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征求意見稿_第1頁
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征求意見稿_第2頁
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征求意見稿_第3頁
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征求意見稿_第4頁
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T/CIVEE001—2025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本文件規(guī)定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載監(jiān)控設備在車輛數據采集、數據上報、設備功能及環(huán)境適應性等方面的要求,并描述了相應的測試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在廣州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運營的車輛上使用的車載監(jiān)控設備,相關設備的出廠檢測也可參照本文件進行測試。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19951-2019道路車輛電氣/電子部件對靜電放電抗擾性的試驗方法GB/T21437.2-2021道路車輛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第2部分:沿電源線的電瞬態(tài)傳導發(fā)射和抗擾性GB/T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GB/T2423.56-2018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h:寬帶隨機振動和導則GB/T25000.10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10部分:系統與軟件質量模型GB/T25000.51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51部分:就緒可用軟件產品(RUSP)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GB/T28046.2-2019道路車輛電氣及電子設備的環(huán)境條件和試驗第2部分:電氣負荷GB/T28046.3-2011道路車輛電氣及電子設備的環(huán)境條件和試驗第3部分:機械負荷GB/T28046.4-2011道路車輛電氣及電子設備的環(huán)境條件和試驗第4部分:氣候負荷T/GDIIA003-2020智能網聯汽車車載通信終端嵌入式軟件測試方法3術語和定義、縮略語3.1術語和定義GB/T40429-2021、T/GDIIA003-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1智能網聯汽車IntelligentandConnectedVehicle車聯網與智能車的有機聯合,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zhí)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實現安全、舒適、節(jié)能、高效行駛,并最終可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來源:T/GDIIA003-2020,定義3.1.1]3.1.2自動駕駛3級、4級以及5級駕駛自動化的行駛行為。[來源:GB/T40429-2021,3.3.4,3.3.5,3.3.6,有修改]3.1.3車載監(jiān)控設備OnBoardMonitoringDevice集成通信、定位等多項功能,具備采集、監(jiān)控并記錄智能網聯汽車運行數據的車載設備。3.1.4云端Cloud測試環(huán)境中臨時搭建的具備回復信息功能的服務器。3.1.5功能完備性Functionalcompleteness6T/CIVEE001—2025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時,產品或系統提供滿足明確和隱含要求的功能的程度。[來源:T/GDIIA003-2020,定義3.1.5]3.1.6數據正確性Datacorrectness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時,產品或系統提供保證數據傳輸收發(fā)正確的程度。[來源:T/GDIIA003-2020,定義3.1.6]3.1.7協議Protocol用于規(guī)范收發(fā)通信數據的通信協議。3.1.8車輛數據模擬器VehicleDatasimulator測試環(huán)境中用于模擬真實車輛數據的應用程序。3.1.9離線數據OfflineData因車載監(jiān)控設備網絡傳輸故障導致未成功發(fā)送的車輛實時數據。