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高中語文第4單元19南朝詩兩首教案粵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年高中語文第4單元19南朝詩兩首教案粵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年高中語文第4單元19南朝詩兩首教案粵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年高中語文第4單元19南朝詩兩首教案粵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年高中語文第4單元19南朝詩兩首教案粵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0-19南朝詩兩首一、讀準字音潛虬()徇祿()臥疴()衾枕()褰開()嶇嵚()祁祁()豳歌()灞涘()飛甍()流霰()[答案]qiánxùnkēqīnqiānqīnqíbīnsìménɡxiàn二、一詞多義(1)薄eq\b\lc\{(\a\vs4\al\co1(薄霄愧云浮(),厚古薄今(),兒已薄祿相(),如履薄冰()))(2)方eq\b\lc\{(\a\vs4\al\co1(去矣方滯淫(),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助畫方略(),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3)許eq\b\lc\{(\a\vs4\al\co1(佳期悵何許(),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時人莫之許也(),潭中魚可百許頭()))(4)易eq\b\lc\{(\a\vs4\al\co1(索居易永久(),故以羊易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5)景eq\b\lc\{(\a\vs4\al\co1(初景革緒風(),良辰美景奈何天(),贏糧而景從()))[答案](1)動詞,靠近動詞,看不起,輕視形容詞,微薄的形容詞,與“厚”相對(2)副詞,將要名詞,土地方圓名詞,方法,計策名詞,方向(3)句末語氣詞名詞,處所,地方動詞,同意,贊同數詞,表約數(4)形容詞,簡單動詞,交換、調換動詞,輕視,輕慢(5)名詞,陽光名詞,景色名詞,通“影”,影子三、詞類活用(1)白日麗飛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飛鴻響遠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薄霄愧云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雜英滿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色調明麗(2)形容詞作動詞發(fā)出聲音(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慚愧(4)形容詞作動詞開滿四、古今異義(1)池塘生春草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蓄水的坑。(2)潛虬媚幽姿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有意討好。(3)初景革緒風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景色。(4)初景革緒風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事物的開端。(5)索居易永久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繩索;找尋。[答案](1)池,園池;塘,堤岸。(2)自賞,自我憐惜。(3)陽光。(4)殘留。(5)孤寂。五、文白對譯《登池上樓》eq\f(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潛游的虬龍憐惜奇妙的姿態(tài),高飛的鴻雁發(fā)出悠遠的鳴聲。)eq\f(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看到迫近云霄的飛鴻我深感慚愧,想起潛沉在深淵的虬龍)eq\f(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我也擔心。想要增進德業(yè),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想要退隱躬耕,)eq\f(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體力不能勝任。為追求祿位返回海的終點,臥病在床面對空)eq\f(林。衾枕昧節(jié)候,褰開,蕩蕩的樹林。臥病衾枕之間分不清季節(jié)的變更,不如揭開)eq\f(暫窺臨。傾耳聆波瀾,,帷簾打開窗子暫且登樓遠眺。傾耳傾聽海上洶涌的波濤,)eq\f(舉目眺嶇嵚。初景革,放眼遠眺險峻的山峰。初春的陽光消退了冬季殘留下來的)eq\f(緒風,新陽改故陰。,寒風,新春變更了已過去的殘冬。)eq\b\lc\[(\a\vs4\al\co1(初景:初春的陽光。革:消,除。緒風:余風,指冬天殘))eq\b\lc\\rc\](\a\vs4\al\co1(留下來的寒風。新陽:,指新春。故陰:指殘冬。))eq\f(池塘生春草,,堤岸上長出了嫩綠的春草,)eq\f(園柳變鳴禽。,園子的柳樹上變換了鳥的叫聲。)eq\b\lc\[\rc\](\a\vs4\al\co1(塘:堤岸。變:指禽,鳥的種類有了變更。))eq\f(祁祁傷豳歌,萋萋感,“采蘩祁祁”這首豳歌使我哀痛,“春草生兮萋萋”這首)eq\f(楚吟。索居易永久,離群難,楚歌使我感傷。