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九單元復習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九單元復習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九單元復習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九單元復習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九單元復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單元《總復習》

第一課時總復習(1-20的各數)

教學內容:書105頁第1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題。

教學目標:1、鞏固「20各數,20以內各數的組成及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2、注重計算速度的提高,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和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計數器,各種卡片。

教學過程:

一、知識歸納收獲多:

1、讀數、寫數、數數、數序:

①、讀數。讀數是語文漢字,例如:19讀作:十九8讀作:八

注意噌15讀作:“一十五”是錯誤的。

②、寫數。寫數時數學數字,例如:十二寫作:12二十寫作:20

注意:〔十六寫作:“106”是錯誤的。

③、數數。A、能按熟練地數出20以內各數。

例如:從7數到15。從9數到20。從13數到19。

B、兩個兩個數,例如:從2數到20。從4數到14。

④、數序?;鶖担骸皫讉€”表示物體的個數是多少。

序數:“第幾個”表示物體所處的位置。指特定的那一個。

例如:我坐在|第3排我后面有舊不見。

2、數的組成:

①、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②、計數器:表示“11”,這兩個“1”的意思不相同。十位上的“1”表示“1

個十”,個位上的“1”表示“1個一”。

③、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7個一和1個十組成17。

注意:“個”左邊是數學數字,右邊是語文漢字。

3、數的順序、大小:

例如:17前面的一人數是16,后面的一個數是18。

12和14中間的數是13。

4、加、減法的含義。

①、加法:用實線圈起來表示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十”一加號

②、減法:用虛線圈走或者用斜線劃掉的表示去掉,用減法計算?!耙弧币粶p號。

③、根據圖寫出兩個加法和兩個減法算式。

湮皿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減法是用全部數量減掉虛線圈走的或斜線劃掉的。

④、大括號“'------7------表示合起來。

?表示求一共的,用加法計算。

“I_______,”表示求其中一個部分,用減法計算。

二、習題講解憶舊知:

1、讀數、寫數。

()()()()

問:通過20以內數的學習,大家都了解了什么?

2、數的順序。

13[]15]1719

問:還缺少哪些數?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InJ:看到這些數,你還能想到什么?

②、把右邊的3只小動物圈起來。

問:3只和第3只有區(qū)別嗎?為什么?

2、比一比。

三、鞏固練習提高快

1、在O里填上“V”或“=”。

12O141902013-10Q39。11

5+1001816015124-6Q9+92oO2

2、按照數序排列下面的數。

15II20I111I7II10II2II12II16

()>()>()>()>()>()>()>()

3、相信你會填。

(1)1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2)11里面有1個()和1個()0

(3)1個十和6個一組成()o

(4)12個一組成的數是()。

(5)我是10前面的一個數,我是()o

(6)我是13和18中間的數,我可能是()o

□oa=n

□oa=n

四、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總復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書106頁,練習二十五的第2、4、5、6、9題。

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

2、進一步提高20以內加法的計算速度和準確率,以及10以內加

減法的口算能力,進一步鞏固數的組成。

3、激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和敏捷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數學

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自制轉盤和口算練習卡片。

教學過程:

一、知識歸納收獲多:

1、10以內數的加法:

主要是利用10以內數的組成完成。

口訣: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牽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2、20以內進位加法:

①、湊十法:拆大數湊小數,拆小數湊大數。

②、數數。接著前一個加數往后數數。

③、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3、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及關系:

11+2=1313-2=11

。。。。I

加數十力口數=和被減數一減數=親

二、習題講解憶舊知:

1、加法和減法的含義。

問:說一說加法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只

口€)瓦二面(只)

加數加數和

問:說一說減法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只

V

7只

(只)

被減數減數差

□00=0□on=n

口???口non=n

曾一管

乙9、異異O

(1)10以內的口算。

2+5

問:說說你是怎么計算這些題目的?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口算?

(2)十幾加幾及相應減法。

問:說說你是怎么樣計算的?

你有什么好方法互以使計算更簡便?

(3)20以內進位加法。

9+4

問:說說你是怎么樣想的?

