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中學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1頁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中學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2頁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中學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3頁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中學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4頁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中學高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中學高考語文一模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堕e情偶寄》所謂之“閑情”,概而言之,即今人所云之戲劇美學與日常生活美學。然李漁的《閑情偶寄》,“偶寄”的豈止是如上“閑情”?在中國古代,“圣人”的所論所為,被視為人們言行的極則,明代林文俊《瑞雪詩并序》即謂“天生圣人,為民立極”。但李漁則異乎是,其《讀史志憤》一詩,就明確地指出:“圣賢不無過,至愚亦有慧?!崩顫O所說的“圣賢”,其實也是指“圣人”。在李漁看來,論人論事,不能完全依照“圣人”;責為“圣賢”“圣人”者,不可能把天下的道理都說盡,這也就決定了“圣人”不可盡法。李漁在《論唐太宗以弓矢、建屋喻治道》一文中深刻地寫道:“殊不知天下之名理無窮,圣賢之論述有限,若定要從圣賢口中說過,方是名理,須得生幾千百個圣賢,將天下萬事萬物盡皆評論一過,使后世說話者如童蒙背書、梨園演劇,一字不差,始無可議之人矣。然有是理乎哉?”因此,在該文中,李漁對于那些不顧實際,而只知道“依傍圣賢,襲取現(xiàn)存文字,到處公認之短”的庸儒,是心存不屑的。作為此種思想的邏輯展開,李漁在《詞曲部上》論及“密針線”時,便指出元曲如《琵琶記》針線多有粗疏。李漁由是借題發(fā)揮:“圣人千慮,必有一失;圣人之事猶有不可盡法者,況其他乎?”在《詞曲部下》論及“少用方言”時,李漁則對在元明時期地位尊崇的朱熹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原因是李漁通過在西北的實地考察,深刻認識到朱熹注釋《孟子》有關(guān)文字,因為不通曉北方方言,故存舛謬。李漁因此在文中毫不客氣地寫道:“朱文公南人也,彼烏知之?”李漁用一個極為生動而典型的例子,令人信服地讓世人知曉“圣人”為何不可盡法。與此相關(guān),李漁對于前代留下來的名著,主要是指被通常所認為的“經(jīng)典”也不迷信。他在《詞曲部上》論及“審虛實”時指出:“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蓋指《武成》而言也。經(jīng)史且然,蚓雜劇乎?”又在該卷論音律時寫道:“若謂前人盡不可議,前書盡不可毀,則楊朱、墨翟亦是前人,鄭聲未必無底本,有之亦是前書,何以古圣賢放之辟之,不遺余力哉?”李漁還批評元曲“一味淺顯而不知分別”,指出《西廂記》《琵琶記》等諸多元雜劇名著多有瑕疵,如此等等。同理,在《頤養(yǎng)部》中,李漁認為即使是藥學經(jīng)典《本草綱目》之論藥性,據(jù)其日常親見,也有“大謬不然”的。是故李漁理直氣壯詰地問此書之論醫(yī)理:“豈得謂之全備乎?”《四書》是在中國古代社會被統(tǒng)治者認定的“經(jīng)典”,李漁卻不完全認同。正因為有此種膽識,李漁才會在《風箏誤》中借人物之口,抨擊“文周孔孟”,甚至不無偏激地認為“其詩書庸腐文章板”。李漁誠然沒有要徹底否定“圣人”和“經(jīng)典”的意思,但也沒有盲從,更沒有迷信;他只是認為,凡學問道理必須符合事實,不能如空中樓閣不可依傍,這與他對明代“空疏”學風的認識與思考有關(guān),因而將矛頭指向了當時文人所依憑的“圣人”和“經(jīng)典”之上。這既反映了他對明代人文風氣的深入體察,又體現(xiàn)出他救偏補弊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李漁有其獨特的人學思想。他在《種植部》中寫道:“予談草木,輒以人喻,豈好為是嘵嘵者戰(zhàn)!世間萬物,皆為人設(shè),觀感一理,備人觀者,即備人感。天之生此,豈僅供耳目之玩,性情之適而已哉?”“世間萬物,皆為人設(shè)”,這無疑是強調(diào)天地間萬物以人為貴,體現(xiàn)李漁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與當時有識之士一樣,李漁強調(diào)“王道本乎人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值得指出的,李漁以人喻草木,每每通過言說草木之有霜操,不畏權(quán)勢,迎風而立,首重品節(jié),旨在推崇具有獨立精神的君子人格。這在當時如魯迅先生所說的盛行“侍奉主子的文化”、人普遍不成為人的時代,無疑具有非同尋常的思想啟蒙意義。俄羅斯中國文學研究專家華克生在《李漁的倫理哲學觀》一文中深刻地指出:“李漁的學說,可以真正稱得上獨特的‘人的學說’?!崩纾础斗N植部》李漁所論,“牡丹”有“骯臟不回之本性”,即使“人主”也“不能屈之”,故應“得王于群花”。又若山茶“戴雪而榮”“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堪為花中之君子。又如黃楊“冬不改柯,夏不易葉”“困于天而能自全其天”,則為“木中君子”?!额U養(yǎng)部》亦然,在論及“富人行樂之法”時,李漁借機言說:“即使帝堯不死,陶朱現(xiàn)在,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不但崇尚有不畏權(quán)勢、精神獨立的君子人格,還竭力弘揚大有李贄所謂之“圣人與凡人一”這樣人人平等的可貴的人文啟蒙思想。誠然,李漁畢竟是封建時代的文人,受其局限,《閑情偶寄》也有某些落后、陳腐的觀點,但李漁能適度地突破桎梏,散發(fā)出超越時代、閃耀著熠熠光輝的思想“結(jié)晶”,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鐘明奇:《閑情偶寄》,“偶寄”的豈止是“閑情”)(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圣人不是無所不能,他們也是人,也會有缺點與不足。因此,李漁對那些只知照搬照學圣人的庸懦,是心存不屑的。B.李漁借朱熹不通北方方言而出現(xiàn)注釋《孟子》的有關(guān)文字有錯誤這件事,不僅批評了朱熹,還以此斷定圣人不可盡法。C.李漁認為經(jīng)典作品大都“大謬不然”,因而,一方面,他指出這些經(jīng)典作品的瑕疵;另一方面,完全不認同這些經(jīng)典作品,甚至進行抨擊。D.李漁對《四書》的“經(jīng)典”地位并不完全認同,但也并非徹底否定。這可以從他在《風箏誤》中借人物之口抨擊“文周孔孟”看出端倪。(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采用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有效地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B.文章所引《論唐太宗以弓矢、建屋喻治道》的內(nèi)容,其說理方法使用的是歸謬法的邏輯推理方法。C.李漁在《閑情偶寄》中不僅討論了戲劇美學和日常生活美學,還對“圣人”和“經(jīng)典”提出了疑問。D.李漁的人文思想影響甚遠,甚至對魯迅所生活的時代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思想啟蒙意義。(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三段觀點的一項是()A.明代學者王陽明曾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強調(diào)學問必須與實際行動相結(jié)合。B.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通過講述鬼怪故事來諷刺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病。C.儒家經(jīng)典《論語》中,孔子對其弟子們的教導,展現(xiàn)了古代教育和個人修養(yǎng)的理念。D.當代學者對古代“圣人”的學說進行重新審視,發(fā)現(xiàn)其中不少觀點在現(xiàn)代社會并不適用。(4)《閑情偶寄》中的“閑情”在本文中指何意?請簡要分析。(5)文中畫線句子所表達的觀點是對李漁學說的一種評價,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對這個評價的理解。(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現(xiàn)代文閱讀。(甲)白嘉軒①重新出現(xiàn)在白鹿村的街巷里,村民們差點認不出他來了,那挺直如椽的腰桿兒佝僂下去,從尾骨那兒折成了一個九十度的彎角,屁股高高地撅了起來;他手里拄著一根截短了的拐杖,和人說話的時候就仰起臉來,?;钕褚恢还返男误w;抬頭仰臉跟人說話時,那雙眼睛就盡力往上翻睜,原來鼓出的眼球愈加顯得突出,眼白也更加大得耀眼;兩個嘴角相反地朝下扯拉,闊大的嘴巴撇成一張彎弓,更顯出執(zhí)著不移近乎倔拗的神氣。