離群獨居簡單感到日子許久,離開群體的境況,也真難)eq\f(處心。,讓人安心。)eq\b\lc\[\rc\](\a\vs4\al\co1(索居:離群獨居。易永久:簡單感,到日子許久。難處心:難以安心。))eq\f(持操,堅守節(jié)操豈)eq\f(豈獨古,無悶征在今。,只有古人做得到,沒有郁悶在今日得到了證明。)eq\b\lc\[(\a\vs4\al\co1(持操:保持節(jié)操。,無悶:沒有郁悶。))eq\b\lc\\rc\](\a\vs4\al\co1(出自《易經·乾卦》:“遁世無悶?!币鉃橘t,人能避世而沒有郁悶。征:驗證,證明。))《晚登三山還望京邑》eq\f(灞涘望長安,河陽視,王粲避亂荊州時在灞陵岸回首望長安,潘岳在河陽做)eq\f(京縣。,官時引領望京縣。)eq\b\lc\[(\a\vs4\al\co1(灞:河名,灞水源出今陜西藍田,流經長,安。涘:水邊。長安:西漢都城。河陽:))eq\b\lc\\rc\](\a\vs4\al\co1(縣名,故城在,今河南孟縣。))eq\f(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夕陽使飛聳的屋脊色調明麗,凹凸參差歷歷可見。)eq\b\lc\[\rc\](\a\vs4\al\co1(甍:屋,脊。))eq\f(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天空中的余霞像一片片錦緞,澄澈的江水安靜得猶如白綢。)eq\b\lc\[\rc\](\a\vs4\al\co1(綺:錦緞。,練:白綢。))eq\f(喧鳥覆春洲,,熱鬧的鳥兒蓋住了這春天的環(huán)圍著水的陸地,)eq\f(雜英滿芳甸。,五彩繽紛的花開滿了芳草遍地的郊野。)eq\b\lc\[\rc\](\a\vs4\al\co1(覆:蓋,言鳥之多。英:花。,芳甸:芳草遍地的郊野。))eq\f(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我此去將在外久留,是多么懷念那不能參與的親友的歡宴。)eq\b\lc\[\rc\](\a\vs4\al\co1(滯淫:,久留。))eq\f(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悵恨還鄉(xiāng)無期,(我)淚落如雪珠。)eq\b\lc\[\rc\](\a\vs4\al\co1(佳期:指還鄉(xiāng)之,期。何許:何時。))eq\f(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懷著望鄉(xiāng)之情,誰能不悲傷得黑發(fā)的顏色變更?)eq\b\lc\[\rc\](\a\vs4\al\co1(鬒:黑色,的頭發(fā)。))[資料鏈接]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謝靈運謝靈運(385—433),南朝宋代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是淝水之戰(zhàn)的指揮者、名將車騎將軍謝玄的孫子,很小就被送到錢塘杜明師的道館中寄養(yǎng),接受了良好的教化,喜愛學習,博覽群書,文章寫得又快又好,在江南小出名氣。他是扭轉玄言詩風,開創(chuàng)山水詩派的第一人。中間小謝又清發(fā)——謝朓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人,南朝齊代詩人。父親為官散騎侍郎,母親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謝朓家世既貴,少又好學,為南齊藩王所重。499年,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朓不預其謀,反遭誣陷,下獄而死。在山水詩上,他和謝靈運并稱為“大小謝”?!兜浅厣蠘恰肥侵x靈運出任永嘉太守時所作的一首詩。詩中的“池”是他居所的園池,后人稱為“謝公池”。《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作于公元495年(齊明帝建武二年),謝朓出任宣城太守時。三山是謝朓從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經之地,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長江南岸,旁邊有渡口,離建康不遠,相當于從灞陵到長安的距離。[文本鑒賞]《登池上樓》寫作者貶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樓時的所見所感,抒發(fā)了仕宦不得志的感傷情懷?!锻淼侨竭€望京邑》描寫了詩人在即將離開京城建康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發(fā)了眷戀京城之情。eq\a\vs4\al(登池,上樓)eq\b\lc\{(\a\vs4\al\co1(一(1~8):言坎坷人生,二(9~16):①,三(17~22):抒懷舊之情))eq\b\lc\{(\a\vs4\al\co1(\a\vs4\al(動、靜聲、色,明、暗冷、暖)))晚登三山還望京邑eq\b\lc\{(\a\vs4\al\co1(一(1~8):寫登山所見,望\b\lc\{(\a\vs4\al\co1(對比,比方,煉字)),二(9~14):②))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繪登樓美景②抒去京之情[文本深讀]一、閱讀《登池上樓》,回答問題。1.詩人觀賞到了哪些景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詩人觀賞到了波瀾、山峰、陽光、池塘、春草、園柳、鳴禽等景物。描繪了一幅暖和、色調明麗、充溢朝氣的春色圖。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俺蹙啊迸c“緒風”相對,“新陽”與“故陰”相對。