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2024-2025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4-2025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4-2025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4-2025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4-2025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教學(xué)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2025.01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姓名、班級等個人信息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偶爾翻閱一位新詩人的新詩集(李一痕的《過不了冬天的人》),看到這么一句話:“英雄主義者,不是詩人!”當時便吃了一驚。詩人一時靈機觸動,或許特有所見,不可以常情常理法推測。若論常情常理,這句未加解釋的十分有把握似的斷語似未免武斷。先說史實的證據(jù)。追溯任何一國的詩的起源,都有一個“史詩”的時代,在這史詩時代中歷史傳說與宗教打成一片,它所產(chǎn)生的詩大半是對于半神半人似的民族英雄的豐功偉績加以烘染,加以驚贊。希臘的《伊利亞特》,羅馬的《伊尼特》,法國的《羅蘭之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英國的《貝奧武夫》,以及北歐民族的《沙伽》——凡是所謂“國詩”的——沒有一部詩不是如此。任何人讀這一類史詩都會感覺到一種英雄主義的意味。這本是理所當然的。詩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的表現(xiàn)。史詩時代大半是“英雄時代”,當時草昧初開,生存競爭最為劇烈而慘酷,每個民族的勁敵最初是自然,其次是異族,時時都在危急存亡中掙扎,所以都希望有一個民族英雄來挽救他們的危亡;如果真遇到這樣一個英雄,他們當然五體投地去崇拜,去歌詠贊嘆。英雄主義起初都是崇德報恩,表現(xiàn)于藝術(shù)以后,不免被藝術(shù)的想象擴大,來響應(yīng)人類本性中另一個要求,“神奇”的要求。這神奇的要求固然產(chǎn)生許多迷信,同時也表現(xiàn)人類的“向上”的意志。人們不甘凡庸猥瑣,常企圖向比現(xiàn)實高一層去躋攀,于是有所謂“理想”。英雄是人的模范,人的理想?!案呱窖鲋梗靶行兄?,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所謂英雄主義在事實上原來不過如此,它是人對于人的最高的可能性的向往。這一片向往心,分析起來,不外是自尊、好善、羨慕、敬畏、驚訝之類復(fù)合的情緒,類似美學(xué)中所謂崇高的感覺。詩的感覺可以說是對于人生世相的幽美與崇高兩方面的驚奇的感覺。我們面臨著星空曠野或是高山大海都不知不覺地肅然起敬,油然生愛,在這中間我們突然見到世界的不平凡與人性的尊嚴,因而把心靈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境界,不永遠沉淪在惡濁與凡庸里面。這一點心靈的迸發(fā)與超升,我以為是人類精神的最寶貴的一方面。詩如果不是這一點心靈活動的表現(xiàn),它不但不能偉大,而且根本不能存在。所謂“英雄”只是人類的星空曠野,高山大海。他們在人心中所引起的驚奇感也正與這些自然景物所引起的相等,所以與詩的精神并不相悖。我左思右想,對于“英雄主義者不是詩人”那句話不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也許作者以為英雄主義與平民主義不相容,新詩時代與史詩時代不相同;史詩崇拜英雄,那個時代已過去,于今是新詩時代,新詩的對象應(yīng)該是平民。這里還是不免有若干思想的混淆。在任何時代,詩的對象是人,是人的基本而普遍的性格,以及基本而普遍的情緒活動,如好善愛美、自尊同情以及愛憎悲喜之類,這些東西并不因人偶然在某種階級地位而有分別。如果古代詩真是好詩,它就還能引起近代人的心弦的共鳴,如果近代詩真是好詩,使古人復(fù)起,他們也一定能了解欣賞。因為人性有這種共同點,藝術(shù)的傳達才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我們在現(xiàn)代還能欣賞古代歌詠英雄的詩篇,那就證明對于英雄的敬慕與驚奇并非古人所專有或是平民所特無。每個時代都有它的英雄理想,每個階級也是如此。就一般而論,平民的英雄主義也許比你我所謂“知識分子”還更強烈,這證明你我不免有幾分是大儒,而平民多數(shù)還保持著人性的真純與完整。真正的英雄——平民崇拜的對象——往往是由平民出身的,你只須看一看《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人物或是英國傳說中的RobinHood。近代詩人中英雄主義色彩最濃的莫過于德國的席勒,他的最著名的詩劇如《強盜》《威廉·退爾》的主角都還是平民身份的英雄。再說詩以平民為對象的問題,我們也須記得:平民值得詩人歌詠贊嘆的并不只因為他們的身份是平民,還是在他們的性格中有可以表現(xiàn)人性尊嚴的地方。我們對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與罰》中所描寫的那位妓女或是哈代在《還鄉(xiāng)記》所描寫的那位紅土商有時都不免肅然起敬,為的并非他們的地位,而是地位盡管卑微而性格卻很崇高。他們所引起的還是英雄主義的情緒。依我想:與詩相對敵的不是英雄主義而是犬儒主義。所謂“犬儒”是心腸冷酷,對人性根本不起尊嚴感者,有佛家的目空一切而無佛家的憐憫,處世的態(tài)度主要的是鄙夷的、刺譏的。英雄主義的定義卡萊爾下得最好:“英雄崇拜就是對于偉大人物的極高的愛慕,在人類心胸中沒有一種情操比這種高于自己者的愛慕更為高貴了?!边@愛慕頗類似宗教的虔敬,只是他的對象是人而不是神。犬儒心中從來沒有所謂愛慕或虔敬,是人皆比他自己低,他都瞧不起。英國有一句格言說:“沒有人在他的隨身仆從里坦白是英雄。”犬儒就是這種隨身仆從,他看慣了一切,以為一切只是平常;同時他的隘小的心靈根本見不到偉人的大處,卻只以幸災(zāi)樂禍的心理慶幸旁人的缺點。這種人才是詩的勁敵,他缺乏必有的深廣的同情。他們不同情于英雄,也未必同情于平民,反正是“天下老鴰一般烏”。在“天下老鴰一般烏”的世界中詩如何能存在呢?(選自朱光潛《詩論·詩人與英雄主義》)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任何一個國家的詩的起源,都有一個史詩的時代,而這個時代產(chǎn)生的詩歌,都會理所當然地具有一些英雄主義的特征。