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鴻門宴》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修下冊3《鴻門宴》教學設計
【素養(yǎng)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
積累重要文言字詞、句式,掌握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掌握《史記》一書的體例、別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關的文學文化知識。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能準確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了解作者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和行動描寫的方法刻畫人物的特點。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
理清“鴻門宴"斗爭的起因、經(jīng)過,把握起伏跌宕的情節(jié),分析各人物形象。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矛盾斗爭中,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細節(jié),以及鮮明的對比等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文化傳承與理解
正確認識項羽、劉邦集團內(nèi)部的矛盾斗爭,客觀評價有關人物。正確認識司馬遷的歷史觀。理解劉邦的任人唯賢,上下團結一心的精神和項羽光明磊落的性格。
【教學重點】
1.積累相關文言知識、文化常識。
2.深入研讀作品,正確評價項羽、劉邦集團有關人物。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誦讀品悟法、情感體驗法、探究學習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識記《史記》等史書體例的相關知識。
2.了解作者及作品知識,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理清文章寫作方法。
3.梳理“鴻門宴”斗爭的起因、經(jīng)過,把握起伏跌宕的情節(jié)。
一、導入:
據(jù)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公元210年,秦始皇游會稽,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一同去看熱鬧。項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擁,威風凜凜的樣子,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也。"無獨有偶,《史記·高祖本紀》記載: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劉邦道:“大丈夫生當如此?!苯Y果呢?
歷史是何其殘忍,讓兩個英雄生在了同一個亂世。公元前206年,這兩個英雄在新豐鴻門(今陜西省)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宴會,史稱“鴻門宴"。那么“鴻門宴”到底是怎樣的一次宴會項羽和劉邦又在宴會上顯示了怎樣的英雄本色?請看《史記·項羽本紀》之《鴻門宴》
二、史書體例
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史書(《春秋》《左傳》《資治通鑒》)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的史書(《國語》《戰(zhàn)國策》)
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的史書(《史記》《漢書》《三國志》)
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的史書(《史記》)
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的史書(《漢書》)
三、作家作品
(一)司馬遷(前145年-前90年),司馬談之子,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后繼父職,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fā)奮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明確:通過講解《報任安書》片段,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作者和作品,進而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理清文章寫作方法。
(二)《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耗時14年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約三千多年的歷史。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五史”之首,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與《資治通鑒》合稱“史學雙壁”。其首創(chuàng)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全書130篇,包括本紀(歷代帝王政績)12篇,世家(貴族王侯興亡)30篇,列傳(名官名人言行事跡,最后一篇為自序)70篇,表(各歷史時期簡單大事記)10篇,書(各典章制度)8篇,共52萬余字,比《淮南子》多39萬5千余字,比《呂氏春秋》多28萬8千余字,規(guī)模巨大,體系完備。
明確:通過觀看“司馬遷與《史記》創(chuàng)作”視頻,掌握作品知識。
四、“鴻門宴"
(一)背景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陳涉、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各地紛紛響應。楚國舊貴族項梁率侄子項羽(24歲)于會稽起義,泗水亭長劉邦(48歲)在沛起義,后歸項梁領導。后來項梁由于恃勝而驕,被秦將章邯擊殺。章邯得勝后,移師圍趙。這時楚懷王一面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北上救趙;一面命劉邦攻秦,臨行前,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關(函谷關)者王之”。