2.“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中的“生”和“變”好在哪里?從煉字角度細致品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煉字“生”寫出了春草生長的過程;“變”寫出了季節(jié)轉變,禽鳥的鳴聲也隨之轉變,突出了冬日的冷落和春天鳥聲的熱鬧?!吧?、“變”二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的勃勃朝氣3.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借歌詠山水寄予超脫塵世的情志。詩的前六句以三組對比來傾訴詩人沖突的性情,接著極力描繪了詩人眼中的春景,最終六句抒發(fā)了詩人欲遁世離塵又徘徊不決的苦悶,情調低沉哀傷。二、閱讀《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回答問題。4.“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歷來為詩家所稱道,請你從表達技巧與煉字等角度細致品評,體會其妙處。角度詳細賞析對比①色調:②動靜:修辭③比方:煉字④[答案]①綺紅練白,紅白相襯,對比顯明②霞動江靜,動靜相諧③把霞比作綺,把江比作練,形象、生動、詳細④前句之“余”和“散”,因為霞“散”才顯得“余”(殘余);后句之“澄”和“靜”,因為江“澄”才顯出“靜”。選詞的精當揭示了事物之間內在的因果關系5.詩中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寫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動靜結合。靜景:夕陽、澄江、雜英等;動景:熱鬧的小鳥。②調動多種感官:既描寫絢麗的色調,也描寫奇妙的聲音。③運用比方:余霞像彩錦,澄江像白練。6.詩中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在詩篇中抒發(fā)了對京城的眷戀之情。他即將離京前往外地,不知何時回京,因此登山回望京城,抒發(fā)眷戀京城的情感。[寫法借鑒]1.寫作特色以樂景寫哀情本課兩首詩都突出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登池上樓》以登樓臨窗所見初春朝氣盎然的景色,寫自己仕途遇挫的郁悶;而《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則以“登三山還望京邑”所見的壯美景象寫自己去國懷鄉(xiāng)的情感,給讀者留下顯明的印象。定義:以樂景寫哀情,是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即用讓人感到愉悅的景物描寫來反襯人物的哀傷,表現心中難言之苦,難傳之痛。作用:以樂景寫哀情,可以使樂景與哀情形成顯明的對比,從而使人物的哀傷之情更加深厚,更加濃烈。2.寫法指導以樂景寫哀情的“兩個留意點”(1)定感情基調。情是景的靈魂,景是情的依托。下筆前要定好感情基調,定好寫景材料。(2)寫美景的同時敘寫作者的感受,即所謂的借景抒情;或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繪的美景中,寓情于景。3.遷移運用請運用“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寫一段文字。(3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洛陽城,牡丹開得正艷,大團大團的花朵堆砌在小徑上,仿佛從文人墨客的畫中翩翩而至。彩蝶在花中飄舞,更為這美景增加了另一番韻味。他在桌前舉杯,想要開口,卻難以言說,自己將要離別,那本是快樂的容顏,也因哀痛而凄慘哽咽。他將酒一飲而盡,仿佛醉了就不必離開。若能如此,醉又何妨?不為風花雪月而傷感,因為離愁本是人再常見不過的情感,他突然如是想到。既然如此,離歌只一曲就夠了,因為一曲,已足夠叫人愁腸百結?;秀敝?,他仿佛策馬走過洛城,身旁是春光明媚,花團錦簇。然而再美的花,也有頹敗的一天,再好的春光,也有離去的一天。春風無情,說離開,就離開了。留下那滿地殘紅,似那道不盡的血淚。[素材采擷]1.素材積累登高望遠心地寬謝靈運登樓遠眺,排解心中苦悶;謝朓登山回望,抒發(fā)離京愁思。他們在登高望遠的時刻,使自己飽受束縛的心靈得到短暫的釋放,使自身得到片刻的自由空間。他們雖然在現實生活中遭到貶斥,但他們?yōu)樽非笞杂傻闹鞠蚓辰?,只有登高遠望,寄情山水,才能處在喜悲之外,才能淡看江湖風雨,鎮(zhèn)定自若地向人生的另一處高峰發(fā)起挑戰(zhàn)?!緫媒嵌取俊暗歉咄h”、“寄情山水”等。2.素材應用山水猶如人的靈魂,不管我們是背著沉重的人生行囊,還是春風得意緩步徐行,山水總牽系著紛亂的心,安靜著浮躁的心,撫慰著破裂的心。聞名山水詩人謝靈運,因看出當政者“唯以文義見接”,并無政治上加以任用的意思后,最終找尋到保持明哲保身的一種手段——寄情山水。他帶著沖突的心情,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著造物者的饋贈,與山水相接,盡情歌詠,“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這詩畫如一的佳境在他的筆下,終升華為一種性靈、志向……他的超脫離不開山水,他的藝術成就也離不開山水![群文閱讀]導讀:南朝“二謝”的山水詩,標記著人們對自然美的相識進一步加深,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加和諧。從今,自然山水成為人類獨立的審美對象,更成為人們遠離塵囂、安放心靈的精神家園。李漢榮的《攀登我的南山》正是突出地表現了這樣的特征。閱讀山水,讀出山的“正直”、“力度”,讀出水的“機靈”、“才智”,讀出山水的“神韻”。