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也有了不一樣的體會,所以此次讀書報告,我主要是針對《論語百則》里面“忠”與“恕”發(fā)表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社會、人文、作者背景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人)??鬃由钤诖呵锬┢冢俏覈鴼v史上的重大變革時期,是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時期。當時養(yǎng)士之風盛行,私學興起??鬃邮侵袊呵锬┢诘乃枷爰液徒逃遥寮宜枷氲膭?chuàng)始人??鬃蛹A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內容概括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其中內容十分豐富,包含有關于“學”、“德”、“仁”、“孝”、“君子”、“中庸”等方面內容的闡述,體現(xiàn)孔子的思想。

拓展性討論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是“仁”的具體運用。俗話說,做事先做人,《論語》中關于做人的道理有許多,但曾子說其實只有一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現(xiàn)在的世界千變萬化,我們心中的準則是“忠恕之道”,唯一不變的是“忠恕之道”?!墩撜Z》全文對于“忠恕之道”的相關闡述不多,但是“忠恕”是儒家文化在人際關系方面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孔子治學、立身、教學的原則,是中國儒家思想重要的倫理與哲學范疇。

何為“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馮大建編《論語百則》南開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p108)孔子從四個方面來教育學生:知識、行動、忠誠、信實。由此可見,“忠”的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爸摇?,即對人對事,盡心盡力,全心全意。進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忠”并不僅僅表現(xiàn)在對人對事盡心盡力,更是表現(xiàn)在我們要對得起自己,不違背自己內心的道德準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是說,我們要嚴以律己,對待自己的時候,要嚴格要求,“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不斷提升自我,這樣才能消除矛盾,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忠”。

何為“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T大建編:《論語百則》,南開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p195)這句話就是對“恕”最簡單最有效的解釋?!八 笔莻ゴ蟮拿赖轮唬挥性O身處地地為人著想,以寬容之心待人,才能夠實現(xiàn)“恕”。每個人心中都害怕難過,貪婪,嘲諷,欺騙,傷害等經(jīng)歷,每個人都渴望得到關心,照顧,疼愛,守護,因此每個的情感世界都是相通的,只有將對方的感受等同于自己的感受,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才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與關心。有一句話說得好,別人對待你的態(tài)度,取決于你對待他人時的態(tài)度。而且,自己沒有做的事情,不要苛求別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苛求別人;自己先做楷模,而后引領別人去做。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恕”的價值,那么人們在生活中就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營造更和諧的氛圍。

“互鄉(xiāng)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馮大建編:《論語百則》,南

開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p110)這是“恕”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人家打扮地干干凈凈而來,便應當贊成他干凈的一面,而不應當死盯著他的過去,也就是說,我們要看到他人進步、優(yōu)秀的地方,不應只是盯著對方的缺點,不給人以改過自新的機會。然而,在我們生活中,大家總會因為一個人的某個缺點而否決一個人,往往忽略了一個人的優(yōu)點,這是大家的通病之一啊。這些話語雖然簡單,但是其內地里蘊含的道理往往容易為人們所忽略??梢?,“恕”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如何“忠”

然而,如果我們一心忠誠待人,但是我們總會有被人誤會的時候,總會有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堅持的“忠”還有意義嗎?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保T大建編:《論語百則》,南開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不用發(fā)愁的是,現(xiàn)在社會上沒有讓你盡忠的職位,真正要發(fā)愁的是,你有安身立命的那個本事嗎?如果有那個本事,早晚會有你的位子。也不用發(fā)愁現(xiàn)在沒有人了解你,真正要發(fā)愁的是,你有什么資本讓別人去了解你。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必擔心自己的一片忠誠無人賞識,只要真正做到“忠”,并且自己有本事,定會成功的。

如何“恕”?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保T大建編:《論語百則》,南開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p171)孔子一直提倡“恕”的精神,但是“恕”并不是無條件,無原則的博愛,而是有一定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直”,即正直,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它應該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如果他人對自己的怨恨是有道理的,那么我們要反思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并且改正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他人對自己的怨恨是沒道理的,是充滿惡意的,就應該采用適當?shù)姆绞奖Wo自己,不應一味以后退來避免矛盾,一味以善良來感化怨恨。所以可以看出,“恕”并不是無條件的寬容,總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其中正包含著孔子的“中庸”思想啊。的確,我們生活不能夠只是一味地退讓,不能一味地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困難與敵人,而應以“直”為前提,判斷他人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

程度地真正履行“恕”。誠然,在我們生活中的確是這樣子,我們不能夠一味地退讓,更不能夠一味地寬恕他人,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原則與標準,一旦越過此準則,我們也不會一如既往地對待他人。

