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單元加與減(一)
第1課時一共有多少
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24~25頁認識加法及練一練第廣5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
2.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探索得數(shù)是5
以內數(shù)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景中提出加法問題并解答,
4,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認真傾聽與理解另1人思
路的能力,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意義能列出加法算式。
【教學難點】
能用加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學具。
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揭示課題
PPT課件出示“鉛筆”情景圖。
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
學問題。
(教師隨學生發(fā)言板書:一共有多少)
二、新課探討
1.觀察圖意,引出加法。
⑴教師做演示。
一只手有3支鉛筆,另一只手有2支鉛筆,然后把兩只手
中的鉛筆合起來。
⑵教師講解。
數(shù)學中把兩個部分合起來可以用“+”來表示。
把3和2合起來是5,表示成“3+2=5”,讀作“3加2等
于5”。(師板書)
⑶學生讀一讀,寫一寫算式。
(4)算式“3+2=5"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5”呢?
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
(生:“3”表示3支鉛筆,“2”表示2支鉛筆,“表表示
一共有5支鉛筆)
⑸還可以怎樣求“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列出算式“2+3=5”。(師板書)
學生讀一讀算式。
(6)師小結:把兩個部分合起來可以用一個加法算式來表
不。
(7)拓展:“2+3=5”還可以表示什么?
學生思考,先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全班匯報。
(師引導學生:臥室里有2把椅子,客廳里有3把椅子,一
共有5把椅子……)
2.有幾只熊貓。
PPT課件出示“熊貓”情景圖。
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并列式算出來。
3.PPT課件出示“擺,擺,算?算”。
用學具擺一擺,列出加法算式,并說出每個數(shù)字表示的意
思。
4.提出自己身邊的加法問題,加深體驗。
學生互問互答。
5.試一試“一共有多少”。
引導學生說明圖意,并根據(jù)圖意列出加法算式。
6.說一說。
組織學生結合圖意與同桌說一說算式的意義。
三、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知識?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25?26頁“練一練”第「5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一共有多少
3+2=5讀作:3加2等于5?【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通過引導學生經歷數(shù)數(shù)解
決身邊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從現(xiàn)實世界過渡到數(shù)學的符號世界,認識
加法算式。
[不足之處]加法算式出現(xiàn)得過早。教材中有“一共有幾支鉛筆”和
“有幾只熊貓”這兩幅情景圖,都有其特別的用意,“一共有幾支鉛筆”僅
僅是讓學生初步經歷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問題,并通過數(shù)一數(shù)來解決問題,而不
是直接進入到算式解決問題。而“有幾只熊貓”是在第一個問題情景的基
礎上,讓學生通過畫圓圈來經歷從實物到圖形再到符號表征,最后懂得用
算式表示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意識。也就是說3+2=5是在學生經歷
了這樣的過程后,并明白了是要解決把兩部分合起來的基礎上才出現(xiàn)的。
[再教設計]再教時,要注意把握“一共有幾支鉛筆”和“有幾只熊
貓”的用意。
第2課時還剩下多少
匐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27~28頁認識減法及練一練第1、5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
2.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探索5以內數(shù)
的減法。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景中提出減法問題并解答c
4.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認真傾聽與理解別人思
路的能力,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知道減法的意義,并能列出算式。
【教學難點】
能用減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學具。
閡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情景引入
PPT課件出示“蘋果”情景圖。
笑笑家的蘋果熟了,要去摘蘋果,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二、探索新知
1.樹上還剩下幾個蘋果?
⑴學生觀察情景圖,讀懂圖意。
⑵說說圖意,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師板書)
⑶動手操作,感知減法意義。
用學具代替蘋果,動手操作:拿出5個圓片,去掉2個圓
片,還剩下3個圓片。
學生邊做邊說。
2.PPT課件出示“奶酪”情景圖。
(1)觀察情景圖,說一說圖意。
⑵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師板書:還剩下多少
塊奶酪)
(3)進一步感知減法的意義。
①用小棒代替奶酪,邊說邊擺:拿出5根小棒,拿走2根小
棒,還剩下3根小棒。
②拿出筆來畫一畫,用圓圈表示奶酪:先畫5個圓,劃掉2
個圓,還剩下3個圓。
3.認識減法。
(1)小老鼠搬奶酪的故事,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
示:5-2=3。(板書)
(2)算式中的數(shù)字,在故事中都表示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⑶笑笑摘蘋果,也可以列出一個算式。
學生列式:5-2二3。
在這個算式里,每個數(shù)字又代表什么?
