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歷年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大道之行也》比較閱讀(截至2022年)【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正義》)(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不知其善也陳康肅公善射B.然后能自反也窺谷忘反C.女有歸一屠晚歸D.是謂大同是非木柿(2)把“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引《兌命》佐證了觀點:教學(xué)相長,即教師的教與學(xué)生的學(xué)可以互相促進。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會中,人人都能夠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都能夠安居樂業(yè)。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會中,人們都愿意竭盡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為了自己。D.甲乙兩則短文多運用對偶句,造成了整齊鋪排的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分析】參考譯文:【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學(xué)習(xí),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xué)習(xí)這樣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導(dǎo)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xué)是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xué)問。《兌命》上說“教人是學(xué)習(xí)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乙】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所以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窘獯稹浚?)本題考查一詞多義。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A.善:好處/擅長;B.反:反省/同“返”,返回;C.歸:歸宿/回來;D.是:這/這。故選:D。(2)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與,同“舉”,推舉,選舉。信,誠信。修,培養(yǎng)。句意:選舉有才能的人(為大家服務(wù)),講究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3)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A.有誤,課文所說的“教學(xué)相長”與現(xiàn)在的理解不一樣,現(xiàn)在的理解“教”“學(xué)”是兩個主體,而課文所說的“教”和“學(xué)”是對同一個主體而言,即教師自身的學(xué)習(xí)與其教導(dǎo)學(xué)生的教育實踐都是一種學(xué)習(xí)。BCD.正確。故選:A。答案:(1)D(2)選舉有才能的人(為大家服務(wù)),講究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3)A【點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dāng)?shù)匮a充出來;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起標(biāo)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5.調(diào)。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xí)慣;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xiàn)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2022年廣東廣州)【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兌命》曰“學(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正義》)(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不知其善也陳康肅公善射B.然后能自反也窺谷忘反C.女有歸一屠晚歸D.是謂大同是非木柿(2)把“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引《兌命》佐證了觀點:教學(xué)相長,即教師的教與學(xué)生的學(xué)可以互相促進。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會中,人人都能夠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都能夠安居樂業(yè)。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會中,人們都愿意竭盡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為了自己。D.甲乙兩則短文多運用對偶句,造成了整齊鋪排的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痉治觥繀⒖甲g文:【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學(xué)習(xí),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xué)習(xí)這樣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導(dǎo)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xué)是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xué)問?!秲睹飞险f“教人是學(xué)習(xí)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疽摇吭诖蟮朗┬械臅r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所以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窘獯稹浚?)本題考查一詞多義。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A.善:好處/擅長;B.反:反省/同“返”,返回;C.歸:歸宿/回來;D.是:這/這。故選:D。(2)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與,同“舉”,推舉,選舉。信,誠信。修,培養(yǎng)。句意:選舉有才能的人(為大家服務(wù)),講究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3)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A.