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六單元貨幣與財稅制度第15課貨幣的運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一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1.夏朝:二里頭遺址出土了海貝,還有用骨頭、石頭做成的仿制貝。2.商朝:大約在商朝后期,起先岀現(xiàn)銅鑄幣。3.春秋戰(zhàn)國:各國分別運用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等多種樣式的銅鑄幣。4.秦朝:在圜錢基礎上將貨幣統(tǒng)一為圓形方孔錢,這種樣式在此后被長期沿用。5.宋朝:北宋后期,銅錢流通量不足,無法滿意商業(yè)貿易發(fā)展的須要,出現(xiàn)“錢荒”。在這樣的背景下,北宋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稱為“交子”。交子與宋朝后來發(fā)行的其他紙幣,都是作為輔幣,與銅錢兼行?!咎厥馓崾尽拷蛔映霈F(xiàn)的意義:紙幣比金屬貨幣簡單攜帶,可以在較大范圍內運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6.元朝:則將紙幣作為單一流通貨幣來發(fā)行,稱為“鈔”。元末濫印紙鈔,導致惡性通貨膨脹,財政崩潰,明朝遂又復原銅錢、紙幣并行的貨幣體制。7.明朝:自明朝中期起,白銀漸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價也多以銀兩計算。8.清朝: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與銅錢兼用。白銀貨幣化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須要,也推動了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9.晚清:清政府起先鑄造銀元。10.中華民國: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后,貨幣政策持續(xù)了清朝的傳統(tǒng),以銀元為法定貨幣。11.國民政府(1)法幣改革: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規(guī)定由中心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后加上中國農夫銀行)發(fā)行的鈔票為法幣,并禁止銀元的流通,將白銀收為國有。【特殊提示】法幣改革的主動意義:它結束了我國貨幣史上千百年來極為混亂的落后的狀態(tài),在肯定程度上適應乃至促進了我國商品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發(fā)展。(2)發(fā)行金圓券和銀圓券①背景:在抗日斗爭和解放斗爭期間,法幣急劇貶值,最終徹底崩潰。②結果:國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進行幣制改革,起先發(fā)行金圓券。不過金圓券的貶值速度比法幣更快,各地紛紛拒用金圓券,民間自動重新運用銀元。于是,國民政府又發(fā)行銀圓券,但仍未擺脫發(fā)行失敗的命運。12.解放區(qū):華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起先統(tǒng)一發(fā)行人民幣。13.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人民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1)人民幣的發(fā)展歷程:從最初發(fā)行到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人民幣先后共發(fā)行了5套,形成紙幣與金屬幣、一般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2)人民幣的影響:數(shù)十年來,人民幣始終地位穩(wěn)定,對國民經濟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1.金本位制(1)背景: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國際間貨幣結算日益頻繁和困難。(2)實行:1816年,當時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制定法案,實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先后采納,形成了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的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3)特點:在這一制度下,各國的金幣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們可以依據(jù)規(guī)定自由鑄造金幣,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貶值。(4)作用:金本位制的實行,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fā)展。(5)崩潰①緣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黃金漸漸集中于英、法、德、美等少數(shù)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黃金流通量大減,動搖了金本位的基礎。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fā),由于存款人大量擠兌,銀行倒閉,黃金儲備銳減,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兌換黃金,全面禁止黃金出口,導致金本位制崩潰。②影響:此后,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失去了統(tǒng)一的標準和基礎,國際貨幣關系陷入日益動蕩和混亂的狀態(tài)。英鎊雖然仍舊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近半數(shù)的世界貿易還由英鎊結算,但法國和美國等國構建了以法郎和美元等為中心的貨幣集團,各自為陣,一片混戰(zhàn),進一步加劇了世界沖突沖突。2.布雷頓森林體系(1)背景: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嚴峻減弱了英國,美國取得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地位。