4.認識減號。
這個符號,在故事里表示什么呢?(生:去掉,拿走)
⑵師講解:“-”叫“減號”。
⑶學生讀一讀、寫一寫算式。(師板書:5減2等于3)
5.說一說。
(1)"5-2=3"還可以表示什么故事?
學生想一想,跟同桌說一說。
⑵全班匯報。
(師引導學生:媽媽買了5個梨,我吃了2個,還剩下3
個……)
6.畫一畫,算一算。
學生獨立完成,加深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7.試一試,“還剩下多少”。
引導學生說明圖意,并根據(jù)圖意列出減法算式。
8.試一試,“說一說”。
組織學生結合圖意在小組內說一說算式的意義。
三、課堂總結
談一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28~29頁“練一練”第「5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國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還剩下多少
還剩下多少個蘋果?
還剩下多少塊奶酪?
5-2=3讀作:5減2等于3
【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L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情景圖符合一年級
學生的心理特點,它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容易融入情景中,
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發(fā)展。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
異,為學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通過交流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
的方法。
[不足之處]對學生動手操作的引導不到位。
[再教設計]課堂上應該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深刻體會減法
的形成過程和意義。
第3課時可愛的小貓
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頁得數(shù)為0或算式中有0的加減法及練一練第「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
2.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探索5以內數(shù)
的減法。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景中提出減法問題并解答c
4.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認真傾聽與理解別人思
路的能力,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
初步體驗加減法互逆關系的思想。
【教學準備】
PPT課件、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PPT課件出示“小貓”情景圖lo
引導學生看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
學生描述,教師引導。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PPT課件出示“小貓”情景圖2o
(1)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生:小貓吃了1條魚)
⑵這時你想到了什么問題?(生:還剩多少條魚)
⑶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教師板書:3-1=2)
2.PPT課件出示“小貓”情景圖3o
(1)小貓又做什么了。(生:小貓又吃了1條魚)
⑵這時還剩幾條魚呢?
⑶該怎么列式呢?(生還剩1條魚。師板書)
3.PPT課件出示“小貓”情景圖4o
(1)小貓又吃了盤子里的最后1條魚,還剩多少條呢?
⑵學生思考,列出算式。(生:1-1二0,沒有魚了。師板書)
4.加減法的互逆關系。
⑴教師邊說邊撥:計數(shù)器上的5個珠子,撥成了4個一堆
和1個一堆。
同學們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⑵學生思考,列出算式。(生:5-1=4或5-4=1)
引導學生列出加法算式:1+4=5或4+1=5。
⑶看看上面列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有什么關系嗎?
說說看。
(4)學生繼續(xù)動手撥珠,教師說:把5個珠子撥成3個和2
個,又該怎么列式呢。
(5)5個珠子,還可以怎樣撥?(學生匯報)
5個珠子都撥過去,怎么列式?
(生列出算式:5+0=5,0+5=5,5-5=0,5-0=5)
5.進一步理解互逆關系。
PPT課件出示“套圈”圖。
(1)這個小朋友在做什么呢?你能描述一下嗎?
