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02 重難點(70道題25個重難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1頁
猜想02 重難點(70道題25個重難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2頁
猜想02 重難點(70道題25個重難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3頁
猜想02 重難點(70道題25個重難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4頁
猜想02 重難點(70道題25個重難點)【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猜想02重難點(70題25考點)

重難點01經、緯線和經、緯度

重難點02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判斷

重難點03經緯網(wǎng)定位及定向

重難點04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征

重難點05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與晝夜長短的變化

重難點06二分二至日位置的判讀或太陽光照圖的判讀

重難點07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

重難點08地球公轉圖的判讀

重難點09在地圖上判斷方向、量算距離

重難點10根據(jù)需要選擇適用的的地圖

重難點11電子地圖的閱讀及應用

重難點12等高線的性質及應用

重難點13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部位的判讀

重難點14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點

重難點15七大洲的分界線

重難點16板塊構造學說

重難點17等溫線圖的判讀

重難點18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規(guī)律

第1頁共31頁.

重難點19降水的變化與分布規(guī)律

重難點20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與特征

重難點2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重難點22人口數(shù)量與人口問題

重難點23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重難點24聚落分布的影響因素

重難點25地域發(fā)展差異及國際經濟合作

重難點01經、緯線和經、緯度

讀經緯網(wǎng)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所在緯線長度的排序,正確的是()

A.乙>甲>丙>丁B.丙>甲>乙>丁

C.丙>丁>甲>乙D.丙>丁>乙>甲

2.關于圖中四地,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南半球B.乙地位于中緯度地區(qū)

第2頁共31頁.

C.丙地位于低緯度地區(qū)D.丁地位于熱帶地區(qū)

3.關于圖中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經線的形狀是圓圈B.甲、乙、丙、丁所在經線長度相等

C.緯線指示南北方向D.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4.關于圖中各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丙兩地所在經線相互平行

B.丙丁兩地所在的緯線平行

C.丁地位于南溫帶,甲地一年有一次陽光直射現(xiàn)象

D.甲丙兩地有兩艘船同時沿所在的緯線駛向東經100°,且同時到達,速度較慢的是丙地的船

【答案】1.C2.C3.B4.B

【解析】1.由圖可知,甲地緯度為60°N,乙地緯度為90°N,丙地緯度為23.5°N,丁地緯度為30°S,在地

球儀上,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從赤道向兩極,緯線的長度逐漸縮短,所以甲乙丙丁四地的緯線長度按由長

到短的順序為丙、丁、甲、乙。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由圖可知,甲地位于赤道以北為北半球,A錯誤。乙地緯度為90°N,位于高緯度,B錯誤。丙地位于北

回歸線上,屬于低緯度,C正確。丁地位于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屬于南溫帶,D錯誤。故選C。

3.經線的形狀是一個半圓,A錯誤;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所以甲、乙、丙、丁所在經線長度都相等,B

正確;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錯誤;經線指示南北方向,D錯誤。故選B。

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所有的經線都相交于南北兩極,不相互平行,A錯誤。緯線相互平行,丙丁兩地所

在的緯線平行,B正確。丁地位于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屬于南溫帶,甲位于北溫帶,沒有陽光直射,C錯

誤。甲丙兩地有兩艘船同時沿所在的緯線駛向東經100°,且同時到達,速度較慢的是甲地的船,因為甲所

處的緯度更高,緯線更短,D錯誤。故選B。

重難點02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判斷

5.美國紐約的經緯度位置大約為(42°N,73°W),那么它所處的半球位置是()

A.北半球東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東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答案】B

【詳解】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是20°W和160°E所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

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

美國紐約的經緯度位置大約為(42°N,73°W),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正確,故選B。

第3頁共31頁.

重難點03經緯網(wǎng)定位及定向

6.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計劃于2022年2月4日開幕,2月20日閉幕。

北京(北緯39°56′、東經116°20′)所在區(qū)域為()

A.B.

C.D.

【答案】A

【詳解】在經緯網(wǎng)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

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

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以上四個選項中,北京(北緯39°56′,東經

116°20′)是位于向北增大的北緯和向東增大的東經,與A區(qū)域相符,B和D表示的是南半球,C表示的是西

半球,故BCD錯誤。故選A。

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地的經緯度,位于五帶中的。

第4頁共31頁.

