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3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1頁
浙江寧波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3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2頁
浙江寧波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3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3頁
浙江寧波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3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4頁
浙江寧波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35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浙江寧波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2年)活板①沈括板印②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③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④。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⑤之。欲印,則以一鐵范⑥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⑦之,藥稍镕⑧,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⑨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⑩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咀⑨尅竣倩畎澹河没钭峙懦傻挠∷?。板,同“版”。②板?。褐傅癜嬗∷ⅰ"垴T瀛王:我國古代大規(guī)模官刻儒家經(jīng)籍的首倡者。④板本:版印書籍,相對于抄本而言。⑤冒:覆蓋。⑥范:模子。⑦煬:烘烤。⑧镕:同“熔”,用高溫使固態(tài)物質(zhì)轉(zhuǎn)變?yōu)橐簯B(tài)。⑨自:另自,另外。⑩韻:指韻部,韻書中把同韻的字歸在一起成為一部。?奇字:生僻字。?燔:燒。?殊:根本。4、請解釋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點字,補全表格。(4分)文言現(xiàn)象原文例句解釋加點字釋義方法(供參考)一字多義持就火煬之(1)________【查閱字典】①接近,靠近。②完成,達到。③即使。瞬息可就(2)________詞類活用火燒令堅(3)________【課內(nèi)遷移】石青(用石青)糝之通假字已后典籍皆為板本(4)________【指出通假】故不錯(同“措”)意也5、下面是“畢昇科學(xué)精神”探究單,請你根據(jù)要求補充完整。(9分)(1)畢昇制字可能經(jīng)歷的實驗過程制字嘗試制作木活字,發(fā)現(xiàn)木活字的缺陷是:①________________(摘錄原文)↓嘗試制作泥活字,對比發(fā)現(xiàn)泥活字的優(yōu)勢是:②________________(摘錄原文)(2)畢昇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問題:遇到生僻字,沒有現(xiàn)成的字模,該怎么辦?解決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原文回答)(3)畢昇的實驗發(fā)現(xiàn)原文語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_________(4)探究小結(jié)畢昇就地取材,不斷嘗試,對比實驗,這種科學(xué)探索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6、本文有些語句用形象的語言介紹了活字印刷的特點,請找出一處,仿照示例加以說明。(3分)【示例】“薄如錢唇”,寫出了活字字模薄的特點?!緟⒖即鸢浮?、(1)接近,靠近

(2)完成

(3)用火

(4)同“以”5、(1)①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②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2)隨即刻制這個字,用草火燒,很快就能制成。(或“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3)如果只兩三本,還算不上簡便;如果印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極其快了。6、【示例一】“字平如砥”,寫出了(所有排在鐵板上的)活字平整的特點。【示例二】“瞬息可就”,寫出了活板印刷的速度之快。(2022年浙江寧波)【甲】記承天寺夜游[宋]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疽摇课骱钫Z①[宋]歐陽修昔者王子猷之愛竹,造門不問于主人。陶淵明之臥輿,遇酒便留于道士。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②。而清風(fēng)明月,幸屬于閑人。并游或結(jié)于良朋,乘興有時而獨往。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傍③若于無人。乃知偶來常勝于特來,前言可信。所有雖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舊闋之辭,寫以新聲之調(diào)。敢陳薄伎,聊佐清歡。(注釋)①此文寫于歐陽修辭官退休流連潁州西湖山水之時。②高會:盛大的宴會。③傍,同“旁”。13.下面是“勝”字的文言詞義積累卡。請你結(jié)合所學(xué),推測詞義演進脈絡(luò),填寫義項。14.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1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而清風(fēng)明月,幸屬于閑人。16.(甲)(乙)兩文中的“閑人”有多重內(nèi)涵。請結(jié)合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解?!緟⒖即鸢浮?3.(1)勝過,超過(2)美好,優(yōu)美14.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15.(1)哪個晚上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2)雖然良辰美景,本來大多見于盛大的宴會。但是清風(fēng)明月,幸好屬于閑人。16.(1)清閑之人。蘇軾和歐陽修,一個被貶,一個辭官退休,這樣的處境使他們有時間走進自然,親近清風(fēng)明月。(2)恬適之人。蘇軾因心境空靈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賞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歐陽修“并游”“獨往”“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于無人”,留戀于山水間,自得其樂。(3)曠達之人?!暗匍e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中的“但”字顯示了蘇軾在逆境中的曠達。歐陽修辭官之后,“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心無掛礙,平和曠達?!痉治觥?3.考查詞語含義。根據(jù)詞義積累卡提示,結(jié)合所學(xué),推測詞義演進脈絡(luò)。(1)“乃知偶來常勝于特來”意思是:于是我明白偶然來一次往往勝過專程來游玩的。推測“勝”是“超過”意思;(2)“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币馑际牵汉螞r西湖這樣的美景,在東潁一帶獨自享有好名聲。推測“勝”意思是“美好,優(yōu)美”。14.考查斷句。此句的意思是:聽一聽蛙鳴,何必問它屬于官家還是屬于私人。面對彎彎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詠一首詩。同時,“安”疑問詞,一般用在句首,“曲水”名詞,一般在句首。據(jù)此斷句為: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15.考查翻譯。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通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語:(1)何……無?:哪里沒有……?但,只。閑:清閑。但少閑人:只是缺少清閑的人。吾:我們;耳:罷了;(2)雖:雖然;固:本來;高會:盛大的宴會。而:但是;幸:幸好;屬:屬于。16.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概括。結(jié)合【甲】【乙】兩文中的“閑人”理解其多重含義。其一,有“清閑之人”的意思。甲文寫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jīng)四年了。乙文寫于歐陽修辭官退休流連潁州西湖山水之時,正是有時間走進自然,親近清風(fēng)明月閑暇之時。其二,有”悠閑自適之人”的意思。甲文蘇軾看到“月色入戶”“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的美景時“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乙文中歐陽修“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于無人?!睂懗隽嗽娙肆魬儆谖骱剿g,自得其樂之感。其三,有“曠達之人”的意思。甲文作者雖遭遇貶謫,“但”字顯示了作者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表現(xiàn)了從失意情懷自我排遣的曠達!乙文歐陽修辭官之后,“獨往”“至歡”“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表現(xiàn)出的也是曠達平和,心無雜念的開闊胸襟。【參考譯文】【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nèi),(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閑的人罷了?!疽摇繌那巴踝娱嘞矏壑褡樱搅巳思议T前也不去拜望主人;陶淵明的躺車,遇到了酒就在路上逗留。何況西湖這樣的美景,在東潁一帶獨自享有好名聲。雖然美景良辰,本來大多見于盛大的宴會。但是清風(fēng)明月,幸好也屬于清閑之人。一起交游或許會結(jié)成好友,趁著興致有時也會獨自去游玩。聽一聽蛙鳴,何必問它屬于官家還是屬于私人。面對彎彎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詠一首詩。到了高興而領(lǐng)會了意旨時,也好像旁邊沒有別人一樣縱情盡興。于是我明白了,偶然來一次往往勝過專程來游玩。前人過說過的話是值得相信的。這一切雖然不是自己的,但是自己的收獲卻已經(jīng)很多。于是就翻看舊有的詩詞,寫出新的詞調(diào),冒昧地陳述一番薄技,姑且表達清新歡快之意。(2021浙江寧波)【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妙賞亭