他在街巷里用簡短的語言回答著一個個關(guān)切問詢著的男女,僅作短暫地駐足,幾乎不停步地移動拐杖,跟著拉??咐绲穆谷叱龃逑?。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婦難做三頓飯的季節(jié)。太陽墜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騰起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軒雙手拄著拐杖站在地頭,瞅著鹿三一手捉著犁杖一手揚著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塊,黃褐色的泥土在犁鏵上翻卷著;鹿三和牛的背影漸漸融入西邊的霞光里,又遠遠地從霞光里迎面奔到他眼前來了。白嘉軒手心癢癢腿腳癢癢喉嚨也癢癢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兒,想踩踏踩踏那翻卷著的泥土,想放開喉嚨吆喝吆喝牲畜了。當鹿三再犁過一遭在地頭回犁勒調(diào)犍牛的時候,白嘉軒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兒一手奪過鞭子,說:“三哥,你抽袋煙去?!甭谷炖锎舐暫獾剜粥骸疤於痰棉D(zhuǎn)不了幾個來回就黑咧?!弊詈筮€是無奈放下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愿地蹲下來摸煙包。他瞧著嘉軒把犁尖插進壟溝一聲吆喝,連忙奔上前抓住犁杖:“嘉軒,你不該犁地,你的腰……”白嘉軒撥開他的手,又一聲吆喝:“得兒起!”犍牛拖著犁鏵朝前走了。白嘉軒轉(zhuǎn)過臉對鹿三大聲說:“我想試火一下。”白嘉軒只顧瞅著犁頭前進的地皮,黃褐色的泥土在腳下翻卷,新鮮的濕土氣息從犁鏵底下泛漫潮溢起來,滋潤著空乏焦灼的胸膛,他聽見自己胳膊腿上的骨節(jié)咯吧咯吧扭響的聲音。他悠然吆喝著簡潔的調(diào)遣犍牛的詞令,倒像是一種舒心悅意的抒情。他一直到棉田的盡頭掉過犁頭,背著霞光朝東頭翻耕過來的時候,吼起了秦腔:“漢蘇武在北海……”三個來回犁下來,白嘉軒已經(jīng)大汗淋漓氣喘吁吁,身體畢竟是虛了,可那臥睡炕上三個月的枯燥郁悶的生活也終于結(jié)束了。晚飯后在廳房東屋老娘的住室里,白嘉軒臨時決定召集一次家庭成員的聚會。白嘉軒說:“我的腰好了?!彼麄?cè)轉(zhuǎn)頭瞅著兩個媳婦說:“我在炕上窩蜷了整整一百零七天,你倆——大姐二姐都受了苦盡了孝心都好。”兩個兒媳得到了家庭長者的夸獎卻感到惶恐,爭相表白這完全是做晚輩的應盡的孝道等等。白嘉軒擺擺頭就打斷她倆的話:“你們還不知道我一輩子最怯著啥?我不怯歪人惡人也不怯土匪賊娃子,我不怯吃苦不怯出力也不怯遲睡早起,我最怯最怕的事……就是死僵僵躺在炕上,讓人侍候熬湯煎藥端吃端喝倒屎倒尿?!卑准诬幷f到這里停頓一下,然后鄭重地說出想告訴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話:“我說前頭這些話的意思,就是說,從明天開始,你們再也不用圍著我轉(zhuǎn)了。你們各人該做啥就去做啥,屋里人該紡線的紡線,該織布的織布,該縫棉衣的縫棉衣,外邊人該做的地里活就盡著去做,孝文②你跟你三叔犁完花(棉)田接著翻稻地。牛犢你喂槽上留下的牲口,叼空兒推土曬土,把冬天的墊圈土攢夠,小心捂一場雪。地一下凍就趕緊套車送糞。把這些活兒開銷利索,軋花機就要響動了。一句話,原先的日子咋過從明日開始還咋過。我嘛——好咧!”白嘉軒被土匪砸斷腰桿以后籠罩在庭院屋室里的悲凄慌亂的氣氛已經(jīng)廓清,劫難發(fā)生以前的嚴謹勤奮的生活和生產(chǎn)秩序完全恢復。整個四合院猶如那架置了一個夏天和秋天的軋花機,到了冬天就咔嗒咔嗒地運轉(zhuǎn)起來了。這時候,一個致命的打擊接踵而來,白嘉軒發(fā)覺了孝文的隱秘③。這個打擊幾乎是摧毀性的?!瓚土P孝文的舉動又一次震撼了白鹿原。懲罰的方式和格局如同前次,施刑之前重溫鄉(xiāng)約族規(guī)的程序由孝文的弟弟孝武來執(zhí)行。白嘉軒仍然在臺階上安一把椅子坐著,孝武歸來及時替代了不爭氣的孝文的位置,也及時填充了他心中的虛空。孝武領(lǐng)誦完鄉(xiāng)約和族規(guī)的有關(guān)條款,走到父親跟前請示開始執(zhí)行族規(guī)。白嘉軒從椅子上下來,蹺下臺階,從族人讓出的夾道里走過去,雙手背抄在佝僂著的腰背上。白嘉軒誰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樹下,從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一把酸棗棵子刺刷,這當兒有三四個人在他面前撲通撲通跪倒了。白嘉軒知道他們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轉(zhuǎn)過身就把刺刷揚起來抽過去。孝文一聲慘叫接一聲慘叫,鮮血頓時漫染了臉頰。這個兒子丟了他的臉虧了他的心辜負了他對他的期望,他為他喪氣敗興的程度遠遠超過了被土匪打斷腰桿的劫難,他用刺刷抽擊這個孽種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擺擺架式……(節(jié)選自陳忠實小說《白鹿原》第十七章,有刪改)【注】:①白嘉軒,白鹿村的族長。②白嘉軒有三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孝文、孝武、孝義。③指已婚的孝文和田小娥在破窯洞私會的事。(乙)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樂趣,高興了,唱“快板”,高興得像被烈性炸藥炸了一樣,要把整個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腸的唱腔卻表現(xiàn)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來。美給了別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皺紋?!棵看謇镞^紅白喪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臺秦腔的,生兒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這個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臺,人只要在舞臺上,生,旦,凈,丑,才各顯了真性,惡的夸張其丑,善的凸現(xiàn)其美,善的使他們獲得了美的教育,惡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藝術(shù)。(節(jié)選自賈平凹散文《秦腔》)(1)下列對兩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被劫匪打斷腰桿給白嘉軒帶來的是身體摧殘,兒子孝文的犯錯則給他造成精神的重擊。B.白嘉軒用“孝”“義”給兒子取名,可以視為儒家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在鄉(xiāng)土民間的寄寓。C.當白嘉軒奪犁把和鞭子時,鹿三擔心天黑得快完成不了土地翻耕,因而表現(xiàn)得很不情愿。D.秦腔有快板也有慢板,由此可見秦腔唱腔既有豪邁激越的特點,也有凄惻動人的一面。(2)下列對兩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文都寫到秦腔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甲文是通過白嘉軒犁地時吼唱秦腔這一細節(jié)來體現(xiàn)的,而乙文是通過抒情、議論的方式直接表達的。B.甲文開頭對白嘉軒被打斷腰桿后的肖像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寫,這是為了突出他可憐可悲的形象,營造悲凄哀傷的氛圍。C.甲文劃線處連用三個長句,語言節(jié)奏徐緩沉重,真切展現(xiàn)了白嘉軒對孝文的極度失望以及內(nèi)心的無比沮喪。D.“高興得像被烈性炸藥炸了一樣”,乙文的這個句子有著聲音和畫面的質(zhì)感,傳神地表達出人物吼唱秦腔時爽快、狂喜和激動的心情。(3)小說節(jié)選部分寫了“孝文被打”,《紅樓夢》也寫了“寶玉挨打”,試概括寶玉挨打的原因,并簡要概述一下寶玉和孝文兩人挨打背后的實質(zhì)。(4)陳忠實說:“秦腔與《白鹿原》共有同一個靈魂?!闭埥Y(jié)合甲、乙兩文,從語言、人物、思想三個角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初,楚人季布為項籍將,數(shù)窘辱帝。項籍滅,帝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鉗為奴,自賣于魯朱家。朱家心知其季布也,買置田舍。身之洛陽見滕公,說曰:“季布何罪!臣各為其主用,職耳。項氏臣豈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漢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君何不從容為上言之!”滕公待間,言于上,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及項王滅,丁公謁見。帝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曰:“使后為人臣無效丁公也!”臣光曰:高祖起豐、沛以來,網(wǎng)羅豪杰,招亡納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獨以不忠受戮,何哉?夫進取之與守成,其勢不同。