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科學)試卷
(分值:120分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共20小題,滿分40分)
1.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某同學起床后感覺頭暈發(fā)熱,到醫(yī)院后
醫(yī)生讓他去測量體溫、化驗血液。醫(yī)生這些檢查的直接目的是()
A.提出問題B.建立假設
C.解釋和結論D.收集證據(jù)、驗證假設
2.下列不屬于科學探究范圍的是()
A.研究火山為什么爆發(fā)B.研究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C.研制抗癌的藥物D.研究清王朝為什么滅亡
3.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實驗中操作不正確的是()
4.生活處處是科學,留心觀察皆學問,對需測量的科學量進行估計,是應具有的基本技能
之一、憑你的生活經(jīng)驗,下列估計正確的是()
A.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約20立方米
B.班級內課桌高度約為750毫米
C.人體感覺“舒適”的洗澡水溫度約為70℃
D.一個茶杯的高度大約為15分米
5.一同學按照正確的測量方法用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得到結果是1.6472m,則刻度
尺的最小刻度是()
A.1米B.1分米C.1厘米D.1毫米
6.一位年輕的護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體溫計連續(xù)測了甲、乙、丙三人的體溫,中途沒有將
試卷第1頁,共12頁
水銀甩回玻璃泡內,結果三人的體溫都是39.5。。有關三人真實體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個人體溫都是39.5OCB.甲的體溫一定是39.5丁
C.乙、丙兩人的體溫都低于39.5吧D.乙、丙兩人的體溫都高于39.5匯
7.小明同學建立了如圖所示的動物檢索表,①、②、③、④可代表的生物分別是()
動物
_________1________
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
IIIIII
色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由?娃▲甸?揚?鱷?高高
A.大黃魚、蝙蝠、大熊貓、白鰭豚
B.鯨、朱鶻、金絲猴、家蠶
C.鯽魚、朱鶻、東北虎、枯葉蝶
D.觥魚、丹頂鶴、藏羚羊、蜜蜂
8.我國的多年生水稻,入選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志評出的“2022年十大科學突
破”。多年生水稻種一次課連續(xù)免耕收獲3~4年,下列相關生命現(xiàn)象與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
的是()
A.水稻莖稈由細胞構成——生物是由細胞構成的
B.水稻季末落葉一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C.水稻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一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D.水稻芽長成枝條——生物能生長、發(fā)育
9.浙江海鮮在全國久負盛名,并享有“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的美譽。石斑魚、鮑魚、蝦、蟹、
海量、烏賊、牡蠣、鰥魚、海參等尤其出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蝦、蟹都能在陸地上生活B.牡蠣、海蜚都是脊椎動物
C.石斑魚、烏賊都是軟體動物D.鮑魚、鰥魚都不是魚類
10.顯微鏡是學習生物學需要用到的放大儀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試卷第2頁,共12頁
污物移動在魚上
移動裝片?②
,污物不動——?轉,目鏡
污物移動污物不動
;I
在曳上在色上
圖甲
A.可參照圖甲快速判斷“污物”的位置,圖中①②③分別是裝片、物鏡和目鏡
B.若要進一步觀察微藻A的內部結構,應立即轉動物鏡轉換器,并微調丙圖中②
C.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和口腔上皮細胞,為使觀察效果更好,都需要進行染色步驟
D.若在視野中看到草履蟲逆時針游動,則玻片上草履蟲實際游動方向為順時針
11.蓋蓋玻片是影響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下圖中蓋蓋玻片的方法正
確的是()
12.如圖是小科利用彩色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細胞模型,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表示不同的細胞結
構。其中哪一種顏色的橡皮泥表示能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
