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新世紀版必修3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一位美國科學家指出,1960年,中國的25萬科學家和工程師中,有90%是在建國后培養(yǎng)出來的;這一時期,中國工科畢業(yè)生數量大約是美國工科畢業(yè)生的75%。這反映了當時中國A.建成較完整的教育體系B.教育深受計劃經濟影響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縮小D.科教興國戰(zhàn)略初見成效2、下表列舉了孔子不同時期的“遭遇”。下列觀點對此解釋合理的是。
A.“歷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C.“歷史都是思想史”D.“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3、中國現代畫家滑天壽先生說過,“水墨濃濕得體,黑白相用,濕相成則百色明姿,雖無色,勝于有色矣;無色在其中,勝于青黃朱紫矣?!睋?,潘天壽強調A.繪畫應具有順其自然的理念B.繪畫應具有豐沛的情感因素C.中國畫具有意境飄然的特色D.中國古代繪畫技巧至善至美4、清代學者顏元評價士林風氣時譏諷地說:“宋元來儒者,卻習成婦女態(tài),甚可羞。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他的思想,與下列哪一位學者比較接近A.朱熹B.陸九淵C.李贄D.顧炎武5、16世紀至17世紀中葉中西科技成就簡表。時間歐洲時間中國16世紀哥白尼太陽中心說明中期李時珍《本草綱目》17世紀伽利略天文望遠鏡、哈維血液循環(huán)學說、波義耳近代化學、笛卡爾解析幾何、牛頓力學體系明后期至清初徐光啟《農政全書》
徐霞客《徐霞客游記》
宋應星《天工開物》
據材料可知()A.中國科技落后于西方B.東西方社會發(fā)展趨勢不同C.“東學西漸”歷程開啟D.宗教信仰影響科技的發(fā)展6、鄭觀應曾說:“以西學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學其本也,各國最重格致之學,英國格致會頗多,獲益甚大,講求格致新法者約十萬人。語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則中學其本也,西學其末也?!睋丝芍?,鄭觀應A.率先倡導中體西用思想B.認為西學存在著嚴重的弊端C.強調學習西方政治制度D.主張傳統(tǒng)文化與西學相結合7、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在接管大城市后廢除保甲制,建立了市、區(qū)、街三級行政管理體制,街政府是最基層的行政機構。因無法適應城市“集中”的特點,街政府被撤銷。1954年,國家在城市基層設立區(qū)政府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和群眾自治性組織居民委員會,正式確立街居體制。據此可知,城市基層行政機構的變革A.體現了人民民主專政B.發(fā)揮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用C.凸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D.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8、閱讀下表《唐代各道災害救濟區(qū)域分布表》;這反映了。
唐代各道災害救濟區(qū)域分布表。
A.北方地區(qū)災害相對嚴重B.江南地區(qū)災害較少發(fā)生C.政府救災政治色彩濃厚D.政府力量影響救災實施9、隋唐時期在思想文化上繼承了魏晉的特點,又出現了新的趨向。隋唐思想“新的趨向”主要是指A.儒、佛、道始終受統(tǒng)治者的推崇B.道教取得了獨尊的地位C.儒學不斷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D.佛教的地位超過了儒、道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10、美國文學家海明威是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11、大唐盛世,國力強大,對周邊地區(qū)產生了文化的輻射力,形成了以中國本土為地理中心、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__________;宋元時期,中國的技術發(fā)明______和火藥經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推動了人類歷史進程。12、將下列表格填寫完整。
。時期。
農書。
作者。
特點。
《氾勝之書》
原著失傳。
賈思勰。
元朝。
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yè);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
明朝。
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3、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對牛頓經典力學的否定,與量子理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礎。A.正確B.錯誤14、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出現了一些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的學者,他們被稱為智者學派。A.正確B.錯誤15、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工業(yè)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即“蒸汽時代”。A.正確B.錯誤16、史實: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
