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末語文試題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6分。1.(16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材料一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一些個性十足的表達方式在網(wǎng)絡上層出不窮,折射出年輕網(wǎng)民活躍、多樣的思想觀念,與他們求新、求變的特點互為表里。但近來,所謂“跪求體”“哭暈體”在一些網(wǎng)絡媒體的標題、正文中頻頻出現(xiàn),其浮夸荒誕的文風,令不少讀者感到不適?!肮蚯蟆北臼切稳菁鼻行膽B(tài)的,“哭暈”本是形容憂傷情緒的;可是這樣的網(wǎng)言網(wǎng)語卻成為少數(shù)網(wǎng)站、微信公號制作標題的“口頭禪”。有網(wǎng)友說:“跪求體”“哭暈體”橫空出世,配合“驚天一響”“全球震驚”等詞語,感覺假得不能再假了。部分媒體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結”在作祟。修飾文辭,創(chuàng)新表達,本叐可厚非;但歪曲事實,嘩眾取寵,則少了一份真誠,也容易助推謠言肆虐。當網(wǎng)絡流量與廣告收益掛鉤,“眼球情結”就與“營銷心態(tài)”結成了同盟,于是,一些新聞信息產(chǎn)品變成了待價而沽的商品,唯“買家”需求之馬首是瞻。長此以往,忽視了多方求證、核查事實的基本功,難免出現(xiàn)漏洞。而一旦為了抓眼球不擇手段,記錄歷史、傳播價值等媒體責任就無從談起?!拔淖?nèi)竞跏狼椤?,一個時代的文風與社會風氣相互作用。漢朝初期,文章質(zhì)樸暢達,經(jīng)世致用,折射出了開明務實的治世風貌。為扭轉(zhuǎn)晚唐“儷偶章句”的浮靡而推行的古文運動,讓散文的寫作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延安整風期間的文章表現(xiàn)出了新鮮活潑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而當下,祛除媒體報道的浮夸風,讓沾泥土、帶露珠的文字噴涌而出,才會讓網(wǎng)絡環(huán)境風清氣正。好文風源自好作風。祛除浮夸不單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體寫作者乃至媒體從業(yè)者不深入生活,閉門敲鍵,杜撰文章;不掌握情況,所擬標題驚悚,所寫文章空虛;把講故事當作講大話,把喜聞樂見等同于聳人聽聞;放棄了實事求是的作風,放棄了守正求真的輿論擔當,讓公信力和權威性受到蠶食。不管在什么時代,持中守正,推陳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風。一方面,媒體人應轉(zhuǎn)換“聲道”,掌握互聯(lián)網(wǎng)語言,強化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近年來,不少主流媒體創(chuàng)新表達語態(tài)。《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中國一分鐘》等產(chǎn)品迅速“刷屏”,并“圈粉”無數(shù),靠的正是對互聯(lián)網(wǎng)規(guī)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頭當成傳播規(guī)律,盲目跟風。用各種招式吸引受眾固然重要,但真正贏得讀者的,是真誠的態(tài)度、權威的信息與理性的觀點。曾經(jīng),讀者反感“裹腳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著臉說話”的文風?,F(xiàn)在,一些網(wǎng)絡媒體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有的熱衷故弄玄虛,“語不驚人死不休”;有的沉迷于賣萌,失于輕佻。種種不良文風,需要引起警惕。歸根結底,“修辭立其誠”。寫作態(tài)度真誠,所寫內(nèi)容真實,所抒情感真切,才能讓文章具有不可移易的競爭力。(取材于石羚的《表達當守正,修辭立其誠》)材料二“修辭立其誠”,是《易傳?文言》中的一句話。這句話雖然是兩千年以前講的,在仍應加以肯定,仍應承認這是發(fā)言、著論的一個原則?!傲⑵湔\”即堅持真實性。者,實也,真也?,F(xiàn)代所謂真,古代儒家謂之“誠”“立其誠”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客實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名實一致即言辭或命題與客觀實際一致。一般言辭的內(nèi)容包括許多命題。哲學命+與科學命題都是表示客觀事實或客觀規(guī)律的,都可稱為理論命題。理論命題與客觀實際相符,就揭示了真理。