“忠”“恕”統(tǒng)一

然而,“恕”乃“仁”道之消極表現(xiàn),宋代朱熹在《四書五經(jīng)》中說道“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也就是說我們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忠;而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推己及人地考慮對方的處境,就是恕。盡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積極的方面,推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消極方面。兩方面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以己之所好惡為基點,推己而及人之所好惡。這種推己及人的方法,就叫“能近取譬”,將心比心,推心置腹,是實行仁德的便捷途徑??梢姡爸摇?、“恕”并非可以割裂開來的,二者是統(tǒng)一的。“吾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笨梢姟爸摇迸c“恕”乃“一”道,只有把“忠”與“恕”統(tǒng)一起來,才能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孔子的“一以貫之”的仁道。就像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既要做到對得起自己,盡心盡力,又要做到寬容待人,即要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忠恕”,才能發(fā)揮“忠恕”蘊含的道理。

“忠”“恕”關系

我無法理解的是“為人謀而不忠乎?”為何只是反思自己為人是否不忠呢,為何沒有是否不恕呢?難道我們一日三省吾身,只需要問自己是否對人對事,盡心盡力,全心全意就可以了嗎?“忠恕”乃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二者不能夠割裂開來,但是,此處并沒“為人謀而不恕乎”,而只是“為人謀而不忠乎”,是因為“忠”包含有“恕”的含義嗎?那么“忠”與“恕”的實質關系是什么,“忠”包含“恕”?“恕”包含“忠”?“恕”是“忠”的基礎?“忠”與“恕”相互統(tǒng)一,不可分割?

評價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善于通過神情語態(tài)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與《大學》《中庸》《孟子》

《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

其中所蘊含的許多道理往往容易為大家所忽略,然而當我閱讀起《論語》的時候,會有種醍醐灌頂般的感受,因為《論語》運用的是平時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并且能夠從生活中的例子總結出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方法等,因此仔細品讀《論語》時,的確有種幡然大悟的感覺。

由于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環(huán)境和現(xiàn)代不同,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在現(xiàn)代社會仍有不可磨滅的作用??梢钥隙ǖ氖牵渲刑N含的道理是永不消退的,因此我們在運用過程中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長避短!

結語

《論語》里面包含的意義實為很深,并非一篇讀書報告所能涵蓋的,因此我只選取了其中的“忠恕之道”發(fā)表個人心得體會。

以上為我的淺見,是我在閱讀過《論語百則》后的一些看法,只因閱讀這本著作的確讓我打開眼界,讓我明白更多關于教育的道理,反省自我,相信這對于我日后會有很大的幫助,當我遇到困難時,想起一兩句里面的經(jīng)典,必定會有醍醐灌頂?shù)淖饔谩?/p>

注釋

馮大建編:《論語百則》,南開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

孫培青編:《中國教育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第三版

于丹:《論語心得》,《百家講壇》欄目音像制品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版發(fā)行

第二篇:論語——讀書報告3600字

一、書名:論語

二、著者:孔子

三、簡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四、讀后心得:

一本書在不同的時候去閱讀都應該有不同的收獲吧,這次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總覺得有些句子、有些道理,雖然隔了千年依然對我們很有幫助。

學而第一: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p>

【譯文】子夏說:“重賢輕色、盡心孝順父母、盡力獻身國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沒有高等學歷,我也認為他已經(jīng)受到了良好的教育?!?/p>

這句話給我感觸很深,因為現(xiàn)在我們不難在社會中看到:許多學生出國留學之后都留在了其他國家而沒有選擇回來。他們擁有很高的的學歷卻沒有盡力獻身國家,如果我們將孔子的話反過來理解,那么他們雖然擁有很高的學歷,卻沒有受到很良好的教育。我們在接受文化知識的教育的同時,是否還缺少了其他方面的教育?或許教育該注重的并不應該只有學位和分數(shù),我們?yōu)楹味鴮W?學而何用?我想這該是我們在接受教育之前應該明白的。

為政第二: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p>

這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讲辉冈偬崞鸬木渥樱v的也是極其通俗的道理,可是我們明白了它的意思,卻常常沒有按照這樣做。我們有時會因為做的實驗失敗了但不愿重做就去抄同學的數(shù)據(jù),或是因為實驗為差太大而偷偷的修改實驗數(shù)據(jù)??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見,有時求學需要的真的只是一種最基本的求實精神。

八佾第三: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p>

【譯文】孔子說:“對領導盡禮,人們認為是諂媚。”

