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1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
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C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
是好的呢?小編整理了13篇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希望您在閱讀
之后,能夠更好的寫作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座”、“第幾層第幾
號”、“第幾組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中的相對位置,
或根據(jù)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2、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教學,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朋友初步
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學生操作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動物王國舉行運動會,許多小動物都高高興興地參加了,你
們看,都有誰呢?你喜歡哪一個小動物,能說說它的位置嗎?(出
示電腦圖片)
二、學習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可是它的位置卻沒有表達清楚。
第幾排是怎樣確定的,第幾個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聽聽小猴
是怎樣說的?
播放電腦媒體課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個)小烏龜(我在第
二排第三個)
聽了它們的話,你能找一找哪兒是第一排嗎?哪兒是第二排
嗎?哪兒是第二排嗎?哪兒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幾個應
該從哪邊開始數(shù)呢?指著圖看看。
從上面的這幅圖上,我們知道了排數(shù)一般從前往后的,個數(shù)
一般從左往右數(shù),要講清楚一個小動物的位置,就要說明它在第
幾排,第幾個?(同時出示媒體課件)
三、試一試
1、小動物的位置講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學們,從
右往左數(shù),可以這樣確定,第一小組,第二小組,第三小組……第
幾個一般從前往后數(shù)。
誰來試試說說自己的位置?
()在第3組第2座?()做在第4組第4座?
2、師里來了新同學,請同學們來幫他們找找位置?
根據(jù)給出的信息確定自己的位置,在相應的位置上打。
A同學:第3組第2座
B同學:第2組第5座
C同學:第4組第3個
電腦課件展示,集體校對。
四、闖關(guān)練習
1、電腦出示題目一:根據(jù)題目給出的消息,要求正確說出小
動物所在的位置。出示電腦課件,學生觀察圖片。
2、怎樣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組交流。出示小朋友的電影
票(第幾排幾號),學生回答正確后,進行表揚鼓勵。
3、找圖書。(幫圖書管理員來找圖書)說出什么書在第幾層第
幾個,正確說出它們的位置。
4、找金幣。(出示翻板,回答正確后,給出尋寶提示。)
在給出的藏寶信息后,自己貼金幣制作尋寶圖,然后在尋寶
區(qū)展開尋寶活動。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篇二
教學內(nèi)容:
例4以及練習。
教學目標:
1、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
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
物體所在方向。
2、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
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通過知識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
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指南針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畫一畫方向示意圖
2、我們知道了這四個方向,那么,每兩個方向之間又稱為什
么方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
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
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guān)的知識。你們
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
三、親身實踐,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
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
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
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
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
根據(jù)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jù)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
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
四個方向。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
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
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
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運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t北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
哪位同學?
4、練習二第1、2、3題。
5、練習二第4題: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
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C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說說十堰在
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五、全課小結(jié)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最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yǎng)對家的
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
激發(fā)愛家的情感。
3、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
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
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
唱。
2、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身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
庭的關(guān)心照顧下健康生長,你們愛自身的家嗎?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
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身的家。
二、認識自身的家庭
1、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
自身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huán)境。
2、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
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yōu)?/p>
什么想家。
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身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
情況,談談自身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
小朋友是在家人的關(guān)愛下生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身家居的外觀或內(nèi)景,或者把
家居的特點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身的家居。
比方,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
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身小時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長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身的調(diào)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
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diào)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身從中知道了什么?
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生長的搖籃,是我們避
風的港灣,但是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
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
2、讓學生自身談談與家長發(fā)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
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jīng)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并說明自身選擇的理
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
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jié)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
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篇四
教學內(nèi)容:
毫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
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
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方法。
教具準備:
情景圖(課件),照片,蠟筆,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創(chuàng)設讓學生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和厚的情境,在測量中發(fā)
現(xiàn)它們的長度都不是整厘米。從中提巳問題:要想精確地表示出
測量結(jié)果,而測量的長度又不是整厘米時怎么辦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估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師:請同學們觀察數(shù)學
書的長、寬、厚,并估一估大約有多長,然后把估測的結(jié)果填入
下表?