文學不是表示客觀事實或客觀規(guī)律的,然而也必須對于理想的才質(zhì)有所顯示,才能感動人心。言行一致即理論與實踐一致,思想與行動一致。淺言之,即一個人的言論與他的為一致;深言之,即學說理論與社會實踐一致。古語說“聽其言而觀其行”。要聽一人的言論,還要看他的行為是否與他的言論相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與社會實踐相符合的,才能稱為真理。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說的與心中想的一致。如果口說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卻另一套,就是說假話,是最明顯的不誠?!靶揶o立其誠”,首先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學說、言論、文章,都有誠偽。哲學與科學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對于世界的正確認識。人在觀察現(xiàn)象的時候,往往表現(xiàn)出一定的主體性,在認識中含有一定的主觀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應力求避免主觀的干擾。多年以來,人們強調(diào)主體性的重要,這是正確的。但是,發(fā)揮主體性,應以認識的客觀性為前提。這里有一個改造世界與認識世界的關系問題。人類的主體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應以正確的認識為依據(jù)。只有正確地認識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時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也能加深對于世界的認識,但是對于世界的正確認識還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條件。“修辭立其誠”,包含端正學風的問題。據(jù)《漢書?儒林傳》記載,齊詩的經(jīng)師轅固曾對公孫弘說:“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曲學阿世,即曲解經(jīng)典的原義以討好時尚。這就違反了追求真理的學術宗旨?!靶揶o立其誠”應是端正學風的首要準則。漢代經(jīng)師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則,我們今天則應強調(diào)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揭示客觀真理確非容易,但是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應該并非難事。然而,千百年來,由于世事的錯綜紛繁,說真話,講實話,卻不是容易做到的。人們常常把真實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這是復雜的不正常的社會關系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實見解表達出來,這應是“修辭立其誠”的起碼要求。(取材于張岱年的《修辭立其誠》)(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追求有個性的表達方式,是導致文風浮夸荒誕的主要原因。B.為了吸引讀者,有的自媒體寫作者不再用真誠的態(tài)度寫作。C.質(zhì)樸、真誠的文字大量涌現(xiàn),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網(wǎng)絡文風。D.刻板生硬、故弄玄虛、失于輕佻等文風,全都不應該提倡。(2)根據(jù)材料一,下列能體現(xiàn)“持中守正,推陳出新”文風的一項是()A.既能在不做求證的前提下充分滿足“買家”的需求,還能創(chuàng)新表達。B.能在深入生活并掌握實情的基礎上寫出真實的內(nèi)容,不用修改文字。C.憑借真誠的態(tài)度、權威的信息、理性的觀點和創(chuàng)新的表達“刷屏”。D.既要有“板著臉說話”的嚴肅,還要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追求。(3)根據(jù)材料二,下列不能體現(xiàn)“立其誠”的一項是()A.表述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B.創(chuàng)作能夠顯示現(xiàn)象本質(zhì)的戲劇。C.做到之后再把想說的話說出來。D.基于自己的主觀認識改造世界。(4)對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關聯(lián)分析,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在寫作中求新求變和曲解經(jīng)典的原義來討好時尚的人,都背離了“真”。