當群雄角逐之際,民無定主,來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貴為天子,四海之內(nèi),無不為臣,茍不明禮義以示之,使為臣者,人懷貳心以繳大利,則國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斷以大義,使天下曉然皆知為臣不忠者無所自容;而懷私結(jié)恩者,雖至于活己,猶以義不與也。戮一人而千萬人懼,其慮事豈不深且遠哉?。ü?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三》)材料二:以大義服天下者,以誠而已矣,未聞其以術(shù)也;奉義為術(shù)而義始賊。義者,心之制也,非天下之名也。夫高帝當窘迫之時,豈果以丁公為可殺而必殺之哉?當誅丁公之日,又豈果能忘丁公之免己而不以為德哉?欲懲人臣之叛其主,而先叛其生我之恩,且翼然曰是天下之公義也。則借義以為利,而吾心之惻隱亡矣。夫義,有天下之大義焉,有吾心之精義焉。精者,純用其天良之喜怒恩怨以為德威刑賞,而不雜以利者也。使天下知為臣不忠者之必誅而畏即于刑,乃使吾心違其恩怨之本懷,矯焉自誣以收其利。故赦季布而用之,善矣,足以勸臣子之忠矣。若丁公者,廢而勿用可也;斬之,則導天下以忘恩矣。恩可忘也,茍非刑戮以隨其后,則君父罔極之恩,孰不可忘也?嗚呼!此三代以下,以義為名為利而悖其天良之大愿①也。(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注】①慝:惡,邪惡。(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項氏臣A豈可盡B誅邪C今上始得D天下E而以私怨F求一人G何H示不廣也?。?)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部分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滕公待間”與《鴻門宴》“道芷陽間行”的“間”的含義不相同。B.“招亡納叛”與《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的“亡”用法相同。C.“義者,心之制也”與《石鐘山記》“則山下皆石穴罅”所用文言句式相同。D.“而先叛其生我之恩”與《項脊軒志》“而母立于茲”的“而”用法不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季布多次使劉邦困窘、受到羞辱,在劉邦消滅項羽之后,季布的處境極為危險,于是換了裝扮,成為奴隸來到魯?shù)刂旒摇.朱家知道季布投奔自己是為求舉薦后,親自去洛陽拜見滕公,陳述利害得失,最終使季布得到高帝重用。C.丁公原是項羽手下將領(lǐng),在彭城西追擊劉邦時放過了劉邦,在項羽滅亡后,丁公前去拜見劉邦,卻被斬首示眾。D.劉邦后來對季布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在王夫之看來這種行為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因為這與“精義”的內(nèi)涵要求相符。(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且以季布之賢,漢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②故赦季布而用之,善矣,足以勸臣子之忠矣。(5)對于高祖殺丁公一事,司馬光和王夫之各持什么樣的觀點?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遣悲懷三首(其三)①唐?元稹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②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注:①該組詩是詩人悼念亡妻韋氏所作,這是第三首。②鄧攸:西晉人?!稌x書?鄧攸傳》載:永嘉末年戰(zhàn)亂中,他舍子保侄,后終無子。潘岳:西晉人。妻死,作《悼亡詩》三首。(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A.首聯(lián)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間。B.頷聯(lián)引用典故,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寫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傷自己無妻無子的命運。C.頸聯(lián)繼續(xù)抒懷,詩人情難自已,無意于人間,唯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D.尾聯(lián)向亡妻表白心跡,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其“平生未展眉”,真是癡情纏綿。(2)詩歌以一個“悲”字貫穿始終,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完成默寫。(1)《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中,“”道出了六朝更替的原因,“”嗟嘆統(tǒng)治階級不以史為鑒,仍揮霍無度,沉溺酒色,以致相繼覆亡。(2)《陳情表》中李密向晉武帝申述“臣之進退,實為狼狽”,其中“,”兩句照應了欲“進”而不能。(3)在古代詩歌中,植物的凋零很容易引發(fā)詩人的傷感之情,比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6.(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對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可用兩個“年齡”進行評價:一個是人們通常使用的生活年齡(日歷年齡),另一個就是骨齡。何謂骨齡?簡單地講,A。它是將小兒骨骼實際發(fā)育程度與標準發(fā)育程度進行比較,從而得到的一個骨骼發(fā)育年齡。判斷骨齡目前一般先拍左手的骨片,然后由專科醫(yī)生進行評估。如果骨齡大于生活年齡1~2歲或以上,那么這些孩子雖然目前身高比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的平均水平高,但因為骨齡較大且骨齡增長速度大于身高增長速度,骨骺將提前閉合,失去生長潛力,成年后B。骨齡成熟較晚的兒童,身高在青春期前雖往往低于同齡兒童,但因其骨齡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落后1~2歲),所以相對而言還有較大的生長潛力和較多的生長空間。如果骨齡比生活年齡大得不多,身高已到了骨齡對應的身高,①又排除了疾病以外的因素,②則不需要藥物治療,③只需要針對導致骨齡提前采取相應措施,④比如改變高蛋白飲食習慣,⑤注意膳食均衡,⑥不服用營養(yǎng)品,⑦增高戶外運動,⑧保證夜間睡眠時間,⑨嚴格控制體重。如果骨齡超前非常明顯,生長潛力受損,則需在專科醫(yī)生的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文中第三段畫橫線句子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7.(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坝挚蓯u又可憎,又可憎又可恥?!甭櫤樟舳浞蜓刂煜さ慕值啦叫谢丶?,一路上反復想著。剛才他同米西①談話時的沉重心情到現(xiàn)在始終沒有消除。他覺得,他對她并沒有什么過錯:他從沒有對她說過任何對自己有約束力的話,也沒有向她求過婚。但他覺得實際上他已經(jīng)同她聯(lián)系在一起,已經(jīng)答應過她了。然而今天他從心里感覺到,他無法同她結(jié)婚?!坝挚蓯u又可憎,又可憎又可恥?!彼磸蛯ψ约赫f,不僅指他同米西的關(guān)系,而且指所有的事?!耙磺卸际怯挚稍饔挚蓯u?!彼叩阶约杭业拇箝T口,又暗自說了一遍?!巴盹埼也怀粤耍彼麑Ω哌M餐廳的侍仆柯爾尼說,“你去吧?!薄笆?。”柯爾尼說,但他沒有走,卻動手收拾桌上的東西。聶赫留朵夫瞧著柯爾尼,覺得他很討厭。他希望誰也別來打擾他,讓他安靜一下。他走到客廳——三個月前他母親去世的地方。這會兒,他走進這個燈光明亮的房間,不禁想起了他同母親最后一段時間的關(guān)系。他覺得這關(guān)系是不自然的,令人憎惡的。這也是又可恥又可憎。他想到,在她生病的后期,他簡直巴不得她死掉。他對自己說,他這是希望她早日擺脫痛苦,其實是希望自己早日擺脫她,免得看見她那副痛苦的模樣。“不行,不行,必須擺脫,擺脫這些虛偽的關(guān)系,拋棄遺產(chǎn),拋棄一切不合理的東西……對,要自由自在地生活,到國外去,到羅馬去,去學繪畫……”他想到,“必須趕快辭去陪審員職務,還得同律師商量好這個案件?!保ü?jié)選自《復活》第一部第二十八章,有刪改)[注]①米西:公爵小姐,聶赫留朵夫此時的戀人。(1)“又可恥又可憎,又可憎又可恥”這句話和“可憎!可恥!”相比,在表現(xiàn)主人公的心理方面效果更佳,請簡要分析。(2)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xiàn)力。請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中,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xiàn)力的。(3)分析下面評價文中人物的句子,指出其中事理邏輯上的錯誤。聶赫留朵夫沒有對米西有過任何承諾,也沒有向她求過婚,因而他不同她結(jié)婚是無可厚非的,由此可見他并不是一個可恥可憎的人。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自媒體時代的來臨,讓更多人有了發(fā)出聲音、表達觀點的可能,公眾可以從更多視角了解事態(tài)發(fā)展和各方觀點。