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導游基礎知識》考前模擬訓練第八章-中國四大宗教_第1頁
2018年《全國導游基礎知識》考前模擬訓練第八章-中國四大宗教_第2頁
2018年《全國導游基礎知識》考前模擬訓練第八章-中國四大宗教_第3頁
2018年《全國導游基礎知識》考前模擬訓練第八章-中國四大宗教_第4頁
2018年《全國導游基礎知識》考前模擬訓練第八章-中國四大宗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年《全國導游基礎知識》考前模擬訓練第八章中國四大宗教一、判斷題(正確的選A,錯誤的選B)1、信仰東正教的少數(shù)民族有俄羅斯族、鄂溫克族。()2、創(chuàng)立于公元前6世紀的佛教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創(chuàng)立的時間最早。()3、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誕生于拘尸那迦。()4、信仰藏傳佛教的少數(shù)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德昂族、裕固族。()5、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的經(jīng)典屬于“漢語”又稱巴利語系佛教。()6、隋唐兩代是中國佛教的創(chuàng)造階段和鼎盛時期。()7、元明清出現(xiàn)“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局面。()8、禪宗以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修行和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宗旨。()9、凈土宗是純粹中國化的佛教,奉菩提達摩為初祖。()10、禪宗是中國佛教史上流傳最久遠、對中國文化思想影響最廣遠的宗派。()11、佛教在中國發(fā)展經(jīng)歷了“譯傳、創(chuàng)造、融合”。()12、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是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13、格魯派僧人穿戴紅色袈裟、僧裙、僧帽,俗稱紅教。()14、宗喀巴創(chuàng)立的寧瑪派被康熙冊封為達賴和班禪兩大活佛轉(zhuǎn)世制度。()15、“四諦”苦、集、滅、道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認的基礎教義。()16、佛教“集諦”概括為“五陰聚合”說、“十二因緣”說、“業(yè)報輪回”說。()17、“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被稱為“三法印”。()18、藏傳佛教大藏經(jīng)稱為《甘珠爾》佛語部、《丹珠爾》論部。()19、釋迦三圣是普賢菩薩、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20、東方三圣是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21、華嚴三圣是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22、文殊菩薩手持“如意棒”身騎“獅子”道場在山西五臺山。()23、佛教的護法天神有四大天王、韋馱、二王尊、伽藍神關羽。()24、西方廣目天王身穿“紅色”手握慧劍;東方持國天王身穿“白色”手持琵琶。()25、我國四大羅漢堂是北京碧云寺、蘇州西園寺、武漢歸元寺、成都寶光寺。()26、佛教最高禮節(jié)“五體投地”是指兩肘、兩膝、頭“五體”都著地。()27、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28、浙江普陀山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道場的佛教圣地。()29、青廟與黃廟并存、顯教與密教競傳是500年來五臺山佛教的最大特色。()30、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寺、南禪寺、佛光寺并稱為五臺山五大禪林。()31、南禪寺是五臺山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寺院。()32、塔院寺“大白塔”為尼泊爾阿尼哥設計的藏式白塔是五臺山的象征標志。()33、五臺山南禪寺大雄寶殿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34、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并稱浙江普陀山三大寺。