B.“全球震驚”的表述與客觀實際不一致,沒能體現(xiàn)出名實一致之“誠”。C.有人把講故事當作講大話,寫出了心中所想,表現(xiàn)了心口一致之“誠”。D.要想讓文章的內(nèi)容“真實”,就要表達自己的真實見解,而不能修飾文辭。(5)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簡要概括寫作過程中“立其誠”的路徑。二、本大題共1小題,共14分。2.(14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五代史?伶官傳序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取材于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伶官傳》)唐本紀(節(jié)選)予聞長老為予言:“明宗[1]雖出夷狄、而為人純質(zhì),寬仁愛人?!庇谖宕?,有足稱也。自初即位,減罷宮人,伶官;廢內(nèi)藏庫;四方所上物,悉歸之有司。廣壽殿火災,有司理之,請加丹賸[2]。喟然嘆曰:“天以火戒我,豈宜增以侈邪?”數(shù)問宰相馮道等民間疾苦,聞道等言“谷、帛賤,民無疾疫”,則欣然曰:“吾何以堪之?當與公等作好事,以報上天?!崩粲蟹岗E,輒置之死,曰:“此民之蠹也!”以詔書褒廉吏孫岳等,以風示天下。其愛人恤物,蓋亦有意于治矣。其即位時,春秋已高,不邇聲色,不樂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為長世。兵革粗息年屢豐登生民實賴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屢以非辜誅殺臣下。至于從榮[3],父子之間,不能慮患為防,而變起倉卒,卒陷之以大惡、帝亦由此飲恨而終。當是時,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時事,其言曰:“為國家者有深可畏者六:賢士藏匿,深可畏;四民遷業(yè),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恥道消,深可畏;毀譽亂真,深可畏;直言不聞,深可畏?!弊R者皆多澄言切中時病。若從榮之變,任圜、安重誨等之死,可謂上下相徇而毀譽亂真之敝矣。然澄之言,豈止一時之病?凡為國者,可不戒哉?(取材于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六》)注釋:【1】明宗:后唐明宗李嗣源,稱帝后改名李亶,五代后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丹雘:可供涂飾的紅色顏料?!?】從榮:李從榮,后唐明宗次子,擁兵謀反,兵敗被殺。(1)下列對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函:匣子B.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本:以……為本C.不樂游畋樂:使……為樂D.識者皆多澄言切中時病多:贊美(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與爾三矢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B.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其愛人恤物C.為天下笑為國家者有深可畏者六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竟為秦所滅(3)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史實可以得知,國家的盛衰主要取決于君主的作為。B.作者指出癥宗是因為寵愛伶人而亡國的,意在啟迪后世統(tǒng)治者不要耽于安樂。C.明宗之子李從榮倉猝謀反失敗后被自己率領的士兵殺害,明宗因此抱恨而亡。D.作者認為,康澄所言明宗治國的弊端是當時和后世的治國者都要力求克服的。(4)請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并用“/”給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斷句。①翻譯句子。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②用“/”斷句。兵革粗息年屢豐登生民實賴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5)請分別概述以上兩文中能體現(xiàn)“憂勞可以興國”的史實。三、本大題共2小題,共14分。3.(7分)按要求回答問題。(1)下列對《論語》語錄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保ā墩撜Z?里仁》)孔子認為,那些能自覺約束自己的人是不會說錯話或做錯事的。B.