(2)從東西半球來看,C地位于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B地位于半球;從低中高緯度看,D地位于

緯度地區(qū)。

(3)D在A的方向,A在C的方向。

(4)A、C兩地所在緯線較長的是地所在緯線。

【答案】(1)(60°N,40°W)北溫帶

(2)西北低

(3)東南正北

(4)C

【分析】本大題以經緯網(wǎng)為材料,涉及經緯網(wǎng)的定位、定向、半球、緯度的劃分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

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

【詳解】(1)經度度數(shù)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shù)向西變大為西經;緯度度數(shù)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shù)

向南變大為南緯。讀圖可知,A地的經緯網(wǎng)坐標是(60°N,40°W),根據(jù)緯度位置判斷位于北溫帶。

(2)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到160°E是東半球,20°W

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緯度0°~

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從東西半球來看,C地(40°W)位于西半球;從南北

半球來看,B地(40°N)位于北半球;從低中高緯度看,D地(20°S)位于低緯度地區(qū)。

(3)根據(jù)經緯網(wǎng)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讀圖可知,D在A的東南方向,A在

C的正北方向。

(4)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其余緯線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A、C兩地,C點的緯度較低,緯線圈較長。

重難點04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征

“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星兒移,月兒轉,地球自個兒也在轉……”兒歌中蘊含著地

球公轉運動的規(guī)律。讀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8.圖中“地球繞著太陽跑”與“地球自個兒也在轉”的相同點為()

第5頁共31頁.

A.旋轉方向相同B.旋轉周期相同

C.旋轉中心相同D.旋轉平面相同

9.下列“地球繞著太陽跑”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正確的是()

A.晝夜長短變化B.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C.一天中物影長短變化D.晝夜更替

【答案】8.A9.A

【解析】8.“地球繞著太陽跑”是公轉、“地球自個兒也在轉”是自轉,自轉和公轉的旋轉方向相同,都是自

西向東,A正確;公轉旋轉周期是一年,自轉旋轉周期是一天,B錯誤;公轉旋轉中心是太陽,自轉旋轉中

心是地軸,C錯誤;公轉旋轉平面是地球公轉軌道平面,自轉旋轉平面是赤道面,D錯誤。故選A。

9.“地球繞著太陽跑”是公轉,晝夜長短變化屬于地球公轉現(xiàn)象,A正確;日月星辰東升西落、一天中物影

長短變化、晝夜更替屬于地球自轉現(xiàn)象,BCD錯誤。故選A。

10.讀地球自轉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地球繞著不停的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2)從圖中觀察,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此時北京市正處于(填“日出”或“日落”)時刻。

(3)假設A點所在經線的經度為30°E,時間是早上的6點鐘,請問B點的時間是。

(4)當?shù)厍蛏咸栔鄙淝闆r如圖所示時,推測北京的景色是。

A.蟬鳴林更幽B.無邊樹葉悄悄落C.千里冰封,萬里雪飄D.草長鶯飛二月天

【答案】(1)地軸自西向東24小時(一天)

(2)晨昏線(晨昏圈)日出

(3)10:00

第6頁共31頁.

(4)C

【分析】本大題以地球自轉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地球自轉的特征、晝夜更替、時間差異等內容,

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由所學知識可知,地球繞著地軸不停的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

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自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天。

(2)讀圖分析,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晨昏線,北京市位于晨昏線上,根據(jù)地球自轉方向可知,此時北

京市正處于日出時刻。

(3)經度每相差15°,時間相差1小時,A點所在經線的經度為30°E,時間是早上的6點鐘,B點的經度是

90°E,兩地相差60°,相差四個時區(qū),也就相差4小時,B點位于A點東邊,時間比A點早,B點的時間是

10:00。

(4)當?shù)厍蛏咸栔鄙淝闆r如圖所示時,北極圈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是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北京屬于冬季;蟬鳴林更幽是夏季,A錯誤;無邊樹葉悄悄落是秋季,B錯誤;千

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冬季,C正確;草長鶯飛二月天是春季,D錯誤;故選C。

重難點05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與晝夜長短的變化

讀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和太陽直射點運動軌跡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該日,太陽直射點位于運動軌跡圖中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12.關于圖中A、B、C三點的描述,錯誤的是()

A.A點的經緯度是(40°N,90°W)B.A點位于中緯度、北溫帶、西半球

C.B點位于A點的東南方向D.A、B、C三點中C點所在緯線最長

13.受地球運動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B點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

B.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呈逆時針方向自轉

第7頁共31頁.

C.A、B、C三點最先看到日出的是C

D.該日北極圈內極晝范圍最大

【答案】11.B12.D13.B

【解析】11.從太陽光照示意圖中可以看出該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因

此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對應的序號為②。B正確,故選B。

12.由圖可知,A點位于赤道以北,本初子午線以西,經緯度位置為(40°N,90°W),處于中緯度、北溫帶、

西半球,AB正確;根據(jù)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B點位于A點的東南方向,C正確;所有

緯線中,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遞減,B點位于赤道,因此B點所在緯線最長,D錯誤。故選D。

13.讀圖可知,B點位于赤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xiàn)象,分別在春分日與秋分日,A正確;地球自西向東

自轉,在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順時針(北逆南順),B錯誤;A、B、C三點中,C點位于最東側,最先看

