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語文七上 課外古詩詞誦讀練習 ( 含答案)_第1頁
部編語文七上 課外古詩詞誦讀練習 ( 含答案)_第2頁
部編語文七上 課外古詩詞誦讀練習 ( 含答案)_第3頁
部編語文七上 課外古詩詞誦讀練習 ( 含答案)_第4頁
部編語文七上 課外古詩詞誦讀練習 (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語文七上課外古詩詞誦讀練習(含答案)課外古詩詞誦讀

(一)

一、名句默寫

1、直接型默寫。

(1)(2023·威海中考)峨眉山月半輪秋,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崔九堂前幾度聞。

(杜甫《江南逄李龜年》)

(3)強欲登高去,____。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4)回樂烽前沙似雪,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2、理解型默寫。

(1)《峨眉山月歌》中表現(xiàn)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句子是:_,_。

(2)《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隱寫“風景不殊,江河有異"的亂世時難表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感慨的句-是:_______,___。

(3)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____,______"兩句寄托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4)《夜上受降城聞笛》中表現(xiàn)征人滿懷愁緒,凝望故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二、詩歌鑒賞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3、(2024·江蘇宿遷宿城區(qū)期中)簡要賞析“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二字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的前兩句中,“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杜人主密、友誼之深,又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開元盛世"的繁華。

B.詩的后-句中,“落花時節(jié)”比喻詩人和李龜年潦倒凄涼的處境和唐朝國運的衰落。

C.詩的前兩句敘事,后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對照的手法來凸顯主題。

D.全詩既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流露出對“風景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

(三)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5、(2024·江蘇泰興期中改編)本詩寫到了菊花,簡要分析其表達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6、(2024·北京第二中學階段測試改編)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過程中,總會一些事物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請你簡要說明前兩句詩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名句默寫

1、直接型默寫。

(1)____,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其一)

(2)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寸。

(李商隱《夜雨寄北》)

(3)______,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4)河流大野猶嫌束,____。

(譚嗣同《潼關》)

2、理解型默寫。

(1)《秋詞》(其一)中表達詩人豪邁樂觀之情,抒發(fā)詩人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寫思歸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詩是:______。

(3)《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表明詩人人老心堅、壯志不移的詩句是:___。

(4)《潼關》中,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寫潼關壯闊風景的詩句是:__,_。

二、詩歌鑒賞

(一)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224·陜西西安期末)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4、(24·山東臨沂河東區(qū)期末)這首詩通過巧設虛境來表達詩人的情感,請結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5、(2024·湖南長沙雨花區(qū)期末)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僵臥孤村"與“衛(wèi)國戍邊”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的愛國熱情終其一生。

B.“不自哀"寫詩人對自己的處境并不感到悲哀,展現(xiàn)出樂觀豪邁之氣。

C.第三句描繪了具體的夢幻情景,詩人由風雨引發(fā)對個人身世飄搖的感傷。

D.整首詩營造了奔放雄沉而又略帶蒼涼的意境,格調(diào)積極,感染力強。

(四)潼關

譚嗣同

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6、(024·福建三明三元區(qū)期末)詩人借吟詠潼關,表達了什么情感請簡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1)影人平羌江水流(2)岐王宅里尋常見(3)無人送酒來(4)受降城外月如霜

2(1)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3)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4)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3.“人”和“流"兩個連用的動詞,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還點出秋夜行船之事。

解析:“入”和“流"兩個動詞連用,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都是不動的。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4.C[解析]“江南好風景"與“落花時節(jié)”形成對照,暗喻了世運的衰頹、社會的動亂和詩人的衰病漂泊。“江南好風景"恰恰成了離亂社會和沉淪身世的有力反襯。故全詩運用了反襯、對照的手法來凸顯主題。

5.本詩通過遙想故園菊花的寂寞盛開之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和平的渴望。

解析:“遙憐改園菊”,開頭一個“遙"字,渲染詩人和故園長安相隔之遠,而更見思鄉(xiāng)之切。詩人寫思鄉(xiāng),沒有空泛籠統(tǒng)地寫,而是特別強調(diào)思念、憐惜長安故園的菊花。詩人以個別代表一般,即以“故園菊”代表整個故園長安,顯得形象鮮明,具體可感。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zhàn)場開”,這樣的想象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失陷的時代背景知,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讀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zhàn)亂圖:長安城中戰(zhàn)火紛飛,斷墻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象辭已經(jīng)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xiāng),而寄托著詩人對飽經(jīng)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6.[示例]“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寫詩人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大漠似雪華如霜,這正是觸發(fā)征人鄉(xiāng)思的典型事物,同時也是環(huán)境描寫,在描寫之中表現(xiàn)出人物的感受。因為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從而生發(fā)思鄉(xiāng)情緒。

解析:本詩寫的是軍旅生活,通過詩中的“征人”即可看出。詩歌表達了征人的思鄉(xiāng)之情,這種感情在主旨句“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中體現(xiàn)了出來。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詩句中的事物和詩人的情感來分析即可。

(二)

1.(1)自古逢秋悲寂寥(2)何當共剪西窗燭(3)夜闌臥聽風吹雨(4)山入潼關不解平

2(1)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3)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輪臺(4)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3.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頌秋進行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豁達的心境,抒發(fā)了詩人奮發(fā)進取豪情。

解析]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其中“自古”和“我言"是對比,“悲寂寥”和“勝春朝"也是對比。詩人將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頌秋進行對比,從而引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秋天遠勝于春天。這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豁達的心境,抒發(fā)了詩人奮發(fā)進取的豪情。

4.詩人跨越現(xiàn)實的痛苦去寫未來,巧借“何當共剪西窗燭”想象回家團聚后剪燭夜話的幸福、歡樂的畫面,自然地反襯出自己心中滿腹的寂寞和思念之情。

解析“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意思是: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這是詩人對未來回家團聚后的幸福想象,他設想將來團聚的時候能把自己今夜聽著秋雨思念親人的情景向親人講述,深切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詩人獨剪殘燭,夜深不寐,在淅淅瀝瀝山秋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而歸期無準,其心境之郁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詩人跨越現(xiàn)實和痛苦去想象和描述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于是,未來的樂自然地反襯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5.C[解析]“第三句描繪了具體的夢幻情景”理解錯。第三句“夜闌臥聽風吹雨"的意思是:夜將盡了,我躺在上聽到那風的聲音。“風吹雨”三字照應詩題,既是自然界的風雨聲,也是對眼前現(xiàn)實情景的描繪,又征著南宋風雨飄搖的統(tǒng)治現(xiàn)狀,全詩抒發(fā)了詩人強烈的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愿望。

6.詩中寫出了黃河奔騰不息、一往無前的磅礴氣勢,流露出詩人豪邁奔放的激情和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愿望。

解析:這首詩的首句以一種遠景式的遙望,展現(xiàn)潼關一帶蒼茫雄渾的氣象。緊接著,第二句將“秋風"馬蹄聲”引人詩中,不但以聽覺形象地補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覺形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