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新課導入同學們還記得八年級上學期學習的這首陶淵明的《飲酒》嗎?今天,讓我們學習陶淵明為我們描繪的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飲酒(其五)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學習目標熟記字音、字形;理解詞意;在理解大意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重點)學習本文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作手法,及敘事脈絡(luò)清晰、描寫生動的特點。(難點)珍惜美好生活,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素養(yǎng))作者簡介陶淵明(約365—427),東晉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人。長于詩文辭賦。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其在農(nóng)村生活的情景;也每寫及對人生短暫的焦慮和順應自然、樂天安命的人生觀念,有較多哲理成分。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記》,辭賦《歸去來兮》《閑情賦》。有《陶淵明集》。背景資料本文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面的“序”。寫作時陶淵明已經(jīng)歸隱田園十六年了。元熙二年,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激起了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fā),產(chǎn)生了對劉裕政權(quán)的不滿,加深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xiàn)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與美好情趣。初讀正音邑人間隔儼然屋舍yì繽紛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阡陌bīn豁然開朗huòjiànyǎnshètiáoyíqiānmò劃分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劃分節(jié)奏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奔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疏通文意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咀g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帶。緣:沿著,順著。疏通文意【譯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芳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漁人對此非常詫異,繼續(xù)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逢:遇到,碰見。夾岸:溪水的兩岸。鮮美:新鮮美好。落英繽紛:繁多的樣子。異之:對見到的景象感到驚異。窮:盡。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疏通文意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咀g文】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fā)源地,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有點兒光亮。漁人于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林盡水源: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僅僅、只。疏通文意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咀g文】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砣婚_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疏通文意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咀g文】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安閑快樂。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相聞:可以互相聽到。悉:全,都。垂髫:垂下來的頭發(fā),用來指小孩。疏通文意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咀g文】那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乃:于是,就。具:詳細。要:同“邀”,邀請。咸:全,都。疏通文意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咀g文】他們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就更不必說魏晉了。妻子:妻子兒女。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間隔:隔絕、不通音訊。乃:竟然,居然。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疏通文意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薄咀g文】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很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幾天后,告辭離去。村里人囑咐他說:“這里的事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出。為,對、向。嘆惋:感嘆惋惜。延:邀請。語云:告訴(漁人)說。不足:不值得,不必。疏通文意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咀g文】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便扶向路:就順著舊路。扶,沿著、順著。向,先前的。志:做記號。詣:拜訪。疏通文意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咀g文】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說這件事后,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規(guī):打算,計劃。未果:沒有實現(xiàn)。尋:隨即,不久。問津:詢問渡口。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課文探究讀課文,完成下面的線索順序圖。______桃花源發(fā)現(xiàn)______桃花源進入______桃花源做客______桃花源離開______桃花源再尋課文探究漁人在進入桃花源之前,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潔凈幽寂,處處顯示出大自然內(nèi)在的靜美,為桃花源的出現(xiàn)鋪墊了充分而自然的條件。這些景物起什么作用?課文探究漁人在桃花林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課文探究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世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自然環(huán)境這些景物都是人間鄉(xiāng)村可見之物,給人“真實”之感。語言簡潔,卻字字真醇,韻味十足,描繪了一幅和平寧靜、幽美淡遠的村居圖。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生活情景由景及人,寫桃花源人生活自足,安居樂業(yè),其樂融融。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人為什么“皆嘆惋”?課文探究漁人“具言”:桃花源之外的社會,朝代不斷更替,戰(zhàn)爭連年不斷,賦稅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災難嚴重。嘆惋: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花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痹蚴鞘裁??不希望外人打擾這里平靜的生活,為下文再尋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筆。課文探究漁人出桃花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次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是作者筆下的虛構(gòu)世界,并非真實景象。表明安寧和平、沒有壓迫的桃花源只不過是作者虛構(gòu)的一個美好的社會罷了。文章結(jié)尾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的情節(jié)是否多余?課文探究劉子驥是晉朝真實的歷史人物,寫他尋找桃花源,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同時,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沒有成功,是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尋覓,暗示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此美麗、神奇又幸福的地方,世上真的存在嗎?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課文探究不存在,是作者虛構(gòu)的。漁人離開時,“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后來“尋向所志”,卻“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卻“未果,尋病終”。陶淵明為什么要虛構(gòu)這樣一個“桃花源”呢?課文探究作者虛構(gòu)這樣一個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xiàn)實社會相對照的。虛構(gòu)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滿社會現(xiàn)實的一種精神寄托。寄托了作者渴望改變黑暗現(xiàn)實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對黑暗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表達了作者對和平安寧、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反對戰(zhàn)爭的強烈愿望。概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倉儲貨架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醫(yī)療
- 會計臨聘用合同范本
- 展廳工程合同范本
- 出貨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義賣贊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勞務(wù)用工勞務(wù)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養(yǎng)老房合同范例
- 書畫拍賣合同范本
- AQ 1064-2008 煤礦用防爆柴油機無軌膠輪車安全使用規(guī)范(正式版)
- 電子商務(wù)數(shù)據(jù)分析基礎(chǔ)(第二版) 課件 模塊1、2 電子商務(wù)數(shù)據(jù)分析概述、基礎(chǔ)數(shù)據(jù)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機編鋼絲網(wǎng)及組合體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 比亞迪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 【高考真題】2024年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委托辦理報廢汽車協(xié)議書
- 旅游服務(wù)質(zhì)量評價體系
- 義烏市建筑工程質(zhì)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條(2022版本)
- 蘇教版(SJ)《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補充習題
- 體育足球籃球排球體操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