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師范)專業(yè)教學大綱_第1頁
化學(師范)專業(yè)教學大綱_第2頁
化學(師范)專業(yè)教學大綱_第3頁
化學(師范)專業(yè)教學大綱_第4頁
化學(師范)專業(yè)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無機化學(一(二Inorganic1-26學分(3學分108(54學時化學(師范宋天佑等主編《無機化學》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物知識。(3.1、3.2、3.3、4.1)及綜合創(chuàng)新的能力。(3.1、3.2、3.3、4.1、7.3)學學科的育人價值。(3.1、3.3、6.2、7.3、8.2)3.1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具備較好的化學實驗技能。熟練掌握一門外國3.2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狀和趨勢,1、3.3具備寬廣的學科視野,了解化學與其他學4.1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水平,診斷1、6.6.2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握課程育人方力發(fā)展與品德養(yǎng)成相結合,合理設計育人目7.3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2、8.21章化學基礎知識1、2、2章化學熱力學基礎1、2、3章化學反應速率1、2、4章化學平衡1、2、5章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1、2、6章分子結構和共價鍵理論1、2、7章晶體結構1、2、8章酸堿解離平衡1、2、9章沉淀溶解平衡1、2、10章氧化還原平衡1、2、11章配位化學基礎1、2、12章堿金屬和堿土金屬1、2、13章硼族元素1、2、14章碳族元素1、2、15章氮族元素1、2、16章氧族元素1、2、17章鹵素1、2、18章氫和稀有氣體1、2、19章銅副族元素和鋅副族元素1、2、21章鉻副族元素和錳副族元素1、2、22章鐵系元素和鉑系元素1、2、第1 化學基礎知識(3學時第2 化學熱力學基礎(6學時以及熱力學標準態(tài)等基本概念;掌握熱力學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概念,亥姆霍茲方程的計算(非常溫下的反應吉布斯自由能的估算、熱力學分解溫度或反應溫度等(非標準態(tài)反應吉布斯自由能的計算和反應溫度的計算等)。第3 化學反應速率(6學時第4 化學平衡(3學時K與rG第5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7學時第6 分子結構和共價鍵理論(7學時第7 晶體結構(7學時第8 酸堿解離平衡(6學時pH定義;掌握水pH值的計算。第9 沉淀溶解平衡(4學時第10 氧化還原反應(9學時rE和電池反應的G的關系、EKr酸度對電極電勢的影響、電勢-pH10.5第11 配位化學基礎(7學時d-第12 堿金屬和堿土金屬(2學時第13 硼族元素(2學時第14 碳族元素(4學時第15 氮族元素(6學時N2氮、磷、鉍的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制備和應用第16 氧族元素(6學時第17 鹵素(6學時ROH規(guī)則或鮑林規(guī)則解釋氧化物對應水合物的酸堿性及其遞18章氫和稀有氣體(2學時18.3第19 銅副族元素和鋅副族元素(6學時Hg2+Hg22+相互轉化。Hg2+Cu(Ⅱ)Cu(Ⅰ)的相互轉化;Hg2+Hg2+21章鉻副族元素和錳副族元素(6學時質和用途,掌握氧化數(shù)為(Ⅲ)和的鉻化合物制備和性質;了解錳副族元素存在、冶煉和性質,掌握氧化數(shù)為、、和的錳化合物制備和性質。Cr(Ⅲ)22章鐵系元素和鉑系元素(3學時(一)課程目標課程目標課程目標(二)周一次)并評分,無機化學相關文獻的閱100100(一)宋天佑、徐家高等教育2018年第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北師大等校主編,《無機化學》上、下冊(第四版)傅獻彩主編,《大學化學》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h\h\h\h(二)2021Analytical3348化學(師范華中師大等主編《分析化學》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培養(yǎng)分析化學的學科素養(yǎng)。掌握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3.1、3.2)能力。(3.1、3.2、4.1、7.3)通過小組為單位的研究、探討和理解相應的化學事實的能力。(3.1、3.2、3.3、6.2、7.3、【3.1學科知識】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3.2學科思維】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3.3學科聯(lián)系】具備寬廣的學科視野,了解【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對教學目標與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體【6.2育人實踐】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2、【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第一 緒1、2、第四 誤差與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1、2、第五 化學平衡與滴定分析法概1、2、第六 酸堿滴定1、2、第七 絡合滴定1、2、第八 氧化還原滴定1、2、第九 沉淀滴定1、2、第十 沉淀重量分析1、2、第一 緒論(2學時第四 誤差與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6學時正態(tài)分布(無限次測量)t分布曲線(t分布性檢驗:t檢驗,F(xiàn)檢驗;異常值的取舍:格魯布斯(Grubbs)法,Q檢驗法。1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2減小測量誤差;3減小隨機誤差;4消除系統(tǒng)可疑數(shù)據(jù)的取舍,t第五 化學平衡與滴定分析法概論(3學時第六 酸堿滴定法(10學時水溶液中弱酸(堿)本節(jié)主要介紹緩沖溶液的組成,pH值的計算,緩沖能力的大小,緩沖溶液強酸(堿)和一元弱酸(堿)多元酸(堿)第七 絡合滴定法(12學時EDTA為滴定劑的絡合滴定方法。絡合物在分析化學中ABCDEYEDTA的酸效應和酸效應系數(shù)(3)Y的總副反應系數(shù)M金屬離子的總副反應系數(shù)EDTACsp

