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三輪復習 之古詩鑒賞技巧_第1頁
高考第三輪復習 之古詩鑒賞技巧_第2頁
高考第三輪復習 之古詩鑒賞技巧_第3頁
高考第三輪復習 之古詩鑒賞技巧_第4頁
高考第三輪復習 之古詩鑒賞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肆五【第一步】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xiàn)手法分為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nèi)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

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guān)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guān)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lǐng)悟物和志的關(guān)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詩歌鑒賞的五個步驟【第二步】到詩詞的后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gòu)成什么畫面,這些畫面有什么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镜谒牟健孔龅轿灞乜矗孩俦乜搭}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詩的內(nèi)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格);③必看注釋(可以借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⑤必看題干(題干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jié)合原詩內(nèi)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給什么,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么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么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shù)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蜻@樣表述: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xiàn)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鑒賞詩歌的形象1.人物形象(1)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答題公式:①結(jié)合詩句,逐句簡要翻譯、解讀②刻畫了一位……(兩個四字詞)的詩人/主人公形象。(2)請分析主人公的心情。答題公式:①結(jié)合詩句,對抒情句、涉及情感的詩句簡要翻譯、解讀②刻畫了主人公身為……(身份,可以視情況省略),……(兩個四字詞)的心情/志向/抱負等。題型解讀:解讀步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從整體意境到個別意象;從標題、身份、時代背景,到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細節(jié)、側(cè)面描寫剖析性格特征。應(yīng)特別注意的是,此類題目有對詩人進行介紹的注釋、對時代背景進行解讀的注釋一定對解題有意義,此外,還要分析人物的社會意義,有特別意義的,一定要點出。

例題:夢江南(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詩中三、四句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答案: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坍嬃艘晃还陋毤拍肿园ё詰z的主人公形象?!吧皆虏恢睦锸拢L空落眼前花。”三、四兩句,初讀起來很是平淡,仔細玩味卻覺得是妙手天成。這兩句是從側(cè)面闡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萬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當然的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于“有恨無人知”?!昂蕖笔且环N無形的心理情緒,是難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詞人卻善于借景將它烘托出來:像風掠過水面時蕩起的陣陣漣漪,像花兒隨風落去時的繽紛繚亂,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搖曳時的飄忽迷離,這樣一來,抽象的“恨”就變得形象、可感了,使人們能夠清晰地體驗到它的紛亂、動蕩的狀態(tài),也增強了詞的審美價值。景物形象(1)這首詩描寫的景物具有哪些特點?