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斷句講解與練習_第1頁
高考文言文斷句講解與練習_第2頁
高考文言文斷句講解與練習_第3頁
高考文言文斷句講解與練習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文言文斷句講解與練習

一、斷句方法講解

1.讀文段

文言文斷句,傳統(tǒng)上稱之為“句讀”。明辨句讀,是閱讀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而文言文斷句的

基礎在于對通篇文章的領會,因此誦讀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碰到斷句文段,不要急于答題,應

當先誦讀這個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nèi)容有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

步縮小范I韋I,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

2.找虛詞

文言虛詞(特別是語氣詞)出現(xiàn)的地方,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fā)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

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邪)等。出現(xiàn)在句中的虛詞有:于、

為、則、而、以等。當然,還有些復音虛詞(包括一些復句中的關聯(lián)詞)也是我們的好“幫手”。它

們大體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

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

比如(游褒禪山記)中這一段話,“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

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

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們通過熟讀語段可知,本語段中可置十句末的虛詞有“焉,也、焉也”,置十句首的有“夫”,

置于分句首的有“以、則、貝h而、而,故"。這一語段,共有18處標點,可依據(jù)虛詞來斷句的

就有n處之多,如果不考慮中間兩處并列詞語“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與“奇?zhèn)?瑰怪/

非常之觀”,這道斷句題基本可以根據(jù)找虛詞的方法一次性解決了。

3.察對話

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

后就只用"日",而把主語省略。

遇到對話,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比如《論語》這一段話:“孔子曰/益者三樂/

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笔熳x這句話,我

們可發(fā)現(xiàn)句中提到了“益者三樂”。“損者三樂”這兩個總說的句子,繼而分別闡述各是哪三樂,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總分關系,這樣問題就好辦了。

4.據(jù)修辭

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

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

比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這一段話:“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

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這個例句中都有緊密相連的相同的詞語,我們就可以根據(jù)頂真這

一修辭來考慮句讀。再如《戰(zhàn)國策》中這段話:“中山君喟然而仰嘆日:'與不期眾少/其于當厄/

怨不期深淺/其于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餐得士二人?!崩渲谐霈F(xiàn)了多個對稱句?!芭c不

期眾少”與“怨不期深淺”,“其于當厄”與“其于傷心”,“以一杯羊羹亡國”與“以一壺餐得士

二人”,我們只要注意到了這些對稱句,斷句就迎刃而解了。

5.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別是文言文的固定結(jié)構(gòu)可以幫助我們斷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

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示判斷關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

都可以為我們斷句提供幫助);“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反問句

式,“為…所…”“受…于…”“見…于…”等被動句式;還有“如…何”“況…乎”“何(以)…為"

等固定句式。這些都是我們斷句時很好的“幫手”。比如《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

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句子中的“不…乎”這一句式顯而易見地幫我們做好了這題。還有《祭十二郎文這句:“鳴呼

/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這個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為我們解答了問題。

當然,這些所謂的斷句方法并不能孤立運用,而應該多管齊下,綜合運用,才能奏效。

比如:“子墨子日/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日/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

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

/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

這段話可斷為十六句。其中借助語末助詞“也”和“乎”可斷五句;借助表示對話關系的"曰”

可斷三句;借助疑問語氣詞“何”可斷兩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語可斷兩句;借助前后相

似的對偶句可斷兩句;借助先總后分再總的論述方式,又可斷兩句。至此可以斷完十六句。

下面以四川卷第5題為例探究文言斷句的基本步驟。

(1)第一步,通讀文段,通過初步了解,明白考查文段是從《史記》的序言中選取,也是較為

抽象的論述性語段,內(nèi)容大致意思是創(chuàng)作《孔子世家》第卜七的緣由。

(2)笫二步,觀察文段的主語情況就可明白,前三句話主語各不相同,分別是“周室”“諸侯”

“仲尼”,根據(jù)主語依次劃分開前三處斷句內(nèi)容。

(3)第三步,繼續(xù)細分文段后面的文字的斷句情況。

①“追修經(jīng)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兒句,“追修經(jīng)術”是動賓短語,“經(jīng)術”是動詞“追

修”的賓語,“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是上一句行為的目的,“以”表目的,“達王道”“匡亂

世”又是動賓短語,“反之于正”是“返回正道”的意思。

②“見其文鋅為天下制儀法垂六藝之統(tǒng)紀于后世”幾句,主語省略了,“見其文鋅”是動賓短

語,“為天下制儀法”是偏正短語,“為”是“替”的意思,“垂六藝之統(tǒng)紀于后世”是介詞短語后

置句。

③“作孔子世家第十七”省略了主語“孔子”,前面孔子的創(chuàng)作意圖講述完畢,此句也止是整

個文段的尾句。

④細化斷句基本完成,注意題干要求“限劃9處”,再次審讀已經(jīng)劃分好的文段,看看有沒有

可斷可不斷的地方,哪些地方是必須要斷開的,最終確定答案。

二、斷句練習

1.【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聯(lián)合體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