sp

—— NY Csplg Csp NYlg(KC ——即 lg(KC)第八 氧化還原滴定法(8學時Nernst方第九 沉淀滴定法(1學時第十 沉淀重量分析法(6學時構晶離子粒晶核長沉淀微粒積(一)(二)(三)晶形沉淀的沉淀條 稀、攪、慢、熱、

(一)培養(yǎng)分析化學的學科素養(yǎng)。掌握分析化學的基礎知(二)成績評定標準次)100100(一)(上冊201221分析化學,武漢大學主編,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h(二)2021有機化學(一(二Organic3-46108化學(師范邢其毅等編《基礎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識。(3.1、3.2、3.3、4.1)的能力。(3.1、3.2、3.3、4.1)6.2、7.3、8.2)3.11、3.21、3.31、4.4.11、6.6.27.3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8.21、2、1、2、1、2、1、1、2、1、1、2、1、1、2、1、1、2、1、2、1、2、1、2、1、2、1、2、1、2、1、2、1、1、第一章緒論(3學時第二章有機化合物的命名(6學時IUPACIUPAC第三章立體化學(6學時對映異構體構型的標記(R、S構型標記法);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物理2熟悉:D、L第四章烷烴和環(huán)烷烴(6學時第五章脂肪族飽和碳原子上的親核取代反應和β-消除反應(9學時重點掌握脂肪族飽和碳原子上SN1和SN2掌握SN2和E2親核取代反應:(1)SN1機理解釋,(2)SN2機理解釋,(3)影響親SN2反應的比較;β-消除反應:(1)E2反應,(2)E1反應,(3)E1cb第六章鹵代烴(4學時第七章醇和醚(6學時第八章烯烴親電加成自由基加成(6學時α-H的反應第九章炔烴和二烯烴(4學時炔烴的化學性質:(1)(2)端基炔烴的反應,(3)氧化反應,(4)共軛二烯烴的特性:(1)共軛加成,(2)第十章芳烴(4學時第十一章醛和酮親核加成(9學時掌握醛酮的命名.化劑氧化②過氧酸氧化,(6)Wittig反應,(7)羰基α-H的反應:①鹵代②羥第十二章羧酸(4學時羧酸的制備:(1)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4學時羧酸衍生物的化學性質:(1)α-H的活性,(2)官能團的活性,(3)第十四章胺(4學時②與環(huán)氧乙烷的反應(4)?;磻ㄅd斯堡試驗),(5)季銨鹽和季銨堿:(1)季銨鹽,(2)季銨堿(徹底甲基化反應)第十五章芳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6學時傅-克烷基化和?;磻?,(5)氯甲基化反應,(6)Gattermann-Koch反應第十六章酚和醌(3學時反應,⑥Kolbe-Schmitt反應對苯醌的反應:(1)對酚醌的加成反應,(2)ClaisenFries第十七章含氮芳香化合物(9學時Sandeymer,②Schiemann反應,③被其它取代基取代的反應,④還原反應,⑤第十八章雜環(huán)化合物(3學時第十九章糖類化合物(6學時第二十章氨基酸、蛋白質和核酸(3學時氨基酸的氨基反應(氨基保護氨基酸的羧基反應(羧基保護)多肽:(1)肽與肽鍵,(2)核酸:(1)核酸的結構,(2)第二十一章脂類、萜類化合物和甾族化合物(3學時1.脂類:(1)甘油三酯,(2)磷脂,(3)蠟,(4))萜類:(1)萜類化合物的組成與分類,(2)(一)課程目標課程目標課程目標(二)(每周一次)100(一)201721古練權等,《有機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胡宏紋,《有機化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王積濤等,《有機化學》(第三版),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h(二)176081170、2021物理化學(一(二PhysicalChemistryI、4-56學分(3學分108(54學時化學(師范南京大學傅獻彩等主編的物理化學(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和自學能力。(7.2、7.3、8.2)3.13.21、3.3具備寬廣的學科視野,了解化學與其他學科1、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8.22、1、1、1、1、1、1、1、1、第十一章化學動力學基礎(一1、1、緒論(1學時第二章熱力學第一定律(15學時UH都是狀態(tài)函數(shù),以及狀態(tài)函數(shù)W、Q、△U、△H;能熟練地應用生成焓、燃燒焓來計算反應焓變;會應用Hess定律和KirchhoffCarnot循環(huán)的意義以及理想氣體在諸過程中熱、焦耳的熱功當量實驗;能量守恒定律和熱力能△U=Q+W;熱力學第一定焓的定義及概念;UQV,H

理想氣體的熱力學能和焓——Gay-Lussac-JouleCpCarnotCarnot循環(huán);熱機效率;冷凍系數(shù)。Carnot循環(huán)中,熱效應與溫度商值的Hess反應焓變與溫度的關系——KirchhoffKirchhoff定律;如在該溫度區(qū)間內有物質發(fā)生相變,就要分段積分,不可Kirchhoff定律。不同過程下,W、Q、△U、△H的計算公式與方法,初步理解和掌握狀7.Kirchhoff公式的應用第三章熱力學第二定律(14學時CarnotClausius不等式的重要性。熟記熱力學SA,G的定義,了解其物理意義。能熟練地計算一些簡單過程中Clausius的說法;Kelvin的說法;OstwardCarnot過可逆機,即可逆機的效率最大。Carnot定理推論;Carnot定理的意義。