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小古文”閱讀理解訓練82篇附參考答案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小古文”閱讀理解訓練82篇附參考答案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小古文”閱讀理解訓練82篇附參考答案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小古文”閱讀理解訓練82篇附參考答案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小古文”閱讀理解訓練82篇附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小古文”閱讀理解訓練82篇

【訓練1】

扁鵲投石

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

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石①曰:

“君與知之者②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③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

矣!“

[注釋]①石:古時治病用具,一種針灸用的石針。②知之者:指懂得醫(yī)術的人。③使:假使。

1.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醫(yī)扁鵲/見秦武王B.武王/示之病

C.在/耳之前D.貝曠君/一舉而亡國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除之未必己*也(2)將使耳不聰■________________

(3)君與知之者謀之(4)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3.把下面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扁鵲請除。

(2)君以告扁鵲。

4.用自己的話說說近臣規(guī)勸秦武王不要“請除”病痛的理由是什么?扁鵲“扁鵲投石”的原

因是什么?

5,“扁鵲投石”的故事告訴我們--個怎樣的道理?

【訓練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默而識()

*

(zhIsh\)之,學而不厭,huI()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

無益,不如學也。

1.以上文句選自《》

2.給帶點的字選填拼音“默而識(zhishi)之“。看拼音寫漢字“hui人不倦”

3.聯(lián)系上下文,“是知也”中“知”意思是?!懊舳脤W”中的“敏”意思是o

“敏以求之”中的“敏”,意思是O

4.對課文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不恥下問”意思是“不要不好意思問下面的問題”。

B.“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边@句是說求學要有進取心,不能懈怠。

C.畫線的句子,朗讀時可以這樣停頓: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D.這六句話都是孔子關于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話。

【訓練3】

華歆乘船救人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①難之②。朗日:“幸尚寬,何

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③。既已納其

自托④,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注釋】①輒:就。②難之:對這件事感到為難。③耳:罷了。④既已納其自托: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

上脫身。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字。

(1)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2)率尚寬

(3)王欲舍所攜人(4)既已納其自托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幸尚寬,何為不可?

(2)寧可以急相棄邪?

3.依據(jù)小故事,請你判斷誰優(yōu)誰劣?優(yōu)在哪?劣在哪?

【訓練4】

蓋士人讀書

蓋①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

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

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注釋]①用在句首,發(fā)語詞,沒有實際意義。

1.讀下面句子,正確的停頓是()

A.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B.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

C.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D.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

2.曾國藩列舉的兩種無識者的事例是什么?

3.讀完短文,你如何理解曾國藩所說的“有志”“有識”“有恒”?

【訓練5】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

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貶國雄于地球。

紅日初開,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

*(zhaozhu

d)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前蒿皇皇;

干(gangan)將(jiangjiang)發(fā)硼,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

?*

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

?(hengheng)?shsi)

來日方長。

美我(zaizhdi),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

無疆!

1.給選文中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括號里“J”。

2.根據(jù)短文內容填空。

(1)全文的中心句是o

(2)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話采用了的修辭手法,告訴我們o

(3)第二自然段作者把少年中國比作紅日、、、、、、等

事物,以此來贊美少年中國,體現(xiàn)了少年中國的光輝前程。

3.“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聯(lián)系現(xiàn)在的少年中國之

美,談談如何做一位中國好少年?

【訓練6】

徐孺子賞月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①月中無物②,當極明邪③?”徐

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無此必不明

[注釋]①若令:如果。②物:指人和事物。神話傳說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樹等。③邪:句末。語氣詞,

表示疑問。④瞳子:瞳仁。

1.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①嘗?月下戲()②人語?之曰()③不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3.《徐孺子賞月》與《楊氏之子》同選自《》一書,徐孺子的言語智慧在于他

用與月亮進行類比,以反駁"”的觀點。

【訓練7】

蘇秦刺股

蘇秦乃洛陽人,學縱橫之術,游說秦王,書十上而不為用,資用匱乏,潦倒

而歸。至家,妻不下紅,嫂不為炊,父母不以為子。蘇秦乃嘆日:“此皆秦之罪

也!”乃發(fā)憤讀書,曰:“安有說人主而不得者乎?”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血流至足。

[注釋]①蘇秦:戰(zhàn)國時洛陽人,著名策士。②縱橫之術:戰(zhàn)國時外交所使用的謀術。③說(shul):勸說。

④經(rdn):織布機。⑤得:得到,此指成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1)資用匱?乏()(2)引錐自刺其股?()(3)乃?發(fā)憤讀書()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安有說人主而不得者乎?

