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各專題易錯題提煉(共15個專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高考物理各專題易錯題提煉(共15個專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高考物理各專題易錯題提煉(共15個專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高考物理各專題易錯題提煉(共15個專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高考物理各專題易錯題提煉(共15個專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物理各專題易錯題整理匯總

1.直線運動與相互作用........................................................-1-

2牛頓運動定律.............................................................-11-

3.曲線運動................................................................-21-

4.萬有引力與航天.........................................................-32-

5.機械能守恒定律.........................................................-41-

6.動量及其守恒定律.......................................................-51-

7.靜電場..................................................................-61-

8.恒定電流................................................................-72-

9.磁場....................................................................-80-

10.電磁感應(yīng)..............................................................-90-

11.交變電流與變壓器......................................................-99-

12.機械振動和機械波......................................................-108-

13.熱學..................................................................-116-

14.光學...................................................................-124-

15.近代物理.............................................................-133-

1.直線運動與相互作用

1.甲、乙兩車沿同一直線運動,其中甲車以6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做初速度為零

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它們的位置x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3s時,甲、乙圖線的斜率

相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最初的一段時間內(nèi),甲、乙的運動方向相反

B.,=3s時,乙車的位置坐標為-9m

C.乙車經(jīng)過原點時的速度大小為2石m/s

DJ=10s時,兩車相遇

2.物體的運動圖像并不僅限于位移一時間圖像和速度一時間圖像,還有加速度一位移圖像、

加速度一時間圖像等,不同的圖像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物體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是某物體

做直線運動的F-x圖像(/為速度,/為位置坐標),下列關(guān)于物體從x=0處運動至公處的

過程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A.該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該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獸

c.該物體在位移中點的速度等于;%I).該物體在運動中間時刻的速度大于g%

3.如圖甲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匕運行,初速度大小為匕的小物塊從與傳

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處滑上傳送帶.若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

送帶上運動的圖像(以地面為參考系)如圖乙所示.已知彩>9,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時刻,小物塊離A處的距離達到最大

B.右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到最大

C.0~t2時間內(nèi),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向右

D.時間內(nèi),小物塊始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作用

4.如圖所示,一光滑的輕滑輪用細繩OO'懸掛于。點;另一細繩跨過滑輪,其一端懸掛物塊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塊6,外力少向右上方拉兒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尸

方向不變,大小在一定范圍內(nèi)變化,物塊。仍始終保持靜止,則()

A.繩00'的張力也在一定范圍內(nèi)變化

B.物塊6一定受到5個力作用

C.連接a和。的繩的張力也在一定范圍內(nèi)變化

D.物塊〃與桌面間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右

5.小明老家自建五層用房時,看到建筑工人用一個簡單裝置將工件從地面提升并運送到樓頂,

如圖所示.設(shè)當工件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工人甲一直站在工人乙的身后拉緊繩索,工人乙通過

一始終保持水平的輕繩將工件緩慢拉到樓頂,不計滑輪的摩擦力,則工件向左移動過程中

()

A.樓頂對乙的摩擦力不變

B.樓頂對甲的摩擦力大于樓頂對乙的摩擦力

C.繩索對甲的拉力不斷減小

D.樓頂對甲的支持力不變

6.甲、乙兩車并排停在斑馬線處禮讓行人,在行人經(jīng)過斑馬線后,甲、乙兩車同時啟動并沿平

直公路同向行駛,其口-,圖線分別為圖中直線a和曲線b,由圖可知()

A.t0時刻兩車并排行駛B時刻乙車的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C.在時間內(nèi),乙車的加速度越來越小D.在0、。時間內(nèi),乙車的平均速度為5

7.如圖所示,43為兩固定的光弓門,在光電門力正上方的0處有一邊長為0.5cm的鐵片

自由落下,鐵片下落的過程中底邊始終水平,已知鐵片通過A、B光電門的時間分別為

33

r,=1.25xl0-s,/2=0.625xlO-s.若將鐵片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視為瞬時速度,忽略空氣

阻力的影響,g取IO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

o]光電門4

Zo]光電門3

A.鐵片通過光電門6的瞬時速度為匕=8.00m/s

B.。點到光電門A的距離為1.00m

C.鐵片從光電門A到H所需的時間為0.40s

D.光電門AB之間的距離為2.40m

8.幾個水球可以擋住子彈?《國家地理頻道》實驗證實:四個水球就足夠!四個完全相同的

水球緊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彈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恰好能穿出第四個