B.英雄主義是人對于人的最高的可能性的向往,它是自尊、羨慕、驚訝等情緒的復(fù)合,和美學(xué)中崇高的感覺類似。C.由于平民多數(shù)還保持著人性的真純與完整,因此他們對于英雄主義的認識和理解往往比知識分子更全面、更深刻。D.作者在文中引用英國格言和中國諺語詮釋犬儒主義,使不易理解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收到了很好的論證效果。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無論什么時代,每一個民族都希望有一個民族英雄來挽救危亡,因此,人們對英雄主義充滿了向往。B.史詩時代,人類有要求“神奇”的本性,因此英雄主義表現(xiàn)于藝術(shù)后,就會想象擴大,帶有迷信色彩。C.詩表現(xiàn)人的心靈活動,能提高人的心靈境界,因此在文學(xué)活動中,詩最能體現(xiàn)出人類精神最寶貴的一面。D.《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人物以及RobinHood都是平民出身的英雄,因此成為平民崇拜的對象。3.下列人物不符合第四段“英雄特征”一項是()A.《百合花》中通訊員B.《黨費》中的黃新C.《老人與?!分械氖サ貋喐鏒.《大衛(wèi)·科波菲爾》中的米考伯先生4.簡要概述本文的論證思路。5.英雄主義與平民主義、犬儒主義分別有何關(guān)系?請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簡要分析?!敬鸢浮?.C2.B3.D4.①首先提出批駁對象——“英雄主義者,不是詩人!”。②然后從史實和詩的精神的角度,分析英雄主義與詩歌的密切關(guān)系。③進一步從創(chuàng)作對象的角度,指出任何時代、任何階級的詩歌都有英雄主義。④最后論證真正與詩相對敵的是犬儒主義,而不是英雄主義。5.①英雄主義與平民主義是相容的。二者都表現(xiàn)對英雄的敬慕與驚奇,彰顯人性的尊嚴和性格的崇高。②英雄主義與犬儒主義是相悖的。前者是對偉大人物的愛慕與虔敬,彰顯人性的尊嚴;后者感受不到人性的尊嚴,缺乏對人類深廣的同情,消解一切崇高。【解析】【導(dǎo)語】這篇文章由朱光潛撰寫,對詩人與英雄主義的關(guān)系進行了深入探討。文章首先引述了新詩人的觀點,對“英雄主義者不是詩人”這一看法提出質(zhì)疑。接著,通過引用大量史實和文化背景,論證了英雄主義在詩歌中的重要性,并剖析了英雄主義與平民主義、犬儒主義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真正的詩歌應(yīng)激發(fā)人的崇高情感,而不是犬儒主義的冷酷無情。文風(fēng)嚴謹,論證有力,觀點鮮明?!?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認識和理解往往比知識分子更全面、更深刻”錯誤,文中說“平民的英雄主義也許比你我所謂‘知識分子’還更強烈,這證明你我不免有幾分是大儒,而平民多數(shù)還保持著人性的真純與完整”,只是表明平民英雄主義更強烈以及平民保持人性真純完整,但并沒有提及平民對英雄主義的認識和理解比知識分子更全面、更深刻。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推斷和辨析的能力。A.“無論什么時代”錯誤,文中明確說的是“史詩時代大半是‘英雄時代’,當時草昧初開,生存競爭最為劇烈而慘酷……所以都希望有一個民族英雄來挽救他們的危亡”,并非所有時代都如此。C.“在文學(xué)活動中,詩最能體現(xiàn)出人類精神最寶貴的一面”錯誤,文中只是說詩如果不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xiàn),不但不能偉大,而且根本不能存在,并未提及詩是最能體現(xiàn)人類精神寶貴一面的。D.“《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人物以及RobinHood都是平民出身的英雄”錯誤,《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人物以及RobinHood成為平民崇拜的對象,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平民出身,更因為他們具有英雄的特質(zhì)。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第四段中論述的“英雄特征”指在性格中有可以表現(xiàn)人性尊嚴的地方,盡管地位卑微但性格崇高。A.具有善良、純真等美好品質(zhì),體現(xiàn)人性的崇高,符合英雄特征。B.為革命事業(yè)無私奉獻,展現(xiàn)出崇高精神和人性,符合英雄特征。C.在與自然的搏斗中展現(xiàn)出堅韌、不屈的精神,彰顯人性崇高,符合英雄特征。D.雖有樂觀自在的性格,但主要是一個生活窘迫、有些滑稽的人物,未突出人性崇高,不符合英雄特征。故選D。【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①文章開篇點明偶爾翻閱新詩集時看到“英雄主義者,不是詩人!”這句話,進而表明此句以常情常理看未免武斷,從而提出要批駁的觀點。②接著從追溯各國詩起源的“史詩”時代入手,闡述史詩時代產(chǎn)生的詩大多對民族英雄豐功偉績進行烘染、驚贊,具有英雄主義意味,這是從史實角度說明英雄主義與詩歌的關(guān)聯(lián);又從詩的感覺是對人生世相幽美與崇高的驚奇感覺,“英雄”能引發(fā)與自然景物類似的驚奇感,得出英雄主義與詩的精神并不相悖,從詩的精神角度分析二者關(guān)系。③進一步探討作者可能認為英雄主義與平民主義不相容,新詩時代應(yīng)以平民為對象的觀點,通過論述詩的對象是人的基本普遍性格和情緒活動,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每個時代和階級都有英雄理想,且平民的英雄主義可能更強烈,以及詩人歌詠平民是因其性格崇高,論證任何時代、階級的詩歌都有英雄主義。④最后指出與詩相對敵的不是英雄主義而是犬儒主義,通過對犬儒主義特征的描述,如心腸冷酷、對人性無尊嚴感、缺乏同情等,與英雄主義對偉大人物的愛慕虔敬形成對比,強調(diào)犬儒主義才是詩的勁敵?!?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從文本可知,英雄主義表現(xiàn)為對英雄的敬慕與驚奇,而平民同樣對英雄有著敬慕與驚奇,例如每個時代每個階級都有英雄理想,平民的英雄主義甚至更強烈,且平民崇拜的英雄往往出身平民,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及英國傳說中的人物。同時,詩人歌詠平民是因其性格中有彰顯人性尊嚴的地方,這和英雄主義所體現(xiàn)的人性尊嚴和性格崇高是一致的,所以英雄主義與平民主義是相容的。