宋義停軍不前,為項羽所殺。項羽率軍與秦軍大戰(zhàn)九次,在巨鹿徹底擊潰秦軍主力,章邯率二十萬大軍投降。秦丞相趙高逼殺秦二世,立二世侄子子嬰為王。
由于秦主力軍為項羽所破,劉邦趁勢順利入關,攻下咸陽,降秦王子嬰,與秦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并申明軍紀,廢除秦王朝一系列嚴刑苛政,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關,還軍霸上。項羽自劉邦之后破關而入咸陽,駐軍鴻門,揚言同劉邦交戰(zhàn)。在這樣劍拔弩張的形勢下,出現(xiàn)了“鴻門宴”這場激烈的政治斗爭。
明確:“鴻門宴"一詞現(xiàn)今成為隱藏殺機的政治談判的代名詞。
(二)情節(jié)梳理
1.閱讀《垓下歌》和《大風歌》,思考:同為交戰(zhàn)雙方,為何勝敗迥異?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jīng)無可避免,他的事業(yè)就要煙消云散,但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甚至也沒有嘆息。他所唯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jīng)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后,虞姬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于是,尖銳的、難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嚙著他的心,他無限哀傷地唱出了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項羽面臨絕境時的悲嘆,在這簡短的語句里包含著無比深沉的、刻骨銘心的愛。虞姬也很悲傷,眼含熱淚,起而舞劍,邊舞邊歌,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和項王歌》)歌罷,自刎身亡,非常悲壯。
相對于永恒的自然界來說,個體的人極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里也不過像一朵大的浪花,轉瞬即逝,令人感喟;但愛卻是長存的,它一直是人類使自己奮發(fā)和純凈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縱或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在愛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贊嘆。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一詩抒發(fā)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復雜心情。
此詩全篇只有區(qū)區(qū)三句,卻包含了雙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現(xiàn)別具一格的轉折。其詩用大風、飛云開篇,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并沒有直接描寫他與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戰(zhàn)場上是如何殲剿重創(chuàng)叛亂的敵軍,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狂卷的烏云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畫面?!巴雍?nèi)兮歸故鄉(xiāng)”,只一個“威"字就是那樣生動貼切地闡明了各諸侯臣服于大漢天子劉邦的腳下,一個“威”字也直抒了劉邦的威風凜凜、所向披靡,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的那種巨無霸的沖天豪邁氣概。但詩篇的著重點乃是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寫他的心情與思想,但這最后一句,劉邦沒有繼續(xù)沉浸在勝利后的巨大喜悅與光環(huán)之中,而且是筆峰一轉,寫出內(nèi)心又將面臨的另一種巨大的壓力。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問。它顯露了劉邦的無奈不禁叩問天下,有誰能為他守住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個個謀反,獨留他這個老朽在此老淚縱橫。
2.閱讀《題烏江亭》《烏江亭》《夏日絕句》,說明它們分別暗示了項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性格特點:胸襟不夠寬廣,缺乏大將氣度;不善于把握機遇,不善于聽取別人的建議;生命終點彰顯出的英雄的凜然無畏
3.觀看“鴻門宴”歷史故事視頻,概括故事情節(jié)。
明確:序幕——無傷告密項羽欲擊
開端——范增獻計
發(fā)展——項伯夜訪張良定計劉項約婚沛公謝罪
宴前1~2
高潮——項羽留飲范增舉玦項莊舞劍項伯翼蔽樊噲闖帳沛公離席
宴中3~5
結局——沛公脫險張良獻禮_________
宴后6~7
尾聲——無傷被誅
五、課堂小結
一場美酒伴佳肴,歡笑隨舞蹈的宴會背后卻掩藏著兇險與陰謀。忠誠較量背叛,機智考驗勇氣的戰(zhàn)斗即將開始。
六、作業(yè)布置
1.整理本節(jié)課的文化常識點。
2.梳理故事情節(jié),課后進行“歷史劇場"排練。
七、板書設計
鴻門宴
《史記》
司馬遷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清“鴻門宴”宴前的情節(jié),分析各人物形象。
2.初步感知項羽、劉邦集團內(nèi)部的矛盾斗爭。
3.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矛盾斗爭中,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細節(jié)等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一、導入:
據(jù)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公元210年,秦始皇游會稽,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一同去看熱鬧。項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擁,威風凜凜的樣子,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也。"無獨有偶,《史記·高祖本紀》記載: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劉邦道:“大丈夫生當如此?!苯Y果呢?