(2)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31頁“練一練”第「4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囪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可愛的小貓
3—1=22-1=1—1=0[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1.結合小貓吃魚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講圖意、列算式,
逐步體會減法的意義感受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撥一撥”環(huán)節(jié)。動態(tài)演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觀察計數(shù)器,自主寫
加減法算式;試著說它們的聯(lián)系,讓學生初步體會加減法的互逆關系。通過
“套圈游戲”,再次感受加減法的互逆關系。
[不足之處]有點拘泥于教材,見題解題。
[再教設計]要正確解讀教材,仔細構思教學設計,才能吸引學生的
學習興趣,要交給學生多維的、發(fā)散的思維,讓他們能在玩中求學、讓每一
位學生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4課時猜數(shù)游戲
限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34頁6的加減法及練一練第廣5題。
【教學目標】
1.在猜數(shù)游戲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有關
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列出加減法的算式,并能正確計算有關6的加法以
及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c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得數(shù)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難點】
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棋了。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情景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我們一起玩“猜數(shù)”
游戲?看誰最聰明。
(板書課題:猜數(shù)游戲)
2.師演示:一只手有4顆棋子,另一只手有2顆棋子,現(xiàn)在
老師把兩只手握在一起了。
⑴你們說一共有多少顆棋子呢?(生:6顆棋子)
⑵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列出算式:4+2=6)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與6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猜一猜。
⑴師演示:現(xiàn)在老師的兩只手里一共有6顆棋子,打開
一只手顯示出3顆棋子,那么老師的另一只手握著幾顆
棋子?(生:3顆)
⑵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列式6-3=3)
2.分一分,填一填。
(1)師:現(xiàn)在老師想把手里的6顆棋子分別放在兩只手里
面,你們有哪些分法。
學生在小組內研究討論。
⑵匯報討論結果。
分法1:可以一只手旦面放0顆,另一只手里面放6顆。
分法2:可以一只手旦面放1顆,另一只手里面放5顆。
分法3:可以一只手旦面放2顆,另一只手里面放4顆。
分法4:可以一只手旦面放3顆,另一只手里面放3顆。
(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要記錄下來)
⑶打開教材,根據(jù)你們的分法填好表格。
學生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3.說一說。
PPT課件出示“說一說”情景圖。
(1)看圖后你明白了什么?說一說。
⑵在小組交流后匯農。
三、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得數(shù)是幾的加減法?誰能列舉幾個算式?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35頁“練一練”第廣5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隨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貓數(shù)游戲
012346
6
6543210
學反思】
[成功之處]1.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本課教學把思考
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
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
2.游戲貫穿全課,巧妙設置懸念。上課伊始,與學生進行猜數(shù)游戲,頓
時吸引了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又巧妙地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不足之處]學生游戲活動時間過長,導致在處理練習的時間問題上
把握得不夠好。
[再教設計]在課堂40分鐘時間內,學生的腦力不可能一直保持在
一種狀態(tài),有振奮、愉悅,也有松懈、疲倦,教師的課堂調控藝術正體現(xiàn)在
對這種交替出現(xiàn)的有規(guī)律的強弱、長短上。再教時要提高課堂調控能力,
掌握好時間,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不僅玩得開心,還能從玩中獲得
知識。
第5課時背土豆
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36頁7的加減法及練?練第「4題。
【教學目標】
1.借助有趣的童話故事情景,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
有關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列出加減法的算式,并能正確計算有關7的加法及
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加減法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
樂趣。
【教學重點】
能計算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復習舊知,情景導入
1.復習6以內的口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4=5+1=3-2=1+4=3+34+2=
2.PPT課件出示“背土豆”情景圖。
請同學們仔細看圖,把圖中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
這里面就有我們今天所要學的知識。(板書:背土豆)
二、嘗試探索,學習新課
1.“背土豆”中的問題。
⑴第一幅圖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生:有兩堆土豆,一堆有
5個,另一堆有2個)
⑵你想到了什么問題?(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幾個
土豆呢)
你想怎么解決呢?(生:列式5+2=7)
⑶第二幅圖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生: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個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個土
豆)
⑷還剩多少呢?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呢?
(生:7個土豆,掉了1個,包里還剩6個土豆,列式7-1=6)
⑸把你的想法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
教師巡視指導,將不同畫法展示到黑板上。
2.“口袋上有洞”的問題。
⑴小老鼠不知道口袋上有洞,它一邊走,土豆一邊掉,不
一會兒又掉下一個土豆。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列式解決問題。
⑵學生小組內研究討論,并匯報。
(生:還剩下幾個土豆?7-2=5)
⑶師提問:你還能列出其他的減法算式嗎?(生:7-5=2)
"7-5=2"求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在小組內說說。(生:求掉下來幾個)
⑷小老鼠繼續(xù)走,土豆繼續(xù)掉……你能幫助小老鼠記錄
下來嗎?
