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古文翻譯考查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字義相同的一組是:
A.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下列句子中,詞性相同的一組是:
A.夫妻相敬如賓。
B.父母在,不遠游。
C.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D.父母之恩,水也。
3.下列句子中,通假字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子路,子路也。
B.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
C.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
D.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
4.下列句子中,活用現(xiàn)象正確的一句是:
A.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B.夫妻相敬如賓。
C.父母在,不遠游。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5.下列句子中,句式結(jié)構(gòu)相同的一組是:
A.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6.下列句子中,正確理解字義的一組是:
A.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B.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夫妻相敬如賓。
7.下列句子中,正確使用通假字的一組是:
A.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8.下列句子中,正確理解詞性的一組是:
A.父母在,不遠游。
B.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C.夫妻相敬如賓。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9.下列句子中,正確理解句式結(jié)構(gòu)的一組是:
A.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0.“父母之恩,水也?!边@句話中,“水”字的意思是“恩澤”。()
11.“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边@句話的意思是“對于不合禮法的事物,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
12.“父母在,不遠游?!边@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行。”()
1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边@句話的意思是“父母的命令,媒人的話語?!保ǎ?/p>
14.“夫妻相敬如賓?!边@句話的意思是“夫妻之間相互尊敬,就像對待客人一樣?!保ǎ?/p>
15.“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大雁逐漸登上陸地,它的羽毛可以翱翔?!保ǎ?/p>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16.請簡要分析《論語》中關(guān)于孝道的觀點,并結(jié)合具體事例進行說明。
答案:《論語》中關(guān)于孝道的觀點強調(diào)子女對父母的尊敬和孝順。例如,孔子在《論語·為政》中提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意思是說子女應(yīng)當了解父母的年齡,一方面是因為可以因此而感到高興,另一方面是因為應(yīng)該因此而感到憂慮,提醒子女要關(guān)心父母的健康和幸福。再如,《論語·里仁》中提到“父母之身,不可毀也”,強調(diào)子女不應(yīng)做出傷害父母身體的事情,體現(xiàn)了對父母的孝順。
17.請簡述《孟子》中關(guān)于“性善論”的主要內(nèi)容,并說明其對后世的影響。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人出生時都具有善良的天性。孟子認為,人之所以有善行,是因為內(nèi)心有“仁、義、禮、智”四端,這些端是善行的萌芽。孟子強調(diào)通過教育和修養(yǎng),可以使人充分發(fā)展其內(nèi)在的善性。這一觀點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儒家學者都以此為理論基礎(chǔ),強調(diào)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性的善良本質(zhì)。
18.請結(jié)合《莊子》中的“逍遙游”篇,談?wù)勀銓Α板羞b”這一哲學思想的解讀。
答案:《莊子》中的“逍遙游”篇提出了“逍遙”這一哲學思想,認為真正的逍遙是指心靈的自由和無拘無束。莊子通過描述鯤鵬化鳥、逍遙游于天地的寓言,表達了對于世間萬物變化規(guī)律的深刻認識,提倡人們應(yīng)該順應(yīng)自然,放下世俗的束縛,達到一種超然物外、心無掛礙的境界。這種思想對后世文人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成為追求精神自由和內(nèi)心寧靜的重要理念。
五、論述題
題目:試比較《論語》和《孟子》中關(guān)于仁愛觀念的異同,并分析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論語》和《孟子》都是儒家經(jīng)典,其中關(guān)于仁愛的觀念有諸多相似之處,但也有所差異。
相同之處在于,兩者都將仁愛視為道德的核心?!墩撜Z》中孔子多次提到“仁”,認為仁是做人的根本,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孟子進一步發(fā)展了這一思想,提出“仁者愛人”,強調(diào)仁愛不僅是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要求,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chǔ)。兩位思想家都認為,仁愛應(yīng)該體現(xiàn)在對父母、兄弟、朋友以及社會大眾的關(guān)愛之中。
不同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對仁愛的具體闡釋和實踐方式上?!墩撜Z》中的仁愛更多地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中,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將自己不愿意承受的痛苦施加于他人,這是一種普遍的道德準則。而《孟子》則更加強調(diào)仁愛的內(nèi)在性和普遍性,他認為仁愛是一種天生的本性,是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根本特征。孟子還提出了“仁政”的概念,認為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以仁愛之心治理國家,使民眾得到關(guān)愛和福祉。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兩部著作中的仁愛觀念具有重要地位。首先,它們?yōu)楹笫廊寮覍W者提供了道德修養(yǎng)和行為準則,對個人品德和社會倫理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其次,仁愛觀念成為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核心,影響了歷代統(tǒng)治者的治國理念。最后,仁愛觀念也融入了中國文學藝術(shù),成為許多文學作品的主題和情感表達。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A
