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語文復(fù)習:早讀理解默寫_第1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fù)習:早讀理解默寫_第2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fù)習:早讀理解默寫_第3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fù)習:早讀理解默寫_第4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fù)習:早讀理解默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師說》《勸學(xué)》(5分鐘)二、背誦《答司馬諫議書》(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10分鐘)

(1)《勸學(xu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定語后置句,強調(diào)了蚓的弱小無力,與蟹的“六跪而二螯”形成了鮮明對比。(2)《勸學(xué)》中,“___________”說君子天賦本性與其他人沒有不同,然而學(xué)識卻超過一般人,是因為“___________”。(3)《勸學(xu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木”與“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4)《勸學(xu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與管仲《管子·形勢解》中“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兩句表達的意思相同。(5)(課內(nèi))翻譯: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6)(課外)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7)(課外)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蚓無爪牙之力

筋骨之強

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拿刀刻東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于物也

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

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環(huán)境,出游必定要接近有學(xué)問品行的人,用這種方法來防微杜漸保其中庸正直。事情的發(fā)生都是有起因的,榮辱的降臨也與德行相應(yīng)。(4)韓愈在《師說》中用對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時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敏而好學(xué),尊師重教,虛心向別人請教學(xué)習,而現(xiàn)在的一般人“

”,怎能不更加愚昧?(5)韓愈在《師說》中將士大夫?qū)ψ约号c對兒子的不同要求進行對比,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行為的自相矛盾,其中有關(guān)重視孩子教育的兩句是“,”。(6)韓愈在《師說》中針對“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現(xiàn)象,以“,”兩句來分析士大夫的心理,這種心理使得從師學(xué)習的風尚難以恢復(fù)。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xué)于師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翻譯)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六經(jīng)的經(jīng)文和傳文都普遍學(xué)習,不受時俗的限制,跟我學(xué)習。翻譯藍色字: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①嘉()②貽()

贊許

贈送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登泰山記》《諫太宗》(5分鐘)二、背誦《答司馬諫議書》(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登泰山記》(10分鐘)

1《登泰山記》中作者登上山頂后看到的壯觀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2.《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生動地展示了日出前風揚積雪、云霧彌漫的環(huán)境。3.《登泰山記》中寫日出時云彩的色彩變化的句子是“,”。4.《登泰山記》中作者寫自己與朱孝純所走山路危險難行的句子是:,。5.《登泰山記》中作者寫登頂泰山后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用“___

,__

__”兩個比喻句寫出了泰山安詳,明媚,肅穆中有溫柔飄逸之美的特殊風韻6.姚鼐《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寫出了泰山山頂雪后的美景。7.《登記》中,描繪日出前的氣候和周圍的景色的句子是“,”。8.《登泰山記》中用比喻手法寫日出時云中山形狀的句子是“,”。9.《登泰山記》中描寫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之景的句子是“,”1.《登記》中作者登上山頂后看到壯觀雪景的句子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2.《登泰山記》中“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眱删渖鷦拥卣故玖巳粘銮帮L揚積雪、云霧彌漫的環(huán)境。3.姚鼐《登泰山記》中寫日出時云彩的色彩變化的句子是“

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4.《登泰山記》中作者寫自己與朱孝純所走山路危險難行的句子是: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5.《登泰山記》中作者寫登頂泰山后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用“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兩個比喻句寫出了泰山安詳,明媚,肅穆中有溫柔飄逸之美的特殊風韻。6.姚鼐《登泰山記》中“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寫出了泰山山頂雪后的美景。7.《登泰山記》中,描繪日出前的氣候和周圍的景色的句子是“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8.《登泰山記》中用比喻手法寫日出時云中山的形狀的句子是“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

9.《登記》中描寫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之景的句子是“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諫太宗十思疏》(5分鐘)二、背誦《答司馬諫議書》《屈原列傳》(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諫太宗十思疏》(10分鐘)

1.魏征《諫太宗十思疏》開篇,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

,

”兩句,強調(diào)了德義對于治國安邦的重要性。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運用對比來論證對人的態(tài)度不同,其結(jié)果反差強烈,從而說明能否以誠相待恭儉下人是事業(yè)成敗關(guān)鍵,這兩句是:“

,

”。3.《諫太宗十思疏》中,勸皇帝恪守職分,不驕不躁,虛懷若谷,從諫如流,戒驕躁的兩條是:“

,

”。4.《諫太宗十思疏》中,戒賞罰不公(主觀),勸說太宗賞罰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頗的兩條是:“

,

”。5.《諫太宗十思疏》中用對比的手法來說明竭誠待人和輕視他人而帶來不同結(jié)果的句子是:“

”。6.《諫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謂取天下易守天下難的緣由是:“

,

,

。

”。7.《諫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說“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內(nèi)容是:“