(2)建立:1944年7月,美國、英國等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探討戰(zhàn)后國際貨幣問題。為了協(xié)調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3)內容: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固定比值,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事實上等同于黃金,取得了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①成立:其次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正式成立,并成為聯(lián)合國的常設特地機構。②職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向成員國供應短期貸款,以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世界銀行則向成員國供應中長期貸款,促進經濟復蘇?!咎厥馓崾尽繃H貨幣基金組織供應的貸款主要用于穩(wěn)定國際匯率,保證各國匯率的穩(wěn)定,是一“救急”性的調整機構;而世界銀行供應的貸款主要是用于促進世界經濟的復原與發(fā)展,是一“救貧”性的發(fā)展機構。③特點:美國是這兩大機構的最大出資方,享有最大的發(fā)言權。④影響:世界貨幣體系的建立肯定程度上穩(wěn)定和促進了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但也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供應了有利條件。(4)瓦解:1971年,在美元出現(xiàn)危機的狀況下,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此后,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取代。1.簡述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提示:夏朝二里頭遺址出土了海貝,還有用骨頭、石頭做成的仿制貝。大約在商朝后期,起先岀現(xiàn)銅鑄幣。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分別運用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等多種樣式的銅鑄幣。秦朝在圜錢基礎上將貨幣統(tǒng)一為圓形方孔錢,這種樣式在此后被長期沿用。北宋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稱為“交子”。元朝則將紙幣作為單一流通貨幣來發(fā)行,稱為“鈔”。自明朝中期起,白銀漸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與銅錢兼用。晚清時,清政府起先鑄造銀元。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后,以銀元為法定貨幣。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1948年國民政府再次進行幣制改革,發(fā)行金圓券和銀圓券。新中國成立后,人民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2.簡述國民政府發(fā)行金圓券和銀圓券的背景及結果。提示:(1)背景:在抗日斗爭和解放斗爭期間,法幣急劇貶值,最終徹底崩潰。(2)結果:國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進行幣制改革,起先發(fā)行金圓券。不過金圓券的貶值速度比法幣更快,各地紛紛拒用金圓券,民間自動重新運用銀元。于是,國民政府又發(fā)行銀圓券,但仍未擺脫發(fā)行失敗的命運。3.簡述金本位制的特點。提示:在這一制度下,各國的金幣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們可以依據(jù)規(guī)定自由鑄造金幣,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貶值。4.簡述金本位制崩潰的影響。提示:此后,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失去了統(tǒng)一的標準和基礎,國際貨幣關系陷入日益動蕩和混亂的狀態(tài)。英鎊雖然仍舊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近半數(shù)的世界貿易還由英鎊結算,但法國和美國等國構建了以法郎和美元等為中心的貨幣集團,各自為陣,一片混戰(zhàn),進一步加劇了世界沖突沖突。5.簡述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背景和內容。提示:(1)背景: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嚴峻減弱了英國,美國取得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地位。(2)內容: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固定比值,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事實上等同于黃金,取得了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6.簡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職能。提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向成員國供應短期貸款,以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世界銀行則向成員國供應中長期貸款,促進經濟復蘇。主題貨幣的運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史料一史料二在20世紀30年頭大蕭條的影響下,世界白銀價格大幅上漲。1935年,中國發(fā)生了“白銀風潮”:白銀外流,國內通貨緊縮,銀行倒閉,企業(yè)破產,大規(guī)模失業(yè)爆發(fā)。國民政府在內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幣改革令。主要內容是:以中心、中國、交通三銀行(后加中國農夫銀行)所發(fā)行的紙幣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并將白銀收歸國有,移存國外,作為外匯打算金;規(guī)定匯價為法幣一元等于英幣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銀行無限制買賣外匯。