A.黑色
B.紅色
試卷第3頁,共12頁
C.藍色
D.綠色
13.圖中圓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們的共同特征。則陰影部分可以表示()
A.體溫恒定B.用肺呼吸C.胎生哺乳D.有脊椎骨
14.某同學在用量筒量取液體時,先仰視讀得液體的體積為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體后,
再俯視讀得液體的體積為15毫升,則倒出液體的體積是()
A.小于19毫升B.等于19毫升
C.大于19毫升D.無法判斷
15.下列不能說明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駱駝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達60毫米
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土質比較疏松
D.竹節(jié)蟲靜止不動時非常象竹子
16.用顯微鏡觀察經(jīng)染色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與原因分析不吻
合的一項是()
選項實驗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
A視野中沒有細胞未在口腔內壁刮取細胞
B視野中無光斑物鏡未對準通光孔
C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細胞數(shù)量太多
D視野中的細胞往左移動觀察者將裝片往右移動
A.AB.BC.CD.D
試卷第4頁,共12頁
17.某刻度均勻但讀數(shù)不準的溫度計,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
示數(shù)是6。。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6(TC時,發(fā)現(xiàn)它的示數(shù)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那么,
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它的示數(shù)為()
A.92℃B.94℃C.96℃D.98℃
18.有同學對圖中的生物進行了觀察和記錄,其中錯誤的是()
①葫蘆葬②蕨③衣藻④銀杏
A.①是苔葬植物,有根、莖、葉
B.②是蕨類植物,葉片的下表面有抱子囊
C.③是單細胞藻類,細胞內有葉綠體
D.④是裸子植物,種子外面無果皮包被
19.紅葉石楠是一種常綠小喬木,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常作為行道樹。進入春季,
道路兩旁的紅葉石楠長出紅色的嫩葉,而到了夏天,這些紅色的葉片變成了綠色。同學們猜
想可能跟夏天的溫度高或光照強度大有關。為了研究光照能否影響葉片變綠,某同學設計了
如下實驗方案。下列關于該實驗方案的描述錯誤的是()
組別甲組乙組
實驗材料同種紅葉石楠多株同種紅葉石楠多株
環(huán)境條件陰暗、低溫光照充足、適宜溫度
處理方法將甲、乙兩組植物栽種在各自實驗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
A.實驗選材應該為同一株紅葉石楠葉片
B.甲組的環(huán)境條件應該設置為陰暗、適宜溫度
C.該實驗方案無法研究“光照能否影響葉片變綠”
D.該實驗方案可以研究“溫度能否影響葉片變綠”
試卷第5頁,共12頁
20.某同學在野外觀察到五種動物P、Q、R、S和T,并設計如表所示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
分辨這些動物.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la身體內無脊椎骨2
1b身體內有脊柱骨3
2a水生P
2b陸生Q
3a皮膚裸露R
3b皮膚不裸露4
4a用鯉呼吸S
4b用肺呼吸T
A.動物S的結構層次是細胞一器官-組織一動物體
B.動物T體內有保護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等
C.動物P可能是鯽魚,動物R可能是青蛙
D.動物P與Q的親緣關系比P與R的近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
21.如圖是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⑴表示植物細胞的是圖______(選填“甲”或"乙”)。
(2)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其結構與功能高度統(tǒng)一。炒西紅柿時,會有汁
水流出,這些汁水主要是=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
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煮沸后破壞了細胞的(填序號和結構名稱)。
試卷第6頁,共12頁
(3)松樹之所以長得高大而不倒塌,這與細胞結構中的(填字母)有關。
22.如圖A?E為五種常見的植物(其中水綿屬于藻類植物),請據(jù)圖回答:
(1)以下五種植物中,有真正根莖葉的是。(填字母)
維
.