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ClausiusT-SHelmhoitzGibbsHelmhoitz自由能;Gibbs△G基本公式;特性函數(shù);MaxwellPVTMaxwellMaxwell第四章多組分系統(tǒng)熱力學及其在溶液中的應用(11學時稀溶液中的兩個經(jīng)驗定律;拉烏爾定律(PA=P**XA)適用于稀溶液的溶劑Raoult定律;理想RaoultHenry定律的溶液;溶質及第五章相平衡(13學時單組分系統(tǒng)的兩相平衡——Clapeyron方程;水的相圖,二氧化碳相圖,超p-xT-x圖;杠桿規(guī)則;蒸餾(或精餾)②p-xT-xRaoultp-p-x③④⑤⑥⑦掌握二組分系統(tǒng)固液平衡相圖(包括生成穩(wěn)定、不穩(wěn)定化合物第六章化學平衡(6學時Gibbs自由能氣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示法——KP、KX、KCrGibbsGibbs自由能;rr的用途——計算熱力學平衡常數(shù)、計算實驗不易測定的Gr 估計反應的可能性標準壓力下穩(wěn)定單質的生成Gibbs自由能看作零 VantHoff公式的微分式;對于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對正反應有利;Le不影響平衡常數(shù)值,當∑νB不等于零時,加入惰性氣體會影響平衡組成。第八章電解質溶液(10學時及陰極、陽極的概念;Faraday電解定律及意義。Kohlrausch離子獨立移動定律;電導測定的應第九章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及其應用(9學時pH等。對消法測電動勢實驗原理;Weston系數(shù)求反應△rHm和△rSm求電解質溶液的平均活度因子;求難溶鹽的活度積;pH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化值與原電池電動勢的關系;△rHm、△rSm第十章電解與極化作用(6學時極上的超電勢;Tafel公式(Tafel’sequation)第十一章化學動力學基礎(一)(13學時速率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Arrhenius經(jīng)驗式;反應速率與溫度關系的幾種直鏈反應(H2Cl2反應的歷程)——穩(wěn)態(tài)近似法;支鏈反應——(H2O2反第十三章表面物理化學(10學時Young-Laplace方程;掌握開爾文公式并能靈活運用;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溫式。彎曲表面上的附加壓力;Young-Laplace公式;彎曲表面上的蒸氣壓——Kelvin溶液的表面吸附——Gibbs溶液的表面吸附——Gibbs表面層受力特點,附加壓力的應用(如毛細管現(xiàn)象布置基礎性及探究性作業(yè),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理論(一)課程目標(可作為補充課程目標(可作為補充課程目標(可作為補充(二)30%70%。課程成績10060分。具體評分細則如下表所示。為補充100(一)傅獻彩:《物理化學》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印永嘉:《物理化學簡時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二)本大綱第九部分“參考書目和自主學習建議”供學有余力或對物理化學2021MiddleSchoolChemistryCurriculumStandardTeachingMaterial42.554化學(師范2.1)容與要求。(4.1)掌握中學化學教材分析的一般方法,樹立“用教材教”的正確教材觀。(支撐畢4.1、7.3)【2.1職業(yè)認同】具有家國情懷,樂于從教,熱【3.2學科思維】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6.1學科育人】了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方面的知【6.2育人實踐】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握【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第一章緒論(3學時第二章化學課程的基礎知識(6學時第三 化學課程改革與課程標準(3學時第四章化學課程目標的基本特征(3學時第五章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理念案例分析(9學時第六章化學課程中的科學素養(yǎng)(3學時第七章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內容案例解讀(9學時第八章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解讀(9學時理解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第九章中學化學教材設計及案例分析(9學時理解教材編排“三序結合”會從“節(jié)”前后聯(lián)系、內容編排及學科思想方法等方面分析化學教材“節(jié)中學化學教材“節(jié)”化學教材“節(jié)”內容的分析(一)化學(師范)中學化學教材“節(jié)”(二)占比期末紙筆測驗(閉卷(一)劉知新.化學教學論.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王后雄.新理念化學教學論.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馬宏佳,汪學英.化學教學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二)(2017年版),整體把握中學化學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結構、課程內容2021DesignofChemistryTeachinginMiddleSchool5254化學(師范教材教育的意愿。(2.1、6.1)展。(4.1)活動,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4.1、4.2、8.2)7.2、【2.1職業(yè)認同】具有家國情懷,樂于從教,熱【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4.2教學實踐】能夠運用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6.1育人理念】了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2育人實踐】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握【7.2反思改進】具有反思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素【8.1共同學習】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掌握【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第一章中學化學教學設計概述(3學時第二章中學化學教學設計的基本環(huán)節(jié)(5學時第三章化學教學方案設計的要素(8學時第四章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技能(3學時第五章中學化學教學專題設計與實施(36學時不同課型教學方案的設計及實施(一)(二)成績評定標準(一)江家發(fā).