那么,我們是不是離真相越來越近?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中學高考語文一模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堕e情偶寄》所謂之“閑情”,概而言之,即今人所云之戲劇美學與日常生活美學。然李漁的《閑情偶寄》,“偶寄”的豈止是如上“閑情”?在中國古代,“圣人”的所論所為,被視為人們言行的極則,明代林文俊《瑞雪詩并序》即謂“天生圣人,為民立極”。但李漁則異乎是,其《讀史志憤》一詩,就明確地指出:“圣賢不無過,至愚亦有慧?!崩顫O所說的“圣賢”,其實也是指“圣人”。在李漁看來,論人論事,不能完全依照“圣人”;責為“圣賢”“圣人”者,不可能把天下的道理都說盡,這也就決定了“圣人”不可盡法。李漁在《論唐太宗以弓矢、建屋喻治道》一文中深刻地寫道:“殊不知天下之名理無窮,圣賢之論述有限,若定要從圣賢口中說過,方是名理,須得生幾千百個圣賢,將天下萬事萬物盡皆評論一過,使后世說話者如童蒙背書、梨園演劇,一字不差,始無可議之人矣。然有是理乎哉?”因此,在該文中,李漁對于那些不顧實際,而只知道“依傍圣賢,襲取現(xiàn)存文字,到處公認之短”的庸儒,是心存不屑的。作為此種思想的邏輯展開,李漁在《詞曲部上》論及“密針線”時,便指出元曲如《琵琶記》針線多有粗疏。李漁由是借題發(fā)揮:“圣人千慮,必有一失;圣人之事猶有不可盡法者,況其他乎?”在《詞曲部下》論及“少用方言”時,李漁則對在元明時期地位尊崇的朱熹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原因是李漁通過在西北的實地考察,深刻認識到朱熹注釋《孟子》有關(guān)文字,因為不通曉北方方言,故存舛謬。李漁因此在文中毫不客氣地寫道:“朱文公南人也,彼烏知之?”李漁用一個極為生動而典型的例子,令人信服地讓世人知曉“圣人”為何不可盡法。與此相關(guān),李漁對于前代留下來的名著,主要是指被通常所認為的“經(jīng)典”也不迷信。他在《詞曲部上》論及“審虛實”時指出:“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w指《武成》而言也。經(jīng)史且然,蚓雜劇乎?”又在該卷論音律時寫道:“若謂前人盡不可議,前書盡不可毀,則楊朱、墨翟亦是前人,鄭聲未必無底本,有之亦是前書,何以古圣賢放之辟之,不遺余力哉?”李漁還批評元曲“一味淺顯而不知分別”,指出《西廂記》《琵琶記》等諸多元雜劇名著多有瑕疵,如此等等。同理,在《頤養(yǎng)部》中,李漁認為即使是藥學經(jīng)典《本草綱目》之論藥性,據(jù)其日常親見,也有“大謬不然”的。是故李漁理直氣壯詰地問此書之論醫(yī)理:“豈得謂之全備乎?”《四書》是在中國古代社會被統(tǒng)治者認定的“經(jīng)典”,李漁卻不完全認同。正因為有此種膽識,李漁才會在《風箏誤》中借人物之口,抨擊“文周孔孟”,甚至不無偏激地認為“其詩書庸腐文章板”。李漁誠然沒有要徹底否定“圣人”和“經(jīng)典”的意思,但也沒有盲從,更沒有迷信;他只是認為,凡學問道理必須符合事實,不能如空中樓閣不可依傍,這與他對明代“空疏”學風的認識與思考有關(guān),因而將矛頭指向了當時文人所依憑的“圣人”和“經(jīng)典”之上。這既反映了他對明代人文風氣的深入體察,又體現(xiàn)出他救偏補弊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李漁有其獨特的人學思想。他在《種植部》中寫道:“予談草木,輒以人喻,豈好為是嘵嘵者戰(zhàn)!世間萬物,皆為人設(shè),觀感一理,備人觀者,即備人感。天之生此,豈僅供耳目之玩,性情之適而已哉?”“世間萬物,皆為人設(shè)”,這無疑是強調(diào)天地間萬物以人為貴,體現(xiàn)李漁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與當時有識之士一樣,李漁強調(diào)“王道本乎人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值得指出的,李漁以人喻草木,每每通過言說草木之有霜操,不畏權(quán)勢,迎風而立,首重品節(jié),旨在推崇具有獨立精神的君子人格。這在當時如魯迅先生所說的盛行“侍奉主子的文化”、人普遍不成為人的時代,無疑具有非同尋常的思想啟蒙意義。俄羅斯中國文學研究專家華克生在《李漁的倫理哲學觀》一文中深刻地指出:“李漁的學說,可以真正稱得上獨特的‘人的學說’?!崩?,按《種植部》李漁所論,“牡丹”有“骯臟不回之本性”,即使“人主”也“不能屈之”,故應“得王于群花”。又若山茶“戴雪而榮”“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堪為花中之君子。又如黃楊“冬不改柯,夏不易葉”“困于天而能自全其天”,則為“木中君子”。《頤養(yǎng)部》亦然,在論及“富人行樂之法”時,李漁借機言說:“即使帝堯不死,陶朱現(xiàn)在,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不但崇尚有不畏權(quán)勢、精神獨立的君子人格,還竭力弘揚大有李贄所謂之“圣人與凡人一”這樣人人平等的可貴的人文啟蒙思想。誠然,李漁畢竟是封建時代的文人,受其局限,《閑情偶寄》也有某些落后、陳腐的觀點,但李漁能適度地突破桎梏,散發(fā)出超越時代、閃耀著熠熠光輝的思想“結(jié)晶”,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鐘明奇:《閑情偶寄》,“偶寄”的豈止是“閑情”)(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圣人不是無所不能,他們也是人,也會有缺點與不足。因此,李漁對那些只知照搬照學圣人的庸懦,是心存不屑的。B.李漁借朱熹不通北方方言而出現(xiàn)注釋《孟子》的有關(guān)文字有錯誤這件事,不僅批評了朱熹,還以此斷定圣人不可盡法。C.李漁認為經(jīng)典作品大都“大謬不然”,因而,一方面,他指出這些經(jīng)典作品的瑕疵;另一方面,完全不認同這些經(jīng)典作品,甚至進行抨擊。D.李漁對《四書》的“經(jīng)典”地位并不完全認同,但也并非徹底否定。這可以從他在《風箏誤》中借人物之口抨擊“文周孔孟”看出端倪。(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A.文章采用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有效地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B.文章所引《論唐太宗以弓矢、建屋喻治道》的內(nèi)容,其說理方法使用的是歸謬法的邏輯推理方法。C.李漁在《閑情偶寄》中不僅討論了戲劇美學和日常生活美學,還對“圣人”和“經(jīng)典”提出了疑問。D.李漁的人文思想影響甚遠,甚至對魯迅所生活的時代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思想啟蒙意義。(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三段觀點的一項是(D)A.明代學者王陽明曾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強調(diào)學問必須與實際行動相結(jié)合。B.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通過講述鬼怪故事來諷刺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病。C.儒家經(jīng)典《論語》中,孔子對其弟子們的教導,展現(xiàn)了古代教育和個人修養(yǎng)的理念。D.當代學者對古代“圣人”的學說進行重新審視,發(fā)現(xiàn)其中不少觀點在現(xiàn)代社會并不適用。(4)《閑情偶寄》中的“閑情”在本文中指何意?請簡要分析。(5)文中畫線句子所表達的觀點是對李漁學說的一種評價,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對這個評價的理解?!窘獯稹浚?)C.“李漁認為經(jīng)典作品大都‘大謬不然’”和“完全不認同這些經(jīng)典作品,甚至進行抨擊”錯誤。原文“李漁認為即使是藥學經(jīng)典《本草綱目》之論藥性,據(jù)其日常親見,也有‘大謬不然’的”只是一部分,但并沒有說李漁認為經(jīng)典作品大都“大謬不然”,選項擴大了范圍?!啊端臅肥窃谥袊糯鐣唤y(tǒng)治者認定的“經(jīng)典”,李漁卻不完全認同”,只是說不完全認同,說明他并非完全不認同經(jīng)典作品的價值。故選:C。(2)D.“甚至對魯迅所生活的時代”錯誤。“這在當時如魯迅先生所說的盛行‘侍奉主子的文化’、人普遍不成為人的時代,無疑具有非同尋常的思想啟蒙意義”的意思不是指魯迅所生活的時代,而是魯迅評價李漁所生活的時代的特征。故選:D。(3)第三段觀點的觀點:李漁認為“圣人”之事不可盡法,即古代“圣人”的論述并非完全正確,不能盲目迷信。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知行合一”強調(diào)學問必須與實際行動相結(jié)合,這體現(xiàn)的是對學問踐行方面的要求,與“圣人”論述局限性無關(guān)。B.《聊齋志異》通過講述鬼怪故事來諷刺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病,其重點在于諷刺社會現(xiàn)象,未涉及“圣人”局限性。C.《論語》中孔子對其弟子們的教導,展現(xiàn)的是古代教育和個人修養(yǎng)的理念,未涉及“圣人”局限性。D.提到當代學者對古代“圣人”學說的重新審視,并指出其在現(xiàn)代社會的局限性,這與李漁的觀點相吻合,因此最適合作為支撐第三段觀點的論據(jù)。