[明]祁彪佳寓山之勝不能以寓山收蓋緣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廬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盡有山。幾疊樓臺,嵌入蒼崖翠壁,時有云氣往來縹緲,掖②層霄而上。仰面貪看,恍然置身天際,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傳響,非但可以樂饑,且滌十年塵土腸胃。夫置嶼于池,置亭于嶼,如大海一漚③然。而眾妙都④焉,安得不動高人之欣賞乎!

(選自祁彪佳《寓山注》)【注釋】①暱:同“呢”,親近。這里指挨近,靠攏。②掖:攙扶。挾持。③漚:水中氣泡。④都:匯聚?!就ぶ贰び兄v究】13.根據(jù)文意,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2分)寓

也。14.閱讀【甲】【乙】兩文,按要求答題。(3分)(1)解釋【甲】文中加點字的意思。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臨:_________(2)請從【乙】文中找出直接寫妙賞亭建造位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亭之景·有情味】1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1)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2)此亭不暱于山,故能盡有山。

【亭之名·有因由】16.祁彪佳為什么把亭命名為“妙賞亭”?根據(jù)【乙】文中的畫線句,簡要回答。(3分)

【探究成果】17.請你補全“亭亭皆有情·探尋亭文化”活動收獲卡。(3分)活動收獲卡亭不僅是實用之物,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亭,雖由人作,宛自天工。亭的選址,依山傍水;亭的環(huán)境,美不勝收。觀賞者眼中有景,情由心生,寓情于名。歐陽修自問自答,道出亭名,體現(xiàn)了他(1)

的心態(tài);祁彪佳名亭為“妙賞”,感嘆“安得不動高人之欣賞乎”,流露出他(2)

的心情。不知不覺中,亭成了古人怡情寄趣的載體?!緟⒖即鸢浮?3.寓

勝/不

收/蓋

也。(2分。斷對1處1分。多斷1處扣1分,扣完為止)14.(1)居高面下(2)夫置嶼于池,置亭于嶼,如大海一漚然。[3分。(1)1分。(2)2分,寫“置亭于嶼”也對]15.(1)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個山間飛淌下來的,是釀泉啊。(2)這個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盡覽山色。[5分。(1)3分。(2)2分。意對即可]16.祁彪佳認為在此亭不僅能欣賞妙景,還能有神清氣爽的奇妙感受,所以將此亭命名為“妙賞亭”。(3分。意對即可。只寫“能欣賞妙景”得1分)17.(1)悠閑自在

