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資治通鑒宋紀_第1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資治通鑒宋紀_第2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資治通鑒宋紀_第3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資治通鑒宋紀_第4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資治通鑒宋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資治通鑒?宋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公元458年)春,正月,丙辰,魏高宗還平城,起太華殿。是時,給事中郭善明,

性傾巧,說帝大起宮室,中書侍郎高允諫曰:“太祖始建都邑其所營立必因農(nóng)除況建國已

么永安前殿是必朝金典堂暹寞艮必安息喋攜員必修望終有修之變宜則致丕至食贊二今計所

當役凡二萬人,老弱供餉又當倍之,期半年可畢。一夫不耕,或受之饑,況四萬人之勞

游,可勝道乎I此陛下所宜留心也?!钡奂{之。

允好切諫,朝廷事有不便,允輒求見,帝常屏0右以待之。或自朝至暮,或連日不

出;群臣莫知其所言。語或痛切,帝所不忍聞,命左右扶出,然終善遇之。時有上事為激

訐者,帝省之,謂群臣日:“君、父一也。父有過,子何不作書于眾中諫之?而于私室屏

處諫者,豈非不欲其父之惡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獨不然。君有得失,不能面陳,而上

表顯諫,欲以彰君之短,明己之直,此豈忠臣所為乎!如高允者,乃忠臣也。朕有過,未

嘗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聞?wù)?,允皆無所避。朕知其過而天下不知,可不謂忠乎!”

允所與同征者游雅等皆至大官,封侯,部下吏至刺史,二千石者亦數(shù)十百人,而允為

郎,二十七年不徒官。帝謂群臣曰:“汝等雖執(zhí)弓刀在朕左右,癥立耳,未姿有一言規(guī)

正:唯伺朕喜悅之際,祈官乞爵,今皆無功而至王公。允執(zhí)筆佐我國家數(shù)十年,為益不

小,不過為郎,汝等不自愧乎!”乃拜允中書令,賜帛五百匹,粟千斛,拜長子悅為長樂

太守。允固辭,不許。帝重允,常呼為令公而不名。

游雅常日:“前史稱卓子康、劉文饒之為人,褊心者或不信。余與高子游處四十年,

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乃知古人為不誣耳。高子內(nèi)文明而外柔順,其官吶吶不能出口。昔崔

司徒妻謂余云:'高生豐才博學(xué),一代佳士,所乏者,矯矯風(fēng)節(jié)耳。'余亦以為然。及司

徒得?扉.起于纖微,詔指臨責(zé).司徒聲嘶股栗,殆不能官。宗欽已下.伏地流汗.皆無人

色。高子獨敷陳事理,申釋是非,辭義清辯,音韻高亮。人主為之動容,聽者無不神聳,

此非所謂矯矯者乎!”

(《資治通鑒?宋紀十》節(jié)選)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太祖始建都邑/其所營立/必因農(nóng)隙/況建國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會/西堂/溫室足以宴息/

紫樓足以臨望/縱有修廣/亦宜馴致/不可倉猝/

B.太祖始建都邑其所/營立必因農(nóng)隙/況建國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會/西堂溫室足以宴息/紫

樓足以臨望/縱有修廣亦宜/馴致不可倉猝/

C.太祖始建都邑其所/營立必因農(nóng)隙/況建國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會/西堂/溫室足以宴息/紫

樓足以臨望/縱有修廣破宜馴致不可倉猝/

D.太祖始建都邑/其所營立/必因農(nóng)隙/況建國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會/西堂溫室足以宴息/紫

樓足以臨望/縱有修廣府宜馴致不可倉猝/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太華殿”與“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兩句中的“起”字含義不同。

B.“帝常屏左右以待之”與“左右欲刃相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兩句中的“左右”含義相同。

C.“徒立耳”與“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徒”含義不同。

D.“余亦以為然”與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勸學(xué)》)兩句中的“以為”含義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允援引太祖開始修建城池街市時一定利用農(nóng)閑時節(jié)來勸諫高宗大起宮室之事.高宗