歷史是何其殘忍,讓兩個英雄生在了同一個亂世。公元前206年,這兩個英雄在新豐鴻門(今陜西省)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宴會,史稱“鴻門宴"。那么“鴻門宴”到底是怎樣的一次宴會項羽和劉邦又在宴會上顯示了怎樣的英雄本色?請看《史記·項羽本紀》之《鴻門宴》
二、文本研讀
(一)字音辨析
1.范讀正音:
欲王wàng關中饗xiǎng士卒為wèi擊破沛公軍崤xiáo山好hào美姬jī為wéi之奈何
鯫zōu生說shuì我毋wù內(nèi)nà諸侯孰與君少長zhǎng卮zhī酒蚤zǎo自來謝項王
戮lù力而攻秦有郤xì數(shù)shuò目項王舉所佩玉玦jué為所虜lǔ樊噲kuài交戟jǐ之衛(wèi)士
瞋chēn目目眥zì盡裂按劍而跽jì參乘shèng彘zhì肩切而啖dàn之還huán軍霸上
刀俎zǔ何辭為wéi靳jìn強芷zhǐ陽度duó我至軍中不勝杯杓sháo
2.集體朗讀,明確朗讀注意點:讀準字音,把握語速和語調(diào),注意人物對話的情感變化(結合人物身份、地位,說話情境時的具體情緒)
明確:
陣營主帥謀士武士內(nèi)奸
劉營劉邦張良樊噲曹無傷
項營項羽范增項莊項伯
(二)梳理字詞(見課件)
(三)第1段
明確:1.第一段寫了哪些事件?它們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什么作用?
無傷告密項羽欲擊范增獻計
曹無傷是沛公的左司馬,他的告密不同于一般流言,所以項羽“大怒”,決定“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矛盾一觸即發(fā),故事“開端"。范增對形勢的判斷十分準確透徹,對劉邦用心了如指掌,提出“急擊勿失”的建議,激化矛盾,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2.項羽大怒的原因?
(1)項羽性格易怒。(2)天下雖大,“王”只能有一個。在項羽看來,秦軍的主力是由他消滅的,現(xiàn)在勝利果實卻被劉邦奪??;就雙方力量而言,項羽重兵在握,實力雄厚,范增的話十分清楚地勾勒出劉邦的野心。
(四)第2段
明確:3.第二段寫了哪些事件?它們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什么作用?
項伯夜訪張良定計劉項約婚
項伯在項羽集團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為報恩連夜給張良通風報信,暴露了項羽集團內(nèi)部的弱點,為后文矛盾的轉化埋下了伏筆。張良利用所得情報,使一觸即發(fā)的矛盾出現(xiàn)了轉機。
“張良定計"是情節(jié)變化的關鍵(劉邦納計→奉承項伯→拉攏項伯→自我辯解→蒙蔽項伯→項伯說情→項羽上當),使劉邦逐步由被動轉為主動。
三、課堂小結
驚心動魄的情勢,在項伯夜訪之后,似乎出現(xiàn)了轉機?劉邦集團能否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四、作業(yè)布置
1.整理本節(jié)課的文言知識點。
2.梳理“宴前”相關內(nèi)容并預習“宴中"內(nèi)容。
五、板書設計
鴻門宴
《史記》
司馬遷
一、人物關系
陣營主帥謀士武士內(nèi)奸
劉營劉邦張良樊噲曹無傷
項營項羽范增項莊項伯
二、宴前
第1段序幕——無傷告密項羽欲擊
開端——范增獻計___
第2段發(fā)展——項伯夜訪張良定計劉項約婚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理清“鴻門宴”宴中的情節(jié),分析各人物形象。
2.揣摩人物在激烈矛盾斗爭中個性化的語言、動作,以及生動的神情和細節(jié)對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一、研讀文本
(一)第3段
明確:1.關于“鴻門宴"中的“座次”和“坐、跪、拜"。
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面南,臣下面北;賓主之間相對時,賓東向,主西向;長幼之間相對時,長者東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坐位,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侍坐?!傍欓T宴”上,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宴設于項羽軍中賬內(nèi),劉邦為賓,從座位安排上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與項羽的目中無人、自高自大。
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鋪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腳跟。
跪:仍像坐姿態(tài),但臀離腳跟,伸直腰板。
頓首:跪而頭碰地后再抬起。
稽首:較“頓首"禮節(jié)更重,頭碰地時停留的時間較“頓首”長。
拜:跪而用手碰地,頭不碰地。
再拜:拜了又拜。
2.第三段寫了哪些事件?
