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02 等高線地形圖-備戰(zhàn)2021年中考地理常見答題模板及專項訓(xùn)練(解析版)_第1頁
模板02 等高線地形圖-備戰(zhàn)2021年中考地理常見答題模板及專項訓(xùn)練(解析版)_第2頁
模板02 等高線地形圖-備戰(zhàn)2021年中考地理常見答題模板及專項訓(xùn)練(解析版)_第3頁
模板02 等高線地形圖-備戰(zhàn)2021年中考地理常見答題模板及專項訓(xùn)練(解析版)_第4頁
模板02 等高線地形圖-備戰(zhàn)2021年中考地理常見答題模板及專項訓(xùn)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模板02等高線地形圖1、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等高線地形圖的應(yīng)用: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以下面等高線地形圖為例:分析角度答題模板讀高度圖中相鄰等高線數(shù)值相差50,則等高距為50米;A點海拔為100米,與圖中最高點的相對高度為450~500米之間。斷地形圖中最高點海拔在550~600米之間,等高線密集,該地地形以山地為主,圖示聚落位于平原地區(qū)。識部位圖中B處海拔最高,且有▲標志,則B位于山峰;C位于兩個山峰之間的低地,為鞍部;E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F地等高線數(shù)值由低值向高值凸出,位于山谷;G處等高線數(shù)值由高值向低值凸出,為山脊。辨流向圖上無指向標,可依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該河流干流大致由西北流向東南??炊妇廇處等高線相對稀疏,坡度較緩;D處位于等高線密集處,屬陡坡。2、等高線地形圖的應(yīng)用:分析角度答題模板水庫大壩建設(shè)選擇在河流峽谷處的原因地處峽谷處,利于筑壩。(2)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地的理由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shè)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選擇某地為梯田的理由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于水土保持,可達到生態(tài)、經(jīng)濟、社會效益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登山選擇某線路的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宿營地的選擇選在地形平坦、開闊之地,避開河谷、陡峭之地1.(2020·山東德州市·中考真題)讀我國華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出大青山與古廟的相對高度范圍是米。(2)圖示地區(qū)的地形以為主;地勢特征。(3)某游客沿山區(qū)小路游覽時,感覺小橋至古廟一段行走比較輕松,請分析原因。(4)甲聚落比乙聚落規(guī)模大的原因有哪些?(5)該地區(qū)要發(fā)展經(jīng)濟林,適宜種植的果樹有。(至少寫出三種)【答案】1.(1)350—450(2)山地(低山)平原;(西)北高(東)南低(3)此段小路走向與等高線大致平行;坡度緩。(4)海拔低,地勢平坦;位于河流附近,公路穿過,靠近鐵路,交通梗利。(5)蘋果、梨、桃、杏、棗、山楂、柿子等。(任答出三種即可)【解析】1.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既受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又受市場需求量、與城市和工礦區(qū)的距離、農(nóng)民文化技術(shù)水平等社會條件的影響。利用當?shù)刈匀粭l件的優(yōu)勢,把要發(fā)展的農(nóng)業(yè)部門或農(nóng)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fā)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qū),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nèi)容。(1)據(jù)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是50米,根據(jù)等高線的分布規(guī)律可以確定大青山頂?shù)暮0胃叨确秶?00~650米,古廟的海拔高度范圍是200~250米,因此大青山頂與李村之間相對高度是350~450米。(2)據(jù)等高線可知:該地地形以山地(低山)平原為主。據(jù)指向標可知:圖中山頂?shù)奈恢迷诒狈剑貏葺^高;海拔較低的地區(qū)在圖中的南方,海拔在200米以下,所以地勢是北高南低。(3)等高線越稀疏,說明坡度越平緩。據(jù)圖可知:圖中小橋至古廟一段的路線與等高線大致平行,坡度較緩,所以行走感覺輕松。(4)地勢對聚落的影響主要是:地勢低平的地區(qū),聚落規(guī)模大;地勢較高且起伏較大的地區(qū),聚落規(guī)模小。據(jù)圖可知:甲聚落海拔低,地勢平坦;位于河流附近,公路穿過,靠近鐵路,交通梗利,因此聚落規(guī)模大。(5)根據(jù)因地制宜的原則,發(fā)展農(nóng)業(yè)既受自然條件的影響,也受社會條件的制約。華北地區(qū)地處溫帶地區(qū),適宜蘋果、梨、桃、杏、棗、山楂、柿子等果樹種植,因此該地區(qū)要發(fā)展經(jīng)濟林,可以種植蘋果、梨、桃、杏、棗、山楂、柿子等果樹。2.(2020·福建莆田市·中考真題)左圖是我國東部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右圖為凸面鏡(用于視線受阻時,觀察對面來向車輛的行駛情況),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A處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_。(2)本區(qū)欲開發(fā)水上漂流項目,B、C兩條支流較適合的是_____,理由:_____。(3)凸面鏡設(shè)在①、②、③三地中的_____處最合適。