()35、浙江普陀山是中國佛教最大的國際性道場。()36、萬年寺供奉北宋鑄普賢騎馬白象銅像是峨眉山的鎮(zhèn)山之寶。()37、衹園寺、百歲宮、東崖寺、甘露寺并稱為九華山四大叢林。()38、九華山規(guī)模最大的寺院“甘露寺”是九華山唯一宮殿式建筑的寺院。()39、我國佛教石刻有三個高潮時期是北朝、盛唐、兩宋。()40、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41、第20窟的露天大佛“釋迦牟尼像”是大同云岡石窟的象征。()42、龍門石窟最大造像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為龍門石窟的象征。()43、“戈壁明珠”克孜爾千佛洞是新疆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佛教石窟群。()44、唐代鑒真被日本人譽為日本律宗之開山祖、醫(yī)藥的始祖、文化的恩人。()45、禪宗祖庭有河南嵩山少林寺、湖北東山五祖寺、廣東韶關南華寺。()46、重慶大足石刻是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47、南京棲霞寺、天臺國清寺、山東靈巖寺、湖北玉泉寺合稱“天下四大叢林”。()48、河南洛陽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49、甘丹寺、哲蚌寺、塔爾寺是拉薩三大寺。()50、甘丹寺是格魯派第一座寺院和祖庭為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興建。()51、酥油花、堆繡、繪畫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52、五百羅漢山、檀木大佛、金絲楠木佛龕并稱雍和宮三絕。()53、道教創(chuàng)始人“王重陽”奉老子為教主。()54、全真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不得蓄妻室,并制定嚴格的清規(guī)戒律。()55、三山符箓指以符箓為主的龍虎山、閣皂山、茅山“江南道教三大宗”。()56、明代《正統(tǒng)道藏》和《萬歷續(xù)道藏》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道藏》。()57、湄洲島媽祖廟、天津天后宮、臺灣北港朝天宮是我國三大媽祖廟。()58、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最為壯觀、保存最完好的關帝廟。()59、全真道道觀的最高負責人為住持,正一道道觀的最高負責人為方丈。()60、青城山上清官、北京白云觀、山西芮城永樂宮是全真道三大祖庭。()61、終南山“道觀之祖”草樓觀是中國第一座道觀。()62、四川梓潼七曲山文昌宮是全國第一座文昌廟和全國文昌廟的祖廟。()63、廣東羅浮山?jīng)_虛古觀是嶺南香火最盛、信眾最多的道觀。()64、基督教是公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穌創(chuàng)立。()65、東正教最高首領稱“教皇”,天主教最高首領稱“牧首”。()66、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公元7世紀初創(chuàng)建伊斯蘭教。()67、伊斯蘭教的教義包括六大信仰、五功、善行。()68、泉州清凈寺、廣州懷圣寺、杭州真教寺、揚州仙鶴寺是伊斯蘭教四大古寺。()69、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是《古蘭經(jīng)》和《圣經(jīng)》。()70、廣州懷圣寺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典型阿拉伯式清真寺。()71、西安化覺寺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72、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蘇菲派。()73、中國四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74、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少數(shù)民族有佤族、傣族、白族、彝族、納西族。()75、中國佛教包括大乘佛教、藏傳佛教、上座部佛教。()76、大乘佛教修行果位分為羅漢、菩薩、佛。()77、佛教誕生于印度,發(fā)展在中國。()78、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和佛教經(jīng)典都在中國。()79、活佛轉(zhuǎn)世制度為藏傳佛教所特有。()80、佛教出世間的最高理想是涅槃。