沛公謝罪項羽留飲范增舉玦項莊舞劍項伯翼蔽
3.揣摩劉邦謝罪時所說的一段話的語氣是怎樣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他說的話表達了哪些意思?是否誠心?
劉邦的語氣是謙卑、謹慎的。當時大軍壓境,項羽力量強大,只有小心謝罪,才能消除項羽對自己的誤會。劉邦先言二人合力攻秦,表明自己與對方是戰(zhàn)友而非敵人,然后說自己“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在一定程度消除了項羽對他的偏見,最后說“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將項羽憤怒的原因以及各種責任完全推到小人身上,既為項羽找了一個臺階下,又為自己找了一個洗脫罪名的理由。這番說辭很大程度上取悅了項羽,成為項羽不殺劉邦的原因。
劉邦謝罪時迫于形勢不得不如此,言辭雖恭,卻絕不認錯,可見缺乏誠心。
4.“項莊舞劍"意圖“因擊沛公于坐,殺之”,是不是項羽借“留沛公與飲"安排的?它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什么作用?
項羽在項伯的誤導下,完全相信了劉邦的說辭,所以“留沛公與飲”。但是范增并沒有被劉邦的巧言令色蒙蔽,他“數(shù)目(于)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一再暗示項羽,要項羽下令除掉沛公,項羽“默然不應”。范增沒有辦法,才安排項莊舞劍,意圖擊殺沛公。從項伯出面援救沛公,項羽沒有阻攔,可以看出這一變故不是項羽安排的。
這一情節(jié)使情勢再度緊張,引出后文“樊噲闖帳"事件,將故事推向“高潮”。
(二)第4段
明確:5.“樊噲闖帳"是故事的高潮,第四段從哪些方面描寫樊噲?
語言:“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薄俺妓狼也槐?,卮酒安足辭!"
語句短促緊迫——形勢緊張,心態(tài)急迫,性格忠勇
動作:帶劍擁盾入軍門側其盾以撞立而飲之覆其盾于地……拔劍切而啖之
無所顧忌,無所畏懼——英武
外貌: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
英勇無畏,臨危不懼
6.濃墨重彩描寫樊噲有無必要?樊噲說的話和劉邦在席上說的話有何異同?
濃墨重彩描寫樊噲,既襯托了項羽、劉邦,更突出了張良。劉邦信而用樊噲,項羽感樊噲“義”,贊“樊噲"勇,而張良正如“導演”兼“舞臺調(diào)度”,一切盡在他的策劃中,讀者讀來卻沒有喧賓奪主之感。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劉邦言(項伯)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劉邦言(項羽)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樊噲言
劉邦側重辯解,強調(diào)自己“不敢倍德”,以屈求伸。樊噲是理直氣壯責項羽以“義”,雖為指責,寓尊項羽之意使自矜攻伐的項羽聽得耳順心舒,以攻為守。主仆二人一唱一和,一“守"一“攻”,完全攻陷了項羽的戒備心理。
7.樊噲闖帳使宴會上的形勢緊張到極點,情節(jié)發(fā)展到高潮,緊張的氣氛是如何緩和的?發(fā)生了什么?
