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1頁
DB64T-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2頁
DB64T-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3頁
DB64T-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4頁
DB64T-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編制說明2024年9月《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地方標準編制說明一、工作簡況(一)任務來源按照《自治區(qū)市場監(jiān)管廳關于下達2024年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要求,批準制定《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地方標準,結合寧夏畜牧業(yè)生產發(fā)展的實際情況,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畜牧工作站主持《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地方標準制定工作。標準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農業(yè)農村廳(歸口單位全稱)提出并歸口。(二)起草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畜牧工作站起草制訂了本標準。(三)協作單位寧夏大學、寧夏農林科學院,及相關縣(區(qū))畜牧技術推廣部門協助制訂本標準。(四)主要起草人、起草組組成員及其主要工作肖愛萍,畜牧師,負責標準內容的制定及具體編制工作。脫征軍,正高級畜牧師,主要承擔試驗設計,試驗和生產驗證工作。陳亮,正高級畜牧師,主要承擔標準方向把控及各項內容數據的審核工作。張凌青,研究員,承擔標準中具體方向及主要內容的編制工作。蘭劍、杜建民、王占軍、張建勇、晁雅琳、虎雪姣、張宇、馮興明等,主要承擔試驗示范和生產驗證相關工作,參與了標準內容查新等其他工作。二、制定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優(yōu)質飼草是發(fā)展畜牧業(yè)的物質基礎,也是保證畜牧業(yè)快速、穩(wěn)定和優(yōu)質發(fā)展的前提。隨著我區(qū)畜牧業(yè)不斷發(fā)展,對優(yōu)質飼草需求不斷加大。2023年全區(qū)奶牛存欄90萬頭、肉牛飼養(yǎng)量237萬頭、肉羊飼養(yǎng)量1470萬只。據測算,飼草理論需求總量1898萬噸,飼草供給量1408.5萬噸,自給率74.2%。通過種養(yǎng)結合、引草入田、調整種植結構,建立糧-草-畜多元復合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改變輪作不足、土壤地力下降,解決優(yōu)質飼草供給不足,優(yōu)化農牧業(yè)結構,提高種養(yǎng)業(yè)綜合效益,保障畜牧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玉米是我區(qū)廣泛種植的糧飼兼用型作物,飼用高粱是一種產量高、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抗逆性強,同時又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適口性好、飼料轉化率高的優(yōu)質牧草,各種氣候條件均可種植,尤其是在一些氣候條件不利、生產條件不好的地區(qū),如干旱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低洼易澇和鹽堿地區(qū)、土壤貧瘠的山區(qū)和半山區(qū)均可種植。玉米青貯作為畜禽養(yǎng)殖中重要的飼料資源,對畜牧業(yè)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受到土地因素約束,為保障糧食安全,糧草爭地問題凸顯,導致本地區(qū)青貯玉米供應趨緊。通過飼用高粱與青貯玉米間作混收混貯模式,既能提高飼草產量和營養(yǎng)品質,又可解決畜牧業(yè)發(fā)展中飼草缺乏與飼草營養(yǎng)品質低等問題。目前,寧夏暫無發(fā)布相關地標和行業(yè)標準,也沒有針對性、指導性的技術規(guī)程,因此,擬制定本標準在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領域尤為重要。三、主要起草過程(一)成立起草組、確定分工地方標準申報文件下達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畜牧工作站、寧夏大學、寧夏農林科學院聯合成立標準修編制組,明確工作分工,組織開展《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編制工作。(二)收集資料標準編制前,編制組收集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文件、標準及試驗示范資料,借鑒國內相關領域研究成果,充分結合課題執(zhí)行成果、試驗示范及全區(qū)種養(yǎng)殖場(戶)推廣應用情況,對立項標準進行修訂。