巨
A.蕨B.葫蘆彝C.黑松D水綿E.玉米
(2)圖中A、B、D三種植物的共同特點是可以用進行繁殖。
23.小云同學進行了如下的測量,請你幫他一起完成:
圖1圖2
(1)圖1中木塊的長度是;
(2)圖2為實驗室溫度計的示意圖,此時它所示的溫度是;
(3)一本紙張厚度均勻的書共200頁(不含封面和封底),小云測得其厚度為1.00厘米(不
含封面和封底),這本書每一張紙的厚度為mm,如果測厚度時沒有書本壓緊,測得的
結果將(選填“偏大”、“偏小”、“不變”)。
24.有一個量筒和一個量杯的量程都是50mL(設底部到量程的高度都是〃),如果倒入25mL
的液體,對量筒而言,所裝液體的液面將對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將
1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小童用顯微鏡觀察,試回答下列問題:
甲乙
(1)在對光時發(fā)現(xiàn)視野較暗,可以用(選填“大”或“小”)光圈來調節(jié)進光量。光圈
換好后視野范圍_________(填“改變”或“不變”)。
試卷第7頁,共12頁
(2)如果在觀察時需要將視野甲轉變成視野乙,正確的操作頗序是(用序號表示)。
①調節(jié)光圈②轉動轉換器③裝動粗準焦螺旋④轉動細準焦螺旋⑤移動裝片
(3)在載玻片上寫一個*”字,用低倍鏡觀察,在視野內看到的圖像是。
A.qB.dC.pD.b
(4)用顯微鏡觀察一個正方形的細胞,顯微鏡目鏡上標有“10x”,物鏡上舔有“10x”,通過一
定的測量,觀察到的細胞面積為0.09cm2,則細胞的實際面積為_mm2。
26.如圖是菜場里常見到的4種貝殼食物,某同學根據(jù)它們的特征編制了如下檢索表:
檢索表
la兩片外殼,方形.....................甲
1b兩片外殼,?......................2
2a殼頂突出,放射線狀................乙
2b殼頂突出,同心層紋................3
3a黃褐色殼皮,褐色花紋..............丙
3b外殼青白色,灰藍色輪紋............丁
(1)檢索表中“?”處應填o
(2)血蛤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o(填“甲”、“乙”、“丙”)
蛭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40分)
27.一位漁民在長江口打魚時撈到一頭“大死魚”。它身體呈魚形,體長3米,背呈淺藍色,
頭部有一吻,上下頜有牙齒30顆,眼不發(fā)達,頭頂有一呼吸孔。解剖體內有一脊柱,有肺、
心臟、胃、肝、腸等器官,與人相似,還懷有已死亡的幼體。圍觀村民們議論紛紛,對這“動
物”的類別進行探究。
試卷第8頁,共12頁
(1)提出問題:O
(2)建立假設:I村民甲認為此“動物”是魚類;II村民乙認為此“動物”是哺乳類;
(3)獲取證據(jù):村民甲的證據(jù):I;II=村民乙的證據(jù):I;II=
(4)結論:根據(jù)上述動物的特征和你學過的知識,你認為(選填“村民甲”或
“村民乙”)的假設是正確的;下列動物與其的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A.娃娃魚B,鴕鳥C.揚子鱷D.海豹
28.甲、乙兩同學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
甲同學的做法是:先將石塊置于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沒石塊記下水的
體積力,然后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后水的體積匕,計算石塊的體積為力一心。
乙同學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力,然后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
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體積匕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v^
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你將選擇哪種方法0(選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學實驗讀數(shù)如圖1所示,則測得這塊碎石的體積是0
(3)實驗后討論:以下操作屬于導致乙同學測量結果偏小的是o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視讀數(shù),其余讀數(shù)正確
B.待小石塊浸沒后仰視讀數(shù),其余讀數(shù)正確
試卷第9頁,共12頁
C.在浸入小石塊時不慎有水滴濺出,讀數(shù)均正確
D.捆綁小石塊的繩太粗,讀數(shù)均正確
29.小強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情況
如圖所不,據(jù)圖回答:
ACD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主要步驟是: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加1滴;
牙簽刮口腔內側壁;涂抹;蓋蓋玻片;染色等六個步驟。B圖中出現(xiàn)氣泡,是由于制作臨時
裝片步驟的“”操作不規(guī)范引起的。
(2)某同學使用某普通光學顯微鏡做“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實驗。使用時有一個步
驟是“輕輕向后轉動細準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
A.使物鏡上升,為了物像清晰B.使物鏡下降,為了物像清晰
