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黃帝的傳說(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1頁
25 黃帝的傳說(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2頁
25 黃帝的傳說(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3頁
25 黃帝的傳說(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4頁
25 黃帝的傳說(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5黃帝的傳說(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黃帝的傳說》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學生會認“帝、創(chuàng)"等15個生字,會寫“帝、傳”等9個字,理解“創(chuàng)造、推舉"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時做到不出聲、不動嘴唇、不指讀,能邊讀邊思考。

3.了解黃帝造車和造船的經過,感受黃帝的智慧,體會創(chuàng)造發(fā)明對人類生活的重大意義。

激發(fā)學生對古代傳說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帝造車和造船的過程。

教學難點:體會黃帝的智慧以及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重要性,學會按照一定順序講述故事。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展現遠古時期人們生活場景的視頻,人們徒步出行、肩挑背扛搬運重物等畫面。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在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有哪些不便?由此引出黃帝,介紹他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祖先,激發(fā)學生對黃帝相關傳說的好奇心。

2.板書課題《黃帝的傳說》,讓學生齊讀課題,對課文內容產生初步期待。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圈出生字詞,標注自然段序號,同時注意字音和停頓。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對于不理解的字詞,鼓勵學生通過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等方式嘗試理解。

3.利用PPT展示生字詞,采用多種方式帶讀,如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重點強調“創(chuàng)(chuàng)”“尊(zūn)"蒙(ménɡ)”等易錯字音。講解“待"的多音字用法,通過“守株待兔(dài)”“待會兒(dāi)"等詞語進行辨析練習,讓學生明確在不同語境中的讀音。

4.運用加一加、編口訣等方法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戶+口=啟”“刀+口=召"木+才=材”;編口訣記憶“二人并肩日上坐(替)"誰不說話只動手(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結構和筆畫,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傳"字,強調左右結構,部首是“亻”,右邊兩橫上長下短,點在豎中線右邊起筆。學生在練習本上臨摹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書寫姿勢和筆畫順序。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黃帝的哪些事情。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語句,提煉出黃帝被推舉為部落首領,以及他造車、造船這幾個主要內容。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黃帝被推舉、造車、造船。并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簡單概括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初步把握文章脈絡。

3.分段朗讀課文,每讀完一段,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重點評價字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通順,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和評價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包括認識的生字詞、課文的主要內容等。

2.布置作業(yè):

(1)認真書寫生字詞,每個生字寫3遍,詞語寫2遍。

(2)熟讀課文,嘗試給家長講述黃帝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通過聽寫、填空等方式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如聽寫“黃帝、創(chuàng)造、推舉"等詞語,讓學生給“待”字組詞并選擇正確讀音填空。

2.請學生簡單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鞏固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學習黃帝造車部分

(1)讓學生自由朗讀描寫黃帝造車的段落,找出車發(fā)明前人們的出行和運輸狀況。引導學生用“既……又……"的句式描述,如“那時候,人們出遠門既靠步行,又很辛苦;運東西既依靠人力,又不方便”,體會當時生活的不便。

(2)結合PPT展示草帽滾動的圖片或動畫,引導學生理解黃帝造車的靈感來源。按照“所見-所想-所做-結果"的順序,引導學生梳理造車過程:

①所見:草帽是圓的,掉到地上后向前滾出了很遠。

②所想:如果做個架子,再裝上像草帽一樣能滾動的東西,就可以用來搬運物品了。

③所做:把車造了出來,樣子就像現在的獨輪手推車。

④結果:后來人們不斷改進,發(fā)明了雙輪車,又用牛和馬代替人拉車,出行和搬運東西方便多了。

(3)組織學生討論:從黃帝造車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感受黃帝善于觀察、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

2.學習黃帝造船部分

(1)學生默讀描寫黃帝造船的段落,用同樣的方法梳理造船過程:

①所見:水面上漂著許多樹葉,其中一個葉片上有一只螞蟻,雖然河水很深,螞蟻卻安安穩(wěn)穩(wěn)地在上面爬著。

②所想:如果造一個像樹葉一樣浮在水面的東西,能讓人待在上面,就可以在水上自由來去了。

③所做:找來一根很粗很粗的樹干,把它放進河里,把樹干中間的一段挖空,又用木頭做了槳。

④結果:能在水面上自由地行動了。

(2)小組討論:“造車”和“造船"兩個部分在行文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引導學生發(fā)現都按照“所見-所想-所做-結果”的思路行文,體會這種寫作順序的好處,如使文章條理清晰。

3.學習課文結尾部分

齊讀結尾段,思考:車和船的發(fā)明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引導學生從交通、交流、生活改善等方面進行思考和回答,明確車和船的發(fā)明使水陸交通得到發(fā)展,為人們相互往來提供了便利,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三)總結歸納,拓展延伸

1.根據板書,引導學生回顧黃帝的偉大功績,再次感受他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提問:從黃帝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你明白了什么?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到創(chuàng)造發(fā)明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觀察、積極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

2.拓展發(fā)散:讓學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古代傳說故事,如《精衛(wèi)填?!贰犊涓钢鹑铡返?,激發(fā)學生對古代傳說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課堂練習與作業(yè)布置

1.課堂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理(道理)埋(埋下)

段(語段)沒(沒有)

傳(傳說)磚(石磚)

通(通過)桶(木桶)

(2)根據課文內容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個)葉片

(提供)便利

(自由)地來去

一(陣)大風

(號召)民眾

(安安穩(wěn)穩(wěn))地爬

2.作業(yè)布置

(1)用自己的話將《黃帝的傳說》的故事講給家人聽,并請家人評價。

(2)搜集一兩個傳說,下節(jié)課在班上和同學交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