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新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新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新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新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新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甲乙兩個體積相同的實心物體是由不同物質組成的,質量之比是2:3,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是()A.1:1B.1:2C.2:3D.3:22、如圖所示;小明遛狗時,用力拉住拴狗的繩子,正僵持不動.如果繩子重力不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小明所受的合力為零。

B.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C.小明一定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小明的運動狀態(tài)是不變的。

3、正在向南行駛的甲車上的乘客;看到向北行駛的乙車從旁駛過,感到乙車開得特別快,那么,這個乘客所選的參照物是()

A.甲車。

B.乙車。

C.地面。

D.太陽。

4、下列所給數據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比較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的溫度大約是40℃B.“祥云”火炬長度約為40cm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約為5m/sD.心臟的跳動頻率是1.2Hz5、對于如圖中所示的四幅圖,運用物理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A.甲圖中鐵圈在飛行過程中不受力的作用B.乙圖中房屋建在地基上,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壓強C.丙圖中小紅主要利用了大氣壓知識D.丁圖中小明對箱子沒有做功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6、下列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A.熔化B.凝固C.汽化D.凝華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地面附近的物體均受重力的作用B.只有與地面接觸的物體才受重力的作用C.正在上升的氫氣球不受重力作用D.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的8、以下事例中;能說明聲音具有能量的是()

A.超聲波能清洗物品。

B.輕音樂可以使人情緒放松。

C.次聲波對人體有危害。

D.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快。

9、如圖是一個電冰箱的簡化電路圖.M是壓縮機用的電動機;L是電冰箱內的照明燈泡.關于電冰箱內電動機和照明燈的工作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冰箱門關上時,S1就自動閉合。

B.電冰箱門打開時,S1就自動閉合。

C.電冰箱門打開時,S2就自動閉合。

D.電動機與照明燈可以不同時工作。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B.宇航員在月亮上也可以直接交談C.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D.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些11、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B.ACD段物質在吸熱,BDE段物質沒有吸熱C.水的凝固點是0℃D.AB段的物質是固態(tài),CD段的物質是液態(tài)12、深海探測器利用“深海潛水器無動力下潛上浮技術”,其兩側配備多塊相同的壓載鐵,當其到達設定深度時,拋卸壓載鐵,使其懸浮、上浮等,并通過探測器觀察窗觀察海底世界.其深海探測器在一次海底科考活動中,經過下潛、懸浮、上浮等一系列操作后,順利完成任務.如圖所示,是該探測器觀察窗所受海水壓強隨時間變化的P-t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探測器在ABCD三個階段,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是F浮AB<F浮BC<F浮CDB.探測器在下潛、懸浮、上浮三個階段,在豎直方向的速度大小關系是v懸?。紇下沉<v上浮C.探測器在第3h、第5h和第8h的三個時刻,觀察窗所受壓力大小的關系是F5h>F3h>F8hD.探測器在下潛的最深處處于懸浮狀態(tài),受到重力、浮力和海水對探測器的壓力的作用13、小永發(fā)現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液體的密度時,由于實驗需要的步驟較多,操作比較麻煩,聯想到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于是利用彈簧測力計和塑料小桶改裝成可以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如圖所示,使用時只要在小桶內裝滿待測液體,就可從彈簧秤指針指示的位置直接讀出液體的密度.

小永將塑料小桶中分別裝滿酒精和水,用量程為0隆蘆5N

的彈簧測力計依次測出兩次小桶和液體的總重為1.8N

和2N(婁脩戮脝=0.8隆脕103kg/m3,婁脩脣廬=1.0隆脕103kg/m3,g

取10N/kg).

