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第3單元期末復(fù)習(xí)知識點梳理+強化練習(xí)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3單元期末復(fù)習(xí)知識點梳理+強化練習(xí)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3單元期末復(fù)習(xí)知識點梳理+強化練習(xí)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3單元期末復(fù)習(xí)知識點梳理+強化練習(xí)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3單元期末復(fù)習(xí)知識點梳理+強化練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九上第三單元知識點期末復(fù)習(xí)

第10課《岳陽樓記》范仲淹

一、介紹

這篇文章寫于慶歷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內(nèi)憂外患的年代,對內(nèi)

階級矛盾日益突出,對外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為了鞏固政權(quán),改善這一處境,

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后人稱之為“慶歷新政”。但改革觸犯

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而皇帝改革的決心也

不堅定,在以太后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改革以失敗告終?!皯c歷新政”

失敗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這篇文章便是寫

于鄧州,而非寫于岳陽樓。

二、生字

浩浩湯湯(shangshang)淫(yin)雨霏霏(feifei)

橘(qiang)傾楫(ji)摧岸芷(zhi)汀蘭

三、重點詞義

1.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慶歷,宋仁宗趙禎的年號。結(jié)尾“時六年”,指慶歷

六年(1046)。

2.謫: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diào)。

3.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歷五年(1045)。

4.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這是贊美滕子京的話。

5.勝狀:勝景,好景色。

6.浩浩湯湯:水波浩蕩的樣子。

7.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橫,廣遠。際涯,邊。

8.朝暉夕陰: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暉,日光。

9.大觀:雄偉景象。觀,景象。

10.南極瀟湘:南面直到瀟水、湘水。瀟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極,

盡。

n.遷客:謫遷的人,指降職遠調(diào)的人。

12.騷人:詩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人也稱詩人為騷人。

13.淫雨:連綿的雨。

第1頁共30頁

14.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15.開:解除,這里指天氣放晴。(連月不開)

16.排空:沖向天空。

17.日星隱曜: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

18.山岳潛形:山岳隱沒了形體。

19.橘傾楫摧:桅桿倒下,船槳斷折。

20.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21.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

家)批評指責(zé)。去,離開。讒,說別人的壞話。

22.景:日光。

23.波瀾不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24.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鳥停息在樹上。

25.錦鱗:美麗的魚。

26.岸芷汀蘭: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種。

27.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28.長煙一空: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一,全。

29.浮光躍金: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這是描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0.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這是寫無風(fēng)時水中的月影。璧,

圓形的玉。

31.何極:哪有窮盡。

32.寵辱偕忘: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寵,榮耀。偕,一起。

33.把酒臨風(fēng):端酒當著風(fēng),就是在清風(fēng)吹拂中端起酒來喝。把,持、執(zhí)。

34.求:探求。

35.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

36.廟堂:指朝廷。廟,宗廟。堂,殿堂。

四、重點虛詞

1.嗟夫:感嘆詞,相當于“唉”。

2.耶:語氣詞,表疑問,相當于“呢”。(然則何時而樂耶)

3.至若:用在一段開頭,引起另一層描述,近似于“至于”“又如"。(至若春

和景明)

第2頁共30頁

4.而:連詞,相當于“一直到”。(感極而悲者矣)

5.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以引起議論之詞,近似“像那”。(若夫淫雨霏霏)

6.乃:副詞,于是,就。(乃重修岳陽樓)

7.然則:雖然如此,那么。

8.微:無、沒有。(微斯人)

五、通假字

1.具:通“俱”,都,全,皆。(百廢具興)

2.屬:通“囑”,囑咐。(屬予作文以記之)

六、古今異義

1.夫

古義:指示代詞,表遠指,相當于“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今義:丈夫,夫人。

2.橫

古義:廣遠。(橫無際涯)

今義:與“豎”相對。

3.觀

古義: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今義:看。

4.寵

古義:恩寵榮譽。(寵辱偕忘)

今義:偏愛。

5.排空

古義:沖向天空。(濁浪排空)

今義:全部去除掉。

6.南極

古義:向南面到達。(南極瀟湘)

今義:地軸的南端。

7.進

古義:在朝廷。(進亦憂,退亦憂)

第3頁共30頁

今義:與“退”相對。

8.退

古義:隱居鄉(xiāng)野。(進亦憂,退亦憂)

