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小升初數(shù)學真題試卷 解析版_第1頁
2022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小升初數(shù)學真題試卷 解析版_第2頁
2022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小升初數(shù)學真題試卷 解析版_第3頁
2022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小升初數(shù)學真題試卷 解析版_第4頁
2022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小升初數(shù)學真題試卷 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2022年小升初數(shù)學試卷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評分閱卷人一、填空題(共28分)得分1.一個數(shù)由6個億、3個千萬、8個十萬、5個百和9個十組成,這個數(shù)寫作,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是萬,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shù)約是億。2.÷15=16(???)=0.8=%=20:3.3.05升=毫升0.06平方千米=公頃100分=時4.若23x=45y(x,y均不為0),則x與y的最簡整數(shù)比是,x和y成5.盒子里有2個紅球、5個綠球和4個黃球,這些球除顏色不同外其它完全相同。從盒子中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大;從中至少摸出個球,才能保證其中有一個黃球。6.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學們到眼明寺森林公園參加植樹活動,兩種樹的總棵數(shù)在50~60棵之間,已知柏樹的棵數(shù)是松樹的35,則同學們種了棵松樹,棵柏樹。這些樹最后成活了49棵,成活率是7.在一幅地圖上,測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是12厘米,已知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72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在這幅地圖上量得A、B兩城的圖上距離是9厘米,則A、B兩城的實際距離是千米。8.王芳把6000元錢存入銀行,存期為3年,年利率為2.75%,到期時可得利息元.9.一個長方體木料,橫截面是邊長10厘米的正方形.從這根木料上截下6厘米長的一段,切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厘米,削去部分體積是立方厘米。10.如圖,連接在一起的兩個正方形的邊長都為1cm,一個微型機器人由點A開始按ABCDEFCGA……的順序沿正方形的邊循環(huán)移動。(1)第一次到達G點時移動了cm。(2)當微型機器人移動了2022cm時,它停在點。11.某小學舉行黨史知識競賽,共30道題,每答對一道得4分,答錯或不答每道倒扣2分。張麗最后得96分,她答對了道題。12.如圖,桌上有一張?zhí)菪蔚募埰?,折疊后,得到圖形所覆蓋桌面的面積是原來梯形面積的35。已知陰影部分的面積和為8平方厘米,原梯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閱卷人二、選擇題(共10分)得分13.如圖,三角形AOB、BOC、COD分別是同一個圓中的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相比較,()最大.A.鈍角三角形 B.銳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無法確定14.下列各圖中,運用了“轉(zhuǎn)化”方法的有()種。A.1 B.2 C.3 D.415.正方體木塊相對兩個面上的數(shù)字之和是7,這個木塊如圖放置后,按箭頭所示方向滾動,滾動到最后一格時,木塊朝上的數(shù)字是()

