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 (四)_第1頁
文言文閱讀 (四)_第2頁
文言文閱讀 (四)_第3頁
文言文閱讀 (四)_第4頁
文言文閱讀 (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三)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非相

《荀子》(節(jié)詡

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xué)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月今之世,魏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兇、妖祥,世

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乜,學(xué)者不道也C

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shù),形不勝心,心不勝術(shù)c術(shù)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

惡而心術(shù)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shù)惡,無害為小人也。君子之謂吉,小人之

謂兇。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兇也。古之人無有也,學(xué)者不道也。

蓋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昔者,衛(wèi)靈公有臣曰公孫

呂,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②廣三寸,鼻、目、豆具,而名動天下。楚之孫叔敖,期

思④之鄙人也,突禿長左,軒較之下,而以楚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

衣然;白公之亂也,令尹子西、司馬子期皆死焉,葉公子高人居楚,誅白公,定楚國,

如反手爾,仁義功名善于后世。故士不揣長,不挈大,不權(quán)輕重,亦將志乎爾;長短、

小大、美惡形相,豈論也哉?

且徐偃王之狀,目可瞻焉;仲尼之狀,面如蒙供;周公之狀,身如斷蓄;皋陶之狀,

色如削瓜;閡夭之狀,面無見膚;傅說之狀,身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禹跳,

湯偏,堯、舜參牟子。從者將論志意、比類文學(xué)邪?直將差長短、辨美惡而相欺傲邪?

古者,桀、紂長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勁,百人之?dāng)骋?。然而身死國亡,?/p>

天下大償后世言惡,則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聞見之不眾,論議之卑爾!

今世俗之亂君,鄉(xiāng)曲之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tài)度擬于女子;婦人

莫不愿得以為夫,處女莫不愿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

以為臣,中父羞以為子,中兄羞以為弟,中人羞以為友;俄則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

不呼天啼哭,苦傷其今而后悔其始c是非容貌之思也c聞見之不眾,論議之卑爾。然則

從者將孰可也?

【注】①姑布子卿:春秋時鄭國人,曾看過孔丘和趙襄子的相,見《韓詩外傳》

卷九和《史記?趙世家》。②焉:通“顏:額。③期思:地名,在今河南省淮濱縣東南。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俗稱之稱:稱呼。

B.無害為君子也害:妨礙。

C.直將差長短、辨美惡而相欺傲邪?差:區(qū)別。

D.然則從者將孰可也可:認(rèn)同,贊同。

解析A項,稱:稱道。

答案A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屬于從正面論述“非相”的一組以)

①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兇、妖祥②術(shù)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

術(shù)善,無害為君子也③楚之孫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禿長左,軒較之下,而以楚'霸

④禹跳,湯偏。堯、舜參牟子⑤桀、紂長目姣美,天下方杰也:筋力越勁,百人才敵

也⑥今世俗之亂君,鄉(xiāng)曲之慎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tài)度擬于女子

A.?@?B.?&?C.???D.?@?

解析①是列舉了唐舉善于相人,并非從正面議論“非相”;⑤是寫通過桀紂外貌特征

推斷其能力;⑥也是通過外貌來判斷其舉止行為。都是從反面進行論述。

答案C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和《勸學(xué)》一樣,開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批判、否定了相術(shù),指出這是有

學(xué)識的人從來也不談?wù)摰氖隆?/p>

B.作者認(rèn)為,觀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鑒別他立身處世的

方法,身材相貌不是判斷君子小人的標(biāo)準(zhǔn)。

C.古代的夏桀、商紂魁梧英俊,但卻落得身死國滅,成為天下最可恥的人,這都是容

貌造成的禍患。

D.文章結(jié)尾又用當(dāng)時犯上作亂的人和鄉(xiāng)里的輕薄少年為例,從反面否定了相術(shù),并以

反問結(jié)尾,表明自己的觀點。

解析C項,“這都是容貌造成的禍患”錯。

答案c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了?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古之人無有也,學(xué)者不道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故土不揣長,不挈大,不權(quán)輕重,亦將志乎爾、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不呼天啼哭,苦折其今而后悔其始。

澤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代的人沒有這種事,有學(xué)識的人也不談?wù)撨@種事。

Q)所以對于士人,不是去測量個子的高矮,不是去圍量身材的大小,不是去稱量身體的

輕重,而只能看他的志向。

⑶沒有誰不呼天喊地號啕大哭,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場而后悔自己當(dāng)初的行為。