答題公式:①對詩句中的意象簡單解讀、串連②帶給讀者的感受/特點:清冷、凄清、悲涼、雄壯……(一個四字詞或兩個兩字詞為宜)(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答題公式:①時令(如果有,務(wù)必點明)+意象+感受(四個字以內(nèi))②刻畫了……的圖景/畫面,抒發(fā)了……的感情。(3)這首詩中有哪些典型意象?詩人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什么?答題公式:①意象+典型意象涵義+感受(四個字以內(nèi))②抒發(fā)了……的感情。題型解讀:這類題目對于語文積累有很高的要求,提升的訣竅在于多讀詩歌鑒賞文章,同時熟記常見的典型意象含義。此外,三種典型題目中,單純詢問景物的題目,一般不需要涉及景情關(guān)系和情感闡釋(如第一種題型),如果涉及畫面、意象、表現(xiàn)、表達等等詞語,就需要答景情關(guān)系和情感/象征闡釋。黃葉:凋零。松柏:挺拔傲岸。梧桐:凄苦悲傷。柳:送別留戀;竹:氣節(jié)。菊:隱逸高潔。梅:堅強勇敢。蘭:高潔。牡丹:富貴。東風:希望美好。西風:落寞惆悵。霜:坎坷挫折。雪:純潔美好。露:人生短促。云:漂泊自由。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昔盛今衰)。子規(guī):悲慘凄惻。草:荒涼離根。猿猴:哀傷凄厲。鴻鵠:理想追求。雁:孤獨音信。沙鷗:飄零傷感。江水:時光流逝。煙霧:朦朧迷惘。春風:曠達歡愉。常見意象例題:滿江紅(劉克莊)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①,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將軍,無功級②?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把《茶經(jīng)》《香傳》,時時溫習。生怕客談榆塞③事,且教兒誦《花間集》。嘆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紐。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無功級:指漢代李廣抗擊匈奴,屢立戰(zhàn)功,卻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邊塞。上片“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兩句描繪了怎樣的場景?答案:①通過“鐵馬”、“營壁”、“樓船”、“風濤”等意象,描繪了金軍入侵,南宋軍隊抗敵的緊張戰(zhàn)場戰(zhàn)事場景;②渲染了緊張的氣氛,暗含作者渴望殺敵報國之情。(4)分析詩歌中景物蘊含的感情。答題公式:①通過描寫……(景物概述)+意境氛圍;②表現(xiàn)出……的情感。(5)簡要分析詩歌的意境。答題公式:①較為全面、概括地描述圖景+氛圍特點;②形成了……的意境+解釋(可以省略解釋)。(6)請從景情關(guān)系/寫作手法/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詩歌進行簡要分析。答題公式:①運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手法;②描繪了……(景物概括)+分析關(guān)鍵意象和詞句;③抒發(fā)/寄寓/表現(xiàn)了……的感情。描述意境的答題用語歸納: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浩瀚遼遠、朦朧渺遠、空靈高遠、蒼涼悲壯、優(yōu)美近人、清靜幽遠、寧靜恬淡、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肅殺蕭條、衰敗孤寂、壯麗秀美、清新淡雅等。題型解讀:上面三類題目都涉及了景情關(guān)系這個考查要點。對于這類題目,首先應(yīng)當分析詩歌的意象,先用自己的話把圖景描述出來,切忌直接抄襲原詩。同時注意,對于詩歌涉及的典型意象和主要景物,必須在概括中加以提點。其次應(yīng)當概括詩歌中的氛圍意境特點,一般使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加以總結(jié)(下面會對這類詞語進行歸納)。最后,如果詩歌中涉及明顯的寫作手法或在題目中直接詢問景情關(guān)系、寫作手法,就必須點明表達景情關(guān)系的寫作手法。這類手法包括四種:①借景抒情、②寓情于景、③情景交融、④以景襯情。判斷方法如下:如果詩句中有直接表現(xiàn)感情的詞語、句子,那手法就是借景抒情;如果詩句中沒有直接表達情感的詞語或句子,只是在物象中寄寓了某種感情,那就是寓情于景;若情感與景色交織一體,則為情景交融;最后,如果存在以樂景襯哀情的情況,就屬于以景襯情。此外,在手法中,還可能出現(xiàn)比興的手法,或可答為“以景起興”。如果全詩僅上片或前二到四句出現(xiàn)景色,后半部分以敘事等為主,則屬于這類手法,其作用在于以景喻人、喻事,營造意境,加強情感。例題:滿庭芳·碧水驚秋(秦觀)碧水驚秋,黃云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憑闌久,金波漸轉(zhuǎn),白露點蒼苔。詞作的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和作用?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①融情入景,以景語始,以景語終,在層層鋪敘、描寫中表達了傷離懷舊的心緒。②營造衰颯、蕭索的意境,渲染氣氛,烘托出詞人此時此地的悲苦心境。3.事物形象:象征、托物言志詩(1)本詩是如何借助……展示詩人的抱負/形象/感情的?