到日出,C正確;該日為夏至日,北極圈內極晝范圍達到最大,D正確。故選B。

重難點06二分二至日位置的判讀或太陽光照圖的判讀

2023年9月23日到10月8日,杭州舉辦19屆亞運會,來自45個國家,12500多名運動員齊聚杭州。

讀地球公轉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4.亞運會舉辦期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位于()

A.①②之間B.②③之間C.③④之間D.④①

15.杭州亞運會開幕當天(9月23日)地球公轉至③位置,此時北半球的節(jié)氣為(),太陽直射的緯線

是()。

A.春分;赤道B.夏至;北回歸線C.秋分;赤道D.冬至;南回歸線

16.地球表面南回歸線的度數(shù)是()

A.23.5°SB.23.5°NC.22.5°ED.22.5°W

【答案】14.C15.C16.A

【解析】14.讀圖分析,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日期分別是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

第8頁共31頁.

12月22日前后,對應二分二至日,分別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第19屆亞運會舉辦期間是9月23日

至10月8日,地球運動到③④(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間,故選C。

15.讀圖可知,杭州亞運會開幕當天(9月23日)地球公轉至③位置,為北半球的秋分,時間是9月23

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此時全球晝夜平分。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6.地球上回歸線是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其中南回歸線是熱帶與南溫帶的分界線,緯度度數(shù)是23.5°S。故

選A。

重難點07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

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文化遺產。左圖為“二十四節(jié)氣示意圖”,右圖為“北半球某地正午

太陽光照示意圖”房屋坐北朝南,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7.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這一天的節(jié)氣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18.從立春到芒種,蚌埠地區(qū)各學校校園內正午旗桿的影子()

A.越來越短B.越來越長C.長度不變D.沒有影子

19.右圖房屋可能位于()

A.北寒帶B.北溫帶C.熱帶D.南溫帶

【答案】17.B18.A19.C

【解析】17.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這一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是夏至節(jié)氣。春分和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

道,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8.結合左圖,從立春到芒種,太陽直射點一直北移,蚌埠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太陽高度角越來越大,

所以各學校校園內正午旗桿的影子越來越短,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9.右圖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陽光照示意圖,排除D。由圖可知,太陽光線垂直于地面,說明當?shù)卮嬖谔?/p>

第9頁共31頁.

直射現(xiàn)象,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所以當?shù)刂豢赡芪挥跓釒В睖貛?/p>

和北寒帶沒有太陽直射現(xiàn)象,AB錯誤,C正確。故選C。

重難點08地球公轉圖的判讀

20.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洲夏季運動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舉辦。讀地球公轉示意圖,

完成下列問題。

(1)9月23日,亞運會開幕式當天,地球公轉至圖中位置。當天,杭州的日出時間可能為北京時間。

A.6點左右B.4點左右C.7點左右D.8點左右

(2)亞運會期間,杭州市全城開滿了各種鮮花,人們的著裝多以薄外套和長褲為主,據(jù)此推測杭州可能位于

地球五帶中的帶,該溫度帶的特點是。

(3)亞運會結束后,太陽直射點向(方向)移動,此時杭州的晝夜變化情況為,正午物體的影子朝向

方(方向)。

【答案】(1)CA

(2)北溫四季分明

(3)南晝變短夜變長北

【分析】本題以地球公轉示意圖為材料,考查地球公轉圖的判讀、五帶的劃分等知識,培養(yǎng)學生讀圖分析

和知識運用能力。

【詳解】(1)9月23日,亞運會開幕式當天,太陽直射赤道附近,為秋分日。讀圖,B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為夏至日,D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冬至日,根據(jù)地球公轉方向,C為秋分日。所以9月23日地球公轉至

圖中C位置。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杭州的日出時間可能為北京時間6點左右。故選

A。

(2)9月23日至10月8日期間,杭州市全城開滿了各種鮮花,人們的著裝多以薄外套和長褲為主,說明

第10頁共31頁.

當?shù)厮募痉置?,杭州為北半球,所以杭州可能位于地球五帶中的北溫帶?/p>

(3)亞運會結束后為10月8日,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并且位于南半球,此時杭州的晝夜變化情況為

晝變短夜變長,晝短夜長,杭州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全年正午物體的影子朝向都為北。

重難點09在地圖上判斷方向、量算距離

21.【項目式學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項目主題:走進新校園

項目背景:同學們對新校園充滿了好奇,為熟悉校園環(huán)境、加強同學間的溝通協(xié)作,增強其熱愛學校、

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學校發(fā)起了“走進新校園,體驗新環(huán)境”的活動。