②英雄主義是對偉大人物極高的愛慕,類似宗教虔敬,彰顯人性尊嚴;而犬儒主義者心腸冷酷,對人性根本不起尊嚴感,對人充滿鄙夷、刺譏,沒有對高于自己者的愛慕或虔敬,缺乏深廣的同情,與英雄主義所體現(xiàn)的對偉大人物的態(tài)度完全相反,所以英雄主義與犬儒主義是相悖的。(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復(fù)活(節(jié)選)(前情概要:聶赫留朵夫再次會見了瑪絲洛娃,他決心要告訴她他打算跟她結(jié)婚,以此來彌補過去對她的傷害。然而瑪絲洛娃的態(tài)度卻十分冷淡和憤怒,拒絕了求婚,并痛斥他虛偽自私)“唉,竟會是這樣,竟會這樣。”聶赫留朵夫一面從監(jiān)獄往外走,一面想著。現(xiàn)在他才充分了解自己的罪過。假如不是他有意贖罪,彌補自己的罪過,他永遠也意識不到自己罪孽有多么深重;而且,她也不會意識到她受害到何種地步。直到現(xiàn)在,這一切才暴露出其真正的慘狀?,F(xiàn)在他才看出他對這個女人心靈的傷害,她也才看出和懂得了她受的摧殘。以前聶赫留朵夫做感情游戲,欣賞自己,欣賞自己的懺悔;現(xiàn)在他光是覺得十分可怕了。丟下她不管——他覺得現(xiàn)在他做不到了,可是他又無法想象他對她的種種做法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聶赫留朵夫剛走到大門口,就有一個掛滿勛章和獎?wù)碌目词刈叩礁?,扮出一副令人不快的媚相,很神秘地交給他一封信?!斑@是一個女人給閣下的信……”他說著,把信遞給聶赫留朵夫?!澳囊粋€女人?”“您看了,就知道了。是一個女犯,政治犯。我在她們那里管事。這是她托我辦的。雖然這是犯禁的,可是不能不通人情……”看守很不自然地說。聶赫留朵夫很奇怪,一個專管政治犯的看守怎么就在監(jiān)獄里,幾乎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傳遞起信件。他當時還不知道此人又是看守又是密探,只是接過信,一面從監(jiān)獄往外走,一面把信看了一遍。信是用鉛筆寫的,字跡瀟灑,不用舊體字母,內(nèi)容如下:“我聽說您對一個刑事犯很關(guān)心,常到監(jiān)獄里來,因此很想和您見見面。請您要求同我見面。如果得到準許,我可以向您提供許多重要情況,有助于您的斡旋和了解我們的小組。感恩戴德的薇拉·波戈杜霍芙斯卡婭?!鞭崩げǜ甓呕糗剿箍▼I是諾夫哥羅德省偏僻地方的教師。有一次聶赫留朵夫和幾個同伴到那里去獵熊,這位女教師要求聶赫留朵夫給她一些錢,讓她進大學(xué)。聶赫留朵夫給了她一筆錢,后來就把她忘記了?,F(xiàn)在她成了政治犯,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大概在監(jiān)獄里聽說了他的事,就表示愿意為他盡力。那時候一切有多么容易,多么簡單。如今一切又是多么困難,多么復(fù)雜。聶赫留朵夫歷歷在目地、愉快地回想起當年的情景以及他和薇拉認識的經(jīng)過。吃過飯就準備走了,這時他們借宿的人家的主人走來說,教堂助祭的女兒來了,想見見聶赫留朵夫公爵?!伴L得好看嗎?”有人問。①“喂,別胡說!”聶赫留朵夫說著,擺出一本正經(jīng)的神氣,站起身來,離開飯桌,一面擦著嘴,驚異不解地猜測著助祭的女兒為什么要見他,一面朝主人的房里走去。房里有一個姑娘,頭戴氈帽,身穿小皮襖,非常健壯,一張瘦削而不漂亮的臉,好看的只有一雙眼睛和眼睛上面那兩道揚起的眉毛?!昂美?,薇拉·葉芙列莫芙娜,你就和他談?wù)劙?,”房東老奶奶說,“這就是公爵。我走了。”“您有何事見教?”聶赫留朵夫說?!拔摇摇?,您有錢,我知道,您把錢花在無聊的事情上,花在打獵上,”姑娘非常靦腆地說,“我只有一個希望,希望成為有益于人類的人,可是根本不可能,因為我什么也不懂。”②她的眼神又真摯又善良,她那一副果斷而靦腆的神情是那樣感人,所以聶赫留朵夫就像以往常有的情形那樣,一下子就像處在她的地位上,了解她,同情她了?!拔矣帜茏鳇c兒什么呢?”“我是教師,可是很想進大學(xué),卻進不了。不是不讓進,是可以進的,不過要花錢。您借給我一些錢,等我畢了業(yè)就還您。我以為,有錢的人打熊,讓男子漢喝酒,這都不太好。有錢人何不做點好事呢?我只要八十盧布就行了。您要是不愿意,那也沒關(guān)系?!彼苌鷼獾卣f?!扒∏∠喾?,我十分感謝您為我提供一個機會……我這就去拿來?!甭櫤樟舳浞蛘f。他走到門道里,看到一個同伴在這里偷聽他們的談話。他也不答理同伴們的取笑,就從錢夾里掏出錢來,拿給她。③“請收下,收下,不用謝。我倒是應(yīng)該感謝您?!甭櫤樟舳浞颥F(xiàn)在想起這一切,是感到愉快的;他還很愉快地想起來,有一個軍官想把這事編成不堪入耳的笑話,他差點兒跟他吵起來,另一個同伴維護他,因此后來他們更要好了,想起那次打獵多么順手,多么愉快,他們連夜趕回火車站的一路上,他心里有多么高興。雙馬雪撬排成一串,一輛接一輛輕悄無聲地在林中小路上飛馳著,兩旁樹木有時高,有時低,夾雜著一株株樅樹,樅樹上壓著一大片一大片的積雪,像一張張大面餅。在黑暗中,紅光一閃,有人點起一支芳香的紙煙。聶赫留朵夫想起這一切,尤其是想起自我感覺健康、強壯、無憂無慮時的幸福心情。他的兩肺擴張開來,把小皮襖繃得緊緊的,深深地呼吸著寒冷的空氣,④馬軛碰得樹枝上的積雪紛紛往臉上落,身子暖和和的,臉上涼絲絲的,心里沒有憂慮,沒有歉疚,沒有恐懼,沒有奢望。那時候多么好呀!可是現(xiàn)在呢?我的天,這一切多么令人痛苦,多么困難呀……顯然薇拉是一個革命者,如今因為革命活動坐了牢。應(yīng)該見見她,尤其因為她答應(yīng)出主意改善瑪絲洛娃的處境。(選自力岡譯《復(fù)活》有刪減)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次會見瑪絲洛娃,聶赫留朵夫不過是做感情游戲,以獲得自我心靈麻醉;直到現(xiàn)在,他才意識到自己罪孽深重并感到害怕。B.小說中看守的出現(xiàn),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對他不合常理行為的描寫及身份的揭露,則從一個側(cè)面表現(xiàn)出沙皇統(tǒng)治的嚴酷和社會的黑暗。C.薇拉在信中表明了幫助聶赫留朵夫的意愿,也希望他能了解自己小組的情況,又對他曾經(jīng)給予自己的幫助表達謝意,話語非常得體。D.對打獵歸途中“兩旁樹木”“一大片一大片的積雪”“紅光”等景物的描寫,既表現(xiàn)了當時的自然景象,也烘托出聶赫留朵夫愉快的心情。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中的“一本正經(jīng)”寫出聶赫留朵夫面對別人的戲謔時裝模作樣的神態(tài),具有諷刺意味。B.句子②通過對薇拉眼神和神情的描寫,刻畫出一個涉世未深、積極上進的青年女子形象。C.句子③連用兩個“收下”,既寫出聶赫留朵夫幫助薇拉的真誠,也流露出他此時心情的愉快。D.句子④中疊詞“暖和和”“涼絲絲”,寫出聶赫留朵夫此時在寒夜里舒適愜意的感覺,用詞貼切生動。8.