(4)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

2+3=9-3=

5+4=6—4=

9-3-4=

問:說說你是怎么找的?你發(fā)現了什么?

3、比一比。

問:不計算你能很快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8+5()8+810-5()10-8

7+7()4+715-7()13-7

4、想一想。

口里可以填幾?

9+n<i518->1013+n<i9

三、練習鞏固提高快:

1、想一想,填一填。

571016

/\Z/\

)()10()

121320

///

2、()2()3)

18-1815

/\/\

4+()810(

ritF口口嗎□

(L49)

四、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總復習(位置、認識圖形和鐘表)

教學內容:練習二十五的第3、12、13、1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的集合圖形

的認識C

2、通過復習,進一步鞏固認識時鐘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的幾何圖形的認識,加深對鐘表的認識。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鐘表。

教學過程:

一、知識歸納收獲多:

1、位置:

位置是相對的,參照物不同,位置會發(fā)生變化。

前后:正面對?著的物體是前,背對著的物體是后。

左右:題目上如果是人物,就以題目上人物的左右為標準。

題目是除人物以外的任何物體,都以自己本身的左右為標準。

庇T]上下樓梯都是靠右行。

2、認識圖形:

長方體:四四方方,對面同樣大,不能滾動。

正方體:四四方方,六個面同樣大,不能滾動。

圓柱:兩頭同樣大,能來回滾動。

球體:能任意滾動。

3、認識鐘表:

時針:短乂粗。分針:長乂細。

整時:分針指向12表示整時。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時間的表示方法:例如:7時7:00

鐘表上一共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個小格。

二、習題講解憶舊知:

1、說一說。

問:小蘭的左邊是誰?

小紅的后面是誰?

小剛的右邊是誰?

小明的前面是誰?

Q

問:你能幫小動物找到家嗎?

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

你能分別說出下列圖形的名稱嗎?

師:小羊把4個立體圖形擺成一排后拍了3張照。

()在最左邊,()在最右邊。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總結:分針指向12表示整時,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問:都是9時,有什么不同?

問:最容易滾下來的是誰?

問:把它們分別堆起來,哪組最難?

F同*

球正方體長方體圓柱

問:找一找我的好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與它們形狀相同?

3、連一連。

q心口

4數一數

一共有()個立體圖形,其中I有(),)和()同樣多。

長方體()個

正方形()個

球()個

圓柱()個

5、拼一拼。

(1)拼一個大正方體最少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

(2)要拼成一個大正方體,下面的圖形至少還需要幾個白I?

ffl

還需要()個還需要()個

三、鞏固練習提高快:

1、數一數。

()個()個()個()個

快(

四、教學后記:

第四課時總復習(用數學)

教學內容:練習二十五的第7、8、10、11題。

教學目標:1、學生根據情境圖中給出的信息(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

養(yǎng)學生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充分運用情境圖中給出的信息(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鐘表。

教學過程:

一、知識歸納收獲多:

1、應知應會:

本冊的解決問題是部分、整體關系的實際問題。

(部分+部分=總數;總數一部分=部分)。

連加連減混合可能出現。要求能根據情境圖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能根據括線圖給出的信息、,準確地找到要解決的問題,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2、解題要求:讀明白題(至少讀3遍)

確定正確的計算方法,保證抄數(數數)正確后再列式計算。

3、基本形式練習形式:

(1)純圖題

提示:一圖四式確定部分與整體,切勿將左右兩部分割裂看圖,四個算式是

一個角度。

提示:劃去、箭頭指向外面、用虛線圍起來都表示去掉,豎虛線整體減左或

右,必須用減法。實線圈表示合起來,必須用加法解決。

(2)大括線圖

提示:找到問號并弄清求部分還是求整體,再確定計算方法。計算結束后,

把得數寫在問號的地方,看是否符合題意。

(3)圖文結合

提示:對于文字中沒有給出的信息,要學會到圖中尋找,并把條件補充完成。

(4)表格

提示:表格題中要注意是橫著看,還是豎著看。

(5)綜合

二、習題講解憶舊知:

1、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八£翔

有8只白兔,2只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問: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么想的?