打開教材,填好表格。
⑸匯報填表結果,教師板書。
3.說一說。
PPT課件出示“說一說"插圖。
⑴看圖后你明白了葉么?小組內說一說。
(2)全班匯報。
生1:原來大魚缸里有5條小金魚,現(xiàn)在又放進去2條,這
樣魚缸里面一共有7條小金魚。用算式5+2=7表示。
生2:原來有7個雞蛋,已經有2個雞蛋孵出了小雞,現(xiàn)在
還剩5個雞蛋沒有孵出小雞。用算式7-2=5來表示。
三、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是什么?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37頁“練一練”第「4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閡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背土豆
01234567
7
76543210
【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教學中,利用小老鼠背土豆這一情景導入,讓學生觀察
情景圖,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嘗試解決
問題,引出相關的加法算式。第二幅情景圖通過講故事引出相應的減法算
式,讓學生動手畫一畫,理解掉出的和剩下的之間的關系,并完成表格,總
結歸納出相關的加減法算式。
[不足之處]預設的課堂情況不夠充分,在講課過程中沒有預料到學
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學生回答問題可能出現(xiàn)偏差時,如何及時糾正和引導
需要更深層次的思考。
[再教設計]有效地組織教學,讓所有學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
學中。認真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站在學生的角度思
考問題,預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
第6課時跳繩
隨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38~39頁8,9的加減法及練一練第廣5題。
【教學目標】
1.結合觀察“跳繩”的情景圖和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
意義,探索并掌握有關8和9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列出不同的加減法的算式,并能正確計算有關8
和9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加減法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
趣。
4.初步養(yǎng)成仔細觀察、主動思考、認真傾聽、大膽交流的良好學習習
慣,并在與同伴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8和9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學具、彩筆。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創(chuàng)設情景
PPT課件出示“跳繩”情景圖。
馬上就要舉行跳繩比賽了,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加強練
習。你們看,淘氣和笑笑他們練得多認真呀!
二、探究新課
1.解決跳繩問題。
⑴仔細觀察這幅圖,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生:6個小朋
友跳繩,2個小朋友搖繩)
師提示:①學生們的服裝有什么特點?(生:3個穿裙子
的,5個穿褲子的)
②男生有幾人?女生有幾人?(生:男生、女生各有4人)
⑵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⑶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全班匯報。
①有2個同學搖繩,6個同學跳繩,一共有幾個同學?
列式2+6=8或6+2=8。
②有4個女同學,4個男同學,一共有幾個同學?
列式4+4=8。
③跳繩的同學中3個人穿裙子,5個人穿褲子,一共有幾
個同學?
列式3+5=8或5+3=8。
2.你能根據(jù)自己列的加法算式寫出減法算式嗎?
小組討論,指名匯報,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
如:8-2=6,操場上有8個同學在玩跳繩,有2個同學搖
繩,有幾個同學跳繩。
3.分一分,填一填。
PPT課件出示“小猴分桃”。
(1)學生用8個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
小組合作,分工要明確,有的學生分,有的學生填表格。
⑵匯報結果,集體訂正。(師板書)
4.試一試,“涂一涂,填一填”。
PPT課件出示“大象”圖。
大象伯伯想把這九塊方格涂上顏色,你們來幫助大象伯
伯好嗎?