簡要分析聶赫留朵夫的心理變化。9.聶赫留朵夫和薇拉之間的關(guān)系,文中在聶赫留朵夫讀信后已做了介紹,為什么下文又十分詳細地描寫兩人認識的情景及經(jīng)過?請結(jié)合文本談?wù)勀愕恼J識?!敬鸢浮?.A7.A8.①面對瑪絲洛娃的拒絕與斥責,聶赫留朵夫內(nèi)心充滿了愧疚、恐懼。②因?qū)ο虏阶龇y以抉擇,聶赫留朵夫心里非常矛盾、糾結(jié)。③在對往事的回憶中,聶赫留朵夫感到愉快。④回到現(xiàn)實中,聶赫留朵夫又感到非常痛苦、困難。⑤薇拉的出現(xiàn),使聶赫留朵夫又有了救助瑪絲洛娃的希望。9.①這樣寫能使薇拉這一人物形象更加鮮明豐滿,與下文寫她成為革命者相呼應(yīng)。②這樣寫突出了聶赫留朵夫青年時代的單純、善良,豐富了人物的思想性格。③這樣詳細描寫過去美好的經(jīng)歷,能更加突出聶赫留朵夫現(xiàn)在的痛苦和困難。【解析】【導(dǎo)語】這篇節(jié)選描寫了聶赫留朵夫在監(jiān)獄會見之后的心理沖突,以及他與過去的聯(lián)系。通過描繪聶赫留朵夫的內(nèi)心感受和回憶,反映出他對過去行為的深入反思與悔恨。同時,薇拉的信和對兩人初識的回憶,揭示了不同人物之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和情感變化。在細膩的心理描寫中,展現(xiàn)出人物道德變化和社會背景的沖突,突出階級和體制對人物命運的影響。整篇文本通過旁人和環(huán)境的映襯,深化了主角的內(nèi)心掙扎和覺醒?!?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不過是做感情游戲,以獲得自我心靈麻醉”錯誤,從原文“假如不是他有意贖罪,彌補自己的罪過,他永遠也意識不到自己罪孽有多么深重”可以看出,聶赫留朵夫之前與瑪絲洛娃會見并表達贖罪、求婚等行為,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為做感情游戲和自我心靈麻醉。他還是有想要彌補罪過的想法,只是當時可能對自己的罪過認識還不夠深刻,但不能否定他有一定的贖罪意識,并非完全是出于游戲心態(tài)或為了麻醉自己。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A.“對別人的戲謔時裝模作樣的神態(tài),具有諷刺意味”錯,句子①中的“一本正經(jīng)”并不是裝模作樣,而是聶赫留朵夫本身就具有的那種比較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他不是在裝樣子,這里沒有諷刺意味。故選A。【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人物心理的概括能力。①從文本中“現(xiàn)在他才充分了解自己的罪過”“直到現(xiàn)在,這一切才暴露出其真正的慘狀?,F(xiàn)在他才看出他對這個女人心靈的傷害”等內(nèi)容可以看出,聶赫留朵夫在瑪絲洛娃拒絕他并痛斥他后,真正意識到了自己曾經(jīng)的行為對瑪絲洛娃造成了巨大傷害,所以內(nèi)心充滿了愧疚。而“現(xiàn)在他光是覺得十分可怕了”則體現(xiàn)出他內(nèi)心的恐懼,他害怕面對自己曾經(jīng)的罪過以及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②文中提到“可是他又無法想象他對她的種種做法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表明聶赫留朵夫雖然意識到了自己的罪過,想要彌補,但對于接下來該怎么做,比如如何與瑪絲洛娃相處,怎樣才能真正彌補自己的過錯等問題,他沒有清晰的思路,處于矛盾和糾結(jié)之中,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下一步的行動。③文本中詳細描寫了聶赫留朵夫回憶與薇拉認識的經(jīng)過以及那次打獵的經(jīng)歷,如“聶赫留朵夫歷歷在目地、愉快地回想起當年的情景以及他和薇拉認識的經(jīng)過”“聶赫留朵夫想起這一切,是感到愉快的”,那些過往的經(jīng)歷中,他沒有如今的煩惱和愧疚,所以在回憶時能感受到愉快,過去的時光對他來說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④:“可是現(xiàn)在呢?我的天,這一切多么令人痛苦,多么困難呀……”這句話直接表明了聶赫留朵夫從美好的回憶回到現(xiàn)實后,強烈地感受到了現(xiàn)實的痛苦和困難。他要面對自己對瑪絲洛娃的罪過,要處理與瑪絲洛娃的關(guān)系等諸多問題,這些都讓他覺得痛苦不堪,也讓他意識到現(xiàn)實的復(fù)雜性和艱難性。⑤文中最后提到“顯然薇拉是一個革命者,如今因為革命活動坐了牢。應(yīng)該見見她,尤其因為她答應(yīng)出主意改善瑪絲洛娃的處境”,說明薇拉主動寫信表示能提供重要情況,幫助聶赫留朵夫進行斡旋等,這讓聶赫留朵夫看到了改善瑪絲洛娃處境的希望,為他解決目前的難題提供了一種可能,所以薇拉的出現(xiàn)給他帶來了新的希望。【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①豐富人物性格:文中詳細描寫兩人相識時,薇拉向聶赫留朵夫借錢進大學(xué),她“很靦腆地說”,“眼神又真摯又善良,那一副果斷而靦腆的神情是那樣感人”,這些描寫生動展現(xiàn)了薇拉涉世未深、積極上進且單純真誠的性格特點,正是因為薇拉有著積極進取、渴望改變和追求進步的性格,才與她后來成為革命者這一身份相契合,形成了合理的因果關(guān)系。②突出聶赫留朵夫青年時代特點,豐富其思想性格,展現(xiàn)單純善良一面。在與薇拉相識的情節(jié)中,聶赫留朵夫面對薇拉借錢的請求,不僅沒有拒絕,還很爽快地拿出錢給她,并且說“請收下,收下,不用謝。我倒是應(yīng)該感謝您”,這一系列言行充分體現(xiàn)了他青年時代的單純,沒有過多的世故和算計,內(nèi)心善良且樂于助人。③這一情節(jié)與當下他在處理和瑪絲洛娃關(guān)系時的復(fù)雜、痛苦形成鮮明對比。詳細描寫過去打獵時“雙馬雪撬排成一串,一輛接一輛輕悄無聲地在林中小路上飛馳著”,聶赫留朵夫“自我感覺健康、強壯、無憂無慮時的幸福心情”,這些美好經(jīng)歷與他如今面對瑪絲洛娃時“一切多么令人痛苦,多么困難呀”的現(xiàn)狀形成強烈反差。過去的美好越突出,就越能襯托出他現(xiàn)在的痛苦和艱難。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問人道①誰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人道政為大?!惫唬骸案覇柡沃^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民從之矣。