3.2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OBMD:車載監(jiān)控終端(OnBoardMonitoringDevice)DUT:被測設備(DeviceUnderTest)POE:以太網電力傳輸(PoweroverEthernet)OTA:空中下載技術(Over-the-AirTechnology)TS:測試系統(TestSystem)LTE: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4G:第4代移動通信技術(Generation-4)5G: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Generation-5)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S:超文本傳輸安全協議(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overSecureSocketLayer)GNSS: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WebRTC:網頁即時通信協議(WebReal-TimeCommunication)CAN:控制器域網(ControllerAreaNetwork)RTK:實時動態(tài)差分定位(Realtimekinematic)NPU:神經網絡處理器(Neural-networkProcessingUnit)NTP:網絡時間協議(NetworkTimeProtocol)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Mbps:兆比特每秒(Megabitpersecond)Fps:幀每秒(Framepersecond)VIN:車輛識別代號(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Tops: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一萬億次(10^12)操作(TeraOperationsPerSecond)SIM:用戶識別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4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4.1模式定義說明在本文件中,DUT有三種工作模式,其具體定義見表1。表1DUT工作模式說明車載監(jiān)控設備終端連接外部電纜后上電,系統狀態(tài)指示燈、網絡指車載監(jiān)控設備終端連接外部電纜后上電,設備處于故7T/CIVEE001—20254.2車輛數據采集規(guī)范與要求4.2.1車輛數據車輛注冊信息車輛注冊信息的基本要求見表2。車輛自檢完成后,向OBMD發(fā)送1條車輛注冊信息。表2車輛注冊信息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是否必填單位1是無2是無3是無4是無5是無6型是無7型y),),),是無8);););););是無9旗、Jeep、捷豹、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是無否無否無否無否無否無號n否無否無8T/CIVEE001—2025車輛實時類信息車輛實時類信息的基本要求見表3。上報頻率為每2s向OBMD發(fā)送1條最新位置數據。表3車輛實時類信息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無無無無無無無2是3是4是m5是無6程是%7程表示制動踏板行程,為百分比形式,數值類型。說明:當有“制動行程傳感器”時,該數值表示為制動行程百分比;當沒有“制動行程傳感器”時,可以使用縱向減速占比來表示0~100%的減速信號;當沒有上述兩種情況時,可用0%、100%是%8表示擋位信息,有'L','P','N','D是無9否是是是W表示駕駛模式,有未知(FF),手動(1),自動(2),遠程手動),是無表示車輛狀態(tài),有未知(FF),未啟動(1),停車(2)或駕是無是無9T/CIVEE001—2025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e是否mmmm態(tài)是無),),),),否無),否無車輛狀態(tài)類信息車輛狀態(tài)類信息的基本要求見表4。上報頻率為每10s向OBMD發(fā)送1條最新狀態(tài)數據;狀態(tài)發(fā)生變更時立即上報1條最新狀態(tài)。表4車輛狀態(tài)類信息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2是%3是4是無5表示機電模塊工作狀態(tài),有未知(FF),就緒(1),未是無6表示傳感器工作狀態(tài),有未知(FF),就緒(1),未就是無T/CIVEE001—20257是無8是9是是無度是度是數據是否云端同步0-否,1-是,車輛是否具備云端同步是無車輛異常類信息車輛異常類信息的基本要求見表5。車輛故障碼更新或傳感器故障后后立即向OBMD上報1條最新的異常狀態(tài)信息。