C.使物鏡上升,為了視野亮度適合D.使物鏡下降,為了視野亮度適合
(3)A圖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的觀察對象,如果要由左視野變
為右視野,請在下列操作過程中,選出正確的操作步驟并排序
①轉動細準焦螺旋②轉動粗準焦螺旋③調節(jié)光圈
④向右上方移動玻片⑤向左下方移動玻片⑥轉動轉換器
30.某班同學為當?shù)乜破震^制作細胞模型,以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同學們在科學老師的帶
領下,分小組進行項目規(guī)劃,并開啟了項目學習的探究實踐之旅。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
列問題:
試卷第10頁,共12頁
(1)第一組同學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先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這樣
做的目的是o制作好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看到如圖二所示圖像,若想讓物像移動到視
野中央,應向(填“左下方”或“右上方”)移動裝片。
(2)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細胞模型,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如下評價量
規(guī)。
植物細胞模型評價量規(guī)(節(jié)選)
評
價
優(yōu)秀良好待改進
指
標
指結構不夠完整,有1-2處結構不夠完整,缺失3處及
結構完整,無缺失,且能選
標缺失,且選擇的材料與其以上,且選擇的材料與其功
擇與其功能相匹配的材料
a功能匹配度一般能不匹配
指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擇,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
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擇,
標至少能展示細胞中2個結構擇,能展示細胞中1個結
未能展示細胞結構的功能
b的功能構的功能
制作細胞膜時,有兩種材料可供選擇,一種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種是網(wǎng)眼很小的細紗網(wǎng)。
你會選擇哪種材料?并簡要說明理由=
(3)第二組同學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細胞模型,如圖三所示。
根據(jù)評價指標a,你認為該組同學的作品應被評定為哪個指標?并簡要說明理由0
31.某些蚊子能傳播疾病,影響人類健康??蒲腥藛T以叮咬人類的伊蚊為材料開展相關研究。
試卷第11頁,共12頁
動物的氣味略味卻
伊蚊投放處伊蚊通過孔
通入
氣源
實瞼裝置
A組:通入空氣
實蛤組別
及處理B組:通入人的氣味
C組:通入上述兩種氣味分子
圖3
(1)伊蚊屬于.(填“脊椎”或“無脊椎”)動物。
(2)為深究伊蚊如何區(qū)別人和動物,科研人員利用圖1所示裝置開展實驗。幾分鐘后發(fā)現(xiàn),
伊蚊全部趨向人的氣味一側??蒲腥藛T的假設是
(3)科研人員測定出人和動物的氣味均含有多種成分,其中主要氣味分子a、b、c和d的
含量如圖2所示。據(jù)圖推測,人的氣味中吸引伊蚊的是兩種氣味分子。
(4)為了研究上述兩種氣味分子對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員進行圖3所示的三組實驗。
多次重復實驗發(fā)現(xiàn),A組伊蚊飛一會兒就隨機停在1、2或3的某個區(qū);B組伊蚊都興奮地
飛到3區(qū);C組伊蚊的表現(xiàn)與B組相同。請結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條科學防蚊的對策
試卷第12頁,共12頁
1.D
【分析】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
表達和交流。
【詳解】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
識和生活經(jīng)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
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醫(yī)
生讓某同學去測量體溫、化驗血液,進行這些檢查直接目的是處理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結論,因
此屬于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收集證據(jù)、驗證假設,D正確。
故選D。
2.D
【分析】科學探究過程一般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
表達和交流。探究的成功的前提是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做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
【詳解】ABC.研究火山為什么爆發(fā)、研究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研制抗癌的藥物都屬于自然
科學的研究范疇,分別涉及地質學、生物學和醫(yī)學,故ABC正確。
D.研究清王朝為什么滅亡屬于歷史學研究,涉及人類社會和文化的過去,不屬于自然科學
探究的范圍,故D錯誤。
故選D。
3.A
【詳解】A、給試管內液體加熱時,要用外焰加熱,試管內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