接受了他的勸諫。

B.魏高宗認為高允沒有上書公開指責(zé)自己,以昭彰君主的短處,顯示自己的正直,這不

能不說是忠心。

C“允執(zhí)筆佐我國家數(shù)十年,為益不小”和“人主為之動容,聽者無不神聳”均從側(cè)面表現(xiàn)

出高允的忠誠為國和風(fēng)骨高尚。

D.以前司徒崔浩認為高允博學(xué)多才,是一代俊杰,只是缺乏一點點剛毅的風(fēng)骨。對于崔

司徒的看法游雅是表示贊同的。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語或痛切,帝所不忍聞,命左右扶出,然終善遇之。

⑵及司徒得罪,詔指臨責(zé),司徒聲嘶股栗,殆不能言。

5.魏高宗認為高允忠心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宋)太宗端拱二年春,正月,奏巳,詔文武群臣各陳備邊之策。

是日,遼主論諸軍趨易州。癸卯,攻城。滿城出師來援,為遼鐵林軍擊退,指揮使被

摘者五人。甲辰,遼師齊進,其東京騎將夏貞顯■之于仙壽先鰲,易州遂破,刺史劉墀降于

遼。守陣將士南走,遼主帥師邀之,無得免者。即以馬質(zhì)為刺史,趙質(zhì)為兵馬都監(jiān),遷易

州軍民于燕京,授仙壽高州刺史。乙巳,遼主鰲易州五花樓,撫諭士庶。

右正言直史館王禹得奏日:“備邊之策,在外任其人而內(nèi)修其德耳。在外者,一日兵

勢患在不合,將臣患在無權(quán)。請于緣邊要害之地為三軍以備之,若唐受降城之類。如國家

有兵三十萬,則每軍十萬人,使互相救援,貴以成功,立功者行賞,無功者明誅。二日偵

邏邊事,罷用小臣。小臣雖有愛君之名而無愛君之實,邊疆涂炭而不盡奏,邊民哀苦而不

盡言。誠用老臣大僚,往來宣撫,賜以溫顏,使盡情無速,則邊事濟矣。三日行間諜以離

之,因弊隙以取之。臣風(fēng)聞契丹中婦人任政,人心不服。宜捐犀利,啖其部長,以離其

旦四日邊人自相攻擊,市國之利也。今國家西有趙保忠、折御卿為國心腹,宜敕二帥率

麟、府、銀、夏、娛五州,張其持角,聲言直取勝州,則契丹懼而北保矣。五日下哀痛之

詔以感激邊民。頃歲吊伐燕薊,蓋以本是漢藤,誠宜收復(fù),而邊民不知圣意,皆謂貪其土

地,致契丹南牧。陛下宜下哀痛之詔,告諭邊民,有得一級者蜴之帛,得一馬者還其價,

得部帥者與之散官。如此,則人百其勇而士一其心。”

在內(nèi)者,在省官吏,慎選舉,信用大臣,禁止游情。望陛下少度僧尼,少崇寺觀,勸

風(fēng)俗,務(wù)田農(nóng),則人力強而邊用實矣。羞妻返愛士處游情莪王內(nèi)△力且期迫用且夕丕重直

水旱之災(zāi)則寇不在外而在內(nèi)也。惟陛下熟計之?!?/p>

帝覽奏,深加嘆賞,辛而趙普尤器之?!?/p>

二月,下詔罪己。命河北東、西路招置營田,以陳恕等為營田使。

(《資治通鑒?宋紀十四》,有刪節(jié))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若軍運勞/于外游惰耗/于內(nèi)人力日削/邊用日多不幸痢水旱之災(zāi)則寇/不在外而在內(nèi)也

B.若軍運勞/于外游情耗/于內(nèi)人力日削/邊用日多/不幸有水旱之災(zāi)/則寇不在外而在內(nèi)也

C.若軍運勞于外剛惰耗于內(nèi)/人力日削/邊用日多不幸侑水旱之災(zāi)則寇/不在外而在內(nèi)也

I).若軍運勞于外幽情耗于內(nèi)/人力日削/邊用日多/不幸有水旱之災(zāi)/則寇不在外而在內(nèi)也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癸巳,與下文的“癸卯、甲辰”都是古人用天干地支結(jié)合表示的日期。