答題公式:①本詩展現(xiàn)了……的……的形象(總括);②結(jié)合詩句,選擇關(guān)鍵特點解讀;③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運用象征手法,贊揚/抒發(fā)/歌頌……早梅(張渭)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請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借助“早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①本詩展現(xiàn)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fā)的形象?!昂弊贮c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xiàn)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雪未消”之喻,展露出早梅的冰清玉潔,超凡脫俗的品質(zhì);②詩人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二、鑒賞詩歌的情感問法:這首詩表達了什么何種情感?總括答題公式:①以……之景/物+手法+對表達情感的作用;②總括:表達了因……而產(chǎn)生的……的情感。(視情況而籠統(tǒng)回答或分聯(lián)、闕分析)題型解讀:相比鑒賞詩歌的人物、景物、事物形象,鑒賞詩歌的情感要求更高,需要一定的思維步驟,一般來說,按照以下思路進行分析是比較穩(wěn)妥、全面的:作者(身世、經(jīng)歷、年代、注釋內(nèi)容)→標題→意象→典故→手法→整體感受。其中,在這里回答的情感,盡量使用帶有定語的雙音節(jié)詞,使之具體化,如“因遭受貶謫而產(chǎn)生的憤懣不平之感”。常見的詩歌類型與其表達的情感關(guān)系如下:邊塞詩: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報國無門的憤懣、壯志難酬的悲憤、山河飄零的痛苦、久別家園的鄉(xiāng)愁;送別詩:不舍、互勉、理想志向的吐露;

閨怨詩:(注意詩人性別、用詞風格和典型名詞暗示)閨中懷人、少女懷春、對時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幽怨;此外,如果是男性詩人所作,很可能是因遭到貶謫放逐、君王棄用、久不得志,而假借女性之口抒寫的失意、憤懣、郁郁不得志、對報國的渴望之情;最后,若是男性詩人所作的征婦詩和一些具有明顯社會代表性的閨怨詩,往往是表達對戰(zhàn)爭之苦、君王暴政的痛斥和對百姓的憐憫同情;田園山水詩:對祖國大好河山之美的贊頌和熱愛、對自然的熱愛、對世事變遷、時節(jié)變易的感慨;詠物詩:表達自己的志趣、贊頌?zāi)愁惾巳旱钠犯?;詠史詩:(注意地點、典故和特殊意象)對世事變遷、昔盛今衰的感慨,懷才不遇的憤懣、自比古人,意欲建功的報國之志、諷喻現(xiàn)實,表達對君王暴政的不滿、百姓困苦的關(guān)切;羈旅詩:離別、思想、懷人之作,其表達的往往是思鄉(xiāng)懷親(友)之情,也有羈旅異鄉(xiāng)的孤獨苦悶。例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結(jié)合全詩分析,本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答案:①本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出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包含熱愛之情,為進一步抒情做了鋪墊;②后兩句中,“望”字寫出對收復失地的期盼,“又”字則表達出對茍且偷生的南宋朝廷的失望與埋怨,將亡國之恨展露無遺。三、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這類題目的答題要素須包括:明確指出表達技巧+結(jié)合原文分析如何使用該技巧+該技巧如何表達詩人的某種感情。首先,我們來辨析一下“表達技巧”這個概念。如上圖所示,當題目中問“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藝術(shù)手法”等,其范圍在詩詞中一般包括寫作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三個部分,有時還會特別考察與結(jié)構(gòu)作用有關(guān)的知識;若問“寫作手法”,則僅包括狹義的表現(xiàn)手法,包括類比、對比、襯托、聯(lián)想和想象、虛實結(jié)合等。鑒賞詩歌的語言結(jié)構(gòu)作用類(1)……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答題公式:①結(jié)構(gòu)作用+分析;②寫作、修辭手法作用+分析。(2)本詩在結(jié)構(gòu)上可以分為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答題公式:……層。①第一層的結(jié)構(gòu)和手法;②第二層的結(jié)構(gòu)和手法;③第三層……題型解讀:這類題目中重要的考察點在于結(jié)構(gòu)作用。與散文、小說類似,詩歌往往在首、頷、頸、尾聯(lián)中各有分工,或在上下闋中有層次劃分。其中,開頭部分的作用包括六種,即①開門見山,直接點題,統(tǒng)領(lǐng)全詩;②渲染氣氛,奠定基調(diào);③作鋪墊/伏筆;④照應(yīng)題目;⑤點明時節(jié)、環(huán)境等背景;⑥隱含……感情。這些作用不可能同時全部出現(xiàn),但是可能有所組合。其次,如果就全詩中部進行提問,多半為承上啟下,從…到…自然過渡(如從寫景到抒情,從懷古到諷今)。