之一,試管口不能朝著有人的地方,試管與桌面呈45度角,用試管夾或鐵架臺上的鐵夾固
定,不能用手拿試管加熱,故A不正確;
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膠頭滴管應垂直懸空于容器口上方,故B正確;
C、點燃酒精燈用火柴,故C正確;
D、酒精燈打翻起火可用濕抹布或沙子蓋滅,故D正確。故選A。
4.B
【詳解】A.教室的長、寬、高分別在8m、7m、3.5m左右,教室中空氣的體積
J^aMj=8mx7mx3.5m=196m34
接近200m3,故A錯誤;
B.中學生身高約1.5m,班級內課桌高度約為中學生身高的一半,約0.75m,合750mm,
答案第1頁,共11頁
故B正確;
C.人體正常體溫約37。。人體感覺“舒適”的洗澡水溫度略高于人體正常體溫,約為42。(2,
故C錯誤;
D.一個茶杯的高度大約一掛長,約為15cm,合1.5分米,故D錯誤。
故選B。
5.D
【詳解】測出物體長1.6472m,最后一位數(shù)字是估計的,0.0002m,即0.2mm是估計的,所
以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最小刻度)1mm。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6.B
【詳解】甲的體溫等于39.5。。因為甲測體溫前用的是甩好的體溫計,所以結果準確;給乙
和丙測量時沒甩體溫計,結果不一定準確,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體溫,但不可能高于
甲的體溫。
故選B。
7.C
【詳解】試題分析:根據(jù)體內有無脊柱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包括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萑~蝶為無脊椎動物④,魚類①為鯽魚,鳥類②
為朱鶻,哺乳類③為東北虎。
考點:動物的分類。
8.C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體內產
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具有遺傳和變
異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詳解】A.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水稻莖稈由細胞構成說明生物是由細胞
構成的,故A正確。
B.落葉能帶走一部分廢物,是植物排出代謝廢物的一種基本方式,水稻季末落葉說明生物
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故B正確。
C.水稻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體現(xiàn)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的特征,故C錯誤。
D.水稻芽長成枝條,這主要體現(xiàn)了生物能生長、發(fā)育,故D正確。
故選C。
答案第2頁,共11頁
9.D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動物的分類,可結合動物的主要特征來分析。
【詳解】A.蝦、蟹都用鯉呼吸,生活在水中,A錯誤。
B.牡蠣、海螢的體內都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B錯誤。
C.石斑魚屬于魚類,烏賊屬于軟體動物,C錯誤。
D.鮑魚、觥魚的身體柔軟,有肉質的足,屬于軟體動物,因此都不是魚類,D正確。
故選D。
10.C
【分析】(1)顯微鏡視野中污點存在的位置只能是目鏡、物鏡和玻片上。
(2)圖丙中:①細準焦螺旋;②粗準焦螺旋;③物鏡;④目鏡。
【詳解】A.顯微鏡視野中污點存在的位置只能是目鏡、物鏡和玻片上。如果轉動目鏡和移
動玻片標本,污點都沒有隨著動,說明污點只能在物鏡上了。所以①②③分別是裝片、目
鏡和物鏡,A錯誤。
B.若要進一步觀察微藻A的內部結構,應先將玻片標本向左移動,把A物像移動到視野
中央,然后再轉動物鏡轉換器,并微調丙圖中①細準焦螺旋,B錯誤。
C.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和口腔上皮細胞,為使觀察效果更好,使觀察的細胞結構更清楚,
都需要進行染色步驟,c正確。
D.若在視野中看到草履蟲逆時針游動,則玻片上草履蟲實際游動方向為仍為逆時針,D錯
誤。
故選C。
11.B
【分析】在制作臨時裝片是蓋蓋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產生氣泡,氣泡與細胞重疊不
易觀察。其正確操作是: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張力,緩緩的
蓋下時使水充滿載玻片與蓋玻片之間,不留氣泡。
【詳解】為了使臨時裝片內不產生氣泡或少產生氣泡,蓋蓋玻片時應讓蓋玻片的一邊接觸載
玻片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故B正確。
故選B。
12.B
【分析】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綠色部
分)。
答案第3頁,共11頁
【詳解】A.黑色橡皮泥模擬的是細胞壁,具有支撐和保護的作用,A不符合題意。
B.紅色橡皮泥模擬的是細胞膜,起到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B符合題意。
C.藍色橡皮泥模擬的是液泡,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C不符合題意。
D.綠色橡皮泥模擬的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3.D