水球,則可以判定()

A.子彈在每個水球中運動的時間相同

B.由題干信息可以確定子彈穿過每個水球的時間之比

C.子彈在每個水球中速度變化量相同

D.子彈穿出第三個水球的瞬時速度與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9.如圖所示,把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體C固定于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為2m的物塊力通過跨過光

滑輕定滑輪的輕繩與質(zhì)量為朋的小球8連接,。點為輕繩與定滑輪的接觸點,初始時,小球8在

水平向右的拉力戶作用下,使輕繩08段與水平拉力戶的夾角為6=120。,4B均保持靜止狀

態(tài).現(xiàn)改變拉力F,并保持夾角。大小不變,將小球”向右上方緩慢拉起至OB水平,物塊力始終

保持靜止狀態(tài).g為重力加速度,下列關(guān)于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0

C.物塊A所受摩擦力先變小后變大D.輕繩拉力先變大后變小

10.如圖所示,兩根等長的輕繩將日光燈懸掛在天花板上,兩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都為45°,

日光燈保持水平,所受重力為G,則()

A.兩繩對日光燈拉力的合力大小為G

B.兩繩的拉力和日光燈所受的重力不是共點力

C.兩繩的拉力大小分別為&和2

22

D.兩繩的拉力大小分別為二和二

11.某實驗小組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和一個量角器等器材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設(shè)計了如圖

所示的實驗裝置,固定在豎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邊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圓

心。的正上方力處,另一端系繩套1和繩套2。

(1)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彈簧測力計掛在繩套1上豎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結(jié)點到達。處,記下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shù)代

②彈簧測力計掛在繩套1上,手拉著繩套2,緩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結(jié)點到達。點,此時

繩套1沿0°方向,繩套2沿120。方向,記下繩套1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尸

③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此時繩套1的拉力F;=F?,

④比較片和F;,即可初步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⑤只改變繩套2的方向,重復上述實驗步驟。

(2)保持繩套2方向不變,繩套1從圖示位置向下緩慢轉(zhuǎn)動90°,此過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結(jié)

點在。處不動,關(guān)于繩套1的拉力大小的變化,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______o

A

繩套10

°HF180s1

\30°:\150°/

繩套2

A.逐漸增大B.先增大后減小

C.逐漸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

12.“新冠肺炎”的易傳染性讓每一個接觸到病毒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被感染的對象.如果

在一些易傳播的環(huán)境中啟用機器人替代人工操作的話,就可以有效防控病毒傳播,其中送餐服

務(wù)就是機器人應(yīng)用的一個領(lǐng)域,只要設(shè)置好路線、安放好餐盤,它就會穩(wěn)穩(wěn)地舉著托盤,到達指

定的位置送餐,如圖所示.若某一隔離病區(qū)的配餐點和目標位置在相距%=40m的直線通道上,

機器人送餐時從靜止開始啟動,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q=2m/s?,速度達到u=1m/s后勻速,

之后適時開始勻減速過程,恰好把食物平穩(wěn)送到目標位置,整個送餐用時%=40.75s.若載物平

臺呈水平狀態(tài),食物的總質(zhì)量m=2kg,食物與平臺無相對滑動,g取lOm/sz.試求:

(1)機器人加速過程位移的大小;

(2)勻速運動持續(xù)的時間;

(3)減速過程中平臺對食物的平均作用力.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D

解析:因工-/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圖像可知最初的一段時間內(nèi),甲、乙圖線的斜率均為正,

則甲、乙的運動方向相同,選項A錯誤;r=3s時,甲、乙圖線的斜率相等,則此時乙車的速度為

6ni/s,則乙車的加速度為a=y=1m/s2=2m/s2,則此時乙車的位置坐標為

x=七o+gaJ=-2°m+;x2x32m=選項B錯誤;乙車經(jīng)過原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y=42a|x乙0|=,2x2x20m/s=4非m/s,選項C錯誤;兩車相遇時,有W+/乙,解得

/=10s,選項D正確.

2.答案:B

解析:由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一位移關(guān)系公式--*=2?x可得,聲=2依+片,對比圖像可知

物體的加速度為負值且恒定不變,則速度隨時間均勻減小,故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故A

錯誤;,一次圖像的斜率絕對值為止,可得該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鳥-,故B正確;該物體在

為2%

中間時刻的速度匕=,,由題圖可知,該物體在位移中點0.5%的速度匕滿足解得

y=旦,即為>匕,故c、D錯誤.