根據以上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空塑料小桶受到的重力為1N

B.此密度秤的零刻度應刻在彈簧測力計面板右側對應0.8N

刻線處C.此密度秤能測量的最大液體密度為5隆脕103kg/m3

D.若要增大該密度秤的稱量范圍,可換用容積相同,質量更小的小桶14、下列物理概念,錯誤的是()A.物體的質量與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B.兩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均相同,這兩個力平衡C.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D.在平衡力作用下,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5、家用電滅蚊器的發(fā)熱部分使用了PTC

發(fā)熱材料,它的電阻隨溫度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

使用時發(fā)熱體直接連入家庭電路,當發(fā)熱體的溫度為60隆忙

時,則此時電功率為______W

如果這只電滅蚊器的平均電功率為5W

按一天工作10h

計算,這只家用電滅蚊器一個月(

按30

天計算)

消耗電能______kW?h

當發(fā)熱體溫度繼續(xù)上升時,它的電功率會______(

最后兩空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16、如圖所示,用一根棉線連接兩個紙筒,就做成了“土電話”.在土電話中,傳播聲音的介質是____,而這種介質是固體,這一現象說明____也能傳聲.17、鐵道部門禁止行人在鐵道邊黃線內行走.這是為了避免快速行駛的列車使得周圍的空氣流動速度____,壓強____,而發(fā)生行人被卷入列車車輪底下的事故.18、如圖甲在實驗室的準備桌上早就擺放著溫度計和盛有酒精的瓶子,瓶塞是由泡沫制成.

某同學將溫度計通過泡沫插入瓶中,觀察準備桌上的溫度計,示數是24隆忙.

將泡沫瓶塞與溫度計一起拿開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示數將______(

“升高”或“降低”)

這一現象說明了______.19、小紅同學用吸管喝完一盒牛奶后,用力吸了一下,牛奶盒變癟了,這個現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還可以證明______是存在的。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27分)20、地球上有豐富的水資源,生活和生產可以充分的利用和消耗.____(判斷對錯)21、高溫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低溫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____.(判斷對錯)22、只有相互接觸物體間才能發(fā)生力的作用.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綜合題(共3題,共24分)23、(2014秋?開封縣校級期中)某實驗小組在使用如圖1所示裝置來做“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中;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90℃時開始記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記錄數據見下表:

。時間/min012345678910溫度/℃9092949698999999999999(1)實驗小組測得水的沸點是____℃;從開始記時到水沸騰經歷的時間為____min;

(2)沸騰前,水的溫度不斷____,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____;

(3)沸騰后,水繼續(xù)吸熱,水的溫度____,同時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____;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4)水沸騰前,有部分水蒸氣產生,這是通過____的方式使水汽化而成的,同時在水面上方會形成一些霧氣,這是水蒸氣____形成的.2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隱形飛機。

隱形飛機之所以能“隱身”;主要是通過降低飛機的電;光、聲這些可探測特征,使雷達等防空探測器不能夠早期發(fā)現來實現的.

為了減弱飛機電;光、聲這些可探測特征;這種飛機在外形設計上采用了非常規(guī)布局,消除小于或等于90°的外形夾角,減小飛機的橫截面,同時改變外形減少雷達回波.發(fā)動機進氣口置于機身背部或機翼上面,采用矩形設計并朝上翻.在材料使用上,大量采用寬波段吸波性輕質耐熱復合材料,并在表面涂覆放射性同位素涂層,吸收雷達波和紅外輻射,而造成雷達測量上的誤差,從而達到“隱身”的效果.

此外;發(fā)動機還常采用了楔形二元噴管.外殼;機匣采用蜂窩狀結構,使紅外輻射降低90%,噪聲也大為減小,真正做到不見其身、不聞其聲.

(1)在晴好天氣無遮擋情況下人眼的觀察范圍是2km,若此時空中一架距人1500m的隱身戰(zhàn)機,僅憑人眼____(能/不能)發(fā)現.

(2)下列飛機中,從外形來說,隱身效果最差的是____

(3)發(fā)動機進氣口置于機身背部或機翼上面,主要是為了減少雷達對____(紅外線/紫外線)的探測.

(4)隱形戰(zhàn)機的噪聲是在____減弱的.

(5)隱形戰(zhàn)機的機身材料選擇時,下列考慮不正確的是____

A.熔點高B.密度小C.反射能力強D熱輻射強.25、請按要求回答:

(1)

圖1

該裝置能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還能探究聲音的響度和______的關系.

(2)

圖2

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要注意使鋼尺振動的.______大致相同,則發(fā)出聲音的音調會逐漸變______,(

選填:“高”或“低”)

(3)

圖3

用一張硬卡片先后快撥和慢撥木梳的齒,聽到卡片聲音發(fā)生變化.