B.遼,國名,是由古契丹國發(fā)展而來,曾與北宋并立,時常與中原發(fā)生爭端。

C.中國,指函谷關(guān)以東的中原地區(qū),與“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之“國”同義。

D.宰相是我國古代輔助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它通常和丞相同義。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易州被遼軍攻陷、刺史劉墀投降、防守城墻的將士向南逃走后,宋朝的文武群臣這才

召開備邊之策的朝會。

B.遼主攻宋采取軟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攻勢凌厲,一方面又采用安撫手段,在攻陷之

地君主親自撫諭士庶。

C.王禹俑的對內(nèi)措施主要針對朝廷,要省察官吏,謹選人才,信任大臣,禁止游蕩、懶

惰的行為作風(fēng)等。

I).王禹俑的備邊之策,強調(diào)內(nèi)外兩方面要同時用力,得到皇上和宰相的首肯,朝廷不久

就采取了相應(yīng)的措施。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如國家有兵三十萬,則每軍十萬人,使互相救援,責(zé)以成功,立功者行賞,無功者明

誅。

(2)臣風(fēng)聞契丹中婦人任政,人心不服。宜捐厚利,啖其部長,以離其心。

10.請你簡評王禹俑的奏疏,闡明帝加嘆賞、宰相尤器之的原由。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元祐八年五月辛卯,御史董敦逸、黃慶基并罷。敦逸四狀官蘇轍,慶基三狀者蘇軾,

謂軾昔為中書舍人,所行制詞,指斥先帝,而鍬相與表里以素朝政。三省同進呈,呂大防

奏日:“敦逸、慶基音軾制詞謗毀先帝,臣竊現(xiàn)先帝圣意,本欲富國強兵以鞭撻四裔,而

一時群臣將順太過,故事或失當。及太皇太后與皇帝臨御,因民所欲,隨時救改,蓋事理

當然耳。漢武帝好用兵,重斂傷民,昭帝嗣A,博采眾議,多行寢罷;未有以為謗毀先帝

者也。至如本就真宗即位,弛放逋欠以厚民財:仁宗即位,罷修宮觀以息民力:亦未聞當

時士大夫有以為毀謗先帝者。自元祐以來,當事曾有所彈擊,多以謗毀先帝為辭,非惟中

傷害美,豪欲搖動朝廷,意極不善。若不禁止,久將為患。”蘇轍因奏曰:“臣昨取兄軾

所撰目箴卿制觀之,其言及先帝者,有日始以帝堯之仁姑試伯穌終端孔子之圣不信事予兄

軾豈謗較先帝者邪臣聞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寫太皇太后曰:“先帝追悔往

事,至于泣下?!贝蠓救眨骸奥動罉窋『?,先帝嘗咎兩府大臣珞無一人能相勸深?!庇谑?/p>

斥敦逸、慶基為湖北、福建轉(zhuǎn)運判官。蘇軾以札子自辨:“臣區(qū)良之忠,蓋自謂無負矣。

今慶基乃反指以為誹謗,不亦矯誣之甚乎!臣恐陰中之害.漸不可長,非獨為臣言也?!?/p>

太皇太后令轍詢?nèi)眨骸熬壗鼇肀娙苏嗬ㄊ?,且須省事?!陛Y日:“昔東漢孔融,才疏意

廣,是以遭路粹之冤;西晉嵇康,才多識寡,是以遇鐘會之禍。臣無二子之長而兼有古人

之短,若非陛下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則臣已下從二子游久矣,豈復(fù)有今日

哉?”