項羽不怒反贊,使緊張的氣氛稍微緩和。樊噲鋒芒畢露指斥項羽,項羽“未有以應"并賜“坐”,形勢進一步緩解。此時殺機仍未徹底消除,劉邦托詞離席,樊噲、張良會意隨出,緊急策劃脫身之計。
(三)第5段
8.劉邦是怎樣安排出逃的?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劉邦令張良留謝,放棄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取道芷陽秘密地走,并叮囑張良“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這樣安排的目的在于盡快脫離虎口,他擔心項羽反悔。
二、課堂小結
樊噲闖帳是故事情節(jié)矛盾發(fā)展高潮部分,項羽面對樊噲的大聲指責竟然“無所應”,劉項之爭的優(yōu)勢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了轉變。
三、作業(yè)布置
1.整理本節(jié)課的文言知識點。
2.展開合理想象,描寫“樊噲闖帳"時項羽的心理活動。
3.預習“宴后”內(nèi)容
四、板書設計
鴻門宴
《史記》
司馬遷
一、“座次"和“坐、跪、拜”___
二、宴中
第3段發(fā)展——沛公謝罪
第4段高潮——項羽留飲范增舉玦項莊舞劍項伯翼蔽
第5段高潮——樊噲闖帳沛公離席_________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理清“鴻門宴"宴后的情節(jié),分析各人物形象。
2.正確認識項羽、劉邦集團內(nèi)部的矛盾斗爭,客觀評價有關人物。
3.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在尖銳的矛盾斗爭中的個性化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細節(jié),以及鮮明的對比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一、研讀文本
(一)第6段
明確:1.面對張良的獻禮,項羽和范增二人態(tài)度有何不同?為什么?
項羽:“則受璧,置之坐上”——對劉邦的借故脫逃仍然麻木不覺
范增:“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范增深知劉邦的借故脫逃就是放虎歸山,后患無窮。為自己的建議未被采納,精心策劃一一破產(chǎn)而惱怒。
2.范增安排“項莊舞劍"時說“君王為人不忍”,項羽的“不忍"在文中體現(xiàn)在哪幾處?
(1)輕信項伯,許諾善遇劉邦(2)偏信劉邦,不應范增(3)不究逃席,安然受璧(4)寬容樊噲,產(chǎn)生相惜之心
(二)第7段
3.“鴻門宴”宴中、宴后的一系列事件使矛盾雙方的對抗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項羽集團一開始占有絕對優(yōu)勢,但是項羽剛愎自用、輕信寡斷、不聽勸諫、內(nèi)部不團結,由優(yōu)勢逐漸轉為劣勢。劉邦集團由于劉邦善于機變、知人善任、內(nèi)部團結一致,逐步轉為優(yōu)勢。
二、人物賞析
作者善于運用對比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點更為鮮明、突出。通過人物在尖銳的矛盾斗爭中的個性化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細節(jié),以及鮮明的對比反映人物性格特點。
1.項羽vs劉邦
(1)項羽在優(yōu)勢下:恃勇驕橫,自矜攻伐
劉邦在劣勢下:忍辱負重,善于機變
(2)項羽對下屬:剛愎自用,不善用人
劉邦對下屬:善納忠言,知人善任
(3)項羽對內(nèi)奸:養(yǎng)奸為患,自絕敵營內(nèi)應
劉邦對內(nèi)奸:有奸必肅,力爭敵營內(nèi)應
項羽性情:光明磊落,坦率粗豪,自大輕敵,寡謀輕信,優(yōu)柔寡斷,有勇少謀
劉邦性情:虛偽狡詐,機警圓滑,善納忠言,多謀善斷,能屈能伸,有勇有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shù)字足跡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全面剖析
- 工程項目合作會議合同
- 【高考真題二次開發(fā)專題】2020年全國I閱讀理解B 高頻詞匯強化訓練-2021屆高三英語三輪沖刺(學生版)
- 萬科房地產(chǎn)集團公司售后服務流程
- 一年級語文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整合實施計劃
- 建筑項目物資需求計劃
- 關于電商行業(yè)的求職信范文(13篇)
- 2025版數(shù)學新課標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心得體會
- 農(nóng)貿(mào)市場新冠防控管理職責
- 鋼筋工程施工中的技術創(chuàng)新措施
- 第16課《有為有不為 》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火鍋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營銷策略
- 交通大數(shù)據(jù)分析-深度研究
- 基礎護理學試題及標準答案
- DB11-T 1754-2024 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規(guī)范
- 招聘團隊管理
- 【課件】用坐標描述簡單幾何圖形+課件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 電商運營崗位聘用合同樣本
-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中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
- 租賃鉆桿合同范例
- 消毒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