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中考物理重難點試題專項匯編:力學基礎_第1頁
江蘇中考物理重難點試題專項匯編:力學基礎_第2頁
江蘇中考物理重難點試題專項匯編:力學基礎_第3頁
江蘇中考物理重難點試題專項匯編:力學基礎_第4頁
江蘇中考物理重難點試題專項匯編:力學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o------

專題07力學基礎。

@知識點撥

【考點分析】

章節(jié)考點考試題型難易度

力選擇題、填空題★

力彈力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

重力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

知識點01:力:

1.力產(chǎn)生的原因: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2.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相互作用:推、拉、提、壓、排斥、吸引等)

(1)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2)產(chǎn)生力至少有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一個是受力物體;

(3)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也可產(chǎn)生力;例如:磁力、引力;

(4)彼此接觸的物體之間,如沒有力的作用,則不產(chǎn)生力。

3.符號:F

4.單位:牛頓(簡稱:牛),單位符號:N;(力的大小表示例如:F=10N)

感受IN的力的大?。?1)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2)用手托起一個蘋果所用的力等。

5.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或方向發(fā)生變化);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則一定收到力的作用;但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不一定會改變;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力的作用效果意義: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力的存在。

6.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7.力的示意圖: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

(1)箭頭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該越長;

(3)用數(shù)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

(4)力的示意圖作圖具體畫法:

①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②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④標出力的符號,已知力的大小則也要在力的示意圖中標出力的大?。?/p>

⑤若力不在水平方向或者豎直方向(不平行或垂直接觸面),則要標出角度。

8.力的相互性(相互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力的特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

力物體施加一個力。

(2)產(chǎn)生力的物體,既是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3)只有兩個物體,沒有第三個物體。

(4)相互作用力又稱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兩個力的特點:

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簡單概括為:異物、等值、反向、共線;

②兩個力的性質相同;

③一對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的。

知識點02:彈力:

1.定義: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作彈力;

(1)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物體想要恢復原狀,就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一個作用力,這個作

用力就是彈力;

(2)平時所說的推、拉、提、壓、支持等力,都屬于彈力。

2.產(chǎn)生彈力的條件:

(1)產(chǎn)生條件(缺一不可):①相互接觸;②發(fā)生彈性形變(有相互擠壓);

(2)說明:

①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若沒有發(fā)生相互擠壓,則沒有彈力產(chǎn)生;

②塑性變形是一種不可自行恢復的變形;在發(fā)生塑性形變的瞬間有彈力,因為要發(fā)生塑性形變,會受

到力的作用,這時有彈力產(chǎn)生。

當發(fā)生了塑性形變后彈力就消失了。

3.彈力的方向:垂直接觸面,指向性別恢復的方向;

4.彈力大小與物體的材料、形狀、形變大小有關;

5.補充知識:彈性形變與塑性形變

(1)彈性形變: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

(2)塑性形變: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

o'o

1

1

1

6.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1

1-1

2二2

(1)原理:根據(jù)在一定彈性限度范圍內,彈簧的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二

3一3

(2)結構:彈簧、指針、刻度盤、外殼、秤鉤等組成;4二4

5一5

(3)使用方法(要點):/-

①調零;

②看量程;

③看分度值;

④方向一致:測力時,要使測力計內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盤上;

重點:只要拉彈簧的力沿彈簧的軸線方向即可。

知識點03:重力:

1.定義: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1)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2)重力是非接觸性力;

(3)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4)在地球上,一切物體始終都會受到重力的作用;

2.符號:G

3.單位:牛頓;簡稱:牛;單位符號:N?(例如表示重力G=100N)

4.公式:G=mg

(1)G表示在地球上物體受到重力,單位N;

(2)m表示物體的質量,單位kg(計算重力大小的時候單位必須用kg);

(3)g表示重力和質量的比值;g也叫重力加速度,g=9.8N/kg;初中計算一般g=10N/kg。

5.重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豎直懸空掛放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

6.方向: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即總垂直于當?shù)氐乃矫嫦蛳?