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弊釉唬骸把捎秘坑艘钥诮o,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論語?公冶長》)孔子認為,奸佞之人只會讓人厭惡,所以雍不能成為這樣的人。C.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孔子能通過所聞與所見學習,從不在無所知的情況下創(chuàng)制立說。D.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保ā墩撜Z?先進》)師常常犯錯、商做事不盡全力;孔子指出這兩種做法都不合適。(2)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保ā墩撜Z?里仁》)②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眴栔?。子曰:“知人?!狈t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xiāng)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保ā墩撜Z?顏淵》)請寫出你對材料①中“能好人”的理解,并結合材料②的相關內(nèi)容談談“能好人”的具體表現(xiàn)。4.(7分)按要求回答問題。(1)下列對《紅樓夢》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期間懲治遲到之人,讓眾人從此兢兢業(yè)業(yè),展現(xiàn)了她理家的才干。B.賈環(huán)在正月里和鶯兒趕圍棋時耍賴并誣蔑鶯兒的情節(jié)、表現(xiàn)了他頑劣、自私的性格。C.劉姥姥第二次來到榮國府,既是為了報答賈家接濟自己的恩情,也是為了看望賈母。D.紫鵑通過告訴寶玉“你妹妹回蘇州家去”而察知了寶玉對黛玉的真情,可見其聰慧。(2)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問題。《紅樓夢》第十七回:賈政又向眾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請名方可?!北娍投嫉溃骸笆茄剑∪缃裉摰谋闶鞘裁醋謽雍??”大家想著,寶玉卻等不得了,也不等賈政的命,便說道:“舊詩有云:‘紅杏梢頭掛酒旗?!缃衲粲谩雍熢谕淖??!北娙硕嫉溃骸昂脗€在望!又暗合杏花村的意?!睂氂窭湫Φ溃骸按迕粲谩踊ā?,則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詩云‘柴門臨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眾人聽了,亦發(fā)哄聲拍手道:“妙!”賈政一聲斷喝:“無知的業(yè)障!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熟詩?也敢在老先生跟前賣弄!你方才那些胡說的,不過是試你清濁,取笑而已,你就認真了!”說著引人步入茅堂,里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賈政心中自是歡喜,卻瞅?qū)氂竦溃骸按颂幦绾??”眾人見問,都忙悄悄的推寶玉,教他說好。寶玉不聽人言,便應聲道:‘不及‘有鳳來儀’多矣?!辟Z政聽了道:“無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樓畫棟、惡賴繁華為佳,那里知道這清幽氣象?終是不讀書之過!”寶玉忙答道:“老爺教訓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怪他呆癡不改。今見問“天然”二字,眾人忙道:“別的都明白,如何連‘天然’二字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然,非人力之所能成也?!睂氂竦溃骸皡s又來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看去覺得無味,似非大觀。爭似先處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氣,雖種竹引泉,亦不傷于穿鑿。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未及說完,賈政氣的喝命:“叉出去!”剛出去,又喝命回來,命再題一聯(lián),若不通一并打嘴。寶玉只得念道:“新漲綠添浣葛處,好云香護采芹人?!辟Z政聽了,搖頭說:“更不好。”請分析上文中賈政的特點,并結合《紅樓夢》的其他情節(jié)予以解說。四、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5.(10分)閱讀下面的兩首詩歌,完成各題。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李白昨夜誰為吳會吟?風生萬壑振空林。龍驚不敢水中臥,猿嘯時聞巖下音。