,

”。1.魏征《諫太宗十思疏》開篇,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兩句,強調(diào)了德義對于治國安邦的重要性。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運用對比來論證對人的態(tài)度不同,其結(jié)果反差強烈,從而說明能否以誠相待恭儉下人是事業(yè)成敗關(guān)鍵,這兩句是:“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3.《諫太宗十思疏》中,勸皇帝恪守職分,不驕不躁,虛懷若谷,從諫如流,戒驕躁的兩條是:“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4.《諫太宗十思疏》中,戒賞罰不公(主觀),勸說太宗賞罰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頗的兩條是:“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5.《諫太宗十思疏》中用對比的手法來說明竭誠待人和輕視他人而帶來不同結(jié)果的句子是:“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6.《諫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謂取天下易守天下難的緣由是:“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7.《諫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說“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內(nèi)容是:“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

愛1.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忠信,

寬厚而愛人

2.秦愛紛奢

,人亦念其家

3.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4.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5.愛其子

,擇師而教之

愛1.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忠信,

寬厚而愛人

給人好處、恩惠

2.秦愛紛奢

,人亦念其家

喜歡,愛好

3.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愛惜

,顧惜

4.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舍不得,

吝惜

5.愛其子

,擇師而教之

關(guān)心,

愛護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阿房宮賦》(5分鐘)二、背誦《司馬諫議書》《屈原列傳》(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阿房宮賦》(10分鐘)

1.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阿房宮占地極廣且極為高大,以表現(xiàn)其雄壯之美.2.杜牧《阿房宮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阿房宮宮人的美麗,她們佇立遠眺,盼望著皇帝臨幸。3.文中批判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無恥剝削和掠奪,并且揮霍無度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使國家長治久安,“遞三世可至萬世”,必須要吸取前朝的教訓(xùn),否則,必將重蹈覆轍。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一要義。5.文中用疑問語氣指出了秦朝在財富搜刮與揮霍上的反差行為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用比喻和反問的手法描寫樓閣之間通道壯麗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宮的繁華奢靡,其中把阿房宮所奏之樂與市井言語進行對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覆壓三百余里

隔離天日一肌一容

盡態(tài)極妍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復(fù)道行空

不霽何虹管弦嘔啞

多于市人之言語。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倚南窗以寄傲,

審容膝之易安

3.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4.時時為安慰,

久久莫相忘

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安穩(wěn),安全2.倚南窗以寄傲,

審容膝之易安

安定

,安逸3.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怎么

,哪里4.時時為安慰,

久久莫相忘

撫慰

,安撫1.項王按劍而跽

2.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召有司案圖

3.每移案

,顧視無可置者

1.項王按劍而跽

握2.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打拍子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文書,

案卷2.召有司案圖

通“按”,考察3.每移案

,顧視無可置者

幾案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阿房宮賦》(5分鐘)二、背誦《司馬諫議書》《屈原列傳》(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阿房宮賦》(10分鐘)

8.文中表現(xiàn)這座龐大的宮殿依山勢而設(shè)計、結(jié)構(gòu)精巧的特點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阿房宮中走廊回環(huán)曲折、房檐高高翹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中把橋比喻為橫臥河面上的長龍,使靜態(tài)的橋有了動態(tài)之美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寫秦國統(tǒng)治者將剽掠來的美玉金銀珠寶等當成石頭沙土等,從而表現(xiàn)其奢侈之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形容“秦愛紛奢”時,說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釘頭都比糧倉里的米粒還要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將喻體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鮮明的畫面,令人驚奇,再出現(xiàn)本體,解釋原因,使讀者印象更為強烈得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說明阿房宮從驪山北邊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十分宏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勢

鉤心斗角廊腰縵回

檐牙高啄長橋臥波

未云何龍鼎鐺玉石

金塊珠礫釘頭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明星熒熒

開妝鏡也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直走咸陽1.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2.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3.其后秦伐趙

,拔石城

4.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

1.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提升

,提拔2.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越出,突出,3.其后秦伐趙

,拔石城

攻克,

攻取4.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

拔出

、抽出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六國論》(5分鐘)二、背誦《司馬諫議書》《屈原列傳》(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六國論》(10分鐘)

1.賈誼在《過秦論》中,描述秦始皇繼承前代功業(yè)后,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他用武力和刑罰征服天下的句子分別是“”“”。2.《過秦論》和《六國論》都是總結(jié)前朝滅亡,給后來者以警告的文章。《過秦論》強調(diào)秦朝滅亡的原因是“

”,3.賈誼在《過秦論》中交代陳涉的身份,說他不過是個“

,

”,且是被遷戍邊的兵卒。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4.賈誼《過秦論》中“

,

”兩句,生動地描寫了始皇派遣優(yōu)秀的將領(lǐng)、可靠的大臣、精銳的士兵守衛(wèi)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5.賈誼《過秦論》中“