(節(jié)選自《埃資治通鑒?宋紀八十二》)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有曰/始以帝堯之仁/姑試伯鰥/終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于/兄軾豈謗毀先帝者邪/

臣聞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B.有曰/始以帝堯之仁/姑試伯穌終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軾豈謗毀先帝者邪/

臣聞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己/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C.有日/始以帝堯之仁/姑俄伯穌終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軾豈謗毀先帝者邪/

臣聞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D.有曰/始以帝堯之仁/姑試伯穌/終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軾豈謗毀先帝者邪/

臣聞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事或失當”與“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六國論》)兩句中“故事”意思相同。

B.嗣位,指繼承君位,與“即位”“踐昨”的意思有所不同,后者表示登上君位。

C.言事官,即諫官。宋代設(shè)置諫院,以諫議大夫為長官,司馬光曾經(jīng)擔(dān)任過這一職務(wù)。

1).區(qū)區(qū),誠懇深切之意。李密《陳情表》“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中“區(qū)區(qū)”指自己的私情。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董敦逸、黃慶基多次彈劾蘇轍、蘇軾,認為蘇軾在做中書舍人時,所寫的詔書文辭

中,有對先帝的不敬之詞,并且與蘇轍內(nèi)外勾結(jié),紊亂朝政。

B.呂大防指出,自古以來從沒有以謗毀先帝的罪名懲處臣子的案例,自元祐年間以來,

言事官借謗毀先帝的說辭來彈劾官員的做法會危害朝廷,需加以制止。

C.蘇轍拿出了蘇軾所撰寫詔書中的原話來分析,說明蘇軾并沒有毀謗先帝的意思;而太

皇太后給蘇轍的諭令,則暗含了她支持蘇軾、蘇轍的立場。

D.蘇軾擔(dān)心暗中傷害他人的做法會形成不良的風(fēng)氣,要堅決制止,以防其滋長,他不只

是為自己辯解:他感激皇上能夠秉公義,懷仁心。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慶基乃反指以為誹謗,不亦矯評之甚乎!

(2)則臣已下從二子游久矣,豈復(fù)有今日哉?

15.蘇軾在為自己辯解的文辭中說自己“無二子之長而兼有古人之短,請問兩人的“長”和

“短”分別是什么?

答案

1、A句意:太祖時開始興建城池街市,興建時他一定讓人利用農(nóng)閑的時節(jié)。何況,我們國

家已經(jīng)建立很久了,永安前殿足夠朝會時使用,宴請、歇息有西堂、溫室也足夠了。紫樓

足以用來登高遠眺。況且,縱然要擴大建設(shè)工程,也應(yīng)該慢慢進行,不能倉猝行事。

“其所營立”為“所”字結(jié)構(gòu),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C。

“西堂”“溫室”為兩處并列室宇,中間應(yīng)該斷開,排除D。

2.C

A.正確?!捌鹛A殿”中“起”動詞,興建、建造。句意:興建太華殿。“山東豪俊,遂并起

而亡秦族矣”中“起”動詞,起事、起兵。句意:靖山函谷關(guān)以東的英雄豪杰一齊起來,就

把秦王朝推翻了。

B.正確。兩個“左右”均指身旁侍候的近侍內(nèi)臣。句意:高宗常常屏退左右侍從,單獨一

人和他商談。/秦王的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

C.兩個“徒”均作副詞,白白地,徒然,含義相同。句意:白白地站著。/我已經(jīng)受不了你

家這樣的驅(qū)使,徒然留下來也沒有什么用處無法再驅(qū)馳.

D.正確。“余亦以為然”中“以為”是認為。句意:我也認為是這樣。“糅以為輪,其曲中

規(guī),,中“以為,,是把……作為。句意:用煤的工藝把它制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

標準了。

3.D”對于崔司徒的看法游雅是表示贊同的“錯。司徒崔浩以前確實認為高允缺少一點剛毅

的風(fēng)骨,原文“昔崔司徒嘗謂余云:,高生豐才博學(xué),一代佳士,所乏者,矯矯風(fēng)節(jié)耳。,余

亦以為然。”但直到崔浩犯了罪,只有高允一人“敷陳事理,申釋是非”之事改變了游雅的

看法,認為高允是一個擁有剛毅風(fēng)骨的人。

4.(1)有時(高允)說話言詞激烈、切中要害,高宗聽不下去,就命令左右侍從把高允

攙扶下去,但是始終禮遇他。

(2)直到崔浩犯了罪,皇上親自審問時,崔浩嚇得聲音凄苦兩腿發(fā)抖,幾乎說不出話來。

5.①高允常于私室屏處勸諫,不想君王之惡昭彰在外;②君王有過,高允當面勸諫;即

使君王難以接受,高允亦不回避。③高允一心為國,不求名利,輔佐國家?guī)资?,仍為?/p>

介郎官。

參考譯文:

公元(458年)春,正月,丙辰(十二日),北魏高宗返回平城,興建太華殿。當時,

給事中郭善明生性乖巧善變,他又游說高宗大肆興筑宮殿。中書侍郎高允勸諫說:“太祖

時開始興建城池街市,興建時他一定讓人利用農(nóng)閑的時節(jié)。何況,我們國家已經(jīng)建立很久

了,永安前殿足夠朝會時使用,宴請、歇息有西堂、溫室也足夠了。紫樓足以用來登高遠

眺。況且,縱然要擴大建設(shè)工程,也應(yīng)該慢慢進行,不能倉猝行事?,F(xiàn)在核算一下,要抽

調(diào)民眾差役二萬人,而氟老、病弱供應(yīng)飯食的,又得增加一倍,預(yù)期半年可以完工。一個

農(nóng)夫不種田,就會有人挨餓,況且現(xiàn)在動用四萬人的勞力和費用,怎能盡數(shù)計算出呢?這

是陛下您應(yīng)該留心的事?。「咦诮邮芰怂膭裰G。

高允喜歡直言相諫,朝廷內(nèi)有什么事做得不適當時,他就立刻請求覲見。高宗常常屏

退左右侍從,單獨一人和他商談。有時,二人從早到晚相談,甚至一連幾天都不出來,各

位大臣不知他們談些什么。有時,高允說話言詞激烈、切中要害,高宗聽不下去,就命令

左右侍從把高允攙扶下去,但是始終對高允很好。當時,有人上書措辭激烈地批評朝政,

高宗看完后對大臣們說:“君王和父親是完全一樣的。父親有錯,兒子為什么不把它寫在

紙上,在大庭廣眾之中進行勸諫,而偏偏私下在隱蔽之處勸諒?這難道不是不想讓他父親

的罪惡昭彰在外,讓天下人都知道嗎?至于說臣子侍奉君主,又何去不是這樣?君主有了

什么過失,作為臣子,不能夠當面直言勸諫,卻要上書進行公開指責(zé),這是想要使君主的

短處昭彰于世,顯示他自己的正直,這難道是一名忠君之臣所應(yīng)該做的事嗎?像高允那樣

的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忠君之臣。我有了過失,他沒有不當面直接批評的,甚至有時有些

話,朕已經(jīng)不能夠接受,但高允并沒有什么回避的。朕由此知道了自己的過失,但天下人

卻不知道,難道這不能說是忠心嗎?”

與高允同時被征召的游雅等人,全都做了大官,被封為侯,部下們官至刺史、有二千

石俸祿的人也有幾十成百名了,可是,高允還仍然為著作郎,二十七年從來沒有升過官。

高宗對各大臣說:“你們這些人雖然每天手持刀箭,站在底旁邊侍候,卻不過是白白地站

著,沒有一個人勸諫過我一句話。而只是在看到我心情高興時,要求賞蜴一官半爵,現(xiàn)

在,你們?nèi)紱]有什么功勞,卻做了王公。高允僅用一支筆輔佐治理國家?guī)资炅?,他?/p>

貢獻不小,可他仍然不過是個郎官,你們這些人難道不感到慚愧嗎?”于是,提升高允為

中書令,賞賜給他家五百匹絹帛,一千舒粟木,任命他的長子高悅為長樂太守。商允葩力

推辭,但高宗不同意。高宗很器重高允,平時經(jīng)常稱高允為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游雅常說:“從前史書上曾經(jīng)稱贊漢代卓茂、劉寬的為人,心地狹窄的人不相信那是