《化學教學設計論》.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王磊等.《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朱嘉泰、李俊.《化學教學藝術論》.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葉佩玉.《中學化學教學設計》.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二)2021ResearchMethodsinChemistryEducationinMiddleSchool5118化學(師范寫作要點。(4.3、7.2、7.3、8.1、8.2)掌握內容分析研究的操作程序。(4.3、7.3)個案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分析。(4.3、7.3、8.2)的設計與實施要領。(4.3、7.2、7.3)4.3了解化學教學研究的一般過程與方法,7.2具有反思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素養(yǎng),初步1、7.3具備反思意識,學會反思方法,能夠運8.18.2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1、課程思政:通過課程學習,理解化學教育研究對教育教學以及教師專業(yè)發(fā)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相結合的思想,并掌握方法論的思想。第一章化學教育研究方法概述(6學時科學(化學)科學(化學)第二章內容分析法(4學時第三章教育個案研究(4學時第四章教育實驗研究(4學時(一)(二)40%60%。具體(一)陳向明.教育研究方法.和學新,徐文彬.教育研究方法.劉良華.教育研究方法(第2版).楊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與方法(第2版).5.[美]6(二)2021Trainingforbasicprofessionalskillsforteachers2-514化學(師范的教學技能。(4.1、4.2)或應對方法等掌握口語表達的基本技能。(4.1、4.2、8.2)明。(3.1、4.1、4.2)4.1、4.2、7.2、8.1)【3.1學科知識】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4.2教學實踐】能夠運用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7.2反思改進】具有反思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素【8.1共同學習】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掌握【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11PPT課件制114PPTPPT課件。要2學期,13學期,1PPT4學期,15學期,120個左右,字體為楷體或行楷。PPT20103PPTPPT課件的制作質量評定成績。模擬授課:選手抽簽決定模擬授課順序,獨立準備60105分鐘。模擬授課環(huán)節(jié)無學生。教學內容從中學教1.11.21.32.12.22.32.43.13.23.32021EducationalProbation422化學(師范2(1.1、1.2、1.3、2.1、2.3、2.4)(4.3、7.1、7.2、7.3、8.1、8.2)【1.1理想信念】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2立德樹人】理解立德樹人的內涵,形成立【1.3師德準則】具有依法執(zhí)教意識,在教育實【2.1職業(yè)認同】具有家國情懷,樂于從教,熱【2.3用心從教】樹立愛崗敬業(yè)精神,在教育實【2.4自身修養(yǎng)】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3.1學科知識】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3.2學科思維】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3.3【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4.2教學實踐】能夠運用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4.3教學研究】了解化學教學研究的一般過程【6.1育人理念】了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1發(fā)展規(guī)劃】了解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具【7.2反思改進】具有反思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素【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8.1共同學習】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掌握【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2精讀和師德有關的書籍(1本)1份(2節(jié)課)A42張,字體為楷體或行楷。包含教案的設計,PPT的制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模擬授課訓練。1PPT1121周,書寫訓練安12250PPT份、模擬授課考核評價,前兩項在總成績中25%50%。(1)優(yōu)秀(>90分2良好(80-89分(3中等(70-79分4及(5)20%10%,書寫10%30%30%。