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②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也,大昏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冠冕而親迎,親之也。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弗愛不親,弗敬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公曰:“然冠冕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圣之后以為天地社稷宗廟之主君何謂已重乎?”公曰:“請少進?!笨鬃釉唬骸疤斓夭缓?,萬物不生。大昏,萬世之嗣也,君何以謂已重焉?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親之后也,敢不敬與?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三者,百姓之象③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配④以及配,君子行此三者,則愾⑤乎天下矣。”(選自《大戴禮記·哀公問》有刪減)材料二: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猶有盜賊乎?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選自《墨子·兼愛》)【注】①人道:人事的道理。②治:治理得好。③象:模仿。④配:配偶,古代指妻妾。⑤愾:至,遍及。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合二姓之A好B以繼先圣C之后D以為天地社稷E宗廟之主F君G何謂H已重乎?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與《赤壁賦》“蘇子愀然”的“愀然”意思相同。B.敢,自言冒昧的謙詞,與《燭之武退秦師》“敢以煩執(zhí)事”的“敢”意義和用法相同。C.昏,同“婚”,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若火之始然”的“然”都屬于通假現(xiàn)象。D.其,大概,表推測,與《論語·衛(wèi)靈公》“其‘恕’乎”的“其”意義和用法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認為,國君治理天下,應(yīng)該自身行為端正,百姓仿效順從,夫妻職分有別,父子之間相親,君臣相互尊敬。B.孔子認為,三代賢明的君王都將“敬”作為治理天下的根本,敬己、敬親、敬百姓,才能讓仁政推及天下。C.墨子認為,當時社會上諸多問題和沖突,比如不孝、不慈乃至諸侯之間的戰(zhàn)爭,都是彼此不愛其身造成的。D.墨子認為,一個天下安定理想社會應(yīng)該沒有偷盜搶劫,人們相親相愛,大夫之間、諸侯之間沒有侵擾、攻伐。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2)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14.儒家的“愛人”和墨家的“兼愛”有何區(qū)別?材料一體現(xiàn)了儒家的哪些“愛人”思想?請簡要概括?!敬鸢浮?0.BDF11.D12.C13.(1)不能敬重自身,就是傷害自己的父母;傷害自己的父母,就是傷害自己的根本,傷害自己的根本,那么家族的枝葉就跟著死亡了。(2)看待別人家如同自己的家一樣,誰還會偷竊?看待別人如同自己一樣,誰還會劫奪財物?所以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又沒有了。14.(1)儒家的愛有等級差別;墨家的愛無等級差別,不分厚薄親疏。(2)①君王應(yīng)以“愛”和“敬”為核心去治理天下;②愛以禮為重,禮以敬為重;③君王應(yīng)敬自己,敬妻子,進而將愛推及百姓。【解析】【導(dǎo)語】材料一講述了孔子關(guān)于為政之道的論述,強調(diào)君主的行為對百姓的影響,提出“愛人”與“敬”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材料二墨家主張“兼愛”,倡導(dǎo)無差別的愛,認為如此可以杜絕社會問題。兩者均探討了治理國家的道德基礎(chǔ),但儒家注重階層分明、親疏有別,墨家則主張平等之愛,主張?zhí)煜聼o侵擾攻伐。兩者的核心思想不同,代表了兩種治國理念?!?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婚姻是結(jié)合兩個不同姓氏家族的美好姻緣,以延續(xù)先圣的后嗣,成為天地、社稷、宗廟祭祀的主持者,您怎么能說太隆重了呢?“合二姓之好”是動賓結(jié)構(gòu),語意完整,其后停頓,B處斷開;“繼先圣之后”是動賓結(jié)構(gòu),語意完整,D處斷開;“以為天地社稷宗廟之主”動賓結(jié)構(gòu),語意完整;“君何謂已重乎”主謂賓結(jié)構(gòu)齊全,表意完整,其前停頓,故F處斷開。故選BD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及通假字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均譯為“容色改變的樣子”。句意:孔子神色變得莊重回答說。/蘇軾容色改變。B.正確。均為“自言冒昧的謙詞”。句意:請問什么叫做為政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C.正確?;?,同“婚”/然,同“燃”。句意:以天子諸侯的婚禮最為重要。/像火開始燃燒。D.錯誤。意義和用法相同。均為副詞,表推測,大概。句意:愛和敬大概就是為政的根本吧!/大概就是“恕”吧。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都是彼此不愛其身造成”錯誤,根據(jù)材料二“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可知,墨子認為諸多問題和沖突都是彼此不相愛造成的,并不是不愛其身。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敬”,敬重;“其”,自己;“親”,這里指父母;“枝”,家庭的枝葉。(2)“視”,看待;“賊”,傷害;“有亡”,又沒有。【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根據(jù)材料一“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可知,儒家的“愛人”講尊親和敬愛,逐級推及,有等級差別。根據(jù)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可知,墨家的“兼愛”提倡無差別之愛。