A.4 B.5 C.6 D.無法確定16.直角三角形ABC,AC=4厘米,AB=5厘米,BC=3厘米,如果以AC邊為軸旋轉(zhuǎn)一周,所形成的立體圖形的體積是()立方厘米。A.12π B.16π C.36π D.48π17.如圖,一列火車從A站經(jīng)過B站到達C站,然后返回。去時在B站停車,返回時不停。如果去時的平均車速為48千米/時(不含停車時段),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站到B站的路程為192千米B.這列火車從B站開往C站用時6分鐘C.這列火車往返的速度比是3:2D.這列火車從C站返回A站的車速是72千米/時閱卷人三、計算(共21分)得分18.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1)1021÷[56×(1﹣(2)95.6×18-9.56×90+953(3)17.83﹣(6.29+8.83)﹣1.71(4)5.7×[512÷(34+19.解方程(1)23(2)72:x=34閱卷人四、操作與實踐(共14分)得分20.如圖,每個小方格的邊長表示1厘米。(1)圖中平行四邊形沿高分成了兩部分,把其中的三角形向平移厘米,平行四邊形就變成了長方形。(2)把三角形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90度,畫出旋轉(zhuǎn)后的圖形。旋轉(zhuǎn)后和點C對應的點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是。(3)畫出圖中下方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軸對稱圖形,這是一個梯形。畫出這個軸對稱圖形按1:2縮小后的圖形。21.某市科學考試結(jié)果以等級形式呈現(xiàn),分A、B、C、D四個等級。某校六年級為了迎接科學調(diào)測,進行了一次模擬考試,隨機抽取部分學生的科學成績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繪制成如圖所示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1)這次調(diào)測共抽取了名學生的科學成績,將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2)扇形統(tǒng)計圖中,A等級所對應的扇形中,以圓心為頂點的角的度數(shù)為°。(3)如果該學校六年級共有600名學生,估計一下這次模擬考試有名同學的科學成績等級為A。閱卷人五、解決問題(共27分)得分22.一個圓錐形物體的底面周長是12.56分米,高9分米。(1)這個圓錐體所占的空間是多少立方分米?(2)如果給這個圓錐形物體做一個長方體的包裝盒,至少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硬紙板?23.小明是一個小統(tǒng)計迷,某天他統(tǒng)計了學校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數(shù)后,回去跟媽媽交流,給了媽媽這樣幾條信息:①這兩個班的人數(shù)正好相等;②六(1)班的女生人數(shù)比六(2)班的女生人數(shù)少10%;③六(1)班的男生人數(shù)與六(2)班全班人數(shù)的比是11:20;④六(2)班有女生30人。請你幫小明媽媽計算出:(1)六(1)班女生有多少人?(2)六(2)班男生有多少人?24.為慶祝北京冬奧會的舉行,甲、乙、丙三家體育用品店進行促銷活動。甲店:所有商品一律八八折;乙店:每滿100元返還15元現(xiàn)金;丙店:買十送二。一種足球每個的售價是60元,學校準備買50個這樣的足球,你認為去哪里買最劃算?25.賣香蕉的商販用的秤缺斤少兩,王大爺買香蕉,在商販的秤上稱出來是1000克,實際上只有800克。王大爺要求商販給足重量,商販自知理虧,為了稱夠?qū)嶋H上的1000克,商販在該秤稱得1000克的基礎上再多稱200克,即在商販的秤上稱1200克,這時他稱夠1000克了嗎?如果不夠,那么還應該再稱多少克?26.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車與乙車的速度比是4:3。相遇后兩車繼續(xù)前行,這時乙車將速度提高了20%。當甲車到達B地時,乙車距A地還有195千米。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630800590;63080.059;6【知識點】億以上數(shù)的近似數(shù)及改寫【解析】【解答】解:這個數(shù)寫作:630800590;

630800590=63080.059萬;

630800590≈6億。

故答案為:630800590;63080.059;6?!痉治觥績|以上的數(shù)的寫法,先看這個數(shù)有幾級,再從最高級寫起,哪個數(shù)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shù)位上寫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4位,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數(shù),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進一。2.【答案】12;20;80;25【知識點】百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解析】【解答】解:0.8=4÷5=(4×3)÷(5×3)=12÷15;

0.8=45=4×45×4=1620;

0.8=80%;

0.8=4÷5=(4×5):(5×5)=20:25;

所以12÷15=16【分析】比的基本性質(zhì):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把小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再加上百分號。3.【答案】3050;6;1【知識點】含小數(shù)的單位換算【解析】【解答】解:3.05×1000=3050(毫升),所以3.05升=3050毫升;

0.06×100=6(公頃),所以0.06平方千米=6公頃;

100÷60=123(時),所以100分=123時?!痉治觥繂挝粨Q算,從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用高級單位的數(shù)乘進率;從低級單位到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shù)除以進率。4.【答案】6:5;正【知識點】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義;比的化簡與求值【解析】【解答】解:23x=45y

x:y=65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依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5.【答案】綠;8【知識點】可能性的大小【解析】【解答】解:5個>4個>2個,從盒子中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最大;

2+5+1

=7+1

=8(個)

從中至少摸出8個球,才能保證其中有一個黃球。

故答案為:綠;8。【分析】綠顏色的球最多,則從盒子中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最大;假設最壞的情況,摸出前7個球是2個紅球和5個綠球,則最少再摸出1個球,即保證其中摸到有一個黃球,所以至少摸出球的個數(shù)是8個。6.【答案】35;21;87.5%【知識點】百分數(shù)的應用--求百分率【解析】【解答】解:7×8=56(棵)