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采用小組(建議4人小組為宜)合作的形式,分別估計
一下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厚。為了確保人人參與,可選專人將估
計的結(jié)果填在記錄表(教師事先準備好,每組發(fā)一張)的“估計”
一欄中(見下表)。
(2)對估計的結(jié)果進行反饋。
反饋時,學生選擇性的估計課本長、寬、厚,其他同學可以提
出不同的意見進行補充。將學生估計的結(jié)果板書在黑板上,提出
問題:誰估計的結(jié)果比較準確呢?怎樣來驗證?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jié)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
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課本的長、寬、厚,用自己喜歡的方
法表示測量的結(jié)果。
(2)組織全班學生交流測量的結(jié)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長:
不到21厘米、差2個小格。寬:不到15厘米、差2個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個小格。小結(jié):當測果不是整厘米時,
我們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間的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認識學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長。
(2)讓學生看尺子,數(shù)一數(shù)1厘米長度有幾個小格,然后匯
報小結(jié)1厘米里面有多少個1毫米。
(3).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
和1毫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個小格,長是1
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從學生尺中,我能發(fā)現(xiàn)毫米與厘米的關(guān)系,1厘米=10
毫米。4、認識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思考:現(xiàn)在你覺得毫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學生匯報交
流1厘米=10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5、舉例說明1毫米的
長度
手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保
險卡等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完成數(shù)學課本第3頁的做一做。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又長了什么本領?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篇五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9——6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并知道1分=60秒。
2、讓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通過各種活動準
確的體驗一分、一秒。
3、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zhì),養(yǎng)
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秒,并準確建立一分、一秒的時間觀念,知道分秒之間
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自制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出示鐘面喚起學生記憶,并撥幾個學生熟悉的時間讓學生認
讀。
師:大家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誰能說說關(guān)于時
鐘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時針和分針。(與學生共同說說它們分別是什么
樣子的,是及時補充)
生: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走一大格是5分鐘,走一圈是
60分鐘,也就是一小時。(若是學生說的不夠完整,教師引導學生
共同進行復習)
生:...
師:同學們的記憶里可真好,看來大家學過的知識是難不倒
你們了!那你們能正確迅速的說出鐘面上的時間嗎?來比比賽!
(教師撥時間,學生認讀,對于不正確的給予指正,并說說是怎
樣認讀的?)
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敢不敢繼續(xù)挑戰(zhàn)自己?大家仔細看
看老師出示的這些鐘面上針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嗎?
生:有的鐘面上有三種針,有的鐘面上有兩種針。(師提示:
較短的一根指針叫時針,它表示多少時;較長的一根指針叫分針,
它表不多少分。)
師:你知道最長最細的是什么針嗎?秒針走一小格是多少呢?
對,就是一秒!
今天咱們就來一起來認識一下秒。(板書課題-一秒的認識)
2、說說是幾秒,教師提問:秒針走一大格表示幾秒,從1走
到4表示幾秒,從7走到1是幾秒,……同桌再互相說一說。
3、正確認讀鐘面上的時間(適當?shù)慕o學生講解秒表的讀法)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用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
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這是什么發(fā)出的滴答聲?
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
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看誰數(shù)得最
準確。
看了你們剛才的表演,你覺得1秒的時間過得怎樣?(學生
暢談1秒時間感受)是呀,1秒的時間很短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
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出示幾個具有
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
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
每1秒。
5、學習1分二60秒,并體驗1分鐘
師:如果秒針從數(shù)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shù)字12,這時經(jīng)
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正
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二60秒。
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
問: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請你選一個你喜歡的活動,我
們來做一個1分鐘的體驗活動。
師生共同總結(jié)一分鐘可以做的事。
三、聯(lián)系鞏固
1、填單位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時間單位,知道了1分=60秒,
以前我們還學過哪些時間單位呀?現(xiàn)在老師想來考考你們,填上
合適的時間單位。
人每天睡覺大約9()系紅領巾大約20()煮飯大約30
()
2、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課堂小結(jié):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計量時間的單位一
一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過得快不快?所以我們要珍惜時
間,不能浪費1秒鐘!