(2)①根據(jù)材料一“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可知,孔子認為愛和敬是為政的根本。②根據(jù)材料一“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可知,孔子認為用來治理愛護人的方法,禮最為重要;用來治理禮的方法,敬最為重要。③根據(jù)材料一“身以及身,子以及子,配以及配,君子行此三者,則愾乎天下矣”可知,孔子認為由自身想到別人的自身,由自己的子女想到別人的子女,由自己的妻子想到別人的妻子,君子要做到這三點才能將愛推及百姓。參考譯文:材料一:孔子陪坐在魯哀公身邊。哀公問:“請問在為人之道中,什么最為重要?”孔子神色變得莊重,回答說:“您能問這樣的話,這是百姓的福氣啊。在為人之道中,政事最為重要?!卑Ч珕枺骸罢垎柺裁唇凶鰹檎兀俊笨鬃踊卮鹫f:“政就是端正。君主行為端正,那么百姓就會跟著走正道。君主怎么做,百姓就會跟著怎么做;君主不做的事,百姓又跟著做什么呢?”哀公問:“請問應(yīng)該怎樣為政呢?”孔子回答說:“夫妻有別,父子相親,君臣相敬,這三種關(guān)系處理得當,那么百姓就會跟著效仿。古代的為政之道,以愛護人為最重要的事。而用來治理愛護人的方法,禮最為重要;用來治理禮的方法,敬最為重要;敬的最高境界,以天子諸侯的婚禮最為重要。天子諸侯的婚禮是極其重要的啊!婚禮舉行時,天子諸侯戴著禮帽親自去迎接新娘,這是表示對女方的親近。所以君子以恭敬的態(tài)度來表達對女方的親近,舍棄了恭敬就是遺棄了親近。沒有愛就不會親近,沒有敬就行為不端正,愛和敬大概就是為政的根本吧!”哀公說:“可是戴著禮帽親自去迎接新娘,不是太隆重了嗎?”孔子神色變得莊重,回答說:“婚姻是結(jié)合兩個不同姓氏家族的美好姻緣,以延續(xù)先圣的后嗣,成為天地、社稷、宗廟祭祀的主持者,您怎么能說太隆重了呢?”哀公說:“請您再進一步講講。”孔子說:“天地陰陽不交會,萬物就不能生長。天子諸侯的婚禮,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xù)萬代的后嗣,您怎么能說太隆重了呢?從前夏、商、周三代圣明君主治理政事,必定對他們的妻子兒女以禮相待,這是有道理的。妻子,是祭祀雙親的主體,怎敢不敬重呢?子女,是傳宗接代的人,怎敢不敬重呢?君子對一切都敬重,敬重自身最為重要。自身,就像是雙親的枝葉,怎敢不敬重呢?不能敬重自身,就是傷害了雙親;傷害了雙親,就是傷害了根本;傷害了根本,枝葉也就隨之滅亡。這夫妻、父子、自身三者,百姓也都是這樣。由自身想到別人的自身,由自己的子女想到別人的子女,由自己的妻子想到別人的妻子,君子能做到這三點,那么他的影響就會遍及天下了?!辈牧隙嚎疾爝@些亂象是因何而起的呢?都是起源于人們不相愛。假如天下人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像愛自己一樣,還會有不孝的人嗎?看待父親、兄長和君主就像看待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還會有不慈愛的人嗎?看待弟弟、兒子和臣子就像看待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的現(xiàn)象就會消失。還會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就像自己的家一樣,誰還會去偷竊呢?看待別人就像看待自己一樣,誰還會去傷害別人呢?所以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又沒有了。還會有大夫相互擾亂封地、諸侯相互攻伐別國的情況嗎?看待別人的封地就像自己的封地一樣,誰還會去擾亂呢?看待別人的國家就像自己的國家一樣,誰還會去攻伐呢?所以大夫相互擾亂封地、諸侯相互攻伐別國的情況也會消失。假如天下人都能相親相愛,國與國之間不相互攻伐,封地與封地之間不相互擾亂,盜賊沒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做到孝慈,像這樣天下就治理好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次韻和景彝①對月梅堯臣蕭蕭風(fēng)雨變涼意,索索晚云開斗晴。已洗浮埃天外靜,忽生圓月樹頭明。草根蟲穴吟來久,屋角星河落更清。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鬢兩三莖?!咀ⅰ竣倬耙停褐杆未纪醍?。他是梅堯臣堂兄的女婿,深得當時皇帝器重。尾聯(lián)中的“西垣侍臣”即指此人。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中的疊詞“蕭蕭”“索索”,視聽結(jié)合,描繪出風(fēng)雨過后云開天晴的景象。B.頷聯(lián)中“生”字富有意趣,與“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生”字,可謂異曲同工。C.頸聯(lián)寫草根處秋蟲吟唱,銀河中星光逐漸暗淡,化靜為動,襯托出庭院的幽靜。D.全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抒情委婉含蓄,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感受。16.白發(fā)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本詩尾聯(lián)寫“景寒霜鬢兩三莖”,李白在《將進酒》中說“朝如青絲暮成雪”,蘇軾在《江城子》中稱“塵滿面,鬢如霜”。這三處白發(fā)意象分別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案】15.C16.①本詩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而功業(yè)不如他人的感慨。②李詩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懷才不遇的郁憤。③蘇詞表達了作者歷經(jīng)歲月滄桑、遭遇仕途坎坷的孤獨悲涼?!窘馕觥俊緦?dǎo)語】梅堯臣的《次韻和景彝對月》通過描寫風(fēng)雨過后三更天的靜謐與明月初升的美景,體現(xiàn)詩人對自然細微變化的敏銳感受。詩中疊詞“蕭蕭”“索索”增加了生動感,尾聯(lián)借“霜鬢”感慨自身年華老去,既有對友人的敬意,也有對自己境遇的感嘆。語言簡潔,情感深遠,畫面靜謐,情景交融?!?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C.“銀河中星光逐漸暗淡,化靜為動”錯誤,此處寫詩人從屋角處仰視天空,天空中的星星消失于銀河中,月光更加清幽,襯托出庭院的幽靜。