56÷(3+5)×5

=56÷8×5

=7×5

=35(棵)

56÷(3+5)×3

=56÷8×3

=7×3

=21(棵)

49÷56=87.5%。

故答案為:35;21;87.5%?!痉治觥績煞N樹的總棵數(shù)在50~60棵之間,并且是3+5=8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只有56棵;同學們種松樹和柏樹的棵數(shù)分別=植樹的總棵數(shù)÷總份數(shù)×各自占的份數(shù);成活率=成活的棵數(shù)÷植樹的總棵數(shù)。7.【答案】1:6000000;540【知識點】應用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qū)嶋H距離【解析】【解答】解:12÷(720×100000)

=12÷72000000

=1:6000000

9÷16000000÷100000

=54000000÷100000

=540(千米)。

【分析】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然后單位換算。8.【答案】495【知識點】百分數(shù)的應用--利率【解析】【解答】解:6000×2.75%×3

=165×3

=495(元)。

故答案為:495?!痉治觥坷?本金×利率×時間。9.【答案】157;443【知識點】圓錐的體積(容積)【解析】【解答】解:10÷2=5(厘米)

3.14×52×6×13

=3.14×25×2

=78.5×2

=157(立方厘米)

10×10×6-157

=100×6-157

=600-157

=443(立方厘米)。

【分析】圓錐的體積=π×半徑2×高×1310.【答案】(1)7(2)C【知識點】周期性問題【解析】【解答】解:(1)1×7=7(厘米);

(2)2022÷8=252(圈)······6(厘米),當微型機器人移動了2022厘米時,它停在點C。

故答案為:(1)7;(2)C?!痉治觥浚?)第一次到達G點時移動的長度=正方形的邊長×移動的邊長的個數(shù);

(2)微型機器人移動一圈是8厘米,微型機器人移動了2022厘米時,移動了252圈,余下6厘米,所以它停在點C。11.【答案】26【知識點】雞兔同籠問題【解析】【解答】解:假設張麗全部答對,則答錯的道數(shù)是:

(30×4-96)÷(4+2)

=(120-96)÷6

=24÷6

=4(道)

30-4=26(道)。

故答案為:26?!痉治觥考僭O張麗全部答對,則答錯的道數(shù)=(題的總道數(shù)×每答對一道的得分-張麗最后的得分)÷(每答對一道的得分+答錯或不答每道倒扣的分數(shù));張麗答對的道數(shù)=總道數(shù)-張麗答錯的道數(shù)。12.【答案】20【知識點】分數(shù)除法與分數(shù)加減法的混合運算【解析】【解答】解:8÷[(5-3)÷5]

=8÷[2÷5]

=8÷25

=20(平方厘米)。

【分析】原梯形的面積=陰影部分的面積÷所占的分率;其中,陰影部分所占的分率=(5-3)÷5。13.【答案】C【知識點】三角形的面積【解析】【解答】解: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相比較,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最大。

故答案為:C?!痉治觥咳切蔚拿娣e=底×高÷2;這三個三角形的底都是圓的半徑,直角三角形的高等于圓的半徑,鈍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的高小于圓的半徑,所以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最大。14.【答案】C【知識點】圓的面積【解析】【解答】解:運用了“轉(zhuǎn)化”方法的有第一、第三、第四這3種。

故答案為:C?!痉治觥坑嬎銏A的面積時,把圓轉(zhuǎn)化成近似的長方形,從而求出圓的面積、把小數(shù)乘法轉(zhuǎn)化成整數(shù)乘法來計算、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求出它的面積。15.【答案】B【知識點】正方體的特征【解析】【解答】解:木塊朝上的數(shù)字是5。

故答案為:B?!痉治觥坑^察可知,數(shù)字1的對面是6,數(shù)字2的對面是5,數(shù)字3的對面是4,按箭頭所示方向滾動第一次3朝下,4朝上;滾動第二次1朝下,6朝上;滾動第三次2朝下,5朝上。16.【答案】A【知識點】圓錐的體積(容積)【解析】【解答】解:π×32×4×13