幣制改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谷斩窢帟r期擔當偽中心儲備銀行顧問的日本人曾說:“如無1935年之幣制改革,亦無1937年之抗戰(zhàn)?!薄幾酝跷 稄U兩改元與法幣建立》等史料三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采納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來確定。金本位制于19世紀中期起先盛行。以下是各國采納金本位的時間。國家時間國家時間英國1816年德國1871年法國事實上在1873年美國事實上在1873年日本1897年埃及1885年[思索](1)(史料實證)依據(jù)史料一,概括中國貨幣發(fā)展的主要趨勢?提示:趨勢: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轉變;由多種貨幣并存向統(tǒng)一貨幣過渡;金銀漸漸成為主要貨幣;紙幣漸漸取代了金屬貨幣;運用漸漸便利。(2)(歷史說明)依據(jù)史料二,指出法幣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無1935年之幣制改革,亦無1937年之抗戰(zhàn)”?提示:目的:防止白銀外流;緩解經濟危機,鞏固統(tǒng)治。理解:幣制改革遏制了白銀外流,穩(wěn)定了金融,促進了經濟發(fā)展,為抗戰(zhàn)作了物質打算。(3)(歷史說明)依據(jù)史料三和所學學問,指出19世紀中后期各國紛紛運用金本位制的緣由。提示:工業(yè)革命使世界市場漸漸形成;金本位制可以使各種貨幣維持穩(wěn)定的匯率,有利于世界貿易的發(fā)展;英國領先采納金本位制,當時英國是世界工廠,因而各國紛紛效仿。1.中國古代貨幣的六次重大演化(1)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化海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海貝作為貨幣。隨著商品交換的快速發(fā)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意人們的需求,人們起先用銅仿制海貝。銅貝的出現(xiàn),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化。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運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漸漸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臺。(2)由雜亂形態(tài)向規(guī)范形態(tài)的演化從商朝銅貝出現(xiàn)后到戰(zhàn)國時期,我國的貨幣形態(tài)許多。秦統(tǒng)一中國后,規(guī)定在全國范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態(tài)向規(guī)范形態(tài)的一次重大演化。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始終持續(xù)到民國初期。(3)由地方鑄幣向中心鑄幣的演化元鼎四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心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從今確定了由中心政府對錢幣鑄造、發(fā)行的統(tǒng)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心鑄幣的一次重大演化。此后,歷代鑄幣皆由中心干脆經管。(4)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化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四銖”等等(二十四銖為一兩)。唐高祖武德四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統(tǒng)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化。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后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始終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國通寶”。(5)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化北宋時,由于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qū)大量地鑄造鐵線。鐵錢笨重不便,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qū)應運而生。交子的出現(xiàn),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化。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6)由手工鑄幣向機制紙幣的演化清朝后期,隨著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漸漸傳入,光緒年間已起先在國外購買造市機器,用于制造銀元、銅元。后來,廣東起先用機器制造無孔當十銅元,因制造者獲利豐厚,各省紛紛仿效。清末機制貨幣的出現(xiàn),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手工鑄幣向機制貨幣的重大演化。2.金幣本位制的內容和影響(1)內容①用黃金來規(guī)定所發(fā)行貨幣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的重量而形成肯定的比價關系。②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將金磚交給國家造幣廠鑄造成金幣,或以金幣向造幣廠換回相當?shù)慕鸫u。③金幣是無限法償?shù)呢泿牛哂袩o限制支付手段的權利。④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結算也運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當國際貿易出現(xiàn)赤字時,可以用黃金支付。(2)影響①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穩(wěn)定的貨幣制度。黃金自由發(fā)揮世界貨幣的職能,促進了各國商品生產的發(fā)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信用事業(yè)的發(fā)展,也促進了資本輸出。