()81、佛教的宗旨歸納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82、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經(jīng)典“大藏經(jīng)”包括經(jīng)藏、律藏、論藏。()83、三世佛是釋迦牟尼佛、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84、三方佛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85、三身佛是彌勒佛、釋迦牟尼佛、燃燈佛。()86、菩薩“五大士”是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大勢至。()87、四大天王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88、拉薩哲蚌寺是中國最大的寺院和藏傳佛教規(guī)模最大的寺院。()89、五當召是內(nèi)蒙古唯一完整的藏傳佛教寺院。()90、雍和宮是我國內(nèi)地城市中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91、全真教主張“道、儒、佛”以《道德經(jīng)》、《孝經(jīng)》、《易筋經(jīng)》為主要經(jīng)典。()92、基督教的教義是上帝創(chuàng)世說、原罪救贖說、天堂地獄說。()93、道教“三清”是玉清道德天尊、太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94、道教“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95、云南昆明太和宮是全國最大的銅殿。()96、關羽被儒家尊為“武圣人”,道教尊為“伽藍神”,佛教尊為“關圣帝君”。()97、道教、伊斯蘭教、佛教的標記分別為“太極八卦圖、法論、新月”。()98、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正一教、東正教。()99、新教的教堂負責人為“牧師”。()100、北京南堂為“巴洛克式”建筑是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101、北京北堂屬“哥特式”建筑是北京最大的東正教堂。()102、廣州圣心大教堂是中國最大法國羅曼式教堂。()103、上海徐家匯天主堂為“俄羅斯拜占庭式”建筑是上海最大的教堂。()104、伊斯蘭教清真寺的教長是阿訇。()105、伊斯蘭教唯一的主宰是安拉。()106、齋醮是道教常見的一種法事。()107、道教的教義包括清靜寡欲、柔弱不爭、自然無為、氣化宇宙。()108、哼哈二將是密跡金剛和那羅延天。()二、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1、()創(chuàng)立于公元前6世紀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2、創(chuàng)立時間最早的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3、蒙古族主要信仰()A.藏傳佛教B.大乘佛教C.伊斯蘭教D.上座部佛教4、釋迦牟尼成道地是()A.鹿野苑B.拘尸那迦C.菩提伽耶D.藍毗尼花園5、釋迦牟尼誕生地是()A.印度B.不丹C.尼泊爾D.巴勒斯坦6、傣族主要信仰()A.東正教B.藏傳佛教C.大乘佛教D.小乘佛教7、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經(jīng)典在()A.印度B.中國C.泰國D.尼泊爾8、西漢“伊存”向中國博士弟子“景盧”口授()佛教開始傳人中國A.《大藏經(jīng)》B.《道德經(jīng)》C.《浮屠經(jīng)》D.《古蘭經(jīng)》9、()是中國佛教的創(chuàng)造階段和鼎盛時期A.秦漢B.隋唐C.宋元D.明清10、()是中國佛教史上流傳最久遠、對中國文化思想影響最廣遠的宗派A.禪宗B.律宗C.華嚴宗D.凈土宗11、禪宗創(chuàng)始人是()A.慧能B.菩提達摩C.弘忍D.釋迦牟尼12、白族主要信仰()A.伊斯蘭教B.藏傳佛教C.大乘佛教D.小乘佛教13、西雙版納的上座部佛教受()佛教的影響較大A.緬甸B.泰國C.印度D.尼泊爾14、唐代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是()A.天主教B.東正教C.新教D.景教15、清真寺的教長稱為()A.阿訇B.哈吉C.毛拉D.伊瑪目16、()以覺悟眾生心性的本源為主旨是純粹中國化的佛教A.禪宗B.律宗C.天臺宗D.凈土宗17、()僧人戴黃色桃形僧帽俗稱“黃教”A.寧瑪派B.薩迦派C.噶舉派D.格魯派18、()是15世紀初由宗喀巴創(chuàng)立的教派A.寧瑪派B.格魯派C.噶舉派D.薩迦派19、()享有“道觀之祖”美譽A、陜西戶縣重陽宮B、北京白云觀C、陜西周至草樓觀D、四川青城山常道觀20()概括為“五陰聚合說”“十二因緣說”和“業(yè)報輪回說”A.苦諦B.集諦C.滅諦D.