原文節(jié)選:

桓公問管子曰:“治而不亂,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對曰:“明分任職,則治而不亂,明而

不蔽矣。”公曰:“請問富國奈何?”管子對曰:“力地而動于時,則國必富矣?!惫謫栐唬骸拔嵊?/p>

行廣仁大義,以利天下,奚為而可?”管子對曰:“誅暴禁非存亡繼絕而赦無罪則仁廣而義大矣?!?/p>

公臼:“請問戰(zhàn)勝之器?”管子對口:“選天下之豪杰,藪矯之藉新,秉矯之近,則看筱勝

之器矣

(節(jié)選自《管子?小問》)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誅A暴禁B非C存亡D繼絕E而赦無罪F則仁廣G而義H大矣

2.【廣東省東莞市七校2024屆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

原文節(jié)選:

趙簡子圍衛(wèi)之郛郭,犀盾、犀櫓,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簡子投袍曰:“烏乎!

吾之士數(shù)弊也?!毙腥藸T過免胄而對曰:“臣聞之:亦有君之不能士耳,士無弊者。昔者吾先君獻

公①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戰(zhàn)十有二勝,是民之用也。獻公沒,惠公即位,淫衍暴亂,身好玉

女,秦人恣侵,去絳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惠公沒,文公投之,圍衛(wèi),取鄴,城濮之戰(zhàn),五敗

荊人,取尊名于天下,亦此人之用也。亦有君不能士耳,士無弊也。"簡子乃去盾櫓立矢石之所及

鼓之而士乘之戰(zhàn)大勝。簡子曰:“與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燭過之一言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二》)

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必須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3分)

簡子乃去A盾B槽C立矢D石E之所及F鼓之而士G乘之H戰(zhàn)大勝。

3.【江蘇省徐州市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中抽測】

原文節(jié)選:

尋移寧江。以二年行次長沙,聞召命復官,除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時僉寇再犯闕半

年京師之圍未解四方盜賊蜂起。余荷兩朝厚恩,國步艱難,不敢自愛,方率義旅旅王室。追念

自乙巳之冬迄今才歲余,一身之進退榮辱、天下之安危利害,紛然如此,豈非真夢耶?

(節(jié)選自李綱《靖康傳信錄》自序)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時金寇A再犯B闕C半年D京師之圍E未解F四方G盜賊II蜂起

4.【山東省濱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

原文節(jié)選:

王曰:“子言世俗之間。常民溺于習俗,學者沉于所聞。此兩者,所以成官而順政也,非所以

觀遠而論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賢者議俗,不

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與論心:拘于俗之眾,不足與致意。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

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動,循法無私,民之職也。知學之人能與聞遷達于禮之變能與時化。故為己

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釋之?!?/p>

(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武靈王平晝閑居》)

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知學A之人B能與聞C遷D達E于禮F之變G能H與時化。

5.【江蘇省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

原文節(jié)選:

先生道廣,不疵短人,人亦樂趨先生,勢不在人上,而人不敢議。蓋見之如麟鳳焉。方擢欲

使大施設,而命不假,朝野惜之。著書三百卷,六經(jīng)有辨說,樂劇有集,琴臺有志,吳郡有續(xù)記。

乂著《琴史》,其序略且方朝廷財予N功蒯禮樂以比隆商囿則是書也豈虛X哉。此先生志也。至

於詩書藝文之學,黃求面施造百。元之百,家桎藏爺二元蒸。去尋知箕涌箱贈綠百匹。嗚呼,

先生可謂清賢矣!余昔居郡,與先生游,知先生者也。

(節(jié)選自米帝《樂圃先生墓表》)

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

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其序略AHB方朝廷成C太平之功D制E禮樂以比隆F商周G則是書也11豈虛文哉。

【參考答案】

:、選CEF

解析:“誅暴禁非”“存亡繼絕”,句式對稱,句意相關,各自單獨成句,CE兩處斷開;“而赦無罪”,動賓

結(jié)構(gòu),句意完整,F(xiàn)處斷開。

譯文:懲罰暴國禁止惡行,使覆亡之國復存斬絕之嗣得續(xù),并赦免無辜的罪人,那就是大仁大義了。

2、選CFH

解析:“盾櫓”作“去”的賓語,賓語“盾櫓”斷開,即C處;“矢石之所及”是“立”的后置狀語,“立”

前省略主語“簡子”,整句話結(jié)構(gòu)完整,在“之所及”后斷開,即F處;“之”是“乘”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