故選:D。(4)①戲劇與日常生活審美:文章提到李漁的《閑情偶寄》涉及戲劇美學和日常生活美學,這表明“閑情”首先指的是與戲劇創(chuàng)作和生活點滴相關(guān)的審美體驗和情感。②獨立自由的情感:李漁在書中表現(xiàn)出的對“圣人”和“經(jīng)典”的質(zhì)疑,以及他對“空疏”學風的批評,顯示了他超脫傳統(tǒng)、追求真理的情感態(tài)度;他提出“圣賢不無過,至愚亦有慧”,體現(xiàn)了其對傳統(tǒng)權(quán)威的質(zhì)疑,以及對獨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追求。(5)①對“圣人”和“經(jīng)典”的批判性態(tài)度:李漁在文中多次指出“圣人”也有不足之處,不能盡信。例如,《讀史志憤》中提到“圣賢不無過”,《論唐太宗以弓矢、建屋喻治道》中進一步闡述“圣賢之論述有限”,不能涵蓋所有道理;李漁對前代留下的名著,包括被奉為經(jīng)典的《四書》等,也持有批判性態(tài)度。他認為“盡信書,不如無書”,并指出元雜劇名著如《西廂記》等也存在瑕疵。②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思想:《種植部》強調(diào)天地間萬物以人為貴,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巴醯辣竞跞饲椤睆娬{(diào)治國理政應以人的情感和需求為出發(fā)點,體現(xiàn)了對人的重視。這種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與當時封建社會以皇權(quán)、禮教為中心的主流思想形成鮮明對比,具有進步意義。③對獨立人格和人人平等的推崇:如牡丹的“骯臟不回之本性”,山茶的“具松柏之骨”,黃楊的“困于天而能自全其天”等以草木喻人,贊賞那些不畏權(quán)勢、迎風而立、具有獨立精神的君子人格。④弘揚人人平等思想:《頤養(yǎng)部》中提出“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體現(xiàn)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與李贄的“圣人與凡人一”思想相呼應。這種對獨立人格和人人平等的推崇,在當時具有思想啟蒙的意義,體現(xiàn)了李漁“人的學說”的進步性。⑤關(guān)注人的發(fā)展:“還竭力弘揚大有李贄所謂之‘圣人與凡人一’這樣人人平等的可貴的人文啟蒙思想”強調(diào)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價值和獨立人格,批判盲從權(quán)威,提倡獨立思考,并具有人人平等的思想萌芽。這些思想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體現(xiàn)了李漁對人的深刻理解和人文關(guān)懷。答案:(1)C(2)D(3)D(4)①戲劇美學與日常生活美學。②超脫世俗的思想和情感。一是不可盡法“圣人”;二是不可盡信“經(jīng)典”;三是萬物以人為貴。(5)同意這個觀點。①不盲從“圣人”,不迷信“經(jīng)典”。指出“圣人”“經(jīng)典”不足全信,強調(diào)獨立思考的精神。②強調(diào)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提出“世間萬物,皆為人設(shè)”,體現(xiàn)了對人的高度重視和尊重。③推崇具有獨立精神的君子人格。通過以人喻草木的方式,表達了對個人品節(jié)和獨立性的重視。④弘揚人人平等的人文啟蒙思想。提出“圣人與凡人一”,挑戰(zhàn)了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體現(xiàn)了對平等的追求。⑤關(guān)注人的發(fā)展。關(guān)注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強調(diào)人的精神獨立和道德修養(yǎng),體現(xiàn)了他對人的各個層面的關(guān)注。(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現(xiàn)代文閱讀。(甲)白嘉軒①重新出現(xiàn)在白鹿村的街巷里,村民們差點認不出他來了,那挺直如椽的腰桿兒佝僂下去,從尾骨那兒折成了一個九十度的彎角,屁股高高地撅了起來;他手里拄著一根截短了的拐杖,和人說話的時候就仰起臉來,?;钕褚恢还返男误w;抬頭仰臉跟人說話時,那雙眼睛就盡力往上翻睜,原來鼓出的眼球愈加顯得突出,眼白也更加大得耀眼;兩個嘴角相反地朝下扯拉,闊大的嘴巴撇成一張彎弓,更顯出執(zhí)著不移近乎倔拗的神氣。他在街巷里用簡短的語言回答著一個個關(guān)切問詢著的男女,僅作短暫地駐足,幾乎不停步地移動拐杖,跟著拉牛扛犁的鹿三走出村巷。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婦難做三頓飯的季節(jié)。太陽墜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騰起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軒雙手拄著拐杖站在地頭,瞅著鹿三一手捉著犁杖一手揚著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塊,黃褐色的泥土在犁鏵上翻卷著;鹿三和牛的背影漸漸融入西邊的霞光里,又遠遠地從霞光里迎面奔到他眼前來了。白嘉軒手心癢癢腿腳癢癢喉嚨也癢癢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兒,想踩踏踩踏那翻卷著的泥土,想放開喉嚨吆喝吆喝牲畜了。當鹿三再犁過一遭在地頭回犁勒調(diào)犍牛的時候,白嘉軒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兒一手奪過鞭子,說:“三哥,你抽袋煙去。”鹿三嘴里大聲憨氣地嘀嗒著:“天短得轉(zhuǎn)不了幾個來回就黑咧。”最后還是無奈放下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愿地蹲下來摸煙包。他瞧著嘉軒把犁尖插進壟溝一聲吆喝,連忙奔上前抓住犁杖:“嘉軒,你不該犁地,你的腰……”白嘉軒撥開他的手,又一聲吆喝:“得兒起!”犍牛拖著犁鏵朝前走了。白嘉軒轉(zhuǎn)過臉對鹿三大聲說:“我想試火一下?!卑准诬幹活櫝蛑珙^前進的地皮,黃褐色的泥土在腳下翻卷,新鮮的濕土氣息從犁鏵底下泛漫潮溢起來,滋潤著空乏焦灼的胸膛,他聽見自己胳膊腿上的骨節(jié)咯吧咯吧扭響的聲音。他悠然吆喝著簡潔的調(diào)遣犍牛的詞令,倒像是一種舒心悅意的抒情。他一直到棉田的盡頭掉過犁頭,背著霞光朝東頭翻耕過來的時候,吼起了秦腔:“漢蘇武在北?!比齻€來回犁下來,白嘉軒已經(jīng)大汗淋漓氣喘吁吁,身體畢竟是虛了,可那臥睡炕上三個月的枯燥郁悶的生活也終于結(jié)束了。晚飯后在廳房東屋老娘的住室里,白嘉軒臨時決定召集一次家庭成員的聚會。白嘉軒說:“我的腰好了?!彼麄?cè)轉(zhuǎn)頭瞅著兩個媳婦說:“我在炕上窩蜷了整整一百零七天,你倆——大姐二姐都受了苦盡了孝心都好?!眱蓚€兒媳得到了家庭長者的夸獎卻感到惶恐,爭相表白這完全是做晚輩的應盡的孝道等等。白嘉軒擺擺頭就打斷她倆的話:“你們還不知道我一輩子最怯著啥?我不怯歪人惡人也不怯土匪賊娃子,我不怯吃苦不怯出力也不怯遲睡早起,我最怯最怕的事……就是死僵僵躺在炕上,讓人侍候熬湯煎藥端吃端喝倒屎倒尿?!卑准诬幷f到這里停頓一下,然后鄭重地說出想告訴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話:“我說前頭這些話的意思,就是說,從明天開始,你們再也不用圍著我轉(zhuǎn)了。你們各人該做啥就去做啥,屋里人該紡線的紡線,該織布的織布,該縫棉衣的縫棉衣,外邊人該做的地里活就盡著去做,孝文②你跟你三叔犁完花(棉)田接著翻稻地。牛犢你喂槽上留下的牲口,叼空兒推土曬土,把冬天的墊圈土攢夠,小心捂一場雪。地一下凍就趕緊套車送糞。把這些活兒開銷利索,軋花機就要響動了。一句話,原先的日子咋過從明日開始還咋過。我嘛——好咧!”白嘉軒被土匪砸斷腰桿以后籠罩在庭院屋室里的悲凄慌亂的氣氛已經(jīng)廓清,劫難發(fā)生以前的嚴謹勤奮的生活和生產(chǎn)秩序完全恢復。整個四合院猶如那架置了一個夏天和秋天的軋花機,到了冬天就咔嗒咔嗒地運轉(zhuǎn)起來了。這時候,一個致命的打擊接踵而來,白嘉軒發(fā)覺了孝文的隱秘③。這個打擊幾乎是摧毀性的?!瓚土P孝文的舉動又一次震撼了白鹿原。懲罰的方式和格局如同前次,施刑之前重溫鄉(xiāng)約族規(guī)的程序由孝文的弟弟孝武來執(zhí)行。白嘉軒仍然在臺階上安一把椅子坐著,孝武歸來及時替代了不爭氣的孝文的位置,也及時填充了他心中的虛空。孝武領(lǐng)誦完鄉(xiāng)約和族規(guī)的有關(guān)條款,走到父親跟前請示開始執(zhí)行族規(guī)。白嘉軒從椅子上下來,蹺下臺階,從族人讓出的夾道里走過去,雙手背抄在佝僂著的腰背上。白嘉軒誰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樹下,從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一把酸棗棵子刺刷,這當兒有三四個人在他面前撲通撲通跪倒了。白嘉軒知道他們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轉(zhuǎn)過身就把刺刷揚起來抽過去。孝文一聲慘叫接一聲慘叫,鮮血頓時漫染了臉頰。這個兒子丟了他的臉虧了他的心辜負了他對他的期望,他為他喪氣敗興的程度遠遠超過了被土匪打斷腰桿的劫難,他用刺刷抽擊這個孽種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擺擺架式……(節(jié)選自陳忠實小說《白鹿原》第十七章,有刪改)【注】:①白嘉軒,白鹿村的族長。