這應該是很客觀的反映了人們的一種正常心理吧,然而現(xiàn)在這種心理卻變化成了一種真實。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向領導諂媚、行賄,可以說是“事君盡禮,諂也?!币苍S以前我們應該批評的是有這樣心理的人,然而現(xiàn)在我們真的應該批評這種為了自己利益而“事君盡禮”的人。

里仁第四: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譯文】孔子說:“父母有錯,要好言相勸,聽不進時,要尊重他們,要任勞任怨。”

這句話我想現(xiàn)在很多的青少年都應該好好讀一讀的,因為我們在這方面做的確實很不夠,我們會因為父母的嘮叨而不耐煩,頂撞他們,甚至跟他們大吵大鬧而離家出走,對父母的尊重似乎已經(jīng)變得虛無縹緲。平等,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尊重自己的父母。尊重父母的美德,應該千年不變。

公治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p>

三思而行應該是很多人做事的箴言,但是我覺得現(xiàn)在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機會一縱即逝,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未必會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可行與否。因而我們也應該適時的冒險,果斷的抓住機會。三思而行沒錯,但優(yōu)柔寡斷必將使我們后悔不已。

雍也第六: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這應該是說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與愛好,因而有不同的收獲。我想說的是,不同的人應該也具有不同的才能,因而我們在選擇人生的道路時也應該不同的方向。別人認為好的,別人做得好的,未必對自己是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們應該認識自己而決定方向,而不是隨大流。

述而第七: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p>

孔子說:“樹立崇高理想、培養(yǎng)高尚品德、心懷仁慈友愛、陶冶高雅情操?!?/p>

我覺得這似乎是孔老夫子對我們現(xiàn)代青少年提的人生目標,也是我們現(xiàn)代青少年應該努力的方向。這應該足以與“四有”相媲美,或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應該配亞賓館自己的情操,仁慈友愛,學會感知生活的美好,享受生活。

泰伯第八: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p>

我覺得這樣的思想對于生長在信息社會的我們應該適當摒棄,我們應該盡量多的去接觸各個領域的知識,全面的對社會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了解,拓展自己的視野,才能正確地決定自己前進的方向。

子罕第九:子絕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p>

孔子杜絕四種弊?。翰恢饔^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zhí)己見,不唯我獨尊。”

這是我們也應該杜絕的,我們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多與別人交流意見,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不自高自大,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

先進第十一: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遍T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吾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p>

顏淵死,學生們要厚葬他??鬃诱f:“不可?!睂W生們還是厚葬了他??鬃诱f:“顏回把我當作父親,我卻沒把他當作兒子。不是我要這樣,是學生們背著我干的?!?/p>

孔子的這種表現(xiàn)不禁讓我想到了汶川地震中那些老師的感人事跡,他們把自己的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一樣看待,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呵護他們,真的是如蠟燭一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許老師就是我們的第二父母吧。

顏淵第十二: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不以富,亦只以異?!?/p>

子張問提高品德、明辨是非??鬃诱f:“以忠信為宗旨,弘揚正義,就可以提高品德。對一個人,愛的時候,就希望他長生不老;恨的時候,就希望他馬上去死。既盼他長生,又盼他快死,這就是不辨是非。這樣做對自己沒好處,只能使人覺得你不正常。”

子路第十三: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孔子說:“讀了許多書,讓他干工作,卻完成不了任務;讓他搞公關,卻完成不了使命。這樣的人,書讀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這對我們可以說是一種警醒,現(xiàn)在的我們學了許多的知識,卻不知道怎樣在現(xiàn)實中去應用它。例如我們學了六七年的英語,卻在面對外國友人的時候不知所措。我們現(xiàn)在該做的不僅是學習更多的知識,還應該學會如何去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不致學而無用。

憲問第十四: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p>

孔子說:“君子認為說到而沒做到很可恥。”

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如此,不輕許諾,許諾就應該做到,一諾千金。這是一個人為人的態(tài)度,言必行,行必果,不浮夸,實事求是,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決定是否接受任務,以免因自己能力有限無法完成任務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p>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沒有能力?!?/p>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我們不怕沒有機會出現(xiàn),怕的是機會出現(xiàn)了自己卻無法把握。我們不該在機會沒出現(xiàn)之前碌碌無為,而是要為機會的到來做準備,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不會有錯失機會的那種悔恨。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p>

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必定有眼前的憂愁?!?/p>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與挑戰(zhàn)的社會,必須時刻警覺。為自己的將來考慮,不滿足現(xiàn)狀,不因一時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我們面對的不僅僅只有現(xiàn)在,將來是我們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謹慎對待。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