表5車輛異常類信息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表示汽車故障碼(使用OBD在線診斷故障碼P0000—P9999,每),是無2是無無無無車輛縱向控制器故障,0-否,1-是,數值無車輛橫向控制故障,0-否,1-是,數值類型無無無T/CIVEE001—2025車輛特殊場景信息車輛特殊場景的基本要求見表6。車輛在特殊場景結束后立即向OBMD上報1條特殊場景信息。表6車輛特殊場景信息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無2),),是無3是無4是5是6是7是m8是無9是是是是m是無否無車輛行程信息車輛行程信息的基本要求見表7。車輛行程結束時立即向OBMD上報1條行程信息。表7車輛行程信息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無2是無T/CIVEE001—2025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3是4是5是6是m7是8是9是是m是無否無4.2.2車載監(jiān)控設備數據設備信息指標設備信息指標的基本要求見表8。設備啟動時發(fā)送1條設備信息。表8設備信息指標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無2是無3本是無4本是無5是無6型是無T/CIVEE001—2025設備性能數據設備性能數據的基本要求見表9。每600s上報1條最新性能狀態(tài)指標。表9設備性能數據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2存是3度是4是5率是6名是 7是%8間是s9存是長是s設備網絡信息指標設備網絡信息指標的基本要求見表10。每30s發(fā)送1條最新狀態(tài)指標。表10設備網絡信息指標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無2FDD-LTE/TD-LTE(4G)、5是無3是無T/CIVEE001—2025設備狀態(tài)信息設備狀態(tài)信息的基本要求見表11。每30s上報1條最新狀態(tài)。表11設備狀態(tài)信息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無),是無是無2否無否無否無3表示標記時間戳類型,分三種,對應不同時間是無是s是s總標記數量,表示當前車輛實時信息累計上報是條4是無設備傳感器數據設備傳感器數據的基本要求見表12。每2s發(fā)送1條最新數據。表12設備傳感器數據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2是3是mT/CIVEE001—20254是無5否6否7否8設備陀螺儀的x否9否否否否否車輛事故數據車輛事故數據的基本要求見表13。發(fā)生事故時上報1條。表13車輛事故數據序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描述說明是否必填單位1是2是3事故前后90秒的視頻文件,清晰度應不低于640x352,幀率不是無4是5是6是7是無4.3設備功能要求表14設備功能要求T/CIVEE001—202512345表14設備功能要求(續(xù))6具備因網絡暫時中斷等現象導致設備離掉線時,及時緩存采集的數據內789能a)撞擊:當車輛受到明顯加速度沖擊,系統應b)剮蹭:車輛受到較小幅度但明顯高于正常行駛震動的加速度或角速度c)翻滾:當車輛發(fā)生超過一定角度的傾斜、翻轉時,系統應給出翻滾觸具備數據通信過程中設備實時狀態(tài)數據(包含但不限于設備序列號、網具備日志記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系統狀態(tài)信息日志、開關機、數據T/CIVEE001—2025有線網絡傳輸速率不少于900Mbps主碼流分辨率不小于1080P@25fps,用于本地錄像存儲,存儲時長應不視頻監(jiān)控須支持自定義水印功能,水印信息包括:車輛VIN碼信息、時持支持包含但不限于RTK、慣性導航、多模雙頻等形式在內的組合高精度具備硬件式安全加密模塊,使用一種或多種加密手段進行加密處理,防支持C-V2XPC5直接通信;a)支持工作頻率范圍:5905MHz-54.4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表15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123T/CIVEE001—20254主機在經過高溫85℃條件下持續(xù)48h的存儲后正常工作56789具備經過直流電壓28±0.2V的電壓持續(xù)60分鐘過電力具備在直流反向電壓-24V,持續(xù)時間60s的條件正常工作的能力4.5各車輛種類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智能網聯汽車各車輛種類車載監(jiān)控設備技術要求應按照附錄A執(zhí)行。5測試方法5.1設備功能測試方法按下圖1搭建測試環(huán)境后,按相關測試方法及測試通過標準進行測試。T/CIVEE001—2025注1:云端:為在測試環(huán)境中臨時搭建的,具備回復DUT通信信息、可顯示DUT上報相關信息的服務器。