7.作用點:物體的重心;(規(guī)則物體一般是幾何中心)

>真題拔高強化卷

檢測時間:100分鐘試題滿分:100分難度系數(shù):0.58

一.選擇題(共7小題,滿分14分,每小題2分)

1.(2分)(2023?蘇州)如圖,將質量均勻的木棒切割并組裝成兩個形狀相同、質量均為m的木模,用三根

豎直細線a、b、c連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型靜置,上方木模呈現(xiàn)懸浮效果,這是利用了建筑學

中的“張拉整體”結構原理。則()

A.a的拉力等于mg

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

C.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細線在上方木模的接線點,線仍豎直,線上拉力會改變

D.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細線在上方木模的接線點,線仍豎直,地面受到的壓力會改變

解:AB、對上方木模受力分析有,F(xiàn)a=mg+Fb+F0,則FAR,故AB錯誤;

C、以a下方的連接點為支點,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jLb+Fc?Lc=G-Lc,如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細線在

上方木模的接線點,線仍豎直,但重力G的力臂屋(支點到重力作用線的距離)會發(fā)生改變,則G?Lc變

化,而Fb和F.的力臂以、L0不變(a、b、c同時平移),根據(jù)35+虱?晨=3屋可知—和卜會發(fā)生改變,

相應地L也會改變,即線上拉力會改變,故C正確;

D、整體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得,F(xiàn)N=2mg,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細線在上方木模的接線點,線仍豎直,

地面受到的壓力不會改變,故D錯誤;

故選:Co

2.(2分)(2023?無錫)如圖所示,用手拉彈簧使彈簧伸長,彈簧發(fā)生了彈性形變.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

中錯誤的是()

Z

A.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B.在彈性限度內,拉彈簧的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C.發(fā)生形變后的彈簧對手指產(chǎn)生彈力

D.手對彈簧的拉力和彈簧對手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解:A、用手拉彈簧使彈簧伸長,彈簧發(fā)生了彈性形變,形狀發(fā)生了變化,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故

A正確;

B、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受力越大,形變程度越大,故B正確;

C、發(fā)生形變后的彈簧對手指產(chǎn)生彈力,故C正確;

D、手對彈簧的拉力和彈簧對手的拉力,二力分別作用在發(fā)生力的兩個物體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故選:Do

3.(2分)(2023?宜興市校級二模)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進行各項試驗,下列實驗器材做實驗時不能使用

的是(

A.溫度計B.刻度尺

C.彈簧測力計D.天平

解:溫度計、彈簧測力計測拉力、刻度尺都不受到重力的影響,都能正確工作,而天平是在重力作用下

才能平衡的,故不能正常使用天平。

故選:Do

4.(2分)(2023?淮安區(qū)一模)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由重力引起的是()

A.用力推車,車停在原地沒有移動

B.高處掉落的蘋果,速度越來越快

C.汽車剎車后,運動速度逐漸減小

D.捏緊車閘,可控制下坡時的速度

解:A、用力推車,車沒有移動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不合題意;

B、從高處下落的蘋果,速度越來越快是因為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B符合題意;

C、汽車剎車后,速度逐漸減小,是受摩擦力作用的結果,故C不合題意;

D、捏緊車閘,能控制下坡時的速度,是因為捏緊車閘時,通過增大壓力的方法增大了摩擦力,故D不合

題意。

故選:Bo

5.(2分)(2023?常州二模)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fā)生了彈性形變,以下

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板被壓彎是由于木板產(chǎn)生彈力造成的

B.足球發(fā)生形變是由于足球受到了重力

C.足球受到支持力是因為木板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D.木板產(chǎn)生的彈力就是足球對木板的壓力

解:A、木板被壓彎是由于足球產(chǎn)生的彈力造成的,故A錯誤;

B、足球發(fā)生形變是由于足球受到了木板對足球的彈力作用,故B錯誤;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C正確;

D、木板產(chǎn)生的彈力與足球對木板的壓力方向不同,故D錯誤。

故選:Co

6.(2分)(2023?清江浦區(qū)一模)如圖是一種握力計,0是轉軸,彈簧上端固定,下端位置可左右調節(jié)。小

明訓練握力時感覺太輕松,為增加訓練強度,應將彈簧下端由B位置調到()

A.A點B.B點C.C點D.0點

解:0是轉軸,彈簧上端固定,下端位置可左右調節(jié)。小明訓練握力時感覺太輕松,為增加訓練強度,

應該增大彈力,讓彈簧發(fā)生的彈性形變更大一些,應將彈簧下端由B位置調到A點,故A符合題意,BCD

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7.(2分)(2023?錫山區(qū)校級三模)小明想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設計一個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他先在木板上標上0?7cm的刻度。把木板豎直放置,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當彈簧的掛鉤不掛重

物時,指針指在2cm刻度處;當彈簧的掛鉤掛一個質量為100g的小桶,指針指在3cm刻度處。小明在桶

中加滿水時,指針指在4cm刻度處。測量時,在桶中加滿待測液體,根據(jù)指針指示的刻度,標示出相應

的液體密度值。已知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利用現(xiàn)有的長度刻度線作為該

“密度秤”的刻度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小桶的容積是200cm3

B.該“密度秤”的分度值0.Ig/cn?