2

3.答案:1)

解析:在0~。時間內(nèi)小物塊向左減速,在時間內(nèi)小物塊向右加速,6時刻小物塊向左減

速運動到速度為零,離力處的距離達到最大,故A正確;4時刻前小物塊相對傳送帶向左運動,

之后相對靜止,則知G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到最大,故B正確;0>2時間內(nèi),

小物塊相對傳送帶向左運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向右,且大小不變,故C正確;由題圖

乙知,在力-3時間內(nèi)小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受力平衡,小物塊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

錯誤.

4.答案:D

解析:由于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滑輪兩側(cè)連接&和。的繩子的夾角不變;物塊a只

受重力以及繩子的拉力,由于物塊&平衡,則連接a和。的繩子張力7保持不變;由于繩子

的張力及夾角均不變,所以繩OO'的張力保持不變,故A、C錯誤.5靜止即處于平衡狀態(tài),對

力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力T和力/與x軸所成夾角均保持不變,由平衡條件可得

/=Tcos6>-Fcosa,由于7的大小不變,當廣大小發(fā)生變化時,Teos?可能大于尸cosa,b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向右,故D正確.Teos。也可能小于Fcosa,則b受到的摩擦力也可能向左;

78S。還可能等于尸cosa,則6還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不一定受到5個力作用,故B

錯誤.

5.答案:B

解析:結(jié)點處受到乙的拉力、與甲相連的繩索的拉力以及因工件的重力產(chǎn)生的拉力,三力平

衡,設(shè)繩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則乙的拉力6=mgtan。,甲的拉力居=罟,隨著角

度的增大,£、鳥都變大,乙受到輕繩的拉力與樓頂對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也變大,故A、

C錯誤;設(shè)甲所拉繩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a,則樓頂對甲的摩擦力為居sina=蹩竽,

樓頂對乙的摩擦力為婆警,因為所以樓頂對甲的摩擦力大于樓頂對乙的摩擦力,

8s9

故B正確;樓頂對甲的支持力N=/送一6cosa,a不變,F(xiàn)?變大,變小,故D錯誤.

6.答案:C

解析:根據(jù)—圖線與時間軸所圍成圖形的面枳表示位移,可知在0~勺時間內(nèi),乙車的位移比

甲車的大,則t.時刻乙車在甲車的前方,故A錯誤;乙車的速度一直為正,運動方向沒有改變,故

B錯誤;在O'。時間內(nèi),乙車圖線切線斜率越來越小,則乙車的加速度越來越小,故C正確;在

時間內(nèi),甲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為乙車的位移比甲車的大,則乙車的平均速

度大于甲車的平均速度,即大于會,故I)錯誤.

7.答案:ACD

解析:鐵片通過光電門6的瞬時速度以號蟋得

m/s=8.00m;s故A正確;鐵片通

?I()5x1

過光電門A的瞬時速度以=一=|飲m/s=4.00m/s,0點到光電門A的距離

t.1x1(J

砥=3黑m=。.80m,故B錯誤;鐵片從光電門力到B所需的時間

~4,s=0.40s,故C正確;光電門48之間的距離

gio

22

,v;-v;8.OO-4.00m“CT市

h=-=----——-----m=2.40m,故D正確。

AB2g2x10

8.答案:BD

解析:設(shè)子彈穿過每個水球的距離為a子彈運動的過程為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末速度為零,

我們可以應(yīng)用該運動的逆過程,即子彈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因為通過最后1個、

最后2個、以及后3個、全部4個的位移分別為42A34和44,根據(jù)x=/知,所用時間

2

之比為1:&:6:2,所以子彈在每個水球中運動的時間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彈依次

穿過4個水球的時間之比為(2-6):(6-應(yīng)):(應(yīng)-1):1,故A錯誤,B正確;子彈在水球中

沿水平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加速度相同,由Av=〃可知,子彈通過每個水球運動的時

間不同,則速度的變化量不同,故C錯誤;由A的分析可知,子彈穿過前3個水球的時間與

穿過第四個水球的時間是相等的,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可知,子彈穿出第三個水球時的

瞬時速度與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確.

