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市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廣西桂林市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廣西桂林市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廣西桂林市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廣西桂林市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010頁,共=sectionpages1010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66頁廣西桂林市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物體所受的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枚大頭針 B.兩個雞蛋 C.一個乒乓球 D.一張書桌2.如圖所示,小新分別在A、B處用同樣大小的力以垂直于門表面的方向推門,力作用在A點時更容易將門推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A.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C.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 D.與力的施力物體有關(guān)3.下圖所示的實例中,主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形狀的是()A.用力將跳板壓彎B.用力推動購物車C.用力將籃球投出D.用力將門拉開4.如圖所示,用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zhí)另一端,分別用力、、勻速拉起鉤碼。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較大 B.較大C.較大 D.、、的大小相等5.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用力握緊羽毛球拍 B.足球守門員戴有防滑手套C.擰瓶蓋時墊上毛巾 D.給自行車的車軸加潤滑油6.廣西“三月三”民族活動豐富多彩,其中“三人板鞋”競速項目深受大家喜愛。如圖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學(xué)正在進行的“三人板鞋”競速活動,如果說甲運動員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觀眾 B.乙運動員 C.地面 D.旁邊的樹木7.如圖所示是生活中使用筷子的情景,使用筷子夾菜時()A.省力且省距離 B.省力但費距離C.費力且費距離 D.費力但省距離8.如圖,在拋繡球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拿在手中的繡球具有慣性 B.拋離手后的繡球沒有慣性C.下落的繡球速度越來越小 D.離手的繡球速度保持不變9.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可以利用增大壓強的知識服務(wù)于我們生活的是()A.單板滑雪B.壓雪車有寬大的履帶C.逃生錘錘頭很尖D.提袋子時墊上厚紙片10.如圖所示,一個裝有水的平底密閉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兩次放置時,瓶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甲和F乙,瓶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11.我國古代記錄傳統(tǒng)手工技術(shù)的著作《天工開物》里記載了一種搗谷用的舂。如圖所示,是小華在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體驗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耕“舂稻谷”的示意圖,小華感覺力量不夠,用起來比較困難,則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小華將腳向前移動B.將支點向靠近小華的方向移動C.將放稻谷的容器向遠離支點方向移動D.小華適當負重再操作舂搗谷12.如圖所示公共自行車綠色標志由人、自行車和道路三個元素組成,寓意綠色出行。關(guān)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騎車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對自行車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B.人對自行車的壓力和自行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二力平衡C.自行車受到路面的支持力和自行車的重力是二力平衡D.人受到的重力與自行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3.小榮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滑動摩擦力,用大小為3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動長木板的過程中,木塊保持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塊所受的摩擦力為1.2NB.木塊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力F增大時,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變大D.拉動木板速度變快時,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變大二、多選題14.工人使用如圖的裝置提升重物,不計滑輪與繩重、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下列關(guān)于滑輪與力的大小關(guān)系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定滑輪,拉力等于物重 B.甲是定滑輪,拉力小于物重C.乙是動滑輪,拉力等于物重 D.乙是動滑輪,拉力小于物重15.如圖是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的s-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B.由圖像得,甲、乙兩車速度之比為9∶4C.若它們相對地面均向東行駛,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行駛D.甲車2小時行駛的路程,乙車需行駛3小時16.如圖,水平桌面上有一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木板M,其右端與桌面相齊。木板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被緩慢的向右拉出桌面一段距離,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對桌面的壓力變小 B.M對桌面的壓力不變C.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 D.M對桌面的壓強不變?nèi)?、填空題17.如圖所示,運動員拉弓射箭的過程中,弦被手拉彎,同時弦也勒疼了手,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松手后箭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18.踢毽子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用腳將毽子踢起后,空中飛舞的毽子最終要落向地面,這是由于毽子受作用的緣故,這個力的方向總是的。19.如圖所示,旗桿頂部的裝置A其實是滑輪(選填“定”或“動”),它的實質(zhì)是一個杠桿。20.“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于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成功對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形成如圖所示的“三艙三船”組合體,即空間站三個艙段、兩艘載人飛船和一艘貨運飛船。在對接完成后,“神舟十七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是的,“三艙三船”組合體相對于地球是的。