【參考譯文】

觀察人的相貌來唯測禍福,古代的人沒有這種事,有學(xué)識的人也不談?wù)撨@種事。

古時候有個姑布子卿,當(dāng)今的魏國有個唐舉,他們觀察人的容貌、面色就能知道他

的吉兇、禍福,世俗之人都稱道他們。古代的人沒有這種事,有學(xué)識的人也不談?wù)撨@種

事。

觀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鑒別他立身處世的方法。相貌

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處世的方法重要。立身處世的方法正確而思想又順應(yīng)了它,那

么形體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處世的方法是好的,也不會妨礙他成為君子;形體相

貌即使好看而思想與立身處世的方法丑惡,也不能掩蓋他成為小人。君子可以說是吉,小人

可以說是兇。所以高矮、大小、美丑等形體相貌上的特點,并不是吉兇的標(biāo)志。古代的

人沒有這種事,有學(xué)識的人也不談?wù)撨@種事。

據(jù)說帝堯個子高,帝舜個子矮;周文王個子高,周公旦個子矮;孔子個子高,子弓

個子矮。從前,衛(wèi)靈公有個臣子叫公孫呂,身高七尺,臉長三尺,額寬三寸,但鼻子、

眼睛、耳朵都具備,而他的名聲轟動天下。楚國的孫叔敖,是期思地方的鄉(xiāng)下人,發(fā)短

而頂禿,左手長,站在軒車上個子還在車廂的橫木之下,但他卻使楚國稱霸諸侯。葉公

子高(“高”是葉公子的名字),弱小矮瘦,走路時好像還撐不住自己的衣服似的;但是

白公勝作亂的時候,令尹子西、司馬子期都死在白公手中,葉公子高卻領(lǐng)兵入楚,殺掉

白公,安定楚國,就像把手掌翻過來似的一樣容易,他的仁義功名被后人所贊美。所以

對于士人,不是去測量個子的高矮,不是去圍量身材的大小,不是去稱量身體的輕重,

而只能看他的志向。高矮、大小、美丑等形體相貌方面,哪能用來評判人呢?

再說徐偃王的形狀,眼睛可以向上看到前額;孔了的形狀,臉好像蒙上了一個丑惡

難看的驅(qū)邪鬼面具;周公旦的形狀,身體好像一棵折斷的枯樹;皋陶的形狀,臉色就像

削去了皮的瓜那樣;閔夭的形狀,臉上的髭須多得看不見皮膚;傅說的形狀,身體好像

豎著的柱子;伊尹的形狀,臉上沒有胡須眉毛。禹藕了腿,走路一跳一跳的;湯半身偏

枯;堯、舜的眼睛里有兩個并列的瞳仁。信從相面的人是考察他們的志向思想、比較他

們的學(xué)問呢?還是只區(qū)別他們的高矮、分辨他們的美丑來互相欺騙、互相傲視呢?

古時候,夏桀、商紂魁梧英俊,是天下眾的身材;他們的體魄敏捷強壯,足可對

抗上百人。但是他們?nèi)怂懒?、國家亡?成為天下最可恥的人,后世說到壞人,就一定

會拿他們作例證。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禍患啊。信人相面的人見聞不多,所以談?wù)撈饋?/p>

才是這樣的不高明。

現(xiàn)在世上犯上作亂的人,鄉(xiāng)里的輕薄少年,沒有不美麗妖艷的,他們穿著奇裝異服,像

婦女那樣裝飾打扮自己,神情態(tài)度都和女人相似;婦女沒有誰不想得到這樣的人做丈

夫,姑娘沒有誰不想得到這樣的人做未婚夫,拋棄了自己的親人、家庭而想和他們私奔

的女人,比肩接踵。但是一般的國君羞于把這種人作為臣子,一般的父親羞于把這種人

當(dāng)做兒子,一般的哥哥羞于把這種人當(dāng)做弟弟,一般的人羞于把這種人當(dāng)做朋友。不久,

這種人就會被官吏綁了去而在大街鬧市中殺頭,他們無不呼天喊地號啕大哭,都痛心自

己今天的下場而后悔自己當(dāng)初的行為。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禍患啊。信從相面的人見聞

不多,所以談?wù)撈饋聿攀沁@樣的不高明。既然這樣,那么在以相貌論人與以思想論人兩

者之間將贊同哪一種意見呢?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獨樂園記

司馬光

孟子曰:“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如與眾樂樂。”此王公大人之樂,非

貧賤者所及也??鬃釉唬骸帮埵撸ㄊ瑁┦筹嬎?,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顏子能一簞

食,一瓢飲","不改其樂”;此圣賢之樂,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鶻鶻①巢林,不過

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②”,各盡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樂也。