五、課外作業(yè)。(略)
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一一秒
1分二60秒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六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105、106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練一練”,練
習二十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
念,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具準備:
長方形紙片2張,正方形紙片1張;直尺1把,三角尺1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下面圖里哪些是線段?為什么?(出示小黑板)
2、比一比,下面圖里哪些是直角。(出示小黑板)
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課。
我們認識了線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了。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引入長方形和正方形。
(1)讓學生觀察數(shù)學書的封面,要求學生跟老師一起用手指沿
封面的邊指一周。
提問:課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狀的?(板書:長方
形)
讓學生觀察黑板的面,教師指一指。
(2)出示:長方形紙片。提問:這張紙片的面是什么形狀?
提問:長方形由幾條線段圍成?
(板書: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3)提問:平時你看到的方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狀?(板書:正
方形)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出示正方形紙片。
提問:正方形也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齊讀: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2、認識長方形。
(1)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板書:四條邊四個
角)
(2)引導學生對折。先說明“對邊”,并讓學生自己指一指哪
些邊是對邊?
學生對折,得出: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
用尺量一量,長方形紙片上4個角都是什么角?
提問后板書:都是直角。
(3)你能總結(jié)出,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把長方形貼在黑板上。
(4)說明長方形的長和寬。讓學生指一指。
3、認識正方形
(1)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片,跟著了老師折一折。
(2)觀察一下正方形紙片,正方形有幾條邊和幾個角?
(3)請同學們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條邊有什么關(guān)系?用三角板
比一比,四個角有什么特點。
(4)你能總結(jié)出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你見過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四條邊,四個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說明正方形的邊長。提問: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關(guān)系。
4、總結(jié)特征。
(1)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誰來告訴大家,長方形
有什么特點,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2)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第4題。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L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臉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
代換的思想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
慣。
教學重點:
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勺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
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為以后學習代數(shù)知識做準備。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運用等量代換這一數(shù)學思想方法來解決
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shù)學問題。
教具、學具: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興趣
1.師:同學們,我們的童年生活在豐富多彩、游戲多種多樣,
蹺蹺板就是其中之一,你們玩過嗎?好玩嗎?(自由回答)
師:想一想,玩蹺蹺板的兩個人在體重上有什么要求?
生:兩人體重不能相差太多。
師:三四班的甲同學體重50千克、乙、丙分別重25千克,
假如甲和乙玩蹺蹺板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生畫圖表示C
師:如何使蹺蹺板平衡?
生畫圖表示。
2.介紹天平
師:天平的工作原理同蹺蹺板一樣,下面請看大屏幕(flash
畫面伴有聲音:同學們,大家好,我叫天平。在實驗室里能見到
我,當我平衡時,表示左右兩邊的物體同樣重。)
二、動手合作、探究就知
1.故事引入
(flash畫面伴有聲音。)森林王國的熊媽媽生病了,小猴和
小兔準備買東西去看望他。他們來到水果攤前,小猴對小兔說:
“西瓜又大又甜,我們就買它吧。“二是他倆把西瓜放到天平上
稱了稱,發(fā)現(xiàn)一個西瓜重4千克,小猴提了提:“哎呀,太沉了,
我提不動?!毙⊥迷嚵嗽嚕骸拔乙膊恍小!罢谒麄儌z不知怎么
辦時,售貨員叔叔說:“西瓜和蘋果都是1千克2元錢,你們可
以把西瓜換成蘋果,這樣就一人一半了。”“對呀!叔叔的,主意
好?!彼麄z高興地說:“一個西瓜4千克,4個蘋果1千克,假如
每個蘋果同樣重,1個西瓜能換幾個蘋果?小朋友,你能幫我們算
一算嗎??