(均選填“運動”或“靜止”)21.學(xué)校大課間舉行拔河比賽,老師挑選體重偏大的同學(xué)參賽,這是通過增大的方法來增大摩擦;賽前老師吩咐同學(xué)們清掃比賽場地的砂粒,這是因為砂粒會將鞋與地面的摩擦變?yōu)椋ㄟx填“滾動摩擦”或“滑動摩擦”)影響比賽成績。22.A、B兩個實心正方體的密度之比ρA︰ρB=4︰1,質(zhì)量之比mA︰mB=1︰2。若按(甲)(乙)兩種不同的方式,分別將它們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F甲︰F乙=;壓強之比p甲︰p乙=。四、作圖題23.作圖題:(1)春節(jié)時,小明用細繩將燈籠懸掛在門口,燈籠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示。畫出燈籠的受力示意圖(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2)工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圖的滑輪組提升重物,畫出滑輪組的繞繩方式。五、實驗題24.頻閃拍攝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方式之一。某科創(chuàng)小組用頻閃拍攝的方法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在斜面上下滑,他們用相機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攝了小車在斜面上下滑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請根據(jù)照片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和;(2)小車所放的斜面坡度應(yīng)保持較(選填“大”或“小”),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選填“長”或“短”)些,便于測量時間;(3)小車從A點到C點的路程,從A點運動到C點所用時間,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4)小組同學(xué)經(jīng)過進一步分析得出結(jié)論:小車在C點的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D點的速度。25.小林用質(zhì)量相等的木塊和小車進行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1)如圖所示,為測出滑動摩擦力大小,三次實驗中均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物體,圖C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N。(2)分析A、B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選填“木塊”或“小車”)的表面更粗糙。(3)觀察A、C兩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發(fā)生(選填“變化”或“不變”),由此可初步歸納: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4)在C實驗中,若將拉力增加到3.2N(小車仍隨木塊一起運動),此時木塊受到地面的滑動摩擦力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6.如圖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勻的勻質(zhì)杠桿進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每個鉤碼重0.5N)。(1)實驗前出現(xiàn)圖甲所示情況,該杠桿處于(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此時,應(yīng)將杠桿兩端的螺母向調(diào)(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測量。(2)如圖乙所示,當在B點處豎直(選填“向上”或“向下”)施加一個大小為3N的拉力F時,杠桿可以在水平位置平衡。(3)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了圖丙所示的情況,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應(yīng)將左邊的鉤碼向移動格。(4)實驗中,要改變力和力臂的數(shù)值,得到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A.多次測量,減小誤差B.避免實驗偶然性,找普遍規(guī)律(5)根據(jù)圖丁的漫畫分析,(選填“小猴”或“小兔”)分得的蘿卜質(zhì)量大。27.如圖所示,利用小桌、海綿、砝碼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實驗是通過觀察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我們(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2)通過比較圖和圖乙,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圖乙和圖,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丙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坏年P(guān)系為p丙p??;(選填“>”、“<”或“=”);(4)實驗時,小明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戊所示,發(fā)現(xiàn)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guān);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六、計算題28.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日到桂林游玩,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一段時間,他看到了如圖所示標志。請你根據(jù)標志回答以下問題:(1)從圖甲可知,汽車此時的最快速度不能超過多少?(2)在不違規(guī)的前提下,若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從圖甲的標志牌到桂林至少需要多少小時?(3)若以圖乙所示的速度行駛1.5h,通過的路程是多少km?29.圖甲所示是一種塔式起重機的簡圖,為了保證起重機起重時不會翻倒,在起重機右邊配有一個重物,配重為。已知,,現(xiàn)用起重機把貨物G勻速提起。求:(1)若起重機自重不計,吊起貨物為使起重機不翻倒,左邊貨物G的最大重力為多少?(2)如果起重機吊臂前端是由如圖乙所示的滑輪組組成,動滑輪的重力為1000N,繩重和摩擦不計,勻速提起第(1)問中的貨物G,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3)如果把貨物G以的速度勻速提升,用時5min,繩子自由端運動的距離是多少?30.如圖所示,5G智能機器人安裝有超聲波霧化器自動噴槍,工作時,將消毒液均勻霧化到空氣中進行消毒,下表為智能機器人的部分參數(shù)。(g?。┳陨碣|(zhì)量履帶總觸地面積50kg(1)未裝消毒液時,機器人在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它受到的阻力為自身重力的0.1倍,求牽引力;(2)求機器人未裝消毒液且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機器人在消毒一段時間后,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減小了,求該過程所消耗消毒液的質(zhì)量。答案第=page1010頁,共=sectionpages1010頁答案第=page99頁,共=sectionpages1010頁《廣西桂林市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BBADDBDACD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DBADBCBC1.B【詳解】A.一枚大頭針的質(zhì)量在50mg=0.05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托舉兩個雞蛋的力約為1N,故兩個雞蛋的重力等于這個支持力約1N,故B符合題意;C.