9.答案:AC

解析:設(shè)08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因6=120。不變,且小球4受力平衡,有

Fcos(60°-a)=Tcosa,Fsin(60°-a)+Tsina=mg,聯(lián)立可得尸咫cosa,當a=0°時,

拉力尸最大,為小=苧儂,A正確;由題意可知,。的取值范圍是0°Wa460。,且。從60°

逐漸減小到0°,則拉力尸一直變大,B錯誤;因為(加繩的拉力7■滿足/8s(60°-a)=78sa,

則有7T=fn8cos(60°-a),開始時a=60°,拉力7最大,且&=-^-rtig>2nigsin300,最后

a=0°,拉力7最小,且7^=,/吆<2,咫疝30。,根據(jù)物塊力保持靜止狀態(tài)及受力分析可知

物塊力所受摩擦力先變小后變大,C正確;7=詈〃zgcos(60°-a),由。的變化規(guī)律可知,7逐

漸減小,D錯誤.

10.答案:AC

解析:兩繩拉力的作用線與重力作用線的延長線交于一點,這三個力為共點力,選項B錯誤;

由于日光燈在兩繩拉力和重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兩繩的拉力的合力與重力G等大反

向,選項A正確;如圖所示,由于兩繩拉力的夾角為直角,且都與豎直方向成45°角,則由

幾何關(guān)系可知G=Jk+瑪2,又因耳=鳥,WF\=F?當G,選項C正確,D錯誤。

11.答案:(1)—

3

(2)D

解析:(1)③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繩套1的拉力耳=&an30'=走尸;

13

(2)保持繩套2方向不變,繩套1從圖示位置向下緩慢轉(zhuǎn)動90°,此過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結(jié)

點在。處不動,說明兩個細繩拉力的合力不變,作圖如下:

故繩套1的拉力先減小后增大,故A、B、C錯誤,D正確。

12.答案:(1)0.25m

(2)39.25s

(3)20.1N,與水平方向所成角度為arctan10,斜向后上方

v2

解析;⑴勻加速過程位移”一丁,解得0.25m;

(2)設(shè)機器人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出,勻速的時間為t,

V

由題可知機器人加速時間為4=一,

q

對于全過程有XO=T—+vt+J-Jo=4+,+”■,

2q2a2%

2

解得t=39.25s,d2=1m/s;

(3)平臺對食物豎直方向的支持力&=mg,

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久=〃△,

故平臺對食物的平均作用力大小尸=?/名聲(m%)"

設(shè)廠與水平方向所成角度為。,則tana='暨=10,

ma2

解得尸丈20.1N,與水平方向所成角度為arctan10,斜向后上方.

2.牛頓運動定律

1.如圖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8、C兩物體,/疊放在C上,A、B、C的質(zhì)量分別為〃h2m和

3,叫物體8、C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其間用一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輕繩能承受

的最大拉力為生?,F(xiàn)用水平拉力尸拉物體4,使三個物體以同一加速度向右運動,貝M)

m[A]

2m

3mC

A.此過程中物體C受五個力作用

B.當尸逐漸增大到耳時,輕繩剛好被拉斷

C.當廠逐漸增大到1.5耳時,輕繩剛好被拉斷

D.若水平面光滑,則繩剛斷時,4C間的摩擦力為多

2.如圖所示,表面光滑的斜面體固定在勻速上升的升降機上,質(zhì)量相等的48兩物體用一輕

質(zhì)彈簧連接,8的上端用一平行斜面的細線拴接在斜面頂端的固定裝置上,斜面的傾角為30°,

當升降機突然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則關(guān)于45兩物體的瞬時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B.aA=0,%=°

C.aA=0;%=g,方向沿斜面向下

=

D.aA~^"8?方向垂直斜面向下;〃8=g,方向豎直向下

3.如圖甲所示,足夠長的木板8靜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塊4木板8受到隨時間

七變化的水平拉力/作用時,用傳感器測出木板8的加速度多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尸圖像,

已知g取lOm/s?,則()

A.小滑塊4與木板8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

B.當/ulON時,木板笈的加速度為dm/s?

C.木板8的質(zhì)量為1.5kg

D.小滑塊力的質(zhì)量為4kg

4.如圖甲所示,M、N是傾角為6=37。的傳送帶的兩個端點,一個質(zhì)量〃?=5kg的物塊(可看作

質(zhì)點),以大小為4m/s的初速度自時點沿傳送帶向下運動.物塊運動過程中的v-r圖像如圖乙

所示,取g=10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最終從N點離開傳送帶B.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6

C.物塊在第6s時回到〃點D.傳送帶的速度v=2m/s,方向沿逆時針方向

5.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f=O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

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到最低點,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

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復,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測出這一過程彈簧

彈力〃隨時間廣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A.時間內(nèi),小球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時刻彈簧彈力等于小球重力