①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會關(guān)心別人;
②師: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從第一個圖中看出,一個西瓜重4千克,從第2個圖中
看出4個蘋果1千克,問題是一個西瓜和幾個蘋果同樣重?
師:請同學們用學具擺一擺。(教師巡視,適當指導)
學生講思路。
師:熊媽媽見到兩位小客人,心情十分高興,病也好了一大
半,決定邀請小猴和小兔去動物園逛逛,他們看到了什么?請看
大屏幕。
①P109做一做。
(flash畫面伴有聲音:森林王國動物園的蹺蹺板平衡游戲
開始了。“我小豬先坐上去,誰來和我玩呀?”“小豬等等我,
我們和你玩,呵,蹺蹺板平衡了。”“你們玩的這么開心,我也來
湊湊熱鬧吧!”“老牛,我們四頭小豬站在一起才能和你玩?。 ?/p>
同學們,兩頭牛和幾只羊站在一起才能使蹺蹺板平衡呢?)
學生找出條件和問題。
師:2頭牛等于幾只羊?應怎樣思考,自己想一想,再交流討
論。
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解。
②看大屏幕(練習二十四4題)
(flash畫面伴有聲音:“小雞,你比我輕,我不想和你
玩c”“臭鴨子,你才比我輕呢!我還不想和你玩呢。”在一旁的
鵝聽到后,趕緊跑來勸架:“別吵了,我和你們一起玩吧!”孩
子們看到這里,你們知道一只雞和一只鴨誰重一些?)
學生討論,匯報結(jié)果。
播放課件,講解。
三、拓展內(nèi)化解決問題
師:參觀完動物園后,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什么情況了?
看大屏幕(練習二十四。3)
(flash畫面伴有聲音:“灰兔哥哥,今天我們真是大豐收,
我采了大蘿卜,你采了這么多胡蘿卜和白菜,我想用9個大蘿卜
換3棵白菜,行嗎?”“白兔弟弟,行,那我也用6個胡蘿卜換
2個大蘿卜吧?!钡攘看鷵Q游戲開始了,你們知道6棵白菜能換
幾個胡蘿卜嗎?)
師:提示先求1棵白菜能換幾個胡蘿卜?
學生可用學具擺一擺。
課件展示:
9個大蘿卜=3棵白菜rarr;3個大蘿卜=1棵白菜
6個胡蘿卜=2個大蘿卜rarr;3個胡蘿卜=1個大蘿卜
6棵白菜=?用蘿卜rarr;l棵白菜=?胡蘿卜
(54)larr;(9)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二十四05)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八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一、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積累
了一些感性的經(jīng)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jīng)會用上、下、
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
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
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
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
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二、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
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jié)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
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
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第1課時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
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
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
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
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
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2008年的奧運會在哪里舉行嗎?這是我們
祖國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努力的結(jié)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
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
筑物?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1)圖上畫的是小明和他的學校,你能告訴老師他在干什么
嗎?大家想和他一樣去我們的操場上認識這四個方向嗎?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
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xiàn)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
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
問學校的教學樓等建筑物在操場的哪一面?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
面對的方向。引導
其他同學觀察和發(fā)現(xiàn)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
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diào)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lo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
方向C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
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位置與方向
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篇九
設計說明
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
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
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算一算、估一估等實踐活
動,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質(zhì)量單位噸。
1.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三年級的學生,生活經(jīng)驗很少,接觸這些質(zhì)量單位的機會更
少。針對這種情況,光靠教師的講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課件,讓學生在愉
悅的氣氛中主動接受信息,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C
2.結(jié)合已有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學生認識了噸,掌握了噸與千克的關(guān)系的基礎上,引導學
生獨立完成例8,讓學生結(jié)合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利用各種推理方法
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同學或老師的體重。
2.講故事。
張伯伯的農(nóng)場今年獲得了大豐收,收獲了好多的大米,張伯
伯要把這些大米裝在袋子里,準備運到城里出售,他會選擇什么
樣的車呢?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游戲和故事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
求知欲望。
師生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噸。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張伯伯要運送大米,選
擇集裝箱和火車運送,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學生
看車廂上的數(shù),說出它們的載質(zhì)量)
(2)1噸到底有多重呢?還是讓這些大米告訴我們答案吧!