一個乒乓球的質(zhì)量在3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一張書桌的質(zhì)量在1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B【詳解】由題意可知,在A、B兩處力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作用點A、B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A.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與分析不符,故A項錯誤;B.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與分析相符,故B項正確;C.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與分析不符,故C項錯誤;D.與力的施力物體有關(guān)與分析不符,故D項錯誤.3.A【詳解】A.用力壓跳板,跳板發(fā)生彎曲,這是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符合題意;B.用力推購物車,購物車由靜止變?yōu)檫\動,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不符合題意;C.用力將籃球投出,籃球的速度大小、方向都改變,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不符合題意;D.用力將門拉開,門由靜止變?yōu)檫\動,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4.D【詳解】由圖可知,圖中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不能省力,所以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勻速向上拉物體時,無論向哪個方向拉動繩子,施加在繩子上的拉力都與物體重力相等,所以三種拉法所用拉力一樣大,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5.D【詳解】A.用力握緊羽毛球拍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B.足球守門員戴有防滑手套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C.擰瓶蓋時墊上毛巾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D.給自行車的車軸加潤滑油是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D符合題意。故選D。6.B【詳解】甲、乙、丙三位同學(xué)正在進行的“三人板鞋”競速活動時,甲和乙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故如果說甲運動員是靜止的,他選的參照物是乙運動員。故選B。7.D【詳解】筷子在使用時,手指對筷子的作用力為動力,物體對筷子的作用力是阻力,筷子與手掌虎口附近的接觸點為支點,則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費力,但省距離,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8.A【詳解】A.無論任何運動狀態(tài)下的繡球都具有慣性,故A正確;B.無論任何運動狀態(tài)下的繡球都具有慣性,拋離手后的繡球也具有慣性,故B錯誤;C.下落的繡球在重力作用下會加速運動,速度越來越大,故C錯誤;D.離手的繡球先向上運動,速度越來越慢;再向下運動,速度越來越快,故D錯誤。故選A。9.C【詳解】A.滑板底板面積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B.壓雪車的履帶設(shè)計的比較寬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C.逃生錘的錘頭設(shè)計的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符合題意;D.用手提袋子時,墊上厚紙片,目的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D【詳解】AC.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對桌面的壓力等于水瓶的重力,即F=G,正立和倒立時,水瓶的重力不變,壓力大小也不變,即F甲=F乙,故AC不符合題意;BD.由公式可知,在壓力F一定時,受力面積S越小,壓強p越大,水瓶倒立時桌面的受力面積更小,壓強更大,即p甲<p乙,故B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1.D【詳解】A.小華若將腳向前移動,動力臂會更短,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會更大,小華會更費力,故A不符合題意;B.若將支點向靠近小華的方向移動,動力臂更短,而阻力臂更長,動力會更大,小華更費勁,故B不符合題意;C.若將放稻谷的容器向遠離支點的方向移動,阻力臂更大,在阻力不變的情況下,需要的動力將更大,小華更費勁,故C不符合題意;D.小華適當負重,相當于增加了自身重力,而重力的方向和小華施加動力的方向一致,小華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對杠桿施加動力,這樣會省勁一點,故D符合題意。故選D。12.D【詳解】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對自行車的壓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人對自行車的壓力和自行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不是二力平衡,故B錯誤;C.自行車受到路面的支持力等于自行車和人的重力之和,故自行車受到路面的支持力和自行車的重力大小不等,不是二力平衡,故C錯誤;D.人受到的重力與自行車對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D。13.B【詳解】A.由題意可知,木塊保持靜止不動,所以木塊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木板對它的摩擦力和測力計的拉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0.8N,所以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0.8N,故A錯誤;B.木塊保持靜止不動,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水平向左,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B正確;CD.力F增大或拉動木板速度變快時,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故CD錯誤。故選B。14.AD【詳解】定滑輪使用時,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定滑輪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作用力方向;動滑輪使用時,滑輪隨重物一起移動,動滑輪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省力費距離。AB.圖甲為定滑輪,拉力等于物重,故A正確,B錯誤;CD.圖乙為動滑輪,拉力小于物重,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15.BC【詳解】AB.由圖可知,甲、乙兩車的圖像都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因此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所以,甲、乙兩車速度之比為故A錯誤,B正確;C.若它們相對地面均向東行駛,因為,所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行駛,故C正確;D.由圖可知,甲2小時行駛的路程為180km,乙3小時行駛的路程為120km,即兩車通過的路程不相等,故D錯誤。故選BC。16.BC【詳解】AB.拉動木板時,M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木板的重力,故此過程中M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故A錯誤,B正確;CD.由于M被拉出桌面一段距離,故M與桌面的接觸面積S減小,由知道,壓力F不變,接觸面積S變小,故木板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故D錯誤,C正確。故選BC。17.