有誤,課文所說的“教學(xué)相長”與現(xiàn)在的理解不一樣,現(xiàn)在的理解“教”“學(xué)”是兩個主體,而課文所說的“教”和“學(xué)”是對同一個主體而言,即教師自身的學(xué)習(xí)與其教導(dǎo)學(xué)生的教育實踐都是一種學(xué)習(xí)。BCD.正確。故選:A。答案:(1)D(2)選舉有才能的人(為大家服務(wù)),講究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3)A【點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dāng)?shù)匮a充出來;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起標(biāo)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5.調(diào)。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xí)慣;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xiàn)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2022年廣東廣州)【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禮記·大道之行也》【乙】士尹池①為荊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觴之。南家之墻擁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經(jīng)其宮⑤而不止。士尹池問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為鞔⑥者也。吾將徙之,其父曰:‘吾恃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處也,吾將不食。愿相國之憂吾不食也。’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宮卑,潦之經(jīng)吾宮也利,為是故不禁也?!笔恳貧w,荊適興兵欲攻宋。士尹池諫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賢,其相仁。賢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無功,為天下笑?!背屗味ム崱?鬃勇勚唬骸胺蛐拗趶R堂之上,而折沖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謂也?!保ā缎滦颉罚ㄗ⑨專孩偈恳兀簭?fù)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國賢臣。③擁:遮蔽。④潦:積水。⑤宮: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沖:制敵取勝。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1)女有歸(2)盜竊亂賊而不作(3)潦之經(jīng)吾宮也利(4)已食三世矣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2)夫修之于廟堂之上,而折沖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謂也。10.甲文中構(gòu)想的大同社會,人人得到社會關(guān)愛,人人安居樂業(yè),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3分)11.儒家“仁”的主張,閃爍著智慧的光輝,結(jié)合這兩篇文章,請你談?wù)勈┬腥市?、仁政對百姓和國家的影響。?分)【參考答案】8.歸宿
發(fā)生
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供養(yǎng),謀生。9.(1)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2)在朝廷做官能夠修政理,在戰(zhàn)場上能夠制敵取勝,說的就是司城子罕這樣的人。10.子罕依靠仁慈賢明的治理贏得民心。(意思對即可)11.甲文孟子構(gòu)想了一個“大道之行”的社會,乙文通過寫宋國相子罕體恤百姓的兩件事,說明施行仁心、仁政,能使一個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yè)?!緟⒖甲g文】【乙】士尹池為楚國出使到宋國去,司城子罕宴請他,然后停止喝酒。子罕南邊鄰居的墻向前突出卻不拆了它取直,西邊鄰居家的積水流過子罕的院子卻不加制止。士尹池詢問這是為什么,司城子罕說:“南邊鄰居家是工匠,是做鞋的。我要讓他搬家,他的父親說:我家靠做鞋謀生已經(jīng)三代了,現(xiàn)在如果搬家,那么宋國那些要買鞋的,就不知道我的住處了,我將不能謀生。希望相國您憐憫我?!币驗檫@個緣故,我沒有讓他搬家。兩邊鄰居家院子地勢高,我家院子地勢低,積水流過我家院子很便利,所以沒有加以制止?!笆恳鼗氐匠跽l(fā)兵攻打宋國,士尹池勸阻楚王說;“不可攻打宋國。它的君主賢明,它的國相仁慈。賢明的人能得民心,仁慈的人別人能為他出力。楚國去攻打它,大概不會有功,而且還要為天下所恥笑吧!所以楚國放棄了宋國而擊攻打鄭國??鬃勇犝f之后說:“在朝廷做官能夠修政理,在戰(zhàn)場上能夠制敵取勝,說的就是司城子罕這樣的人?!?/p>
(2021內(nèi)蒙古通遼)【甲】北冥有魚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疽摇看蟮乐幸泊蟮乐幸?,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8.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B.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其翼若垂天之云C.是日更定矣 是謂大同D.怒而飛 一怒而諸侯懼9.下列各組中加點詞存在的文言現(xiàn)象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野馬也,塵埃也(古今異義)B.使老有所終 女有歸(詞類活用)C.選賢與能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通假)D.南冥者,天池也。 天下為公(表判斷)10.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莊子筆下的“鵬”碩大無比、志存高遠,這一形象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對后世影響深遠。如李白一生常以大鵬自比,寫下“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詩句。B.孔子心中的大同社會幾千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奮斗不息的目標(biāo)和動力;陶淵明筆下的桃源社會是大同社會的具體描述;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是他最美好的理想;今天我們期盼的愿景“學(xué)有所教,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與大同社會也有許多相似之處。C.甲文中莊子認為,天地萬物都有其依賴的東西。高飛的大鵬、浮游的塵埃,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遙游”。乙文中孔子闡述了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D.