該服務器與注2:車輛數據模擬器:為在測試環(huán)境中,部署的模擬產生車輛數據的應注3:5路及以上攝像頭與DUT的連接方式有兩種,DUT可選擇①5路及以上攝像頭可通過POE交換機的網線連接②5路及以上攝像頭可通過同軸線連接方式圖1測試環(huán)境框架5.1.1外觀檢測初始配置:被測設備處于出廠狀態(tài),未進行其他項測試。測試步驟:測試人員通過肉眼觀察,檢查DUT外觀是否滿足如下4點要求:a.產品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凹痕、劃傷、變形和污漬;b.表面應色澤均勻,不應有起泡、龜裂脫落和磨損現象;c.金屬零部件不應有銹蝕,外殼涂覆層不應漏出底層金屬;d.文字標志應清晰、完整。5.1.2工作狀態(tài)檢測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1)測試人員觀察供電狀態(tài)指示燈是否處于正常點亮狀態(tài)。2)測試人員觀察工作狀態(tài)燈是否處于正常點亮狀態(tài)。3)測試人員通過斷開網絡等方式使設備處于設備狀態(tài)3,并觀察相應顯示燈是否提示故障狀態(tài)。5.1.3設備云端注冊T/CIVEE001—2025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檢查云端服務是否接收DUT正確注冊請求;1)云端驗證DUT注冊請求信息是否正確,并回復成功響應碼;2)通過查看云端服務打印日志,檢查DUT設備注冊信息是否包含本方法4.2表2車輛注冊信息的相關字段,字段是否齊全。5.1.4設備心跳響應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打開DUT的日志輸出功能并觀察日志信息;1)觀察日志信息應穩(wěn)定輸出類似“heartbeat...”或其他類似打印信息以表明系統有“心跳”反應。5.1.5數據上報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云端驗證DUT注冊請求信息是否正確,并回復成功響應碼,允許上報實時數據;1)查看DUT數據上報服務日志,是否將車輛模擬器發(fā)送的數據傳輸到云端;2)查看云端日志,是否接收到DUT上報的實時數據;3)查看云端日志,查看車輛實時信息、車輛狀態(tài)信息是否包含本方法4.2表3車輛信息的相關字段,字段是否齊全。5.1.6離線數據回報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云端驗證DUT注冊請求信息是否正確,并回復成功響應碼;1)查看DUT數據上報服務日志,是否將車輛模擬器發(fā)送的數據傳輸到云端;2)查看云端服務日志,確認接收到的車輛數據與DUT發(fā)送數據一致,是否包含4.2表3車輛信息的相關字段,字段是否齊全;3)斷開DUT與云端的網絡連接(可使用信號屏蔽、關閉云端服務等方式),保持10分鐘,觀察DUT能否保存車輛數據模擬器發(fā)送的車輛數據到本地;4)恢復DUT與云端的網絡連接,觀察DUT運行日志,是否將保存的離線數據按時間從新到舊順序,回報到云端的離線數據接收接口;5)查看云端日志,查看離線回報的車輛實時信息、車輛狀態(tài)信息是否包含本方法4.2表3車輛信息的相關字段,字段是否齊全。5.1.7離線數據存儲時長要求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云端驗證DUT注冊請求信息是否正確,并回復成功響應碼;1)查看DUT數據上報服務日志,是否將車輛模擬器發(fā)送的數據傳輸到云端;2)查看云端服務日志,確認接收到的車輛數據與DUT發(fā)送數據一致,是否包含4.2表3車輛信息的相關字段,字段是否齊全;3)斷開DUT與云端的網絡連接(可使用信號屏蔽、關閉云端服務等方式保持1h,觀察DUT能否保存車輛數據模擬器發(fā)送的車輛數據到本地;4)查看DUT本地存儲1小時車輛數據的大小和本地車輛數據存儲器剩余容量;5)計算得出離線數據存儲時長,應大于或等于168小時。5.1.8攝像頭數據流傳輸功能T/CIVEE001—2025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云端驗證DUT注冊請求信息是否正確,并回復成功響應碼;1)云端平臺下發(fā)攝像頭開啟,查看DUT服務日志,是否與測試環(huán)境接入的配套音視頻監(jiān)控裝置建立連接,并將音視頻流傳輸至云端推流服務;2)打開云端推流服務器播放器,確認是否能夠正常查看視頻流,影像顯示時間與實際時間相差不大于2秒。5.1.9歷史視頻流下載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云端驗證DUT注冊請求信息是否正確,并回復成功響應碼;1)云端平臺下發(fā)獲取攝像頭歷史視頻文件列表的指令,查看DUT服務日志,是否獲取到了指定攝像頭的指定約束條件的歷史視頻文件列表;2)打開云端平臺,確認是否能夠正常收到攝像頭的歷史視頻文件列表;3)云端平臺下發(fā)獲取攝像頭指定視頻文件的指令,查看DUT服務日志,是否獲取到了指定的視頻文件信息,并調用了平臺上傳視頻文件的接口;4)觀察云端平臺接口日志,確認是否能夠正常收到上傳的指定的攝像頭的視頻文件。5.1.10OTA升級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云端驗證DUT注冊請求信息是否正確,并回復成功響應碼;1)查看DUT服務日志,確認該日志中是否有對應云端的固件升級檢測日志打??;2)查看云端服務平臺上設備的固件版本顯示。