左邊有()只,

右邊有()只。

方一共有多少只?

Q口

iZS

問:你是怎么想的?該怎么解答?

你還能提出生活中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嗎?

一共有10只兔,走了4只。還剩幾只?

問: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么想的?

一共有()只,

右邊有()只。

左邊有幾只?

問:用什么方法計算?

你是怎么想的?

7只

一共有()只,

左邊有()只。

右邊有幾只?

問:用什么方法計算?

你是怎么想的?

問:你還能提出生活中用減法解決的問題嗎?

有8只白兔,一共有10只兔,

2只黑兔,走了4只兔,

一共有幾只兔?還剩幾只兔?

叵1。叵]=@(只)

一共有(7)只,

??公「??,.4、—左邊有(2)只,右邊有(5)只,

V,右邊有(5)只,

左邊有幾只?

?只一共有幾只?

SOS=0□OE=[3

問:它們分別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小結:把兩個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3、用連加連減解決的問題。

******

?個

□。口?!蹩趥€)

8輛

8—4—=(輛)

問:你是怎么解答的?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ODOD=D(H)

問:你能完整的說出題意并解答嗎?

4、小練習。

問:①、小明兩次最多可以投得多少分?

□。=口分)

②、小明兩次投得15分,可能出現的情況有哪些?列出算式。

□???口分)

(我們吃了9條魚原來有多少茶廠

□???口條)

問: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要來16人,每人1把椅子。

還需要幾把椅子?

□O□:□(條)

問:看圖可以怎么解決問題?

□。口=口(只)

□€)□=□(只)

□(□□=□(只)

小結:解決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尋找信息,列出的算式雖然不同,但結果相同。

問:“7+6”與“5+2+6”有什么不同?

□O□:口個)

□。=□(個)

□O□=口個)

問:從圖中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呢?

三、教學后記:

三1一一5得認識和加減法

一、教學內容:人教課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14-33)

二、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數,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

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二”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于、大于、等于)來

描述5以內的數的大小。

三、發(fā)展性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

減法。

2、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四、重、難點:

教學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教學難點:提倡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

接受能力,引導學生學習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五、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5以內個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

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

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

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

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因為5以內各數,再整數集合是最為簡單的幾個,由于數小,抽象程度低,兒童

理解比較容易。大部分兒童在入學以前對5以內的各數已有了一定的認識。根據

1—5各數的特點和兒宣的生活經驗,所以把1—5各數集中起來學習,符合兒童

的認知規(guī)律,也是教學時間大大縮短。

認數于加減計算穿插進行,適當結合。是本冊教材的的一個特點,這一特點

在本單元已經明顯體現。這樣編排有利于學生掌握整數的概念,分散寫數字的難

點,使學生認數字的時候,有比較多的時間練習書寫數字,可以更好的掌握數字

的寫法。

注意將數和圖形適當聯(lián)系。一方面,結合認數和加減法計算出現三角形、正方形、

長方形、圓等作為實物教具;另一方面,也盡可能直觀的反映出某些圖形的特征

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算法多樣化。

學生之間對數大小的感知,數與數之間關系的發(fā)現,計算方法的選擇都存在

著差異。承認學生間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體現算法多元化,是

本冊教材編排的一個重要特點。本單元的加減法教學中,就充分體現了算法多樣

化的特點。

六、教學建議:

1、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初入學的兒童對數字的結構和筆順不易掌握,有的學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

置搞錯(如3寫成£),另外,手指也不靈活,寫5、2、0等數字時,拐彎不圓

滑,要寫得整齊勻稱就更難一些。因此,教學生寫數字要作為一個重點。為了讓

學生寫好0?5各數,教材中作了示范,要求學生從一開始就按照一定規(guī)格寫數

字,養(yǎng)成書寫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習慣。

會用數字、符號或圖形進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

本教材從學習1?5開始,就注重了對學生良好的數感、符號感的培養(yǎng)。教學時,

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用1?5各數來表示一些物體的個數

和順序,會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數。例如,教材在第16頁設計的一個實踐活動,

就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物體或數字卡片)來表示數“3”;在第17頁

通過富有趣味的圖畫讓學生理解關系符號”兩邊的數的大小。

類似這樣的實踐活動,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素材,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逐