解析思路:A選項“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出自《孟子·離婁上》,強調(diào)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和長遠考慮。B選項“父母者,人之本也”出自《孝經(jīng)》,強調(diào)父母是人生命的基礎(chǔ)。C選項“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出自《論語·里仁》,強調(diào)孝順父母,不遠行,行必有目的。D選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自《詩經(jīng)》,強調(diào)婚姻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選A。
2.C
解析思路:A選項“夫妻相敬如賓”中的“相敬”和“如賓”都是形容詞短語。B選項“父母在,不遠游”中的“在”是副詞,其他為名詞和動詞。C選項“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中的四個“勿”都是否定副詞。D選項“父母之恩,水也”中的“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恩”是名詞,“水”是名詞。故選C。
3.D
解析思路:A選項“子路,子路也”中的“子”是名詞,指尊稱。B選項“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中的“于”是介詞,表示在。C選項“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中的“于”是介詞,表示在。D選項“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中的“于”是介詞,表示在。故選D。
4.A
解析思路:A選項“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中的“勿”字表示否定,是一種否定性表達方式。B選項“夫妻相敬如賓”中的“相敬”是動詞短語,表示相互尊敬。C選項“父母在,不遠游”中的“在”是副詞,表示存在。D選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的“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故選A。
5.C
解析思路:A選項“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B選項“父母者,人之本也”是判斷句。C選項“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是并列句。D選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主謂結(jié)構(gòu)。故選C。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6.ABCD
解析思路:A選項“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強調(diào)孝順父母。B選項“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diào)遵守禮法。C選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強調(diào)婚姻的禮節(jié)。D選項“夫妻相敬如賓”強調(diào)夫妻間的相互尊重。故選ABCD。
7.ABCD
解析思路:A選項“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翔也”中的“鴻漸”通“鴻漸”,意為大雁逐漸。B選項“父母者,人之本也”中的“者”通“者”,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選項“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中的“勿”通“勿”,意為不要。D選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的“命”通“命”,意為命令。故選ABCD。
8.ACD
解析思路:A選項“父母在,不遠游”中的“在”是副詞。C選項“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中的“勿”是副詞。D選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的“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B選項“夫妻相敬如賓”中的“相敬”是動詞短語。故選ACD。
9.ABCD
解析思路:A選項“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B選項“父母者,人之本也”是判斷句。C選項“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是并列句。D選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主謂結(jié)構(gòu)。故選ABCD。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0.×
解析思路:原句“父母之恩,水也”中的“水”比喻恩情深厚,并非指“恩澤”。
11.√
解析思路:原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意為對于不合禮法的事物,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符合題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電梯門套安裝合同范本
- 《2025臨時員工聘用合同書》
- 2025版辦公家具采購合同模板
- 2025停車場托管合同模板
- 2025網(wǎng)絡(luò)安全顧問聘用合同范本
- 渤海船舶職業(yè)學院 《旱地冰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國土資源職業(yè)學院《寵物疾病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英語國家文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黑龍江省哈爾濱第三中學校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答案
- 皖北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影視導表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新能源光伏電站竣工結(jié)算模板報表格式模板
- 全國賽課一等獎初中統(tǒng)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滋養(yǎng)心靈》課件
- 國開電大《企業(yè)信息管理》形考任務(wù)試題及答案
- TCUWA40055-2023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實回填材料應(yīng)用技術(shù)規(guī)程
- 物流客服組建方案
- 外研版五年級英語下冊期中測試卷及答案【完整】
- 中藥飲片處方點評表-副本(文檔良心出品)
- JJF1030-2023溫度校準用恒溫槽技術(shù)性能測試規(guī)范
- YYT 1849-2022 重組膠原蛋白
-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英文版習題答案chapter1英文習題
- 紅色資本家榮毅仁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