⑴請同學們打開教材,準備好彩筆,自己動手畫一畫。
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
⑵組織全班交流。
5.試一試,“分一分,填一填”。
⑴學生用9根小棒代替鉛筆分一分,邊分邊填表格。
⑵指名匯報。(師板書)
三、課堂總結
8和9的計算你掌握得怎么樣?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39?40頁“練一練”第廣5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國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跳繩
012343678
8
876543210
0123456789
9
9876543210
--------------------------------------------------------------------------------------1[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1.關注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
數(shù)學,摸到數(shù)學,運用到數(shù)學,體會到生活化的數(shù)學。
2.利用小組合作,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
[不足之處]在教學的設計上,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過度生硬,不夠合理。
[再教設計]在設計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實物、動畫、
圖片或故事等手段設置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入課堂有“親臨
其境”的親身感受。
第7課時可愛的企鵝
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41頁解決問題及練一練第廣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情景圖,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豐富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2.鞏固有關8和9的加減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3.能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
解決加減法實際問題的經驗。
4.結合畫圖、操作等具體活動,經歷表達自己想法的過程,初步培養(yǎng)仔
細觀察、認真思考、大膽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看圖正確理解數(shù)量關系。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PPT課件出示“企鵝”主題圖E
小企鵝可愛嗎?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說出圖意。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⑴學生找出數(shù)學信息,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
小組討論,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
生:前面有3只小企鵝,后面有5只小企鵝,一共有多少只
小企鵝?(師隨學生發(fā)言板書)
⑵學生列算式5+3=8。(師板書)
說說算式里每個數(shù)字都表示什么。
2.加深理解,強化新知。
PPT課件出示“企鵝”主題圖2。
(1)學生看圖,說出圖意。
⑵找到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生:原來有8只小企鵝,有幾只淘氣的小企鵝藏到冰山后
面去了,外面還剩2只小企鵝,有多少只小企鵝藏起來
了?(師隨學生發(fā)言板書)
⑶怎樣算出藏起來多少只小企鵝呢?你能用一個算式表
示嗎?
生匯報:8-2=6。(師板書)
(4)師提問: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呢?你能畫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篩選不同的畫法展示到黑板上。
3.動手操作,探究規(guī)律。
PPT課件出示“說一說”。
⑴仔細看圖,說一說圖的意思。
⑵列出算式,說說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⑶集體訂正。
三、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非常好!觀察圖很仔細,希望同學們能
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42頁“練一練”第廣4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可愛的企鵝
一共有多少只小企鵝?有多少只小企鵝藏起來了?
3+5=88-2=6.山,
[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比較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先讓學生觀察情景圖,
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再讓學生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要求學生用完整
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最后列式解決問題。
[不足之處]在新授部分應該放慢速度,多提供機會讓學生說說自己
找到的數(shù)學信息。
[再教設計]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己多動口多動手,多引導學生
把學習的知識說出來、讀出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
究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8課時小雞吃食
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43頁10的加減法及練一練第「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擺一擺、畫一畫等操作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探索并掌握有關10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列出不同的加減法算式,并能正確計算有關10的
加減法。
3.學會用有關10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發(fā)展解決簡單
實際問題的能力。
4.初步學習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10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加減法的互逆關系。
【教學準備】
PPT課件、學具、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練習,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3+5=4+3=6+3=1+7=
9-3=8-4=9-7=6-2=
2.PPT課件出示“小雞吃食”主題圖1。
可愛的小雞來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它們在干什
么?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解決問題。
⑴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圖,并完整發(fā)言。
(生:左邊有9只小雞,右邊有1只小雞)
⑵你能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共有兒只小雞。)
⑶你能用算式表示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嗎?
(9+1=10或1+9=10)
2.PPT課件出示“小雞吃食”主題圖2。
⑴學生看圖,說出圖意。
⑵根據(jù)圖意,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生思考,列算式:8+2=10,2+8=10,10-2=8,10-8=2o
⑶為什么這樣列算式,用學具代替小雞來擺一擺。
學生動手操作,并和同桌交流。
⑷把想法說給大家聽。
3.撥一撥,填一填。
(1)學生先利用計數(shù)器獨立撥珠,之后在小組內交流,最
后完成表格。
⑵全班交流。
三、兒歌激趣,升華情感
1.學兒歌。
PPT課件出示《湊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好伙伴,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伸出一雙手。
2.手指游戲。
教師伸出雙手演示,學生跟著學。
四、課堂總結
談一談學習的收獲。
五、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44頁“練一練”第廣4題。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閡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小雞吃食
012315678910
10
109876543210
-------------------------------------------------------------------------------------H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整節(jié)課收放自如,學生和諧發(fā)展。師生角色分明,關系親
切融洽。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景,引發(fā)一環(huán)又一環(huán)的問題,促使學
生層層深入地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fā)現(xiàn)、
用心思考、真誠交流,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
[不足之處]“手”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學習10以內加減法的一
個重要工具,在教學中教會了學生,卻沒有給學生機會去練習手指計算。
[再教設計]面對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是從零開始的,在以后的教學
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材的內容及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他們
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投
入到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中去,以達到邊學邊玩的目的。
第9課時乘車
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45~46頁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及練一練第廣5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乘車情景中,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
2.能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計算°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fā)展初步的探索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并學會計算。
【教學難點】
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聯(lián)系生活,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每天早上家長是如何送你來上學的?(生:走
路,坐公交車,開車)
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坐車來的,看來我們都離不開各種各樣
的車做交通工具。但是你們知道嗎,在乘車中還藏著許多
數(shù)學問題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乘車)
二、創(chuàng)設情景,探索新知
1.探索連加。
⑴PPT課件出示“靈車”主題圖1,仔細看圖,你們發(fā)現(xiàn)
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把到站后公共汽車上人數(shù)的變化情況完整
地說一說。
(生:車上原有2人,從前門上了3人,從后門上了2人)
⑵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教師篩選問題:“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人?”(師板書)
⑶你能列出算式嗎。
生:2+3+2=7或2+2+3=7。(師板書)
(4)算式中2,3,2,7各表示什么意思?