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朝來果是滄洲逸[1],酤[2]酒提盤飯霜栗。半酣更發(fā)江海聲,客愁頓向杯中失。李憑箜篌引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注釋:【1】逸:隱士。【2】酤:買。(1)下列對兩首詩的解讀,正確的一項是()A.李白詩“聽之”句寫詩人于松林間聽到山巖下的猿嘯聲后停止彈琴。B.李白詩“客愁”句寫詩人聽到殷十四如江海聲的吳吟而消除了憂愁。C.李賀詩“江娥”句寫素女看到娥皇、女英灑于斑竹上的眼淚而憂愁D.李賀詩“露腳”句寫正在桂樹邊沉睡的玉兔被斜斜墜落的寒露打濕。(2)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首詩都是七言古體詩,詩歌的韻腳都沒有變化。B.詩人都在開頭巧妙點題,但點題句所用手法不同。C.詩人都通過不同角度的想象表現(xiàn)所聽音樂的特點。D.兩首詩都選用現(xiàn)實和傳說中的意象表達聽樂感受。(3)請用自己的話寫出兩處畫橫線的詩句描繪的景象及其表達效果。6.(10分)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字跡清晰。(1)經(jīng)典古詩文的結尾意蘊豐厚。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結尾“赤也為之小,,表現(xiàn)了孔子對具有謙遜之德的公西華的稱賞;《登岳陽樓》的結尾“,憑軒涕泗流”,表現(xiàn)了杜甫對國家命運的擔憂;《錦瑟》的結尾“此情可待成追憶,”,表現(xiàn)了李商隱在追憶青春年華時產(chǎn)生的失意;《桂枝香?金陵懷古》的結尾“至今商女,時時猶唱,”,表現(xiàn)了王安石對當朝統(tǒng)治者的警示;《念奴嬌?過洞庭》的結尾“,不知今夕何夕”,表現(xiàn)了張孝祥對洞庭湖美好的月夜的贊嘆。(2)古詩文中巧用對比,有助于凸顯作者的思想,也有助于凸顯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比如,《過秦論》中的“,”,將陳涉兵力之弱與九國軍隊之強巧作對比,凸顯了賈誼對秦國滅亡原因的認識;《屈原列傳》中的“,舉類邇而見義遠”,將小與大、近與遠巧作對比,凸顯了司馬遷對《離騷》的文辭、事例與意旨關系的看法;《燕歌行》中的“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將戰(zhàn)士之苦與統(tǒng)帥之樂巧作對比,凸顯了高適對拼死力戰(zhàn)的士兵的同情與對輕敵驕逸的統(tǒng)帥的不滿;《書憤》中的“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與“塞上長城空自許,”,將早年的豪情壯志與而今的壯志難酬巧作對比,凸顯了陸游自我期許落空、失地收復無望的悲憤。五、本大題共1小題,共16分。7.(16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題。屈原和一條江的生命①因他,一個節(jié)日傳承幾千年;因他,一條江水聞名全世界。②他,就是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江、名為汨羅,從屈原決絕赴死以來,承載了人們對他無盡的追思。③滿懷對屈原的敬仰,我走進了汨羅江畔的屈子文化園。文化園在玉笥山上。玉笥山是屈原晚年生活的地方。這里有一座石橋,據(jù)說是清朝乾隆年間建成的。相傳屈原從小有潔癖,經(jīng)常在橋下清澈的小溪里洗帽,濯足。小溪原本沒有名字,屈原給它命名為“玉水”。玉水清澈明凈,潺潺不息地流入汨羅江。據(jù)說,因屈原在此洗滌時吟誦過“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所以世人就稱此橋為“濯纓橋”。經(jīng)過濯纓橋,行至飲馬塘。水塘不大,但塘里的水常年不清不濁,不竭不溢。陽光下,水塘中央小丘上的樹葉泛紅,塘邊的柳葉卻還呈綠色,倒影于如鏡的水面,綠碧紅艷,相得益彰。④一方水塘,一片竹林,數(shù)間茅屋,幾卷詩書……“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這是如今多少人夢想的生活啊!可當時的屈原卻是因遭人陷害而被眨至此報國無門,憂愁幽思,只能寓情于詩???!屈子文化園內(nèi),石刻碑林中滿是屈原《離騷》《九歌》《九章》《天問》《招魂》等作品中的詩句。來到這里,我仿佛看到那偉岸的屈原正佇立于此,大聲吟誦著:“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⑤來到天問壇,只見基座上矗立著一尊屈原雕像:他仰頭望天,瘦削的臉上滿是悲憤,仿佛正在向上天發(fā)問,執(zhí)著地探求真理……天問壇后面是離騷閣。步入其中,只見九章館、九歌臺、招魂堂、獨醒亭、垂花門、思賢樓等樓臺亭閣,黃瓦紅柱,在陽光下散發(fā)著溫暖。園內(nèi)數(shù)棵百年古樟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古老的大樹蔭庇著腳下的大地,寬厚的大地又滋養(yǎng)著古老的大樹;風拂葉動,生機勃勃,一如屈原光耀史冊的精神。