(2)得意[3分。(1)1分。(2)2分,僅從“快樂”層面作答給1分。意對即可]【解析】【分析】13.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寓山之勝不能以寓山收蓋緣身在山中也”意思是:寓山園林的美景,不能以寓山結(jié)束,大概因為身處在寓山之中吧。故斷句:寓山之勝/不能以寓山收/蓋緣身在山中也。14.考查對文言文中實詞及內(nèi)容的理解。(1)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注意:“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意思是: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臨:居高面下,由上看下。(2)解答此題,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內(nèi)容。閱讀全文可知,“夫置嶼于池,置亭于嶼,如大海一漚然(在池中設(shè)立小島,在小島上設(shè)立亭閣,好像大海中一個氣泡)”,描寫了妙賞亭建造的位置。15.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做到譯句文從字順。注意重點詞的解釋:(1)山,沿著山路,名詞作狀語;水聲潺潺,潺潺的水聲;而,表承接;瀉出,飛淌下來。(2)暱,靠近;故,所以;盡,全。16.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首先理解劃線句子的意思,結(jié)合作者的身世背景理解作者把亭命名為“妙賞亭”的原因。“激石穿林,泠泠傳響,非但可以樂饑,且滌十年塵土腸胃”意思是:水流拍打著石頭,穿過樹林,發(fā)出冷冷的響聲,不僅可以忘饑渴,而且能洗滌十年塵土腸胃?!凹な┝郑鲢鰝黜憽笔菍拔锏拿鑼?、贊美,“非但可以樂饑,且滌十年塵土腸胃”,是由眼前景抒發(fā)情感。祁彪佳以為他的寓山“眾妙都焉”,又以高士逸人自詡,隱約透出一股辛酸。為求解脫,不愿與腐敗政治同流合污,他把所有塵埃俗世中的勞役傷神徹底拋在腦后,在這個亭子里不僅能欣賞妙景,還能洗滌心靈,帶來奇妙感受,所以將此亭命名為“妙賞亭”。17.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題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內(nèi)容,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創(chuàng)作背景作答。《醉翁亭記》作于宋仁宗慶歷五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fā)展生產(chǎn),使當?shù)厝诉^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悲傷又有一份歡喜。這兩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現(xiàn)在他的作品里的。作者寫醉翁亭,用兩個短句自問自答,道出亭的來歷:“作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同時點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說明“醉翁”二字的深意,表現(xiàn)了作者悠閑自在的心態(tài),把難言的被貶謫的苦衷寄托在山水中。乙文,祁彪佳在丙子歲(1636)日記中多次寫到在寓山“壘石成峰”,他親自指點匠工,有時也自己動手。甚至慨嘆“予真愚公也”。一旦園成,看到自己的心血成了美景奇觀,娛悅之情自然溢于言表。祁彪佳以為他的寓山“眾妙都焉”,又以高士逸人自詡,流露出他得意的心情?!緟⒖甲g文】【甲】環(huán)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疽摇吭⑸綀@林的美景不能以寓山結(jié)束,大概因為身處在寓山之中吧。蘇軾在廬山中就悟出了這個道理。這個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盡覽山色。幾層樓臺,牢固地建立在深綠色的陡崖峭壁上,常常有云氣若隱若現(xiàn)地飄浮,好像被云霄挾持著向上浮動。仰起頭使勁看,仿佛自己遨游天宇,幾乎不覺身在亭間。突然回頭看,好像在一片湍流中。水流拍打著石頭,穿過樹林,發(fā)出泠泠的響聲,不僅可以忘饑渴,而且能洗滌十年塵土腸胃。在池中設(shè)立小島,在小島上設(shè)立亭閣,好像大海中一個氣泡,眾多的妙趣都匯聚在這里,怎么能不使品德高尚的人欣賞呢?。?020浙江寧波)【甲】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乙】示兒燕孫枝蔚①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②。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飯碗,明知是舊窯④,當珍惜;然貧家止有此器,將忍渴忍饑作珍藏計乎?兒當知之【注釋】①孫枝蔚:清初詩人。②高閣:束之高閣,不去閱讀。③遑:閑暇,空閑。④舊窯:指年代久遠的珍貴古瓷?!颈恐I兒書吳汝綸①忍讓為居家美德。不聞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爭為勝,乃是大愚不靈,自尋煩惱。人生在世,安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凡遇不易處之境,皆能掌②學(xué)問識見。孟子“生于憂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咀⑨尅竣賲侨昃]:清代作家。②掌:同“長”。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憂患?!踞屃x·懂文】13.根據(jù)文意,選出【乙】【丙】兩文標題中“示”“諭”最恰當?shù)牧x項。(2分)(1)示()A.上天對人類顯示吉兇禍福B.給人看C.表示D.教導(dǎo)(2)諭()A.上對下的文告、指示B.告訴C.知道D.比喻【答案】13.(1)D(2)2B(2分,每小題1分)【解析】此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注意“示”是一詞多義,“示”在解釋時要結(jié)合具體語境,“示兒”意思是教導(dǎo)兒子,“示”意思是“教導(dǎo)”?!爸I”也是一詞多義,“諭”在解釋時也要結(jié)合具體語境,“諭兒書”意思是告訴兒子(一些道理)的信,“諭”意思是“告訴”。此題考查較為巧妙,從相似文體的對比閱讀角度考查了考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示:shi,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示,從二、天地;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表明,把事物拿出來或指出來使別人知道:示警。示范。示弱。示威。示眾。示意。告示。指示。請示。對來信的敬稱:賜示。諭:詳細解釋:告訴,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對下):面~。手~?!?。曉~。其子名視,字孟明,日與鄉(xiāng)人打獵角藝,不肯營生。杜氏屢諭不從?!黢T夢龍《東周列國志》明白,古同“喻”,明白,理解。古同“喻”,比方。【考點解析】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一詞多義一、考點例釋《考試說明》明確提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是“常見文言實詞”,這是考查范圍,二是“在文中的含義”,這是所給條件,即我們常說的“語境”。綜合這兩點,既是考查考生掌握文言實詞知識的情況,又是考查考生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或者說看懂一篇具體的文言文的能力。這些文言實詞是“常見”的、一般的,不是偏難險怪的;這些文言實詞中的重要詞語列在新教材的附錄上,可以查看。另外,也可翻查給中學(xué)生用的文言實詞解釋的工具書?!霸谖闹械暮x”,要求通過一定的文言實詞的積累,學(xué)會在語境中“望文生義”。復(fù)習(xí)文言實詞不要去背字典和詞典的實詞義項,而是通過一定文言實詞的學(xué)習(xí),培養(yǎng)具體辨析的能力。有必要掌握基本概念,通過重溫教材和個例,弄清每一個知識點的基本含義。所謂“常見實詞”,從詞的出現(xiàn)頻率上來講,“常見實詞”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見詞和次常用詞;從詞義上看,考查的常見實詞應(yīng)當是古今詞義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那一部分。所謂“在文中的含義”實際上就是指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由于文言實詞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因而要確定某個實詞在特定的語境中究竟表示哪一個義項,這也就是一種能力。二、命題預(yù)測比較而言,文言實詞的考查是穩(wěn)定的。題型穩(wěn)定——多用單項選擇;考點穩(wěn)定——絕大部分是一詞多義的。復(fù)習(xí)時在夯實基礎(chǔ)的前提下應(yīng)根據(jù)“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說明,結(jié)合上下文來判斷詞義。但穩(wěn)中有變,上海卷近幾年在考查實詞的含義時都是采用了主觀題型,或許這種變化反映出命題的趨勢。三、文言實詞詞義巧推斷高考文言文閱讀材料篇幅雖不長,但內(nèi)容豐富,文言實詞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詞類活用、語序倒置、內(nèi)容跳躍和成分省略等,更增加了詞義理解的難度。因此,在答題時就要有較強的推斷詞義的能力。基本方法1、運用形訓(xùn),即通過字形結(jié)構(gòu)分析來解釋詞的本義。漢字中形聲字占80%以上,其形旁為我們領(lǐng)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例(1)徑造廬訪成。造:到例(2)若少屈,冀得一歸覲。覲:拜見“造”形旁為“走”,而“廬”是處所,不難推斷與此相關(guān)聯(lián)的詞義應(yīng)該是“到”、“去”,“造”字的其他意義(“制造”、“成就”等)顯然與句義不符合?!坝P”的形旁為“見”,“歸”是回家,故而可判斷“覲”釋為“拜見”是正確的。2、運用聲訓(xùn),找到通假關(guān)系,用本義解釋假借義。例(3)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例(4)伯王之業(yè),不從此也?!耙怼迸c“翌”字形相似,讀音相同,“翌”的含義是“次于今年、今日的”,則“翼日”就是“翌日”,即“第二天”?!安迸c“霸”聲母相同,古音接近,本句中的“伯”就是“霸”的通假字,“伯王之業(yè)”即稱霸稱王的功業(yè)。3、借助成語來推斷詞義。解釋文言實詞時,如果能聯(lián)想到含有這一語素的成語,理解詞義就省時省力了。例(5)在官清恪,未嘗聞私。?。褐斏鞫Ь础@?)吾亦望汝副其此心。副:符合例(7)取諸縣以給,斂諸大谷者尤亟。給:滿足自己。例(8)善才繩之。繩:捆綁。今有成語“恪遵功令”,“名副其實”,“自給自足”“繩之以法”。以上成語中加點詞的詞義,我們平時相對熟悉。借助它們,可以做出判斷:例(5)、例(6)、例(7)正確;例(8)對“繩”的解釋有誤,應(yīng)釋為“依法處置”。4、借助句內(nèi)語法結(jié)構(gòu)來推斷詞義。例(9)煙濤微茫信難求。信:確實例(10)其罪當與童貫等。等:(童貫)等人。例(11)自放驢,取樵炊爨。樵:打柴。例(12)登辭疾不受。疾:急速“信”可以作名詞(如釋為“信用”)、動詞(如釋為“相信”),也可以用作副詞(如釋為“確實”)。分析例(9),句中“難求”是謂語,而“信”修飾“難求”,作狀語。狀語一般由副詞或形容詞充當,再結(jié)合語境就容易判斷“信”是“確實”、“實在”之義。分析例(10),句中主語為“其罪”,“與童貫”是狀語,而“等”應(yīng)該是句子的謂語。所以它是“一樣”、“等同”之義,而非“等人”、“等等”。再看例(11)句中的“樵”作“取”的賓語,應(yīng)該是名詞,所以解釋為“打柴”明顯有誤。同樣的道理,例(12)中的“疾”也是名詞,應(yīng)釋為“疾病”,“辭疾”即“稱病”、“托病”。5、借助較整齊的句式來推斷詞義古人為文講究鋪陳對偶,注意節(jié)奏和諧,常常使用一些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近、意義相同或相對的句子。把握住相關(guān)句子的結(jié)構(gòu)特點,推測詞義的準確性就會明顯提高。就是說要充分利用對文、互文來釋詞。例(13)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不見。