熙寧四年1±叟始家洛④,六年,買出二十畝十尊賢坊北關(guān),以為園。其中為堂,聚

書五千卷,命之曰讀書堂。堂南有屋一區(qū),引水北流,貫宇下,中央為沼,方深各三

尺。疏水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北階,懸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

為二渠,繞庭四隅,會于西北而,命之曰弄水軒。堂北為沼,中央有島,島上植竹,

圓若玉玦,圍三丈,攬結(jié)其杪,如漁人之廬,命之E釣魚庵。沼北橫屋六楹,厚其墉茨,

以御烈日。開戶東,南北軒牖,以延涼颶,前后多植美竹,為清暑之所,命之曰種竹齋。

沼?xùn)|治地為百有二十畦,雜前草藥,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徑一丈,

屈其杪,交桐掩以為屋。植竹丁其前,夾道如步廊,皆以蔓藥覆之,四周植木藥為藩援,

命之日采藥圃。圃南為六欄,芍藥、牡丹、雜花,各居其二,每種止植兩本,識其名狀而

已,不求多也。欄北為亭,命之曰澆花亭。洛城距山不遠(yuǎn),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見,

乃于園中筑臺,構(gòu)屋其上,以望萬安、覆轅,至于太室,命之日見山臺。

迂叟平日多處堂中讀書,上師圣人,下友群賢,窺仁義之源,探禮樂之緒,臣未始

有形之前,暨四達(dá)無窮之外,事物之理,舉集目前。所病者,學(xué)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

何待于外哉!志倦體疲,則投竿取魚,執(zhí)紅⑤采藥,決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熱盥手,

臨高縱目,逍遙相羊,惟意所適。明月時至,清風(fēng)自來,行無所牽,止無所框,耳目肺

腸,悉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間復(fù)有何樂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日獨

樂園。

或咎迂叟日:“吾聞君子所樂必與人共之,今吾子獨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迂叟謝日:“叟愚,何得比君子?自樂恐不足,安能及人?況叟之所樂者薄陋鄙野,皆

之所棄也,雖推以與人,人且不取,豈得強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樂,則再拜而獻之矣,

安敢專之哉!

【注】①鶴鶻(Jaoli^o):一種鳥。②喏夫四句:語《莊子?逍遙游》。③迂叟:

作者自稱。④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陽,全力編修《資

治通鑒》。⑤紅(&):紡織。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熙寧四年迂叟始家洛家:定居,安家

B.雜前草藥前:和植,移植

C.各居其二,每種止植兩本居:占,占有

D.而林薄茂密薄:靠近,迫近

解析B項,"薄”為““草木茂盛”意,“林薄”為“交錯叢生的草木",《楚

辭》:“露申辛夷,死林薄兮。王逸注:“叢木曰林,草木交錯日薄。

答案D

6.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xiàn)作者“獨樂”情趣的一組是()

①鵝鸚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②開戶東出,南北軒牖以延涼颼

③志倦體疲,則投竿取魚,執(zhí)紅采藥

④行無所牽,止無所框,耳目肺腸悉為己有

⑤不知天壤之間復(fù)行何樂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獨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B.③④@C.②④⑥D(zhuǎn).①③⑥

解析②是介紹“獨樂園”的情況,⑥是別人對作者的評論,不是作者自己的情趣表現(xiàn)。

答案B

7.下列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引用孟子、孔子、顏子、莊子等人關(guān)于樂趣的論述,目的是通過對比,引出

下文對獨樂園的描寫。

B.作者精心具體地描繪了獨樂園的布局及構(gòu)筑,每一處都突出了他對獨樂園的喜愛之

情,同時也寫了作者置身其內(nèi)伺花弄草、自得其樂的閑趣。

C.整篇作品,不論是對獨樂園的寫景狀物還是抒情議論,除作者外,沒有提及第二位

家人或友人,這一構(gòu)思符合文章“獨樂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為敘寫作者居住于“獨樂園”的種種樂趣,實則表達(dá)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

退隱洛陽的孤獨寂寞、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解析D項,文中并大表達(dá)作者不再仕的意思。

答案D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所病者,學(xué)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戰(zhàn)!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聞君子所樂必與人共之,今吾子獨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所擔(dān)憂的是學(xué)來有所成,對人又有什么祈求,對外又有什么依靠(期待)呢?

(2)我聽說君子有所快樂必定和別人共享,現(xiàn)在您只為自己獲得滿足卻不顧及別人,

這難道可以嗎?”