C.G時刻小球處于超重狀態(tài)D.時間內(nèi),小球向上運動

6.如圖甲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3kg的物體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從零時刻起,物體在水平力尸

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在0~3s時間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a隨時間1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

所示,則()

A./的最大值為12N

B.0~ls和2~3s內(nèi)物體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3s末物體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為8m/s

D.在0~1s內(nèi)物體做勻加速運動,2~3s內(nèi)物體做勻減速運動

7.如圖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輕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一端固定在頑角為0的斜面底端,

另一端與物抉A連接;兩物塊48質(zhì)量均為,初始時均靜止?,F(xiàn)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

F拉動物塊3,使8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A8兩物塊在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的r

一£關(guān)系分別對應(yīng)圖乙中A、8圖線(乙時刻4/的圖線相切,q時刻對應(yīng)A圖線的最高點),

重力加速度為g,貝M)

A.〃時刻,彈簧形變量為0B.乙時刻,彈簧形變量為〃咫-6+〃以)

k

C.從開始到〃時刻,拉力廠逐漸增大D.從開始到乙時刻,拉力尸的功率變大

8.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1/的木箱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內(nèi)粗糙的底板上放著一個質(zhì)量為

/〃=2M的小物塊.現(xiàn)使木箱瞬間獲得一個水平向左、大小為%的初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最終小物塊和木箱都將靜止

B.最終小物塊和木箱組成的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皿

3

C.木箱速度水平向左且大小為5時,小物塊的速度大小為年

D.木箱速度水平向右且大小為々時,小物塊的速度大小為半

9.如圖所示,傾角為30°的斜面放在地面上,一小滑塊從斜面底端A沖上斜面,到達最高點〃速

度減為零后又返回力點,斜面始終保持靜止.已知滑塊上滑過程經(jīng)過A從BC、C”的時間相等,

且比CD長0.8m,上滑時間為下滑時間的一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斜面長為36m

B.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迫

5

C.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D.滑塊上滑和下滑過程中,地面受到的壓力都小于斜面和滑塊的總重力

10.如圖甲所示,可視為質(zhì)點的質(zhì)量仍=1心的小物塊放在質(zhì)量牡=23的木板正中央位置,

木板靜止在水平地面上,連接物塊的輕質(zhì)細繩伸直且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現(xiàn)對木板施加

水平向左的拉力產(chǎn)=I8N,木板運動的卜-,圖像如圖乙所示,sin37°=0.6,g取lOm/s?,則

()

A.木板的長度為2mB.木板的長度為1m

o

C.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D.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合

11.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將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水平桌

面上,小車通過輕細繩跨過定滑輪與砂桶連接,小車與紙帶相連,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

率為f=50Hz,平衡摩擦力后,在保持實驗小車質(zhì)量不變的情況下,打開電源,釋放小車,根據(jù)

紙帶得到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a;多次改變砂桶和砂子的總質(zhì)量雙根據(jù)紙帶計算出對應(yīng)的加速

度.

(D在驗證“質(zhì)量一定,加速度a與合外力〃的關(guān)系”時,某學生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乙所

示的〃-尸圖像,其中圖線不過原點并在末端發(fā)生了彎曲,產(chǎn)生這兩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有

A.木板右端墊起的高度過大

B.木板右端墊起的高度過小

C.砂桶和砂子的總質(zhì)量勿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J/

D.砂桶和砂子的總質(zhì)量勿未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M

(2)實驗過程中打出的一條理想紙帶如圖丙所示,圖中4B、C、D,E、E尸為相鄰的計

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未畫出,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__m/s?(結(jié)果保

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0A~HCDEF(

1.603.214.806.418.019.59

(3)小車質(zhì)量J/一定,改變砂桶中砂子的質(zhì)量,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出的小車加速度&與砂桶和砂

子的總質(zhì)量m之間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丁所示,則小車的質(zhì)量M=________kg.(g取

am

10m/s2)

12.如圖所示是小孩推滑塊游戲的裝置,此裝置由粗糙水平面AB、傾角為6°的光滑斜面

和平臺8構(gòu)成.若質(zhì)量為1kg的滑塊在大小為2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從力點由靜止出發(fā),

滑塊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后撤去推力,滑塊繼續(xù)向前運動通過斜面到達平臺.已知水

平面AB長度為2m,斜面8c長度為1m,滑塊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sin60=0.1,

滑塊可看成質(zhì)點且在6處的速度損失不計.