道諦21、“五陰聚合說”中()包括“風、火、水、土”四大因素A.色陰B.受陰C.行陰D.識陰22、佛教出世間的最高理想是()A.苦諦B.集諦C.滅諦D.道諦23、佛有“法身、報身、應身”相對應的佛名依次是()A.釋迦牟尼佛、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B(yǎng).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毗盧遮那佛C.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D.盧舍那佛、毗盧遮那佛、釋迦牟那佛24、()手持“如意棒”身騎“六牙大象”人稱“大行菩薩”A.觀世音B.文殊C.普賢D.地藏25、以山西五臺山為道場的菩薩是()A.文殊菩薩B.地藏菩薩C.普賢菩薩D.觀世音菩薩26、觀音菩薩的道場在()A.山西五臺山B.四川峨眉山C.浙江普陀山D.安徽九華山27、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分別是()菩薩道場A.文殊、普賢、觀音、地藏B.文殊、觀音、普賢、地藏C.地藏、觀音、文殊、普賢D.普賢、文殊、地藏、觀音28、()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A.佛B(yǎng).菩薩C.羅漢D.法師29、身穿青色手握慧劍的是()A.東方持國天王B.南方增長天王C.西方廣目天王D.北方多聞天王30、四大天王是指()A.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B.東方增長天王、南方持國天王、西方多聞天王、北方廣目天王C.東方多聞天王、南方廣目天王、西方增長天王、北方持國天王D.東方廣目天王、南方多聞天王、西方持國天王、北方增長天王31、四大天王手持的法器()代表做事要合乎中道、恰到好處A.寶傘B.纏龍C.慧劍D.琵琶32、伽藍神地位相當于寺院的()A.門神B.水神C.天神D.土地神33、()是最著名的漢化伽藍神A.關羽B(yǎng).韋馱C.關平D.周倉34、大肚彌勒佛一般供奉在佛寺的()A.大雄寶殿B.天王殿C.山門殿D.羅漢堂35、下列不屬于佛教常見禮儀的是()A.禮拜B.繞佛C.合掌D.五體投地36、()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道場的佛教圣地A.五臺山B.峨眉山C.九華山D.普陀山37、()的大白塔為尼泊爾阿尼哥設計的藏式白塔是五臺山的象征A.顯通寺B.塔院寺C.南禪寺D.菩薩頂寺38、五臺山臺外的()大雄寶殿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A.顯通寺B.南禪寺C.佛光寺D.塔院寺39、()是普陀山規(guī)模最大的寺院和佛教中心A.普濟寺B.法雨寺C.慧濟寺D.國清寺40、()成為近代中國佛教最大的國際性道場A.五臺山B.峨眉山C.九華山D.普陀山41、峨眉山最大寺院是()A.報國寺B.伏虎寺C.佛光寺D.萬年寺42、()是九華山唯一宮殿式建筑的寺院和九華山規(guī)模最大的寺院A.祇園寺B.甘露寺C.東崖寺D.百歲宮43、()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A.敦煌石窟B.云岡石窟C.龍門石窟D.麥積山石窟44、()是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A.大足石刻B.樂山大佛C.龍門石窟D.云岡石窟45、道教創(chuàng)始人是()A.孔子B.老子C.張陵D.王重陽46、陜西()是玄奘最后譯經(jīng)場與圓寂之地A.華嚴寺B.慈恩寺C.興教寺D.玉華寺47、東正教最高首領是()A.耶穌B.教皇C.牧首D.牧師48、()是格魯派第一座寺院和祖庭A.甘丹寺B.哲蚌寺C.色拉寺D.大昭寺49、()為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歷來有“釋源”之譽。A.少林寺B.法門寺C.白馬寺D.塔爾寺50、()是藏傳佛教規(guī)模最大的寺院和中國最大的寺院A.甘丹寺B.哲蚌寺C.色拉寺D.塔爾寺51、()是我國內(nèi)地城市中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A.五當召B.雍和宮C.白云觀D.白馬寺52、()被日本人譽為日本律宗之開山祖、醫(yī)藥的始祖、文化的恩人A.鑒真B.玄奘C.慧能D.法海53、全真道主要創(chuàng)派人為()A.葛洪B.陶弘景C.丘處機D.王重陽54、道教經(jīng)籍的總集是()A.《道德經(jīng)》B.《正統(tǒng)道教》C.《道藏》D.《萬歷續(xù)道藏》55、道教的“三官”中負責賜福的是()A.天官B.地宮C.水官D.火官56、道教崇奉的最高尊神是()A.三官B.三清C.四御D.八仙57、()協(xié)助玉皇大帝執(zhí)掌天地經(jīng)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A.