5.1.11設備自定位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云端驗證DUT注冊請求信息是否正確,并回復成功響應碼;1)查看DUT定位模塊服務日志,確認該日志是否含有自定位坐標的日志打?。?)查看云端服務日志,確認OBMD是否將自定位坐標信息上報至云端,查看是否包含本方法4.3表4OBMD設備信息上報的相關字段,字段是否齊全。5.1.12車輛碰撞檢測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1)將DUT安裝于車輛碰撞檢測平臺上,模擬以下三種碰撞檢測:a.平臺以不小于8km/h的速度在150ms內車撞擊重物,模擬車輛碰撞;b.使用金屬鐵錘以加速度變化率大于1000m/s^3的速度快速敲擊平臺,模擬車輛剮蹭;c.將平臺翻轉90°,模擬車輛翻滾;2)查看DUT檢測日志,觀察DUT能否將以上三種模擬碰撞檢測判定為碰撞,并將車輛碰撞數據上傳平臺,車輛碰撞數據應符合4.3表4(5)的要求,且車輛碰撞數據可通過可視化工具正確顯示狀態(tài)變化。3)重復10次,并統計識別成功率。5.1.13安全員識別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T/CIVEE001—2025測試步驟:將DUT連接到檢測攝像頭,檢測攝像頭朝安全員方向,能否識別出安全員并打印安全員信息;1)將檢測攝像頭對準安全員、非安全員1、非安全員2,查看DUT檢測日志;2)重復10次,并統計識別成功率。5.1.14疲勞駕駛識別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將DUT連接到檢測攝像頭,檢測攝像頭朝安全員方向;1)模擬安全員低頭、打哈欠、閉眼等疲勞行為,查看DUT檢測日志,是否正確識別出安全員疲勞駕駛行為;2)重復任意疲勞行為共10次,并統計識別成功率。5.1.15上位機應用程序參數配置、維護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打開DUT應配套上位機應用程序,觀察并記錄:測試步驟:使用配套的上位機應用程序,可否實現對DUT連接,并獲取DUT當前配置參數;1)使用配套的上位機應用程序,是否可實現對DUT的運行參數進行配置、修改、維護。5.1.16時間管理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在確保DUT能夠訪問外網情況下,查看DUT系統時間并與當前實時時間并比對,如DUT能同步當前實時時間,則判定DUT具備NTP網絡對時功能;1)在DUT無法訪問外部互聯網情況下,并將DUT與能正常獲取衛(wèi)星信號的衛(wèi)星定位天線連接,查看DUT系統時間并與當前實時時間并比對,如DUT能同步當前實時時間,則判定DUT具備GNSS對時功能;2)在DUT正確同步當前時間后,斷開DUT網線、GNSS定位天線、整機電源5分鐘后,再次將DUT按工作模式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并觀察DUT系統時間,如能同步當前時間,則DUT具備GNSS對時功能。5.1.17運行狀態(tài)檢測與上報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1)觀察云端服務是否接收到設備上報的狀態(tài)數據,包含但不限于設備序列號、網絡狀態(tài)等信息.2)查看是否包含本方法4.3表4OBMD設備信息上報的相關字段,字段是否齊全。5.1.18日志記錄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DUT是否輸出日志信息,例如:系統信息、開關機信息、狀態(tài)信息、數據流信息等。5.1.19單一設備接入控制功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使用電腦1啟動車輛數據模擬器后,穩(wěn)定10分鐘;1)使用電腦2再次接入同一DUT網絡內,啟動車輛數據模擬器后,觀察能否連接DUT并上報數據。5.1.20移動網絡傳輸帶寬T/CIVEE001—2025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云端外網帶寬保證在100Mbps以上,DUT與云端同時安裝相同版本的網絡性能測試工具,如iPerf3等:測試步驟:1)云端做服務端,DUT作為客戶端,連續(xù)運行3次基準帶寬測試;2)云端做客戶端,DUT作為服務端,連續(xù)運行3次基準帶寬測試。5.1.21設備有線網絡傳輸帶寬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使用預備千兆網卡的測試電腦,使用CAT6以上網線連接測試電腦與DUT,手動配置IP,DUT與測試電腦安裝相同版本的網絡性能測試工具,如iPerf3測試步驟:云端做服務端,DUT作為客戶端,連續(xù)運行3次基準帶寬測試;1)云端做客戶端,DUT作為服務端,連續(xù)運行3次基準帶寬測試。