課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學生通過計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課題:這10袋大米的質(zhì)量就是1噸,噸是比千克還
大的質(zhì)量單位。(板書:1噸=1000千克)
2.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
(1)在班級里找到一名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問:10名這樣
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多少千克?
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呢?(指出: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
共重1噸。然后讓班級的40名同學到前面站成密集隊形,體會1
噸的視覺效果)
⑵讓學生完成課堂活動卡,豐富對噸的感性認識。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一找質(zhì)量是1噸的物體。
(4)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計量鯨、大象的體重,計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質(zhì)量等)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篇十
教學內(nèi)容:
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C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匯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
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匯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么樣?(沒有
統(tǒng)一的標準,太亂了。)
5、為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
制的?,F(xiàn)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并注意標上“北”
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教學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么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宮怎么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
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
去體育館怎么走?去醫(yī)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電一怎
么走?
三、鞏固練習
1、認一認地圖上的方向:(課件)
2、做一做
從圖上獲知“北”,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練習指一指。
四、綜合練習
1、觀察第2天天安門廣場圖,請根據(jù)示意圖指出東西南北。
2、你能說說這幅天安門廣場圖中哪個建筑物分別在哪邊嗎?
3、第6頁第3題、第7頁第4題:觀察中國地圖,先找出
“五岳”o現(xiàn)在告訴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據(jù)這個說說其他的山
分別是什么“岳”嗎?比一比,誰說得對!講評。
4、引導學生閱讀:你知道嗎?
五、總結(jié)。
六、布置預習
1、查找有關(guān)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板書設計:
繪制平面圖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找到位置
學看路線圖說出路線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第十一篇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周長和面積的含義,以及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怎
樣導出的。并能根據(jù)它們的含義和公式計算所學圖形的周長和面
積。
教具準備:
教師把教科書第134頁的兩個圖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周長和面積的含義
教師:我們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局長。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
形的周長?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分別說一說多邊形和圓的周長的
含義。然后,教師用教科書上的結(jié)語進行概括:圍成一個圖形的
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計量周長要用什么計量單
位?(要用長度單位。)
教師:我們還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請說出什么是平面
圖形的面積?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然后。教師用結(jié)語進行概
括: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
頃、平方千米。)
請你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
大小。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中間的圖,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
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讓學生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較。使學生直
觀地看到:左圖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而平行四邊
形的周長長一些(它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那么兩斜邊就要長
一些);右圖中的兩個圖形的面積不相等,但是周長是相等的。
二、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下面的圖。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這些圖形的局長和面積的計算,請說一
說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它們的計算公式是怎樣導
出的?先復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然后,復習正方形的周
長和面積公式。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公
式是基礎,正方形的有關(guān)公式是在長方形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
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
成長方形。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
都轉(zhuǎn)化成平行四邊形。)
圓的周長公式是怎樣導出的?(通過實驗導出的。)
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怎樣的關(guān)系?
表示什么?它是哪兩個數(shù)量的比值?