(4)甲、乙、丙三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_____,三個城鎮(zhèn)中最有可能發(fā)展為城市的是_____,理由:_____。(寫出兩點)【答案】2.(1)陡崖CC處等高線較密集,坡度較陡③水稻甲地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窘馕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能形成河流。(1)圖中A處等高線重疊,地形部位名稱是陡崖。(2)本區(qū)欲開發(fā)水上漂流項目,B、C兩條支流較適合的是C,理由是C處等高線較密集,坡度較陡,水流速度快。(3)凸面鏡設(shè)在①、②、③三地中的③處最合適,該處是急轉(zhuǎn)彎,凸面鏡增大了司機的視野范圍。(4)圖中緯線為25°N,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圖中甲、乙、丙三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三個城鎮(zhèn)中最有可能發(fā)展為城市的是甲,理由是該地地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問題。(1)③處為______________(山體部位)。(2)若①地和②地的圖上直線距離約為2厘米,其實地距離為______千米。(3)圖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山峰④與①地的相對高度為______________米。(5)P、Q兩地相比較,地形坡度較陡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陡崖(2)2千米自西北流向東南570米P處P處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窘馕觥?.在等高線地圖上,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為山峰,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相抵觸凸出是山脊,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陡,等高線稀疏坡緩。(1)讀圖可知,③處位于等高線重疊處,是陡崖。(2)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是1:0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所以若①地和②地的圖上直線距離約為2厘米,其實地距離為2千米。(3)根據(jù)圖中指向標1可判斷,圖中小河的流向是指西北流向東南。(4)讀圖可知,圖中④地的海拔是670米,①地的海拔是1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670-100=570米。(5)在等高線地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破換的地方等高線稀疏,比較可知,P處的等高線較為密集,所以坡度就較陡。4.8月初,幾位“驢友”相約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qū)旅游。下圖為該山區(qū)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①所在虛線處部位的地形名稱是____________;圖中河流的主要流向是____________。(2)①②兩處的相對高差是________米;如果早晨觀看日出,②③兩處較適合的是________。(3)有人想選擇④地作為晚上的露營地,你認為合適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敬鸢浮?.(1)山脊自西向東(2)200②(3)不合適;位于山谷易爆發(fā)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zāi)害,不利于宿營安全?!窘馕觥?.(1)由圖可知,圖中①所在虛線處向低處凸出,地形名稱是山脊;根據(jù)圖中指向標可知,圖中河流的主要流向自西向東。(2)圖中①海拔是550米,②處的海拔是750米,所以兩處的相對高差是200米,如果早晨觀看日出,②③兩處較適合的是位于東部的②處。(3)有人想選擇④地作為晚上的露營地,這里是不合適的,因為此處位于山谷,易爆發(fā)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zāi)害,不利于宿營安全。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下圖是瀘州市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某校初中學生在圖示區(qū)域進行研學旅行活動。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據(jù)圖說出圖示區(qū)域的地形類型,說出圖中河流干流的流向。(2)在研學活動中,在A處測得氣溫為16.5℃,山峰B處氣溫不會低于______℃。(3)分析本次研學活動的登山路線是否合理?(4)同學們把夜晚宿營地點選在C處,你認為是否合理并簡述理由。(5)若在D處突發(fā)泥石流,在①②③三條逃生線路中你會選擇哪條?說一說理由。(6)簡要分析圖中城鎮(zhèn)形成的有利條件?!敬鸢浮?.(1)山地和丘陵;自北向南;(2)15;不合理;合理,該地位于兩個山頂之間,地形比較平坦開闊;②;該線與泥石流運動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處延伸;(6)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窘馕觥?.根據(jù)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進行分析解答。(1)圖示區(qū)域海拔高度在550米以下,200米以上,其地形主要是山地和丘陵,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得,圖中河流干流自北向南流。(2)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圖中等高距是25米,圖中A的海拔高度是300米,B的海拔高度范圍是550-525米,A與B的相對高度范圍是250-225米,其溫差范圍是1.5℃-1.35℃,若A處氣溫為16.5℃,山峰B處氣溫最低不低于15℃。