⑸你們是怎樣得出7的呢?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匯報。
生:我是先算2+3=5,再算5+2=7?;蛳人?+2=4,再算
4+3=7o
(教師隨學生發(fā)言板書)
師小結:就是把前面兩個數(shù)相加,得出來的數(shù)再與后一個
數(shù)相加。
(6)這個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較,有什么不同
嗎?
師交代:像這樣有兩個加號的算式叫“連加”。
2.探索連減。
(l)PPT課件出示“靈車”主題圖2,引導學生觀察,并說
一說圖意。
生:車上原有8人,從前門下車1人,從后門下車4人。
⑵學生思考,提出問題。
生:現(xiàn)在車上有幾人。
⑶引導學生列出連減算式。
8-4-1=3或8-1-4=3。(師板書)
⑷誰能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⑸這個算式和以前學的減法算式也有不同的地方,像這
樣有兩個減號的算式叫“連減”。
3.加減混合。
(l)PPT課件出示“靈車”主題圖3,引導學生觀察,并說
一說圖意。
生:車上原有9人,從前門上車1人,從后門下車5人。
⑵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現(xiàn)在車上有幾人?
⑶用一個算式來表示人數(shù)的變化,該怎樣表示?
生:9+1-5=5或9-5+1=5。(師板書)
⑷怎樣計算這兩個算式?是按照什么順序計算的?
⑸這兩個算式得數(shù)是一樣的,可列式不一樣,是什么原
因呢?
同桌討論后并匯報。
師小結:像這樣,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減的,把它叫“加減
混合”。
4.運算順序。
在計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時候都是按照從左到右
的順序進行計算的。
5.試一試。
(DPPT課件出示“試一試”情景圖,引導學生找一找,說
一說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⑵再啟發(fā)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列式解答。
⑶全班匯報,集體評價。
三、課堂總結
今天學習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46?47頁“練一練”第廣5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閡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乘車
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人?
2+3+2=78-1-4=39+I-5=5
5刁lo
』[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在教學中,立足于新課標的精?神,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思
維特點,創(chuàng)設“乘車”的具體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在情景中探索,
使學生能夠通過“上車”“下車”“上車又下車”的情景,比較輕松地理
解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
[不足之處]未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再教設計]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用童趣的語言引領整節(jié)
課,讓學生都能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就在自己身邊。
第10課時做個加法表
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50頁復習10以內數(shù)的加法。
【教學目標】
1.經歷整理加法表的過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10以內數(shù)
的加法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2.在觀察、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對10以內的加法進行歸納,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經歷研究與探索的過程。
【教學準備】
PPT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的所有加法,今天
我們就自己整理學過的所有加法算式,你們有信心嗎?