5.1.22音視頻監(jiān)控設備參數性能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觀察DUT是否具備接入5路及以上音視頻監(jiān)控裝備接入能力;1)查看音視頻監(jiān)控設備的相關參數:是否支持主、輔兩路碼流及H.264或H.265視頻壓縮、編解碼技術;查看音視頻監(jiān)控設備本地存儲視頻參數:主碼流分辨率應不小于1080P@25fps、輔碼流分辨率應不小于360P@25fps;查看音視頻監(jiān)控設備本地存儲時長,應不少于最近24小時。2)DUT將視頻流媒體推送至服務器,同時查看音視頻推流服務器接收的流媒體參數;3)使用播放器播放流媒體,對比云端流媒體播放時間與當前時間的差值,判斷網絡時延。檢查視頻監(jiān)控的自定義水印功能,水印信息應包括:車輛VIN碼信息、時間信息、監(jiān)控安裝視角信息。5.1.23設備自定位精度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通過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給DUT輸入GNSS信號或保證DUT和基準定位設備的GNSS信號來源于同一天線;1)保證DUT能穩(wěn)定捕獲GNSS信號,持續(xù)工作1小時;2)比較DUT上報的定位信息與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設定的位置信息或基準定位設備的定位信息,計算位置誤差;5.1.24高精度定位擴展支持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通過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給DUT輸入GNSS信號或保證DUT和基準定位設備的GNSS信號來源于同一天線;1)保證DUT內置融合導航功能(如:RTK、慣性導航、陀螺儀等)開啟并正常工作,同時,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或基準定位設備應部署RTK參考站能穩(wěn)定捕獲GNSS信號,持續(xù)工作1小時;2)比較DUT上報的定位信息與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設定的位置信息或基準定位設備的定位信息,計算位置誤差;3)如DUT內置融合導航功能(如:RTK、慣性導航、陀螺儀等),應保證其功能開啟并正常工作,同時,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或基準定位設備應部署RKT參考站;4)重復步驟2)至3),得到DUT融合定位精度。T/CIVEE001—20255.1.25移動網絡頻段支持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按設備狀態(tài)2連接外部供電線路。測試步驟:觀察并判斷DUT對移動網絡不同頻段的支持能力。5.1.26多sim卡支持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處于設備狀態(tài)1:測試步驟:檢查DUTSIM卡槽或貼片SIM卡的數量,判斷可支持SIM卡數量是否存在不少于2個;1)“檢查貼片卡運營商(如電信、聯通、移動、廣電等)的SIM卡狀態(tài),或向卡槽中插入不同運營商(如電信、聯通、移動、廣電等)的SIM卡”;2)將DUT工作模式為設備狀態(tài)2,判斷DUT是否能支持多網絡接入。5.1.27接口擴展支持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處于設備狀態(tài)1:測試步驟:檢查DUT是否支持擴展RS232、RS485、RJ45通信接口。5.1.28硬件安全加密支持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處于設備狀態(tài)1。測試步驟:檢查DUT是否存在硬件安全加密模塊。5.1.29C-V2X通信支持初始配置:測試人員將DUT處于設備狀態(tài)2。測試在溫度為20。C±5。C,相對濕度為25%~55%的環(huán)境下進行。使用射頻線將樣品通過天線口與無線通信綜合測試儀連接,并補償樣品配備射頻線的線路損耗。測試步驟:1)檢查DUT是否存在C-V2X通信模塊,且該通信模塊按照以下配置和無線通信綜合測試儀的數據連接:a)支持工作頻率范圍:5905MHz-5925MHz;b)支持信道帶寬:20MHz;2)至少留出200ms時間讓DUT達到PUMAX電平3)測量DUT在信道帶寬中的平均功率,測量周期應至少為一個有效子幀和上行鏈路符號的連續(xù)持續(xù)時間。4)DUT的支持最大輸出功率應為23dBm,容差±2dB。5)檢查DUT是否存在C-V2X通信模塊,且該通信模塊按照以下配置和無線通信綜合測試儀的數據連接:a)支持工作頻率范圍:5905MHz-5925MHz;b)支持信道帶寬:20MHz;c)接收信號功率:-87.5dBm;6)在上行鏈路調度信息中向DUT持續(xù)發(fā)送上行鏈路功率控制“up”命令,以確保DUT至少在吞吐量測量期間傳輸PUMAX電平。。7)根據3GPPTS36.521-1附件H.2測量平均吞吐量,吞吐量應大于等于參考測量信道最大吞吐量的95%。5.2環(huán)境適應性測試方法5.2.1低溫工作T/CIVEE001—2025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4-2011中.2的方法,測試人員將主機及攝像頭設備配置為設備狀態(tài)2。