故選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本詩:“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鬢兩三莖”,詩人梅堯臣將自己與受皇帝器重的王疇相比,自覺功業(yè)不如對方,看到友人已有兩三莖白發(fā),聯(lián)想到自己,更感歲月流逝,自己卻沒有像友人那樣取得顯著的功業(yè),流露出一種自愧不如與對時光易逝、功業(yè)無成的感慨。②李詩:“朝如青絲暮成雪”以夸張的手法極言人生短暫,早晨還是滿頭青絲,傍晚就已如雪般蒼白。結(jié)合李白一生渴望入仕,實現(xiàn)抱負卻屢屢受挫的經(jīng)歷,這句詩深刻地表達了他對人生匆匆、時光易逝的無奈,以及自己才華橫溢卻懷才不遇,無法在有限的生命中實現(xiàn)理想的郁憤之情。③蘇詞: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此句描繪了自己滿面風(fēng)塵、兩鬢如霜的形象,“塵滿面”寫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歷經(jīng)的種種艱難困苦,“鬢如霜”則直觀地表現(xiàn)了歲月的滄桑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整體傳達出作者歷經(jīng)歲月磨難、仕途不順后的孤獨、悲涼與滄桑之感。(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告訴我們既要向榜樣學(xué)習(xí),也要做好自我反思。(2)作文課上,李老師說虛實結(jié)合是古今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的常用手法,像高適《燕歌行》中“______,______”兩句,既表達了家中妻子對遠征丈夫的思念,又寫出了戍邊戰(zhàn)士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就運用了這種手法。(3)在唐朝詩人筆下,云常常是游子的化身,如“______,______”。【答案】①.見賢思齊焉②.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③.少婦城南欲斷腸④.征人薊北空回首⑤.白云一片去悠悠⑥.青楓浦上不勝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薊、悠、楓、浦。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梢钥隙ǖ氖牵瑧z憫心是一種自然的感情,它能緩和每一個人只知道顧自己的自愛心,從而有助于整個人類的互相保存。它使我們在看見別人受難時毫不猶豫地去幫助他。在自然狀態(tài)下,憐憫心不僅可以代替法律、良風(fēng)美俗和道德,而且還有這樣一個優(yōu)點:它能讓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對它溫柔的聲音A。它能使每一個身強力壯的野蠻人寧可到別處去尋找食物,也不去搶奪身體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費了許多辛苦才獲得的東西。在訓(xùn)導(dǎo)人們方面,它摒棄了“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樣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則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謀求你的利益時,要盡可能不損害他人”這樣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盡管這句格言沒有前一句格言完善,但也許更有用處。B一句話,我們不應(yīng)當在高深的理論中而應(yīng)當在這種自然的感情中去尋找人即使沒有受過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惡事的原因。雖然蘇格拉底和具有他那種素養(yǎng)的人可以通過理性而獲得美德,但是,如果人類的生存要依靠組成人類的人的推理的話,則人類也許早就滅亡了。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9.請將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改成三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答案】18.A.充耳不聞(置之不理/置若罔聞)B.總而言之(歸根結(jié)底/統(tǒng)而言之)19.人即使沒有受過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惡事,其原因我們不應(yīng)當在高深的理論中尋找,而應(yīng)當在這種自然的感情中去尋找。(人即使沒有受過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惡事,我們不應(yīng)當在高深的理論中尋找其原因,而應(yīng)當在這種自然的感情中去尋找)【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A.文中提到“它能讓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對它溫柔的聲音”,“溫柔的聲音”代表著憐憫心發(fā)出的感召,而憐憫心作為一種自然感情所發(fā)出的聲音,不能被人們忽視,可填“充耳不聞”“置之不理”或“置若罔聞”。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置之不理:放在一邊;不予理睬,形容對某人某事十分冷淡。置若罔聞: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去過問或不予關(guān)心。B.前文詳細闡述了憐憫心在緩和自愛心、影響人們行為、采用不同訓(xùn)導(dǎo)格言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此句是對前文所有關(guān)于憐憫心相關(guān)論述的總結(jié),可填“總而言之”“歸根結(jié)底”或“統(tǒng)而言之”。統(tǒng)而言之:總的說起來。歸根結(jié)底:歸結(jié)到根本上。統(tǒng)而言之:總的說起來。【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語言表達之變換句式的能力。本題意思是把長單句轉(zhuǎn)換為包含三個短句的復(fù)句。方法是先找出主干句,然后把修飾成分拿出來組合成句子。首先找出主干句:我們?nèi)ふ以?。具體作答時主謂賓三個中心語可以適當帶上簡單的修飾成分。