真的。我和高允相處為官四十年了,從未看見他把喜怒哀樂表現(xiàn)在臉上,為此,我才知道

古人古事都不是假的。高允內(nèi)心美好光明,外表溫和柔順,他說話時總是慢騰騰的,就好

像不會表達一樣。從前,司徒崔浩曾經(jīng)對我說:'高允博才多學(xué),是一代俊杰,他所缺乏

的,恐怕只是一點兒剛毅的風(fēng)骨。'我也認為是這樣,直到崔浩犯了罪,皇上親自審問

時,崔浩嚇得渾身發(fā)抖,聲嘶力竭說不出話來.宗欽以下的官員,也都嚇得爬在地上,汗

流淡背,個個都面無人色。只有高允一人站在那里詳細陳說事件的經(jīng)過,進一步闡述是非

曲直,表達清晰而有條理,闡明的事理清楚有深度,且聲音高亢、洪亮,連里上聽著都為

之動容,聽的人沒有不為他捏著一把汗的,這種行為,不是剛毅的風(fēng)骨又是什么呢?”

6、D句意:如若軍隊兵士在外辛勞,游玩懶惰之人在內(nèi)部耗損,民力一天天削弱,邊疆費

用一天天增多,不幸再遇上水旱災(zāi)害,那么賊寇不在國外而在國內(nèi)就有了啊。

“軍運勞于外”與“游情耗于內(nèi)”是對稱結(jié)構(gòu),分別斷開;“人力”是“日削”的主語,在其前斷

開,排除AB。

“人力日削”與“邊用日多”是對稱結(jié)構(gòu),“不幸”修飾下句“有水旱之災(zāi)%應(yīng)在其前斷開,排

除C。

7.C“中國”指中原?!皩っ蓢鳎枷瘩R”之“國”,指國家、朝廷;句意:不久蒙受朝廷

恩典,任命我為洗馬。

8.A“向南逃走后,宋朝的文武群臣這才召開備邊之策的朝會”錯誤,根據(jù)原文,“詔文武

群臣各陳備邊之策。是日,遼主諭諸軍趨易州“可見,備邊之策商議大會召開時,遼軍在

北部正在奔襲易州,刺史劉墀投降、防守城墻的將士向南逃還沒發(fā)生。

9.(1)如果國家有三十萬士兵,那么每軍為十萬人,讓他們能互相救援,并以成功來要

求他們,對立功的人實施獎賞,對無功的人明確懲罰。

(2)我聽說契丹國婦人掌權(quán),人心不服。應(yīng)該拿出豐厚的財物,利誘他們的部落首領(lǐng),來

使他們異心。

10.王禹俑的奏疏指出了朝廷防備的薄弱之處,有很強的針對性;策略有高度,能從朝廷

內(nèi)外兩大方面全面考慮,對外對內(nèi)的措施又能從多方面闡述;措施具體,落實方便。

參考譯文:

宋太宗端拱二年春天,正月,癸巳日,詔令文武群臣各自陳述戒備邊境的策略。

這天,遼國國君下令各軍攻向易州。(十天后)癸卯日,攻打易州城。離此不遠的滿

城派出軍隊來支援,被遼國鐵林軍擊退,被擒獲的指揮使有五人。第二天是甲辰日,遼國

軍隊一同進軍,東京騎將夏貞顯的兒子夏仙壽為先鋒,易州于是被攻破,刺史劉墀投降遼

國。守城的將士向南逃跑,遼國國君卑領(lǐng)軍隊攔截他們,沒有人能夠有幸逃走。于是讓馬

質(zhì)當刺史,趙質(zhì)做兵與都監(jiān),負責(zé)把易州軍民迂往燕京,授予夏仙壽高州刺史之胴。第三

天乙巳日,遼朝君主登上易州五花樓,安撫晚論士民百姓。

右正言直史館王禹得上奏說:“戒備邊境的策略,在朝廷之外的官員,要任用賢人,

在內(nèi)要■修養(yǎng)品德。在外,一是軍中形勢,禍患在于不能聯(lián)合,將軍的禍患在于沒有兵權(quán)。

請在邊境要害之地布置三軍來防備,就像唐朝接納投降的城池一樣。如果國家有三十萬士

兵,那么每軍為十萬人,讓他們互相救援,以成功來要求他們,對立功的人實施獎賞,對

無功的人明確懲罰。二是要偵察巡邏邊境的事務(wù),停用小人。小人雖有忠愛國君的名義卻

沒有忠愛國君的實際能力,邊踣被侵擾的情況不能全部稟明,邊境百姓的悲傷痛苦不能全

部上報。如果能任用老臣、大官,不斷地去安撫,示以溫和的面色,讓百姓傾盡心情無所

隱瞞,那么邊境的防務(wù)大事也就成功了。三是派出間諜來離間敵人,依靠他們的矛盾來戰(zhàn)