=π×9×4×13

=36π×13

【分析】立體圖形的體積=半徑為3厘米,高為4厘米的圓錐的體積;其中,圓錐的體積=π×半徑2×高×1317.【答案】D【知識點】用圖像表示變化關系【解析】【解答】解:A項:4÷60=115(時)

48×115=3.2(千米),所以A站到B站的路程為3.2千米,原題干說法錯誤;

B項:10-5=5(分鐘),這列火車從B站開往C站用時5分鐘,原題干說法錯誤;

C項:4+5=9(分鐘)

9÷60=320(時)

48×320=7.2(千米)

19-13=6(分鐘)

7.2÷6=1.2(千米/分)

1.2×60=72(千米/時)

48:72=2:3,原題干說法錯誤;

D項:4+5=9(分鐘)

9÷60=320(時)

48×320=7.2(千米)

19-13=6(分鐘)【分析】A項:先單位換算,A站到B站的路程=速度×時間;

B項:這列火車從B站開往C站用的時間=到達C站的時間-從B站出發(fā)的時間;

C項:速度=路程÷時間,寫出比后,依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

D項:這列火車從C站返回A站的車速=路程÷返回的時間。18.【答案】(1)解:1021÷[56×(1-13)]

=1021÷[56×23=6(2)解:95.6×18-9.56×90+9535=95.6×(18-9+1)=95.6×10=956(3)解:17.83-(6.29+8.83)-1.71

=17.83-6.29-8.83-1.71=(17.83-8.83)-(6.29+1.71)=9-8=1(4)解:5.7×[512÷(34+56)]

=5.7×[5=5.7×5=1.5【知識點】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及應用;分數(shù)乘法運算律;連減的簡便運算【解析】【分析】(1)、(4)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如果有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如果沒有括號,先算乘除,再算加減;只含有同一級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2)應用乘法分配律簡便運算;

(3)應用減法的性質(zhì)簡便運算。19.【答案】(1)解:23x+50%x=35

76x=35

x=30(2)解:72:x=34:821

34x=43x=16【知識點】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解比例;列方程解關于百分數(shù)問題【解析】【分析】等式的性質(zhì)1:等式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質(zhì)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shù),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1)應用等式的性質(zhì)2解方程;

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2)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解比例。20.【答案】(1)右;7(2);(14,7)(3)等腰;【知識點】圖形的縮放【解析】【解答】解:(1)圖中平行四邊形沿高分成了兩部分,把其中的三角形向右平移7厘米,平行四邊形就變成了長方形;

(2)旋轉(zhuǎn)后和點C對應的點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是(14,7);

(3)這是一個等腰梯形;。

故答案為:(1)右;7;(2)(14,7);(3)等腰;

【分析】(1)三角形向右平移7厘米,平行四邊形就變成了長方形;

(2)作旋轉(zhuǎn)圖形的方法:圖形的旋轉(zhuǎn)的關鍵是旋轉(zhuǎn)中心、旋轉(zhuǎn)方向和旋轉(zhuǎn)的角度;畫圖時先弄清楚旋轉(zhuǎn)的方向和角度,再確定從旋轉(zhuǎn)點出發(fā)的兩條線段旋轉(zhuǎn)后的位置,這是關鍵所在,最后畫其他的線段即可;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時,前面一個數(shù)表示第幾列,后面一個數(shù)表示第幾行;列數(shù)一般從左往右數(shù),行數(shù)一般從前往后數(shù);

(3)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是:數(shù)出或量出圖形的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在對稱軸的另一側(cè)找出關鍵點的對應點,按照所給圖形的順序連接各點;

兩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縮小后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的格數(shù)分別=原來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的格數(shù)÷2,據(jù)此畫出圖形。21.【答案】(1)50;(2)108(3)180【知識點】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及繪制;從扇形統(tǒng)計圖獲取信息;百分數(shù)的應用--運用乘法求部分量【解析】【解答】解:(1)5÷10%=50(名)