⑥楚國滅亡,屈原決絕地懷沙沉江,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比如西漢文人賈誼,比如我。此時、站在屈原雕像前,我在心中默默地問他:非要這樣嗎?報國無門,唯有一死嗎?長久的凝望中,我忽又想起他小時候的潔癖,也許這潔癖已浸潤到他的靈魂深處,所以他在舉世混濁中堅持獨清,在眾人皆醉時保持清醒,在復國無望時決絕地跳江殉國,從此之后汨羅江水中就融入了他忠貞愛國的精神……⑦陽光耀眼,江水悠悠。⑧兩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天、天空黑云密布,人間冷風狂作、悠悠的汨羅江掀起滔天狂瀾。峨冠博帶的屈原,面容憔悴,雙眼含淚,徘徊江邊,高聲長吟……此時,楚國的郢部戰(zhàn)火燃燒,烈焰彌漫天際,蒼茫的荊楚大地在令人驚恐的深淵里一陣陣戰(zhàn)栗。邱都已被秦國的虎狼之師占據(jù),楚王率領眾臣倉皇逃離。江邊的屈原仿佛看到曾經(jīng)繁華的都市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仿佛聽到黎民百姓在茫茫黑夜中無助地哭泣……這次慘敗,不僅徹底葬送了楚國原本能夠逐鹿中原一統(tǒng)天下的希望,也敲響了國家滅亡的喪鐘?、岙斈辍⑸碓诔玫那?jīng)為了楚國的強大而力倡改革。清除舊制,滌蕩弊習,勵精圖治,聯(lián)齊抗秦、為楚國積蓄實力。然而,改革就像戰(zhàn)爭,總伴隨著驚心動魄的刀光劍影。屈原的新政也是如此。由于改革觸動了權貴們的利益,因而引發(fā)了他們強烈的抵制。他們千方百計地阻撓新政的實施,想方設法離間屈原和楚懷王的關系?;杳翢o能的楚懷王流放了屈原,也讓楚國喪失了革故鼎新的機會,從此日漸衰敗。而在被流放的歲月里,愛國的潮水依舊在屈原的心里奔騰不息。他沒有因遭受到不公而心灰意冷,也沒有因遠離政治中心而自甘消沉。平淡瑣碎的生活未曾消磨他遠大的志向,壯美的名山大川沒能化解他怳國的哀傷。無論走到哪里,他的心里都裝著社稷;每每想起楚國逆轉(zhuǎn)而下的國運,他都會滿心憂悒??墒牵藭r的他已經(jīng)不可能當面喚醒昏庸的國君,只能讓拳拳愛國之心燃燒成流芳千古的詩句。當楚國敗亡,支撐屈原在泥濘中行走的信念便轟然坍圮……⑩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汨羅江邊。峨冠博帶的他靜靜地注視著腳下的一江急流,回望破碎的山河,只見烽煙未散,可知危機泛濫??山?jīng)歷大難后的楚國依然沉睡,戰(zhàn)爭并未讓國家的統(tǒng)治者警醒。就這樣,他久久凝望著楚國的山河。望著,想著。想著,望著……終于,他縱身一躍,化作一道絢麗的彩虹,撲入波濤滾滾的江中……從此,他成為中國歷史長河中一道悲壯的??瀾,水連蕩漾在中華兒女的心中。?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目,均有祭祀色彩。春節(jié)祭天,中秋祭月,清明祭祖,唯有端午竟然是為了祭祀一位離世的詩人。然而,從古代端午節(jié)的起源來看,此節(jié)并非為詩人而設。春秋以前,端午原是祛病防疫的節(jié)目。但是,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屈原卻實實在在地逐漸成為中華大地端午祭祀活動的不二主角。在從古至里今關于屈原的文字記載中,對他的評價都超過了其作為詩人本身的范疇。如果只憑其文學造詣,先秦至今,能出其右者恐怕不止一二,但為何屈原能獨享殊榮呢?我想,人們對屈原的敬仰和愛戴,或許更多地來自他高潔、忠貞、剛毅、執(zhí)著的人格魅力。?悠悠的汨羅羅江水,不息地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屈原的愛國忠魂,永遠的滋潤著億萬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幾千年來,屈原,已不只是一個詩人的名字,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ㄈ×钟诎蜕降耐⑽模?)下列對選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A.綠碧紅艷,相得益彰綠碧紅艷:形容葉綠、花紅B.總伴隨著驚心動魄的刀光劍影刀光劍影:形容刀的閃光和劍的影子C.也讓楚國喪失了革故鼎新的機會革故鼎新:指改朝換代D.能出其右者恐怕不止一二出其右者:指文學造詣超過屈原的人(2)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第①段中“因他”的反復、凸顯了“他”的重要性,能引發(fā)閱讀期待。B.第⑤段中對古樟的描寫,突出其生機,愈在表明屈子文化園土壤肥沃。C.第⑥段中再次寫到屈原的潔癖,是為了表達作者對屈原投江的不理解。D.第⑩段中楚國被比擬為“沉睡”者,形象地表現(xiàn)了楚國國運穩(wěn)定之狀。(3)第?段運用了對比手法,請簡要賞析這一手法的作用。