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感。

2、在教學加、減法計算時,一方面尊重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口算,

提倡算法多樣化,另一方面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引導學生學習較高學習

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如前面提及的4+1=5的算法中,用數的

組成來計算4+1=5,是較高水平的算法,應積極引導學生將低水平的點數方式上

升到用數的組成來計算的方法上來。減法的計算也是如此。

3、向學生滲透集合、對應、統(tǒng)計等思想時,教師只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

比較、操作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對這些內容有一些感性認識就可以了,不要給學

生講“集合”、“對應”、“統(tǒng)計”等名稱。

4、本單元建議用10課時進行教學。

第1課時

單位:依汶中心小學課題:新授課主備人:王鳳榮

時間:2012、9、12課題:1--5的認識參與者:劉西貴、杜中菊

李忠秀、宋立文

集體備課個性備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4?16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

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從現實中抽象出1~5各數,并能認讀1~5各數。

2、通過實踐反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數含義。

3、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直觀感知1?5的數序。

4、通過各種開放性活動,加深學生對基數和數序的

理解和運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I、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2、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1、能理解基數1~5的含義。

2、能掌握數序1?5。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1?5數字卡片、點子圖、計數器、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中秋節(jié)快到了,小紅到奶奶家去給奶奶送月餅,現在

我們跟隨小紅一起到奶奶家去看一看。出示主題情境圖

“農家小院”,提問:請觀察課本第14、15頁主題圖,你

看到了什么?數一-數,各有幾個?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

5個可愛的數字寶寶,看誰學得又快又好。(板書“1?5

的認識”)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激發(fā)兒童

主動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學1-5的認混

(1)找一找。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本,找一找圖上

畫了什么?各有幾個?

(2)小組內說一說。你們能不能按照順序來說一說?

(3)擺一擺。現在請你拿出1根小棒,擺在數字“1”

的下面,可以怎么擺?(學生上來演示)

(4)現在請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擺一擺自己

喜歡的圖形(學生上來演示)(“3”、“4”、“5”

類同)

(5)誰能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個數可以用1?

5各數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找一找、看一看、擺一擺,進而從

多種感官認識數字1、2、3、4、50讓抽象的數字回歸到

生活中去,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

的概念,發(fā)展數感?!?/p>

2、教學順序:

(1)(計數器上撥1顆珠子)老師撥了幾顆珠子?用

幾表示?(板書:1)

(2)(計數器上再撥1顆珠子)再撥一顆珠子,一添讓學生從1數到5,再倒著

上一是幾?(板書:2)(同樣的方法讓學生感知“3、4、°

5”的來歷)

(3)齊讀1、2、3、4、5

(4)1的后面是兒?5的前面是幾?3的前面是幾?

后面是幾?(全班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親自擺一擺,讓學生感知每一個數

都是在前一個數的基礎上添1得來的.)

3、教學書寫

1、(教師出示1?5的數字卡片)請同學們插上想象

的翅膀,想一想,這5個數字各像我們生活中的什么物體?

(學生自由回答)

2、教學1、2的寫法。

(1)師示范“1”、“2”筆順。

(2)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用手劃。

(4)在書上描寫。

3、教學3的寫法。

4、教學4、5的寫法。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課本第16頁“做一做”

1、連一連。引導學生看圖,提問:”圖上的物體分別

有幾個?可以用數幾表示?然后讓學生連線,連線時,最

好要求學生習慣用尺畫線。

2、先讓學生看圖說一說,圈中是什么動物,然后數

一數有幾只就在下面的“日”子格里寫兒。寫數時,要坐

的端正,寫的認真、工整。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書寫,發(fā)

現好的及時鼓勵。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知

【設計意圖:由于剛入學的兒童識字不多,所以以上識?