今義:向后移動等義。

9.明年

古義:第二年。(越明年)

今義:相對于“今年”。

10.作文

古義:寫一篇文章。(屬予作文以記之)

今義:學(xué)生作為練習(xí)所寫的文章。

11.去

古義:離開。(去國懷鄉(xiāng))

今義:前往。

12.國

古義:國都。(去國懷鄉(xiāng))

今義:國家。

13.集

古義:鳥停在樹上。(沙鷗翔集)

今義:泛指聚集。

七、一詞多義

1.以

來。(屬予作文以記之)

因為。(不以物喜)

2.或

有時。(而或長煙一空)

或許、也許。(或異二者之為)

3.則

判斷詞,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連詞,那么。(然則北通巫峽)

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第4頁共30頁

4.其

代詞,岳陽樓。(增其舊制于其上)

語氣詞。(其喜洋洋者矣)

代詞,他,他們。(其必曰)

代詞,他的。(憂其君憂其民)

5.極

盡,直通。(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窮盡。(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極點。(感極而悲者矣)

6.觀

看。(予觀夫巴陵勝狀)

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7,和

和樂。(政通人和)

和煦。(春和景明)

8.空

空中,天空。(濁浪排空)

消散。(而或長煙一空)

9.通

通順,通暢。(政通人和)

直通。(北通巫峽)

10.一

副詞,全,者(而或長煙一空)

數(shù)詞,一(片)。(一碧萬頃)

11.之

代詞,這件事。(屬予作文以記之)

起連接主謂作用,可不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助詞,的。(此則岳陽樓之大觀前人之述備矣古仁人之心)

第5頁共30頁

八、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守:做太守。(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2.形容詞意動用法

先、后:以……為先;以……為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形容詞作名詞

廢:廢棄的事。(百廢具興)

4.動詞作名詞

為:表現(xiàn)。(或異二者之為)

5.名詞作狀語

北、南:往北;往南。(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九、重點句式

1.判斷句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判斷句標志。)

2.倒裝句

狀語后置

(1)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正常語序應(yīng)為: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

(2)多會于此。(正常語序應(yīng)為:多于此會。)

定語后置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正常語序應(yīng)為:居高之廟堂則

憂其民;處遠之江湖則憂其君。)

賓語前置

微斯人,吾誰與歸?(正常語序應(yīng)為:吾與誰歸?)

3.省略句

省略主語

屬予作文以記之。(省略主語“滕子京”。)

成語:政通人和浩浩湯湯心曠神怡百廢俱興春和景明長煙一空

氣象萬千皓月千里

第6頁共30頁

十、重點句子的翻譯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到了第二年,政事政務(wù)順暢,人民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3.若夫靄雨霏霏,連月不開。

像那連綿不斷的雨紛紛灑落,幾個月不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瀾不驚

待到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湖面平靜

5.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zé)。

6.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胸懷開闊,精神愉快,一切榮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7.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我曾經(jīng)探究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感情吧。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譯: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在朝庭里作高官就為平民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就為君主擔(dān)憂。

1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就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

11.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了,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

12.刻唐賢今人詩賦與其上

把唐代名人和當代作家的詩賦雕刻在上面。

13.微斯人,吾誰與歸?

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14.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我觀賞那巴陵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

15.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它銜著遠處的山,吞長江的水,水勢洶涌,寬闊無邊,早上陽光照耀,晚上烏云

蔽天,天氣景象千變?nèi)f化。

第7頁共30頁

16.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

接連幾個月天氣不放晴的時候,陰冷的風(fēng)狂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

17.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浮動的光如跳躍的碎金,靜

靜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

18.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在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統(tǒng)統(tǒng)忘記,舉酒迎著

清風(fēng),那心情真是喜氣洋洋啊。

十一、理解性背誦

⑴寫遷客騷人“悲”、“喜”的句子分別是什么?

答:悲“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p>

⑵描寫微波時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躍金。

⑶描寫無風(fēng)時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靜影沉璧。

⑷表現(xiàn)作者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現(xiàn)進亦憂,退亦憂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5)“進”“退”分別照應(yīng)什么?

答: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

⑹突出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⑺突出表達作者偉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與現(xiàn)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

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⑻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屬予作文以記之。

第8頁共30頁

⑼請從文中找出總寫岳陽樓“大觀”的語句。其中最有氣勢的兩個詞是什么?