這個實驗用來探究______的關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學生明確甲乙兩個體積相同,根據密度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析】【解答】解:由題知,V甲=V乙,m甲:m乙=2:3;

根據ρ=可得;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

==×=×=.

故選C.2、C【分析】

A;因為小明靜止不動;所以小明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故合力為零.

B;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是一對平衡力;因為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C;小明一定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錯誤.因為小明靜止不動,所以小明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D;小明的運動狀態(tài)是不變的;正確,因為小明受平衡力的作用.

故選C.

【解析】【答案】判斷二力平衡的方法有:

1;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是平衡力.

2;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還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兩個力就是平衡力.

平衡狀態(tài)是指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3、A【分析】

正在向南行駛的甲車上的乘客;看到向北行駛的乙車從旁駛過,感到乙車開得特別快,是以自己或甲車為參照物;

以乙車為參照物;是不可能的,因為判斷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能選這物體為參照物;

以地面和太陽為參照物;乙車也是向北行駛,但是沒有以甲車為參照物看到的快.

故選A.

【解析】【答案】解答本題需掌握:要判斷物體運動和靜止;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4、D【分析】【分析】A;比較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的溫度大約是20℃左右;故A錯誤;

B;“祥云”火炬長度約為70cm故B錯誤;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1m/s;故C錯誤;

D;心臟的跳動頻率是1.2Hz;則每分鐘跳動:1.2Hz×60s=72次,符合實際,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解答好估測題要功夫下在平時:

(1)多積累生活中常見的物理量數據.例如:長度;質量、時間、溫度、力、速度、電功率、電流、電壓等.

(2)掌握好公式和單位換算,有時需要通過已有經驗推算未知量.5、A【分析】【分析】(1)

地球表面的物體都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2)

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3)

我們周圍存在大氣壓;(4)

做功的條件是: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本題考查的知識比較多,慣性、壓強、大氣壓、做功等,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解答】A、用鐵圈套物體,鐵圈扔出后,由于慣性會繼續(xù)運動,最后因為鐵圈受到重力的作用,會下降;故A錯誤;B;房屋建在地基上;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地面的壓強,故B正確;

C;小紅吸飲料是因為有大氣壓強的作用;故C正確;

D;箱子在力的作用下;沒有移動距離,所以小明對箱子沒有做功,故D正確。

故選A。

【解析】A

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6、AC【分析】【分析】六種物態(tài)變化中,需要吸熱的是:熔化、汽化和升華;需要放熱的是:凝固、液化和凝華.【解析】【解答】解:汽化;熔化、升華都要吸熱;凝固、液化和凝華需要放熱.

故選AC.7、AD【分析】【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重力作用;

(3)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解析】【解答】解:A;地面附近的物體均受重力的作用;故A正確;

B;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重力作用;因此不接觸地面,但在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重力作用,故此選項錯誤;

C;正在上升的氫氣球受重力的作用;故此選項錯誤;

D;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與物體所處的位置無關,故此選項正確.

故選:AD.8、AC【分析】

A;超聲波能清洗物品;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B;輕音樂可以使人情緒放松;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C;次聲波對人體有危害;次聲波能使人耳聾、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D;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快;說明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不能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故選AC.

【解析】【答案】(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聲吶”的利用;醫(yī)用“B超”等;

(2)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如:利用聲波來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超聲波碎石”等.

9、BD【分析】

電動機和電燈是并聯關系,且都有各自的開關控制,所以電動機與照明燈可以不同時工作,且當電冰箱門打開時,S1就自動閉合;電燈就亮.

故選B;D.

【解析】【答案】先識別出兩個用電器的連接方式后分析.

10、CD【分析】略【解析】CD

11、CD【分析】【分析】(1)由圖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熱升溫;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過程;CD段是水吸熱升溫;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溫度不變.

(2)熔化和沸騰都需要吸收熱量.

(3)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同一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4)物體處于熔點時,可能存在三種狀態(tài),即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液體在沸騰時,其所處的狀態(tài)一定是液態(tài).【解析】【解答】解:A;圖象中AB段表示冰吸熱升溫;BC段是冰的熔化過程,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故本選項錯誤.