【分析】(1)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tài)結構,往往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
能。
(2)圖示陰影部分表示青蛙(兩棲動物)、鯉魚(魚類)、豬(哺乳動物)三種動物的共同
特征。
【詳解】A.豬體溫恒定,青蛙、鯉魚體溫不恒定,A不符合題意。
B.青蛙、豬用肺呼吸,鯉魚用鰻呼吸,B不符合題意。
C.豬屬于哺乳動物,其生殖發(fā)育方式為胎生哺乳;鯉魚與青蛙都是卵生,C不符合題意。
D.青蛙、鯉魚、豬體內都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它們都屬于脊椎動物,D符合題意。
故選D。
14.C
【詳解】某同學用仰視的方法讀得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34毫升,其讀數(shù)會比實際偏小,那
么實際體積應大于34mL;倒出一部分液體后,再用俯視方法讀得量筒內剩余液體體積為15
毫升,其讀數(shù)會比實際偏大,那么實際體積應小于15mL;則該學生實際傾倒的液體體積大
于34mL-15mL=l9mLo
故選:Co
15.C
【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態(tài)因素的影響,因此.生物必須適應環(huán)境才能生存下
去.生物在適應環(huán)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huán)境。
【詳解】A、荒漠中生活的駱駝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可以吸收到沙漠深處的水
分,適應干旱缺水的沙漠環(huán)境,A正確;
B、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達60毫米,有利于保持體溫,是對
寒冷環(huán)境的適應,B正確;
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夠疏松土壤,說明了生物影響環(huán)境,C錯誤;
D、竹節(jié)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不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是生物竹節(jié)蟲對環(huán)境的適應,D正確。
答案第4頁,共11頁
所以答案選擇c。
【點睛】解此題的關鍵是運用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對某些自然現(xiàn)象做出科學的解釋。
16.C
【解析】氣泡與細胞的區(qū)別,氣泡內是空的有較亮的黑邊,用鑲子輕輕的壓一下蓋玻片,
氣泡可以改變形狀,并且會移動位置;細胞具有一定的結構,邊緣較細不黑,用鑲子輕輕的
壓一下蓋玻片,細胞一般不會改變形狀,并且不會移動位置。
【詳解】A.由于未在口腔內壁刮取細胞,視野中沒有細胞,A正確。
B.由于物鏡未對準通光孔,視野中無光斑,B正確。
C.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這些黑色圓圈是氣泡,造成此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蓋玻片蓋的不
當,C錯誤。
D.由于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倒像,觀察者將裝片往右移動,視野中的細胞往左移動,D正
確。
故選C。
【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和細胞體積之間的關系、顯微鏡
的成像特點、氣泡與細胞的區(qū)別、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7.C
【詳解】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體的溫度是6。。水溫升高到6(TC時,發(fā)現(xiàn)它的示數(shù)恰好和
真實溫度相等,中間是54個格,標準溫度計和此溫度計一個小格的溫度比值為
60℃-0℃_10
60℃-6℃--9-
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
100℃10
T-6℃~9
此溫度計示數(shù)為
7=^℃+6℃=96℃
~9
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18.A
【分析】圖中①是苔辭植物、②是蕨類植物、③是單細胞藻類、④是裸子植物。
【詳解】A.①是苔辭植物,植株矮小,有莖、葉,沒有根,A錯誤。
答案第5頁,共11頁
B.②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不結種子,葉片的下表面有抱子囊,用抱子繁殖后代,
B正確。
C.③衣藻,是單細胞藻類植物,細胞內有杯狀的葉綠體,沒有根、莖、葉的分化,C正確。
D.④銀杏能產生種子,用種子繁殖后代,但種子外無果皮包被著,種子裸露,不能形成果
實,因此屬于裸子植物,D正確。
故選Ao
19.D
【分析】用控制變量法探究時往往采用設置對照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將要研究的變量進行
控制而使其它的因素保持一致。生物實驗時生物具有特殊性,為提高實驗的準確性一般多選
取樣品數(shù)量,避免樣品存在的偶然性。從表格甲組乙組的實驗中可以判斷探究的因素。
【詳解】A.實驗選材應該為同一株紅葉石楠葉片,用同一株植物的葉片有更多的相似性,
有利于控制實驗的單一性,故A正確。
B.甲組的環(huán)境條件應該設置為陰暗、適宜溫度,甲組和乙組環(huán)境條件存在兩個變量,要研
究光照因素需要使溫度保持相同,故B正確。
C.該實驗方案無法研究“光照能否影響葉片變綠”,該實驗方案中存在兩個變量,光照不同,