答: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銜、吞)

(10)贊美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H)第二段中說“前人之述備矣”,照應(yīng)上文哪句話?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

相》一詩中是怎樣“述”的?

答: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

(12)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

無際涯。

(13)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4)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lián),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

記》中的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

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yīng)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tài)。(用《岳陽樓記》中

原句答)

(15)“遷客騷人”抒發(fā)“覽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

蕭然,感極而悲;二、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

(16)《岳陽樓記》中最能表達作者政治見解或者抱負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17)表現(xiàn)洞庭湖“勝狀”或“岳陽樓大觀”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

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8)前人之述備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賢今人詩賦。

第9頁共30頁

(19)“遷客騷人”覽物之情有:悲和喜;作者認為覽物之情應(yīng)該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0)登斯樓也中的“斯樓”是指“岳陽樓”。

(21)在句子”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

目蕭然,感極而悲者;二、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

(22)句子“微斯人,吾誰與歸”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第10頁共30頁

練習(xí)訓(xùn)練1:閱讀文段,完成練習(xí)題。

岳陽樓記(13分)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

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

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

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

旅不行,橘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

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

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

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

年九月十五日。

11.解釋下列句中畫線詞的意思。(2分)

(1)政通人和(2)朝性夕陰

12.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⑴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3.說說“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和“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兩句中的“異”

字,分別指什么內(nèi)容。(4分)

第11頁共30頁

14.“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這樣的胸襟嗎?請結(jié)

合文章內(nèi)容說明理由(3分)

第11課《醉翁亭記》歐陽修

一、文學(xué)常識

本文出自《歐陽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

吉安)人,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

二、一詞多義

歸:

①云歸而巖穴暝聚攏,歸集

②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家

③微斯人,吾誰與歸?歸依

樂:

①山水之樂樂趣,名詞

②人知從太守游而樂歡樂,動詞

③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前為“以……為樂”;后為“樂趣”

秀:

①蔚然而深秀者秀麗,形容詞

②佳木秀而繁陰茂盛,繁茂,形容詞

謂:

①太守自謂稱謂

②太守謂誰是,為

第12頁共30頁

而:

①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而”表示遞進關(guān)系,而且。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而”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不譯。

③朝而往,暮而歸“而”表示修飾關(guān)系,可不譯。

④溪深而魚肥“而”表示并列關(guān)系,可不譯。

⑤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而”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去h

三、重點詞語

1.環(huán)滁:環(huán)繞著滁洲城。環(huán),環(huán)繞。

2.林霏開:樹林里的霧氣散了。霏,霧氣。

3.負者:背著東西的人。負,背。

4.臨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洌:泉水甜,酒兒清。洌,清。

6.山肴野藏:野味野菜。薪,菜蔬。

7.雜然而前陳者:雜七雜八擺放在面前的。雜然,錯落的樣子。陳,陳列、擺開。

8.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觥,酒杯?;I,酒籌。

9.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蓋。

10.佳木秀而繁陰: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

11.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意:情趣。

1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麗。

13.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酣,盡興地喝酒。絲,弦樂器。竹,管樂器

14.野芳發(fā)而幽香: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發(fā),開放。

15.低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攙著走。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似僂,駝背,這里指老人。

16.云歸而巖穴暝:煙云聚攏來,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17.輒:就

18.弈者勝:弈:下棋

19.太守謂誰:為,是。

20.蔚然:茂盛的樣子。

21.翼然:像鳥兒張開翅膀的樣子。

22.頹然:精神不振的樣子。文中指醉醺醺的樣子。

第13頁共30頁

23.蒼顏:臉色蒼老。

24.風(fēng)霜高潔: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25.水落石出:水落下去了,石頭露出來。比喻真相大白。

26.峰回路轉(zhuǎn):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彎轉(zhuǎn)。

四、理解性默寫

L“醉翁”的由來是什么?請用文中原話回答。

答: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了四時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個句子把山水之樂具體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4.請寫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

去而禽鳥樂也。

5.請寫出歸后情景的句子。

答: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與民同樂(文中原句“醉能同其樂”)(醉樂統(tǒng)一的句子)

7.領(lǐng)起全文的句子是:環(huán)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體現(xiàn)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

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第14頁共30頁

10.文中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文中與"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相照應(yīng)的文字是: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

太守醉也。

12.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環(huán)境特征的句子是:環(huán)滁皆山也。

13.奠定全文抒情基調(diào)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五、重點語句翻譯

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譯:醉了能和他們一塊快樂,醉醒后能寫文章表達這種快樂的,是太守。太守是

誰?是廬陵的歐陽修呀!