滑塊

/6°

[j____________________--------------------CD

AB

(1)求滑塊在推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大??;

(2)若推力作用距離為2m,求滑塊剛到平臺時的速度大小;

(3)若滑塊能夠到達平臺,求滑塊在斜面運動的最長時間.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對力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靜摩擦力作用,由此可以知道。受重力、A

對。的壓力、地面的支持力、繩子的拉力、4對C的摩擦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六個力作用,故

A錯誤。對整體分析,整體的加速度-產(chǎn)g—4g,隔離對4C分析,根據(jù)牛頓

6m6m

2

第二定律得,%-〃4跖=4〃也,計算得出耳當尸=1.54時,輕繩剛好被拉斷,故

B錯誤,C正確。若水平面光滑,繩剛斷時,對A、C分析,加速度〃=與;隔離對力分析,

力受到的摩擦力耳=根=與,故D錯誤。

4

2.答案:I)

解析:升降機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的瞬間,物體和斜面之間的作用力變?yōu)?,彈簧彈力不發(fā)生變化,

故A物體只受重力和彈簧彈力作用,兩者合力與原來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其加速度

大小為4=瞥則=由g,方向垂直斜面向下;6物體受到重力、彈簧彈力和細線拉力作用,

m2

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的瞬間,細線拉力發(fā)生突變,變?yōu)楹蛷椈傻睦Υ笮∠嗟?兩者合力為。,故B

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g,方向豎直向下,由以上分析可知,A、B、C錯誤,D正確.

3.答案:B

解析:由題圖可知,E,8N時,小滑塊與木板相對靜止,當尸=8N時,加速度a=2m6,

對整體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有尸=(%+牲)。,解得%+%=4kg,當F大于8N時,AB

發(fā)生相對滑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對8分析有尸-〃,肛g=加/',解得

=絲雙,由題圖可知,尸》8N時,。尸圖線的斜宓4=」-=鋁=lkgT,

inKmamamBAr

解得小s=lkg,貝1]小人=31^,由題圖可知,絲超=6m/s2,解得〃=0.2,A、C、D錯誤;當

mR

/=1ON>8N時,小滑塊/與木板8相對滑動,8的加速度為/=—〃"'g=4m/s2,B正

%

確.

4.答案:C

解析:從題圖乙可知,物塊速度減為零后沿斜面向上運動,最終的速度大小為2m/s,方向沿傳

送帶向上,所以物塊最終從時點離開傳送帶,并且可以得出傳送帶沿順時針方向運動,速度大小

為2m/s,A、D錯誤;U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塊沿傳送帶下滑時的加速度

4=字=1.5棧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2g8s37°-mgsin370=*解得〃=與,B錯

△r16

誤;v-r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由題圖乙可知,%=gs時,物塊的速度為0,之后物

塊沿傳送帶向上運動,所以物塊沿傳送帶向下運動的位移X=gx4x|m=4m/=gs到

8

4=6s時間內(nèi),物塊沿傳送帶向上運動的位移丫_伊-4)+(6-?歷因為%=%

兀>—1X/III_Ill

■23

所以物塊在第6s時回到J/點,C正確.

5.答案:A

解析:由圖可知時間內(nèi),小球從最低點上升直到離開彈簧,受到的彈力一直減小,合力

先減小后反向增大,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先減小后反向增大,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

減小,故A正確;q時刻小球在最底點,此時彈簧彈力大于小球重力,故B錯誤;與時刻小球

與彈簧脫離,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C錯誤;時間內(nèi),小球從剛與彈簧接觸到壓縮彈簧至最

短,故小球向下運動,故D錯誤。

6.答案:C

解析:「2s內(nèi)物體加速度恒定,故所受作用力恒定,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七=根知合外力為

12N,由于物體在水平方向受摩擦力作用,故作用力廠大于12N,故A錯誤;物體在力尸作

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加速度方向始終為正,與速度方向相同,故物體在前3s內(nèi)始終做加

速運動,第3s內(nèi)加速度減小說明物體速度增加得慢了,但仍是加速運動,故B錯誤;因為

物體速度始終增加,故3s末物體的速度最大,再根據(jù)知速度的增加量等于加速度

與時間的乘積,在圖像上即圖像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n=1x(l+3)x4m/s=8m/s,

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加速運動,故最大速度為8m/s,所以C正確;第2s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恒定,

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0~1s為物體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2~3s內(nèi)物體做加速度減