在寫法上,甲乙兩文都大量運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其中甲文極富想象力,使用“三千里”“九萬里”等詞,用語夸張,想象雄奇瑰麗,行文汪洋恣肆。11.把卷I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之:處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結(jié)構(gòu)助詞,的;B.其:表示選擇/代詞,指大鵬;C.是:都是這的意思,指示代詞;D.怒: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發(fā)怒;故選:C。(2)本題考查詞的特殊用法。A.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立帝業(yè),不是古今異義詞/野馬:云霧之氣變化騰涌成野馬的樣子。B.老:老年人/女:女子,不是詞類活用;C.與:同“舉”,推薦/與:參與,這里有欣賞的意思,不是通假字;D.者……也:表判斷/為:是,表判斷。故選:D。(3)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ABC.正確;D.有誤,甲文沒有運用對偶句。故選:D。(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能力。解答時一定要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①句子重點詞語:是,這。海運,海水運動。徙,遷徙。冥,同“溟”,海。句意:這只鳥,海水運動時就要遷徙到南海。②句子重點詞語:是故,因此,所以。閉,杜絕。興,發(fā)生。作,興起。句意:因此圖謀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偷盜財物作亂害人的事不會興起。答案:(1)C(2)D(3)D(4)①這只鳥,海水運動時就要遷徙到南海。②因此圖謀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偷盜財物作亂害人的事不會興起?!军c評】文言文翻譯方法: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xiàn)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shù)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xiàn)代漢語沒有相當(dāng)?shù)脑~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xiàn)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dāng)?shù)脑~,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xiàn)代漢語語法格式,調(diào)整語序。凡是與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結(jié)構(gòu)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diào)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xiàn)代漢語中意義相當(dāng)?shù)脑~去替換?!緟⒖甲g文】【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里;當(dāng)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這只鵬鳥呀,隨著海上洶涌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海面上急驟的狂風(fēng)盤旋而上直沖九萬里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fēng)離開”。春日林澤原野上蒸騰浮動猶如奔馬的霧氣,低空里沸沸揚揚的塵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種生物的氣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藍湛藍的,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亦或是高曠遼遠沒法看到它的盡頭呢?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不過也就像這個樣子罷了?!疽摇吭谡紊系淖罡呃硐胧┬械臅r候,天下就是人們所共有的,(人們)把品德高尚、德才兼?zhèn)涞娜诉x舉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的氣氛。因此人們不只奉養(yǎng)自己父母,不只撫養(yǎng)自己子女,讓老年人可以有養(yǎng)老送終的處所,青壯年可以有被任用工作來養(yǎng)家糊口的地方,讓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長的地方,讓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社會的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撿起來)卻一定不是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一定不是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興起,所以(家家戶戶的)大門都不用關(guān)閉,這就是理想社會。(2021貴州銅仁)【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洞蟮乐幸病贰疽摇孔幽友栽唬骸叭嗜酥詾槭抡?,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然則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此則天下之害也?!薄都鎼壑小?3.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培養(yǎng))B.不獨親其親,不獨于其子。(父母親人)C.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D.家之與家之相篡。(掠奪)14.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譯文: ②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譯文: 15.甲文寄托著儒家崇高的社會理想,其中對人才的選拔有什么標(biāo)準(zhǔn)?(3分) 16.根據(jù)甲乙兩文的描寫,你對“大同”社會有怎樣的認識?(4分) 【參考答案】13.B【親:以……為親】14.①施行大道的時候,天下是公共的。(2分)②讓老年人有終老的保障,年輕人能夠發(fā)揮自已的才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夠順利成長。(2分)15.有德行、有才能、講信用、能和人和睦相處。(答“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也可)(3分)16.人人能得到社會關(guān)愛;人人能安居樂業(yè);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社會穩(wěn)定;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等。(每點1分,答對4點給滿分)【參考譯文】【乙】墨子說:“仁人處理事務(wù)的原則,一定是為天下興利除害,以此原則來處理事務(wù)?!