課程總成績=師德學習成績(20%)+課堂觀摩成績(10%)+2021EducationalProbation522化學(師范學校教育發(fā)展、中學生發(fā)展與學習、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教育見(1.1、1.2、1.3、2.1、2.3、2.4)(4.3、7.1、7.2、7.3、8.1、【1.1理想信念】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2立德樹人】理解立德樹人的內涵,形成立【1.3師德準則】具有依法執(zhí)教意識,在教育實【2.1職業(yè)認同】具有家國情懷,樂于從教,熱【2.3用心從教】樹立愛崗敬業(yè)精神,在教育實【3.1學科知識】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3.2學科思維】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3.3學科聯(lián)系】具備寬廣的學科視野,了解化【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4.2教學實踐】能夠運用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4.3教學研究】了解化學教學研究的一般過程【6.1育人理念】了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1發(fā)展規(guī)劃】了解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具【7.2反思改進】具有反思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素【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8.1共同學習】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掌握【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21份(2)A42張,字體為楷體或行楷。包含教案的設計,PPT的制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模擬授課訓練。1PPT1121周,書寫訓練安122PPT份、模擬授課考核評價,前兩項在總成績中25%50%。(1)優(yōu)秀(>90分2良好(80-89分(3中等(70-79分4及(5)20%10%,書寫10%30%30%。課程總成績=師德學習成績(20%)+課堂觀摩成績(10%)+2021EducationPractice/610化學(師范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力。(3.1、3.2、3.3、4.1、4.2)(5.1、5.2、5.3、6.1、6.2、生涯,促進自己健康、全面、持續(xù)發(fā)展。(4.3、7.1、7.2、7.3、【1.1理想信念】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2立德樹人】理解立德樹人的內涵,形成立【1.3師德準則】具有依法執(zhí)教意識,在教育實【2.1職業(yè)認同】具有家國情懷,樂于從教,熱【2.2關愛學生】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2.3用心從教】樹立愛崗敬業(yè)精神,在教育實【2.4自身修養(yǎng)】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3.1學科知識】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3.2學科思維】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3.3【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4.2教學實踐】能夠運用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4.3教學研究】了解化學教學研究的一般過程【5.1育德意識】樹立德育為先理念,了解中學【5.2班級管理】基本掌握班集體建設、班級教【5.3【6.1育人理念】了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2育人實踐】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握【6.3育人活動】了解學校文化和教育活動的育【7.1發(fā)展規(guī)劃】了解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具【7.2反思改進】具有反思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素【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8.1共同學習】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掌握【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10實習/實習/實習/校外教育實習/61010周中同時進行課堂8課時。優(yōu)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分(59分以下30%10%,教學工作實習/研習10%。教育實習/研習其它內容作為成績評定的參考依據(jù)。以上四2021無機化學實驗(一(二InorganicChemistry1-22.580化學(師范(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1、3.2、3.3、7.3、8.2)3.1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具備較好的化學實驗技能。熟練掌握一門外國3.2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狀和趨勢,1、3.34.1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水平,診斷6.2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握課程育人方7.3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2、8.21、1、1、2、1、2、1、2、1、2、1、2、1、2、1、2、1、2、1、2、1、2、1、2、P區(qū)非金屬元素(一1、2、P區(qū)非金屬元素(二1、2、1、2、常見陽離子的分離與鑒定(一1、2、1、2、第一過渡系元素(二)(鐵、鈷、鎳1、2、1、2、常見陽離子的分離與鑒定(二1、2、實驗室基本知識講座(2學時驗預習、記錄的方法和實驗報告的書寫,認識各類實驗儀器及儀器的洗滌。儀器的認領和洗滌(3課時認識各類實驗儀器及儀器的洗滌。