小的加速運動,故D錯誤。

7.答案:BD

解析:A.根據(jù)圖像可知時刻人的加速度為0,此時A所受合外力為0:

mgsin0=kxy

彈簧壓縮量為:毛=暨包吐,A錯誤;

k

B.6時刻,A、3兩物體分離,對A物體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

-mgsin0=ma

彈簧的形變量:%=耍電絲絲,B正確;

k

C.從開始到6時刻,48作為整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F+kx—2mgsin0=2nia

彈簧彈力減小,尸增大;乙到々時間內(nèi),B物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F-mgsin0=ma

產(chǎn)恒定,所以從開始到右時刻,尸先增大,后不變,C錯誤;

D.拉力的瞬時功率:

P=Fv

從開始到4時刻拉力變大,速度變大,功率變大,D正確。

故選BDo

8.答案:BC

解析: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為零,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初狀態(tài)木箱有向左的動量,小物塊的動量為零,

故系統(tǒng)總動量向左,系統(tǒng)內(nèi)部存在摩擦力,阻礙兩物體間的相對滑動,最終小物塊和木箱相對

靜止,因為系統(tǒng)的總動量守恒,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知,最終小物塊和木第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

左運動,故A錯誤;規(guī)定向左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Mu,則最終系統(tǒng)的速度

v=77^-=V,方向向左,最終小物塊和木箱組成的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正確冰箱速度水平向左且大小為時,根據(jù)動量守恒

定律有MVQ=G+嘰,解得匕=?,故C正確;由題意可知,木箱速度不可能水平向右,故D錯

誤.

9.答案:BD

解析:滑塊上滑時經(jīng)過他、BC、CD的時間相等,且比CZ)長0.8%設(shè)CD長度為£,由逆

向思維可知,8c=3L,AB=5L,所以3L—L=0.8m,解得L=0.4m,斜面長x=9L=3.6m,故A

錯誤;設(shè)滑塊上滑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4,下滑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生,上滑過程可以逆向分

析,則x=⑵)2,解得4=4生,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4=gsin30°+〃gcos30°,%=gsin30°-〃g8s30°,聯(lián)立解得〃=烏,故B正確:減速上滑

和加速下滑過程中,滑塊的加速度都是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加速度都是水平向

左,即斜面對滑塊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水平向左,滑塊對斜面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水平向右,斜面

始終保持靜止,則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水平向左,故C錯誤;滑塊上滑和下滑過程中,

加速度在豎直方向的分加速度均豎直向下,處于失重狀態(tài),地面受到的壓力都小于斜面和滑塊

的總重力,故D正確.

10.答案:ACD

解析:從題圖乙可知,木板運動2s離開小物塊,在0~2s內(nèi),由圖像可知x=-9x1m=lm,

2

所以木板的長度L=2x=2m,A正確,B錯誤;設(shè)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從,木板與

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外,在2~3s內(nèi),由圖像知長木板的加速度生=/=4儂2,由牛頓

第二定律得尸-總色g=嗎生,解得生=。-5,C正確;在0~2s內(nèi),對小物塊進行受力分析,

豎直方向&+Tsin37°=叫g(shù),水平方向Tcos37=/;,又知工二〃尸2長木板的加速度

^=^=0.5m/s2,對木板進行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尸私+由

牛頓第三定律得工乙=國,聯(lián)立解得從=方,D正確.

11.答案:(1)AD

(2)1.60

(3)0.5

解析:(D圖像不過原點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過度,圖像末端發(fā)生彎曲的原因是不滿足砂和砂

桶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A、D正確.

⑵根據(jù)Ax=得,

(6.41+8.01+9.59)-(1.60+3.21+4.80),._,

a=-----------------------------;--------------x102m/s2=1.60m/s?2.

9x0.12

(3)設(shè)繩子的拉力為7;對砂桶和砂子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砥-7二松,對小車受力分

析得T=Mg,聯(lián)立解得1="+±則圖像的斜率,所以小車的質(zhì)量M=g&=0.5kg.

amggg

12.答案:(1)lm/s2

(2)41m/s

(3)&s

解析:(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產(chǎn)-

解得4=1m/s?.

(2)由4=24/八8得%=2m/s,

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gsin6°=-1m/s2,

VV=

又C~B2a?Xf1c,

解得vc=^2m/s.

(3)剛能夠到達平臺時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最長,此時%=0,則有-%2=2%^^

解得%=a1T1/S,

則最長時間i~~~=夜S.