2.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譯: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座山

峰中間飛淌下來,這就是釀泉。

3.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象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

踞在釀泉上面,這就是醉翁亭。(臨,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間啊。

5.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6.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第15頁共30頁

7.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譯: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

8.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蒼老的容顏,雪白的頭發(fā),醉醺醺地坐在人們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9.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譯: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呀!

10.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譯:游人們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呀。

11.翻譯描寫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譯: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

12.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譯: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六、本文構(gòu)思

先交待醉翁亭的自然環(huán)境與命名由來。

①亭的環(huán)境:環(huán)滁一瑯珊山一釀泉一醉翁亭(由遠及近)

②命名由來:作號?者一?命名者一■命名之意一■山水之樂

再觀賞醉翁亭朝暮、四時之景的無窮樂趣。

①景:朝一暮;變化無窮;春一冬,景色各異。

②賞景:朝往暮歸,其樂無窮。

③描述太守與滁人、眾賓游山同樂的情景和樂趣。

繪“與民同樂圖”

滁人游:興高采烈,生活富足

太守宴:眾人動手,就地取材

眾賓歡:投壺下棋,觥籌交錯

第16頁共30頁

太守醉:與民同樂,心滿意足

④最終收束全文,點明主旨

①歸時景象:太守歸一禽鳥樂(山間夕照全景)

②點明主旨: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醉”“樂”統(tǒng)一)

七、文意理解

L“醉能同其樂”這句話把“醉”與“樂”聯(lián)系起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把“醉”與“樂”聯(lián)系起來,點明了全文的主旨——與民同樂。

2.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醉翁亭自然環(huán)境和命名緣由。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賓客、太守游瑯山的情形。第四段:寫日暮醉歸,點明全篇主旨。

3.本文第一段寫景的順序是什么?

答:由遠到近。

4.“太守自謂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懸念,引出下文。

5.請寫出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

答: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繪了幾幅圖畫?分別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為什么這樣

說?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其中核心是太守醉。其余三幅俱是陪襯,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與民同樂,

體現(xiàn)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旨意。

7.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第17頁共30頁

8.本文主旨是“與民同樂”,寫“滁人游”與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聯(lián)系?

答:“滁人”如此興高采烈地出游,是因為生活安定富足,這與太守的勵精圖治、

勤政愛民是分不開的。

9.第三段寫了四種情況,從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種情況的短句。其核心是什

么?

(1)滁人游(2)太守宴(3)眾賓歡(4)太守醉。太守醉。

10“太守醉”中的“醉”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喝酒醉了”,另一層意思是陶醉于山水

之中了,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11.第③段寫了哪些人?請用一個字概括他們共同的心情。

寫了滁人(游人)、太守、眾賓。他們共同的心情是“樂”。

12.作者到底都在“樂”些什么呢?請仔細找一找,畫出有關(guān)的語句,說說自己的

理解。

作者的“樂”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山水之樂”,并因“四時之景不同,而樂

亦無窮也”;二是“宴酣之樂”,近取“山肴野藏”,佐酒“非絲非竹”,眾人“起坐喧

嘩”,太守頹然其間;三是“樂人之樂”,故作文以敘其事。三樂歸一,都是“與民

同樂

13.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眾賓客的游樂,還寫了滁人的游樂。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14.文中極力渲染了一個“樂”字,表達了作者怎么樣的思想感情?寫歐陽修與民

同樂的思想。

15.請舉出本課的兩個成語,并說說現(xiàn)在人們常用它表達什么意思。

答:“醉翁之意不在酒”現(xiàn)在通常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水落石

出”現(xiàn)在通常用來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第18頁共30頁

16.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請對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下聯(lián):醉翁亭下歐陽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

里歐陽修與民同樂。)

第13課《詩詞三首》

一、行路難?其一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詞句注釋

⑴樽(zu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

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

⑵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篋”,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⑶箸(zhu):筷子。

⑷“閑來”二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

曾在渭水的稀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

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碧,一作“坐”。

⑸“多岐路”二句: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安,哪里。

⑹長風(fēng)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據(jù)《宋書?宗意傳》載:宗意少年時,叔父宗