②白嘉軒有三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孝文、孝武、孝義。③指已婚的孝文和田小娥在破窯洞私會的事。(乙)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樂趣,高興了,唱“快板”,高興得像被烈性炸藥炸了一樣,要把整個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腸的唱腔卻表現(xiàn)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來。美給了別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皺紋?!棵看謇镞^紅白喪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臺秦腔的,生兒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這個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臺,人只要在舞臺上,生,旦,凈,丑,才各顯了真性,惡的夸張其丑,善的凸現(xiàn)其美,善的使他們獲得了美的教育,惡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藝術(shù)。(節(jié)選自賈平凹散文《秦腔》)(1)下列對兩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A.被劫匪打斷腰桿給白嘉軒帶來的是身體摧殘,兒子孝文的犯錯則給他造成精神的重擊。B.白嘉軒用“孝”“義”給兒子取名,可以視為儒家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在鄉(xiāng)土民間的寄寓。C.當白嘉軒奪犁把和鞭子時,鹿三擔心天黑得快完成不了土地翻耕,因而表現(xiàn)得很不情愿。D.秦腔有快板也有慢板,由此可見秦腔唱腔既有豪邁激越的特點,也有凄惻動人的一面。(2)下列對兩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BA.兩文都寫到秦腔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甲文是通過白嘉軒犁地時吼唱秦腔這一細節(jié)來體現(xiàn)的,而乙文是通過抒情、議論的方式直接表達的。B.甲文開頭對白嘉軒被打斷腰桿后的肖像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寫,這是為了突出他可憐可悲的形象,營造悲凄哀傷的氛圍。C.甲文劃線處連用三個長句,語言節(jié)奏徐緩沉重,真切展現(xiàn)了白嘉軒對孝文的極度失望以及內(nèi)心的無比沮喪。D.“高興得像被烈性炸藥炸了一樣”,乙文的這個句子有著聲音和畫面的質(zhì)感,傳神地表達出人物吼唱秦腔時爽快、狂喜和激動的心情。(3)小說節(jié)選部分寫了“孝文被打”,《紅樓夢》也寫了“寶玉挨打”,試概括寶玉挨打的原因,并簡要概述一下寶玉和孝文兩人挨打背后的實質(zhì)。(4)陳忠實說:“秦腔與《白鹿原》共有同一個靈魂。”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從語言、人物、思想三個角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解答】(1)C.鹿三不愿白嘉軒犁地,不是因為白嘉軒會耽擱時間,而是心疼他的身體。(2)B.這段肖像描寫是用白嘉軒受到的身體摧殘反襯出他內(nèi)在精神的強大,為下文的情節(jié)做鋪墊。(3)寶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一是寶玉會見官僚賈雨村時無精打采,令賈政很不滿意:二是寶玉與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順王爺,給賈政無端招來官場糾紛;三是賈環(huán)搬弄是非,污蔑寶玉逼死了金釧兒?!斑@個兒子丟了他的臉虧了他的心辜負了他對他的期望,他為他喪氣敗興的程度遠遠超過了被土匪打斷腰桿的劫難,他用刺刷抽擊這個孽種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擺擺架式……”,寶玉和孝文挨打的實質(zhì)是他們倆的行為和觀念觸犯了當時傳統(tǒng)的秩序和禮義,是代表著封建家長和鄉(xiāng)紳勢力者對叛逆者的一次懲罰和打擊。(4)①語言上,“白嘉軒撥開他的手,又一聲吆喝:‘得兒起!’犍牛拖著犁鏵朝前走了。白嘉軒轉(zhuǎn)過臉對鹿三大聲說:‘我想試火一下’”“我在炕上窩蜷了整整一百零七天”“牛犢你喂槽上留下的牲口,叼空兒推土曬土,把冬天的墊圈土攢夠,小心捂一場雪”,《白鹿原》選文運用了“得兒起”“試火”“窩蜷”“叼空”等方言,和秦腔一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都彰顯了地域文化的生命力;②語言上,“白嘉軒手心癢癢腿腳癢癢喉嚨也癢癢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兒,想踩踏踩踏那翻卷著的泥土,想放開喉嚨吆喝吆喝牲畜了”,《白鹿原》選文多用排比句,讀起來具有豪邁激昂的氣勢,和秦腔的激越豪放相契合,作者將秦腔粗獷豪放、厚重大氣的風格融入到小說的字里行間。③人物形象塑造上,“白嘉軒被土匪砸斷腰桿以后籠罩在庭院屋室里的悲凄慌亂的氣氛已經(jīng)廓清,劫難發(fā)生以前的嚴謹勤奮的生活和生產(chǎn)秩序完全恢復。整個四合院猶如那架置了一個夏天和秋天的軋花機,到了冬天就咔嗒咔嗒地運轉(zhuǎn)起來了”,主人公白嘉軒堅強正直,生命力頑強,不畏命運的劫難,與秦腔快板里展現(xiàn)出來的雄壯豪放精神契合;④人物形象塑造上,“這時候,一個致命的打擊接踵而來,白嘉軒發(fā)覺了孝文的隱秘。這個打擊幾乎是摧毀性的”,白孝文不顧傳統(tǒng),和田小娥相愛;“白嘉軒誰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樹下,從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一把酸棗棵子刺刷,這當兒有三四個人在他面前撲通撲通跪倒了。白嘉軒知道他們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轉(zhuǎn)過身就把刺刷揚起來抽過去。孝文一聲慘叫接一聲慘叫,鮮血頓時漫染了臉頰”,白嘉軒不顧親情,痛打孝文,情感表現(xiàn)凸顯人物個性,這和秦腔藝術(shù)表現(xiàn)出來的各顯真性,有著本質(zhì)的一致。⑤思想上,“懲罰孝文的舉動又一次震撼了白鹿原。懲罰的方式和格局如同前次,施刑之前重溫鄉(xiāng)約族規(guī)的程序由孝文的弟弟孝武來執(zhí)行”,以白嘉軒為代表的鄉(xiāng)紳維護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愛憎分明,兒子犯錯亦給予嚴懲,與秦腔懲惡揚善的價值觀一致。答案:(1)C(2)B(3)寶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一是寶玉會見官僚賈雨村時無精打采,令賈政很不滿意:二是寶玉與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順王爺,給賈政無端招來官場糾紛;三是賈環(huán)搬弄是非,污蔑寶玉逼死了金釧兒。寶玉和孝文挨打的實質(zhì)是他們倆的行為和觀念觸犯了當時傳統(tǒng)的秩序和禮義,是代表著封建家長和鄉(xiāng)紳勢力者對叛逆者的一次懲罰和打擊。(4)①語言上,《白鹿原》選文運用了“得兒起”“試火”“窩蜷”“叼空”等方言,和秦腔一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都彰顯了地域文化的生命力;②語言上,《白鹿原》選文多用排比句,如“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兒,想踩踏踩踏那翻卷著的泥土,想放開喉嚨吆喝吆喝牲畜了”,讀起來具有豪邁激昂的氣勢,和秦腔的激越豪放相契合,作者將秦腔粗獷豪放、厚重大氣的風格融入到小說的字里行間。③人物形象塑造上,主人公白嘉軒堅強正直,生命力頑強,不畏命運的劫難,與秦腔快板里展現(xiàn)出來的雄壯豪放精神契合;④人物形象塑造上,白孝文不顧傳統(tǒng),和田小娥相愛;白嘉軒不顧親情,痛打孝文,情感表現(xiàn)凸顯人物個性,這和秦腔藝術(shù)表現(xiàn)出來的各顯真性,有著本質(zhì)的一致。⑤思想上,以白嘉軒為代表的鄉(xiāng)紳維護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愛憎分明,兒子犯錯亦給予嚴懲,與秦腔懲惡揚善的價值觀一致。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初,楚人季布為項籍將,數(shù)窘辱帝。項籍滅,帝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鉗為奴,自賣于魯朱家。朱家心知其季布也,買置田舍。身之洛陽見滕公,說曰:“季布何罪!臣各為其主用,職耳。項氏臣豈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漢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君何不從容為上言之!”滕公待間,言于上,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及項王滅,丁公謁見。