然后把賓語中心語“原因”前的定語“人即使沒有受過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惡事”單獨拿出來作為句子;其次,“我們不應(yīng)當在高深的理論中而應(yīng)當在這種自然的感情中”是“去尋找”的狀語,將其拆分為兩個部分,即與謂語動詞組合成兩個分句,“我們不應(yīng)當在高深的理論中尋找”“而應(yīng)當在這種自然的感情中去尋找”。最后組織句子,注意句子要通順,要符合邏輯。(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陶淵明墓地前,(甲)。水干涸,滿塘蓮蓬枯萎,與白居易廬山草堂前池塘里的蓮蓬一般情狀。蓮藕在塘泥深沉處,隱忍蓄力,待來年春夏雨水滋潤,生發(fā)新一輪荷葉、花朵、蜻蜓、蓮蓬。白居易去世兩百余年后,北宋的周敦頤任職贛南,在廬山建濂溪書院,培養(yǎng)濟世經(jīng)邦之才。這一時期,朝廷危機重重,仁人志士何處去?“彰顯與隱逸”“自守與介入”“擔負與放下”,這些中國士子困擾的古老疑難,需要每一代知識者做出選擇。下廬山,周敦頤在陶淵明墓前徘徊、求解。大約也面對此荷塘,他有所思,寫成《愛蓮說》,張揚一種與“歸隱”相反的主題:君子自強不息,絕不以種種后退與逃避,把世界謙讓給權(quán)奸與佞臣。在孟子所言“可以止則止”外,周敦頤更倡導(dǎo)與此緊密并列的另一句——“可以仕則仕”,以振拔凌厲之姿態(tài)革故鼎新。在這一名篇里,周敦頤以不蔓不枝、中通外直的蓮象征君子,用清潔的精神去救贖一個時代?!稅凵徴f》將菊花與蓮這兩種意象進行對照,以區(qū)別隱逸者與君子,這是周敦頤文章破題、立旨和自洽的需要。但陶淵明或周敦頤都明白:菊花與蓮,乃至人間萬般草木,并無不同,均可象征隱逸者與君子,故有“草木之人”一說。隱逸者與君子,并非別如云泥,實融通無礙。(乙),“仕”則兼濟天下。20.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中有“蜻蜓”一詞,有人認為該詞用得非常好,有人認為該詞用得不恰當。你認可哪種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答案】20.甲:有一方池塘乙:“止”以獨善其身21.“彰顯與隱逸”“介入與自守”“擔負與放下”,這些困擾中國士子的古老疑難,需要每一代知識者做出選擇。(或:“彰顯與隱逸”“介入與自守”“擔負與放下”,這些中國士子感到困惑的古老疑難,需要每一代知識者做出選擇。)22.示例一:我認為非常好。①“蜻蜓”一詞看似多余,實則讓畫面呈現(xiàn)出動態(tài),增加了生機和活力。②“蜻蜓”能引發(fā)人們對池塘里荷花盛開、蜻蜓嬉戲景象的聯(lián)想,富有文學(xué)情趣。示例二:我認為不恰當。①“生發(fā)”的意思是滋生發(fā)展,所以從語法的角度看,“蜻蜓”和其不搭配。②從寫作對象看,此段主要寫的是荷塘中的荷葉、花朵、蓮蓬,蜻蜓和它們不屬同類事物,不宜并列出現(xiàn)?!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甲處,由“水干涸,滿塘蓮蓬枯萎”可知,此處描述的是一處池塘的景象,因此填入“有一方池塘”之類的話。乙處,由“‘可以止則止’外,周敦頤更倡導(dǎo)與此緊密并列的另一句——‘可以仕則仕’”以及“隱逸者與君子,并非別如云泥,實融通無礙”可知,周敦頤在《愛蓮說》中不僅提倡“可以仕則仕”,也認同“可以止則止”的態(tài)度,這里的“止”指的是隱逸,即獨善其身的做法。因此可填“‘止’以獨善其身”之類的話?!?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兩處語?。阂皇恰白允嘏c介入”語序不當,應(yīng)改為“介入與自守”;二是“這些中國士子困擾的古老疑難”語序不當或成分殘缺,應(yīng)改為“這些困擾中國士子的古老疑難”或“這些中國士子感到困惑的古老疑難”?!?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示例一:我認為非常好。①由“水干涸,滿塘蓮蓬枯萎,與白居易廬山草堂前池塘里的蓮蓬一般情狀。蓮藕在塘泥深沉處,隱忍蓄力,待來年春夏雨水滋潤,生發(fā)新一輪荷葉、花朵、蜻蜓、蓮蓬”可知,“蜻蜓”一詞看似多余,實則讓畫面呈現(xiàn)出動態(tài),增加了生機和活力。通過“蜻蜓”一詞,作者描繪了一個充滿生機的池塘景象,使得原本靜態(tài)的畫面變得生動起來。②“蜻蜓”能引發(fā)人們對池塘里荷花盛開、蜻蜓嬉戲景象的聯(lián)想,富有文學(xué)情趣。蜻蜓的出現(xiàn)不僅豐富了畫面的層次感,還通過聯(lián)想帶出了荷花盛開的美好景象,增強了文學(xué)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示例二:我認為不恰當。①由“蓮藕在塘泥深沉處,隱忍蓄力,待來年春夏雨水滋潤,生發(fā)新一輪荷葉、花朵、蜻蜓、蓮蓬”可知,“生發(fā)”的意思是滋生發(fā)展,所以從語法的角度看,“蜻蜓”和其不搭配?!吧l(fā)”一詞通常用于描述植物的生長和發(fā)展,而“蜻蜓”是動物,二者在語義上并不完全契合。②由“蓮藕在塘泥深沉處,隱忍蓄力,待來年春夏雨水滋潤,生發(fā)新一輪荷葉、花朵、蜻蜓、蓮蓬”可知,從寫作對象看,此段主要寫的是荷塘中的荷葉、花朵、蓮蓬,蜻蜓和它們不屬同類事物,不宜并列出現(xiàn)。作者的寫作重點在于描繪荷塘中的植物生長過程,蜻蜓的出現(xiàn)顯得有些突兀,不符合整體的寫作意圖和風(fēng)格。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人居環(huán)境科學(xué)創(chuàng)造者吳良鏞在主持北京菊兒胡同四合院的改造時,采取的方法是清除“死亡細胞”,更生“新細胞”,保留了厚重的歷史底蘊,也完善了現(xiàn)代生活功能。新舊相融,舊中生新,新中糅舊,有時會產(chǎn)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生發(fā)出意想不到的妙處。由此看來,新與舊是矛盾的,但也是對立統(tǒng)一的,新舊可以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敬鸢浮坷模菏嘏f于庭戶見一堂

創(chuàng)新于天下照四方一輪紅日由海上冉冉升起,新從舊中產(chǎn)生。新舊相融,舊中生新,新中糅舊。這一系列行為或許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妙處,成就令人驚嘆的成果?!靶隆迸c“舊”表面對立,實則統(tǒng)一。依我之拙見,我們應(yīng)在一些時刻遵循傳統(tǒng),守智慧結(jié)晶之“舊”,也應(yīng)在一些時刻敢于亮劍,創(chuàng)改變世界之“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