解釋:“圣君治國”,必須發(fā)現(xiàn)它與“亡國破家”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弄清它們有相同的語法結(jié)構(gòu),才能明確這不是主謂短語,而是并列短語,才能準確地回答出“圣明之君,治平之國”?!巴鰢萍摇迸c“圣君治國”是對文。另外,文言文中互文也很常見?;ノ亩酁榈慕x詞并用,前后聯(lián)系起來考慮,可以順利地理解詞義。例(14)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本句中的“以”字本來較難理解,但借助與之對應(yīng)的“用”字,我們可以推知“以”也作“被任用”講。6、根據(jù)上下文來推斷詞義,即“因文定義”例(15)得全首領(lǐng)以沒。全首領(lǐng):指保持高位。例(16)人災(zāi),絕食者千余家。絕食;斷絕飲食。例(15)前文寫“開封儀同三司高俅死”,盡管此人罪大惡極,但并沒有被砍頭,他得以保留全尸,所以“全首領(lǐng)”當指“保全頭顱”。例(16)考查對“絕食”的理解,現(xiàn)代漢語中“絕食”指斷絕飲食,以示坑議或自殺;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縣大水、人災(zāi)”,下文又寫太守蘇瓊“貸粟以付饑者”,那么這個“絕食”當指水災(zāi)后斷了糧食。今義是主動地斷絕飲食,此處則是被迫無奈斷了糧,古今異義。【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1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效此也?!敬鸢浮?4.(1)愛惜書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貴人家)藏書的人所做的事,我們貧窮人家沒有空閑(余力)效仿這種做法。(2)凡遇不易處之境,皆能掌學(xué)問識見?!敬鸢浮?凡是遇到逆境(不順的處境),都能増長學(xué)問和見識。(6分。每小題3分,意對即可)【解析】(10)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翻譯。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通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①句重點詞語有:“所為”,所做的事;“未遑”,沒有空閑(余力);“效”,效仿。句意:愛惜書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貴人家)藏書的人所做的事,我們貧窮人家沒有空閑(余力)效仿這種做法。②句重點詞語有:不易處之境,逆境(不順的處境);掌:増長。句譯:凡是遇到逆境(不順的處境),都能増長學(xué)問和見識?!究键c解析】文言文翻譯常用的技巧文言文翻譯常用的技巧1.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地名、人名、物名、職稱、器皿等,可照錄不翻譯。比如: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將軍和都尉都是官名,照錄不翻譯。2.刪:刪去不需要翻譯的詞。比如《曹劌論戰(zhàn)》“夫戰(zhàn),勇氣也?!边@里的“夫”為發(fā)語詞,翻譯時應(yīng)該刪去?!独恰?“肉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边@里的“之”起補足音節(jié)的作用,沒有實意,應(yīng)該刪去。3.補:翻譯時應(yīng)補出省略的成分。比如《兩小兒辯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翻譯時在“如盤盂”前補出形容詞性謂語“小”。【考點定位】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救c·品味】15.參照示例,結(jié)合加點詞語賞析下面句子,體會文中父親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4分)【示例】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绊殹笔潜仨毜囊馑迹B用兩個“須”表達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語氣?!胺恰瓱o以……”雙重否定,強調(diào)了“學(xué)習(xí)”和“立志”的重要,表現(xiàn)了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1)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15.(1)“切莫”是千萬不要的意思,語氣堅決,強調(diào)了要讀書就不必愛惜書,表現(xiàn)了孫技蔚要兒子務(wù)實求知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2)人生在世,安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2)“安得………乎”以反問的語氣,告訴兒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難,要學(xué)會忍讓,表現(xiàn)了吳汝綸對兒子擁有美好德行的股切期望。(4分。每小題2分,語氣、情感各1分)【考點解析】文言文中表反問語氣的的固定格式文言文中表反問語氣的的固定格式句中有“安……乎(哉)、安能、安得、何能、何得、不為……乎、不亦……乎、何……為、無乃……乎、其……乎、庸……乎、得無……乎、得無……耶、獨……耶(哉)、非……歟、況……乎(歟)、豈……哉(歟、乎)”等詞.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湯問》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吾師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摘錄·明理】16.下面是從三則家書中摘錄的蘊含著修身治學(xué)智慧的話,根據(jù)語境把合適的內(nèi)容填在相應(yīng)的橫線上。(填序號)(4分)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③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④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⑤忍讓為居家美德⑥若必以相爭為勝,乃是大愚不靈,自尋煩惱⑦生于憂患,存乎疢疾讀書須注重方法,務(wù)實求知,我們可以按照古人說的“(1)_____________”去做;面對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話“(2)_____________”來勉勵自己;當我們放縱懈怠、內(nèi)心浮躁時,可以提醒自己“(3)_____________”;當我們追逐名利、失去目標時,可以告誡自己“(4)_____________”。【答案】16.(1)④(2)⑦(3)③(4)②(4分,毎小題1分)【解析】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譯文:讀書時就必須動手圈圈點點,如果看壞了一本書,不妨再去買一本來。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緟⒖甲g文】【乙】開始讀古書時,千萬不要太愛惜書本,過分的愛惜,一定把它束之高閣而不去讀它。讀書時就必須動手圈圈點點,如果看壞了一本書,不妨再去買一本來。愛惜書本是有能力藏書的人家所做的事,我們窮人沒有余力去效仿這種做法了。就譬如茶杯飯碗,明明知道是珍貴的古瓷器,本應(yīng)當珍惜,但家里窮,只有這件器皿,難道忍著口渴和饑餓而不用它,把它珍藏起來嗎?兒女應(yīng)當知道?!颈咳套屖歉愫眉彝リP(guān)系的美德,你沒有聽過孟子"三自反"的話嗎?如果必須以相爭取勝,那就是大愚魯鈍的人,就是自尋煩惱。人生在世怎能和我同心的人生活在一起呢?凡是遇到逆境,就能增長學(xué)問和見識。孟子的"生于憂患""存乎疢疾"都是至理名言啊。(2019浙江寧波)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與知識連結(jié),更懂“記”】14.初中已學(xué)的“記”有“修造記”“游覽記”“器物記”,下面分類正確的一項是(▲)(2分)①《岳陽樓記》②《核舟記》③《醉翁亭記》④《滿井游記》⑤《小石潭記》A.①③/④⑤/②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⑤/②③/①【與篇章連結(jié),更懂“情”】15.根據(jù)要求,完成題目。(5分)(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噫!微斯人,吾誰與歸?(2)“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嘆?【與材料連結(jié),更懂“人”】16.閱讀下面《宋史·范仲淹傳》中的材料,完成相關(guān)任務(wù)。(9分)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材料二:夷簡①再入相,帝諭仲淹使釋前憾。仲淹頓首謝曰:“臣鄉(xiāng)論蓋國家事,于夷簡無憾也?!辈牧先貉又茛谥T砦③多失守,仲淹自請行,遷戶部郎中兼知延州?!咀⑨尅竣僖暮啠喝嗣"谘又荩旱孛?。③砦,同“寨”。【任務(wù)一】材料一中畫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B.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C.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D.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救蝿?wù)二】根據(jù)《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相關(guān)注釋,為下列句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義項。(1)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A.豐富,充足B.供給,供養(yǎng)(2)帝諭仲淹使釋前憾(▲)A.遺憾,心感不足,不滿意B.怨恨【任務(wù)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堅守的信條,請聯(lián)系三則材料,說說他是怎樣踐行的。【參考答案】14.A(2分)15.(1)(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2)【示例1】有對世人的感嘆,有對朋友的感嘆,也有對自己的感嘆。【示例2】當今世上志同道合的人何其少??!老朋友啊,讓我們一起努力,追尋古仁人的腳步![5分。(1)2分;(2)3分,言之成理即可]16.【任務(wù)一】D(2分)【任務(wù)二】(1)B(2)B(2分,各1分)【任務(wù)三】范仲淹心系百姓,在鄉(xiāng)族中設(shè)置義莊,贍養(yǎng)族人,自己及家人卻過著“非賓客不重肉”,“衣食僅能自充”的儉樸生活;以國家大事為重,不計個人私怨;為了邊境安寧,主動請纓,抵御外敵等;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體現(xiàn)。(5分,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5分。意思相近即可)(2018浙江寧波)【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選自《陶淵明集》)【乙】劉酒,汴人,無名字,自呼曰“酒”,人稱曰劉酒云。畫人物,有清勁之致,酒后運筆,尤覺神來。人以為張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畫,皆書一“酒”字款,其似行書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筆也。嘗為上洛郡王作畫,王善之,曰:“張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畫曰:“尚未款?!蹦司砣肱允?,縱筆書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驅(qū)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畫,他一無所知。酒與予交最久,無妻子,每謂予曰:“死以累君?!币蝗辗匠直箫?,忽然脫去,開口而笑,杯猶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為買棺殮之。(選自《虞初新志?劉酒傳》,有刪節(jié))【注釋】張平山:名畫家,擅畫人物。款:鐘鼎等器物上鑄刻的文字,引申為書畫上的題名。