相互運動狀態(tài)【詳解】[1]弦被手拉彎,弦受到了手的力,同時弦也勒疼了手,弦對手也有力的作用,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松手后箭飛出,箭由靜止狀態(tài)變?yōu)榱诉\動,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故是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18.重力豎直向下【詳解】[1][2]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因此空中飛舞的毽子由于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所以最終要落回地面,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19.定等臂【詳解】[1][2]如圖所示,旗桿頂部的裝置A是一個固定在旗桿頂部的滑輪,是定滑輪;杠桿根據(jù)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是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是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桿是等臂杠桿,旗桿頂端A裝置是定滑輪,定滑輪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20.靜止運動【詳解】[1]對接完成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相對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神舟十七號是靜止的。[2]以地球為參照物時,“三艙三船”組合體相對于地球,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三艙三船”組合體是運動的。21.壓力滾動摩擦【詳解】[1][2]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兩種方法;體重偏大的同學(xué)參賽,這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用滾動摩擦來代替滑動摩擦可以減小摩擦力,所以在賽前要清掃比賽場地的砂粒。22.1︰11︰4【詳解】[1]甲和乙以不同的方式分別將它們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壓力大小即地面受到的壓力相等,故[2]A、B的體積比A、B的邊長比為甲、乙兩圖中地面的受力面積比則甲、乙兩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強比23.(1)(2)【詳解】(1)靜止的燈籠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細繩對它豎直向上的拉力F,且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兩個力大小相等,從燈籠的重心O沿這兩個力的方向畫出這兩個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2)因為滑輪組要求工人站在地面上提升重物,因此,在繞繩時,最終的繩子自由端方向應(yīng)該向下,由外向內(nèi)畫出繞繩方式,由兩段繩子承擔物重,如圖所示:24.(1)停表(2)小長(3)40.0(4)小于【詳解】(1)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測量時間的工具是停表。(2)[1][2]斜面坡度很小,小車下滑速度就較小,所用時間較長,這樣就比較方便準確的測量時間。(3)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4)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逐漸變大,小車做加速運動,小車在C點的速度小于D點的速度。25.(1)勻速直線2.6(2)小車(3)變化壓力(4)不變【詳解】(1)[1]在此實驗操作中必須讓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拉動物體,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拉力和摩擦力成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等于摩擦力。[2]圖C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2.6N。(2)分析A、B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壓力相同,B的拉力大,即滑動摩擦力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所以小車的表面更粗糙。(3)[1]觀察A、C兩次實驗,圖A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3N,圖C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6N,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發(fā)生變化。[2]由圖可知,A、C兩次實驗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C實驗中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大于A實驗中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且C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A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C實驗中滑動摩擦力大于A實驗中滑動摩擦力,所以根據(jù)A、C兩次實驗得出: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4)在實驗C中,如果突然將拉力增加到3.2N,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故此時木塊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不變。26.(1)平衡右力臂(2)向下(3)右1(4)B(5)小猴【詳解】(1)[1]杠桿平衡狀態(tài)是指杠桿靜止狀態(tài)或杠桿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圖中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因而該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2]由甲圖可知,杠桿左端向下傾斜,說明左端沉,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3]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懸掛點到支點的距離就是力臂,這樣可以直接從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所以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2)由圖乙可知,左側(cè)的鉤碼對杠桿的豎直向下的拉力使杠桿逆時針旋轉(zhuǎn),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在右側(cè)的B點處的力需要使杠桿順時針旋轉(zhuǎn),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在B點處用豎直向下的3N的拉力可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3)[1][2]設(shè)杠桿的一個小格為L,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2G×nL=G×4L解得n=2,所以左端的鉤碼向右移動1個小格。(4)經(jīng)過一次實驗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可能具有偶然性,要進行多次實驗,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故選B。(5)由圖丁可知,GA的力臂小于GB的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GA>GB,由可知mA>mB,所以小猴分得的蘿卜質(zhì)量大。27.海綿的凹陷程度可以甲壓力越大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