(二)起草階段項目組對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收集、整理、分析了技術資料和相關數據。主要編寫人員對起草的標準進行了進一步論證和研討,編寫完成了《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初稿,經過討論形成了工作組討論稿。(三)征求意見及意見匯總《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規(guī)程》(工作組討論稿)起草完成后,起草單位內部展開了廣泛討論,征求了有關專家的意見,進行了反復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見稿。四、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標準依據,與現行法律、法規(guī)及標準的關系本標準的制訂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及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進行,文本格式符合《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GB/T1.1—2020)的規(guī)定。本文件標準化對象確定為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文件使用者為基層畜牧、農業(yè)技術人員及種養(yǎng)植大戶、家庭農場、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文件編制的目的是為了指導生產者提高種植技術水平,以提高產量和品質。文件與我區(qū)畜牧業(yè)產業(yè)以及環(huán)保政策相一致。經查閱相關資料,目前國內外暫無發(fā)布相關標準。五、主要條款的說明,主要技術指標、參數、試驗驗證的論述等1.術語和定義。從玉米高粱間種、青貯玉米、飼用高粱、混合青貯飼料等專業(yè)術語做了詳細的定義和說明,以有利于對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的理解。2.主要參數。本文件通過多年試驗示范,從播前準備、播種、田間管理、收獲、混貯飼料制作、青貯質量要求和飼喂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寧夏引黃灌區(qū)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混收混貯技術,技術參數主要依據實踐經驗總結。3.試驗驗證。為了適應我區(qū)種植結構調整的技術需求,解決畜牧業(yè)發(fā)展中優(yōu)質飼草不足問題,2018-2020年自治區(qū)畜牧工作站聯合寧夏大學在西夏區(qū)、隆德縣、彭陽縣等縣(區(qū))開展玉米與飼用高粱間作試驗,示范青貯玉米和飼用高粱間作高效栽培技術。2021-2023年,在西夏區(qū)、平羅縣、靈武市、隆德縣、原州區(qū)、鹽池縣等縣(區(qū))開展玉米與飼用高粱間作示范應用,推廣青貯玉米和飼用高粱間作高效栽培和混收混貯技術,累計推廣10萬余畝。根據2023年田間測產結果顯示:“青貯玉米+飼用高粱”模式畝產鮮草5.5噸,較同等地力下單種青貯玉米畝均增產57.1%,較單一種植青貯玉米畝均增收500元以上,可實現種養(yǎng)效益“雙提高”。在試驗示范過程中,提出了6:6、8:8最優(yōu)間種比例和寬窄行配置模式。飼用高粱品種選擇綠巨人等不抽穗品種,青貯玉米品種選擇耐密植、植株緊湊型品種。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作采用穴播方式同期播種,寬窄行交替種植(依據播種機機型,可采用70cm-30cm或60cm-40cm),株距20-25cm。依據播種機機型,青貯玉米與飼用高粱行配比可選擇6:6、8:8,青貯玉米密度為5300-6700株/畝,飼用高粱播種量為1kg/畝(每穴3-5粒)。在青貯玉米拔節(jié)期進行施肥(尿素10-15kg/畝,二銨15-20kg/畝,硫酸鉀8-10kg/畝),采用條播方式施肥。在青貯玉米乳熟末期至蠟熟期與飼用高粱混收混貯。間作混收青貯可溶性糖含量由玉米青貯的1.65%增加到7.23%、粗蛋白由9.3%增加到9.8%,但酸性洗滌纖維、中性洗滌纖維含量均有所增加,RFV由145下降為134,木質素含量由3.2%增加到6.1%。在靈武市開展肉牛育肥試驗表明,混合青貯替代玉米青貯,在120d試驗期可增加牛的采食量,顯著降低料肉比并提升平均日增重,試驗組日增重高于對照組20%以上。標準的制定,有助于指導生產者提高技術水平,以提高青貯品質和飼用價值。為擴大飼草多元化供給體系,保障我區(qū)優(yōu)質飼草有效供給,實現畜牧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生產方式轉變具有積極意義。該示范點于5月17日種植、種植面積237畝,青貯玉米15公斤/畝、高粱播種量分別是1.5公斤/畝。播種方式為4:4,即4行青貯玉米、4行飼用高粱,寬窄行播種,寬行70厘米、窄行40厘米。該示范點位于鹽池縣馮記溝鄉(xiāng),于5月13日種植,采取滴灌覆膜種植,寬窄行播種,寬行30厘米、窄行80厘米。