任務一:收集信息

為了盡快熟悉環(huán)境,同學們繪制了一幅校園整體規(guī)劃圖,如下圖所示。

(1)圖中判定方向的依據(jù)是。

(2)若量得圖中學苑路長約4厘米,實地長度約為200米,則此圖的比例尺為。

任務二:分析探究

有同學認為,宿舍樓到多功能室需經過多個運動場,距離較遠。

(3)據(jù)圖判斷,校門在宿舍樓的方向,籃球場在羽毛球場的方向。

(4)某同學從宿舍樓前往多功能室上課,測得其圖上距離約為2.2厘米,若他保持50米/分鐘的速度步行,需

要約分鐘(利用⑵題的計算結果)。

任務三:思考遷移

同學們通過了解校園各功能區(qū)的布局,分析各功能區(qū)的合理性,為美化校園,提升文化內涵提出見解。

(5)校園里有甲、乙兩塊空地,學校要在其中選擇一處修建學生宿舍樓,應建在,理由是。

第11頁共31頁.

【答案】(1)指向標

(2)1∶5000

(3)西南東南

(4)2.2

(5)甲甲遠離道路,較為安靜

【分析】本題以“校園整體規(guī)劃圖”與“走進新校園”主題為材料,涉及地圖方向的判別、比例尺的計算等知識

點,考查對這些知識的熟練掌握程度。

【詳解】(1)該地圖為有指向標的地圖,故圖中判定方向的依據(jù)是指向標。

圖上距離

(2)根據(jù)比例尺=,所以比例尺為:4厘米∶200米=4厘米∶20000厘米=1∶5000。

實地距離

(3)據(jù)圖上指向標判斷,校門在宿舍樓的西南方向,藍球場在羽毛球場的東南方向。

(4)根據(jù)⑵題的計算結果可知,此圖的比例尺為1∶5000,則宿舍樓到多功能室的距離為2.2厘米÷

(1∶5000)=11000厘米=110米,故需要約:110米÷50米/分鐘=2.2分鐘。

(5)甲地遠離嘈雜的公路,靠近休息時間期間相對安靜的足球場和籃球場,故選甲處修建宿舍較為合理,

而乙處靠近公路,不夠安靜,會影響學生的休息和睡眠。

重難點10根據(jù)需要選擇適用的的地圖

國慶小長假期間,煙臺中學生吳浩一家自駕去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和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

下圖(a)為天安門地區(qū)平面圖,(b)為吳浩拍攝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題。

22.吳浩一家自駕去北京最合適使用的導航地圖是()

A.手機電子地圖B.政區(qū)地圖C.旅游地圖D.紙質交通地圖

23.吳浩一家下車后前往國家博物館,行進的方向是()

A.先向南,再向東B.先向北,再向西C.先向西,再向北D.先向東,再向南

【答案】22.A23.C

第12頁共31頁.

【解析】22.吳浩一家自駕去北京最合適使用的導航地圖是手機電子地圖,A正確;政區(qū)圖、旅游圖及紙質

交通圖都無法幫助駕駛員快速、精準規(guī)劃出從發(fā)地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線,BCD錯誤。故選A。

23.在沒有指向標的時候,依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方向,吳浩一家下車點前往國家博物館,行進的

方向是先向西,再向北,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重難點11電子地圖的閱讀及應用

北斗系統(tǒng)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覆蓋最廣、服務性能最好、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航天系統(tǒng)。西安的小明

使用北斗導航軟件進行地圖查詢。在屏幕上通過縮放操作獲得圖左右兩幅截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4.關于此款軟件電子地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信息無法實現(xiàn)實時更新B.圖中表示方向

C.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偏差D.不能用來判定方向

25.在屏幕上進行放大操作時,顯示的范圍()

A.將會變大B.將會變小C.不會變化D.無法比較

26.在屏幕上進行縮小操作時,比例尺()

A.將會變小B.將會變大C.無法比較D.不會變化

【答案】24.B25.B26.A

【解析】24.北斗系統(tǒng)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覆蓋最廣、服務性能最好、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航天系統(tǒng),電

子地圖能實現(xiàn)實時更新,故A錯誤。圖中符號表示方向,故B正確。電子地圖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以數(shù)字

方式存儲和查閱的地圖,與實地情況偏差較小,故C錯誤;電子圖不僅能用來判定相關方向,還可以快速

地獲取地理信息、規(guī)劃出行線路等,應用廣泛,故D錯誤;故選B。

25.圖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第13頁共31頁.