中天紫微北極大帝B.南極長生大帝C.勾陳上宮天皇大帝D.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58、道教稱“關羽”為()A.真武大帝B.文昌帝君C.關圣帝君D.伽藍神59、()成為全國各地真武廟的祖庭A.青城山B.武當山C.龍虎山D.終南山60、道教的標記是()A.法論B.新月C.十字架D.太極八卦圖61、華嚴三圣是()A.普賢菩薩、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B.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C.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D.月光菩薩、藥師佛、日光菩薩62、道教中的()相當于佛教的大雄寶殿A.靈宮殿B.三清殿C.玉皇殿D.三宮殿63、正一道道觀的最高負責人稱為()A.天師B.道長C.住持D.方丈64、()為中國第一座道觀A.終南山草樓觀B.青城山常道觀C.龍虎山上清宮D.武當山紫霄宮65、()為正一道祖庭A.龍虎山B.悶皂山C.羅浮山D.茅山66、()是全國第一座文昌廟和全國文昌廟的祖廟A.成都青羊?qū)mB.終南山重陽宮C.芮城永樂宮D.七曲山文昌宮67、()是國內(nèi)外媽祖廟的祖庭A.天津天后宮B.湄洲島媽祖廟C.澳門媽閣廟D.臺灣北港朝天宮68、()由巴里斯坦拿撒勒人耶穌創(chuàng)立基督教A.公元前1世紀B.公元1世紀C.公元前6世紀D.公元7世紀69、天主教最高首領稱()A.主教B.牧首C.神父D.教皇70、()以美國學院哥特式建筑為典型的“社交堂”A.上海國際禮拜堂B.上海沐恩堂C.上海圣母大教堂D.上海徐家匯天主堂71、西方人將13日與星期()視為兇日A.二B.三C.四D.五72、三方佛是()A.彌勒佛、釋迦牟尼佛、燃燈佛B(yǎng).釋迦牟尼佛、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C.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D.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73、伊斯蘭教信奉的唯一主宰是()A.安拉B.毛拉C.阿訇D.伊瑪目74、()是對參加過麥加朝圣的穆斯林的尊稱A.伊瑪目B.阿訇C.毛拉D.哈吉75、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產(chǎn)生的時間依次為()A.公元6世紀、公元1世紀、公元7世紀B.公元6世紀、公元前1世紀、公元7世紀C.公元前6世紀、公元1世紀、公元前7世紀D.公元前6世紀、公元1世紀、公元7世紀76、()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典型阿拉伯式清真寺A.杭州真教寺B.泉州清凈寺C.廣州懷圣寺D.揚州仙鶴寺77、()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A.泉州清凈寺B.廣州懷圣寺C.西安化覺寺D.杭州真教寺78、基督教的標志是()A.十字架B.新月C.法論D.太極八卦圖79、()以高36.6米仿阿拉伯式邦克塔“光塔”著稱A.西安化覺寺B.泉州清凈寺C.廣州懷圣寺D.揚州仙鶴寺80、佛教寺院供奉的“西方三圣”是()A.月光菩薩-藥師佛-日光菩薩B.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C.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D.盧舍那佛-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81、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A.張角B.張陵C.葛洪D.張魯82、下列宗派中,被譽為純粹中國化佛教的是()A.禪宗B.凈土宗C.律宗D.法相宗83、東正教最高首領被稱為()A.牧首B.大主教C.都主教D.樞機主教84、基督教唐代傳入中國時,稱為()A.新教B.景教C.天主教D.東正教三、多項選擇題(每題只有2~4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稱為中國四大宗教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E.天主教2、信仰藏傳佛教的少數(shù)民族有()A.蒙古族B.裕固族C.朝鮮族D.納西族E.維吾爾族3、信仰大乘佛教的少數(shù)民族有()A.傣族B.彝族C.蒙古族D.朝鮮族E.納西族4、()是佛祖的四大圣跡A.出生地藍毗尼花園B.成道地菩提伽耶C.出轉(zhuǎn)法輪地鹿野苑D.涅槃地拘尸那迦E.成道地拘尸那迦5、大乘佛教說法正確的有()A.十方世界都有佛B(yǎng).活佛轉(zhuǎn)世制度C.弘揚菩薩和菩薩行D.