田間收獲實測“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種畝產4噸左右,單一種植青貯玉米畝產2.5噸,間種較單一種植畝產提高60%。因干旱、灌水不足影響,9月15日田間測產時,青貯玉米無籽粒或少籽粒,乳線1/3。結果分析以靈武市同心示范點和鹽池灘羊集團田間測產結果進行比較如下:1.株高。同心農業(yè)青貯玉米株高、穗位高分別達到237.4厘米、99.65厘米,鹽池灘羊集團青貯玉米株高、穗位高分別達到233.6厘米、97.4厘米,同心農業(yè)、鹽池灘羊集團青貯玉米株高、穗位高方差分析無顯著性差異。同心農業(yè)和鹽池灘羊集團飼用高粱株高分別是421.1厘米、262厘米,方差分析P<0.01,存在極顯著性差異。表1“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作模式間作模式青貯玉米株高、穗位高對比類別測定項目示范點均值(厘米)青貯玉米株高同心農業(yè)237.4鹽池灘羊集團233.6穗位高同心農業(yè)99.65鹽池灘羊集團97.4飼用高粱株高同心農業(yè)421.1鹽池灘羊集團2622.莖粗。同心農業(yè)和鹽池灘羊集團種植的青貯玉米莖粗分別是1.96厘米、1.12厘米,方差分析P<0.01,存在極顯著性差異;飼用高粱莖粗分別為1.95厘米、1.29厘米,方差分析P<0.01,存在極顯著性差異。表2“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作模式青貯玉米莖粗對比類別示范點均值(厘米)青貯玉米同心農業(yè)1.96鹽池灘羊集團1.12飼用高粱同心農業(yè)1.95鹽池灘羊集團1.293.莖葉比。在田間測產中發(fā)現,受灌水不足影響,鹽池灘羊集團“青貯玉米+飼用高粱”示范地青貯玉米果穗無籽?;蜃蚜:苌?,植株中下部葉片枯黃,葉莖比為0.47,與同心農業(yè)示范點青貯玉米葉莖比存在顯著差異;飼用高粱具有較好的耐旱、耐鹽堿特性,鹽池灘羊集團飼用高粱葉莖比為0.17,與同心農業(yè)示范點飼用高粱葉莖比相差不大,見表7。表3“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作模式葉莖比類別示范點測定項目測定值葉莖比青貯玉米同心農業(yè)莖重0.250.80葉重0.20鹽池灘羊集團莖重0.310.47葉重0.15飼用高粱同心農業(yè)莖重1.230.17葉重0.21鹽池灘羊集團莖重0.290.19葉重0.054.鮮草產量。同心農業(yè)和鹽池灘羊集團“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作種植比例為4:4。測產結果顯示,同心農業(yè)“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作種植畝產鮮草5.48噸,鹽池灘羊集團畝產鮮草3.87噸。在飼用高粱穴數相同情況下,鹽池灘羊集團飼用高粱畝株數12060株,種植密度較大,同心農業(yè)畝株數10746株,但鹽池灘羊集團飼用高粱單產遠不及同心農業(yè),產量與灌水是否滿足作物需求密切相關。表4“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作模式鮮草產量示范點類別穴數(穴/畝)畝株數(株/畝)穴重(穴/公斤)種植比例鮮草產量(公斤/畝)同心農業(yè)青貯玉米615172630.54:45488.67飼用高粱5707107461.39鹽池灘羊集團青貯玉米572762660.333872.05飼用高粱5794120600.32(一)種植情況。4月29日,在靈武市梧桐樹鄉(xiāng)同心農業(yè)種植基地建設“青貯玉米+飼用高粱”間作混收混貯技術示范150畝,飼用高粱與青貯玉米同期播種,播種比例為6:6、8:8。其中,青貯玉米品種為紅禾1188;飼用高粱品種為綠巨人、中科甜438。寬窄行播種,寬行7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青貯玉米播量6000株/畝,飼用高粱播量8000穴/畝(1斤/畝)。(二)結果分析1.株高表5不同種植比例青貯玉米、飼用高粱株高對比綠巨人中科甜438對照組種植比例8:86:68:86:6青貯玉米(紅禾1188)(厘米)301.3A263.2a309.54A297.4b282.7ab飼用高粱(厘米)422.7A425.2a447.5B448.5a2.乳線用游標卡尺測量10個果穗,乳線位置無顯著性差異。表6不同種植比例青貯玉米乳線對比綠巨人中科甜438種植比例8:86:68:86:6青貯玉米(紅禾1188)乳線2/33/42/32/33.產量田間隨機選取3個重復,每個重復選取1行3米樣段數株數(穴數),刈割3米樣段稱重,計鮮重,去掉大田測產20%誤差即為田間測產結果。測產結果顯示,與綠巨人間種的地塊有明顯的產量優(yōu)勢,其中8:8、6:6模式下產量分別為5838.43公斤/畝、4791.49公斤/畝,較對照組產量分別提高1867.15公斤/畝、820.21公斤/畝;與中科甜438間種的地塊產量優(yōu)勢不明顯,均低于對照組。表7不同種植比例產量對比綠巨人中科甜438CK種植比例8:86:68:86:6單株鮮重(公斤)青貯玉米0.680.520.590.530.88飼用高粱1.531.460.901.07產量(公斤/畝)5838.434791.493458.163627.43971.28六、重大意見分歧的處理依據及結果無實施標準的措施建議本文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