帝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彼鞌刂?,曰:“使后為人臣無效丁公也!”臣光曰:高祖起豐、沛以來,網(wǎng)羅豪杰,招亡納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獨以不忠受戮,何哉?夫進取之與守成,其勢不同。當群雄角逐之際,民無定主,來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貴為天子,四海之內(nèi),無不為臣,茍不明禮義以示之,使為臣者,人懷貳心以繳大利,則國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斷以大義,使天下曉然皆知為臣不忠者無所自容;而懷私結(jié)恩者,雖至于活己,猶以義不與也。戮一人而千萬人懼,其慮事豈不深且遠哉?。ü?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三》)材料二:以大義服天下者,以誠而已矣,未聞其以術(shù)也;奉義為術(shù)而義始賊。義者,心之制也,非天下之名也。夫高帝當窘迫之時,豈果以丁公為可殺而必殺之哉?當誅丁公之日,又豈果能忘丁公之免己而不以為德哉?欲懲人臣之叛其主,而先叛其生我之恩,且翼然曰是天下之公義也。則借義以為利,而吾心之惻隱亡矣。夫義,有天下之大義焉,有吾心之精義焉。精者,純用其天良之喜怒恩怨以為德威刑賞,而不雜以利者也。使天下知為臣不忠者之必誅而畏即于刑,乃使吾心違其恩怨之本懷,矯焉自誣以收其利。故赦季布而用之,善矣,足以勸臣子之忠矣。若丁公者,廢而勿用可也;斬之,則導天下以忘恩矣。恩可忘也,茍非刑戮以隨其后,則君父罔極之恩,孰不可忘也?嗚呼!此三代以下,以義為名為利而悖其天良之大愿①也。(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注】①慝:惡,邪惡。(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項氏臣A豈可盡B誅邪C今上始得D天下E而以私怨F求一人G何H示不廣也!(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部分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滕公待間”與《鴻門宴》“道芷陽間行”的“間”的含義不相同。B.“招亡納叛”與《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的“亡”用法相同。C.“義者,心之制也”與《石鐘山記》“則山下皆石穴罅”所用文言句式相同。D.“而先叛其生我之恩”與《項脊軒志》“而母立于茲”的“而”用法不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B)A.季布多次使劉邦困窘、受到羞辱,在劉邦消滅項羽之后,季布的處境極為危險,于是換了裝扮,成為奴隸來到魯?shù)刂旒?。B.朱家知道季布投奔自己是為求舉薦后,親自去洛陽拜見滕公,陳述利害得失,最終使季布得到高帝重用。C.丁公原是項羽手下將領(lǐng),在彭城西追擊劉邦時放過了劉邦,在項羽滅亡后,丁公前去拜見劉邦,卻被斬首示眾。D.劉邦后來對季布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在王夫之看來這種行為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因為這與“精義”的內(nèi)涵要求相符。(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且以季布之賢,漢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②故赦季布而用之,善矣,足以勸臣子之忠矣。(5)對于高祖殺丁公一事,司馬光和王夫之各持什么樣的觀點?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窘獯稹浚?)句意:項羽的臣下難道可以全都殺掉嗎?如今皇上剛剛?cè)〉锰煜?,便因為私人的怨恨去尋捕一個人,為什么要顯露自己胸襟的狹窄呀!“項氏臣”作主語,“誅”作謂語,“邪”作問句句末語氣詞,句子完整,故在C處斷開;“上”作句子主語,“始得”作謂語,“天下”作賓語,句子完整,故在E處斷開;“求一人”為謂語、賓語,“以私怨”作狀語修飾“求一人”,句子完整,故在G處斷開。故選CEG。(2)A.正確。名詞,機會、時機/名作狀,抄小路。句意:滕公等到有了機會;/取道芷陽,抄小路走。B.錯誤。動詞用作名詞,逃亡的人/動詞,丟失、遺失。句意:招納逃亡的人和背叛(項羽)的人。/秦國沒有丟失箭矢和箭頭的耗費。C.正確。判斷句。句意:所謂義,是用來制約心的。/山下方全是石頭的孔洞。D.正確。連詞,表轉(zhuǎn)折/名詞,你,你的。句意:(劉邦)卻先背叛了這個臣子曾經(jīng)救自己一命的大恩。/你的母親站立在這里。故選B。(3)B.“朱家知道季布投奔自己是為求舉薦后”錯。原文“朱家心知其季布也”只可看出當時朱家知道這個人是季布,并不能得出“季布投奔自己是為求舉薦”,曲解文意。故選B。(4)①“求”,搜求,搜捕,尋捕;“走”,逃跑;“北”“南”,名詞作者狀語,向北,向南。譯文:況且憑借季布的賢能,朝廷尋捕他如此急迫,這樣(這種形勢下)他不是向北投奔胡人,就是向南投奔百越部族啊。②“赦”,赦免;“善”,好,好的;“勸”,勉勵,激勵。譯文:所以劉邦赦免季布并任用他,是很好的,足夠依此激勵臣子盡忠報國了。(5)①根據(jù)原文“戮一人而千萬人懼,其慮事豈不深且遠哉”可見,司馬光對高祖殺丁光持贊揚態(tài)度,他認為這是一項深謀遠慮的決策。這是司馬光從國家治理角度出發(fā),他認為君臣關(guān)系需要遵循禮義,殺丁公是一種警示,告訴臣子要忠心耿耿,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關(guān)注的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以禮義規(guī)范臣子行為,確保國家的穩(wěn)定。②根據(jù)原文“此三代以下,以義為名為利而悖其天良之大愿也”可見,王夫之對此持批判態(tài)度,他認為這是一種違背天良的丑陋現(xiàn)象。王夫之從人性和道德層面出發(fā),考慮的是人的惻隱之心和恩怨之情。他認為劉邦誅殺丁公是一種負面示范,會讓天下人忘恩負義,這是從人情道德的角度來批判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答案:(1)CEG(2)B(3)B(4)①況且憑借季布的賢能,朝廷尋捕他如此急迫,這樣(這種形勢下)他不是向北投奔胡人,就是向南投奔百越部族啊。②所以劉邦赦免季布并任用他,是很好的,足夠依此激勵臣子盡忠報國了。(5)①司馬光認為高祖殺丁公是依據(jù)天下形勢做出的深刻而遠大的決斷。丁公雖有恩于高祖,但根據(jù)大義的要求,高祖做出了英明的選擇,符合禮義的要求,利于國家長治久安。②王夫之對此持批評態(tài)度,王夫之認為劉邦稱帝后殺害自己的恩人,是借義之名行利之實,是一種牟取私利而違背天地良心的極丑惡的行為。參考譯文:材料一:當初,楚地人季布是項羽手下的將領(lǐng),曾多次窘困羞辱漢王。項羽滅亡后,高帝劉邦懸賞千金捉拿季布,下令說有敢收留窩藏季布的,罪連三族。季布于是剃去頭發(fā),用鐵箍卡住脖子當奴隸,把自己賣給魯?shù)氐闹旒?。朱家心里明白這個人是季布,就將他買下安置在田莊中。朱家隨即到洛陽去進見滕公夏侯嬰,勸他道:“季布有什么罪??!臣僚各為他的君主效力,只不過是盡職罷了。項羽的臣下難道可以全都殺掉嗎?如今皇上剛剛?cè)〉锰煜拢阋驗樗饺说脑购奕げ兑粋€人,為什么要顯露自己胸襟的狹窄呀!況且憑借季布的賢能,朝廷尋捕他如此急迫,這樣(這種形勢下)他不是向北投奔胡人,就是向南投奔百越部族啊。您為什么不從容地向皇上說說這些道理呢?”滕公于是就待有機會時,按照朱家的意思向高帝進言。高帝便赦免了季布,并召見他,授任他為郎中。季布的舅父丁公,也是項羽手下的將領(lǐng),曾經(jīng)在彭城西面追困過高帝劉邦。短兵相接。高帝感覺事態(tài)危急,便回頭對丁公說:“兩個好漢難道要相互為難困斗嗎!”丁公于是領(lǐng)兵撒還。等到項羽滅亡,丁公來謁見高帝。高帝隨即把丁公拉到軍營中示眾,說道:“丁公身為項王的臣子卻不忠誠,是使項王失掉天下的人??!”就把他殺了,并說:“讓后世為人臣子的人不要效法丁公!臣光說:自從高祖在豐、沛起兵以來,網(wǎng)羅英雄豪杰,招徠逃亡者,接納叛變者,也已經(jīng)很多了。但是當他登上帝位之后,只有丁公因為不忠誠而被殺,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爭取天下和守護天下的形勢是不同的。在眾多英雄爭斗的時期,人民沒有固定的君主,來歸附的人接受他們,本來是合適的。但當成為天子,四海之內(nèi)的人都成為臣子,如果不明確禮義來昭示天下,讓做臣子的人心懷二心以追求大利,那么國家怎能長久安定呢?因此,要堅決按照大義來行事,讓天下人都明白不忠誠的臣子無處容身;而對于那些懷有私心結(jié)交恩寵的人,即使他們能救自己的命,也還是因為大義而不與他們?yōu)槲?。殺一個人而使千萬人感到恐懼,他考慮事情難道不是深遠且周到的嗎!材料二:用大義來使天下歸服的人,依靠的僅僅是誠心而已,沒有聽說過是靠權(quán)術(shù)的;如果尊奉大義卻使用權(quán)術(shù),那么義也就變得不正派了。所謂義,是用來制約心的,而不是作為向天下標榜的名義的。當劉邦處境窘迫的時候,難道果真會認為丁公應當處死而一定要殺死他嗎?當他誅殺丁公的時候,難道果真能忘記丁公曾解救自己于危難,而不把這看成丁公對自己的恩德嗎?劉邦想懲戒臣子背叛君主的罪過,卻先背叛了這個臣子曾經(jīng)救自己一命的大恩,而且還理直氣壯地宣稱這是出于天下的公義。這實質(zhì)上是借義的名義來謀取私利,而自己心中的惻隱之情早就消失殆盡了。所謂義,有天下的大義,也有自己心中的精義。