8÷50=16%

22÷50=44%

1-44%-16%-10%

=56%-16%-10%

=40%-10%

=30%

30%×50=15(人)

(2)360°×30%=108°

(3)600×30%=180(名)。

故答案為:(1)50;(2)108;(3)180。

【分析】(1)這次調(diào)測共抽取的學生人數(shù)=D等級的人數(shù)÷所占的百分率;A等級的人數(shù)=這次調(diào)測共抽取的學生人數(shù)×A等級占的百分率;其中,A等級占的百分率=單位“1”-其余各等級占的百分率;

(2)A等級所對應的扇形中,以圓心為頂點的角的度數(shù)=360°×A等級占的百分率;

(3)這次模擬考試等級為A的學生人數(shù)=該學校六年級共有學生的人數(shù)×A等級占的百分率。22.【答案】(1)解:13×3.14×(12.56÷3.14÷2)2×9

=13×3.14×2=13×3.14×4×9

=37.68(立方分米)答:這個圓錐所占的空間是37.68立方分米。(2)解:12.56÷3.14=4(分米)(4×4+4×9+4×9)×2=(16+36+36)×2=88×2=176(平方分米)答:至少需要176平方分米的硬紙板?!局R點】圓錐的體積(容積)【解析】【分析】(1)這個圓錐體所占的空間=底面積×高×13;其中,底面積=π×半徑2,半徑=底面周長÷π÷2;

23.【答案】(1)解:30×(1-10%)=30×0.9=27(人)答:六(1)班女生有27人。(2)解:27÷(1-1120=27÷9=60(人)60-30=30(人)答:六(2)班男生有30人?!局R點】百分數(shù)的應用--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幾【解析】【分析】(1)六(1)班女生人數(shù)=六(2)班女生人數(shù)×(單位“1”-六(1)班的女生人數(shù)比六(2)班的女生少的百分率);

(2)六(2)班男生人數(shù)=六(1)班女生人數(shù)÷(單位“1”-六(1)班的男生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分率)-六(2)班女生人數(shù)。24.【答案】解:甲店:60×88%×50=52.8×50=2640(元)乙店:60×50-15×(60×50÷100)=3000-15×30=3000-450=2550(元)丙店:50÷(10+2)

=50÷12

=4(組)······2(個)實際買的籃球的個數(shù):

4×10+2

=40+2

=42(個)42×60=2520(元)因為2520元<2550元<2640元,所以丙店最便宜。答:去丙店買更劃算?!局R點】百分數(shù)的應用--折扣;最佳方案:最省錢問題【解析】【分析】甲店總價=原來的單價×折扣×數(shù)量;

乙店總價=原來的單價×數(shù)量-每滿100元返還現(xiàn)金金額×(原來的單價×數(shù)量÷100);

丙店總價=單價×實際購買的數(shù)量,然后比較大小。25.【答案】解:實際重量是稱出重量的:800÷1000=4稱重1200克,實際重量是:1200×45960克<1000克應該稱:1000÷45即還要稱:1250-1200=50(克)答:這時他稱不夠1000克,還應該再稱50克?!局R點】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及應用【解析】【分析】還應該再稱的質(zhì)量=實際應該要稱的質(zhì)量-商販稱的質(zhì)量;其中,實際應該要稱的質(zhì)量=1000克÷實際質(zhì)量是稱出質(zhì)量的分率。26.【答案】解:根據(jù)題意得:相遇后,甲、乙的速度比為:4:[3×(1+20%)]=4:3.6=10:9195÷(47-37×910)

=195÷(4=195÷13=1050(千米)答:A、B兩地相距1050千米?!局R點】百分數(shù)的應用--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幾;比的應用【解析】【分析】兩車的速度比是4:3,速度比等于路程比,即相遇時,甲、乙分別行駛了全程的47和37;相遇后甲、乙的速度比=4:[3×(1+20%)]=10:9;所以A、B兩地相距的路程=乙車距A地還有的路程÷(47-3

試題分析部分1、試卷總體分布分析總分:100分分值分布客觀題(占比)33.0(33.0%)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