”兩句,概括了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獲勝后,匈奴長時間不敢南下進擊中原之事。6.賈誼《過秦論》中“

,

”兩句,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陳涉起義后得到熱烈的響應(yīng)。7.賈誼在《過秦論》中用“

”兩句,從兵器和旗幟兩方面寫陳涉起義隊伍的武器裝備極為簡陋。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白1.阿母白媒人

2.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3.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敗1.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2.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

3.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也

4.敗秦師于骰

5.于敗堵叢草處

,探石發(fā)穴

白1.阿母白媒人

表明,陳述2.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白色3.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純潔

敗1.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毀壞,

背棄2.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

打敗仗3.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也

失敗4.敗秦師于骰

打敗,

戰(zhàn)勝5.于敗堵叢草處

,探石發(fā)穴

,破爛的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答司馬諫議書》(5分鐘)二、背誦《項脊軒志》第一段(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答司馬諫議書》(10分鐘)

9.面對保守派的指責,作者說道:“

”。“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者,

”,字里行間透露出會堅定自己的決心。10.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認為自己與司馬光政見不一的原因是“

”,而“

”則表達了王安石對司馬光的敬慕之情。11.《答司馬諫議書》中“

”,是而不見可悔故也”表現(xiàn)出王安石堅持改革,不為流言俗語所動的決心。12.在《答司馬諫議書》中,作者舉盤庚遷都的歷史事件,面對群起怨恨的百姓盤庚是如何做的:

,

。13.《答司馬諫議書》中,“

,

”兩句,王安石借盤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準則:三思而后行,確認正確,無怨無悔。14.在《答司馬諫議書》中,作者表達雖無緣見面,但對司馬光充滿了仰慕之情的兩句是:

,

。9.面對保守派的指責,作者說道:“則固前知其如此也”?!叭缭唤袢债斠磺胁皇抡?,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字里行間透露出會堅定自己的決心。10.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認為自己與司馬光政見不一的原因是“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而“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則表達了王安石對司馬光的敬慕之情。11.《答司馬諫議書》中“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表現(xiàn)出王安石堅持改革,不為流言俗語所動的決心。12.在《答司馬諫議書》中,作者舉盤庚遷都的歷史事件,面對群起怨恨的百姓盤庚是如何做的: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13.《答司馬諫議書》中,“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兩句,王安石借盤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準則:三思而后行,確認正確,無怨無悔。14.在《答司馬諫議書》中,作者表達雖無緣見面,但對司馬光充滿了仰慕之情的兩句是: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悲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使來者讀之,悲余志焉

3.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悲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悲哀,傷

2.使來者讀之,悲余志焉

同情,哀憐

3.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感嘆,嘆惜

拜1.拜臣郎中

2.瑾拜表以聞

3.于是辭相印不拜

4.拜送書于庭

5.三年將拜君賜

6.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

拜1.拜臣郎中

授給官職

2.瑾拜表以聞

上,奉

3.于是辭相印不拜

就任

4.拜送書于庭

的禮

節(jié),跪地,兩手合

抱于胸前

5.三年將拜君賜

拜謝

6.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

拜訪

,拜見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赤壁賦》(5分鐘)二、背誦《項脊軒志》第二段(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赤壁賦》(10分鐘)

(1)《赤壁賦》中,蘇軾“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寫天上的滿月從東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樣,深深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腳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赤壁賦》中,蘇軾舉流水和月亮的例子,辯證地闡述了變與不變的觀點。其中,從事物變化的角度來看待萬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不變的角度來談?wù)撊f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姚鼐《登泰山記》中寫山頂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姚鼐《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生動地展示了日出前風揚積雪、云霧彌漫的環(huán)境。(1)(翻譯)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2)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這一天(我們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石刻)都已經(jīng)模糊或缺失了。白茫茫的水氣籠罩著江面,水上浮光連接天邊。我們?nèi)螒{小船隨意到它想前往的地方,越過那廣闊的江面。浩浩然仿佛要乘著太空駕著風飛去,卻不知它停止的地方;飄飄然像要脫離了人世超然獨立,飛升成仙然后登入仙境。早讀目標:一、復(fù)習背誦《子路、曾皙》(5分鐘)二、背誦《項脊軒志》第三四五段(25分鐘)三、檢查背誦,默寫《子路、曾皙》(10分鐘)

1.《子...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公西華(點)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學(xué)習,在宗廟祭祀、諸侯會盟這方面,他的志向是“端章甫,愿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在曾晳的追問下,孔子說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評冉有志向的句子是: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在曾晳的追問下,孔子說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會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況下,成年人帶幾個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諧的社會里。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對于一個夾在大國之間又“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國”,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變勇敢并懂規(guī)矩。7.《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曾皙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一路酣歌的美麗動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