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人們已經給予了山水以中華文化的品行,山水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已具哲學意味。攀登我的南山⊙李漢榮人,在人群里行走找尋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說話找尋他的回聲,在人群里投資找尋他的利潤,在人群里微笑找尋回應的表情。生而為人,我們不行能拒絕人群,雖然喧囂膨脹的人群有時是那么令人窒息,讓人沉悶,但我們終不能一轉身徹底離開人群。人群是欲望的集結,是欲望的洪流。一個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內心里涌動的不行能不是欲望,他不行能不思索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重量和份額。假如我們老醇厚實化驗自己的靈魂,會發(fā)覺置身人群的時候,靈魂的透亮度較低,精神含量較低,而欲望的成分較高,折服的沖動較高。一顆神性的靈魂,超越的靈魂,豐富而高遠的靈魂,是不大簡單在人群里擠壓,發(fā)酵出來的。在人群里能擠兌出聰慧和狡猾,卻很難提煉出真正的才智。我們會發(fā)覺,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聰慧,絕少大才智。在人群之外,我們還須要一種高度,一種空曠,一種虛境,去與天地對話,與萬物對話,與永恒對話。宏大的靈魂,宏大的精神創(chuàng)建就是這樣產生的??鬃营殞Υ蠛佣锌畷r間的不行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莊子神游天外找尋精神的自由翱翔方式;佛靜坐菩提樹下頓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才智;法國大哲帕斯卡爾于安靜曠野發(fā)出哲人浩嘆,“無限空間的永恒,緘默使我恐驚”;李白“登高壯麗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他不羈的詩魂飛躍無限,把多半條銀河引入人間,澆灌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懷;愛因斯坦把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科學探究和哲學思索的對象,他認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過是通過對真理的求索,獲得與宇宙對稱的靈魂,變得寬闊而謙卑,對這個無限地存在著也永恒地包袱我們的宏大宇宙獻上發(fā)自內心的敬意。正是這些好像遠離人群的人,為人群而帶來太豐富的精神禮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尋被人群遺忘了的終極命題,帶著人群的全部困惑和苦痛而走出人群,去與天空商議,與更高的存在商議,與橫臥在遠方也橫臥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絕境”商議,然后將思想的星光帶給人群,帶進生存的夜晚。作為蕓蕓眾生的一員,我也不愿總是泡在低處的池塘里,數著幾張錢消費上帝給我的有限時間。我須要登高,須要望遠,我須要面對整個天空作一次靈魂的深呼吸,我須要從精神的高處帶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瑣碎而陳舊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澤的內心。我在心中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靈魂正慢慢變得澄澈,寬廣綠色越來越多,我正在靠近宏大的天空……閱讀山水每當吟誦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名句時,我心中就不禁會對中華民族的山山水水肅然起敬。我崇敬雄偉的東岳泰山,險峻的西岳華山,魁偉的北岳恒山,俏麗的南岳衡山,雄壯的中岳嵩山;我依戀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雄渾之水,長江的滾滾東逝之水,我更懷戀培育我長大、塑造我性格的桂林山水。閱讀山水,首先要讀懂山水的性情。山水各有性格:山,高深博大志存高遠;水,靈動優(yōu)美同流合污。山的哲學意味著正直,水的哲學意味著機靈。山的性格是屹立挺立青云直上,水的習慣是迂回曲折緩緩滲透。山以執(zhí)著挺立表現力度,水以暢達柔順顯示才智。山的風格簡潔挺立,直視蒼穹;水的特性豐富飄逸,瀟灑從容。山是靜止的書,因此讀山能懂得什么是持之以恒;水是流淌的情,所以讀水會悟出什么叫稍縱即逝。仁者愛山,志在山的博大和豐富中積蓄錘煉自己深厚寬厚的仁愛之心;智者樂水,志在讓碧波清流濯洗自己的理智和機敏。山水互補,山襯托水使其端莊,水滋養(yǎng)山使其豐滿。只要走進大自然,就會有所收獲。走進大自然的懷抱,嘗嘗清冽的山泉,豐潤的荔枝,甘甜的香芒;看看鮮紅的桃花,透紅的杜鵑,粉紅的木棉,聽聽小鳥的歡聲;也可以盡情地躺在青草地上,曬著暖暖的太陽,看山鷹回旋,看云舒云卷;或坐在金黃的河灘上,手握著沙兒,任流水托著雙腳,傾聽溪流的心事,感受那水的柔情;或沐著清亮的月光,迎著夜風數星星,遙看牛郎織女,念念“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多數”,間或做個美夢,讓暖和溢在心中,讓微笑浮在腮邊……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不要介意曾有的創(chuàng)傷,不要介意世俗的眼光,多一份真情,多一份真誠,讓乏累的身心靠在安靜的港灣,在安靜中吸取生命的力氣。因此,置身自然,閱讀山水,感悟山水,心情就會清爽無比。中華的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