勝他們。我聽說契丹國婦人掌權(quán),人心不服。應(yīng)該拿出豐厚的財物,利誘他們的部長,來

使他們異心。第四,讓邊境敵人互相攻擊符合中原的利益?,F(xiàn)在國家西面有趙保忠、折御

卿,他們?yōu)閲业男母?,?yīng)該命令二人率領(lǐng)麟、府、銀、夏、綏五州,拉開持角之勢,并

聲稱要直取勝州,那么契丹一定恐懼而北上防御。第五要頒布憐憫愛惜百姓的詔令,來使

邊境百姓感激。近年來朝廷在燕薊一帶撫慰百姓,討伐罪人,因為本來那里就是我國的思

土,確實應(yīng)該收復(fù),然而邊境百姓不了解您的意圖,都認為我們貪圖那里的土地,于是讓

契丹南下放牧。陛下應(yīng)該頒下憐憫愛惜百姓的詔令,告曉邊境百姓,獲得一個首級的人賜

給絲帛,獲得一匹馬的人賜還同等價值的錢財,擒獲將帥的人賜給散官的官職。像這樣的

話,那么人民便會勇敢倍增,士兵齊心。

在內(nèi),在于考查官吏,謹慎選舉,信任大臣,禁止游玩懶情之風(fēng)。希望陛下少使人出

家為僧尼,少興建寺院道觀,勉勵好的風(fēng)氣,讓其致力于農(nóng)耕,那么就會民力強盛邊建費

用充實。如若軍隊兵士在外辛勞,游玩懶情之人在內(nèi)部耗損,民力一天天削弱,邊疆費用

一天天增多,不聿再遇上水旱災(zāi)害,那么賊寇不在國外而在國內(nèi)就有了何。不望陛下仔細

地考慮這件事?!?/p>

皇帝看完奏章,深表贊嘆欣賞,宰相趙普尤其器重王禹俑,

二月皇上下達自省、檢討自己過失的文書。下命令讓河北東、西兩路,召募流民于駐

扎地區(qū)種田,以供軍餉,讓陳恕等人做了營田使。

H、D句意:有這樣的話:“當初憑著堯帝的仁德,姑且試用伯鰥,后來憑著孔子的圣明,

還不相信宰予。”兄長蘇軾哪里毀謗先帝呢?我聽說先帝晚年的時候,也自己深深后悔已

經(jīng)做過的事情,只是沒有時間改正罷了。

“始以”“終焉”兩詞領(lǐng)銜,構(gòu)成對仗結(jié)構(gòu),分別在其前斷開,排除BC。

“已行之事''做“深悔”的賓語,在其后斷開,排除A。

12.‘V噫思相同”錯誤,“故事或失當”中“故”的意思是所以,,事”的意思是事情。句意:

所以事情的處理或許有不恰當?shù)牡胤??!跋露鴱牧鶉仆鲋适隆敝小肮适?'的意思是舊例,

舊事。句總:屈尊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舊事。

13.B”自古以來從沒有以謗毀先帝的罪名懲處臣子的案例”錯,原文為“漢武帝好用兵,重

斂傷民,昭帝嗣位,博采眾議,多行寢罷;未有以為謗毀先帝者也。至如本朝真宗即位,

弛放逋欠以厚民財;仁宗即位,罷修宮觀以息民力;亦未聞當時士大夫有以為毀謗先帝

者”,呂大防只舉了漢昭帝、宋真宗等皇帝的例子,不能說“從來沒有”。選項以偏概全。

14.(1)現(xiàn)在黃慶基竟然反過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