篆籀(zhòu):即篆書。

上洛:古地名,即今商縣。(1)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王怒甚裂其幅驅(qū)之出酒固怡然。(2)下列關(guān)于【甲】【乙】兩文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DA.五柳先生鐘愛宅邊的五棵柳樹,故取“五柳”為號。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無暇顧及。C.劉酒作畫,用行書落款,是為了顯示其書法的精湛。D.劉酒愛“酒”,以“酒”為名,與“酒”生死相隨。(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造飲輒盡,期在必醉。②酒與予交最久,無妻子,每謂予曰:“死以累君?!保?)傳記往往用非常之筆表現(xiàn)非常之人。賈文忠“曾不”一詞表現(xiàn)了五柳先生率真灑脫的性格特點;乙文中的“不屑”一詞刻畫了劉酒自命不凡的性格特點。(各用一個四字短語填寫)(5)兩位傳主,一位“銜觴賦詩”,一位“飲酒作畫”,他們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處?【參考答案】(1)本題考查學(xué)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句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yīng)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yīng)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根據(jù)句意來劃分:句意:大王非常生氣,撕裂了他的畫,趕他出去,但酒喝得仍是怡然自得.(2)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分析.

A.有誤,五柳先生因為宅邊有五棵柳樹,故取“五柳”為號;B.有誤,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不是因為忙于著文,無暇顧及;C.有誤,他的落款似行書,也似篆書;D.正確;故選:D(3)本題主要考查點是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重點詞有:造:到句意: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②重點詞有:妻子:妻子兒女句意:劉酒與我交往最久,沒有妻子兒女,每次對我說:“死還要拖累您.”(4)本題考查的是賞析重點詞語中包含的人物性格,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分析,并結(jié)合全文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來思考.

(5)此題考查的是對中心的把握.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解答時,需要結(jié)合人物的事跡、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進行思考分析.答案:(1)王怒/甚裂其幅/驅(qū)之/出酒固怡然.(2)D(3)①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②劉酒與我交往最久,沒有妻子兒女,每次對我說:“死還要拖累您.”(4)率真灑脫