【參考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欣賞音樂的樂趣,不如與別人一起欣賞更快樂,與少數(shù)人一起欣賞音

樂的樂趣,不如與眾人一起欣賞更快樂°這是王公貴族的樂趣,不是貧賤的人所能達(dá)到的

(境界)??鬃诱f:“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dāng)枕頭睡覺.其中也自有它的樂趣。顏回

“一簞飯(盛飯的圓形竹器),一瓢水","不改變他的樂趣”。這是圣人賢人的樂趣,

不是愚笨的人所能達(dá)到的(境界)。像那“鶻鶻(jiaoliao,是一類小型、短胖、十分活

躍的鳥)在林中筑巢,不過占據(jù)一根樹枝;偃鼠到河中飲水,不過喝飽肚子",各盡自

己的本分而相安無事。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樂趣。

熙寧四年,我才舉家定居洛陽,六年,在尊賢坊北關(guān)買了二十畝田作為家園,它的中

間作為廳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書,把它命名為讀書堂。讀書堂的南邊有一處屋

子,引水往北流貫連屋下,中間作為水池,方圓和深度各為三尺。疏導(dǎo)水流分五處注入水

池中,(形狀)像老虎的爪子;從水池的北面隱蔽流北面的臺階,懸空注入庭院下面,

(形狀)像大象的鼻子;(水)從這里又分為二條小渠環(huán)繞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匯

合流,把它命名為弄水軒。廳堂的北面又有一個水池,中間有島,島上種了竹子(島)

像玉玦一樣呈圓形,環(huán)繞有三丈方圓,將竹梢收攏打成結(jié),像打漁人的草屋,把它命名為

釣魚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間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墻壁和屋頂來抵御烈日。開門往東,南

北的窗子可以吹來涼風(fēng),前后多種植優(yōu)雅的竹子作為清涼消暑的所在,把它命名為種竹齋。

水池的東邊,整治一百二十畦田,錯雜地種植著花草藥材,為了辨識它們的種類名稱,

給它們(掛上字牌)作為標(biāo)志。畦的北面也種了竹子,像棋盤一樣呈方形,直徑一丈左右,

彎曲它的頂梢,使它交錯通達(dá)遮蔽作為屋子。在它的前面種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樣的夾

道,都用藤蔓芍藥等覆蓋著它,四周種植草木藥材等作為藩籬,把它命名為采藥圃。藥圃的

南面有六個圍欄,芍藥、牡丹、雜花各占二個,每種(花)只種了兩叢,(為了)辨識它的

名稱形狀罷了,不求多種。圍欄的北面有個亭子,把它

命名為澆花亭。洛陽城距離山不遠(yuǎn),但樹木叢生茂密,常??床坏剑谑窃趫@中砌筑石

臺,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來眺望萬安、帽轅,直到太室(都能看見),把它命名為見

山臺。

我平日大多在讀書堂中讀書,上以先哲圣人為老師,下以諸多賢人為朋友,究查仁

義的源頭,探索禮樂的開端,期望在未曾獲得成就之前就達(dá)到進入無窮之外(的境界),

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擔(dān)憂的是學(xué)未有所成,對人又有什么祈求,對外又

有什么依靠(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體疲憊了,就手執(zhí)魚竿釣魚,學(xué)習(xí)紡織采摘藥

草,挖開渠水澆灌花苴,揮動斧頭砍伐竹子,灌注熱水洗滌雙手,登臨高處縱目遠(yuǎn)眺,

逍遙自在徜徉漫游,只是憑著自己的意愿行事c明月按時到來,清風(fēng)自然吹拂,行走無

所牽掛,止息無所羈絆,耳目肺腸都為自己所支配。一個人孤獨而舒緩,自由自在,不

知道天地之間還有什么樂趣可以替代這種(生活)。于是(將這些美景與感受)合起來,

把它命名為獨樂園。

有人責(zé)備我說:"我聽說君子有所快樂必定和別人共享,現(xiàn)在您只為自己獲得滿足

卻不顧及別人,這難道可以嗎?"我(非常)抱歉地說:“我愚笨,怎么能夠比得上君子,

自己快樂唯恐不足,怎么能夠顧及別人?何況我所感受的樂趣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

拋棄的(東西),即使推薦給別人,別人尚且不要,難道能夠強迫他們(接受)嗎?如

果也有人愿意(與我)同享這種樂趣,那么我則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獻來,怎么敢專

享這種樂趣呢?”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簡肅薛公墓志銘

歐陽修

公諱奎,字宿藝,姓薛氏,絳州正平人也。二世皆不顯,而以公貴。初,太宗皇帝伐并

州,太師⑦以策干行在,不見用。公生十余歲,已能屬文辭,太師顧曰:“是必大吾門,

吾復(fù)何為?”乃不復(fù)事生業(yè),務(wù)施貸以鹿鄉(xiāng)閭。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參政事,為世名