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

2.白話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遙想當年,姜太公礴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堅信乘風(fēng)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第19頁共30頁

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唐代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

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

此詩作答。

劉禹錫從小愛下圍棋,與專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詔王叔文很要好。太子當上

皇帝后,他的教師王叔文組閣執(zhí)政,就提拔棋友劉禹錫當監(jiān)察御史。后來王叔文

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后,劉禹錫被貶到外地做官,寶歷二年(826年)應(yīng)召回京。

冬天途經(jīng)揚州,與同樣被貶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醉贈劉

二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

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fēng)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隨。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

折太多。”在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劉

禹錫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

4.詞句注釋

⑴酬:答謝,酬答,這里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樂天:指白居易,

字樂天。見贈:送給(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古時四川東部屬于巴國,湖南北部和湖

北等地屬于楚國。劉禹錫被貶后,遷徙于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qū),

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至寶歷二年

(826年)冬應(yīng)召,約22年。因貶地離京遙遠,實際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

所以說23年。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貶謫(zhe)o

⑷懷舊:懷念故友。吟:吟唱。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

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quán)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jīng)過嵇康、

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于是作《思舊賦》。序文中說:自

己經(jīng)過嵇康舊居,因?qū)懘速x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

柳宗兀等人。

第20頁共30頁

⑸到:到達。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爛柯人:指晉人王質(zhì)。相傳晉人

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柄(柯)

已經(jīng)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jīng)亡故。作者以此典故

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

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側(cè)畔:旁邊。

⑺沉舟、病樹:這是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

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⑼長(zhang)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

6.白話譯文

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三、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

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

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

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碧K軾因

為與當權(quán)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zhuǎn)在各地為官。他曾經(jīng)要

求調(diào)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

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xiàn)。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

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

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第21頁共30頁

2.詞句注釋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這一年蘇軾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

市)任太守。

⑵達旦:到天亮。

⑶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與其父蘇洵、其兄蘇軾并稱“三蘇”。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執(zhí)、持。

⑸天上宮闕(que):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城墻后的石臺。

⑹乘風(fēng):駕著風(fēng);憑借風(fēng)力。歸去:回去,這里指回到月宮里去。

⑺瓊(qi6ng)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仙宮。

⑻不勝(shGng,舊時讀shEng):經(jīng)不住,承受不了。勝:承擔(dān)、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弄:玩弄,欣賞。

⑩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轉(zhuǎn)朱閣,低綺(qi)戶,照無眠:月兒移動,轉(zhuǎn)過了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

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朱閣:朱紅的華麗樓閣。

綺戶:雕飾華麗的門窗。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chAng)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么遺憾吧,

為什么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為什么。

?此事:指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

(14)但:只。

?千里共嬋(ch制)娟(juWn):只希望兩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

起欣賞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賞。嬋娟:原指美好的事物。本次指月亮。

3.作品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

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

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fēng)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

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里比得上人間?

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

不該對人們有什么遺憾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

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

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第22頁共30頁

練習(xí)訓(xùn)練2:

水調(diào)歌頭(4分)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

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請賞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詞的表達效果。(2分)

2.這首詞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2分)

第23頁共30頁

課后練習(xí)題: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驚駭(hdi)腐shi(蝕)云霓(ni)自慚形穢(hui)

B.妄想(wdng)游弋(g?)挾持(xi6)間不容發(fā)(jidn)

C.褻dii(瀆)禪(ch?n)師解剖(p。)眼花lido(繚)亂

D.綢dudn(緞)輕覷(qfi)幾案(ji)抽絲剝繭(bdo)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

A.旁鷲贓物富麗堂皇杉杉有禮B.褻瀆灰燼疲憊不堪附庸風(fēng)雅

C.忘想贊譽金戈鐵馬不可明狀D.驚駭赦免形消骨立不知所錯

3.下列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新建的班委會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級管理制度。

B.來自國內(nèi)的百余位賞石名家齊聚費縣,以石為媒,以石會友,助推費縣旅游

事業(yè)。

C.高新黑科技成就了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驚艷的“北京8分鐘”。

D.看到初夏臨港新城的壯美景色,讓游客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文化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xí)慣,調(diào)節(jié)人與世界的關(guān)系。在一個文化厚實