C.該“密度秤”的零刻度線應在2cm刻度處

D.該“密度秤”能測量的最大的密度是Sg/cn?

解:由題義可知,當質量為100g的小桶掛在彈簧下面的掛鉤上時,彈簧伸長1.00cm,長度變?yōu)?.00cm,

即該“密度秤”的零刻度線在3.00cm處,故C錯誤;

在桶中加滿水,指針指在4cm刻度處,伸長4.00cm-3.00cm=L00cm,故桶中水的質量為100g;

根據(jù)p』得,丫容=丫水=罌=10°Q=100cm3,故A錯誤;

2V自水P水lg/cm、3

該“密度秤”能測量的最大質量為m大=100g/cmX(7.00cm-3.00cm)=400g,

該“密度秤”能測量的最大的密度為:P=噠=400g4g/cm3,故D錯誤;

VlQOcm3

3

由圖知3.00cm?7.00cm之間有40個格,故該“密度秤”的分度值是:絲等4=o.lg/cm,故B正確。

故選:Bo

二.填空題(共12小題,滿分37分)

8.(3分)(2023?淮安)小明在公園游玩時聞到陣陣花香,這說明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中。

小明將靜止在地上的足球踢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小明感到腳疼,說明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

解:小明在公園游玩時聞到陣陣花香,這說明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小明將靜止在地上的足

球踢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小明感到腳疼,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無規(guī)則運動;運動狀態(tài);相互。

9.(3分)(2023?泰州)小華利用飲料瓶、氣球、瓶蓋、吸管等制作了一個簡易噴氣小車,如圖所示。拔掉

吸管口的塞子,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說明力能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噴出的氣體。

解: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受到氣體的反作用,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這個

力的作用下小車向右運動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噴出的氣體。

故答案為:相互;運動狀態(tài);噴出的氣體。

10.(3分)(2023?無錫)將氣球吹大,用夾子把口封緊,剪取一段10cm長的吸管,用膠帶把它固定在氣球

上,將一根細繩穿過吸管水平拉直,兩端固定。把氣球封口的夾子松開,氣體向后噴出,氣球向前運動,

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運動過程中氣球與吸管保持相對靜止。如圖所示是氣球運動時每

隔0.5s的頻閃照片,則氣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過程中做變速(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

運動,實際路程是1.5m,速度為0.75m/s。

解:把氣球封口的夾子松開,氣球收縮,給氣體一個向后的力,使氣體向后噴出,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氣體給氣球一個向前的力,氣球向前運動;

由圖知,在相同時間間隔,由A到B的路程逐漸增大,故氣球在做變速運動;

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圖中吸管和AB的長度,發(fā)現(xiàn)AB長度約為吸管長度的15倍,吸管長10cm=0.1m,故

AB段的路程約為0.ImX15=1.5m;

AB間有4個時間間隔,已知頻閃照片的拍攝間隔為0.5s,則氣球從A到B共用時0.5sx4=2s,

故氣球的平均速度丫=且=1。51n=o.75m/so

t2s

故答案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變速;1.5;0.75。

11.(3分)(2023?鎮(zhèn)江)(1)圖1中,電流表示數(shù)為0.4A;

(2)圖2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5.4N;

(3)圖3中,體溫計示數(shù)為36.5℃o

解:(1)由圖1可知,電流表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其示數(shù)為0.4A;

(2)由圖2可知,彈簧測力計分度值0.1N,其示數(shù)為5.4N;

(3)由圖3可知,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此時示數(shù)為36.5℃。

故答案為:0.4;5.4;36.5o

12.(3分)(2023?鹽城)2023年5月22日,中國羽毛球隊蟬聯(lián)“蘇迪曼”杯團體賽冠軍。運動員揮拍擊

球時,球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改變,同時球拍的網(wǎng)線也會受力發(fā)生形變。羽毛球在飛行