所謂精義,是指純粹用出于自己天良的喜怒和思怨來作為展示恩德和威勢、給予賞賜和懲罰的依據(jù),而不會在其中混雜私利。讓天下的人都知道作為臣子而不忠誠于君主就必然會受到誅殺,從而使臣民畏懼刑罰而不敢不忠,也就是讓我的心違背自身思怨的本意,虛假地自我誣陷以獲取好處。所以劉邦赦免季布并任用他,是很好的,足夠依此激勵臣子盡忠報國了。至于丁公,將他廢黜不用就可以了;殺了他,就是引導天下人忘恩負義了。若是恩情可以忘記,假如沒有刑罰殺戮緊隨其后,那么君父浩蕩無極的恩德,又有什么不能忘記的呢?唉!這就是從夏商周三代以后,以義為名,以義為利,從而違背了天良的極丑惡的現(xiàn)象?。。ǘ┕糯姼栝喿x(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遣悲懷三首(其三)①唐?元稹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②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注:①該組詩是詩人悼念亡妻韋氏所作,這是第三首。②鄧攸:西晉人?!稌x書?鄧攸傳》載:永嘉末年戰(zhàn)亂中,他舍子保侄,后終無子。潘岳:西晉人。妻死,作《悼亡詩》三首。(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C)A.首聯(lián)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間。B.頷聯(lián)引用典故,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寫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傷自己無妻無子的命運。C.頸聯(lián)繼續(xù)抒懷,詩人情難自已,無意于人間,唯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D.尾聯(lián)向亡妻表白心跡,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其“平生未展眉”,真是癡情纏綿。(2)詩歌以一個“悲”字貫穿始終,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解答】(1)C.“無意于人間”錯誤,頸聯(lián)的意思是“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來世結(jié)緣是多么虛幻的企望”,自己并沒有“無意于人間”,只是表達對妻子的思念,只能寄希望于死后同葬。故選:C。(2)這首詩因妻子的早逝而慨嘆人生的短暫,一死便成永別,抒發(fā)沒有窮盡的長恨,突出悲懷,深化主題。首聯(lián)是說閑坐無事為你悲傷為我感嘆,人生短暫百年時間又多長呢!首句“悲君”是說悲妻子,“自悲”是為自己悲傷。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間,直接抒發(fā)無限悲情。詩中引用了鄧攸、潘岳兩個典故。鄧攸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亡詩》寫得再好,對于死者來說,也沒有什么意義,等于白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接著從絕望中轉(zhuǎn)出希望來,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靜思量:這僅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詩情愈轉(zhuǎn)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弊髡叻路鹪趯ζ拮颖戆鬃约旱男嫩E。真是癡情纏綿,哀痛欲絕。答案:(1)C(2)詩歌起筆由悲妻子而自悲,想到人壽有限而悲;再以鄧攸、潘岳自喻,透露出對無法預知天命的絕望,表達了深沉的悲哀;接著詩人雖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這個愿望“更難期”,詩人陷入更大的悲哀中。詩歌尾篇詩人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妻子的“平生未展眉”,更顯哀痛欲絕。譯文:閑坐無事為你悲傷為我感嘆,人生短暫百年時間又多長呢!鄧攸沒有后代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鳴。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來世結(jié)緣是多么虛幻的企望。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賞析:首句“閑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啟下。以“悲君”總括上兩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間。詩中引用了鄧攸、潘岳兩個典故。鄧攸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亡詩》寫得再好,對于死者來說,也沒有什么意義,等于白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接著從絕望中轉(zhuǎn)出希望來,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靜思量:這僅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詩情愈轉(zhuǎn)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痹娙朔路鹪趯ζ拮颖戆鬃约旱男嫩E: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癡情纏綿,哀痛欲絕。(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完成默寫。(1)《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中,“繁華競逐”道出了六朝更替的原因,“悲恨相續(xù)”嗟嘆統(tǒng)治階級不以史為鑒,仍揮霍無度,沉溺酒色,以致相繼覆亡。(2)《陳情表》中李密向晉武帝申述“臣之進退,實為狼狽”,其中“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兩句照應了欲“進”而不能。(3)在古代詩歌中,植物的凋零很容易引發(fā)詩人的傷感之情,比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繁華競逐悲恨相續(xù)(重點字:競)(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重點字:篤)(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重點字:蕭)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6.(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對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可用兩個“年齡”進行評價:一個是人們通常使用的生活年齡(日歷年齡),另一個就是骨齡。何謂骨齡?簡單地講,A。它是將小兒骨骼實際發(fā)育程度與標準發(fā)育程度進行比較,從而得到的一個骨骼發(fā)育年齡。判斷骨齡目前一般先拍左手的骨片,然后由專科醫(yī)生進行評估。如果骨齡大于生活年齡1~2歲或以上,那么這些孩子雖然目前身高比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的平均水平高,但因為骨齡較大且骨齡增長速度大于身高增長速度,骨骺將提前閉合,失去生長潛力,成年后B。骨齡成熟較晚的兒童,身高在青春期前雖往往低于同齡兒童,但因其骨齡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落后1~2歲),所以相對而言還有較大的生長潛力和較多的生長空間。如果骨齡比生活年齡大得不多,身高已到了骨齡對應的身高,①又排除了疾病以外的因素,②則不需要藥物治療,③只需要針對導致骨齡提前采取相應措施,④比如改變高蛋白飲食習慣,⑤注意膳食均衡,⑥不服用營養(yǎng)品,⑦增高戶外運動,⑧保證夜間睡眠時間,⑨嚴格控制體重。如果骨齡超前非常明顯,生長潛力受損,則需在??漆t(yī)生的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文中第三段畫橫線句子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解答】(1)A根據(jù)“何謂骨齡?簡單地講”,填寫的內(nèi)容是對骨齡的解釋,可填:就是骨骼的年齡。B根據(jù)“那么這些孩子雖然目前身高比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的平均水平高,但因為骨齡較大且骨齡增長速度大于身高增長速度,骨骺將提前閉合,失去生長潛力”,可填:身高反而不高。(2)①不合邏輯,如果“排除了疾病以外的因素”,那么一般“需要藥物治療”,刪掉“以外的”;③成分殘缺,缺少與“針對”相搭配的賓語,應為“針對……的原因”;⑦搭配不當,“運動”可以“增加”,不能“增高”。答案:(1)A.就是骨骼的年齡B.身高反而不高(2)①修改:又排除了疾病因素;③修改:只需要針對導致骨齡提前的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