(4)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標題的涵義。六、本大題共6小題,共66分。8.(6分)語言基礎運用。①可以肯定的是,憐憫心是一種能緩和每一個人只知道顧自己的自愛心,從而有助于整個人類互相保存的自然的感情。②它使我們在看見別人受難時毫不猶豫地去幫助他。③在自然狀態(tài)下,憐憫心不僅可以代替法律、良風和道德,而且還有這樣一個優(yōu)點,它能讓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對它溫柔的聲音充耳不聞。④它能使每一個身強力壯的野蠻人雖然到別處去尋找食物,但丕去搶奪身體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費了許多辛苦才獲得的東西。⑤在訓導人們方面,它拋棄了“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樣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則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謀求你的利益時,要盡可能不損害他人”這樣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盡管這句格言沒有前一句格言完善,但也許更有用處。(取材于盧梭的《憐憫是人的天性》)(1)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第②句加點的詞語應該替換為“毫不費力”。B.第③句中“優(yōu)點”后面的逗號可以改為冒號。C.第④句沒有出現(xiàn)不合邏輯、成分殘缺等語病。D.第⑤句加點的詞語不可以用“摒棄”來替換。(2)請把第①句中畫橫線的部分改為由三個短句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語句通順,語意連貫;可以適當增減個別詞語。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9.(10分)微寫作。班級組織以“回望歷史,砥礪前行”為話題的文化活動。請按要求參與。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為了改變同學們不經(jīng)深思就篤信古人名言的現(xiàn)狀,班級開展以“‘近墨者’是否一定‘黑’”為辯題的辯論會。正方觀點為“近墨者黑”,反方觀點為“近墨者未必黑”。請表明你認可的觀點,并闡述理由。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有理,條理清晰。10.(10分)微寫作。班級組織以“回望歷史,砥礪前行”為話題的文化活動。請按要求參與。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班級微信公眾號征集“手繪史傳名人眼神圖”,請你從曹劌、鄒忌、屈原、唐雎、蘇武、周亞夫等史傳名人中任選一位,結合史傳作品的相關內(nèi)容,描述其眼神特征。要求:明確寫出名人及其身份,描述得當。11.(10分)微寫作。班級組織以“回望歷史,砥礪前行”為話題的文化活動。請按要求參與。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語文老師組織同學們編輯“致敬歷史名人”主題班刊。請從自己熟知的歷史名人中選擇一位,以“您在我心中”為題目,寫一首詩或一段抒情性文字,向班刊投稿。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12.(50分)作文,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理不辨不明。通過辨析明白事理、道理或真理,方能不受蒙蔽,心底清明,循理而為,有所成就。請以“辨以明理”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13.作文,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忠貞不渝者,有堅守;剛強不屈者,有堅守;捍衛(wèi)正義者,有堅守……堅守的背后,有感人的故事。請以“堅守”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合理,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參考答案1.(1)A(2)C(3)D(4)A(5)寫作過程中“立其誠”的路徑包括端正態(tài)度、深入生活、強化思維和追求真實四個方面。2.(1)D(2)A(3)C(4)①以至于他們對天發(fā)誓,割斷頭發(fā),淚水落下浸濕了衣襟,多么衰敗?。‰y道是得天下艱難而失天下容易嗎?②兵革粗息/年屢豐登/生民實賴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5)《五代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