在屏幕上進行放大操作時,比例尺將會變大,地圖內容更加詳細,顯示的范圍將會變小,B符合題意,排除

ACD。故選B。

26.圖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在屏幕上進行縮小操作時,顯示的范圍將會變大,地圖內容變簡略,比例尺將會變小。故A正確,排除

BCD,故選A。

重難點12等高線的性質及應用

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27.圖中海拔最高的地方位于()

A.甲處B.乙處C.右下角D.左上角

28.關于該區(qū)域的判斷,正確的是()

A.乙的海拔高度大于400米B.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C.丙的坡度比丁的坡度陡D.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答案】27.B28.A

【解析】27.圖中路甲處海拔在300~400米之間,乙處海拔在400~450米之間,右下角海拔在400米以

下,左上角海拔在200米以下,故乙處的海拔最高,故選:B。

28.從圖示來看,乙處的海拔大于400米、小于450米,A正確;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B不正確;丙處等

高線較丁處稀疏,故丙處的坡度比丁處的坡度緩,C不正確;西北部的海拔較整體趨向低于東南部的海拔,

D不正確。故選:A。

重難點13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部位的判讀

小偉同學打算暑假去攀登長城,攀登前對某地長城等高線地形圖進行了研究。完成下面小題。

第14頁共31頁.

29.小偉研究地圖發(fā)現(xiàn)()

A.烽火臺海拔最高B.關城四面環(huán)山

C.城墻沿著山脊修建D.道路沿山谷修建,難度大

30.小偉攀登長城到達③地時,此處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700米B.850米

C.820米D.800米

【答案】29.C30.C

【解析】29.烽火臺海拔為650—700米,圖中最高處大于850米,A錯誤;四面環(huán)山為盆地地形,關城位

于兩條等高線相對平行的地方,地勢平坦,B錯誤;城墻沿等高線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修建,沿著山脊,防

御功能強,C正確;道路沿山谷修建,難度小,D錯誤;故選C。

30.讀圖分析,圖中等高距海拔是50米,③地海拔高度在800—850米,820米符合條件,故選C。

31.讀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A處地形為,D處地形部位是,E地形部位是。

(2)圖中abc三處,不屬于河流的支流的是;屬于支流的兩條河流中,水流速度較快的是,

流速較快的判斷理由為。

(3)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yǎng)院,圖中有兩條計劃線路,①、②線路中合理的是,請說明一下判斷的理

由。

第15頁共31頁.

(4)擬從甲處向乙處修一條公路,③、④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試解釋原因。

【答案】(1)盆地山頂鞍部

(2)caa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較快。

(3)①從海拔高處流向低處

(4)④④線路大部分在同一條等高線上,易于修建

【分析】本大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

能力和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

【詳解】(1)讀圖可知,A處四周高中部低為盆地地形,D處等高線閉合,且數(shù)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的

為山頂;E地位于兩個山頂之間,地勢較為低洼,是鞍部。

(2)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發(fā)育河流;讀圖可知,c處為山脊,不能

發(fā)育河流,不屬于河流的支流。屬于支流的兩條河流中,水流速度較快的是a,因為a處等高線密集,坡度

較陡,河流流速較快。

(3)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yǎng)院,圖中有兩條計劃線路,①、②線路中合理的是①,①處海拔較高,可以實

現(xiàn)自流引水。

(4)擬從甲處向乙處修一條公路,③、④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④,因為線路④穿越較少的等高線,坡

度較為平緩,易于修建。

重難點14地形剖面圖的判讀

湖南省某中學地理小組到某一山區(qū)研學。左圖為該山區(qū)局部等高線地形圖,右圖為該地正在建設的山

坡集中式光伏發(fā)電站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32.對圖中信息判斷,正確的是()

A.ab段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B.ca河段流速比de河段快

C.丁處是觀賞瀑布的最佳地點D.丙地易受山洪的影響

33.山坡集中式光伏發(fā)電站適宜建在()

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

第16頁共31頁.

34.沿著圖中甲乙兩點連線所做地形剖面示意圖是()

A.B.C.D.

【答案】32.B33.C34.A

【解析】32.讀圖可知,圖中指向標指向北,河流自海拔高處流向海拔低處,由此判斷,ab段河流自西北

流向東南,A錯誤;ca河段等高線密集,坡度陡,de河段等高線稀疏,坡度緩,因此ca河段流速比de河

段快,B正確;丁處沒有陡崖,沒有瀑布形成,C錯誤;丙位于山脊,沒有河流發(fā)育,不易受山洪影響,D

錯誤。故選B。

33.光伏電站站址宜選擇在地勢平坦的地區(qū)或向陽的地區(qū)。甲處位于山谷,坡度陡,采光不好,A錯誤;指

向標指示的方向為北方,由此可知,乙處、丁處的坡地,位于陰坡,不利于采光,BD錯誤;丙處位于向陽

坡,且等高線稀疏,坡度緩,C正確。故選C。

34.讀圖可知,從甲處到乙處地勢變化特征為,海拔在甲右側的河流先降低至100~200米之間,后在丙左

側的山脊升高至300~400米之間、再在乙丙之間的河流海拔降低至100~200米之間、再升高至乙處的200~300

米之間。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重難點15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5.【豎版地圖看世界】由湖南地圖出版社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tǒng)橫版世

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tǒng)天下”,在地圖制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

義。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乙為()

第17頁共31頁.