測試步驟:1)按GB/T2423.1-2008進行低溫-20℃試驗,持續(xù)24小時。2)測試期間,測試人員觀察DUT是否全程保持設備狀態(tài)2。5.2.2低溫存儲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4-2011中.2的方法,測試人員將DUT處于設備狀態(tài)1。測試步驟:1)按GB/T2423.1-2008進行低溫-40℃試驗,持續(xù)24小時。2)試驗后靜置至少1小時以恢復至常溫。3)恢復常溫后,測試人員觀察DUT是否可正常進入設備狀態(tài)2狀態(tài)。5.2.3高溫工作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4-2011中.2的方法,測試人員將主機及攝像頭設備配置為設備狀態(tài)2。測試步驟:1)按GB/T2423.2-2008進行高溫70℃試驗,持續(xù)96小時。2)測試期間,測試人員觀察DUT是否全程保持設備狀態(tài)2。5.2.4高溫存儲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4-2011中.2的方法,測試人員將DUT處于設備狀態(tài)1。測試步驟:1)按GB/T2423.2-2008進行高溫85℃試驗,持續(xù)48小時。2)試驗后靜置至少1小時以恢復至常溫。3)恢復常溫后,測試人員觀察DUT可正常進入設備狀態(tài)2狀態(tài)。5.2.5抗振動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3-2011中.2(乘用車彈性體(車身的方法,按GB/T2423.56-2018進行隨機振動試驗,在振動臺上安裝固定DUT,DUT工作模式為設備狀態(tài)2。測試步驟:1)DUT每個軸向的試驗持續(xù)8小時,加速度均方根(r.m.s)值應為25.8m/s2。2)加速度譜密度(PSD)與頻率按GB/T28046.3中圖7和表7規(guī)定。3)振動測試期間,測試人員觀察DUT是否全程保持在工作模式2狀態(tài)。4)測試人員觀察DUT:沖擊測試期間,DUT全程是否保持在設備狀態(tài)2狀態(tài)。5)沖擊測試后,DUT是否保持完整。5.2.6抗機械沖擊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3-2011中(裝在車身或者車架剛性點上)的方法,DUT工作模式為設備狀態(tài)2。測試步驟:1)按GB/T2423.56-2018進行,在沖擊臺上安裝固定DUT,半正弦波,加速度500m/s2,脈沖持續(xù)時間6ms,6個面各進行10次。2)測試人員觀察DUT:沖擊測試期間,DUT是否全程保持在設備狀態(tài)2狀態(tài)。3)沖擊測試后,DUT是否保持完整。5.2.7跌落試驗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3-2011中4.3.2的方法,DUT工作模式為設備狀態(tài)1。測試步驟:1)高度1米或者協商高度,撞擊面混凝土或者鋼板,6個面各進行2次。T/CIVEE001—20252)測試人員觀察DUT:跌落測試后,DUT保持完整。5.2.8直流供電工作試驗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2-2019描述的方法測定,先將直流穩(wěn)壓電源電壓調至Ut(12V),對DUT進行供電,判定進入表B.1定義的設備狀態(tài)2后。測試步驟:1)然后將電壓調至Usmin(9V),再將電壓調至Usmax(24V)。2)測試人員觀察:三種電壓條件下,是否均可以正常進入的設備狀態(tài)2。5.2.9長時過電壓試驗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2-2019描述的方法測定,DUT工作模式為設備狀態(tài)2。測試步驟:1)車載裝置在溫度試驗箱中加熱到T=45℃(65℃-20℃),向電源輸入端施加(28±0.2)V的電壓持續(xù)60分鐘。2)測試人員觀察:測試期間,DUT是否全程在設備狀態(tài)2狀態(tài)。5.2.10短時過電壓試驗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2-2019描述的方法測定,DUT工作模式為設備狀態(tài)2。測試步驟:1)直流穩(wěn)壓電源調至(30±0.25)V,工作(60±6)s。2)測試人員觀察:測試期間,DUT是否全程在設備狀態(tài)2狀態(tài)。5.2.11供電電壓緩升緩降試驗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2-2019中4.5.2的方法,DUT工作模式為設備狀態(tài)2。測試步驟:1)Usmin設置為9V,Usmax設置為24V,從9v開始按1V/s的速度提升至Usmax。2)維持30分鐘,而后按相同速率,從Usmax降至Usmin,維持30分鐘。3)測試人員觀察:測試期間,DUT是否全程在設備狀態(tài)2狀態(tài)。5.2.12反向電壓試驗初始配置:按照GB/T28046.2-2019中4.7的方法。測試步驟: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