溶液的配制(3課時二氧化碳相對分子量的測定(4學時CO2CO2硫酸亞鐵銨的制備(4學時硫酸銅的提純(4學時化學反應速率與活化能的測定(4學時化學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4學時測定Fe3++HSCNFeNCS2++H+應體系的平衡常數(shù),加深對化學平衡好過氧化氫分解熱的測定(4學時醋酸解離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4學時pHpH膽礬結晶水的測定(4學時氯化鈉的提純(4學時堿式碳酸銅的制備(4學時P區(qū)非金屬元素(一)(4學時H2O2H2O2P區(qū)非金屬元素(二)(4學時NH4+、NO2-、NO3-PO43-NH4+、NO2-、NO3-PO43-常見非金屬陰離子的分離與鑒定(4學時常見陽離子的分離與鑒定(一)(4學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和分析現(xiàn)象中所遇到問題的能力第一過渡系元素(一)(鈦、釩、鉻、錳)(4學時Ti、V、Cr、Mn的重要氧化態(tài)化合物的性質第一過渡系元素(二)(鐵、鈷、鎳)(4學時常見陽離子的分離與鑒定(二)(4學時(一)(二)根據(jù)學院教學管理與成績考核的有關規(guī)定,課程考核成績依據(jù)課前預習100100(一)宋天佑等編,《無機化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北京師范大學等編,《無機化學》(第四版),(二)本大綱“參考書目和自主學習建議”供學有余力或對無機化學實驗有2021TheExperimentofAnalytical31.548化學(師范(第三版·立體化教材3.1、3.2、8.2)培養(yǎng)解決實際化學問題的實驗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小組為單位的(8.2能夠通過查閱手冊、工具書及其它信息源獲取必要信息,從學生視角出(6.27.3、8.2)3.1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具備較好的化學實驗技能。熟練掌握一門外國3.2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狀和趨勢,1、3.3具備寬廣的學科視野,了解化學與其他學4.1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知水平,診斷6.2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握課程育人方力發(fā)展與品德養(yǎng)成相結合,合理設計育人目7.32、會實踐中與同事、同行、專家等進行有效溝11、2、21、2、3銨鹽中氮含量的測定(甲醛法1、2、4混合堿的分析(雙指示劑法1、2、5EDTA1、2、61、2、7Bi3+、Pb2+1、2、81、2、91、2、101、2、11硫酸銅中銅含量測定(間接碘量法1、2、1、2、實驗1儀器的認領及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4學時1000mL0.10mol·L-1NaOH1000mL0.10mol·L-1HCl堿式滴定管的操作練習和終點判斷(指示劑:酚酞VHCl/VNaOH3次,準確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有關3次,以免標準溶液濃HClNaOH實驗2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練習(4學時25.00mLNaOH酸式滴定管的操作練習和終點判斷(VHCl/VNaOH3次,準確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有關3次,以免標準溶液濃HClNaOH實驗3銨鹽中氮含量的測定(甲醛法)(4學時NaOHNaOH0.2%。實驗4混合堿的分析(雙指示劑法)(4學時HClHClHClCO2的丟失,搖動應該緩慢不實驗 EDTA溶液的配制和標定(4學時EDTAT(EBT)指示劑和1000mL0.02mol?L-1EDTA250.0mL0.02mol?L-1250.0mL0.02mol?L-1EDTACaCO3ZnSO4·7H2OEDTANaOHpH5.0以上,以促使試劑溶解。EDTA實驗6天然水硬度測定(4學時由水中鈣、鎂總量(總硬度)及鈣的含量(鈣硬度)T(EBT)Mg2+含Mg2+溶液,開始滴定時滴定速度宜稍快,接1EDTA溶液后,都要充分搖勻。1~26mol?L-1HCl實驗7鉛、鉍混合液中Bi3+、Pb2+的連續(xù)測定(4學時Bi3+、Pb2+Bi3+和Pb2+pH實驗8高錳酸鉀溶液的配制與標定(4學時Bi3+-Pb2+Bi3+和Pb2+pH實驗9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4學時KMnO41.0.02mol?L-1KMnO4H2O2KMnO4H2O2Mn2+生成而加速,Mn2+為催化劑。H2O2H2O2H2O2KMnO4,使測定結果偏高。這時,H2O2。實驗10硫代硫酸鈉溶液的配制和標定(4學時Na2S2O3Na2S2O31.0.10mol?L-1Na2S2O3Na2S2O3Na2S2O3O2、CO2和微生物的作用而Na2S2O3溶液的體積偏大。I2I2Na2S2O3實驗11硫酸銅中銅含量的測定(間接碘量法)(4學時KSCN實驗操作考試:市售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測定(4學時(一)課程目標培養(yǎng)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分析判斷實驗現(xiàn)象的能課程目標課程目標地進行教學設計獨立、正確地設計實驗((二)成績評定標準根據(jù)學院教學管理與成績考核的有關規(guī)定,課程考核成績依據(jù)平時成績100100100100分析化學,武漢大學主編,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h(二)改革實驗教學的方法,通過開展分析化學實驗課外興趣小組和設立開放性實驗教學,176081212、2021OrganicChemistry3-42.580化學(師范(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培養(yǎng)有機化學的學科素養(yǎng)。加深學生對有機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通過實踐使學生熟悉并掌握有機化學的常見單元操作以及基本的有機驗數(shù)據(jù)和分析結果的能力。(3.1、3.2、3.3、8.2)同體。