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是冰的熔化過程、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都要吸熱,故本選項錯誤.

C;從圖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時溫度一直保持在0℃,說明冰是晶體,其液態(tài)是水,水的凝固點是O℃;故本選項正確.

D;AB段冰沒有熔化;此時該物質是固態(tài),BC段是冰的熔化過程,CD段已經熔化完畢,是該物質的吸熱升溫過程,故此時該物質處于液態(tài),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CD.12、BC【分析】【分析】A、根據F浮=ρgV排可比較探測器在AB;BC、CD三個階段;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

B;p=ρgh;p與時間成正比,h就與時間成正比,根據AB段是勻速運動,代表下沉階段;類似地,CD段也是勻速運動,代表上浮階段;而BC段代表靜止,表示懸浮階段來分析;

C;根據3h、第5h和第8h的三個時刻所受的壓強關系;利用壓強公式變形分析觀察窗所受壓力大小的關系。

D、潛水器在水下懸浮,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解析】【解答】解:A、探測器在AB、BC、CD三個階段,都是浸沒,V排=V物,故由F浮=ρgV排可知;在AB;BC、CD三個階段,所受浮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A錯誤;

B;p=ρgh;p與時間成正比,h就與時間成正比,所以,AB段是勻速運動,代表下沉階段;類似地,CD段也是勻速運動,代表上浮階段;而BC段代表靜止,表示懸浮階段.

因為P相同;就代表h相同,AB段所用時間較長,所以速度小于CD段,而BC段靜止速度為零,則速度最小,故B正確;

C、由圖象可知,3h所受壓強為7.5×104Pa,5h所受壓強為10×104Pa,8h所受壓強為4.5×104Pa,根據p=可得F=pS,則5h所受壓力大于3h所受壓力,3h所受壓力大于8h所受壓力,即F5h>F3h>F8h;故C正確;

D;潛水器在水面下處于懸停時;它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與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該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C.13、AD【分析】【分析】根據裝滿水的重力和酒精的重力,確定出小桶的重力,可確定零刻度位置;然后再利用表達式求出當彈簧秤示數為5N5N時液體的密度,確定能測量的液體最大密度值。此題是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讀數,同時考查了有關密度的計算,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要掌握減小測量誤差的方法。【解答】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桶的重力加上桶內液體重力:F=GF=G桶+G+G液=G=G桶+婁脩+婁脩液VgVg得:1.8N=1.8N=G脥擄+婁脩戮脝戮蘆Vg2.0N=G脥擄+婁脩脣廬Vg

兩式相減得:0.2N=(1.0隆脕103kg/m3鈭?0.8隆脕103kg/m3)V隆脕10N/kg

解得:V=1隆脕10鈭?4m3

代入上式得:G桶=1N

故A正確;B.當桶內不加液體時,即相當于液體密度為為00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桶的重力1N1N彈簧測力計上1N1N刻度處標記為0g/cm0g/cm3,故B錯誤;C.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示數為5N5N代入關系式得:5N=1N+1隆脕105N=1N+1隆脕10鈭?4mm3隆脕10N/kg隆脕婁脩隆脕10N/kg隆脕婁脩液,

解得最大刻度處所對應的液體密度:婁脩婁脩液=4.0隆脕10=4.0隆脕103kg/mkg/m3,故C錯誤;D.根據關系式:5N=5N=G脥擄+婁脩脪潞Vg

可知若要增大該密度秤的稱量范圍,可換用容積相同,質量更小的小桶,故D符合題意。故選AD。【解析】AD

14、ABD【分析】解:

A;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重力無關,但物體所受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故A錯誤;

B;兩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均相同;這兩個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高度越高;氣壓越小,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故C正確;

D;因為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物體也受到平衡力作用;故D錯誤。

故選:ABD。

(1)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是: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2)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3)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減?。?/p>

(4)根據平衡狀態(tài)是指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別、氣壓與高度的關系、力與運動的關系等,都是基礎知識?!窘馕觥緼BD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5、4.84;1.5;減小【分析】解:(1)

當發(fā)熱體的溫度為60隆忙

時,電功率為P=U2R=(220V)2104惟=4.84W

(2)5W=0.005kw

W=Pt=0.005kw隆脕10h隆脕30=1.5kw?h

(3)

發(fā)熱體溫度繼續(xù)上升時,電阻變大,電源電壓不變,根據公式P=U2R

可知電功率變?。?/p>

故答案為:4.841.5

減小.