過程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將落回地面。

解:2023年5月22日,中國羽毛球隊蟬聯(lián)“蘇迪曼”杯團體賽冠軍。運動員揮拍擊球時,球受到力的

作用,運動狀態(tài)改變,同時球拍的網(wǎng)線也會受力發(fā)生形變。羽毛球在飛行過程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將

落回地面。

故答案為:改變;形變;重力。

13.(3分)(2023?興化市一模)在砌房子時用如圖甲所示的水平儀R來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水平,當液體

中空氣泡居中表示墻面水平,若空氣泡靠近A端,則表示A端的墻面高(“高"或"低")。圖乙中

所示的墻體向左(選填“左”或“右”)傾斜。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某人在

地球上最多能舉起200kg的物體,那么到月球上他能舉起物體的最大質量為1200kgo

甲乙

解:(1)因為水受重力的作用向低處流動,而氣泡受到浮力的作用會漂浮在水面上,因此若空氣泡靠近

A端,則表示A端的墻面高;

(2)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由圖可知重垂

線上端與墻緊靠,下端垂線的位置在墻的左側,說明墻體向左傾斜;

(3)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物體的重力:

G地=mig=200kgX10N/kg=2000N;

因同一個人的最大舉力不變,則他在月球上最多能舉起物體的重力:

GM=G地=2000N;

已知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約為地球的工,即8月=!g;

66

則他在月球上最多能舉起物體的質量:

G月G月2000N

mz=——=y-=7:----------------1200kgo

g月2X10N/kg

66

故答案為:高;左;1200kg。

14.(3分)(2023?建湖縣三模)中考體育測試中,小明投出的實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球被拋

出手后能斷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它具有慣性;最終落向地面是由于它受到重力的作用;球從

被拋出手到落到地面過程中,動能大小變化情況是先變小后變大。

..O-..................

瓦/////////)/

解:球被拋出手后,由于球具有慣性,仍然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斷續(xù)向前運動;鉛球最終落

回地面時,是因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根據(jù)圖示可知,球被拋出后先向上運動,再向下運動,球的質量不變,速度先變小后變大,動能先變小

后變大。

故答案為:慣性;重力;先變小后變大。

15.(2分)(2023?淮安區(qū)校級二模)用兩根輕彈簧可以模擬汽車懸架。如圖甲,在一根大彈簧內套有一根

小彈簧,它們的下端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壓縮該彈簧組合,測得壓力F與壓縮距離A1之間的關系圖線

如圖乙所示,已知彈簧中的彈力與被壓縮的距離成正比,則當兩彈簧均處于自由狀態(tài)時,它們上端點間

的距離為*=0.2m,小彈簧中的彈力Fz與被壓縮,量△小之間的定量關系式可表示為Fz=20N/mX

AI2o

解:根據(jù)兩圖可知:在0?0.2m范圍內僅有大彈簧產(chǎn)生彈力;

在0.2~0.3m范圍內,彈力是為兩個彈簧產(chǎn)生彈力的合力;

當兩彈簧均處于自由狀態(tài)時,上端點間的距離為x=0.2m;

F=kAl可得,當△1=0.2m時有:2N=kiX0.2m,則ki=10N/m;

當大彈簧的壓縮量AL為0.3m時,小彈簧的壓縮量Ab為0.3m-0.2m=0.Im,此時總彈力為5N,由圖

乙可知:F=kAl可得:5N=kiX0.3m+k2X0.lm=10N/mX0.3m+k2X0.Im,

則:k2=20N/m,

則小彈簧中的彈力F?與被壓縮量A12之間的定量關系式可表示為:F2=20N/mXAl2o

故答案為:0.2;20N/mXA12O

16.(2分)(2023?江都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是一名飛行愛好者穿戴著飛行背包在空中飛行時的情景,飛行背

包的兩個噴射口向下噴射出氣流卻能將人推向空中,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也說明力能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飛行時以背包為參照物,飛行愛好者是靜止的。

解:(1)飛行背包的兩個噴射口向下噴射出氣流,反過來氣流給背包和人一個向上的作用力,將人推向

空中,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飛行時以背包為參照物,飛行者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飛行者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靜止。