推論: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A.正確B.錯誤17、北宋時,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1題,共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國自古就是一個疫病頻發(fā)的國家,在公共危機應急救援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兩漢疫病流行,西漢有11次,東漢有27次。疫病爆發(fā)以后,帝王一般會下罪己詔主動承擔責任,認為疫病的流行是自己的政事有所欠缺而導致的,并大赦天下、減免賦稅、舉辦大型祈禳儀式。西漢元帝時,關東水災疾疫,大量流民涌入關內,元帝詔集轉運糧食給流民,并開倉賑濟,賜寒衣,保證災民能有基本的吃穿。東漢和帝永元問,曹褒官為城門校尉,“時有疾疫,褒巡行病徒,為致醫(yī)藥,多蒙濟活”。安帝元初間,會稽大疫,政府派“遣光祿大夫將太醫(yī)循行疫病”,到鄉(xiāng)村為老百姓治病。兩漢時期,從農村到城市,每逢疫情嚴重,惑病人增多,政府會因地制宜地騰出一些住宅作為疫病的醫(yī)院,集中為他們進行治療,以防止疫病擴散?!幾詣⒌未ā洞笪烈卟《?、毀滅和帝國的抗爭》等材料二晚清時期,以災荒為代表的災害性公共危機事件日趨頻仍,以瘟疫為代表的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此起彼伏。19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后,官賑為代表的傳統(tǒng)危機應對機制漸趨衰弱,新型商人開始活躍于近代歷史舞臺。新型商人文化教育程度較高,有著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強烈愿望,同時具有“我本同處宇內,有分地無分民”的超越鄉(xiāng)土觀念的社會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發(fā)生重大災荒時,他們號召社會各階層人民關注災區(qū),為災區(qū)人民募捐災款和物資,義販逐漸發(fā)展成為晚清社會主要的災荒救濟形式。——摘編自姜強《近代江南公共危機與社會應對》等材料三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的公共危機管理的研究局限在自然災害和社會事故上。2003年“非典”后,針對危機事件的科研機構紛紛建立,在研究中各有側重。2005年,國務院發(fā)布《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等35個與公共危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汶川地震時,國內媒體從中央到地方全力以赴地對地震和救災情況進行了及時、充分、生動的報告,將全國人民的注意力凝聚到抗震救災上,激發(fā)了整個社會強大的救災合力。——摘編自劉亞光《淺析我國公共危機管理的發(fā)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漢時期應對公共危機措施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所學知識;指出晚清時期公共危機應對機制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所學知識,說明我國公共危機應對機制發(fā)展的主要表現,并簡要談談你從我國歷代公共危機應對機制建設中獲得的啟示。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3題,共9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史學熱點的形成,大都與國家建設的需求相關。如中外關系史的研究成為熱點,中國邊疆學迎來發(fā)展高潮,西夏學;契丹小字、滿文等“絕學”后繼有人;環(huán)境史研究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契機,絲綢之路研究、海洋史研究趨于繁榮。2019年初,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這是中國歷史學發(fā)展中的一件大事,對于推動史學各領域包括中國古代史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戴逸《新中國70年來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材料提供了新中國70年來中國古代史研究的狀況,對材料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結合所學的中國古代史知識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民國時期全國高等學校統(tǒng)計表民國時期全國高等學校統(tǒng)計表。行政區(qū)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合計合計大學國立771364239省立私立512732727獨立專門學院國立25634424省立487112121私立5152194141專科學校國立25104122省立1115432424私立1744255050合計3583333933248248——摘編自張德祥、周潤智《高等教育社會學》
從材料中提煉一個論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時間事件1897年德國醫(yī)生米庫利奇提出在為病人施行手術過程中外科醫(yī)生應將口、鼻、胡須用一層紗布遮住。其學生胡伯納等人在紗布內放置了細鐵絲支架使紗布與口鼻間留有間隙,解決了佩戴口罩呼吸不暢等問題。1899年法國醫(yī)生保羅伯蒂研究發(fā)現只有6層紗布制作的口罩才可以預防細菌經飛沫傳播,六層紗布口罩誕生。1910年哈爾濱暴發(fā)鼠疫,天津陸軍軍醫(yī)學堂副監(jiān)督伍連德主持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與各國專家研討了“防疫面罩”,“伍氏口罩”誕生。“伍氏口罩”簡單易戴,價格低廉,很快被民眾接受。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發(fā),人們被強制要求戴口罩。1952年“倫敦大霧事件”使口罩再次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1967年美國3M公司開始設計和生產防塵口罩。2003年中國“非典(SARS)”使口罩的使用和普及達到新高潮。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中國政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è)轉產口罩,以滿足疫情防控的需要。