奔热蝗绱耍敲刺煜碌睦鞘裁?,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說:“現(xiàn)在如國與國之間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之間相互掠奪,人與人之間相互殘害,君臣之間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間不相互慈愛、孝敬,兄弟之間不相互融洽、協(xié)調(diào),這就都是天下之害?!保?020湖南湘西)【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jié)選自《禮記·禮運》【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復(fù)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於時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睂⒎ㄌ?。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節(jié)選自《<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注釋】①布:頒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終于。④嗣:繼承。⑤刑:處罰。⑥傅:老師。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額上刺字,再涂以墨。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①秦民大說說:一②有一人徙之之:13.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B.故/外戶/而不閉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費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募民有能徒置北門者予十金。15.乙文衛(wèi)鞅(商鞅)在實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門,徙者獎勵”這件事。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甲文中的“”二字也能體現(xiàn)這一點。(2分)16.有同學(xué)讀完乙文后得出“秦國己進入甲文所說的‘大同’社會”的結(jié)論,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2分)【參考答案】12.①通“悅”,愉快。②代詞,指“木”(木頭)。13.A14.招募能搬(木頭)放置(到)北門的百姓賞給十金。15.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騙百姓);“講信”16.不同意。示例1:因為太子當(dāng)繼承人不符合“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特征;示例2:太子老師代罰不符合“修睦”(成員間建立良好關(guān)系)的特征?!緟⒖甲g文】商鞅變法的條令已準(zhǔn)備就緒,還沒公布,(商鞅)擔(dān)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場南門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頭,招募(能)搬到北門的人,給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對此感到奇怪,沒有人敢去搬木頭。(商鞅)又說:“能搬木頭的人賞五十金?!庇幸粋€人搬了木頭,就給了他五十金,以此來表明沒有欺騙(百姓)。最終頒布了法令。在這時太子觸犯法令。衛(wèi)鞅說:“法令不能實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觸犯法令?!睖?zhǔn)備依法懲處太子。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加刑罰,便對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對太子師公孫賈處以黥刑。第二天,秦國百姓都服從法令了。實行新法十年,秦國百姓皆大歡喜,路上不撿拾他人遺物,山中沒有蟊賊強盜,家家富裕,人人滿足。(2018湖北襄陽)【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大道之行也》)【乙】唐玄宗以韓休為門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為人峭直,不干榮利。及為相,甚允③時望。上或?qū)m中宴樂,及后苑游獵,小有過差,輒謂左右曰:“韓休知否?”言終,諫疏已至。上常臨鏡,默默不樂。左右曰:“韓休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嘆曰:“吾貌雖瘦,天下必肥。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薄咀⑨尅竣匍T下侍郎:官職名,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中書、門下協(xié)商處理政務(wù)之意。③允:符合。(選自《涉史隨筆》)12.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1)盜竊亂賊而不作:__________
(2)上常臨鏡:__________13.翻譯下列語句。(4分)(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譯文:
(2)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譯文:
14.實現(xiàn)大同社會是每個人的愿望。請你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談?wù)勅绾尾拍軐崿F(xiàn)大同社會?(2分)答:
【參考答案】12.(1)興起
(2)面對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每個詞解釋準(zhǔn)確各得1分?!窘馕觥吭囶}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注意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特點,如本題中“臨”有“面對”和“到”的意思,“作”有“興起”和“發(fā)生”的意思,要根據(jù)語境仔細辨析。【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13.(1)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2)我重用韓休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我自己。評分標(biāo)準(zhǔn):(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窘馕觥吭囶}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譯要做到三點,原意不能改變,關(guān)鍵字詞要譯準(zhǔn)確,句子要通順。第一句要注意兩個“親”與“子”意義的不同,一為動詞,一為名詞;第二句要理解“社稷”和“身“的意思,翻譯后要疏通句子。所學(xué)課文,做過翻譯練習(xí)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究键c定位】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14.