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圓轉(zhuǎn)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
形。)
教師:從前面的復習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哪個圖形的面積計
算公式是最基礎的?(長方形。)
教師還可以把圖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整理成下表: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
教師說明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
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做練習三十的第2題。
題目中沒有給出數(shù)據(jù),讓學生先判斷要求面積需要哪些數(shù)據(jù),
然后自己想辦法量出數(shù)據(jù),再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
看學生做題有什么問題。集體訂正時??梢宰寣W生說一說有沒有
不同的做法。
3、做練習三十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說一說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
話簡單說明道理。必要時,教師可以畫圖演示。
4、做練習三十的第9題。
先讓學生認真審題,明白題中所說的事情,然后指名說一說
題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學生明白后,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四、小結(jié)
(略)
五、作業(yè)
練習三十的第4、5、6、7、8、10題。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第十二篇
活動目標:
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圓,正方,長方形,三角形活動重點:
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能夠數(shù)出來
活動難點:
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能正確數(shù)出多少種圖形
活動過程:
1、初步認識長方體。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物體有不同的形狀,(拿出一
個紙盒)。大家看,這是一個紙盒,誰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板書:
長方形。
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紙盒有幾個面?教學生有順序的數(shù)法:上下,
左右,前后各兩個面,一共是六個面。
再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其中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學
生看一看長方體的各個面和相對面有什么特點。
這樣使學生明白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相同。
2、初步認識正方體。
出示一些正方體的實物。問:誰知道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板
書:正方體。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正方體有幾個面?并且指出正方體的
六個面有什么特點?
3、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
4、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
5、認識球體和三角形也同樣列舉出一些道具,例如:乒乓球、
籃球、三角尺等。讓幼兒在很直觀的辨認出各種圖形,并讓幼兒
自己列舉出生活中都看見過哪些實物是什么圖形?
二、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五的第1—4題。
三、小結(jié)
回憶長方體有幾個面,相對面一樣嗎?
正方體、球體、三角形呢?
課題10以內(nèi)連加法第11周第4—5課時
活動內(nèi)容:
10以內(nèi)連加法活動目標:
1、學會連加法
2、能夠準確計算
活動重點:
學習計算方法,能準確計算活動難點:正確,快速的計算活
動過程:
一、口算練習
4+42+35+22+56+27+18+17+27+310+09+14+42+8
2+62+76+44+35+5
二、新課學習
教室里有2個同學,不一會來了3個同學,又來了2個同學,
現(xiàn)在教室里共有多少名同學呢?
最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第十三篇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類(2)》是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
《幾何小實踐》中的圖形概念教學內(nèi)容,本內(nèi)容的教學分為2個
課時,教材第一課時呈現(xiàn)了小亞動手拼搭三角形框架的情境,引
導學生選擇不同的顏色的小棒來拼搭三角形框架,也就是不同長
度的邊來拼搭三角形,并通過觀察、憶較按邊的長短的特征對三
角形進行分類從而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并體會它們之
間的包含關(guān)系。教材第二課時是通過“折一折”與“畫一畫”等
具體操作活動來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并
利用對稱性了解等腰三角形兩底腳相等,等邊三角形三個角相等。
本節(jié)課為第一課時教學。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
圍成的圖形,還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可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鈍角三角形;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在日常生活中也對三角形
有了一些接觸和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拼搭三角形框架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在操作過程
中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按邊的長短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并
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包含關(guān)系。
3、在動手操作中初步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特征的過
程中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滲透分類思想和數(shù)學思考的邏輯性。
【教學重點】
能按邊的長短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類三角形及其特
征。
【教學難點】
理解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學準備】
彩色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課題
復習三角形知識
談話引入: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出示
帆船。這艘帆船是由多個不同形狀的三角形組成的。
回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程勞務大清包合同
- 戶外廣告牌施工合同
- 影視制作公司與演員拍攝合同
- 乳膠漆工程施工合同
-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jīng)貿(mào)學院《西方舞蹈史與名作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Vue應用開發(f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黃金職業(yè)學院《交通運輸安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匯編語言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鄂州職業(yè)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二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滬科版 信息技術(shù) 必修 3.2.2 信息作品的制作 教學設計
- 幼兒園小班故事《貪吃的小豬》課件
- 三年級(下)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教材分析課件
- 《土壤與土壤改良》課件
- 新版-GSP-:中藥材、中藥飲片知識培訓試題及答案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外部審核資料清單
- 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
- 繪本成語故事:四面楚歌
- HCIE-Transmission H12-931認證培訓考試題庫匯總(含答案)
- 造血細胞與基本檢驗方法-細胞化學染色(血液學檢驗課件)
- 領子的分類詳解課件
- 產(chǎn)品質(zhì)量保證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