的社會里,;;。這樣,人才能實現(xiàn)從

“小我”向“大我”的轉(zhuǎn)變,成為一個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一一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xù)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一一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別人一一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5.古詩文默寫。(6分)

(1),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2)三年謫宦此棲遲,o(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第24頁共30頁

(3)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一哲

理的詩句是:

(4)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的“,”表達了

作者在中秋月圓之時對遠方親人的美好祝愿。

6.綜合性學(xué)習(xí)。(6分)

(1)古人讀書做學(xué)問特別強調(diào)勤奮多學(xué)。“懸梁刺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書

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無

一不強調(diào)勤奮、多讀、多學(xué)。請你據(jù)此為班級的辯論會的正反兩方擬一個題目。

(3分)

(2)閱讀下列材料,寫出你的兩條探究結(jié)果。(3分)

材料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讀書,不用心思

考,不在生活實踐中運用的人,結(jié)果也一事無成。例如,南宋的“碩學(xué)”陸澄年

輕時博覽群書,寫宋書時卻寫不出一字,人稱“二腳書櫥”。

材料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边@在過去對我們的學(xué)習(xí)確實具有

很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今天,隨著快樂教學(xué)和成功賞識教育的普及與開展,這

話就帶有明顯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問是一切做學(xué)問的人必經(jīng)的途徑,“學(xué)問千千

萬,起點在一問”(華羅庚);思是讀書做學(xué)問的基礎(chǔ),“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

學(xué)則殆”。

材料三:古人很重視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的辯證關(guān)系。說過“天下興亡,匹夫

有責(zé)”的顧炎武主張“出戶”,又主張“讀書”。他認為若既不“出戶”又不“讀

書”,則是面墻之士。顧炎武把家鄉(xiāng)的書讀完后,用四匹馬馱著書,十謁明陵,

遍游華北、西北,訪俗問民,最后寫成了有名的《日知錄》《肇域志》。

第25頁共30頁

二、閱讀下列古詩,回答問題。(5分)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7.下列對詩歌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兩句以夸張的筆法,營造了歡樂的宴飲氣氛,體現(xiàn)了詩人愉悅的心情。

B.詩中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來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

C.詩中借典故,直接表達了詩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最后兩句寫出了詩人堅信所乘之船必能安全到達彼岸的堅定信心。

8.通過全詩,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2分)

三.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12分)

岳陽樓記(節(jié)選)

范仲淹

①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

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商旅不行,橘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

第26頁共30頁

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

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

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⑴予觀夫巴陵勝狀勝:()(2)朝暉夕陰暉:()

⑶遷客騷人遷:()(4)日星隱曜曜:()

10.下列各項加黑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在洞庭一湖/而或長煙一空B.覽物之情/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先天下之憂而憂廣憂于心,衡于慮,而后作D.不以物喜/以君之力

1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⑴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2)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12.下列關(guān)于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選文第②③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傳達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

B.選文語言駢散結(jié)合,依文章內(nèi)容而變化,既簡潔凝練,又流利暢達,具有很

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C.選文將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于起承

轉(zhuǎn)合之間傳達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懷天下的理想襟懷。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點明了文章主旨,表達了作者以

天下興亡為己任、豁達樂觀的品質(zhì)。

第27頁共30頁

答案:

練習(xí)訓(xùn)練1:

11.(1)順利(2)日光

12.(1)浮動的光像跳躍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

13.“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異”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發(fā)出的“遷客騷人”

不同的感觸,即悲與喜兩種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的“異”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遷客騷人”,

能不受自然風(fēng)物好壞的影響,“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4.有?!罢ㄈ撕?,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體現(xiàn)了滕子京雖遭貶謫,卻沒有

因此沉淪,而是積極理政,政績顯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練習(xí)訓(xùn)練2:

1.“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這句是過渡句,這首詞從幻想上天

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

的心理轉(zhuǎn)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于從幻覺回到現(xiàn)實,在出

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fēng)。

解析:

本題考查詩歌煉字賞析。首先在詩文中要找到該煉字,煉字一般為動詞、形容詞

或特殊詞如疊詞、擬聲詞、表顏色的詞等)。

煉字賞析常見答題格式:字在詩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運用了…的修辭

(或化靜為動,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虛為實)寫出了…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

思想感情?!扒逵啊?,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

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

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這百詞從幻想上天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