最后,對于結(jié)尾部分,常見作用包括四種:①卒章顯志;②以景結(jié)情(本已敘事、抒懷結(jié)束,不該再次跳回景物,但筆鋒一轉(zhuǎn),景物收尾,無疑是這種作用);③總結(jié)全詩,照應(yīng)題目/開頭;④特殊寫法:含不盡之意于言外。在這里對特殊寫法作以解讀,一些詩人在詩尾轉(zhuǎn)換視角,從寫景至寫己、抒懷至寫景(即以景結(jié)情)、敘今至懷古,往往起到了增添情趣/豐富層次,含蓄、委婉地表達……感情,以收到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效果。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一句有何作用?答案:①為杜鵑的出現(xiàn)作了鋪墊;②渲染了孤苦悲戚的氣氛,為后文表達詞人飄零的身世和凄苦的心境奠定了基礎(chǔ)。例題:2.表達方式類(1)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2)本詩在表達上有何特色和技巧?(3)如何從……(表達方式名)的角度鑒賞本詩?答題公式:點明表達方式+描寫/抒發(fā)/記敘/評論的內(nèi)容概括和分析+目的(表達某種情感/突出表現(xiàn)……等)題型解讀:解答這類題目的關(guān)鍵在于,明確表達方式的設(shè)問范圍,熟記表達方式的常見種類。表達方式包括記敘、議論、抒情和描寫四種,在詩歌中,此類題目往往涉及描寫和抒情。當題目詢問表達方式時,我們不只要點出表達方式的類型,還要具體地指明運用的技巧,這才是考查的核心。以下對表達方式類題目的答題范圍作以歸納。例題:

夜雪(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請簡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從?cè)面表現(xiàn)夜雪之大的。答案:A.作者主要運用側(cè)面描寫和多角度描摹的方法,從三個側(cè)面來表現(xiàn)夜雪之大。B.從“衾枕冷”起筆,通過觸覺,寫出天氣寒冷,為寫雪作了鋪墊,也是從側(cè)面表現(xiàn)雪大天寒;C.“窗戶明”是視覺表現(xiàn),仍未見雪,但已見雪反射的光線的明亮;D.最后落筆在聽覺,“折竹聲”正是夜雪壓斷了竹枝,襯托夜雪之大。3.狹義的表現(xiàn)手法以及修辭手法(1)本詩是如何描寫……的/抒發(fā)感情。(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3)請鑒賞……(4)本詩…聯(lián)有何作用/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答題公式:點明手法+手法的形成+目的(表達某種情感/突出表現(xiàn)……等)題型解讀:這類題目的出題中往往有“簡要分析”、“鑒賞”、“說明”等字眼,對于這些用詞要特別注意,其目的在于暗示學生對手法形成加以準確的解讀。特別在這里點明,就是因為這類題目在試卷統(tǒng)計中往往呈現(xiàn)為丟分重災(zāi)區(qū)。此外,這類題目中還要區(qū)分涉及手法的數(shù)量,從而確定題目的答法。對于6分題目,若有兩個以上的手法,那么手法形成的分析可以摘要點睛即可。如果無論如何只能找到一個手法,就要特別注意詳細說明手法形成,并且指出在本句中、全文中各自的作用。最后,上述的四種問法,都可能不止要求回答狹義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也要兼顧在前面講到的表達技巧、結(jié)構(gòu)特點,不可顧此失彼。夜書所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簡要分析“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在全詩中的作用。答案:①本句運用以樂景寫哀情/對比的手法。②茫茫夜色中,閃現(xiàn)在籬笆間的燈火,表現(xiàn)了兒童愉快的情趣。作者借這無憂無慮、活潑天真的舉動與自己凄涼之感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流寓他鄉(xiāng)的凄苦之情和對故鄉(xiāng)深深的思念。例題:1.煉字練詞類(1)請簡要分析詩中的“X”字/詞好在哪里。(2)“……”是全詩的詩眼,請分析本詩是如何圍繞……展開的。(3)“X”字歷來為人稱道,但也有人認為,換成“X”會更好,請談?wù)勀愕目捶?。答題公式:(1)(2)字面含義+深層蘊意+畫面/氛圍/情感等的作用(3)亮明態(tài)度(好/不好)+原詞含義+新詞含義+其中一個的優(yōu)勢(即深層含義的獨特之處)題型解讀:一般而言,待鑒賞的字詞都有多重含義或者一語雙關(guān),在鑒賞的時候要注意使用“……既寫出……又寄予/暗含/暗示……之意”等方式點明表面含義和深層蘊意。以下是幾類常見的答案方向:在一些邊塞、征戍詩中,多以黃、白兩色相對使用,表現(xiàn)出一種悲壯、蒼涼、空曠、寥廓、廣袤、蕭瑟的意境。在表現(xiàn)歲月流逝、感慨世事滄桑的詩中,常見青色與白色,相對烘托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意境,把紅色同綠色相對,讓他們相互映襯,相互對照,構(gòu)成富有情調(diào)的和諧畫面,來表現(xiàn)大自然的絢麗多彩。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拙右妆讨獠荩t見海東云。綠垂風折柳,紅綻雨肥梅。①摹聲或摹色或摹形態(tài),使表達的意象更加確切,使描繪的景色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加生動可感,給人以想象、聯(lián)想的空間,賦予藝術(shù)魅力。(形象美)②使音律和諧,富有節(jié)奏感、韻律美,讀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