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自擬論題,并對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論題明確,論證充分。)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2題,共18分)22、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論戰(zhàn)中是如何論述革命的必要性,正義性,進步性的?23、科學技術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鄭和當時建造的超大型寶船長140多米;寬57米是史無前例的。(建造寶船的)巨型船塢,在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在當時世界上也無與倫比。它是中世紀中國造船業(yè)在全世界遙遙領先的明證。鄭和船隊的航海技術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獨領風騷的。15世紀初,是中國人稱雄海上的時代,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幾皂n勝寶《鄭和之路》
材料二江南制造總局造船廠;1868年已著手建造螺輪蒸汽艦了。造螺輪蒸汽艦是1845—1850年間在歐洲推廣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軍事?!幾孕焯﹣怼吨袊酚洝?/p>
克服技術的落后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尤其是當那些西洋顧問和教習自己就不很專業(yè)時,更是如此。自強規(guī)劃所造出的槍炮艦船的性能及其低劣,這就導致需要不斷從國外購置槍炮。
——[美]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材料三1958年起;由聶榮臻主持的國防科技研究已邁開步伐。黨和政府克服蘇聯(lián)政府單方面撕毀協(xié)議;撤走專家、停止供應設備所造成的嚴重困難,自力更生發(fā)展國防科技工業(yè),終于取得了國防極端技術的重大突破。中國國防尖端技術的巨大發(fā)展,標志著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大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國科學技術當時達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院吻摺吨腥A人民共和國史》
材料四19世紀70年代;德國瞄準對重工業(yè)和新工業(yè)發(fā)展有決定影響的科技領域,設立許多科學研究機構。俾斯麥鼓勵德國學子去學習和掌握德國還沒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帶回了愛迪生的電燈制造專利權。1883年創(chuàng)辦德國愛迪生公司。電氣工業(yè)的發(fā)展是造成德國90年代德國經濟繁榮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方面德國超過英法之總和,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幾远〗ê辍兜聡ㄊ贰?/p>
(1)根據材料一說明造船;航海技術對鄭和下西洋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追述唐宋時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據材料二;歸納洋務企業(yè)制造軍艦的技術狀況。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失敗的外部原因。
(3)根據材料三;指出我國國防尖端技術大發(fā)展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國“國防尖端技術重大突破”的表現。
(4)根據材料四;歸納德國發(fā)展高新科技的途徑。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科技發(fā)展對當時德國經濟的影響。
(5)你對發(fā)展我國科學技術有何建議?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B【分析】根據材料可知國家培養(yǎng)大量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工科畢業(yè)生數量多,這與當時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才有關,說明教育深受計劃經濟影響,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建成較完整的教育體系的相關信息,排除A;材料無法體現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縮小的相關信息,排除C;科教興國戰(zhàn)略是20世紀90年代提出,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所以選B
點睛:理解材料中關鍵信息“1960年”“科學家和工程師”“工科畢業(yè)生”,運用所學知識可知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才。2、B【分析】【詳解】
材料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孔子命運”,這說明各個歷史時期根據時代的需要對孔子進行不同的改造,體現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B項正確?!皻v史就是一家之言”沒有突出歷史的時代性,排除A?!皻v史都是思想史”說法過于片面,且材料強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排除C。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忽視了歷史事實的客觀性,排除D。3、A【分析】【詳解】
材料“水墨濃濕得體,黑白相用,濕相成則百色明姿,雖無色,勝于有色矣”強調的是繪畫應該具有順其自然的風格,A項正確;材料與豐沛的情感因素無關,排除B項;材料與意境飄然無關,排除C項;材料與繪畫技巧至善至美的說法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4、D【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調動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顏元批評宋元以來的儒學者“無事袖手談心性”,空談理學。朱熹進一步發(fā)展了程朱理學,沒有與此接近的思想,故A項錯誤;陸九淵是心學的創(chuàng)立者,沒有與此接近的思想,故B項錯誤;李贄主要是抨擊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權威,沒有與此接近的思想,故C項錯誤;顧炎武認為空談誤國,主張經世致用,與此思想接近,故D項正確。