自命不凡(5)擺脫約束、豁達超脫、釋放人性,享受悠閑.【參考譯文】【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這個作為號了.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他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所領(lǐng)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愛喝酒,家里窮經(jīng)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遮擋不住嚴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常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從此過完自己的一生.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jīng)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這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因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的快樂.不知道他是無懷氏時代的人呢?還是葛天氏時代的人呢?【乙】劉酒,是汴梁人,沒有名字,自稱“酒”,別人就稱呼他“劉酒”.畫人物,有清新剛勁之風(fēng),酒后畫,更覺得有神韻.別人都認為他是張平山之后的第一人,劉酒很不屑.凡作畫,落款都寫一個“酒”字,似行書,也似篆書,是他的得意之筆.曾經(jīng)為上洛郡王作畫,郡王很欣賞他,稱贊他是“張平山后一人”.借著酒意有點不高興,急忙要回畫說:“還沒有寫落款”.于是卷起畫走到旁邊的屋子,在畫卷的上下左右寫了百十個大大的“酒”字.大王非常生氣,撕裂了他的畫,趕他出去,但酒喝得仍是怡然自得.劉酒與我交往最久,沒有妻子兒女,每次對我說:“死以累君.”一天正持杯痛飲,忽然死去,開口而笑,杯子還在手里.余感動于他以前說的話,為他買棺材裝殮了他.(2017浙江寧波)【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乙】伏伽①曰:“臣聞‘性相近,習(xí)相遠’。今皇太子諸王左右執(zhí)事,不可不擇。大抵不義無賴及馳騁射獵歌舞聲色慢游之人,止可悅耳目,備驅(qū)馳,至拾遺補闕,決不能也。泛觀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亂之。愿選賢才,澄僚友③之選。”帝④大悅,即詔:“周、隋之晚,忠臣結(jié)舌,是謂一言喪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與天道,然冀弼諧以輔不逮,而群公卿士罕進直言。伏伽至誠慷慨,據(jù)義懇切,指朕失無所諱。其以伏伽為治書侍御史,賜帛三百匹?!保ㄟx自《新唐書·卷一百三·列傳第二十八》)【注釋】①伏伽:孫伏伽,唐初大臣,歷史上有據(jù)可查的第一位狀元。②子姓:子孫,子孫輩。③僚友:指官職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14.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3分)泛觀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亂之。15.下列關(guān)于【甲】【乙】兩文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A.齊王下令后,當面諷刺齊王者可以接受上等獎賞。B.齊國和燕、趙、韓、魏打仗,最終戰(zhàn)勝了這些國家。C.“不義無賴”及“慢游之人”,只可用來愉悅耳目,以供騎馬奔馳。D.孫伏伽指出唐高祖的過失,無所避諱。1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1)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2)周、隋之晚,忠臣結(jié)舌,是謂一言喪邦者。17.勸諫有多種方式。鄒忌委婉勸諫,通過家事、國事類比得出了的結(jié)論;孫伏伽直言進諫,通過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用原文語句回答)(4分)18.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下面句中加點詞語,分析齊威王和唐高祖這兩個人物的共同特點。(4分)王曰:“善?!蹦讼铝睢髳偅丛t……【參考答案】14.

泛觀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亂之。(3分,每處1分。多斷一處倒扣1

分,扣完為止)15.D(2

分)16.

⑴一年以后(過了一年),即使(就是)想進諫,也沒什么可說的了。⑵周、隋兩朝的晚期

(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說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會亡國(一言堂會讓一個國家滅亡)。[5分,(1)2分,⑵3分]17.

王之蔽甚矣愿選賢才,澄僚友之選(4分,各2分)18.