二、探究新知
L整理加法表。
⑴把學過的10以內的加法算式寫在卡片上,注意寫得
越完整越好。
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共同完成卡片。
(2)仔細看看,確定一個標準分類整理算式卡片。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研究,按一定的標準分類。(教師巡視
指導)
⑶匯報分類結果。
方法一:按得數(shù)來分,把得數(shù)相等的分為一類。
方法二:按算式里的加數(shù)來分類,把具有相同加數(shù)的算式
分為一類。
⑷師引導:豎著把得數(shù)相同的算式擺成一列;橫著也按
順序把含有同一個數(shù)的算式擺成一行,這樣就能整理成
一個表格了。
每個小組按要求開始整理算式卡片,教師巡視指導小組
活動,關注小組分工是否明確。
(5)PPT課件出示未完成的“加法表”。
算式卡片整理好后,動手把相應的算式寫入表格里。
2.探索規(guī)律。
⑴組織交流,展示各小組合作的加法表。
⑵從加法表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教師引導學生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
學生發(fā)現(xiàn):
橫著看,第一行算式都是加0,第二行都是加1,第三行都
是加2……
豎著看:第一列算式得數(shù)是10,第二列算式的得數(shù)是9,
第三列算式的得數(shù)是8……
從右上到左下斜著看:每個算式的后一個數(shù)都比前一個
算式多1,得數(shù)比前一個算式多1。
三、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的表現(xiàn)很出色,學會了整理加法算式的
方法,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用同樣的方法來整理減法算式,想
一想該怎么做。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
國教學總結
【板書設計】
【教
學反思】
[成功之處]課堂上采用了引導學生先按得數(shù)進行分類,然后再排序
的方法,這為以后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20以內加減法表提供了
方法。對學生在整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進行了展示,并讓學
生說了是怎樣整理的,通過這種相互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整理結果的多樣
性。
[不足之處]課前對學生的情況掌握不夠,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
極性不高。教學要與學生實際相聯(lián)系,過于注重課上的教學過程,而忽略了
課下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自身的素質。
[再教設計]在教學設計中,注意設計要簡明,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重視學生的普遍性與一般性。
第11課時做個減法表
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51頁復習10以內數(shù)的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整理減法表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10以內
數(shù)的減法的計算正確率和速度。
2.在觀察、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對10以內的減法進行歸納,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經歷研究與探索的過程。
【教學準備】
PPT課件。
閡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了對10以內加法
表的整理,大家整理得很好。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10以內的減法表,仍然由同學們
自己來進行整理。
二、探究新知
1.整理減法表。
(l)PPT課件出示“做個減法表”主題圖。
看一看笑笑和淘氣做的減法表,你們能發(fā)現(xiàn)這些算式的
排列有什么特點嗎?
⑵學生在小組內共同討論后,分工整理。
教師巡視,重點指導整理有困難的小組,必要時作為參與
者與學生合作整理。
⑶各組介紹一下整理的減法表。
2.探索規(guī)律。
觀察減法表,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規(guī)律?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上節(jié)課觀察的規(guī)律,去發(fā)現(xiàn)減法表的
規(guī)律。
學生發(fā)現(xiàn):
橫著看,第一行都是10減幾,也就是10減crio各數(shù);第
二行都是9減0~9各數(shù);第三行都是8減0“8各數(shù)……
豎著看,每一列后一個算式的兩個數(shù)字都比前一個算式
的數(shù)字少1,得數(shù)相等。
從右上往左下看,后一個算式的前一個數(shù)都比前一個算
式減少1,后一個數(shù)不變,得數(shù)減少lo
三、課堂總結
同學們,10以內的加減法我們都學完了,需要多加練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10-2025增材制造標準測試件增材制造系統(tǒng)幾何成形能力評估
- 離婚協(xié)議與財產分割合同范本
- 地鐵建設項目施工及設備安裝合同
- 新車購銷合同書
- 施工合同安全責任書:版
- 客戶預收款退款合同擔保
- 4感官幫助我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一年級上冊冀人版
- 人力資源服務合同(二)
- 7 不甘屈辱奮勇抗爭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度員工派遣合同范本
- 員工培訓、考試、積分記錄表
- 風冷熱泵主機改造-模塊機匯總
- 烏司他丁課件
- 職業(yè)衛(wèi)生工程控制技術課件
-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初中歷史全冊同步練習(作業(yè)設計)
- 孔子仁學思想
- 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II)
- 高中英語常用詞匯表(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副詞)
-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靜脈置管溶栓術后-用藥及出血觀察護理-PPT
- 16萬噸_年液化氣綜合利用裝置廢酸環(huán)保綜合利用項目環(huán)境報告書
- T∕CAEPI 43-2022 電絮凝法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