3.蘇秦沒有受到秦王的重用,回家后家里人是怎么對待他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4.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訓練8】

濫竽充數(shù)

齊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③三百人。南郭處士④請⑤為王吹竽,宣王說⑥之。縻食

以數(shù)百人⑦。宣王死,滯王立⑧。好⑨一一聽之,處士逃。

[注釋]①宣王:齊國國君。②竽:古代樂器,像現(xiàn)在的笙。③必:一定,必須。④南郭處上:南郭先生。

⑤請:請求。⑥說:同“悅”,表示很樂意。⑦凜食以數(shù)百人:待遇跟那幾百人一樣。⑧立:繼承了王位。

⑨好:喜歡。

1.文中兩位齊國的國君,第一位是,第二位是0

2.“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對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是()

A.齊宣王讓人為他吹竽,必須三百人一起吹奏。

B.齊宣王給別人吹竽,需要三百位觀眾。

3.聯(lián)系上下文就能知道“好一一聽之"說的是(誰)喜歡一個一個聽人吹竽八

4.結合注釋,寫出畫橫線句子的意思。

5.南郭處士會不會吹竽?你從哪句話讀懂的,抄寫下來。

6.濫竽充數(shù)的意思就是:

7.《濫竽充數(shù)》選自《韓非子》,我們學過的故事《》也選自這本書,告訴我們說

話做事不能前后矛盾。

8.彌平時還讀過哪些給人講道理的故事,把故事的名字寫下來,至少寫兩個。

【訓練9】

余幼時即嗜學①。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

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凇d洰?,走送之,不敢稍逾

約③。以是④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注釋]①嗜學:特別好學。②?。核尚?。③逾約:超過預定的期約,過期。④以是:因此。

1.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話說說“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這句話的意思。

3.下面不是作者最終能夠“遍觀群書”的原因的是()(多選)

A.家里貧窮B.刻苦好學C.遵守約定D.手自筆錄

4.讀了這段話,我們想到了古人勤奮讀書的詩句,,;還有古

人勒奮學習的故事,如:等。

【訓練10]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舉①年十歲,隨父到洛C時李元禮有廨名,為司隸校尉C詣門者,皆俊才

*

清稱②及中表③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凹韧?,前坐。

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④與君先人伯陽⑤有師資之尊

⑥,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颼后至,人以

其語語之。魅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恭日:“想君小時,必當了了?!?/p>

*

疑大跟躇⑦。

[注釋]①孔文舉:東漢的孔融。②清稱:有名譽。③中表:親戚。④先君仲尼: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孫,故

稱。⑤伯陽:老子的號。⑥師資之尊:孔子曾問禮于老子,故稱老子是孔子的老師。⑦取蹦(cuji):局促

不安的樣子。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C1)詣門者()(2)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3)人以其語語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

3.孔文舉說自己是李元禮的親戚的理由是什么?請用波浪線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4.讀完文章,你認為孔文舉是一個怎樣的人?你還知道有關他的其他故事嗎?請寫出一個。

【訓練11】

父善①游

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

其父善游?!逼涓鸽m善游,其子豈遽(JCi)善游哉?以此任②物,亦必悖③(b4i)

矣。

[注釋]①善:擅長②任:對待③悖:違反。

L下面選項中,與“問其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A.溫故而知新。B.他人西辭黃鶴樓C.明知故問D.無緣無故

2.文中的人認為“父親擅長游泳,嬰兒自然也就擅長游泳”,中國還有一句俗語說“龍生龍,

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J請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認識。

【訓練12】

玄鶴獻珠①

噲參②,養(yǎng)母至孝③。曾有玄鶴,為弋人④所射,窮⑤而歸參。參收養(yǎng),療治其

瘡⑥,愈而放之⑦。后鶴夜到門外,參執(zhí)燭視之,見鶴雌雄雙至,各銜明珠,以報

參焉。

[注釋]①選自東晉人干寶所撰《投神記》。玄鶴:黑鶴。玄,這里指黑色。②噲參(kuaish巨n):人名。③養(yǎng)

母至孝:奉養(yǎng)母親非常孝順。④弋(yi)人:射手。弋,用帶繩的箭射鳥。⑤窮:困厄(e),處于困境。⑥

瘡(chu^ng):傷口。⑦之:它,指玄鶴。

1.解釋下列加點字。

(1)各銜明珠銜:(2)以報參焉報:

2.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曾有玄鶴,為弋人所射,窮而歸參。

3.《玄鶴獻珠》講述了一個生動的小故事,事情的起因是,經過是結

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噲參是個的人。

【訓練13]

熟讀精思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①,令潔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

緩②看字,仔細分明讀之。

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dao)

一字,不可牽強暗記③,只要多誦④遍數(shù),自然上口,永遠不忘。

[注釋]①整頓幾案:整理好讀書用的桌子。②詳饋:仔細從容。③牽強暗記:勉強硬記,指文章沒有讀熟,

就一句一句地在心里硬記。④誦:讀。

L下面句子與“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了意思一樣的一項是()

A.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B.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C.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下面說法氐碰的一項是()

A.讀書的時候,要保持桌面整潔,身體坐正,這樣讀書一定能讀好。

B.讀書時,每個字都要讀響亮,不可讀錯一個字,或少讀一個字,或多讀一個字,或讀顛倒

一個字,更不可以不理解就勉強硬記。

C.讀書之法,就在于多誦遍數(shù),只要多讀,一定能久遠不忘。

3.讀下面句子,你還可以把書比喻成什么,試著寫一寫。

例: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二

【訓練14】

豺(chdi)烹(peng)羊

盤古初,鳥獸皆能言。一日,豺①與羊同澗②飲水,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