考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演變·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顧炎武的思想主張5、B【分析】【詳解】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中國的科技成就都是古典科技的技術經驗的總結,而西方趨向近代科學,造成這種差異主要是因為東西方發(fā)展趨勢不同決定,中國處于封建制度衰落時期,而西方跨入近代,發(fā)展資本主義,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16世紀至17世紀中葉中西科技成就的差異不能說明中國科技落后于西方;C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東方文化傳入西方的內容;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宗教信仰對科技發(fā)展的影響。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6、D【分析】【分析】
【詳解】
鄭觀應認為“中學其本也,西學其末也”,即是中體西用思想,因此他主張將西學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故D項正確;率先提出中體西用思想的是馮桂芬,排除A項;材料并沒有涉及鄭觀應對西學弊端的認識,排除B項: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鄭觀應的認識也在發(fā)生變化,從主張學習西方技術到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但材料并未涉及對西方政治的學習,排除C項。7、A【分析】【分析】
【詳解】
廢除保甲制,即廢除了舊的專制政權,而街道辦是政府派出機構,居委會是群眾自治組織,體現了人民民主專政,A項正確;這里不體現統(tǒng)戰(zhàn),且此時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正處于過渡時期,所以B、C兩項錯誤;社會主義工業(yè)化起步于一五計劃期間,排除D項。故選A項。8、C【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以抗擊疫情熱點出發(fā),聯(lián)系古代中國救災措施。通過唐代各道救濟區(qū)域分布表的分析,北方各道接受救濟明顯高于南方,并非南北災害發(fā)生頻率不同,而是封建統(tǒng)治者在救濟的過程中往往側重于保護統(tǒng)治中心,使得救災政治色彩濃厚,故C正確,排除AB項;材料無法體現政府的力量,排除D項。9、C【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漢武帝時,儒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得到統(tǒng)治者的推崇,魏晉時期,由于社會動蕩,統(tǒng)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維護統(tǒng)治,故“始終”的說法錯誤,故A項錯誤;道教在我國未取得獨尊地位,故B項錯誤;結合所學可知,魏晉以來,儒學遭遇危機,因此儒學不斷吸收佛、道德合力成分,到宋明時期發(fā)展為理學,故C項正確;佛教的地位超過了儒、道不符合歷史史實,故D項錯誤。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10、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文學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與?!??!窘馕觥俊独先伺c?!?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第一問是考查唐朝時期強大的國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強大的文化圈,第二問是考查的宋科技發(fā)明的外傳,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屬于基礎知識考查,難度不大?!窘馕觥竣?東亞文化圈(或漢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針)12、略
【分析】【詳解】
聯(lián)系所學可知,《氾勝之書》是西漢氾勝之的著作;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統(tǒng)的農學書籍;元朝王禎的《農書》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yè)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窘馕觥?。時期。
農書。
作者。
特點。
西漢。
《氾勝之書》
氾勝之。
原著失傳。
北魏。
《齊民要術》
賈思勰。
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統(tǒng)的農學書籍。
元朝。
《王禎農書》
王禎。
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yè);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
明朝。
《農政全書》
徐光啟。
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
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3、B【分析】【詳解】