(1)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發(fā)熱體的溫度為60隆忙

時,對應電阻為10k婁賂=104婁賂

根據公式P=U2R

可求電功率;

(2)

根據公式W=pt

可計算消耗的電能;

(3)

當發(fā)熱體溫度繼續(xù)上升時,電阻變大,根據公式P=U2R

可知電功率的變化.

本題考查電功率的計算,關鍵是會分析圖象,能從圖象中找到有用的數據,這是本題的重點,本題還有一個隱含條件就是家庭電路電壓為220V

.【解析】4.841.5

減小16、略

【分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聲.【解析】【解答】解:“土電話”利用連接兩個圓紙盒的棉線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將說話的同學發(fā)出的聲音通過棉線振動傳播到另一個同學的耳朵里,說明固體也能夠傳聲.

故答案為:棉線;固體.17、略

【分析】

列車快速行駛時;帶動空氣流動速度增大,壓強減小,人貼近列車方向的壓強減小,遠離列車方向的壓強不變,人受到壓強差的作用,人被推向列車,造成事故.

故答案為:增大;減?。?/p>

【解析】【答案】液體和氣體都稱為流體;生活中常見的流體有空氣和水.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18、略

【分析】解:

將泡沫瓶塞與溫度計一起拿開;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帶有一些酒精,酒精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蒸發(fā)現象,蒸發(fā)吸收熱量,所以溫度計的示數將下降.

故答案為:降低;蒸發(fā)吸熱.

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是汽化;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蒸發(fā)和沸騰都需要吸收熱量.

理解酒精蒸發(fā)吸熱,會造成溫度降低是此題的關鍵.【解析】降低;蒸發(fā)吸熱19、略

【分析】解:

大氣壓使奶盒變扁;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用力吸一下空奶盒;盒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奶盒變扁了,這個現象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故答案為:形狀;大氣壓。

(1)

用力吸空奶盒;盒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產生的壓力差將奶盒壓扁;

(2)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大氣壓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和應用特別廣泛,生活中要注意觀察,本題考查了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析】形狀;大氣壓四、判斷題(共3題,共27分)20、×【分析】【分析】水資源通常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因此真正可利用的水資源并不豐富.【解析】【解答】解:地球上的水資源通常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儲量并不豐富,占比例最大的海洋水并不能被人類所直接利用,因此,生活和生產中應注意節(jié)約用水,合理利用水資源.故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21、√【分析】【分析】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低溫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解析】【解答】解: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低溫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22、×【分析】【分析】要解答此題需掌握: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沒有物體也就沒有力的作用.【解析】【解答】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也就沒有力的作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可以發(fā)生力的作用,不接觸的物體也可以發(fā)生力的作用,如磁鐵間的作用力.

故答案為:×.五、綜合題(共3題,共24分)23、略

【分析】【分析】(1)水沸騰時要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就是水的沸點;

(2)水沸騰前;下層的水溫度高于上層水溫度,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氣泡越來越?。?/p>

(3)水沸騰時;整個容器內水溫相同,氣泡上升過程中,不斷有水變?yōu)樗魵膺M入氣泡,氣泡越來越大.

(4)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解析】【解答】解:(1)由表格可以知道水的溫度從第5分鐘到達99℃以后就保持不變了;因此實驗中水的沸點是99℃;從開始記時到水沸騰經歷的時間為5min.

(2)沸騰前;水的溫度不斷升高,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還未到達液面就消失了.

(3)沸騰后;水的溫度不變,同時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4)水沸騰前;有部分水蒸氣產生,這是通過蒸發(fā)的方式使水汽化而成的,同時在水面上方會形成一些霧氣,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故答案為:(1)99;5(2)升高;減小;(3)不變;變大;(4)蒸發(fā);液化.24、略

【分析】【分析】(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