(6.2、7.3、8.2)3.11、3.21、3.3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2、8.21、1、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實驗室安全知識(2學時蒸餾及沸點的測定(4學時熔點的測定(4學時b3.bb重結晶(4學時柱色譜(4學時萃取(4學時正溴丁烷(6學時叔丁基氯(4學時二苯甲醇(4學時正丁醚(6學時乙酰水楊酸(4學時控制好溫度(85-90),甲基橙(6學時肉桂酸(4學時Perkin反應的基本原理和肉桂酸的制備方法;掌握回流、水蒸氣蒸餾PerkinPerkin苯甲醇和苯甲酸(6學時CannizzaroCannizzaro乙酰苯胺(6學時安息香的輔酶合成(4學時B1的酶催化過程;掌握安息香輔B1pH9-10pH9-10二苯乙二酮(4學時降冰片烯-5,6-二酸酐(4學時Diels-Alder反應的基本原理;掌握環(huán)戊二烯與馬來酸酐反應合成降冰(一)(二)A、B、C、D、(一)徐壽昌,《有機化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邢其毅等,《基礎有機化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黃濤,《有機化學實驗》(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二)本大綱“參考書目和自主學習建議”供學有余力或對有機化學實驗有176081177、2021物理化學實驗(一(二PhysicalChemistryExperimentI、5-62學分(1分64學時(32學時化學(師范培養(yǎng)物理化學的學科素養(yǎng)。加深對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理3.1、7.3、8.1)【3.11、2、【3.2【3.31、【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境,展示教師基本功與基本的課堂教學技【6.2【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1、【8.1共同學習】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1、2、【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1、實驗一燃燒熱的測定(6學時(一)K。18cm3mm左右的筆芯等將引燃鐵絲中段表指示鋼瓶內的壓力;擰緊減壓閥,使減壓閥上另一個氧氣壓力表的示數(shù)為充氣閥上的氧氣壓力表指針不動(2.0MPa左右)。1℃3000ml于內桶中;將氧彈放30s一次(溫度明顯上升表示點火成功,否則檢查失敗的原因,重新開始),0.005℃,1min10-12min后停止。(二)0.7g實驗二二組分固液相圖的測繪(5學時Sn-Bi實驗三雙液系的氣液平衡相圖(6學時實驗四純液體飽和蒸汽壓的測量(5學時ABC球各二分之一體積,89使系統(tǒng)與真空泵連通,開動真空泵,抽氣減壓2分鐘內幾乎維持不變,則表明系統(tǒng)不漏氣。否則AB實驗五凝固點降低法測定摩爾質量(5學時實驗六溶液偏摩爾體積的測定(5學時①取一洗凈、干燥的磨口錐形瓶,用電子天平準確稱量空瓶的質量0,用20mL左右的蒸餾水加入磨口錐形瓶,準確稱量其質量1;用另一量5mL20mL左右蒸餾水的磨口錐形瓶中,迅速準確稱其質量220(精確的質量分數(shù)應根據(jù)三次稱量進行計算25g以免溶液揮發(fā),影響溶液的濃度。40%、60%、80%25g左右。3在電子天平上準確稱取洗凈、干燥的空比重瓶質量',然后向比重瓶內注為25℃下的密度計算比重瓶的容420%實驗七水溶液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測定(6學時CMC0.01MKCl10min0.01MKCl10min,平行讀取三次;實驗八粘度法測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對分子量(6學時測定多糖聚合物—30ml5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如溶液中有不溶物,則須用3號砂芯漏斗過濾裝入錐形瓶中備用。實驗九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5學時Gt3實驗十旋光法測定蔗糖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5學時實驗十一電池電動勢的測定(5學時(1)??()|??22()|(飽和(2)??()|??()|(0.1)‖(3)??()|??22()|(飽和)‖(0.1)|??()|實驗十二最大泡壓法測定溶液的表面張力(5學時掌握一種測定表面張力的方法——頻率穩(wěn)定時(20),通過微壓力差計測量最大壓力差,測量三K。(一)課程目標課程目標課程目標(二)成績評定標準大學化學實驗(三)2013物理化學實驗(第三版),復旦大學等編,高教出版社出版,2004BBBB\h2021Instrumental4348化學(師范(第四版)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培養(yǎng)儀器分析的學科素養(yǎng)。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牢固掌握各類儀藥學等領域的應用。(3.1、3.2)3.1、3.2、3.3、4.1、7.3)的能力。(3.1、3.2、3.3、6.2、7.3、8.2)【3.1學科知識】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3.2學科思維】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3.3學科聯(lián)系】具備寬廣的學科視野,了解2、【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對教學目標與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體【6.2育人實踐】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2、【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1、2、1、2、1、2、1、2、1、2、1、2、1、2、1、2、1、2、1、2、第一章緒論(2學時第十一章電分析化學導論(3學時了解化學電池(原電池和電解池)11.7(第十二章電位分析法(6學時TISAB的組成及作用。離子選擇性電極(膜電極pHpHTISAB第十一章吸光光度法(上冊,6學時測量相對誤差最小時的吸光度(或透光率第七章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3學時第八章紅外光譜法(8學時第五章原子吸收光譜法(6學時原子吸收光譜定量分析方法——第十五章色譜法導論(5學時第十六章氣相色譜法(5學時第六章分子發(fā)光分析法(4學時(一)課程目標掌握本課程所涉及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化學一級學科的結構化;整合構建知識間的聯(lián)系課程目標自主學習儀器分析課程知識的能力課程目標(二)(每周一次)100(一)(上、下冊201221世紀課《儀器分析解題指南與習題》,施蔭玉等,高教出版社,1998\h(二)2021Instrumentalanalysis4132化學(師范(第三版·立體化教材(第三版·立體化教材儀器分析實驗是為化學師范專業(yè)與應用化學專業(yè)本科生開設的主要專業(yè)基12個基關概念。