練習題的出示均以圖為主,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

生的學習積極性。】師和大家。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匯報學習成果式的總結,是創(chuàng)造性教學

的最終基本環(huán)節(jié)】

板書設計:

廣5的認識

12345

教后反思:

對于1-5的書寫學生都能正確的書寫,但是多數學生不能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的進行

書寫,不會占格的現象尤其突出。另外從主題圖中獲取信息,學生只是能夠從主題圖

中簡單的說事物,卻不能與數字很好的結合起來,通過引導多數學生能夠試著把數字

與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并說一句話。。。。。。但這些都需要通過日常教學進一步使學生養(yǎng)成

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2課時

單位:依汶中心小學課型:新授課主備人:李忠秀

參與者:劉西貴、杜中菊

時間:2012、9、11課題:比多少

李忠秀、宋立文

集體備課個性備課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P17-1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符號“〉”、“〈”、“二”,同時知道它們的含義、

讀法和作用。

2會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的數的大小,建

立符號感。

3、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一、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操作學具,認讀、“二

2、通過練習和游戲,讓學生建立符號感。

3、在情景和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和處理

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學會用“〉”、“〈”、“=”,來描述5以內的數

的大小,

教學難點:能正確判斷數的大小,并能正確運用大于、

小于等于符號表示。

教學突破:

教學時,教師給學生準備相應的圖片學具;三只猴、4

個梨、3個桃、2根香蕉,再讓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然

后通過學具操作,正確理解<、>、二符號的意義。用一

一對應的方式比較猴子、桃香蕉、梨的數量,讓學生學會

運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的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主題圖、圖片、1至5數字卡片

學生準備:學具盒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1、出示1至5各數字

2指導學生學會排序

(1)報數字,讓學生拿卡片:2、5、3、1、4

(2)出示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

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1、出示課本情境圖:

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有一天,猴子兄弟在小猴子分水果

花果山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

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摘了很多水果??墒撬秃镒庸灿袔追N水果?它們各有幾

數目不一樣,他們不知道怎么分,同學們你們能幫助他們個?怎樣擺脫一眼看出哪種

嗎?水果夠吃,哪種水果不夠

(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H么?吃?

(2)圖上有幾個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1個3.學生用學具卡片按

桃子、1根香蕉,夠不夠?自己的想法,擺放小猴和3

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讓學生擺出圖片學具學習種水果。

4.展示學生擺放的結

(1)教學“二”果。學生的擺法一般有以下

(2)提出要求:請大家拿出猴子與桃子的圖片學具,兩種。

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排出來,比一比誰多誰少?5.圖片展不,桃子、

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講述當猴子和桃子誰也不多,香蕉、梨的圖片,一一對應。

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子和3個桃子數量相等。6.提問:觀察擺放的

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圖,數一數幾只猴吃幾個桃,

教讀3等于3幾個梨和幾根香蕉?

(1)教學學生回答后,在圖下

讓學生操作猴子與香蕉的圖片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面寫、、3〃、、'4〃、、'3〃、、'2〃。

法排列比較,得出猴子比香蕉多,也就是3大于2

讓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大于,并教順口溜一

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于。

4以.游戲方式,熟悉、

教學方法同上,讓學生觀察小于并繼續(xù)教說順口

記憶這3種關系符號。

溜一條大魚和小魚,小魚在前讀小于。

①看誰舉得對:教師說

讓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fā)現

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

聽學生回答后,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

號;

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大嘴

②看誰擺得好:教師說

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提問;

相應的符號。

(1)圖中還可以用誰和誰相比較?幾大于幾,幾小于

小結:

教師加以概括:比較兩

(2)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現了什

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關系

么問題?

符號=〃來表

你們說說怎么分公平?

示。比時仍然可用一個對著

一個的方法來比較。

三、知識運用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指導完成第17頁的做一做第一題,以第一幅為例。

指導學生弄清題意

觀察第二幅圖后,提問左邊有幾只海豹,右邊有幾個

球,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觀察第三幅圖后,提問右邊有幾根玉米,右邊有幾只

熊?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完成第18頁練習三第三題,請互相說一下圖意。

2(1)指導看圖,提問貓和狗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

來表示,兒大于兒

(2)指導看圖,提問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

來表示,幾大于幾?