相對論打破了牛頓以來傳統(tǒng)的絕對時空觀。相對論并非全盤否定牛頓力學,牛頓力學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而狹義相對論反映的是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和發(fā)展。故判斷為錯誤。14、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出現了一些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的學者,他們被稱為智者學派。故正確。15、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工業(yè)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即“蒸汽時代”。題意說法正確。16、B【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電力的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而非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題干說法錯誤。17、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北宋時,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故正確。四、材料分析題(共1題,共8分)1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據“帝王一般會下罪己詔主動承擔責任;認為疫病的流行是自己的政事有所欠缺而導致的,并大赦天下;減免賦稅、舉辦大型祈禳儀式”得出注重穩(wěn)定人心,救助范用廣,神學迷信色彩濃厚;根據“元帝詔集轉運糧食給流民,并開倉賑濟,賜寒衣,保證災民能有基本的吃穿”得出政府救助為主;據“府會因地制宜地騰出一些住宅作為疫病的醫(yī)院,集中為他們進行治療,以防止疫病擴散”得出創(chuàng)設專門的救助性醫(yī)院。
(2)根據“官賑為代表的傳統(tǒng)危機應對機制漸趨衰弱”;“義賑逐漸發(fā)展成為晚清社會主要的災荒救濟形式”可知變化在于由官賑到義賑。變化的原因綜合材料內容和所學可從政府腐敗、傳統(tǒng)儒學的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西方慈善思想的引入等方面進行概括。
(3)根據“針對危機事件的科研機構紛紛建立,在研究中各有側重”得出研究機構增加,拓寬了研究的范圍和視野;根據“國務院發(fā)布《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等35個與公共危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得出公共危機管理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據“國內媒體從中央到地方全力以赴地對地震和救災情況進行了及時、充分、生動的報告”得出公共危機管理中媒體走向成熟。啟示可從發(fā)揮制度優(yōu)勢、加強法制建設和預案機制建設、注重交流合作、樹立人本思想、注重危機公關、注重自然規(guī)律和科學規(guī)律、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等方面總結概括。言之有理即可?!窘馕觥?1)特點:注重穩(wěn)定人心;救助范圍廣;創(chuàng)沒專門性救助醫(yī)院(實施隔離防治);以政府救助為主;神學迷信色彩濃厚。
(2)變化:從以官賑為主到以義賑為主。
原因:清政府晚期政治腐??;傳統(tǒng)儒學的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西方慈善思想的引入。
(3)表現:研究機構增加;拓寬了研究的范圍和視野;公共危機管理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公共危機管理中媒體走向成熟。
啟示:公共危機應對機制體系建設要充分發(fā)揮制度優(yōu)勢;應注重法制建設和預案機制建設;應注重交流合作,注重社會組織與擴大民眾的參與力量;應樹立人本思想和效串優(yōu)先理念;要注重危機公關,維護社公穩(wěn)定;要注重自然規(guī)律和科學規(guī)律,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五、論述題(共3題,共9分)1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該題沿襲了近年來開放性試題的設計思路,要求考生就表格內容獨立提出看法,對論題進行史論結合的闡述。試題以戴逸《新中國70年來的中國古代史研究》為情景材料,契合了傳統(tǒng)文化和“四個自信”的熱點,考查對中國古代史的認識以及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fā)現歷史問題、論證歷史問題、獨立提出觀點的能力,突出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本題材料提供了中國古代史研究的狀況,要求圍繞研究狀況提取一個看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題目著眼于研究狀況的看法,開拓了考生在唯物史觀指導下認識歷史的視角;題目的史料包含了多種看法,便于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題目限定中國古代史知識,便于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史論結合說明論證問題。答題的關鍵在于能夠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聯(lián)系相關史實,提取相關看法。答題思路一般分為四步,第一步是認真閱讀材料,明了《新中國70年來的中國古代史研究》的主要史學熱點的形成,大都與國家建設的需求相關。第二步,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整體分析,由此提出看法,如:國家建設需要引導史學研究趨向;國家宏觀文化政策與具體的學術研究相結合;史學經世功能的充分發(fā)揮。等等。第三步,圍繞題目,聯(lián)系材料涉及的史實,結合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內容對自己的看法加以說明,第四步進行總結升華。說明時要注意限制條件是用中國近現代史知識,要求做到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窘馕觥繃野l(fā)展的需要引導史學研究趨向新中國成立以后,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之所以大力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因為儒家的“仁政”契合當今的“以德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當今的“依法治國”;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當今的全民教育、素質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墨家的兼愛、非攻契合當今的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這些有利于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構建和諧社會。