(3.1、3.2、4.1、8.1、8.2)3.1、3.2、3.3、7.3、8.1)3.1、6.2、7.3、8.1、8.2)3.1、3.2、3.3、4.1、6.2、7.3、8.1、8.2)【3.11、2、3、【3.2學科思維】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3.32、【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認對教學目標與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體1、【6.2育人實踐】理解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3、【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科【8.1共同學習】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掌1、2、3、【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1266621分光光度法測定鐵含量(必做2分光光度法測定鉻、錳的含量(選做3紫外吸收光譜法測定萘的含量(必做4分子熒光法測定鋁離子(選做5量鈣和鎂(必做6苯甲酸紅外光譜的繪制(必做7數(shù)的測定(選做8pH值(必做9(選做10循環(huán)伏安法測定鐵氰化鉀(選做11氣相色譜法測定苯系物(必做12高效液相色譜(HPLC)葉及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選做實驗1氮菲、5mL50mL,待測;10nm5A。作出吸收曲線,找出λmax作為CFe2+A作圖,得到標準曲線;AxCx;實驗2以蒸餾水為參比溶液,測定鉻和錳標準溶液在不同波長(在420-560nm最大吸收波長作為測量波長λ1和λ2;以蒸餾水為參比溶液,測定混合試樣溶液在波長λ1和λ2Aλ1 2Cr2O2-MnO4-CrO2-MnO4-物質的量Cr2O72- 2實驗3實驗410%硝酸浸泡、清洗干凈之后再用。實驗5實驗6KBr實驗 氯離子選擇性電極對溴離子選擇性系數(shù)的測pHS-3C型酸度計的電源開關,將測量選擇開光旋轉到并排除其中的氣泡。于鹽橋套管中放置KNO3溶液,并用皮筋將套管連接在甘pHS-3C型酸度計,將電極浸入蒸實驗 電位法測定水溶液的pHpHpHpHS-3C玻璃電極響應斜率的測定,利用PHS-3spH9.18pHpHE~pHpH24pHKCl飽和溶液時,避免電極內有氣泡,可輕輕敲擊斜率,若電極響應斜率偏離理論值(59mV/pH)很多,此電極不能使用。實驗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測定自來水中的Na2SiF6pHAl3+、Fe3+等金屬離子的干擾。實驗 循環(huán)伏安法判斷電極過1~2min再掃描。實驗111秒內完成進樣過程。實驗 52-3個小組,組員自選組長。組長負責組織協(xié)調,調動(一)課程目標課程目標課程目標課程目標(二)成績評定標準成績給出等第(包括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90分以上為100分計,以實驗預習(20%)、實驗操作規(guī)范(40%)及實驗報告(40%)三者相結合的方式給出當次實驗的最終分數(shù)。100南京大學高等院?;瘜W實驗教學改革南京大學高等院校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化學(下),2012\h(二)完成學習過程并作出自我評價。學習過程中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強調教師的系2021FundamentalsofChemical53.570學時(理論:54學時,實驗:16學時)化學(師范《化工基礎》(第二版),張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全生產(chǎn)、三廢治理等問題(3.2、3.3)。條件(3.1、3.3)。需要(3.1、3.3、4.1、7.3)。3.3、7.3、8.2)?!?.1學科知識】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2、【3.2【3.3學科聯(lián)系】具備寬廣的學科視野,了【4.1教學技能】能評估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與【7.3學會研究】初步掌握學科研究與教育3、【8.2溝通技能】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1、2、1、2、第四章傳質過程(吸收1、2、第四章傳質過程(精餾1、2、第五 化學反應工程基本原1、2、第一 緒論(3學時第二章流體流動及流體輸送機械(15學時第三 傳熱(12學時第四 傳質過程(吸收)(9學時第四 傳質過程(精餾)(9學時(1)x-y(2)第五 化學反應工程基本原理(6學時實驗內容(16學時實驗一離心泵特性曲線的測定實驗(4學時2900r/min16組不同流量下,離心泵的性能參數(shù);He-qv,?-qv,Pa-qv圖。實驗二對流給熱系數(shù)的測定實驗(4學時5-6Kαi和對αiNu=ARemPrn實驗三吸收塔的操作和吸收傳質系數(shù)的測定實驗(4學時測定吸收劑用量與氣體進出口濃度y1、y2的關系測定氣體流量與氣體進出口濃度y1、y2的關系測定吸收劑及氣體溫度與氣體進出口濃度y1、y2的關系實驗四精餾塔的操作和全塔效率的測定實驗(4學時采用乙醇~(一)課程目標掌握本課程所涉及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牢固建立“量”的概念。論;整合構建知識間的聯(lián)系課程目標自主學習化學工程基礎知識的能力課程目標主動查閱和閱讀化學工程(二)(每周一次)并評分,化學工程科學文100(一)(第二版201421《化工原理及實驗》(第二版)BBBB\h(二)2021StudiesofChemicalExperimentsinMiddleSchools5132化學(師范教材化學教學論實驗(第三版3.1、4.1)培養(yǎng)學生化學實驗設計能力;(4.1、4.3、7.2)【3.1學科知識】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