A.亞洲B.北美洲C.非洲D.大洋洲

(2)圖中甲大洲和乙大洲的分界線為。

(3)①②③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填代號)

(4)赤道橫穿了南美洲和大洋洲,另外還橫穿了和(選填甲、乙、丙、?。﹥纱笾?。

(5)在甲、乙、丙、丁大洲中,位于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的是洲(選填甲、乙、丙、?。?。

【答案】(1)C

(2)蘇伊士運河

(3)②

(4)甲乙

(5)丙

【分析】本題以豎版地圖為材料,涉及世界大洲大洋的分布,大洲的分界線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

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

【詳解】(1)讀圖可知,乙位于歐洲南側,亞洲西南側,因此為非洲。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排除ABD。

故選C。

(2)由圖可知,甲為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乙為非洲,亞洲和非洲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

(3)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圖中①為印度洋,②為太平洋,③為大西洋,大洋面積排序: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因此面積最大的是②太平洋。

(4)讀圖可知,赤道沒有穿過丙-北美洲,赤道穿過丁-南美洲北部,赤道穿過甲亞洲的南部;赤道穿過乙非

洲的中部。因此,赤道橫穿了南美洲和大洋洲,另外還橫穿了甲亞洲和乙非洲兩大洲。

(5)讀圖可知,在甲、乙、丙、丁大洲中,位于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的是丙北美洲。

重難點16板塊構造學說

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土耳其連續(xù)發(fā)生兩次7.8級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圖為“土

耳其兩次地震和世界局部板塊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6.土耳其多火山地震是因為位于()

第18頁共31頁.

①板塊交界,地殼運動活躍②環(huán)太平洋地帶③板塊內部,地殼穩(wěn)定④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37.當?shù)卣鸢l(fā)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①野外應躲在崖壁下②應及時、有序撤離到空曠地帶

③在高樓中,不乘坐電梯④在高樓中,應選擇浴室、廁所等空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8.土耳其西北部的土耳其海峽是()

A.亞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B.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C.歐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D.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答案】36.C37.D38.D

【解析】36.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耳其位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的交界地帶,處于地

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地殼活躍,多發(fā)地震,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選C。

37.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在野外應及時、有序撤離到空曠地帶,遠離陡崖,以防發(fā)生崩塌,①錯誤,②正確;

在高樓中,不乘坐電梯逃生;來不及到空曠地帶時,應選擇浴室、廁所等狹小空間,③④正確。故選D。

38.土耳其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該海峽溝通了黑海和地中海,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重難點17等溫線圖的判讀

讀“等溫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39.圖中①②③④四點溫度的比較,不正確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0.若陰影部分為海洋,非陰影部分為陸地,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圖表示北半球冬季B.該圖表示北半球夏季C.該圖表示南半球冬季D.該圖表示南半球夏季

【答案】39.C40.B

【解析】39.讀圖可得,①點的氣溫范圍是10﹣15℃,②點的氣溫范圍是5﹣10℃,③點的氣溫范圍是

第19頁共31頁.

15﹣20℃,④點的氣溫范圍是20﹣25℃,所以四點的氣溫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③>①>②,故C錯誤,

ABD正確,故選C。

40.圖中等溫線向北降低,此圖所示的是北半球圖,CD錯誤,圖中所示同緯度地區(qū)的①點和②點,①點

氣溫高于海洋,此圖所示的是夏季,A錯誤,故選B。

重難點18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規(guī)律

下圖是某區(qū)域1月平均氣溫分布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1.造成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因素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

42.造成乙、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因素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

43.甲地所在的大陸位于()

A.亞歐板塊B.美洲板塊

C.印度洋板塊D.太平洋板塊

44.一般而言,北溫帶同緯度的一月平均氣溫()

A.海洋高于陸地B.陸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

【答案】41.B42.A43.C44.A

【解析】41.由圖可知,甲、乙兩地的緯度大致相同,但此時甲的氣溫高于乙,這是由于夏季時,陸地氣

溫高于海洋,受海陸因素的影響,故B正確,和緯度、地形和人類活動無關,故ACD錯誤,故選B。

42.由圖可知,乙地和丙地都在南太平洋上,兩的氣溫是乙地高于丙地,這是由于兩的緯度不同,乙地緯

第20頁共31頁.