金本位制自動調整國際收支,促進了資本主義上升階段世界經濟的旺盛和發(fā)展。②金本位制下,匯率固定,消退了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有利于世界貿易的進行;各國央行有固定的黃金價格,從而貨幣實際價值穩(wěn)定;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特權地位。③但是,金本位制限制了貨幣政策應付國內均衡目標的實力,只有貨幣與黃金掛鉤才能保證價格穩(wěn)定;貨幣供應受到黃金數(shù)量的限制,不能適應經濟增長的須要;黃金生產不能持續(xù)滿意需求,央行無法增加其國際儲備;當一國出現(xiàn)國際收支赤字時,往往可能由于黃金輸出,貨幣緊縮,而引起生產停滯和工人失業(yè);給黃金出口國很大的經濟壓力。3.全面相識布雷頓森林體系(1)背景①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成功在即,有識之士主見建立有效的機制,以穩(wěn)定世界經濟。②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打破了舊有的世界經濟體系,沖擊了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③經濟實力的膨脹使美國企圖規(guī)劃戰(zhàn)后的“世界經濟藍圖”,確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權地位。(2)特點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資金都來自成員國的認繳資金,并依據(jù)認繳資金的數(shù)額確定投票權的多少。②各會員國貨幣與美元匯率基本固定,美元與黃金的比價固定。(3)評價①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標記著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②確立了美國在“二戰(zhàn)”后相當一段時期內左右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適應了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須要。③肯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世界金融貨幣秩序,促進了世界貿易,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fā)展。(4)瓦解的緣由①體系自身存在缺陷。只有美國長期保持貿易順差,才能使其他國家獲得足夠的美元供應;若美國國際收支持續(xù)性逆差,美元則會丟失其中心地位,引起美元危機。固定匯率制度限制了匯率對國際收支的調整作用。②美元危機。20世紀50年頭的朝鮮斗爭和20世紀六七十年頭的越南斗爭,使美國國際收支連年逆差,黃金儲備大量外流。石油提價、經濟危機,美國財政赤字浩大。政府大量發(fā)行貨幣造成通貨膨脹,嚴峻沖擊了美元的信譽。各國紛紛拋售美元兌換黃金,使美國黃金儲備急劇削減。③世界經濟出現(xiàn)多極化趨勢。20世紀六七十年頭,西歐、日本等經濟實力漸漸增加,在肯定程度上起先與美國分庭抗衡,美國的經濟競爭力相對減弱。1.下表為戰(zhàn)國時期的貨幣及流通區(qū)域表。這可以說明當時(B)刀幣齊、燕等國布韓、趙、魏等國圜錢秦國和東周、西周等地銅貝、郢爰楚國A.民間商業(yè)勃興B.國內缺乏統(tǒng)一市場C.貨幣流通量大D.諸侯爭霸斗爭不斷解析:從“戰(zhàn)國時期的貨幣及流通區(qū)域表”不難看出,戰(zhàn)國時期,不同地區(qū)所運用的貨幣是不一樣的,這主要是因為戰(zhàn)國時國家分裂,沒有統(tǒng)一的市場,故B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民間商業(yè)的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貨幣流通量的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戰(zhàn)國時期,諸侯是兼并斗爭而非爭霸斗爭,故D不符合題意。2.電影《英雄》中,無名(刺客)對戰(zhàn)長空(刺客)時,給一旁撫琴的老者一把錢幣,錢幣有刀狀、鏟狀等各種形態(tài)。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中國的封建社會最為廣泛流通的貨幣始終是(C)A.秦半兩錢 B.五銖錢C.圓形方孔錢 D.銀錠解析:據(jù)材料“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中國的封建社會最為廣泛流通的貨幣”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秦朝統(tǒng)一貨幣為圓形方孔錢,中國封建社會最為廣泛流通的貨幣始終是圓形方孔錢,故C正確;秦半兩錢在秦朝滅亡后沒有始終運用,故A解除;五銖錢屬于西漢漢武帝時期,不符合題意,故B解除;銀錠并不是“封建社會最為廣泛流通的貨幣”,故D解除。3.1948年12月底,金圓券發(fā)行量增至81億元。至1949年4月時增至5萬億,至6月更增至130萬億,比十個月前初次發(fā)行時增加二十四萬倍。金圓券鈔票面額不斷上升,最終出現(xiàn)面值一百萬元的大鈔,但仍不足以應付交易之需。對此現(xiàn)象分析正確的是當時(A)A.社會通貨膨脹嚴峻B.鈔票印刷業(yè)技術革新C.國民經濟建設成果顯著D.國統(tǒng)區(qū)經濟漸漸旺盛解析:材料“金圓券發(fā)行量……比十個月前初次發(fā)行時增加二十四萬倍”“金圓券鈔票面額不斷上升”說明當時國統(tǒng)區(qū)通貨膨脹特別嚴峻,金圓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廢紙,國民政府財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潰,故A項正確,D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通貨膨脹,故B項解除;C項“國民經濟建設”是20世紀30年頭國民政府實行的經濟政策,解除。4.全面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依據(jù)地發(fā)行貨幣,稱為“抗幣”或“邊幣”。在與法幣、偽幣和土雜鈔共存交織的斗爭環(huán)境下不斷壯大并逐步樹立起信譽,占據(jù)了市場。這些“抗幣”或“邊幣”的發(fā)行(B)A.阻擋了日本的經濟掠奪B.鞏固了依據(jù)地政權建設C.主導了依據(jù)地金融市場D.奠定了抗戰(zhàn)的物質基礎解析:由“不斷壯大”“樹立起信譽”“占據(jù)了市場”等信息可以推斷,“抗幣”或“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