17.(5分)(2023?江都區(qū)校級模擬)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如

圖),天舟一號的任務就是將儲箱內的推進劑(液態(tài)燃料和液態(tài)氧)分別輸送給天宮二號。

(1)“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時是通過噴射燃氣獲得動力來實現(xiàn),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當“天舟一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其動能增大(選填“增大”“減少”或“不變”)

(2)成功對接后,若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飛船是靜止的;當它完成運輸任務后

返回大氣層,外殼與空氣摩擦溫度不斷升高,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它的內能,此過程中能量的

轉化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原理相同。

解:

(1)①“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時是通過噴射燃氣獲得動力來實現(xiàn),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

理獲得空氣的推力實現(xiàn)對接;

②當“天舟一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所以動能增大;

(2)①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完成對接時,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化,所以天舟一號貨

運飛船相對于天宮二號是靜止的;

②外殼與空氣摩擦做功,溫度不斷升高,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它的內能,這與汽油機工作中的壓縮

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都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故答案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增大;(2)靜止;做功;壓縮。

18.(3分)(2023?淮陰區(qū)模擬)如圖是一瓶酒精消毒液的標簽、該瓶內液體的質量為85g,則消毒液的密

度是0.85g/cm%在使用過程中,瓶內消毒液的密度將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若用該瓶子裝同體積的水,水的重力為1N。(P水=1.0X107g/m3,g取10N/kg)

75%酒精

抑菌率99.9%

免水洗無殘留

持久抑菌

倍護雙手

凈含量:100mL

解:根據(jù)標簽知道該瓶中消毒液的體積V酒=100mL=100cm3,

1113

消毒液的密度P消毒液二消毒液=85g=0.85g/cm;

V消毒液100cm

密度是物質一種特性,大小跟物質的種類和狀態(tài)有關,跟質量、體積無關,故在使用過程中,瓶內消毒

液的密度不變;

3

若用該瓶子裝同體積的水,水的體積V水=丫100cm,

333

水的密度P水=1.OX10kg/m=l.Og/cm,

33

水的質量m水=P水V水=1.0g/cmX100cm=100g=0.lkg?

水的重力G水=m水g=0.IkgX10N/kg=lN。

故答案為:0.85;不變;1。

19.(4分)(2023?天寧區(qū)校級一模)陳老師最近購買了一把木質“鞋拔子”(如圖甲),便于穿鞋。鞋拔子

左右對稱,但質量分布不均勻,為探究鞋拔子的重心在哪里?陳老師利用家中的一些工具進行測量,步

驟如下:

(1)用卷尺量出鞋拔子總長為75cm;

(2)如圖乙,用買菜用的電子秤將鞋拔子懸空掛起測其質量,電子秤顯示“0.20”公斤;

(3)如圖丙,用電子秤將鞋拔子一端豎直提起,另一端仍置于桌面且不滑動,此時電子秤顯示“0.12

公斤”。

據(jù)此可知:鞋拔子的重力為2.0N,重心距圖丙中與桌面接觸一端45cm;圖丙中,電子秤沿豎

直方向緩慢提升鞋拔子一端,且另一端不離開桌面,電子秤的示數(shù)不變(變大/不變/變小)。(g取

10N/kg)

甲乙丙

解:圖乙中,用買菜用的電子秤將鞋拔子懸空掛起測其質量,電子秤的示數(shù)等于鞋拔子的質量,

則鞋撥子的重力為:

G=mg=0.20kgX10N/kg=2.ON;

圖丙中,用電子秤將鞋拔子一端豎直提起,另一端仍置于桌面且不滑動,此時鞋撥子為杠桿,此時電子

秤的拉力:

F=mg=0.12kgX10N/kg=12N,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xiàn)L=GL2,

則:乜=L2N=3

%2.0N5

則重心距圖丙中與桌面接觸一端的距離:

L3

L'=r-2£XL=7-X75cm=45cn

L]b

圖丙中,電子秤沿豎直方向緩慢提升鞋撥子一端,且另一端不離開桌面,鞋撥子的重力不變,動力臂與

阻力臂的比值不變,根據(jù)F」2G可知,電子秤的拉力不變,則電子秤的示數(shù)不變。

L1

故答案為:2.0;45;不變。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滿分14分,每小題7分)

20.(7分)(2023?泗洪縣三模)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實驗中,老師給不同小組提供了相同