度低、氣溫高,故A正確,和海陸位置、地形地勢和人類活動無關,故BCD錯,故選A。

43.由圖可知,甲地是位于澳大利亞大陸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該大陸屬于印度洋板塊,故C正

確,ABD錯誤,故選C。

44.一般而言,北溫帶同緯度的一月平均氣溫海洋高于陸地,因為海洋的比熱容大,冬季降溫慢,故A正

確,B錯誤;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故C錯誤;荒漠的比熱容大于森林,降溫快,1月氣溫荒漠低于森林,

故D錯誤。故選A。

重難點19降水的變化與分布規(guī)律

受海陸、緯度、地形等因素影響,世界各地降水差異很大。結合世界局部年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面

小題。

45.圖中①山脈東西兩側降水差異很大,主導因素是()

A.緯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陸因索D.人類活動

46.下列有關圖中②③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②地年降水量低于1000毫米B.②地是濕熱的熱帶季風氣候

C.③地年降水量大于200毫米D.③地是寒冷干燥的寒帶氣候

47.圖中④箭頭所示方向,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特點是()

A.先誠少,再增加B.自東南向西北遞減C.先增加,再遞減D.自西北向東南遞減

【答案】45.B46.D47.B

【解析】45.圖中①山脈是落基山,受來自太平洋的盛行風的影響,受地形阻擋,西側降水多,東側降水

少,故①山脈東西兩側降水差異很大,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選B。

第21頁共31頁.

46.由圖分析可知,圖中②地年降水量高于1000毫米,②地是濕熱的熱帶雨林氣候;③地年降水量小于

200毫米,③地是寒冷干燥的寒帶氣候,ABC錯誤,D正確。故選D。

47.圖中④箭頭為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由東南吹向西北,經過美國中央大平原,故圖中④箭頭所示方

向,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特點是自東南向西北遞減,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重難點20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與特征

圖1為“中國部分城市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圖2為“中國局部地區(qū)某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單

位:℃)”。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8.關于圖1中①、②、③城市的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三個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個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長

C.三個城市都具有雨熱同期的特征

D.三個城市中,②城市氣溫季節(jié)變化最大

49.圖2反映的我國的氣候特征是()

A.冬季南北溫差大B.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

C.夏季南北普遍高溫D.雨季南方長,北方短

50.若圖1中的①、②、③三個城市與圖2中的甲、乙、丙三地相對應,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D.①—丙,②—甲,③—乙

【答案】48.C49.C50.D

【解析】48.由圖可知,圖1中②城市冬季氣溫在10°C以上,冬季溫和,故A錯誤;三個城市中,②城

第22頁共31頁.

市多雨期最長,為4到9月,故B錯誤;三個城市都具有雨熱同期的特征,故C正確;三個城市中,②城

市氣溫季節(jié)變化最小,故D錯誤。故選C。

49.由圖可知,圖2反映的我國南部普遍均溫28°C,北方20°C,氣候特征是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故C正確;

圖中沒有反映出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故A錯誤;圖中沒有反應出我國降水降水分布規(guī)律和雨季變化,故

BD錯誤。故選C

50.我國降水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南多北少,我國跨緯度廣,南部氣溫高,北部氣溫低。由圖可知,若圖1中

的①、②、③三個城市與圖2中的甲、乙、丙三地相對應,組合正確的是①—丙,②—甲,③—乙,

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

5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臼澜绲臍夂蝾愋?氣候與人類活動主題】

【研究性學習】

主題:世界氣候差異及其影響

方法:氣候類型分布——氣候特點——影響因素——氣候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材料一:每年夏季,高溫總會以各種姿態(tài)刷屏,引起人們高度關注。某年8月更有報道稱,北板圈內

出現(xiàn)罕見高溫,甚至高達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材料二:(圖1)為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局部圖,(圖2)為①②③三地氣候資料圖。

(1)將(圖1)中①②③三地所屬的氣候類型與(圖2)中字母所示的氣候資料進行搭配,按順序依次寫出

來。

(2)說出①②兩地中降水更少的地區(qū),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

(3)說出(圖2)中B氣侯類型夏季的氣候特點,根據(jù)水果的生長習性,下列三種水果中在該氣候區(qū)盛產的是

哪種?

第23頁共31頁.

(4)材料中描述“某年8月更有報道稱,北極圈內出現(xiàn)罕見高溫,甚至高達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睆娜?/p>

球氣候背景看,產生這一現(xiàn)象可能是由于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而導

致的全球升溫。為防止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說出生活中我們中學生能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答案】(1)①-A;②-C;③-B

(2)②;海陸因素

(3)夏季炎熱干燥;油橄欖

(4)植樹造林;低碳出行等

【分析】本題以亞洲氣候圖為材料,涉及氣候、農業(yè)、人類活動與氣候的關系等知識,考查學生識圖能力

和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

【詳解】(1)從圖中可以看出,①為溫帶海洋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對應A;②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

稀少,對應C;③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對應B。

(2)②地相比①地,深居內陸,距海遠,所以降水更少,主要影響因素是海陸因素。

(3)B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根據(jù)盛產油橄欖生長習性,喜光照,地中海氣候夏季光照充足,早

春、晚冬生長階段需水較多,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故適合油橄欖生長。

(4)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會導致全球變暖,可以采取措施有植樹造林,保護好現(xiàn)有的森林資源;

低碳出行等。

重難點2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寧寧在旅游期間拍攝到一種奇特的樹——猴面包樹,這種樹樹干粗大,喜溫耐旱,干季時落葉以減少水

分蒸發(fā),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下圖示意甲、乙兩地位置與氣候資料,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24頁共31頁.

