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2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2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2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2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時作業(yè)2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一、選擇題1.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表人數(shù)統(tǒng)計圖(共662人)。從中可以獲悉()A.新政協(xié)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B.中國共產黨在會議中處于領導地位C.新政協(xié)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能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得以確立解析:從圖片信息可以看出,參與1949年新政協(xié)的代表來自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社會階層,這說明新政協(xié)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故A項正確;B、C、D三項從人數(shù)統(tǒng)計圖中無法體現(xiàn),故解除。答案:A2.1952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49%,這主要是由于()A.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B.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C.大規(guī)模的農田水利建設D.農業(yè)集體化道路的起步解析:本題著重考查學問遷移實力,1952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49%,這主要是由于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因為1952年全國土改完成,廣闊農夫成了土地的主子,農夫生產主動性大大提高,農業(yè)生產快速復原和發(fā)展,全國糧食產量增加。故選B項。答案:B3.1950年10月,應朝鮮政府要求,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zhàn),到1953年7月,抗美援朝斗爭取得成功。有關抗美援朝斗爭的相識,不正確的是()A.目的是保家衛(wèi)國B.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為國內經濟建設贏得了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D.粉碎了美國對中國的孤立政策解析:粉碎美國對中國的孤立政策的是1971年中國復原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D項錯誤,符合題意;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衛(wèi)國,A項正確,不合題意;抗美援朝斗爭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造就了國內前所未有的團結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B、C兩項正確,不合題意。答案:D4.周恩來多次指出:“與蘇聯(lián)結盟只是政治方針,不是倒向蘇聯(lián)懷抱……在戰(zhàn)略上是聯(lián)合,但戰(zhàn)術上不能沒有指責。”這主要是因為()A.中蘇兩國社會制度性質相同B.兩大陣營對峙局面的形成C.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D.二戰(zhàn)后亞非國家的支持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實力。本題考查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依據(jù)題干信息“不是倒向蘇聯(lián)懷抱”表明白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故選C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不是倒向蘇聯(lián)懷抱”,因此A項錯誤;B項與題干無關;D項不是最主要的緣由。答案:C5.在1955年召開的某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贊揚和擁護。這次會議的地點是()A.中國北京B.埃及開羅C.印度新德里D.印度尼西亞萬隆解析:依據(jù)所學,1955年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萬隆位于印度尼西亞,故D項正確;解除A、B、C三項。答案:D6.“這個憲法以1949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為基礎,又是共同綱領的發(fā)展?!边@部憲法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A.實行人民民主專政B.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C.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D.明確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解析:從材料“這個憲法以1949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為基礎”可知該憲法是1954年憲法。A、B、C三項都是共同綱領的內容,故選D項。答案:D7.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開幕詞中毛澤東說:“我們這次會議具有宏大的歷史意義。這次會議是標記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成功和新發(fā)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A.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B.新的國家領導人的選舉C.共產黨核心地位的確立D.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制定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才標記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而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于1954年,故解除A項;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選舉的國家領導人主要還是毛澤東等,故可解除B項;共產黨核心地位在建國前就已經確立,故可解除C項;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了我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所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故選D項。答案:D二、非選擇題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規(guī)定:“對于國民黨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xi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心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辈牧隙珴蓶|說:“我們這個國家假如形象地把它比作一個家庭來講,它的屋內太臟了,柴草、垃圾、塵土、跳蚤、臭蟲、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們必需加以好好整頓。等屋內打掃清潔干凈了,有了秩序,陳設好了,再請客人進來,我們的真心摯友可以早點進屋子來,也可以幫助我們做點清理工作,但別的客人得等一等,短暫還不能讓他們進門?!薄?949年2月毛澤東與米高揚的談話(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實行的什么外交政策?這一政策是針對什么問題提出的?有何影響?(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什么政策?是針對什么問題提出的?(3)綜合上述材料,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總體原則。解析:第(1)問,依據(jù)材料一中的“對于國民黨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xi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心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徐,或修改,或重訂”可推斷出針對如何對待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外交,實行“另起爐灶”外交政策,在此基礎上理解影響。第(2)問,從材料二中的“等屋內打掃清潔干凈了,有了秩序,陳設好了,再請客人進來”推斷出實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外交政策,由此可知是針對如何對待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外交策略的問題。第(3)問,在前兩問的基礎上得出新中國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總體原則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則。答案:(1)外交政策:“另起爐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