規(guī)格且標度相同的透明坐標紙,如圖甲所示,隨機提供綠豆、紅豆或黃豆一包(每組只有一種豆類),并

利用彈簧測力計和天平測得多組重力與質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

U/N

(1)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鑲子(選填“鑲子”或“手”)將游碼歸零.并根據(jù)測得的實

驗數(shù)據(jù)描繪成G-m的圖像,發(fā)現(xiàn)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由此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與質量成正比。

(2)有小組提出可以將綠豆和黃豆兩組數(shù)據(jù)的透明坐標紙進行重疊,然后觀察繪制的圖線,圖線可能是

圖乙中的C(選填“A"、"B”或"C”),以此判斷重力與物質種類的關系。(P綠豆>P黃豆)

(3)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習后,老師提出把彈簧測力計改裝成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①小明小組用同一小桶分別盛滿不同液體,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受到的重力為1N,裝滿

水后受到的總重力為3N,再裝滿另一液體時示數(shù)為4N,則該液體的密度為1.5X1Q3kg/n?,用這樣

的方法分別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處標注對應其它液體的密度。(g取10N/kg)

②小明小組設計的密度秤的零刻度線不在(選填“在”或“不在”)0N處。

③若測量中液體沒有裝滿,則測出的液體密度偏?。ㄟx填“偏大”、“偏小”或“準確”)。

(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結束后,小明小組又進一步探究了重力的方向,實驗裝置如圖丁所

不:

①將該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漸改變木板與桌面的夾角a,會觀察到懸線0A的方向不變(選

填“變化”或“不變”):

②為了進一步探究重力方向,應進行的操作是剪斷懸線0A,小球在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就會豎直

向下運動。

③從上述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可得到的結論是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解:(1)因為用手接觸游碼會讓游碼生銹,所以用鏡子將游碼歸零;

(2)因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成正比,g為一定值,故圖線可能是圖乙中。以此判斷重力與物質種

m

類的關系;

(3)①裝滿水后水的重力為:G水=3N-1N=2N;

裝滿液體液體的重力為:GS=4N-1N=3N;

因桶的容積不變,則有:-^-=—

P水gP液g

故P波=——XP水=>?11X1.OX103kg/m3=l.5X103kg/m3;

G水2N

②掛上小桶,彈簧測力計顯示的刻度位置即為“密度秤”的零刻度,小桶的重力為1N,則“密度計”零

刻度處即為1N處,即不在ON處;

③測量中液體沒有裝滿,所測出的質量偏小,但體積會認為與小桶容積相同,根據(jù)P=@可知所測密度

V

會偏??;

(4)①因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所以懸線0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就保持豎直方向不變;

②剪斷懸線0A,小球在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就會豎直向下運動。

故答案為:(1)鑲子;(2)C;(3)①②不在;③偏小;(4)①不變;②剪斷懸線0A,小球在

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就會豎直向下運動。

21.(7分)同學們在學完彈簧測力計的相關知識后,自制了一個“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不掛重物時下

端對應位置標為零刻度線:掛1N重物時,下端對應位置標為1N;將這段距離等分為20格,每格表示0.05No

用此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時,發(fā)現(xiàn)測量值不準確。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學們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長與

受到外力的關系。他們利用規(guī)格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進行了實驗探究,不掛

重物時,使橡皮筋下端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掛不同重物時,橡皮筋下端對應不同的刻度值,作出

標記,如圖所示。同學們在橡皮筋下依次掛上個數(shù)不等的螺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所示。

試驗次數(shù)123456789101112

螺母個數(shù)n/01234567891011

螺母總重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

G/N

刻度尺讀數(shù)05.011.020.030.045.060.075.090.0110.0133.0158.0

L/mm

(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掛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長越長。

(2)進一步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每增加1個螺母時,刻度尺讀數(shù)的變化量總體上是不同的,但中間有部分讀

數(shù)的變化量是相同的,若靜止時橡皮筋下端對應刻度尺的70.0mm處,推測橡皮筋下所掛的物體重約為

0.33N(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若掛另一重物,靜止時橡皮筋下端對應刻度尺的15.0mm處,此時不

能(選填“能”或“不能”)確定此物體的重。

(3)同學們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個刻度均勻的測力計,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

持不變。制作此測力計依據(jù)的原理是在橡皮筋的彈性限度內,橡皮筋的伸長量與所受到的拉力成正

比;若使測力計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線應標在刻度尺的30.0mm刻度處,此測力計的最大量程為