(3)本次研學活動的登山路線等高線比較密集,坡度較陡,該路線不合理。(4)C地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鞍部,地形比較平坦開闊,該地適宜選擇夜晚宿營地。(5)讀圖可得,若發(fā)生泥石流,②線路比較合理,②線與泥石流運動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處延伸,該路線適宜逃生。(6)圖中城鎮(zhèn)形成的有利條件是:該地區(qū)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利于形成城鎮(zhèn)。6.為了鍛煉學生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某中學利用暑假到某山區(qū)開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動。閱讀材料和地圖,回答問題。材料1:同學們從王村火車站分3組出發(fā),①組登大青山,鍛煉體能;②組徒手攀巖,試試膽量;③組參觀古廟,尋蹤文化。材料2:旅行地點的等高線地形圖。(1)①組同學們出發(fā)時測得火車站氣溫是34.5℃,到達大青山后,他們測得的氣溫最可能是()A.24℃ B.30℃ C.32℃ D.34.5℃(2)②組同學開展徒手攀巖,是因為沿途經(jīng)過________(地形部位)。(3)老師把體力較弱的同學分配到③組,去參觀古廟,尋蹤文化的主要原因是。(4)①組同學在從大青山返回途中迷路,有同學提出沿著溪流走。請你為這個提議說明理由。(5)圖中王村和李村最有可能發(fā)展為城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C陡崖(3)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4)理由:小溪流入河流,由高處(山地)流向低處(平原),且沿河常有人居住。(言之有理即可)(5)王村【解析】6.根據(jù)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進行分析解答。(1)已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①組同學們出發(fā)時測得火車站氣溫是34.5℃,大青山的海拔高度大約是550米以上,火車站的海拔在150米至200米之間,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為350米——450米,故兩地之間的溫差在2.1℃——2.7℃之間,故山頂?shù)臍鉁丶s為32℃,C正確。故選C。(2)②組同學開展徒手攀巖,是因為沿途經(jīng)過陡崖部位,適宜開展攀巖活動。(3)老師把體力較弱的同學分配到③組,去參觀古廟,尋蹤文化的主要原因是:③組線路經(jīng)過地區(qū),等高線稀疏,坡度緩,適宜行走適合體質(zhì)較弱的同學。(4)①組同學在從大青山返回途中迷路,有同學提出沿著溪流走;這個建議是合理的,因為一般情況下聚落分布在河流沿岸,故有河流的地方,一般有人居住。(5)圖中王村和李村最有可能發(fā)展為城市的是王村,因為王村所在地地形平坦廣闊,利于大規(guī)模建設(shè),有鐵路、公路經(jīng)過交通便利。7.讀“我國東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和“之”字形公路,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山體部位名稱甲是_____,若黃村到張村的圖上距離3cm,則兩者實地距離是_____km。(2)圖示區(qū)域西北部主要的地形類型是______,①地周邊山地適合發(fā)展的農(nóng)業(yè)部門是______。(3)若圖中黃村的氣溫是18℃,那么山頂①的氣溫約是________℃,考慮到安全隱患,當?shù)卣疀Q定明年6月之前讓張村全部遷移,你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4)連接張村和黃村的公路,陡坡段建成“之”字狀彎曲的是為了____________?!敬鸢浮?.(1)山谷6(2)平原林業(yè)14.1℃該地位于河谷、海拔低,容易受到洪水侵襲為了減緩坡度,汽車上坡更省力【解析】7.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能形成河流。(1)由圖可以看出,圖中山體甲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地形;由圖中比例尺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2千米,若黃村與張村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則兩者的實際距離是6千米。(2)圖示區(qū)域的西北部等高線稀疏,且在200米以下,屬于平原地形;①地海拔較高,地形崎嶇,適合發(fā)展林業(yè)。(3)通常情況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會下降0.6℃,若圖中黃村(海拔100米)的氣溫是18℃,那么山頂①(海拔750米)的氣溫約下降3.9℃,約為14.1℃;考慮到安全隱患,當年政府決定在明天6月將張村全遷移,主要是考慮到張村位于河谷處且海拔低,容易受到山洪威脅。(4)連接張村與黃村的公路,陡坡段建成“之”字狀彎曲,主要是為了減緩坡度,讓汽車行駛更省力。8.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問題。(1)圖中最高峰的海拔是米到米之間。(2)利用圖中信息判斷,圖示地區(qū)在盛行方向風的季節(jié)降水較多,請說明判斷理由。(3)甲湖泊對乙城市的防洪和城市生活用水作用大,說明原因。(4)丙地鐵礦石要運到乙城市,運輸路線M、N、O、P四條線路中最合理的是,說說該線路與其它三條線路相比的優(yōu)勢。【答案】8.(1)8001000(2)偏北圖示地區(qū)北部是海洋,偏北方向風能把更多水汽帶到陸地;圖示大部分地區(qū)地勢南高北低,偏北風容易形成地形雨。(3)暴雨過后,河流洪水受甲湖泊調(diào)蓄作用,減少洪水對乙城市的威脅;枯水季節(jié),存蓄在甲湖泊的水資源可以補充乙城市的生活用水。(4)N該線路比M和P線路距離更近,比O、P線路更平坦,坡度小。【解析】8.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