“乃”為“于是、就”的意思,“即”為“立即、立刻”的意思,說明齊王下令和唐高祖發(fā)布詔書速度快,行事果斷。說明他們都是虛心納諫、心胸寬廣、廣開言路的帝王。(4分,由字義引發(fā)理解2分,人物形象2分)【參考譯文】【乙】伏伽說:“我聽說人的天性相近,但后天養(yǎng)成的習(xí)慣卻相差很遠?;侍蛹爸T王等左右群僚,不可不有選擇擇的任用。只要不講仁義的無賴,以及好奢華馳獵馭射,專作戲狗玩馬、沉迷聲色歌舞之人,知可以用來愉悅耳目,跑跑腿,打打雜,至于讓他們來補充官缺,是決不行的。我歷觀前代,子孫不孝,兄弟離間,沒有一個不是身邊的作亂的。愿陛下妙選賢才,作為皇太子的僚友。高祖很高興,立即下詔說“周、隋兩朝的魄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說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會亡國。我唯獨道德修養(yǎng)不夠,不能讓自己的性格符合天意,于是做事常深思盡全力,經(jīng)常希望得到眾人的輔佐,以改正彌補自己的過失。然而朝中的大臣們,很少有直言進諫的。萬年縣法曹孫伏伽,真誠慷慨直言,語言發(fā)自內(nèi)心情意懇切,指出我的得失,一點都不回避。提拔孫伏伽為治書侍御史并賞賜帛三百匹?!保?016浙江寧波)【甲】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節(jié)選自《武林舊事·觀潮》)【乙】昔伍子胥①累諫吳王,忤旨,賜屬鏤劍而死。臨終,戒其子曰:“懸吾首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伐吳。以鮧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弊允亲院iT山,潮頭洶涌高數(shù)百尺,越錢塘,過漁浦,方漸低小,朝暮再來。其聲震怒,雷奔電激,聞百余里。時有見子胥乘素車白馬在潮頭之中,因立廟以祠焉。(節(jié)選自《錄異記·異水》)【注釋】①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民間尊之為“潮神”。13.根據(jù)《古今漢語詞典》提供的部分義項,為下列加點的詞選擇恰當?shù)慕忉?。?分)(1)昔伍子胥累諫吳王(▲)A.重疊B.同“壘”C.堆集,積聚D.連續(xù),屢次(2)戒其子曰(▲)A.防備B.戒除C.告戒,后作“誡”D.鑒戒,警惕使不犯錯誤14.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3分)以鮧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中的“既望”是指農(nóng)歷十六日。B.“因立廟以祠焉”和成語“事出有因”中的兩個“因”意思不同。C.“自是自海門山”和成語“是非分明”中的兩個“是”意思不同。D.“方其遠出海門”和“戒其子日”中的“其”所指不同,前者指潮水,后者指吳王。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2)懸吾首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伐吳。17.下列與甲文畫線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一項是(▲)(3分)A.怒勢豪聲迸海門,州人傳是子胥魂B.天排云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C.高與月輪參朔望,信如壺漏報朝昏D.吳爭越戰(zhàn)成何事,一曲漁陽過遠村18.乙文用“怒”形容浙江之潮,言簡意豐,試作具體分析。(4分)▲【參考答案】13.(1)D(2)C14.以鮧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15.D16.(1)錢塘江湖,是天下稱雄的景象。(2)把我的頭懸掛在南門上,(讓我)來看越國的軍隊來攻打吳國。17.B18.“怒”不僅表現(xiàn)出浙江之湖的壯觀,也能使人聯(lián)想到伍子胥的憤怒?!緟⒖甲g文】【甲】錢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從(農(nóng)歷)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壯觀的。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時候,(遠看)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不久(潮水)越來越近,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射,吞沒天空,沖蕩太陽,氣勢極其雄偉豪壯。楊萬里的詩中說的“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乙】過去伍子胥多次勸諫吳王,觸怒了吳王的旨意,賜給他屬鏤劍而死。(伍子胥)臨終(的時候),告訴他的兒子說:“(我死后你將)我的頭懸掛在都城南門,(讓我)來看越過士兵討伐吳國。用鮧魚皮包住我的尸體投入江中,我要在一早一晚乘著潮水來看吳國慘敗。”從此以后從海門山開始,江水潮頭洶涌,浪高幾百尺,越過錢塘江,經(jīng)過過漁浦,才逐漸變低變小,(第二天)早晨傍晚又來(一次)。那濤聲(就像龍王)震怒(一樣),像雷電一樣奔跑激騰,(聲音)能傳到一百多里以外。有時能夠看見伍子胥在潮頭之中乘著白色的車白色的馬,于是(當?shù)厝耍┚蜑樗㈧魪R來祭祀他。(2015浙江寧波)釋盜遺布陳寔,字仲弓,為太丘長。有人伏梁上,寔見,呼其子訓(xùn)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倍砺勛酝兜?,伏罪。寔曰:“觀君形狀非惡人應(yīng)由貧困?!蹦诉z布二端,令改過之,后更無盜。(節(jié)選自《忍經(jīng)·勸忍百箴》)17.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三處)(3分)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呼其子訓(xùn).之曰(教誨)B、俄.聞自投地(不久)C、乃遺.布二端(贈送)D、后更無盜.(強盜)19.陳寔為什么不處罰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陳寔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7.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18.D19.觀君形狀非罪人,應(yīng)由貧困。20.⑴陳寔對梁上君子不加懲罰,反而贈送給他兩匹布,從中看出他寬宏大量。⑵陳寔對梁上君子責(zé)罰,而是進行教育,從中看出他教育有方,以德化人?!緟⒖甲g文】陳寔,字仲弓,為太丘縣令。一天,有一個小偷伏在屋梁上準備行竊,陳寔見到后,把自己的兒子喊過來,教訓(xùn)說:“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習(xí)慣所養(yǎng)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這樣的人?!币粫海萘荷系男⊥堤聛?,跪在地上認罪。陳寔說:“從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惡人,應(yīng)該是由貧困造成的?!庇谑?,贈給他兩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這人再沒有做過小偷。(2014浙江寧波)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保ü?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1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3分)⑴又何間焉______________⑵小惠未徧______________⑶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14.下面加點的“之”與“小大之獄”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屬予作文以記之.B、輟耕之.壟上C、故時有物外之.趣D、何陋之.有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3分)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曹劌認為作戰(zhàn)取勝的先決條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2分)【參考答案】13.⑴參與⑵通“遍”,遍及⑶賜福,保佑14.C15.豬牛羊、玉器、絲織品等祭祀品,(我)從來不敢虛報,一定按照實情(報告)。16.取信于民(2014浙江寧波)蘇城有南園、北園二處,菜花黃時,苦無酒家小飲。攜盒而往,對花而飲,殊無意味?;蜃h就近覓飲者,或議看花歸飲者,終不如對花熱飲為快……街頭有鮑姓者,賣餛飩為業(yè),以百錢雇其擔(dān),約以明日午后。鮑欣然允議。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眾咸嘆服。飯后同往,并帶席墊,至南園,擇柳陰下團坐。先烹茗,飲畢,然后暖酒烹肴。是時風(fēng)和日麗,遍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不飲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擔(dān)者頗不俗,拉與同飲。游人見之,莫不羨為奇想。杯盤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臥,或歌或嘯。紅日將頹余思粥擔(dān)者即為買米煮之果腹而歸。(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18.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2分)紅日將頹余思粥擔(dān)者即為買米煮之果腹而歸。19.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殊無意味(很,非常)B.或議就近覓飲者(尋找)C.擇柳陰下團坐(圍坐在一起)D.各已陶然(熏陶)20.根據(jù)文中畫線的句子,用現(xiàn)代漢語描繪你眼前所呈現(xiàn)的畫面。(2分)21.你從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2分)【參考答案】18.紅日將頹/余思粥擔(dān)者即為買米煮之/果腹而歸。(2分,對三處2分,兩處1分,一處不得分)19.D(2分)20.【示例】這是一個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黃,蝴蝶蜜蜂到處飛,男男女女穿著漂亮衣服,紛紛出來游玩賞春。面對美好春光,人們深深陶醉。(2分,表達流暢,意思符合即可)21.熱愛自然,喜歡和朋友相處,自由自在,閑適快樂(2分,答出兩點即可)【參考譯文】蘇城有南園、北園兩處游玩的地方,菜花黃了的時候,苦于沒有酒家可以喝幾杯小酒。帶著飯盒去,對著花飲冷酒吃冷菜,很沒有意味。……街頭有個姓鮑的,賣餛飩為生,我們用一百錢雇他的一套東西,約他明天午后去,姓鮑的爽快同意了。第二天看花的人都來了,我告訴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他們都很贊嘆佩服。飯后大家一起帶著席墊去了南園,選擇柳樹蔭下團坐。我們先烹茶,飲完,然后熱了酒并煮了食物。當時風(fēng)和日麗,遍地黃金色的花,大家穿著青衫紅袖,走過田間小路,蝶蜂亂飛,令人不喝酒也陶醉了。等到酒肴都燒好,大家坐在地上大嚼,那個擔(dān)餛飩的言談不俗氣,我們拉他一起飲酒。游人見了我們,都羨慕我們的奇思異想。吃完后,杯盤弄得亂七八糟,大家都有點喝醉,有的坐有的睡,有的唱有的叫。太陽要下山了,我想吃稀飯,那個賣餛飩的就去買米煮了粥,吃飽了大家散去。(2013浙江寧波)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禮運》)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1)故人不獨親其親(2)力惡其不出于身也1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貨惡其棄于地也A.每自比于管仲、樂毅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C.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D.所惡有甚于死者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17.選文構(gòu)想的理想社會具有哪些特點?(2分)【參考答案】14.(1)以……為親(贍養(yǎng))(2)憎惡(2分,每小題1分)15.B(2分)16.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2分,“行”與“修”各0.5分)17.