0~0.2No

(4)同學們更換不同的橡皮筋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其它橡皮筋的特點均與此相似,他們由此總結出,若要用

橡皮筋制作測力計,受橡皮筋材料影響,刻度均勻部分可測量范圍小,整體上測量不準確,所以橡

皮筋不適合做測力計。

解:(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橡皮筋下所掛重物越重,橡皮筋所受拉力越大,刻度尺讀數(shù)越大,即橡皮

筋的伸長越長;

(2)在第5次到第8次實驗中,橡皮筋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設橡皮筋所受拉力為L時,刻度

尺的示數(shù)L為70.0mm,

則有:(Lv-Ls):(L-L5)=(F7-F5):(Fx-F5),

即:(60.0mm-30.0mm):(70.0mm-30.0mm)=(0.30N-0.20N):(Fx-0.20N),

解得:Fx?0.33N;

在其他次數(shù)實驗中,橡皮筋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沒有精確的數(shù)量關系,若靜止時橡皮筋下端對應刻度尺

的15.0mm處時,并不能確定此時對應的物體重;

(3)制作此測力計依據(jù)的原理是:在橡皮筋的彈性限度內,橡皮筋的伸長量與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在第5次到第8次實驗中,橡皮筋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要用此橡皮筋制作一個刻度均勻的測力

計,并且均勻變化的范圍最大、量程最大,零刻度線應標在刻度尺的30.0mm刻度處,此測力計的最大量

程為0-0.2No

(4)用橡皮筋制作測力計,受橡皮筋材料影響,刻度均勻部分可測量范圍小,整體上測量不準確,所以

橡皮筋不適合做測力計。

故答案為:(1)長;(2)0.33;不能;(3)在橡皮筋的彈性限度內,橡皮筋的伸長量與所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30.0;0-0.2N;(4)小。

四.計算題(共1小題,滿分4分,每小題4分)

22.(4分)(2023?清江浦區(qū)模擬)如圖所示,小華正在做俯臥撐,可以將他的身體看作一個杠桿,0為支

點,A為他的重心,相關長度已在圖中標明。已知他的質量m=60kg,g=10N/kgo

(1)求小華受到的重力G;

(2)求圖示時刻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F。

解:(1)小華受到的重力G=mg=60kgX10N/kg=600N;

(2)由圖可知,動力臂Li=100cm+50cm=150cm,阻力臂L2=100cm;

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FL=GLz,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FX150cm=600NX100cm,

解得F=400N。

答:(1)小華受到的重力G為600N;

(2)圖示時刻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F為400N。

五.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15分,每小題5分)

23.(5分)(2023?儀征市模擬)氫氣球下吊一小重物,若不計空氣阻力和風力影響,小重物恰沿MN方向勻

速直線運動,請在甲、乙兩圖中選出正確的圖,并在正確的圖上畫出小重物所受力的示意圖。

解:重物在空中沿MN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如果不計空氣阻力和風力影響,氫氣球也要隨著該重物

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氫氣球和重物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故乙圖正確。

在運動中它們都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因此過重

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和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符號G和F表示,如圖所示:

24.(5分)(2023?洪澤區(qū)一模)畫出圖中茶杯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解:過重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用符號G表示;如圖所示:

25.(5分)(2023?射陽縣一模)在圖中畫出物體A所受重力示意圖。

A

解:如圖所示: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重心起沿豎直向下的方向,

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尾標上箭頭和力的大小。如圖:

六.科普閱讀題(共2小題,滿分16分,每小題8分)

26.(8分)(2023?徐州模擬)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天問一號問天圓夢

2021年5月15日,我國“天問一號”著陸器進入火星大氣層,經(jīng)過減速至離火星地面100多米時,著

陸平臺打開發(fā)動機,通過向下噴燃氣實現(xiàn)進一步減速直到速度減為零,懸停后,著陸平臺開啟雷達和光

學相機等進行探測,找準著陸點后再繼續(xù)下降,最后平穩(wěn)著落于火星表面,5月22日10時40分,中國

第一輛火星車“祝融號”安全駛離著陸平臺,成功“打卡”火星地面,以約40m/h的巡航速度正式開啟

了火星探測之旅。

火星對物體的引力比地球小,物理學告訴我們,對每個星球來講,下列公式成立:R2g=K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