3、游戲看誰找得快

(1)出示數字2和4,要求學生思考這兩個數中間用

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恰當

的符號,舉起來,看誰最快。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

5、游戲:排排隊。請5位學

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恰當的符號

生上來當數字娃娃1、2、3、

4、5,小朋友們,你們能給

4、指導完成第19頁第7題,提出要求:請大家獨立

它們排排隊嗎?

完成,同組互相評價。

①按大小排隊。(學生可以用

5、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其他題。

數字卡片自己擺擺看,再交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流)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②誰最大?誰最?。磕隳苓x

出其中兩個數比大小嗎?

(每個學生用擺

擺看,看誰想的多?再上臺

匯報。)

教后反思:

多數學生能夠正確的理解“同樣多”與“二"、“多”與“>"、“少”與“V”的

關系,能夠正確的填寫相關的符號,但在讀有關式子時,部分學生不能正確且自信的

去讀,這需要再幫助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幫助進一步理清相關聯(lián)系。

第3課時

單位:依汶中心小學課型:練習課主備人:李忠秀

參與者:

時間:2012、9、12課題:練習三劉西貴、杜中菊

孟超、宋立文

集體備課個性備課

教學內容:一年級上冊第18?1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

序,能認、讀、寫1?5各數,并注意書寫工整,初步建立數感。

2、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1、認識符號“〉”、“〈”、“二”,同時知道它們的含義、

讀法和作用。

4會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的數的大小,建立符

號感。

5、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重、難點:

重點:1能理解1至5的含義

2能掌握數序1至5

3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的數的大小

難點:1、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2能正確判斷數的大小,并能正確運用大于、小于、等于

符號的表示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磁力板、5個圓片、5根小棒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老師發(fā)現在上一節(jié)課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中同學們聽的很認真,

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現在老師想出兩道題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考一考咱同學,你們愿

意接受挑戰(zhàn)嗎?(電

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伙伴講一講,你看到

腦出示)

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創(chuàng)設同學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fā)兒童主動

探究的欲望

同學小組內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同

學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數,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同學匯報。

同時讓同學找出自身的數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字卡片以和找出自身的數字卡片等

活動,逐步籠統(tǒng)出數。]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

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籠統(tǒng)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同學通過擺學具進一步

體會數的基本含義,使同學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

形成數的概,念,發(fā)展數感?!空娌诲e!你們還愿意接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

1、看圖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

田田田田田

白羊數一數寫一寫

2、指導練習第18頁的第3題

請學習小組互相說一說圖意

(1)指導看圖,提問貓和狗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兒來表示,

兒大于兒。

(2)指導看圖,提問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

示,幾大于幾?

現在老師想發(fā)給同學

們一張自我達標性檢

測題,看哪位同學能把

□>□

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對

5、看圖填數。表現好的同學我們要

及時表揚并獎獎章一

枚。(出示作業(yè)紙)

比整少噪比手指游戲

3:0

多o師:同學們,下面我們

6、指導完成第19頁第7題,提出要求:請大家獨立完成,用你自己的手指和老師

同組互相評價。

做游戲好嗎?

(設計意圖;學生能從圖中抽象的數出1至5各數,會

生:好!

用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會比較物體的

師:看老師伸出的手指,

多少)

你伸出的手指要和我的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同樣多。

1、畫一畫相信你能行。

aa□a(可以畫你喜歡的任何簡單的圖(開始伸手指,說出幾和

形)幾同樣多)

(1)比口多畫1個。

(2)比Q少畫2個。師:再看老師的手指,你

(3)和Q畫同樣多。伸出的手指要比我的多。

先自己畫一畫,試一試,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去畫。

集體訂正

2、從小到大排一排。(繼續(xù)伸手指,說出幾比

304152

兒多)

【設計意圖:根據前面知識所學,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以

師:這次你們伸出的手指

不同的形式考察1-5的大小?!恳任业纳?。

3、(師生伸手指,說出幾比

幾少)

。有()個前()個”與()個△有()

長方形有()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