示例:圍繞“善于納諫,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為公”中的任意一點來談即可。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解析】試題分析:閱讀兩文,疏通文字,讀懂內(nèi)容,了解文中所說的“大同社會”是怎樣的社會,抓住“善于納諫,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為公”聯(lián)系實際來談即可?!究键c定位】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緟⒖甲g文】【乙】唐玄宗任用韓休擔(dān)任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韓休為人嚴峻剛直,不涉及名譽權(quán)勢。等到擔(dān)任宰相后,所做所為很得當(dāng)時民心。唐玄宗有時在宮中宴飲歡樂或在苑中打獵游玩,偶爾玩得過度,就對左右的人說:“韓休知道不知道?”話剛說完,勸諫的文書就遞上來了。唐玄宗常常對著鏡子默不作聲,左右的人說:“韓休擔(dān)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為什么不罷免他?!碧菩趪@息說:“我的容貌雖然清瘦,天下一定豐饒了許多。蕭嵩稟報事情常常順從旨意,他退下以后,我無法安睡。韓休經(jīng)常據(jù)理力爭,辭別以后,我睡得很安穩(wěn)。我任用韓休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我自己啊?!保?015黑龍江龍東)【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大道之行也》)【乙】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日:“有生之?dāng)?shù),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明年,犬隨叔父夜行。叔父為蛇所嚙,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聲不已。張元怪之,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速延醫(yī)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視犬如親。(選自《北史·孝行傳·張元》)1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2分)()A.選賢與能與:和,同B.男有分,女有歸分:職分,指職業(yè),職守C.將欲更棄之更:再次D.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感:被……感動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2分)()A.是故謀閉而不興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B.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C.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汪汪之聲不已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12.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譯:(2)張元怪之,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譯:13.【乙】文中張元所說的“仁心”是,在【甲】文中表現(xiàn)這種“仁心”的具體語句是。(4分)【參考譯文】【乙】有一條狗被人拋棄了,驚惶不安地在田間小路(走著)。張元看見了,立刻將小狗收養(yǎng)了。他的叔父很生氣,(說):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丟掉。張元乞求(叔父)不要丟棄它,說:(小狗)也是有生命的東西,不能不重視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實際,出生老死,這是自然的道理。(但)現(xiàn)在它是被人所遺棄,這是有敗道義的。倘若看見(它將死)而不收養(yǎng)的話,就是沒有仁慈之心了。(張元)的叔父被他的話感動了,于是就允許(張元撫養(yǎng)小狗)了。第二年,狗跟隨著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著。張元感到很奇怪,跟著狗走出家門,看見叔父(倒在地上)已經(jīng)不省人事。(張元)馬上(把醫(yī)生)請來醫(yī)治叔父,沒過幾天(叔父)就痊愈了。從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親人一樣。(2015湖南永州)【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乙】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奔瘸觯闷浯?,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共4分,每小題1分)(1)選賢與能( ) (2)不獨子其子( )(3)屋舍儼然( ) (4)尋病終( )13.翻譯下面的句子。(共4分,每小題2分)(1)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炯住课臉?gòu)想的大同社會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述。(3分)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聽了之后為什么“皆嘆惋”?(3分)【乙】文的“世外桃源”與【甲】文的“大同”社會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之處?兩文各自側(cè)重于哪種表達方式?(4分)【參考答案】12.(1)同“舉”,選拔 (2)以……為子(3)整齊的樣子 (4)隨即,不久13.(1)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2)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14.①人人都能受到社會的關(guān)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意思相近即可,答對一點1分)15.桃源外的世界依舊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意思相近即可)16.兩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對理想(大同)社會的向往與追求(1分)【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據(jù)【甲】文“大同”社會的體制構(gòu)想出來的(或:“世外桃源”是對“大同”社會生活風(fēng)貌的藝術(shù)再現(xiàn))(1分)【甲】文側(cè)重于議論(1分)【乙】文側(cè)重于記敘(或描寫)(1分)(2019貴州安順)【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節(jié)選自《桃花源記》)【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閑,是謂大同。(選自《禮記禮運》)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屋舍儼然②阡陌交通 ③不獨子其子④貨惡其棄于地也 (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予作文以記之 B.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長跪而謝之(3)翻譯下面句子。 ①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②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語句填空。 ①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桑竹垂余陰,菽稷【糧食作物】隨時藝【種植】”的詩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園景象與之類似的句子是: 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與之異曲同工的句子是:。(5)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大同”社會的生活風(fēng)貌,因此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請參照示例,從兩段選文中再找出一例,說說它們的相似之處。 示例: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可以看出“桃源”中社會環(huán)境和平安寧,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盜竊亂賊而不作”?!緟⒖即鸢浮?.(4分)(每小題1分)(1)整齊的樣子(2)交錯相通(3)以……為子
(4)憎惡10.(2
分)
B11.(4分)(每小題2分)(1)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12.