3,曲線運動

1.小明家建造坯房時窗戶開口豎直高度”=2.2m,墻壁的厚度d=0.35m.小明在離墻壁距離

L=1.4m、距窗子上沿高力=0.2m處的P點,將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物體以速度/垂直于墻壁水

平拋出,小物體直接穿過窗口并落在水平地面上,取g=10m/s2,則/的取值范圍是()

A.v>2m/sB.v>2.5nVsC.2m/s<v<7m/sD.2.5m/s<v<7m/s

2.如圖所示,將一質(zhì)量為勿的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用長度為/?的細繩拴著在豎直面內(nèi)繞圓心。

點做圓周運動,小球恰好能通過軌跡圓的最高點4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則()

A.小球通過最高點A時的速度大小為gR

B.小球通過最低點力和最高點A的動能之差為〃?gR

C.若細繩在小球運動到與圓心。等高的C點時斷了,則小球還能上升的高度為R

D.若細繩在小球運動到力點時斷了,則經(jīng)過/=秒的時間小球運動到與圓心。等高的位置

3.投擲飛鏢是很多人的日常休閑活動.投擲飛鏢的靶上共標有10環(huán),第10環(huán)的半徑最小.現(xiàn)

有一靶的第10環(huán)的半徑為1cm,第9環(huán)的半徑為2cm,……,依次類推,若靶的半徑為10cm,

在進行飛鏢訓練時,當人離靶的距離為5m,將飛鏢對準第10環(huán)中心以水平速度/投出,不

計空氣阻力,g=10m/s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u>50m/s時,飛鏢將射中第8環(huán)線以內(nèi)

B.當》=50m/s時,飛鏢將射中第5環(huán)線

C.若要擊中靶子,飛鏢的速度/至少為250nVs

D.若要擊中第10環(huán)的線內(nèi),飛鏢的速度/至少為50人m/s

4.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斜面傾角均為45°,高度均為九A、8為兩斜面的頂端、0為斜面

的底端.現(xiàn)從左側(cè)斜面頂端A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

A.當小球下落到左側(cè)斜面上高度為3處時,初速度%為檔

B.若小球均落在左側(cè)斜面上,則%越大,落到斜面上時速度方向與斜面的夾角越大

C.若小球初速度%足夠大,則小球能落在右側(cè)斜面的頂端B

D.若小球恰能垂直打在右側(cè)斜面上的。點,則。C=比/?

3

5.如圖所示為賽車拉力賽的賽道示意圖,賽道可看成水平面內(nèi)的半圓,寬度”=10m,圓心為

0,aar和尻/分別為賽道的內(nèi)半圓弧和外半圓弧,aa'半圓弧的半徑,=10m.賽車從"端面

駛?cè)?,可沿路徑①(賽道?nèi)圓?。?、②(賽道外圓弧)或③(過人和勿且與賽道內(nèi)圓弧相切)

做勻速圓周運動,并從端面駛出.已知路面對賽車輪胎的最大徑向靜摩擦力為車重的1.5

倍,賽車行駛過程中不打滑,重力加速度g=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賽車輪胎受到的徑向靜摩擦力方向沿半徑向外

B.賽車沿路徑③行駛,則最大速度為5岳m(xù)/s

C.賽車沿路徑①行駛,則通過彎道最短時間為5.1s

D.賽車沿路徑②通過彎道最短時間是沿路徑①的2倍

6.高度為d的倉庫起火,現(xiàn)需要利用倉庫前方固定在地面上的消防水炮滅火.如圖所示,水炮

與倉庫的距離為",出水口的橫截面積為S.噴水方向可自由調(diào)節(jié),功率也可以改變,倉庫的

窗戶上、下邊緣離地高度分別為0.7540.254,要使滅火效果最好,要求水噴入時的方向與窗

戶面垂直,已知水炮的效率為〃,水的密度為夕,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忽略水

炮離地面的高度.為使滅火效果最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水從窗戶下邊緣進入,則進入時的速度大小為瘋

B.若水從窗戶上邊緣進入,則進入時的速度大小為質(zhì)

C.若水從窗戶的正中間進入,則此時的水炮功率最小

D.滿足水從窗戶進入的水炮功率最小值為g「S(gd族

7.如圖所示,由豎直軸和雙臂構(gòu)成的“Y”形支架可以繞豎直軸轉(zhuǎn)動,雙臂與豎直軸所成銳角

為。.一個質(zhì)量為R的小球穿在一條臂上,到節(jié)點的距離為加小球始終與支架保持相對靜止.

設(shè)支架轉(zhuǎn)動的角速度為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