臣,如其言。

初舉進士,為州第一,讓其里人王嚴(yán)而居其次,于是鄉(xiāng)里皆稱之。淳化三年,再舉

乃中,授隰州軍事推官。始至,取州獄已成書,活冤者四人。用薦者拜大理寺丞、知莆

田縣,悉除故時王氏無名租,莆田人至今以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偽蜀時中

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傾主吏藏之,

略不取視,民乃止。老媼告其子不孝者,子訴貧不能養(yǎng)。公取俸錢與之,日:“用此為

生以養(yǎng)?!蹦缸铀煜啻刃?。人皆以公為仁恩。蜀人喜亂而易搖。公既鎮(zhèn)以無事,又能順

其風(fēng)俗,從容宴樂。及其臨事,破奸發(fā)伏,逆見隨決,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無一不

中。

拜參知政事。公入謝,上曰:“先帝嘗言卿可月,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勵。

而素剛毅,守節(jié)不茍合,既與政,尤挺立無所牽隨。欲繩天下,無細(xì)大,一入于規(guī)矩。

往往不可其意,則歸臥于家,嘆息憂愧,輒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日:“吾慚不

及古人,而懼后世譏我也?!泵鞯蓝辏髅C太后欲以天子袞冕見太廟,臣下依違不決,

公獨爭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見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奪,為改他服。太后

崩,上見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猶數(shù)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公遽曰:

“其在袞冕也。然服之豈可見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歸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數(shù)煩公?!澳嗽t優(yōu)公不朝,而使視事如故。居

歲中,數(shù)以告,乃得還第。景珞元年八月庚申,公竟于家,年六十有八,贈兵部尚書。

太常議曰:“謚法:一德不懈曰簡,執(zhí)心決斷曰肅。今其狀應(yīng)法。"乃謚曰“簡肅”。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有刪肉

【注】①太師,薛奎父親的贈號。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世皆不顯,而以公貴顯:顯達(dá)。

B.務(wù)施貸以嬲鄉(xiāng)閭務(wù):致力于。

C.破奸發(fā)伏,逆見隨決破:揭穿。

D.太后不能奪,為送他服奪:強取。

解析D項,奪:改變。

答案D

10.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薛公“執(zhí)心決斷”的一組是()

①讓其里人王嚴(yán)而居其次②悉除故時王氏無名租③及其臨事,破奸發(fā)伏,逆見隨決

④而素剛毅,守節(jié)不茍合⑤則歸臥于家,嘆息憂愧,輒不食⑥臣下依違不決,公獨

爭之

A.(T)@@B.@@@C.D.

解析界現(xiàn)其謙讓有德;次現(xiàn)其性格剛毅,不附和別人;舞現(xiàn)其有責(zé)任心。

答案D

II.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公年少聰慧,十余歲即能屬文,父親對他寄予厚望,認(rèn)定他能光大門第;后來果

如其言,薛公參與政事,輔佐皇上,成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時因廢除無名租而深為百姓感激;轉(zhuǎn)任蜀地后更

有善政,人們都認(rèn)為他是個善施恩義的人。

C.薛公臨事持重明決,敢于堅持己見。太后想穿天子禮服拜太廟,薛公直諫,阻止了

太后;太后駕崩后薛公仍勸諫皇上,未讓太后穿天子禮服安葬。

D.薛公因病告老還鄉(xiāng),皇上善解人意,下詔準(zhǔn)許他不用上朝,也不用處理政務(wù);薛公

去世后,太常根據(jù)薛公的功德,為他議定謚號為“簡肅,

解析D項,“下詔準(zhǔn)許他不用上朝,也不用處理政務(wù)”錯誤,應(yīng)為“下詔準(zhǔn)許他不用

上朝,卻讓他像原來那樣處理政事”。

答案D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了?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始至,取州獄已成書,活冤者四人。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澤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后疾不能言,而猶數(shù)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

烽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Q)剛到任上,薛公提取本州案件中已裁定的文書,挽救了四個被冤枉的人的性命。

Q)薛公回頭讓主管官員把它印收藏起來,自己絲亳沒有拿來看看的意思,老百姓于是作

罷。

。)太后患病不能說話,卻還多次拉扯著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囑托,會是什么呢?

【參考譯文】

簡肅公名奎,字宿藝,姓薛,是絳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沒有顯達(dá),卻因為

薛公顯貴了。當(dāng)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的父親憑著計謀前往太宗行營求見,未能

被任用。薛公十多歲的時候,就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