(2分)(每小題1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13.(3分)示例:①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或“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②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職,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男有分,女有歸”。(2016福建福州)【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禮運》)【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選自《桃花源記》)16.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1)選賢與()能(2)貨惡()其棄于地也(3)故()外戶而不閉(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句子。(2分)阡陌交通,雞犬相聞。18.【甲】文中闡述的“大同社會”與【乙】文中描繪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參考答案】16.(1)“與”通“舉”,選拔(2)憎惡(3)所以(4)類(4分,每小題1分,意思對即給分)17.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處處可以聽到。(2分,意思符合即給分)18.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2分,結(jié)合語句分析也可)(2016浙江義烏)【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語文八上《大道之行也》)【乙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節(jié)選自語文八上《桃花源記》,有改動)1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2)故人不獨親其親。(3)緣溪行,忘路之遠近。(4)停數(shù)日,辭去。19.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2)漁人甚異之,欲窮其林。20.【乙文】中三處畫線句子分別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甲文】所闡述的“大同”社會的理想生活?(選答兩處)21.【乙文】的“世外桃源”與【甲文】的“大同”社會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之處?兩文各自側(cè)重于哪種表達方式?【參考答案】18.(1)通“舉”,推舉,選舉;(2)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親人;(3)順著,沿著;(4)離開。19.(1)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2)漁人見到這片景色很是驚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20.(1)寫桃花源里田園風(fēng)貌,一派富足寧靜的景象;(2)寫桃花源中人過著安居樂業(yè)的幸福生活;(3)寫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21.兩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對“大同”社會的向往與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據(jù)[甲文]“大同”社會的體制構(gòu)想出來的(或:“世外桃源”是對“大同”社會生活風(fēng)貌的藝術(shù)再現(xiàn))。[甲文]側(cè)重于議論(或“闡述”),[乙文]側(cè)重于記敘(或描寫)。(2013湖北恩施)【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禮運》)【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選自《桃花源記》)16.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1)選賢與(▲)能(2)貨惡(▲)其棄于地也(3)故(▲)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與管委會合作協(xié)議
- 民宿營銷活動方案
- 機場航線資源共享協(xié)議
- 交易合同保密協(xié)議
- 草皮采購施工合同
- 店鋪商鋪房屋租賃合同
- 產(chǎn)品推廣策略與技術(shù)方案介紹手冊
- 工程合同付款方式范本5篇
- 租金鏈上支付智能合約協(xié)議
-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A 2a - 2d 教學(xué)設(shè)計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浙江省重點中學(xué)2025屆數(shù)學(xué)高一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廣州版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共享-
- 基本樂理及音樂常識類知識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兩進虎跳峽(2022年云南昆明中考語文試卷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 高中英語教學(xué):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 1 Art過關(guān)測試
- 2024年山東春季高考語文試題答案詳細解析
- 技能人才評價新職業(yè)考評員培訓(xùn)在線考試(四川省)
- 《有機化學(xué)》課程說課
- 軌道電路參數(shù)與狀態(tài)課件講解
-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帶公式)20240301更新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化學(xué)試卷(真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