溫度也不同所以無法研究“光照能否影響葉片變綠",故C正確。
D.該實驗方案可以研究“溫度能否影響葉片變綠”,由C可知,該方案同樣不能研究“溫度
能否影響葉片變綠",故D錯誤。
故選D。
【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探究實驗的基本步驟及注意事項。
20.D
【分析】(1)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親緣關系越遠;分
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親緣關系越近。
(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一系統(tǒng)-動物體。
(3)構成動物體的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
【詳解】A.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系統(tǒng)-動物體,A錯誤。
B.構成動物體的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保護組織是植物組織,
B錯誤。
C.P是水生無脊椎動物,P不可能是鯽魚,動物R水生脊椎動物,皮膚裸露可能是青蛙,C
錯誤。
答案第6頁,共11頁
D.P是水生無脊椎動物,Q是陸生無脊椎動物,R是皮膚裸露的脊椎動物,故P與Q的親緣
關系比P與R近,D正確。
故選D。
【點睛】明確了動物的分類及檢索表的查閱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可正確解題。
21.⑴甲
(2)細胞細胞液D細胞膜
⑶E
【分析】觀圖可知:A是液泡、B是細胞質、C是細胞核、D是細胞膜、E是細胞壁。
【詳解】(1)植物細胞和動物的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
粒體;不同點:是植物細胞內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綠色部分),而動物細胞內沒有細
胞壁、液泡和葉綠體。圖甲具有細胞壁和液泡,這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因此圖甲是植物細
胞結構模式圖,圖乙是動物細胞結構模式圖。
(2)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其結構
與功能高度統(tǒng)一。A液泡里含細胞液,有各種味道的物質、色素以及營養(yǎng)物質。所以,炒西
紅柿時,會有汁水流出,這些汁水主要是細胞液。細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質的進出,使有用
的物質不能輕易地滲出細胞,有害的物質不能輕易地進入細胞;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
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煮沸后破壞了細胞的D細胞膜,使其失
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3)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具有
保護和支持作用。所以,松樹之所以長得高大而不倒塌,這與細胞結構中的E細胞壁的支
持作用有關。
22.ACE抱子
【分析】觀圖可知:A蕨屬于蕨類植物、B葫蘆群屬于苔解植物、C黑松屬于裸子植物、D
水綿屬于藻類植物、E玉米屬于被子植物。
【詳解】(1)A蕨屬于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C黑
松屬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莖、葉、種子等器官;E玉米屬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
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因此,圖中五種植物中有真正根莖葉的是A蕨、C黑松、E玉米。
(2)圖中A蕨、B葫蘆辭、D水綿三種植物的共同特點是都不能產生種子,都用抱子進行
繁殖,屬于抱子植物。
23.2.65cm-2.69cm-6℃0.1偏大
答案第7頁,共11頁
【詳解】⑴[1]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則木塊的長度為
14.67cm-12.00cm=2.67cm
(2)[2]圖2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示數(shù)在0刻線一下,則讀數(shù)為-6。(2。
(3)[3]已知200頁上午書的厚度為1.00厘米,則每一張紙的厚度為
=0.01cm=0.1mm
[4]如果測厚度時沒有書本壓緊,200頁紙的厚度測量偏大,則一張紙的厚度也會偏大。
24.等于大于
【詳解】
如圖所不:50-V-50/,量筒是圓柱形,而量杯是敞口的,所以當在量程為
h
50mL的量筒和量杯中分別倒入25mL的液體時,量筒中所裝液體的液面高度將等于1;量
杯中所裝液體的液面高度將大于:h。
25.(1)大不變
⑵⑤②①④
⑶A
(4)0.0009
【分析】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一對光一觀察一清潔收鏡。
【詳解】(1)使用大光圈可以增加進光量,使視野變亮;光圈的大小只影響視野的亮度,不
影響視野范圍。因此,在對光時發(fā)現(xiàn)視野較暗,可以用大光圈來調節(jié)進光量;光圈換好后視
野范圍不變。
(2)將視野甲轉變成視野乙,首先⑤移動裝片將視野甲的位置移到視野中央;接著②轉動
轉換器更換高倍物鏡,①轉動遮光器,換用大光圈,最后用④細準焦螺旋進行精確對焦。