研究中國邊疆學,有利于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能夠更好地執(zhí)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推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發(fā)展的倡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fā)展的旗幟,主動地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使“一帶一路”的發(fā)展更加的充分和長久。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逐步推進,中國古代史研究的史學經世功能更能得到充分發(fā)揮。20、略
【分析】【詳解】
此題是開放性題,首先通過觀察圖表找出一個觀點,從表中看東部、南部多,華東有83所,西南39所和中南共有33所,華北的學校數量相對較少。從辦學性質看,獨立專門私立學院較少;從辦學類別看,大學數量少于獨立學院和??茖W校,從而能得出一個觀點:高等學校結構布局不平衡不合理。論述這個論點時候通過讀表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組織答案,同時可就材料中的某一角度展開論述:從行政區(qū)域的分布;不同辦學性質學校的分布;各區(qū)域國立大學數量的對比;大學、專門學院和??茖W校數量的對比可以得出的結論進行論述?!窘馕觥渴纠弧?/p>
論題:高等學校結構布局不平衡不合理。
論述:從地域分布看;東部;南部多,華東有83所,西南和中南共有71所,華北的學校數量相對較少。從辦學性質看,獨立專門私立學院較少;從辦學類別看,大學數量少于其他兩種學校數量。近代以來,中國的社會發(fā)展受戰(zhàn)亂、政治腐敗、經濟落后等各種因素的制約;東部地區(qū)、南部地區(qū)工業(yè)化起步早,發(fā)展較快,為此地區(qū)的高等教育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因為抗日戰(zhàn)爭,我國東北、華北淪陷,國民政府將當時淪陷區(qū)的大多數高校西遷,西南地區(qū)也成為當時中國高等院校相對集中的地區(qū);民族意識的覺醒,教育救國思潮的推動。
綜上所述,從行政區(qū)域的分布,不同辦學性質學校的分布,各區(qū)域國立大學數量的對比,大學、專門學院和??茖W校數量的對比可知,民國時期高校分布在結構和布局上不平衡不合理。21、略
【分析】【詳解】
論證:首先按照題意,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如根據材料中“德國醫(yī)生米庫利奇提出在為病人施行手術過程中外科醫(yī)生應將口、鼻、胡須用一層紗布遮住。其學生胡伯納等人在紗布內放置了細鐵絲支架使紗布與口鼻間留有間隙,解決了佩戴口罩呼吸不暢等問題”“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中國政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è)轉產口罩,以滿足疫情防控的需要”等信息,可得出論題“口罩的使用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確定論題后,圍繞這一問題,梳理相關信息和所學知識,展開論述,如對比古今中外戴口罩的原因、特點、本質及其作用;接著在論述基礎上總結規(guī)律,說明認識,如指出口罩從歷史中來,沾染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風塵,有有一定的史料價值,還為我們提供了觀察和研究歷史的新視角、新方法;解題過程中,注意論題明確,史論結合?!窘馕觥渴纠?/p>
論題:口罩的使用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論述:古代中國宮廷中獻食之人用絹布遮住口鼻體現的是身份等級的差別;是皇權至上;等級森嚴的體現。19世紀末,在兩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科技水平進一步發(fā)展,近代生物醫(yī)學獲得長足進步。受此影響,口罩的制作工藝更為科學,普及程度也因有了科學理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部編歷史七年級下冊《第8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聽課評課記錄2
- 魯教版地理六年級下冊6.1《位置和范圍》聽課評課記錄1
- 青島版數學七年級下冊11.2《積的乘方與冪的乘方(1)》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 七年級數學 上冊 第一章】1.3.2 第2課時《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聽評課記錄2
-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聽課評課記錄《2.2合理利用網絡》
- 華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綜合與實踐 制作包裝盒》聽評課記錄
- 人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第七課《我們的文化自信》聽課評課記錄
- 六年級思想品德教學總結
- 醫(yī)院醫(yī)生聘用合同范本
- 城市個人財產房屋抵押貸款合同范本
-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初中班級成績分析課件
-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職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勞務合同樣本下載
- 聰明格練習題(初、中級)
- 20XX年吉林省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審核備案表
- 產科危重癥識別與處理及危重癥管理培訓課件
- 韻達快遞員工勞務合同范本
- 血液透析水處理系統(tǒng)演示
- TSSX 007-2023 植物油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測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