要點: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2分,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2013浙江寧波)呂蒙入?yún)?,王勸其學(xué)。乃博覽群籍,以《易》為宗。常在孫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誦《易》一部。俄而起驚。眾人皆問之。蒙云:“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與我言論世祚①興亡之事,日月廣明之道,莫不窮精極妙;未該玄②言,政③空誦其文耳?!北娮灾蓢艺b文也。【注釋】①世祚:指國運。②玄:深奧。③政:只,僅僅。(選自《太平廣記》)19.根據(jù)《古漢語字典》提供的部分義項,為下列加點的詞選擇恰當?shù)慕忉尅#?分)⑴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A.剛才B.假如C.接近D.向著⑵日月廣明之道(▲)A.道路B.道理C.引導(dǎo)D.方法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乃博覽群籍凡三往,乃見B.以《易》為宗雖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齊D.與我言論世祚興亡之事實是欲界之仙都21.下列選項中對畫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眾人坐著都知道呂蒙說夢話在背誦《易經(jīng)》。B.眾人坐著都知道呂蒙說胡話在朗讀《易經(jīng)》。C.在座的人都知道呂蒙說夢話在背誦《易經(jīng)》。D.在座的人都知道呂蒙說胡話在朗讀《易經(jīng)》。22.文中呂蒙的好學(xué)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參考答案】19.(1)A(2)B(2分,每小題1分)20.D(2分)21.C(2分)22.①博覽群書②夢中誦書(2分,每點1分,意思符合即可)【參考譯文】呂蒙為吳國效力后,吳國的主公孫權(quán)勸他學(xué)習(xí),呂蒙于是以《易經(jīng)》為主,看了很多的書籍。有一次他在孫策家里喝酒喝多睡著了,忽然在夢中將《周易》背誦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大家都問他怎么回事。呂蒙說:“我夢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談?wù)搰\興衰的事情,日月運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誦這篇文章罷了?!痹谧娜硕贾绤蚊勺鰤舻臅r候在朗誦。(2012浙江寧波)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勝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15.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⑴勝人持湯沃灌▲⑵同舍生皆被綺繡▲1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腰白玉之環(huán)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B.天下縞素C.吾妻之美我者D.一狼洞其中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18.文中宋濂的求學(xué)經(jīng)歷給了我們哪些啟示?(2分)▲【參考答案】15.(1)熱水(2)通“披”,穿(2分,每題1分)16.C(2分)17.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就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了。(2分,意思符合即可)18.①學(xué)習(xí)要勤奮刻苦。②學(xué)習(xí)要以讀書為樂。(2分,每點1分)(2012浙江寧波)王右軍①年減②十歲時,大將軍③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④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⑤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⑥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選自《世說新語》,有刪減)【注釋】①王右軍:王羲之。②減:不足。③大將軍:王敦。④錢鳳:人名,字世儀。⑤孰:熟。⑥從:縱。19.根據(jù)《辭?!诽峁┑牟糠至x項,為下列加點的詞選擇恰當?shù)慕忉?。?分)⑴屏人論事(▲)A.當門的小墻B.忍住C.退避D.除去⑵乃陽吐污頭面被褥(▲)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B.與“陰”相對C.外露的D.通“佯”20.下列句中加點詞“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大將軍甚愛之A.悵恨久之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小大之獄D.宋何罪之有21.文中大將軍和錢鳳為什么“大驚”?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22.文中的王右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2分)▲【參考答案】19.⑴C⑵D(2分,每小題1分)20.B(2分)21.大將軍與錢鳳商議叛逆的事情,忘記了王右軍在帳中睡覺,擔(dān)心他們商量的計謀被右軍聽到了,為此感到大驚。(2分,意思符合即可)22.機智(聰明)、沉著(冷靜、鎮(zhèn)定)(2分)【參考譯文】王羲之年紀不到十歲時,大將軍非常喜歡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帳中睡覺。大將軍有一次曾經(jīng)先起來了,王羲之還沒有起來。不一會兒,(王敦的參軍)錢鳳進來,王敦屏退他人和錢鳳討論事情。都忘了王羲之還在帳子里,他們說起要謀反的計劃。這時王羲之醒來,聽到他們的談?wù)撝?,知道自己沒有活的道理,就假裝吐口水臟了頭臉和被褥,假裝睡得很熟。王敦議論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沒起床。兩人大驚說:“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開帳,卻見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確實還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2011浙江寧波)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15.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⑴顧野有麥場▲⑵一狼洞其中▲16.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鳴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許寡人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18.從這則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2分)▲【參考答案】15.⑴回頭看⑵打洞(2分,每空1分)16.C(2分)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2分,意思符合即可)18.啟示:①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耍怎樣的花招,總是要被識破的。②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取得勝利。(2分,寫出一點即可,意思符合即可)(2011浙江寧波)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背踉唬骸吧圃?。吾請無攻宋矣?!?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9.下面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D.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雖殺臣,不能絕也2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21.子墨子在與楚王的最后交鋒中,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況?(2分)【參考答案】18、①“圉”通“御”,抵擋;②入侵。19、B.20、我知道你用來抵御我的方法,我不說。21、明白告訴公輸盤與楚王,宋國已做好充分準備,使公輸盤與楚王不敢輕舉妄動,迫使楚王打消攻宋的念頭?!緟⒖甲g文】于是楚王召見公輸盤,墨子先生解下衣帶,用衣帶當做城墻,用木片當做守城器械。公輸盤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zhàn)術(shù),先生墨子多次抵御他。公輸盤的攻城器械用盡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還有富余。公輸盤屈服了,卻說:“我知道用來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說?!蹦酉壬舱f:“我知道你要用來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說?!背鯁柶渲械木壒?。墨子先生說:“公輸先生的意思,不過是要殺掉我。殺了我,宋國不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學(xué)生禽滑厘等三百來人,已經(jīng)拿著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國城上等待楚國入侵了。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國的抵御者啊?!背跽f:“好,我不會攻打宋國了。”(2010浙江寧波)疑人竊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彼炫c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門,而悔謝曰:“吾不能知子,而繆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保ㄟx自《歷代寓言大觀》,作者王守仁)【注釋】①踵:到,走到。②繆:“謬”,錯誤,荒謬。22.根據(jù)《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義項,為下面句中加點的詞選擇恰當?shù)慕忉?。?分)①友人來過()A.走過,經(jīng)過B.勝過,超越C.錯誤,過失D.訪,探望②逾年而事暴()A.暴露,顯露B.兇惡殘酷的C.突然D.欺凌,損害23.下面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逐與之絕。A.甚意,汝之不惠B.乃入見C.微斯人,吾誰與歸?D.行者休于樹2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25.聯(lián)系全文,你認為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并請結(jié)合你的生活體驗加以評價。(2分)【參考答案】22、①D;②A。23、B.24、我本來(就)懷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25、友人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也會有誤解別人的事情發(fā)生,但我們?nèi)绻茉诹私馐虑榈恼嫦嗪笥掠诔姓J并改正錯誤,這也是難能可貴的?!緟⒖甲g文】從前有個借宿在朋友家里的楚國人,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來,楚國人不知道。恰好他讓仆人到集市上的店鋪去買鞋,仆人私藏了買鞋的錢并把偷來的鞋子交給他,楚國人也不知道。有一天,他的朋友來拜訪他,看見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國人的腳上,很驚訝地說:“我本來就懷疑是你(偷了我的鞋),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庇谑呛退麛嘟^了關(guān)系。過了幾年,這個仆人的事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