故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⑤②①④。
(3)用顯微鏡觀察時,物像會發(fā)生上下和左右的顛倒。因此,載玻片上的“b”字在視野內會
變成“q”。
答案第8頁,共11頁
故選Ao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x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用顯微鏡觀察一個正方形的細
胞,如果顯微鏡目鏡上標有“10x”,物鏡上標有“10x”,那么這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就是100
倍。根據(jù)觀察到的細胞面積是0.09cm2,可以計算出觀察到的細胞邊長為0.3厘米。利用這
臺顯微鏡的放大原理,可以計算出該細胞的實際邊長為0.3厘米-100=0.03毫米,則細胞的
實際面積為0.0009mm2o
26.扇形乙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種多樣,為了了解生物的多樣性,更好地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弄
清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我們需要對生物進行分類,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
法。
【詳解】(1)圖中動物的貝殼有兩種:扇形和方形。據(jù)檢索表“l(fā)a兩片外殼,方形…甲;1b
兩片外殼,?…2”可知:“?”處應該是扇形。
(2)血蛤是1b兩片外殼,扇形,殼頂突出,放射線狀,因此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乙。
27.這“動物”屬于哪類動物?身體呈魚形生活在水中有肺、心臟、胃、
肝、腸等器官,與人相似懷有已死亡的幼體說明該動物的生殖方式為胎生村民乙
D
【分析】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鯉呼吸,用鰭游泳,哺乳動物具有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等特征。
【詳解】(1)科學探究的過程為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
達交流六個過程。由題目分析可以提出問題:這種生物屬于哪類生物?
(3)村民甲的依據(jù)是:①生活在水中;②身體呈魚形。村民乙的證據(jù)是:①有肺、心臟、
胃、肝、腸等器官,與人相似;②懷有已死亡的幼體說明該動物的生殖方式為胎生。
(4)結論:該動物具有用肺呼吸、胎生的特征,所以判斷為哺乳動物,認為村民乙的假設
是正確的。該類屬于哺乳動物,選項中只有海豹為哺乳動物,娃娃魚、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
鴕鳥為鳥類,故選D。
28.乙20cm3ABC
【詳解】(1)口]甲同學的操作中,將小石塊提出量筒時,小石塊上會附著一些水,使測量的
小石塊的體積偏大,乙同學操作相對誤差較小,測量較準確,故選乙。
(2)[2]量筒中水的體積力=20mL,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力=40mL,小石塊的體積
3
V=V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農業(yè)大學《醫(yī)藥信息檢索》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投資經(jīng)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前沿與創(chuàng)業(yè)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Module9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媒體策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治幼兒師范高等??茖W?!峨娏鲃涌刂葡到y(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俄羅斯概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警官職業(yè)學院《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醫(yī)藥高等專科學?!禩C稅收遵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電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前游戲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校園食品安全與膳食經(jīng)費管理工作實施方案3篇
- 鄉(xiāng)村生態(tài)旅游研學基地建設方案
- 戰(zhàn)救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年社區(qū)警務工作規(guī)范考試題庫
- 小學2024-2025?學年課程設置方案
- 高考英語語法專項訓練-代詞
- 小學六年級下冊南方版信息技術全冊教案
- 合肥長鑫存儲在線測評題2024
- HPV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眼科常見病臨床診療思維與實習指導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管理實施細則》等4個技術規(guī)范性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