修行的最終目的在于成佛E.修行果位分為羅漢、菩薩、佛三級6、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是()A.寧瑪派B.薩迦派C.噶舉派D.格魯派E.遜尼派7、佛教的“四諦”是指()A.苦B.集C.緣D.道E.滅8、集諦大體可以概括為()A.五陰聚合說B.十二因緣說C.業(yè)報輪回說D.氣化宇宙說E.天堂地獄說9、五陰聚合說“色陰”包括()A.氣B.土C.水D.火E.風10、佛法的特征是()A.諸法無我B.諸行無常C.涅槃寂靜D.諸惡莫做E.眾善奉行11、當代中國佛教界將佛教的宗旨歸納為()A.諸惡莫做B.眾善奉行C.莊嚴國土D.利樂有情E.六道輪回12、藏傳佛教大藏經(jīng)稱為()A.《甘珠爾》B.《丹珠爾》C.《正一經(jīng)》D.《浮屠經(jīng)》E.《金剛經(jīng)》13、三方佛是指()A.毗盧遮那佛B(yǎng).釋迦牟尼佛C.盧舍那佛D.阿彌陀佛E.藥師佛14、釋迦三圣是指()A.日光菩薩B.文殊菩薩C.釋迦牟尼佛D.月光菩薩E.普賢菩薩15、東方三圣是指()A.日光菩薩B.文殊菩薩C.藥師佛D.月光菩薩E.普賢菩薩16、西方三圣是指()A.觀世音菩薩B.文殊菩薩C.阿彌陀佛D.大勢至菩薩E.普賢菩薩17、三世佛是指()A.燃燈佛B(yǎng).釋迦牟尼佛C.阿彌陀佛D.彌勒佛E.毗盧遮那佛18、華嚴三圣是指()A.文殊菩薩B.觀世音菩薩C.毗盧遮那佛D.普賢菩薩E.大勢至菩薩19、菩薩“四大土”是()A.文殊菩薩B.觀世音菩薩C.普賢菩薩D.地藏菩薩E.大勢至菩薩20、寺院建筑的“山門”是()A.天門B.空門C.無作門D.無形門E.無相門21、()是藏傳佛教的四個特色A.咒術性B.活佛轉(zhuǎn)世思想C.對喇嘛異常尊崇D.占驗術E.宗教與政治的結合22、佛教四大名山是()A.山西五臺山B.浙江普陀山C.江蘇狼山D.四川蛾眉山E.安徽九華山23、五臺山五大禪林包括()A.塔院寺B.顯通寺C.菩薩頂寺D.南禪寺E.殊像寺24、()是普陀三大寺A.普濟寺B.法雨寺C.佛光寺D.慧濟寺E.南禪寺25、九華山四大叢林是()A.衹園寺B.百歲宮C.東崖寺D.報國寺E.甘露寺26、禪宗最著名的祖庭有()A.湖北黃梅五祖寺B.陜西西安慈恩寺C.廣東韶關南華寺D.浙江天臺國清寺E.河南嵩山少林寺27、()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A.繪畫B.堆繡C.佛像D.書法E.酥油花28、()是拉薩三大寺A.甘丹寺B.塔爾寺C.哲蚌寺D.色拉寺E.大昭寺29、峨眉山三大奇觀是()A.佛光B.云海C.晚霞D.日出E.森林30、中國四大石窟是()A.云岡石窟B.敦煌莫高窟C.天梯山石窟D.龍門石窟E.麥積山石窟31、正一道“三山符箓”是指江南的()A.廬山B.茅山C.龍虎山D.閣皂山E.齊云山32、伊斯蘭教的教義包括()A.五功B.善行C.齋醮D.八正道E.六大信仰33、下列屬于伊斯蘭教信仰的有()A.信安拉B.信天使C.信圣人D.信后世E.信經(jīng)典34、下列屬于伊斯蘭教五功的有()A.念功B.朝功C.禮功D.齋功E.學功35、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是()A.《圣訓》B.《丹珠爾》C.《古蘭經(jīng)》D.《圣經(jīng)》E.《甘珠爾》36、備受讀書人崇拜的是()A.文昌帝君B.魁星C.真武大帝D.關圣帝君E.菩薩37、我國三大媽祖廟是()A.海南媽祖廟B.天津天后宮C.臺灣北港朝天宮D.澳門媽閣廟E.湄洲島媽祖廟38、供奉媽祖的殿宇被稱為()A.媽祖廟B.天后宮C.天妃宮D.朝天宮E.女神宮39、道教護法神將有()A.關圣帝君B.文昌帝君C.王靈官D.四大天王E.真武大帝40、道教中的山門殿一般供奉()A.青龍神B.白虎神C.三清D.三官E.四御41、道教發(fā)祥地有()A.青城山B.武當山C.終南山D.龍虎山E.羅浮山42、全真道三大祖庭()A.芮城永樂宮B.終南山重陽宮C.青城山常道觀D.北京白云觀E.七曲山文昌宮43、道教符箓派三名山是()A.龍虎山B.羅浮山C.平都山D.閣皂山E.茅山44、道教全真道特點說法正確的是()A.以修身養(yǎng)性為正道B.主要流行在江南和臺灣C.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不得蓄妻室D.不重內(nèi)丹修煉,不尚符箓E.主張道、佛、儒三教合一45、著名的基督教新教教堂有()A.上海沐恩堂B.上海圣母大教堂C.上海圣三一堂D.上海國際禮拜堂E.上海佘山圣母大教堂46、基督教的基本教義可以歸納為()A.上帝創(chuàng)世說B.信仰上帝說C.原罪救贖說D.天堂地獄說E.五陰聚合說47、下列屬于中國東正教教堂的是()A.上海圣三一堂B.上海圣母大教堂C.上海國際禮拜堂D.廣州圣心大教堂E.哈爾濱圣索菲亞教堂48、伊斯蘭教主要分為()A.遜尼派B.什葉派C.薩迦派D.蘇菲派E.寧瑪派49、()是中國沿海伊斯蘭教四大古寺A.廣州懷圣寺B.杭州真教寺C.西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