52.根據(jù)猴面包樹的生長習性,推斷拍攝地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D.熱帶季風氣候

53.造成甲、乙兩地氣候差異顯著的主要因素()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

【答案】52.B53.C

【解析】52.熱帶雨林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干、濕

兩季;熱帶沙漠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少雨;熱帶季風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讀材料可知,

猴面包樹為了能夠順利度過干季,干季時落葉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在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熱帶草原

氣候最適合猴面包樹的生長,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3.讀圖可知,該島嶼的盛行風向為東南風。甲地主要位于東南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形成了熱帶草原氣

候;乙地位于東南風的迎風坡,降水多,形成熱帶雨林氣候;造成甲、乙兩地氣候差異顯著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因素,C正確,ABD錯誤。故選C。

圖為大興安嶺兩側自然條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54.乙地所處的地形區(qū)是()

A.黃土高原B.內蒙古高原C.華北平原D.東北平原

55.與乙地氣候相比,甲地氣候特征是()

A.夏季氣溫高B.冬季氣溫高C.年降水總量小D.氣溫年較差小

56.造成甲、乙兩地降水量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人類活動B.緯度C.植被D.地形地勢

【答案】54.D55.C56.D

【解析】54.圖中山脈為大興安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側為東北平原,西側為內蒙古高原,即乙為東

北平原,甲為內蒙古高原。故選D。

55.乙地為東北平原,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甲為內蒙古高原,為溫帶大陸性

氣候,降水總量少,C正確。結合圖可知,甲夏季氣溫比乙低,冬季氣溫比乙低,氣溫年較差比乙大,ABD

第25頁共31頁.

錯誤。故選C。

56.甲乙分別位于大興安嶺兩側,乙為夏季風的迎風坡,甲為背風坡,所以兩地降水量產生差異,因此造

成甲、乙兩地降水量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勢,D正確。人類活動對降水影響較小,A錯誤。兩地緯

度相同,B錯誤;兩地植被因降水量不同而不同,C錯誤。故選D。

重難點22人口數(shù)量與人口問題

讀圖某地某時間段內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57.該國人口數(shù)量不斷增加的時段是()

A.①-②和②-③B.①-②和③-④

C.①-②和④-⑤D.②-③和④-⑤

58.據(jù)圖判斷,該地區(qū)人口增長最快的年份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59.當處于②前后時段,該國可能出現(xiàn)()

①住房緊張②失業(yè)率增加③人口老齡化嚴重④交通擁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57.A58.B59.A

【解析】5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時,表示人口數(shù)量不斷增長,因此從圖中得知,①-②和②-③兩段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人口數(shù)量不斷增加,A正確。在③以后,自然增長率為負,人口開始減少,BCD

錯誤。故選A。

依據(jù)題意。故選:A。(2)題詳解:讀圖分析可知,①時期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且到②時期不斷增

加,②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③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零,④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小,當處于

③-④時段,人口出現(xiàn)負增長并達到最低,此時出現(xiàn)的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不足等。故B符合

題意。故選:B。

第26頁共31頁.

58.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qū)的自然增長人口(出生人數(shù)減死亡人數(shù))與總人口之比,反映人口增

長的快慢,讀圖分析可知,①時期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且到②時期不斷增加,人口增長較快;②

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人口增長最快;③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零,人口不增不減;④時期人口自

然增長率最小,人口增長最慢;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9.讀圖分析可知,①時期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且到②時期不斷增加,②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最

高,③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零,④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小,當處于②前后時段,人口增長快,可

能出現(xiàn)住房緊張、失業(yè)率增加、交通擁堵等問題,人口老齡化嚴重是由于人口增長過慢導致的。故①②④

符合題意。故選A。

重難點23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60.圖示意世界人口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地區(qū)是亞洲的部和南部、歐洲的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2)世界人口分布最為稠密的地區(qū)從海陸位置上看,人口主要集中在地區(qū)。從地形來看,主要分布在盆地

和地區(qū)。

(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甲地人口稠密,其原因是。(答對1點即可)

(4)圖中乙地所處大洲的人口密度非常(大/?。湓蚴?。

【答案】(1)東西

(2)沿海平原

(3)北地形平坦;氣候溫和濕潤;工農業(yè)發(fā)達;交通便利

(4)小緯度高,氣溫低(終年氣候寒冷)

第27頁共31頁.

【分析】本大題以“世界人口分布圖”為材料,設置了4個問題,涉及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密度

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